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6-1763年英法七年战争对美利坚民族形成的影响

在美利坚民族与母国英格兰的关系中,七年战争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1763年七年战争结束后,英国在很大程度上对北美殖民地改变了政策,促进了美利坚民族的形成,加快了殖民地人民的整体化进程,推动他们走向联合与觉醒。本文将探讨七年战争引发的新殖民地政策及其对美利坚民族形成的重大推动作用。

一、七年战争引发的土地政策及其影响

七年战争(1756—1763)本是英法之间的战争,它始于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期间英法对殖民地的争夺,以及普奥持续进行的争夺霸权的战争,最终导致一场世界范围的冲突。在北美和印度战场,是英法之间的战争。1763年2月10日,法国将北美和印度交给英国,战争以英国的胜利而告终(何顺果,2001:36)。但是,对于北美殖民地来说,这场战争引出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和矛盾。

首先是土地问题。英国为了能够夺得在北美的控制权,在七年战争前,国王允诺把西部的土地作为对殖民地参战者的奖赏,鼓励西部移民抵御法国,获得胜利。但随着七年战争的告终和形势的好转,1763年10月,英国颁布了“英王诏谕”,改变了土地政策并规定,在解决印第安人问题和制定出明确的土地政策之前,阿利根尼山以西地区禁止移民,违者要受到严厉处罚(何顺果,2001:37)。此外,英国规定了所谓的“诏谕线”,将大片西部土地划给印第安人,由英国军队执行西部地区的法令及维持秩序。

1763年的这一土地政策彻底毁灭了殖民地人民对西部土地的梦想。众所周知,当初欧洲移民历尽艰辛来到北美,最大的愿望就是可以获得他们在欧洲被剥夺的土地,拥有自己的家园。但“1763年宣告令”挫伤了殖民者征服整个美洲大陆的梦想。除此之外,这一土地政策还在两个方面危害了殖民地居民的利益:一是把西部土地保留给印地安人限制了殖民者对土地的投机,而当时北美许多重要人物都热衷于此道。二是使殖民地政府丧失了对印第安人的管辖权。法令中规定,在印第安人的土地上,北美居民禁止进入其内。而对于北美殖民者来说,他们血液中的“使命感”不断激发他们转化那些信奉“异教”的印第安人(张涛,2003)。显然,英国关于土地问题的新法令成为北美人民与英国政府的一大矛盾,引起了北美人民的失望与极大不满。“1763年宣告令”从客观上也激发了殖民地内部空前的团结,使殖民地领袖们相信了殖民地内部联合的必要性,极大地刺激了北美的整体意识和独立意识,加快了美利坚民族的形成过程。

二、七年战争引发的驻军政策及其影响

七年战争以后,英国对殖民地实施的第二项重大新政策是在北美保留常备军。七年战争的取胜扩大了英国的土地面积和需要防卫的地域,驻军和防务问题就因此显现出来了。在殖民地,维持一支正规军所需的费用不菲,英国政府就试图从殖民地税收上作文章。根据1765年的《驻军法案》,英国议会规定,在王家军队驻扎处的地方当局必须为驻军提供宿舍或兵营,并且供应指定物资。新的《驻军法案》更加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怨声与不满,殖民地居民认为,《驻军法案》的目的就是英国对他们实施暴政和剥夺自由。在这种情势下,人们对英国军队采取的任何行动,特别是向中心地带移动时,都表现出极大的怀疑和恐惧(李剑鸣,2002)。

毫无疑问,英国当局在北美驻扎的庞大军队不仅增加了殖民地人民的负担,而且大大加深了他们对母国的不信任与失望。用于保卫殖民地的军队最终变成了导火索,导致母国失去殖民地人民的民心。1770年1月发生在纽约的严重骚乱和1770年3月5日发生的“波士顿惨案”,都是驻军与殖民地人民发生大规模冲突,最终矛盾激化的结果。北美殖民地人民将新的《驻军法案》视为母国的掠夺。之前的殖民地已经在较为宽松的政策下得到了迅速发展,他们很难再接受英国苛刻而专横的管辖。此外,由于美利坚的移民强调自由与平等,所以新的驻军政策使他们感到自由受到了侵犯,殖民地与母国的关系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这些政策也大大增强了美利坚民族的反抗意识,加速了美利坚民族独立的进程。

三、七年战争引发的征税政策及其影响

由七年战争所引发的更为严重的反抗风潮是英国在战争后逐步实施的征税政策。1763年,七年战争结束时,英国的国债已高达1.35亿英镑。另外,北美的防务每年还须支出40万英镑,而英国国内税收已高达20%,为了增加税入,缓解财政压力,英国政府将注意力投向了北美殖民地(李剑鸣,2002)。1764年4月英国议会通过了《糖税法》。该法案对过去每加仑征6便士的外国糖蜜税减为3便士,但对输入美洲的外国食糖,欧洲奢侈品却课以附加税。撤消各殖民地原享有的某些免税待遇,如富裕的美利坚人喜爱的免税输入马德拉酒的待遇,两豪格海(Hogshead)就须纳税7英镑(何顺果,2001:37)。通过《糖税法》,英国向殖民地人民传达了这样的信息,为保卫北美,英国当局有权利和必要向当地居民征税。这一税法为接下来英国在北美的税收法令开了先河。次年3月,英国政府又实施了“印花税”。“印花税”是首次课加于殖民地内部的直接税。它规定,报纸,证书,票据,期票,债券,历书以及一切印刷品,小册子,法律文件均贴上票面为半便士至20先令的印花税票,涉及面极广(何顺果,2001:38)。

这项法令标志着英国对殖民地政策的一个重大转变:这项税法首次把征税权浸透到殖民地内部,大大波及了北美殖民地在母国的宪法地位,以致于使这一税收法令成为影响重大的政治问题(陈昀岚,2006)。1765年,殖民地人民在纽约召开了“印花税大会”,要求英国取消印花税条例,称“只有殖民地自己选出的议会才有资格对他们征税”(何顺果,2001:38)。由新的税收政策引发的这一系列事件和反应说明,征税问题已经把北美殖民地人民和英国的矛盾从经济层面上升为政治层面,双方的矛盾性质改变了,美利坚民族意识急剧提高。

在此后的1773年,英国政府又颁布了“茶税法”,企图向殖民地倾销茶叶,导致了著名的“波士顿倾茶事件”。正是由于这些不能被容忍的新法令一次又一次地挑战和侵犯了殖民地人民的政治与经济地位,激起了北美人民空前的愤怒与不满,才使得殖民地的55名代表于1774年9月5日召开了第一次大陆会议,美利坚民族的独立之路达到了高潮,终于在随后的独立战争中取胜。一个独立自主,平等自由的崭新民族诞生了。

结语

综上所述,七年战争在土地、防务和财政等问题上给英国带来的影响,导致了1763年后英帝国对北美殖民地政策的重大改变。这些“新殖民地政策”从客观上加速了殖民地人民的整体化进程,为美利坚民族的形成提供了外部动力(张涛,2003)。1763年后的新法令危及了殖民地人民的切身利益和理想目标的实现。英国变本加厉的新政策不但没有达到镇压北美反抗和统治殖民地的目的,反而使北美殖民地民族意识急剧提高。“新殖民地政策”使殖民地人民受到掠夺,丧失了平等自由的权利。从此,美利坚人民的自主意识不断增强,并且认识到内部团结的必要性,使独立成为一种不可扼制的取向。

在美利坚民族与母国英格兰的关系中,七年战争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1763年七年战争结束后,英国在很大程度上对北美殖民地改变了政策,促进了美利坚民族的形成,加快了殖民地人民的整体化进程,推动他们走向联合与觉醒。本文将探讨七年战争引发的新殖民地政策及其对美利坚民族形成的重大推动作用。

一、七年战争引发的土地政策及其影响

七年战争(1756—1763)本是英法之间的战争,它始于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期间英法对殖民地的争夺,以及普奥持续进行的争夺霸权的战争,最终导致一场世界范围的冲突。在北美和印度战场,是英法之间的战争。1763年2月10日,法国将北美和印度交给英国,战争以英国的胜利而告终(何顺果,2001:36)。但是,对于北美殖民地来说,这场战争引出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和矛盾。

首先是土地问题。英国为了能够夺得在北美的控制权,在七年战争前,国王允诺把西部的土地作为对殖民地参战者的奖赏,鼓励西部移民抵御法国,获得胜利。但随着七年战争的告终和形势的好转,1763年10月,英国颁布了“英王诏谕”,改变了土地政策并规定,在解决印第安人问题和制定出明确的土地政策之前,阿利根尼山以西地区禁止移民,违者要受到严厉处罚(何顺果,2001:37)。此外,英国规定了所谓的“诏谕线”,将大片西部土地划给印第安人,由英国军队执行西部地区的法令及维持秩序。

1763年的这一土地政策彻底毁灭了殖民地人民对西部土地的梦想。众所周知,当初欧洲移民历尽艰辛来到北美,最大的愿望就是可以获得他们在欧洲被剥夺的土地,拥有自己的家园。但“1763年宣告令”挫伤了殖民者征服整个美洲大陆的梦想。除此之外,这一土地政策还在两个方面危害了殖民地居民的利益:一是把西部土地保留给印地安人限制了殖民者对土地的投机,而当时北美许多重要人物都热衷于此道。二是使殖民地政府丧失了对印第安人的管辖权。法令中规定,在印第安人的土地上,北美居民禁止进入其内。而对于北美殖民者来说,他们血液中的“使命感”不断激发他们转化那些信奉“异教”的印第安人(张涛,2003)。显然,英国关于土地问题的新法令成为北美人民与英国政府的一大矛盾,引起了北美人民的失望与极大不满。“1763年宣告令”从客观上也激发了殖民地内部空前的团结,使殖民地领袖们相信了殖民地内部联合的必要性,极大地刺激了北美的整体意识和独立意识,加快了美利坚民族的形成过程。

二、七年战争引发的驻军政策及其影响

七年战争以后,英国对殖民地实施的第二项重大新政策是在北美保留常备军。七年战争的取胜扩大了英国的土地面积和需要防卫的地域,驻军和防务问题就因此显现出来了。在殖民地,维持一支正规军所需的费用不菲,英国政府就试图从殖民地税收上作文章。根据1765年的《驻军法案》,英国议会规定,在王家军队驻扎处的地方当局必须为驻军提供宿舍或兵营,并且供应指定物资。新的《驻军法案》更加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怨声与不满,殖民地居民认为,《驻军法案》的目的就是英国对他们实施暴政和剥夺自由。在这种情势下,人们对英国军队采取的任何行动,特别是向中心地带移动时,都表现出极大的怀疑和恐惧(李剑鸣,2002)。

毫无疑问,英国当局在北美驻扎的庞大军队不仅增加了殖民地人民的负担,而且大大加深了他们对母国的不信任与失望。用于保卫殖民地的军队最终变成了导火索,导致母国失去殖民地人民的民心。1770年1月发生在纽约的严重骚乱和1770年3月5日发生的“波士顿惨案”,都是驻军与殖民地人民发生大规模冲突,最终矛盾激化的结果。北美殖民地人民将新的《驻军法案》视为母国的掠夺。之前的殖民地已经在较为宽松的政策下得到了迅速发展,他们很难再接受英国苛刻而专横的管辖。此外,由于美利坚的移民强调自由与平等,所以新的驻军政策使他们感到自由受到了侵犯,殖民地与母国的关系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这些政策也大大增强了美利坚民族的反抗意识,加速了美利坚民族独立的进程。

三、七年战争引发的征税政策及其影响

由七年战争所引发的更为严重的反抗风潮是英国在战争后逐步实施的征税政策。1763年,七年战争结束时,英国的国债已高达1.35亿英镑。另外,北美的防务每年还须支出40万英镑,而英国国内税收已高达20%,为了增加税入,缓解财政压力,英国政府将注意力投向了北美殖民地(李剑鸣,2002)。1764年4月英国议会通过了《糖税法》。该法案对过去每加仑征6便士的外国糖蜜税减为3便士,但对输入美洲的外国食糖,欧洲奢侈品却课以附加税。撤消各殖民地原享有的某些免税待遇,如富裕的美利坚人喜爱的免税输入马德拉酒的待遇,两豪格海(Hogshead)就须纳税7英镑(何顺果,2001:37)。通过《糖税法》,英国向殖民地人民传达了这样的信息,为保卫北美,英国当局有权利和必要向当地居民征税。这一税法为接下来英国在北美的税收法令开了先河。次年3月,英国政府又实施了“印花税”。“印花税”是首次课加于殖民地内部的直接税。它规定,报纸,证书,票据,期票,债券,历书以及一切印刷品,小册子,法律文件均贴上票面为半便士至20先令的印花税票,涉及面极广(何顺果,2001:38)。

这项法令标志着英国对殖民地政策的一个重大转变:这项税法首次把征税权浸透到殖民地内部,大大波及了北美殖民地在母国的宪法地位,以致于使这一税收法令成为影响重大的政治问题(陈昀岚,2006)。1765年,殖民地人民在纽约召开了“印花税大会”,要求英国取消印花税条例,称“只有殖民地自己选出的议会才有资格对他们征税”(何顺果,2001:38)。由新的税收政策引发的这一系列事件和反应说明,征税问题已经把北美殖民地人民和英国的矛盾从经济层面上升为政治层面,双方的矛盾性质改变了,美利坚民族意识急剧提高。

在此后的1773年,英国政府又颁布了“茶税法”,企图向殖民地倾销茶叶,导致了著名的“波士顿倾茶事件”。正是由于这些不能被容忍的新法令一次又一次地挑战和侵犯了殖民地人民的政治与经济地位,激起了北美人民空前的愤怒与不满,才使得殖民地的55名代表于1774年9月5日召开了第一次大陆会议,美利坚民族的独立之路达到了高潮,终于在随后的独立战争中取胜。一个独立自主,平等自由的崭新民族诞生了。

结语

综上所述,七年战争在土地、防务和财政等问题上给英国带来的影响,导致了1763年后英帝国对北美殖民地政策的重大改变。这些“新殖民地政策”从客观上加速了殖民地人民的整体化进程,为美利坚民族的形成提供了外部动力(张涛,2003)。1763年后的新法令危及了殖民地人民的切身利益和理想目标的实现。英国变本加厉的新政策不但没有达到镇压北美反抗和统治殖民地的目的,反而使北美殖民地民族意识急剧提高。“新殖民地政策”使殖民地人民受到掠夺,丧失了平等自由的权利。从此,美利坚人民的自主意识不断增强,并且认识到内部团结的必要性,使独立成为一种不可扼制的取向。


相关文章

  • 十八世纪法国海权衰落原因探析
  • 十八世纪法国海权衰落原因探析 沈 洋 [摘 要]17世纪中后期,法国推行重商主义政策,大力发展海外贸易与海军,法国成为海上强国,在印度.非洲和美洲等地扩大了势力范围.从18世纪初开始,法国海权受到英国的挑战,经过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01 ...查看


  • 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及其后果
  • 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及其后果 目录: 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及其后果 ........................................................................................ ...查看


  • 九年级历史美国独立战争同步试题
  • 第14课 美国独立战争 [学习提示] 学习本课,主要从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经过及影响三个方面去把握.通过对教材的阅读,我们可以归纳出战争原因:一是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这是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二是美利坚民族的形成 ...查看


  • 第5课美国独立战争教案
  • 第5课 美国独立战争 胪溪中学廖钊俊老师 导入新课:<北京人在纽约>有一句经典台词: 如果你爱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 纽约是富人的天堂,是穷人的地狱.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 ...查看


  • 乔治三世治下的英国
  • 国王跟小报记者 席卷欧洲的英法七年战争(1756年至1763年)还没打完.1760年,英王乔治二世就死掉了,因为他的功绩,死的时候,名声非常好.而他晚年最大的遗憾就是,全世界打翻天了,他老人家却不能参与其中,不过有件事让他死得很瞑目,那就是 ...查看


  • 美国独立战争
  • 关于美国独立战争原因的研究之综述 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 09级 赵雪 [1**********] 摘要 北美独立战争也称"美国独立战争".指1775年波士顿人民在美国来克星顿与英军交战拉开独立战序幕到1783年英军在法国签 ...查看


  • 国际关系史
  • 2007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4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1924年日内瓦议定书 2.<天羽声明> 3.NPT 4.颜色革命 二.简答题(2个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什么是国际关系中 ...查看


  •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和欧洲五强的崛起
  • 第一章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和欧洲五强的崛起 1.三十年战争:发生于1618年至1648年,它是欧洲封建时代向资本主义时代跨进,中世纪国际关系转向近代国际关系交替时期在欧洲所发生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战争,是在神权受到削弱的条件下,欧洲世俗专制政权之 ...查看


  •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和欧洲五强的崛起 1
  • 第一章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和欧洲五强的崛起 1.三十年战争:发生于1618年至1648年,它是欧洲封建时代向资本主义时代跨进,中世纪国际关系转向近代国际关系交替时期在欧洲所发生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战争,是在神权受到削弱的条件下,欧洲世俗专制政权之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