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定位

试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定位

摘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为研究客体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科学,有其独特的研究对象、学科特点、基本范畴、理论体系及发展进程。而要不断深化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必须以进行科学的学科定位为前提。根据库恩的学科范式理论,本文将从知识体系、方法体系、学术评价体系、培养体系、工作体系等方面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进行学科定位,为这一新兴学科的发展与完善打下牢固的基础。

关键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 知识体系 方法体系 学术评价体系 培养体系 工作体系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定位问题是随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成和发展而提出来的,是学科建设必须解决的问题。从理论上讲,所谓“学科定位”就是确定一个事物的位置或方位,并以此来把握它的意义、性质和特点。“学科定位”就是把某个学科放到一定的背景中,考察它在这个体系中所占的地位,并解释该学科的性质和特点以及学科建设的意义和方向。针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门新兴学科的定位问题,我们可以按照被广泛接受的“库恩的学科范式理论”来对其进行考察。“库恩的学科范式理论”指出 :要求一个成熟学科至少有一个学术范式,实际上通常在一个学科中有若干个相互竞争的范式,每一个学术范式都有白己确定的知识体系、方法体系、学术评价体系、典范的培养体系与工作体系。②①因此,我们可以从“知识体系”、“方法体系”、“学术评价体系”、“典范的培养体系”和“工作体系”这五方面来探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位问题,这将有利于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建设指明方向。

1. 知识体系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发端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从这一时期开始互联网的应用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以及信息传播方式等等,于是网络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条件和教育平台,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广泛化提供了可能,促进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这一门学科的诞生。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其自身的专门知识、专门概念、范畴和术语以及由它们组织起来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其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知识体系是指包括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理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史、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理论等四个方面相互联成的一个整体。

1.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理论

它表现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特有的一系列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主要包括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基础的研究、研究对象的研究、原则的研究、内容的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功能的研究、目的和任务的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①荆兆勋.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定位及建设思路研究[M].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64.

②谢玉进, 曹银忠. 研究领域抑或学科:我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定位的再思考[J]. 创新,2010,02:86-89.

过程及其规律的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研究等,掌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对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这一学科的定位具有重要意义。

1.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史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史是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起源和发展的历史的理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伴随互联网的产生而产生,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发展。正确认识和了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发展状况,对于我们深入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其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94年—1998年):自发探索阶段;第二阶段(1999年—2003年)主动建设阶段;第三阶段(2004—至今):深入发展阶段。从第一阶段以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不同发展阶段呈现着不同的发展特征和发展面貌,在过去的二十年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方法、内容研究、原则研究等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展,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脉络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和总结,从而促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向一个更成熟的学科迈进。

1.3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有分析鉴别才能有进步。比较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是指通过比较,研究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学派不同时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的一门学科。比较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所常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国别比较法、专题比较法、综合比较法。在当前,我们要侧重抓好如下几个方面的比较研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党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研究;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等。学习和研究比较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有利于我们探索和总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规律,准确把握和判断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有利于促进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和现代网络技术相结合的建设和完善。

1.4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理论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离不开应用理论研究的推进,因此我们要提倡和鼓励应用研究的实行和创新。注重有价值的应用研究,如:调查研究、实证研究、实验研究,一方面往往能够创造出新的经验和方法,结识新的规律和内容,对未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变化发展的基本特点进行科学的预测性研究,使思想政治教育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推动社会的前进;另一方面,能够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理论体系与现实生活有机的统一起来,促进学科向前发展。 ④③

2. 方法体系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方法体系是指有各种彼此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网络思想③荆兆勋.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定位及建设思路研究[M].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154.

④荆兆勋.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定位及建设思路研究[M].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154.

教育方法所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这个体系主要由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三个层次组成,即方法论是整个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的基础,它决定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采用的具体方法和专门的技术、工具。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法和专门的技术、工具的发展变化也会促进着方法论本身的发展。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在这样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下不断发展完善,从而构成一个严密的科学体系。

2.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

所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就是在唯物辩证法指导下,为了认识和解决人们的思想、行为与实际问题,采用由诸种方法所构成的体系,简单地说就是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体系。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按层次来划分,又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哲学方法层次、科学方法层次、具体的科学方法层次。这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主要是:运用哲学方法、具体科学的方法作为指导,重点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科学方法。坚持和掌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将有利于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研究指明方向以及能够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的发展和完善。

2.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法

了解和掌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法不仅能够为教育者更好地实施教育提供了正确的途径,而且有利于良好教育效果的实现。一般来讲,这些具体方法包括: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方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方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调节评估方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教育者提高的方法。

2.3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技术和工具

专门的技术包括观察、房屋、座谈、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等。专门的工具包括计算机、照相机、座谈记录表、访谈问卷、统计分析表、测量评估表等工具。这些专门技术和工具对于搜集和分析各类思想信息具有重要作用。

⑥⑤

3. 学术评价体系

学术评价体系是坚定学术成果、审核学术质量的一种特殊制度体系。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领域中,其学术评价体系可在继承与发展其他学科的学术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学科特色,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这一学科的发展前景开阔一片天地。

3.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评价体系内容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术评价体系大致可以分为:学术项目评价、学术组织评价、学者个人评价。每个评价有其相应的作用与功能,三个评价形成一个合力,⑤荆兆勋.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定位及建设思路研究[M].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155.

⑥郑永廷等.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3

保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质量,从而推动这一学科的发展。

(一)学术项目评价

对学术项目的评价主要包括科研项目、学科建设项目等的立项评审、结题验收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建立学术项目评价的目的主要是:一方面,鼓励教育工作者进行教育工作的同时能够积极进行科研学术活动,这将有利于形成一种浓厚的科研学术氛围,引领学术的发展,推动学术的创新;另一方面在学术项目评价中严格把关“立项评审、结题验收”的工作,有利于学术研究成果“保质保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教育工作者为了职称评定、工资评定等功利因素而把学术研究看作成滥竽充数的活动,间接上保证了学术项目的高质量成果。

(二)学术组织评价

学术组织评价是指对学校现有院系、科研机构、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等建设水平和发展状况的的评价或评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建立学术组织评价的目的主要是能够分析、了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发展过程中的不足与优势,准确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学术发展的现状,这有利于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完善以及学术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

(三)学者个体评价

对学者个体的评价是指对学者本身学术水平和学术工作的评价; 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年度考核时的学术评价,二是职称晋升或任职期满岗位评聘时的学术评价。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者个人评价的建立主要是为了达到考核和监督自身的目的。学者自我评价能使学者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反省自身,在肯定自己正确的地方同时正视自己的不足,通过对晋级、聘任的评价、年度考核,规范学者自身的行为,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

综上所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术评价体系的框架图如图1所示:

图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术评价体系图

3.2 学术评价的原则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术体系的科学构建在学科定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要对学术体系进行科学化、系统化的解构与重塑,必须要在学术项目评价、学术组织评价以及学者个人评价的过程中坚持以下三个原则。

(一)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原则

坚持学术评价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就要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单位从该学科的科研特点和组织模式出发,制定出符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特点的学术评价制度,构建兼容并蓄、多元化的学术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公平、规范的考核评价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

(二)重点评价和权重合理原则

学术组织评价应尊重学术规律,坚持重点评价、权重合理的原则,应选取学术核心要素,对学术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或者重大影响的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并根据纳入学术评价指标体系各项要素自身的重要性及其对学术发展的影响度,合理确定各要素的权重。以推进学术评价的合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三)以质为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

近年来,由于一些高校没有把握好学术评价的标准,使学术评价朝着量化的方向进行,从而导致学术浮躁、科研是新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样不仅影响了学术发展质量,还助长了学术腐败,学术功利。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必须坚持以质为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一套完备而又科学化的学术评价体系。

4. 典范的培养体系

所谓“培养体系”,简单来说就是指该学科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实现这些培养目标的方法或手段。我们可以从主客观两个方面来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这一门学科进行培养体系的范式分析。总的来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培养体系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构建。

4.1 人才培养平台

通过人才培养平台,可以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学生队伍,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实践提供现实的基础。第一,优化培养方案,实现学科融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集网络学科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于一体的学科,我们需要结合两个学科的特点进行人才的培养。第二,创新教学内容,体现学科动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与网络相伴而生的,它的发展也是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培养体系的构建必须密切地关注网络的动态,跟上网络的脚步,不断与时俱进,推动学科建设和发展。第三,突出创新激励,进行分类培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体系的构建需要加大对学生科研学术的支持力度和激励力度,让学生敢于创新、乐于创新,同时,还需要将学生和教师的进行分⑦张希华, 张东鹏. 高等学校学术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3,20:88-91.

层次的分类培养,建立一套有针对性的培养体系。

4.2 科技创新平台

通过科技创新平台培养一批优秀的导师团队,可为优秀学生队伍的建立奠定坚实的基础的同时,也可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队伍建设,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建设输送大量的骨干人才。一方面,我们要凝练学科方向,打造导师团队,引领这一新兴学科建设的潮流,从而逐渐形成一个庞大的学科队伍;另一方面,在改善科研条件,建设创新基地的基础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可不断给自身增添新的时代内涵,推陈出新,引起更多人的注意与重视,从而在互联网时代下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综上所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典范的培养体系如下图所示。

图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培养体系

5. 工作体系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工作体系是指一个能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发展⑧王少华, 张桂青, 谢秀颖, 徐红东, 张运楚, 刘岩. 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研究——以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为例[J].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3,03:274-278.

完事的稳定的架构体系。接下来,笔者试图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念、工作体系建设两个方面来探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体系。

5.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念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念是人们对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理性认识、理性追求及其所形成的教育思想观念,是教育主体在实行教育活动过程中的教育准则的价值取向,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指向性,明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其学科工作体系的创建和发展。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理念确立的意义

学科理念是人们对认识的集中体现, 同时也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的态度和观念, 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因此,确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理念,既有利于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做到“有规可循”,促进预期教育效果的实现;又有利于学科体系自身的建设和完善。此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理念的确立必须立足于网络飞速发展的特征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独特性,这样才能促使一个能起到积极作用的理念体系的确立。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主要理念

第一,服从服务理念。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教育理念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学本身的理念,它们都是为一定阶级和一定政党服务的,同时服从于一定阶级和一定政党的统治,都反映了一定阶级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在这里,服从是服务的前提,服务是服从的体现和结果。确立网络上思想政治教育学服从服务的关系,有利于明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本身的学科本质和政治立场,反映社会发展的的客观规律和要求。

第二,开放包容的理念。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中,表现出三个鲜明的特征:一是环境的封闭性,二是内容的狭隘性,三是方法的直接性。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一个以思想政治教育学为基础的新兴学科,应该尝试改变传统的封闭模式,开放自己。并且,网络的开放性使各种思想意识形态,各民族文化都不同程度的汇聚到互联网上,体现了多元价值观并存的特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必须面对这样的环境,因此网络的开放性使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开放性,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开放性必然导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包容性。开放包容的理念,既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学理念的创新和超越,同时也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发展完善的必经之路。

第三,实践的理念。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具有强烈的实践性特征,这也注定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必须具备实践的理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践,才能使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出⑨宋元林.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M].人民出版社.2012:148.

更符合现实要求和客观规律的新见解和新方法,引出新结论,从而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向科学化迈进。

第四,发展创新的理念。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以网络为依托,因而,它必然会随着网络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而进步。所以,只有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才能具有内在的生机与活力。

5.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工作体系建设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工作体系建设是建立在其教育理念的基础上的体系,因此我们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工作体系的建设需要与其教育理念保持一致。

(一)利用理论教学的方式,帮助受教育者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以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为核心内容,以培育四有新人的目标,以灌输科学理论,渗透先进思想为首要任务。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要受教育者明确其学科的阶级性,就必须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下受教育者的社会主义觉悟,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时代的不断变化,也促使我们要创造性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宣传马克思主义,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和号召力。

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教学模式上,我们需要改“注人式教育”为“启发式、讨论式教育”,贯彻指导方针,培养大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自觉性;在教学中注意将理论与社会现实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用所学理论正确认识、分析社会现实,鼓励学生积极探索社会问题的解决途径。课堂教学要适应现代化教学需要,充分运用现代传媒手段、多媒体手段,提高课堂理论教育的吸引力。

(二)借助网络载体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工作

随着以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己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并且它已经成为继报纸、电台、电视之后最具魅力和活力的开放度最高的“第四媒体”,迅速抢占了传统媒体的地盘。作为与网络密切联系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它的建设与发展也离不开借助网络这一载体,通过网络,教育者可以更广泛地学习和借鉴到其他学科优秀的建设方法和学术研究,从而推动自身学科的建设发展。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要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所以我们必须借助网络载体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建设。

(三)深入落实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学生接受社会教育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也是学生网络思想政治⑩郭俊梅. 新时期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构建[D].河北师范大学,2007.

理论教育与实践锻炼的最佳切入点。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建设与发展需要建立在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地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通过社会实践,能够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提高学生自身的爱国意识,增强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培养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使他们在当代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实现自身的价值,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因此,社会实践也可看作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种新方法。

(四)鼓励创新,建立奖励机制

科研学术的创新是学科进步的动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要实现自身的发展,就必须充分的鼓励学生和教师勤动手,勤思考,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并且努力地营造敢于探索,乐于钻研的学术氛围,通过奖励机制的建立扩大科研学术创新的感召力以及提高其吸引力,从而不断地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发展完善。

参考文献:

[1][3][4][5] 荆兆勋.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定位及建设思路研究[M].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64,154-155.

[2] 谢玉进, 曹银忠. 研究领域抑或学科:我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定位的再思考

[J].创新,2010,02:86-89.

[6] 郑永廷等.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3

[7] 张希华, 张东鹏. 高等学校学术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3,20:88-91.

[8] 王少华, 张桂青, 谢秀颖, 徐红东, 张运楚, 刘岩. 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研究——以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为例[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3,03:274-278.

[9] 宋元林.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M].人民出版社.2012:148.

[10]郭俊梅. 新时期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构建[D].河北师范大学,2007.

试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定位

摘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为研究客体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科学,有其独特的研究对象、学科特点、基本范畴、理论体系及发展进程。而要不断深化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必须以进行科学的学科定位为前提。根据库恩的学科范式理论,本文将从知识体系、方法体系、学术评价体系、培养体系、工作体系等方面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进行学科定位,为这一新兴学科的发展与完善打下牢固的基础。

关键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 知识体系 方法体系 学术评价体系 培养体系 工作体系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定位问题是随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成和发展而提出来的,是学科建设必须解决的问题。从理论上讲,所谓“学科定位”就是确定一个事物的位置或方位,并以此来把握它的意义、性质和特点。“学科定位”就是把某个学科放到一定的背景中,考察它在这个体系中所占的地位,并解释该学科的性质和特点以及学科建设的意义和方向。针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门新兴学科的定位问题,我们可以按照被广泛接受的“库恩的学科范式理论”来对其进行考察。“库恩的学科范式理论”指出 :要求一个成熟学科至少有一个学术范式,实际上通常在一个学科中有若干个相互竞争的范式,每一个学术范式都有白己确定的知识体系、方法体系、学术评价体系、典范的培养体系与工作体系。②①因此,我们可以从“知识体系”、“方法体系”、“学术评价体系”、“典范的培养体系”和“工作体系”这五方面来探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位问题,这将有利于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建设指明方向。

1. 知识体系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发端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从这一时期开始互联网的应用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以及信息传播方式等等,于是网络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条件和教育平台,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广泛化提供了可能,促进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这一门学科的诞生。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其自身的专门知识、专门概念、范畴和术语以及由它们组织起来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其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知识体系是指包括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理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史、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理论等四个方面相互联成的一个整体。

1.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理论

它表现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特有的一系列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主要包括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基础的研究、研究对象的研究、原则的研究、内容的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功能的研究、目的和任务的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①荆兆勋.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定位及建设思路研究[M].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64.

②谢玉进, 曹银忠. 研究领域抑或学科:我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定位的再思考[J]. 创新,2010,02:86-89.

过程及其规律的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研究等,掌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对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这一学科的定位具有重要意义。

1.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史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史是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起源和发展的历史的理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伴随互联网的产生而产生,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发展。正确认识和了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发展状况,对于我们深入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其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94年—1998年):自发探索阶段;第二阶段(1999年—2003年)主动建设阶段;第三阶段(2004—至今):深入发展阶段。从第一阶段以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不同发展阶段呈现着不同的发展特征和发展面貌,在过去的二十年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方法、内容研究、原则研究等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展,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脉络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和总结,从而促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向一个更成熟的学科迈进。

1.3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有分析鉴别才能有进步。比较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是指通过比较,研究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学派不同时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的一门学科。比较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所常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国别比较法、专题比较法、综合比较法。在当前,我们要侧重抓好如下几个方面的比较研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党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研究;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等。学习和研究比较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有利于我们探索和总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规律,准确把握和判断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有利于促进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和现代网络技术相结合的建设和完善。

1.4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理论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离不开应用理论研究的推进,因此我们要提倡和鼓励应用研究的实行和创新。注重有价值的应用研究,如:调查研究、实证研究、实验研究,一方面往往能够创造出新的经验和方法,结识新的规律和内容,对未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变化发展的基本特点进行科学的预测性研究,使思想政治教育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推动社会的前进;另一方面,能够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理论体系与现实生活有机的统一起来,促进学科向前发展。 ④③

2. 方法体系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方法体系是指有各种彼此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网络思想③荆兆勋.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定位及建设思路研究[M].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154.

④荆兆勋.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定位及建设思路研究[M].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154.

教育方法所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这个体系主要由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三个层次组成,即方法论是整个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的基础,它决定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采用的具体方法和专门的技术、工具。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法和专门的技术、工具的发展变化也会促进着方法论本身的发展。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在这样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下不断发展完善,从而构成一个严密的科学体系。

2.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

所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就是在唯物辩证法指导下,为了认识和解决人们的思想、行为与实际问题,采用由诸种方法所构成的体系,简单地说就是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体系。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按层次来划分,又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哲学方法层次、科学方法层次、具体的科学方法层次。这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主要是:运用哲学方法、具体科学的方法作为指导,重点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科学方法。坚持和掌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将有利于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研究指明方向以及能够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的发展和完善。

2.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法

了解和掌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法不仅能够为教育者更好地实施教育提供了正确的途径,而且有利于良好教育效果的实现。一般来讲,这些具体方法包括: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方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方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调节评估方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教育者提高的方法。

2.3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技术和工具

专门的技术包括观察、房屋、座谈、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等。专门的工具包括计算机、照相机、座谈记录表、访谈问卷、统计分析表、测量评估表等工具。这些专门技术和工具对于搜集和分析各类思想信息具有重要作用。

⑥⑤

3. 学术评价体系

学术评价体系是坚定学术成果、审核学术质量的一种特殊制度体系。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领域中,其学术评价体系可在继承与发展其他学科的学术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学科特色,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这一学科的发展前景开阔一片天地。

3.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评价体系内容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术评价体系大致可以分为:学术项目评价、学术组织评价、学者个人评价。每个评价有其相应的作用与功能,三个评价形成一个合力,⑤荆兆勋.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定位及建设思路研究[M].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155.

⑥郑永廷等.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3

保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质量,从而推动这一学科的发展。

(一)学术项目评价

对学术项目的评价主要包括科研项目、学科建设项目等的立项评审、结题验收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建立学术项目评价的目的主要是:一方面,鼓励教育工作者进行教育工作的同时能够积极进行科研学术活动,这将有利于形成一种浓厚的科研学术氛围,引领学术的发展,推动学术的创新;另一方面在学术项目评价中严格把关“立项评审、结题验收”的工作,有利于学术研究成果“保质保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教育工作者为了职称评定、工资评定等功利因素而把学术研究看作成滥竽充数的活动,间接上保证了学术项目的高质量成果。

(二)学术组织评价

学术组织评价是指对学校现有院系、科研机构、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等建设水平和发展状况的的评价或评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建立学术组织评价的目的主要是能够分析、了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发展过程中的不足与优势,准确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学术发展的现状,这有利于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完善以及学术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

(三)学者个体评价

对学者个体的评价是指对学者本身学术水平和学术工作的评价; 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年度考核时的学术评价,二是职称晋升或任职期满岗位评聘时的学术评价。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者个人评价的建立主要是为了达到考核和监督自身的目的。学者自我评价能使学者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反省自身,在肯定自己正确的地方同时正视自己的不足,通过对晋级、聘任的评价、年度考核,规范学者自身的行为,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

综上所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术评价体系的框架图如图1所示:

图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术评价体系图

3.2 学术评价的原则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术体系的科学构建在学科定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要对学术体系进行科学化、系统化的解构与重塑,必须要在学术项目评价、学术组织评价以及学者个人评价的过程中坚持以下三个原则。

(一)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原则

坚持学术评价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就要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单位从该学科的科研特点和组织模式出发,制定出符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特点的学术评价制度,构建兼容并蓄、多元化的学术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公平、规范的考核评价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

(二)重点评价和权重合理原则

学术组织评价应尊重学术规律,坚持重点评价、权重合理的原则,应选取学术核心要素,对学术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或者重大影响的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并根据纳入学术评价指标体系各项要素自身的重要性及其对学术发展的影响度,合理确定各要素的权重。以推进学术评价的合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三)以质为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

近年来,由于一些高校没有把握好学术评价的标准,使学术评价朝着量化的方向进行,从而导致学术浮躁、科研是新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样不仅影响了学术发展质量,还助长了学术腐败,学术功利。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必须坚持以质为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一套完备而又科学化的学术评价体系。

4. 典范的培养体系

所谓“培养体系”,简单来说就是指该学科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实现这些培养目标的方法或手段。我们可以从主客观两个方面来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这一门学科进行培养体系的范式分析。总的来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培养体系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构建。

4.1 人才培养平台

通过人才培养平台,可以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学生队伍,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实践提供现实的基础。第一,优化培养方案,实现学科融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集网络学科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于一体的学科,我们需要结合两个学科的特点进行人才的培养。第二,创新教学内容,体现学科动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与网络相伴而生的,它的发展也是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培养体系的构建必须密切地关注网络的动态,跟上网络的脚步,不断与时俱进,推动学科建设和发展。第三,突出创新激励,进行分类培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体系的构建需要加大对学生科研学术的支持力度和激励力度,让学生敢于创新、乐于创新,同时,还需要将学生和教师的进行分⑦张希华, 张东鹏. 高等学校学术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3,20:88-91.

层次的分类培养,建立一套有针对性的培养体系。

4.2 科技创新平台

通过科技创新平台培养一批优秀的导师团队,可为优秀学生队伍的建立奠定坚实的基础的同时,也可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队伍建设,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建设输送大量的骨干人才。一方面,我们要凝练学科方向,打造导师团队,引领这一新兴学科建设的潮流,从而逐渐形成一个庞大的学科队伍;另一方面,在改善科研条件,建设创新基地的基础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可不断给自身增添新的时代内涵,推陈出新,引起更多人的注意与重视,从而在互联网时代下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综上所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典范的培养体系如下图所示。

图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培养体系

5. 工作体系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工作体系是指一个能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发展⑧王少华, 张桂青, 谢秀颖, 徐红东, 张运楚, 刘岩. 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研究——以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为例[J].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3,03:274-278.

完事的稳定的架构体系。接下来,笔者试图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念、工作体系建设两个方面来探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体系。

5.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念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念是人们对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理性认识、理性追求及其所形成的教育思想观念,是教育主体在实行教育活动过程中的教育准则的价值取向,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指向性,明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其学科工作体系的创建和发展。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理念确立的意义

学科理念是人们对认识的集中体现, 同时也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的态度和观念, 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因此,确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理念,既有利于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做到“有规可循”,促进预期教育效果的实现;又有利于学科体系自身的建设和完善。此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理念的确立必须立足于网络飞速发展的特征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独特性,这样才能促使一个能起到积极作用的理念体系的确立。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主要理念

第一,服从服务理念。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教育理念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学本身的理念,它们都是为一定阶级和一定政党服务的,同时服从于一定阶级和一定政党的统治,都反映了一定阶级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在这里,服从是服务的前提,服务是服从的体现和结果。确立网络上思想政治教育学服从服务的关系,有利于明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本身的学科本质和政治立场,反映社会发展的的客观规律和要求。

第二,开放包容的理念。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中,表现出三个鲜明的特征:一是环境的封闭性,二是内容的狭隘性,三是方法的直接性。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一个以思想政治教育学为基础的新兴学科,应该尝试改变传统的封闭模式,开放自己。并且,网络的开放性使各种思想意识形态,各民族文化都不同程度的汇聚到互联网上,体现了多元价值观并存的特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必须面对这样的环境,因此网络的开放性使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开放性,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开放性必然导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包容性。开放包容的理念,既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学理念的创新和超越,同时也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发展完善的必经之路。

第三,实践的理念。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具有强烈的实践性特征,这也注定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必须具备实践的理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践,才能使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出⑨宋元林.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M].人民出版社.2012:148.

更符合现实要求和客观规律的新见解和新方法,引出新结论,从而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向科学化迈进。

第四,发展创新的理念。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以网络为依托,因而,它必然会随着网络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而进步。所以,只有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才能具有内在的生机与活力。

5.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工作体系建设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工作体系建设是建立在其教育理念的基础上的体系,因此我们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工作体系的建设需要与其教育理念保持一致。

(一)利用理论教学的方式,帮助受教育者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以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为核心内容,以培育四有新人的目标,以灌输科学理论,渗透先进思想为首要任务。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要受教育者明确其学科的阶级性,就必须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下受教育者的社会主义觉悟,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时代的不断变化,也促使我们要创造性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宣传马克思主义,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和号召力。

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教学模式上,我们需要改“注人式教育”为“启发式、讨论式教育”,贯彻指导方针,培养大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自觉性;在教学中注意将理论与社会现实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用所学理论正确认识、分析社会现实,鼓励学生积极探索社会问题的解决途径。课堂教学要适应现代化教学需要,充分运用现代传媒手段、多媒体手段,提高课堂理论教育的吸引力。

(二)借助网络载体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工作

随着以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己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并且它已经成为继报纸、电台、电视之后最具魅力和活力的开放度最高的“第四媒体”,迅速抢占了传统媒体的地盘。作为与网络密切联系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它的建设与发展也离不开借助网络这一载体,通过网络,教育者可以更广泛地学习和借鉴到其他学科优秀的建设方法和学术研究,从而推动自身学科的建设发展。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要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所以我们必须借助网络载体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建设。

(三)深入落实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学生接受社会教育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也是学生网络思想政治⑩郭俊梅. 新时期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构建[D].河北师范大学,2007.

理论教育与实践锻炼的最佳切入点。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建设与发展需要建立在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地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通过社会实践,能够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提高学生自身的爱国意识,增强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培养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使他们在当代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实现自身的价值,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因此,社会实践也可看作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种新方法。

(四)鼓励创新,建立奖励机制

科研学术的创新是学科进步的动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要实现自身的发展,就必须充分的鼓励学生和教师勤动手,勤思考,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并且努力地营造敢于探索,乐于钻研的学术氛围,通过奖励机制的建立扩大科研学术创新的感召力以及提高其吸引力,从而不断地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发展完善。

参考文献:

[1][3][4][5] 荆兆勋.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定位及建设思路研究[M].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64,154-155.

[2] 谢玉进, 曹银忠. 研究领域抑或学科:我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定位的再思考

[J].创新,2010,02:86-89.

[6] 郑永廷等.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3

[7] 张希华, 张东鹏. 高等学校学术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3,20:88-91.

[8] 王少华, 张桂青, 谢秀颖, 徐红东, 张运楚, 刘岩. 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研究——以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为例[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3,03:274-278.

[9] 宋元林.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M].人民出版社.2012:148.

[10]郭俊梅. 新时期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构建[D].河北师范大学,2007.


相关文章

  • 学年论文题目
  • 学年论文题目 转载自: 张玲 转载于:2010-12-08 15:14 | 分类:个人日记 阅读:(1) 评论:(0) 文学类(现当代文学方向)学年论文选题 1.王安忆都市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文化表征. 2.当代"女性诗歌&quo ...查看


  • 试析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素质_陈洪滨
  • 大学时代下半月12006年10 试析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素质 陈洪滨 -长沙理工大学湖南长沙 摘 要! 加强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0 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障碍心理健康心理素质教育 410076. 大学生心理素质是网络时代一个重要社会问 ...查看


  • 行政管理本科论文选题参考
  • 行政管理学本科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一 1.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理念与方法探索 2.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构建高绩效的服务型政府 3.西方发达国家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述评及其启示 4.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指标体系的构建与研究 5.行政成本分析及其有效 ...查看


  • 试析_戴你唱歌_声乐慕课的应用_邓永聪
  • ・文化教育・试析"戴你唱歌"声乐慕课的应用 邓永聪 (广东广州增城永和中学 511356) 摘要:"戴你唱歌"声乐慕课是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产物.本文从"戴你唱歌"声乐慕课概念.特征 ...查看


  • 会计毕业论文参考选题方向
  • 会计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会计要素理论的发展及其对会计确认的影响 和解整顿会计初探 从会计信息系统谈中国会计面临的挑战 会计与模糊理论 会计信息的特征与作用 试论会计与决策有用性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探讨 中国现代会计文化特征 知识经济时代传统会 ...查看


  • 17版行政管理毕业论文选题题目大全+
  •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选题题目大全 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怎么选题?行政法管理专业以各级党政机关.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事务为研究对象,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高素质行政管理专门人才.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行政管理毕业论文选题题目大全. 1.公共 ...查看


  • 大学生毕业论文选题
  • 一.语言学.英语教育.教学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语言教学类 1.新<课程要求>与形成性评估手段的应用2.词典编纂如何对对待语流中的一次性用词用法, 3.自我概念与外语语音学习假设, 4英语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调查与分析 5.我的双 ...查看


  • 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 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一. 选题方向:"政府经济学研究".政府经济学.组织行为学 1. 论管理者的性格培养与管理效能 2. 论管理情景对管理方式和效果的制约性 3. 有限政府的经济管理效能分析 4. 政府行政成本 ...查看


  • 试析布鲁纳认知结构理论
  • 第7卷第1期 2005年1月 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OFANSHUNTEACHERSCOLLEGE Vol17 No11Jan12005 试析布鲁纳认知结构理论 李 勇 (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教育行政管理系,安顺 贵州5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