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大家认识我教学设计

让大家认识我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本课为一年级新生入学后上的第一节美术课,同学们之间彼此都有想相互认识一下的愿望。所以,本课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水平及未来发展,以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及激发兴趣为基点,通过形式多样的撕、剪、贴、画、说、看、玩等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能力,使之通过学习活动能用自己喜爱的媒体工具制作自己喜欢的作品,并大胆地向同学介绍自己和作品。因而,本次学习活动,既是一次艺术认识创造的活动,又是一次同学、师生之间的认识交流、增进情感的活动。教材通过文字和图片提示的制作方法及学生活动方式,旨在突出如何帮助学生进行主动的学习,使教学方式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

二、 学情分析

这是一年级新生入学后的第一节美术课。学生年龄较小,动手能力表达能力都存在着个体差异,要根据不同情况给予辅导。培养学生互教互学能力,培养学生审美评价及语言表达能力,体验成功后的快乐。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要热爱集体,不乱扔废弃纸屑。

三、 教学目标

1、 认知:通过游戏活动初步认识常用色彩及形状,体验不同媒材工具的使用效果,并用撕、剪、贴、画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

2、 情感:在游戏活动中体验造型表现活动及与人交往的乐趣,

初步建立集体观念与大胆表现自我的自信心。

3、 能力:通过对作品、媒体、工具、制作过程的体验及探索,培养初步的对艺术作品的感知能力、造型表现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今天呀,我们是第一次见面,那大家想不想互相认识一下呢?同学们异口同声回答说想。 教师出示“集体大树”的范图,介绍这棵大树代表我们的班集体:一年级(二)班,但它不是一棵完整的树,只有我们每位同学都来到这里,成为它的一员,这棵树才能茁壮地成长。

1、提出问题:如何才能使这棵大树变得完整?并且我们都能来到这个集体中

?

2、结论:制作树叶——写上名字——贴在大树上——介绍自己。 设计意图与反思:大家都是第一次见面,彼此不认识,抓住他们想彼此认识这一欲望,出示“集体大树”范图,提出问题怎样做大家才能互相认识,成为一个完整集体。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很好得引入了本课的主题。 (三)讲授新课

1、教师出示外形和制作方法不同的两片树叶,树叶上写着老师的名字,老师做自我介绍。

2、教师展示其中一片对称形树叶 提出问题:如何制作出这种对称形树叶?

3、教师总结并演示实验结果:对折——从开口处剪或撕树叶的一半——展开成为完整的叶子(教师辅助演示

)

4、提出问题:叶子是什么形状的?

5、出示课件:树叶的常见形状、颜色和特殊形状、颜色。

6、引导学生说说老师的叶子是怎么做的?还有没有别的制作方法?引导学生根据个人喜好制作树叶名片,可用撕、剪、贴的不同方法构思设计、制作与众不同的叶子,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7、教师小结:大家一起动脑筋,用自己的方法来制作“树叶名片”,看谁的树叶最好、最漂亮、最先来到“集体大树”上。

8、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辅导帮助,使每个学生都能享受成功的快乐。

选择自己喜欢的纸张和适合自己的方式,最好能自己创作出其他方法;在树叶上面写上自己的名字,反面写上自己的爱好。

9、师生共同将“树叶名片”贴在“集体大树”上。围绕“集体大树”,请“树叶名片”的小作者逐个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如:姓名、年龄、爱好等等。全班同学给以掌声鼓励,使介绍者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四)展示作品:

1、全班同学一起欣赏制作好的作品。

2、教师及时鼓励有点滴进步的每个学生,并给制作得好的同学发奖品。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你们看,我们用“树叶名片”装点的这棵“集体大树”多美呀!集体因为有我们的存在才充实,才充满活力,我们也因为有集体的爱护、培养才能够茁壮成长。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将共同生活在这个集体中,用我们的行动去维护它,用我们的双手将它建设得更加美好!

设计意图与反思:通过一系列撕、剪、贴、画、说、看、玩等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能力。以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相互交流共同发现,引起学生兴趣,帮助学生自主地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发挥媒体作用采用直观的方式引发学生兴趣,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学生创新提供素材。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依据学生基本能力分层次辅导,培养学生互教互学能力。培养学生审美评价及语言表达能力,体验成功后的快乐。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要热爱集体。

通过学生的制作,我发现新生动手能力很差,可见平日里缺乏这方面的锻炼,撕纸这一环节,我发现孩子们不敢撕,经引导,虽然敢撕了但手指的灵活程度不是很强。于是我带领学生反复体会如何用手来撕纸,看老师撕,看同桌撕,两两个人互相帮助,共同来撕。等等方法。虽然有了进步,但是效果仍然很不理想。在介绍自己的游戏环节中,我发现很多的学生不知道身边亲人的工作啦、生日啦这一类的问题,

于是就告诉学生要有爱心,懂得关心别人,这样大家才能更关心你。 面向全体学生,给每个学生一次展示的机会,这是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一般心理特征的。这是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往往呈现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他们往往对自己的作品特别感兴趣,他们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被展示。如果让学生向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他们个个都争先恐后。在这一过程中,看似学生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了同学,实际是自我欣赏的过程,也是自我满足的过程。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师生、同学之间有了一个认识交流,增进情感的过程。

让大家认识我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本课为一年级新生入学后上的第一节美术课,同学们之间彼此都有想相互认识一下的愿望。所以,本课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水平及未来发展,以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及激发兴趣为基点,通过形式多样的撕、剪、贴、画、说、看、玩等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能力,使之通过学习活动能用自己喜爱的媒体工具制作自己喜欢的作品,并大胆地向同学介绍自己和作品。因而,本次学习活动,既是一次艺术认识创造的活动,又是一次同学、师生之间的认识交流、增进情感的活动。教材通过文字和图片提示的制作方法及学生活动方式,旨在突出如何帮助学生进行主动的学习,使教学方式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

二、 学情分析

这是一年级新生入学后的第一节美术课。学生年龄较小,动手能力表达能力都存在着个体差异,要根据不同情况给予辅导。培养学生互教互学能力,培养学生审美评价及语言表达能力,体验成功后的快乐。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要热爱集体,不乱扔废弃纸屑。

三、 教学目标

1、 认知:通过游戏活动初步认识常用色彩及形状,体验不同媒材工具的使用效果,并用撕、剪、贴、画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

2、 情感:在游戏活动中体验造型表现活动及与人交往的乐趣,

初步建立集体观念与大胆表现自我的自信心。

3、 能力:通过对作品、媒体、工具、制作过程的体验及探索,培养初步的对艺术作品的感知能力、造型表现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今天呀,我们是第一次见面,那大家想不想互相认识一下呢?同学们异口同声回答说想。 教师出示“集体大树”的范图,介绍这棵大树代表我们的班集体:一年级(二)班,但它不是一棵完整的树,只有我们每位同学都来到这里,成为它的一员,这棵树才能茁壮地成长。

1、提出问题:如何才能使这棵大树变得完整?并且我们都能来到这个集体中

?

2、结论:制作树叶——写上名字——贴在大树上——介绍自己。 设计意图与反思:大家都是第一次见面,彼此不认识,抓住他们想彼此认识这一欲望,出示“集体大树”范图,提出问题怎样做大家才能互相认识,成为一个完整集体。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很好得引入了本课的主题。 (三)讲授新课

1、教师出示外形和制作方法不同的两片树叶,树叶上写着老师的名字,老师做自我介绍。

2、教师展示其中一片对称形树叶 提出问题:如何制作出这种对称形树叶?

3、教师总结并演示实验结果:对折——从开口处剪或撕树叶的一半——展开成为完整的叶子(教师辅助演示

)

4、提出问题:叶子是什么形状的?

5、出示课件:树叶的常见形状、颜色和特殊形状、颜色。

6、引导学生说说老师的叶子是怎么做的?还有没有别的制作方法?引导学生根据个人喜好制作树叶名片,可用撕、剪、贴的不同方法构思设计、制作与众不同的叶子,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7、教师小结:大家一起动脑筋,用自己的方法来制作“树叶名片”,看谁的树叶最好、最漂亮、最先来到“集体大树”上。

8、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辅导帮助,使每个学生都能享受成功的快乐。

选择自己喜欢的纸张和适合自己的方式,最好能自己创作出其他方法;在树叶上面写上自己的名字,反面写上自己的爱好。

9、师生共同将“树叶名片”贴在“集体大树”上。围绕“集体大树”,请“树叶名片”的小作者逐个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如:姓名、年龄、爱好等等。全班同学给以掌声鼓励,使介绍者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四)展示作品:

1、全班同学一起欣赏制作好的作品。

2、教师及时鼓励有点滴进步的每个学生,并给制作得好的同学发奖品。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你们看,我们用“树叶名片”装点的这棵“集体大树”多美呀!集体因为有我们的存在才充实,才充满活力,我们也因为有集体的爱护、培养才能够茁壮成长。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将共同生活在这个集体中,用我们的行动去维护它,用我们的双手将它建设得更加美好!

设计意图与反思:通过一系列撕、剪、贴、画、说、看、玩等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能力。以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相互交流共同发现,引起学生兴趣,帮助学生自主地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发挥媒体作用采用直观的方式引发学生兴趣,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学生创新提供素材。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依据学生基本能力分层次辅导,培养学生互教互学能力。培养学生审美评价及语言表达能力,体验成功后的快乐。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要热爱集体。

通过学生的制作,我发现新生动手能力很差,可见平日里缺乏这方面的锻炼,撕纸这一环节,我发现孩子们不敢撕,经引导,虽然敢撕了但手指的灵活程度不是很强。于是我带领学生反复体会如何用手来撕纸,看老师撕,看同桌撕,两两个人互相帮助,共同来撕。等等方法。虽然有了进步,但是效果仍然很不理想。在介绍自己的游戏环节中,我发现很多的学生不知道身边亲人的工作啦、生日啦这一类的问题,

于是就告诉学生要有爱心,懂得关心别人,这样大家才能更关心你。 面向全体学生,给每个学生一次展示的机会,这是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一般心理特征的。这是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往往呈现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他们往往对自己的作品特别感兴趣,他们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被展示。如果让学生向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他们个个都争先恐后。在这一过程中,看似学生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了同学,实际是自我欣赏的过程,也是自我满足的过程。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师生、同学之间有了一个认识交流,增进情感的过程。


相关文章

  • 认识新朋友教学设计
  • 第 课 共 课时 课题:第 一单元:主题 一 认识新朋友 学 情 分 析 一年级学生只有六七岁,刚入学不久,对新的学习环境还不能完全适 应,缺乏主动与同学老师交往的能力.而现在的独生子女在家内往往受 到百般呵护,家人都样样依着他,养成了唯我 ...查看


  • 认识键盘教学设计 1
  • -1- <认识键盘>教学设计 大东关小学 张小红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键盘的四个分区. 2.掌握主键盘区字母键.数字键.符号键的名称和分布规律. 3.掌握主键盘区中部分特殊控制键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过程与方 ...查看


  • 人教版二年级[角的认识]教案
  • <角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38~40页 二. 教学目标 1. 经历从生活中的角到数学中的角的认识过程,直观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 2. ...查看


  • 识字教学教案
  • 识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咪.眯.迷.谜"."请.清.情.晴.睛". "好.坏.新.旧.深.浅.快.慢"19个字. 2.通过学习不同的识字方法,学生能够认识更多的生字以及 ...查看


  • 微型课教案[认识图形]
  • <认识平面图形>微型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第2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分平面图形. 2.通过拼. ...查看


  • 直线和射线和角
  • [441单元教学体系实验研究课]--转化课 <直线.射线和角>教学设计 (温艳霞 2012年9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三者之的和别. 2.使学生认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3 ...查看


  • [鼠标的认识]教学设计
  • <鼠标的认识>教学案例及评析 执教者:刘心如 设计者:刘心如 评析者:刘丽娟 单 位:鸡西市恒山区恒山小学校 <鼠标的认识>教学设计 鸡西市恒山小学校 刘心如 教学内容: 小学信息技术课实验教材(入门篇) <鼠 ...查看


  • 信息技术第一册( 上 )教案
  • 泰山版第一册(上)信息技术教案 教 师:王巧 学 校:北店子小学 第一单元 感受信息世界 一.单元概述 本单元是信息技术课程的引入,旨在加强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交流与表达,使学生能更好的交流和运用信息.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将完成从关注 ...查看


  • 做鸟巢教学设计
  • 做鸟巢--认识图形 教学内容 教材第70~72页:信息窗一,红.红.绿点三个问题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内容的知识基础是一年级上册初步认识的长方体.正方 体等立体图形,以及一年级下册初步认识的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它是一年级几何图形学习的继续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