让大家认识我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本课为一年级新生入学后上的第一节美术课,同学们之间彼此都有想相互认识一下的愿望。所以,本课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水平及未来发展,以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及激发兴趣为基点,通过形式多样的撕、剪、贴、画、说、看、玩等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能力,使之通过学习活动能用自己喜爱的媒体工具制作自己喜欢的作品,并大胆地向同学介绍自己和作品。因而,本次学习活动,既是一次艺术认识创造的活动,又是一次同学、师生之间的认识交流、增进情感的活动。教材通过文字和图片提示的制作方法及学生活动方式,旨在突出如何帮助学生进行主动的学习,使教学方式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
二、 学情分析
这是一年级新生入学后的第一节美术课。学生年龄较小,动手能力表达能力都存在着个体差异,要根据不同情况给予辅导。培养学生互教互学能力,培养学生审美评价及语言表达能力,体验成功后的快乐。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要热爱集体,不乱扔废弃纸屑。
三、 教学目标
1、 认知:通过游戏活动初步认识常用色彩及形状,体验不同媒材工具的使用效果,并用撕、剪、贴、画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
2、 情感:在游戏活动中体验造型表现活动及与人交往的乐趣,
初步建立集体观念与大胆表现自我的自信心。
3、 能力:通过对作品、媒体、工具、制作过程的体验及探索,培养初步的对艺术作品的感知能力、造型表现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今天呀,我们是第一次见面,那大家想不想互相认识一下呢?同学们异口同声回答说想。 教师出示“集体大树”的范图,介绍这棵大树代表我们的班集体:一年级(二)班,但它不是一棵完整的树,只有我们每位同学都来到这里,成为它的一员,这棵树才能茁壮地成长。
1、提出问题:如何才能使这棵大树变得完整?并且我们都能来到这个集体中
?
2、结论:制作树叶——写上名字——贴在大树上——介绍自己。 设计意图与反思:大家都是第一次见面,彼此不认识,抓住他们想彼此认识这一欲望,出示“集体大树”范图,提出问题怎样做大家才能互相认识,成为一个完整集体。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很好得引入了本课的主题。 (三)讲授新课
1、教师出示外形和制作方法不同的两片树叶,树叶上写着老师的名字,老师做自我介绍。
2、教师展示其中一片对称形树叶 提出问题:如何制作出这种对称形树叶?
3、教师总结并演示实验结果:对折——从开口处剪或撕树叶的一半——展开成为完整的叶子(教师辅助演示
)
4、提出问题:叶子是什么形状的?
5、出示课件:树叶的常见形状、颜色和特殊形状、颜色。
6、引导学生说说老师的叶子是怎么做的?还有没有别的制作方法?引导学生根据个人喜好制作树叶名片,可用撕、剪、贴的不同方法构思设计、制作与众不同的叶子,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7、教师小结:大家一起动脑筋,用自己的方法来制作“树叶名片”,看谁的树叶最好、最漂亮、最先来到“集体大树”上。
8、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辅导帮助,使每个学生都能享受成功的快乐。
选择自己喜欢的纸张和适合自己的方式,最好能自己创作出其他方法;在树叶上面写上自己的名字,反面写上自己的爱好。
9、师生共同将“树叶名片”贴在“集体大树”上。围绕“集体大树”,请“树叶名片”的小作者逐个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如:姓名、年龄、爱好等等。全班同学给以掌声鼓励,使介绍者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四)展示作品:
1、全班同学一起欣赏制作好的作品。
2、教师及时鼓励有点滴进步的每个学生,并给制作得好的同学发奖品。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你们看,我们用“树叶名片”装点的这棵“集体大树”多美呀!集体因为有我们的存在才充实,才充满活力,我们也因为有集体的爱护、培养才能够茁壮成长。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将共同生活在这个集体中,用我们的行动去维护它,用我们的双手将它建设得更加美好!
设计意图与反思:通过一系列撕、剪、贴、画、说、看、玩等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能力。以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相互交流共同发现,引起学生兴趣,帮助学生自主地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发挥媒体作用采用直观的方式引发学生兴趣,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学生创新提供素材。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依据学生基本能力分层次辅导,培养学生互教互学能力。培养学生审美评价及语言表达能力,体验成功后的快乐。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要热爱集体。
通过学生的制作,我发现新生动手能力很差,可见平日里缺乏这方面的锻炼,撕纸这一环节,我发现孩子们不敢撕,经引导,虽然敢撕了但手指的灵活程度不是很强。于是我带领学生反复体会如何用手来撕纸,看老师撕,看同桌撕,两两个人互相帮助,共同来撕。等等方法。虽然有了进步,但是效果仍然很不理想。在介绍自己的游戏环节中,我发现很多的学生不知道身边亲人的工作啦、生日啦这一类的问题,
于是就告诉学生要有爱心,懂得关心别人,这样大家才能更关心你。 面向全体学生,给每个学生一次展示的机会,这是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一般心理特征的。这是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往往呈现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他们往往对自己的作品特别感兴趣,他们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被展示。如果让学生向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他们个个都争先恐后。在这一过程中,看似学生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了同学,实际是自我欣赏的过程,也是自我满足的过程。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师生、同学之间有了一个认识交流,增进情感的过程。
让大家认识我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本课为一年级新生入学后上的第一节美术课,同学们之间彼此都有想相互认识一下的愿望。所以,本课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水平及未来发展,以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及激发兴趣为基点,通过形式多样的撕、剪、贴、画、说、看、玩等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能力,使之通过学习活动能用自己喜爱的媒体工具制作自己喜欢的作品,并大胆地向同学介绍自己和作品。因而,本次学习活动,既是一次艺术认识创造的活动,又是一次同学、师生之间的认识交流、增进情感的活动。教材通过文字和图片提示的制作方法及学生活动方式,旨在突出如何帮助学生进行主动的学习,使教学方式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
二、 学情分析
这是一年级新生入学后的第一节美术课。学生年龄较小,动手能力表达能力都存在着个体差异,要根据不同情况给予辅导。培养学生互教互学能力,培养学生审美评价及语言表达能力,体验成功后的快乐。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要热爱集体,不乱扔废弃纸屑。
三、 教学目标
1、 认知:通过游戏活动初步认识常用色彩及形状,体验不同媒材工具的使用效果,并用撕、剪、贴、画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
2、 情感:在游戏活动中体验造型表现活动及与人交往的乐趣,
初步建立集体观念与大胆表现自我的自信心。
3、 能力:通过对作品、媒体、工具、制作过程的体验及探索,培养初步的对艺术作品的感知能力、造型表现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今天呀,我们是第一次见面,那大家想不想互相认识一下呢?同学们异口同声回答说想。 教师出示“集体大树”的范图,介绍这棵大树代表我们的班集体:一年级(二)班,但它不是一棵完整的树,只有我们每位同学都来到这里,成为它的一员,这棵树才能茁壮地成长。
1、提出问题:如何才能使这棵大树变得完整?并且我们都能来到这个集体中
?
2、结论:制作树叶——写上名字——贴在大树上——介绍自己。 设计意图与反思:大家都是第一次见面,彼此不认识,抓住他们想彼此认识这一欲望,出示“集体大树”范图,提出问题怎样做大家才能互相认识,成为一个完整集体。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很好得引入了本课的主题。 (三)讲授新课
1、教师出示外形和制作方法不同的两片树叶,树叶上写着老师的名字,老师做自我介绍。
2、教师展示其中一片对称形树叶 提出问题:如何制作出这种对称形树叶?
3、教师总结并演示实验结果:对折——从开口处剪或撕树叶的一半——展开成为完整的叶子(教师辅助演示
)
4、提出问题:叶子是什么形状的?
5、出示课件:树叶的常见形状、颜色和特殊形状、颜色。
6、引导学生说说老师的叶子是怎么做的?还有没有别的制作方法?引导学生根据个人喜好制作树叶名片,可用撕、剪、贴的不同方法构思设计、制作与众不同的叶子,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7、教师小结:大家一起动脑筋,用自己的方法来制作“树叶名片”,看谁的树叶最好、最漂亮、最先来到“集体大树”上。
8、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辅导帮助,使每个学生都能享受成功的快乐。
选择自己喜欢的纸张和适合自己的方式,最好能自己创作出其他方法;在树叶上面写上自己的名字,反面写上自己的爱好。
9、师生共同将“树叶名片”贴在“集体大树”上。围绕“集体大树”,请“树叶名片”的小作者逐个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如:姓名、年龄、爱好等等。全班同学给以掌声鼓励,使介绍者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四)展示作品:
1、全班同学一起欣赏制作好的作品。
2、教师及时鼓励有点滴进步的每个学生,并给制作得好的同学发奖品。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你们看,我们用“树叶名片”装点的这棵“集体大树”多美呀!集体因为有我们的存在才充实,才充满活力,我们也因为有集体的爱护、培养才能够茁壮成长。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将共同生活在这个集体中,用我们的行动去维护它,用我们的双手将它建设得更加美好!
设计意图与反思:通过一系列撕、剪、贴、画、说、看、玩等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能力。以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相互交流共同发现,引起学生兴趣,帮助学生自主地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发挥媒体作用采用直观的方式引发学生兴趣,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学生创新提供素材。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依据学生基本能力分层次辅导,培养学生互教互学能力。培养学生审美评价及语言表达能力,体验成功后的快乐。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要热爱集体。
通过学生的制作,我发现新生动手能力很差,可见平日里缺乏这方面的锻炼,撕纸这一环节,我发现孩子们不敢撕,经引导,虽然敢撕了但手指的灵活程度不是很强。于是我带领学生反复体会如何用手来撕纸,看老师撕,看同桌撕,两两个人互相帮助,共同来撕。等等方法。虽然有了进步,但是效果仍然很不理想。在介绍自己的游戏环节中,我发现很多的学生不知道身边亲人的工作啦、生日啦这一类的问题,
于是就告诉学生要有爱心,懂得关心别人,这样大家才能更关心你。 面向全体学生,给每个学生一次展示的机会,这是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一般心理特征的。这是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往往呈现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他们往往对自己的作品特别感兴趣,他们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被展示。如果让学生向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他们个个都争先恐后。在这一过程中,看似学生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了同学,实际是自我欣赏的过程,也是自我满足的过程。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师生、同学之间有了一个认识交流,增进情感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