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基础知识复习系列(青藏地区)

青藏地区 一、地理位置和范围

1.本区位于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脉以北、昆仑山脉和阿尔金山以南

2.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西部。

二、“高”和“寒”的自然特征

该区显著特色是“高”和“寒”。

1.“高”:指海拔高。高原上山脉绝对高度大,是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高原内部和边缘明显不同,藏北高原上相对高度不大,呈波状起伏;边缘则山高谷深,地势险峻。高的原因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不断挤压而成,两板块碰撞处即在雅鲁藏布江谷地。谷地北面是冈底斯山,南部为喜马拉雅山,而谷地内部地壳活跃,地热资源丰富。

2.“寒”:是由高造成的。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也是我国年积温最低的地方。寒冷造成许多山脉终年积雪,冰川广布,该区是世界山岳冰川主要分布区,冰川侵蚀形成大量湖泊,而丰富的冰雪融水成为许多大河的源头,并为星罗棋布的内陆湖提供补给。

三、农牧业生产特点——高原农牧业

(1)非地带性草场——高寒草甸。

(2)畜种:牦牛、藏羚羊、藏山羊。

(3)主要农业区;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 主要农产品:青稞、小麦、豌豆。 思考:青藏地区高寒环境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

青藏高原地势高,气候寒,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这种影响既有不利一面,也有有利一面。

(1)不利方面:气温较低,无霜期短,一年只能一熟,这种气候仅适于喜温凉、生长期短的作物生长,如青稞、小麦、豌豆。畜牧业只适于放牧耐寒的牲畜,如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2)有利方面:大气洁净,晴天多,日照时间长,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物质多;夜晚气温低,农作物呼吸作用弱,消耗营养物质少,气温低,农作物生长期长,积累营养物质多。总之,本区麦类和牧草属于“低消耗,高积累,高产优质”类型。

四、能源和矿产资源

1.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日光城”拉萨)

2.地热资源丰富,羊八井已建成我国最大的地热发电站。

3.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横断山区,以及世界上最大的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蕴藏丰富的水能资源。

4.柴达木盆地矿产丰富——“聚宝盆”,冷湖的石油、鱼卡的煤、锡铁山的铅锌矿、察尔汗的钾盐(中国最大的钾肥厂)等。

五.主要城市及交通变化

1.拉萨市:“日光城”。

布达拉宫:是藏族建筑艺术的精华,也是我国,以及世界著名的宫堡式建筑群。宫内拥有无数的珍贵文物和艺术品,使它成为名符其实的艺术宝库。

布达拉宫起基于山的南坡,依据山势蜿蜒修筑到山顶,高达10多米,东西宽360多米。全部是石、木结构,下宽上窄,镏金瓦盖顶,结构严谨。人们走过拉萨河大桥,高耸山顶上的布达拉宫雄姿就映入眼帘。朱红色的宫墙,金碧辉煌的宫顶,在蓝天雪山的陪衬下,显得格外壮丽。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布达拉意为“佛教圣地”。据说,当时吐蕃王朝正处于强盛时期,吐蕃王松赞干布与唐联姻,为迎娶文成公主,松赞干布下令修建这座有999间殿堂的宫殿,“筑一城以夸后世”。

2.西宁市:青海省省会。

3.青藏铁路的建设: 中国成功铺通了被认为“堪与长城相媲美”的青藏铁路,在中国铁路诞生百年之际,将“世界屋脊”西藏与其它地区更紧密的连接起来。青藏铁路全长1956公里,东起青海西宁,西至西藏拉萨,是世界最长的高原铁路。跨越昆仑山、唐古拉山,通过550公里的多年冻土层和大片“生命禁区”,打破了前人关于昆仑山脉不可逾越的断言。青藏铁路最高点海拔5072米,比此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秘鲁跨越安第斯山脉的铁路要高200多米。

六、三江源

中华水塔:长江(25%),黄河(49%),澜沧江(15%)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涵养区

问题:湖泊萎缩、湿地退化、径流量减少,草地严重退化;土地沙漠化发展迅速。藏羚羊、藏野驴等特有物种的数量也在急剧减少

措施:恢复林草植被,治理退化草场,改善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

比较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的区位特征:

青藏地区 一、地理位置和范围

1.本区位于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脉以北、昆仑山脉和阿尔金山以南

2.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西部。

二、“高”和“寒”的自然特征

该区显著特色是“高”和“寒”。

1.“高”:指海拔高。高原上山脉绝对高度大,是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高原内部和边缘明显不同,藏北高原上相对高度不大,呈波状起伏;边缘则山高谷深,地势险峻。高的原因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不断挤压而成,两板块碰撞处即在雅鲁藏布江谷地。谷地北面是冈底斯山,南部为喜马拉雅山,而谷地内部地壳活跃,地热资源丰富。

2.“寒”:是由高造成的。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也是我国年积温最低的地方。寒冷造成许多山脉终年积雪,冰川广布,该区是世界山岳冰川主要分布区,冰川侵蚀形成大量湖泊,而丰富的冰雪融水成为许多大河的源头,并为星罗棋布的内陆湖提供补给。

三、农牧业生产特点——高原农牧业

(1)非地带性草场——高寒草甸。

(2)畜种:牦牛、藏羚羊、藏山羊。

(3)主要农业区;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 主要农产品:青稞、小麦、豌豆。 思考:青藏地区高寒环境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

青藏高原地势高,气候寒,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这种影响既有不利一面,也有有利一面。

(1)不利方面:气温较低,无霜期短,一年只能一熟,这种气候仅适于喜温凉、生长期短的作物生长,如青稞、小麦、豌豆。畜牧业只适于放牧耐寒的牲畜,如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2)有利方面:大气洁净,晴天多,日照时间长,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物质多;夜晚气温低,农作物呼吸作用弱,消耗营养物质少,气温低,农作物生长期长,积累营养物质多。总之,本区麦类和牧草属于“低消耗,高积累,高产优质”类型。

四、能源和矿产资源

1.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日光城”拉萨)

2.地热资源丰富,羊八井已建成我国最大的地热发电站。

3.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横断山区,以及世界上最大的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蕴藏丰富的水能资源。

4.柴达木盆地矿产丰富——“聚宝盆”,冷湖的石油、鱼卡的煤、锡铁山的铅锌矿、察尔汗的钾盐(中国最大的钾肥厂)等。

五.主要城市及交通变化

1.拉萨市:“日光城”。

布达拉宫:是藏族建筑艺术的精华,也是我国,以及世界著名的宫堡式建筑群。宫内拥有无数的珍贵文物和艺术品,使它成为名符其实的艺术宝库。

布达拉宫起基于山的南坡,依据山势蜿蜒修筑到山顶,高达10多米,东西宽360多米。全部是石、木结构,下宽上窄,镏金瓦盖顶,结构严谨。人们走过拉萨河大桥,高耸山顶上的布达拉宫雄姿就映入眼帘。朱红色的宫墙,金碧辉煌的宫顶,在蓝天雪山的陪衬下,显得格外壮丽。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布达拉意为“佛教圣地”。据说,当时吐蕃王朝正处于强盛时期,吐蕃王松赞干布与唐联姻,为迎娶文成公主,松赞干布下令修建这座有999间殿堂的宫殿,“筑一城以夸后世”。

2.西宁市:青海省省会。

3.青藏铁路的建设: 中国成功铺通了被认为“堪与长城相媲美”的青藏铁路,在中国铁路诞生百年之际,将“世界屋脊”西藏与其它地区更紧密的连接起来。青藏铁路全长1956公里,东起青海西宁,西至西藏拉萨,是世界最长的高原铁路。跨越昆仑山、唐古拉山,通过550公里的多年冻土层和大片“生命禁区”,打破了前人关于昆仑山脉不可逾越的断言。青藏铁路最高点海拔5072米,比此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秘鲁跨越安第斯山脉的铁路要高200多米。

六、三江源

中华水塔:长江(25%),黄河(49%),澜沧江(15%)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涵养区

问题:湖泊萎缩、湿地退化、径流量减少,草地严重退化;土地沙漠化发展迅速。藏羚羊、藏野驴等特有物种的数量也在急剧减少

措施:恢复林草植被,治理退化草场,改善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

比较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的区位特征:


相关文章

  • 中国的区域差异 1
  • 第五单元:中国的区域差异 [复习目标] 1. 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2. 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3. 进一步复习掌握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特征及人文差异. [本章考点] 「一」秦岭淮河 ...查看


  • 中考地理复习提纲
  •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一节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1.主要知识点 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依据. 第二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1.主要知识点 北方与南方的气候差异: 北方:温带季 ...查看


  • 中国地理分区教案
  • 中国地理分区 北方地区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的范围. 2.掌握北方地区气候.地形.自然景观等自然地理特征. 3.理解分析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材料和地图,引导学生探究讨 ...查看


  • 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苏教版
  • 第五章: 1.地理区域有许多不同的类型,有的是自然区域,如珠江三角洲:有的是经济区域,如工业区:有的是行政区域,如西藏自治区.同一个地理区域,可能同时兼有多重"身份". 2.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 ...查看


  • 中国地理复习四大地理区域及港澳台地区
  • 中国地理复习 四大地理区域及港澳台地区 形成四大区域景观差异的原因: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的特点不同. 一.北方地区 复习要点:黑土地和黄土地(东北高原.黄土高原):稠密的铁路网:重要的工业区(环渤海工业带辽中南.京津唐):北方人民的生活 ...查看


  • 八年级地理(下)教学计划
  •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任课教师:周平 一.上期学生学习成绩和学生基本情况简要分析 从上可看出:除一班和六班人平分及格,数据稍好外,其余四个班学习成绩不理想,这是因为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地理的兴趣减弱,课后学习 ...查看


  • 区域地理高考复习策略
  • 区域地理高考复习策略 吉化第一高级中学校 地理组 张晶 摘要: 区域地理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任何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的规律.原理都离不开区域地理的具体地理事物和现象,它们的特征.成因.分布.联系和 ...查看


  • 2016-2017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单元教学计划
  • 八年级地理下册单元教学计划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单元知识结构 本章主要主要讲了两部分内容第一我国各地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方面差异尤其是较为详细地江苏了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差异 第二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做为本册教材的开篇第一章本章 ...查看


  • 地理结业考试复习纲要
  • 地理结业考试复习纲要 一:世界地理 1. 南北半球分界线:0°纬线(赤道) 2. 东西半球分界线:(20°W,160°E) 3. 地球自转现象:①.昼夜交替 ②.时间差异 4. 地球公转现象:四季更替 昼夜长短 五带划分 5. 二分二至即地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