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孩提时代,教国文的沈老先生就写得一手好文章。那时,我们有的只是羡慕,更多的便是对于老先生的崇敬。不仅钦佩先生的文章水平之高,还敬仰先生的为人处事之正。其实,那时我们并不是很懂事,但总能感觉到先生对我们的关心。印象深刻的有两件事:一件是一次先生看到一位学生的小手冻得通红,竟然把学生的小手硬拉着揣进自己的怀里;一件是先生曾亲自下厨做饭菜给自己的学生享用。
遗憾的是,那段时间我是最害怕写作文的了,且作文写得也不够好。每每写作文,我总要和大同学借得好几本作文选之类的小书,以备不时之需。尽管先生对我作文的评价尚可,但他哪里晓得我们几个的“阴谋诡计”。
时至今日,先生已经不在人世。但是先生对于写作文方面的教导依然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其实,所谓的“教导”在现在看来也实属一般,可以归纳为“真情实感”这四个字。而实际上做到这样的要求并非易事,尤其是我也做了老师,也教孩子写作文,这种意识愈加强烈起来。
一、作文的真实――做人的坦诚
说到作文的真实,这恐怕是所有从教者的心病。也难怪,我们从来所倡导的作文都是积极、健康的一面,却很少提及那些司空见惯的“假、丑、恶”,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学生在作文中说假话、写假事的不良风气,甚至假话、假事也能赢得教师的褒扬。于是,我们经常读到这样的文章:写入的是无―缺点;写事的是凭空编造;写景的是乱夸一气。久而久之,我们习惯了作文中的写假活、说假事,相反却少见了作文中真实的一面。试想,作文本是反映我们鲜活生活的一扇窗口,而我们却执意地“帮着”孩子去远离窗口,封闭窗口,其负面效应是不言而喻的;同样的道理,一连真话都不敢讲的人,还有什么诚信、坦诚可言?
二、作文的浮躁――做人的急功近利
何谓“浮躁”?这一般指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因性情随便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轻浮与急躁。通常表现为作文中的错误迭出(如书写错别字,乱用同,随意添漏标点符号,甚至是一篇作文下来连一个小节都不分),写作文时随意性强,习惯于草草收场。一般是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而不会去考虑作文的主题;高兴结束就结束,’而不会顾及文章的整体性等等。
正是因为作文中的这种浮躁风气的长期存在,使得我们学生的作文质量难以迅速提升。这不仅仅与我们的作文教学密切相关,更重要的是与我们做怎样的人的意识关系甚紧。不知大家是否留意,老师们总喜欢夸赞表现好的孩子而漠视默默无闻的学生群体。学生呢,他们为了赢得教师的夸赞又不惜“重拳出击”――说些让老师高兴的话,编造出一个近乎离奇的故事,甚至是送起了礼品等等。即使我们注意到了这一点,也常常是教育“一阵风”,然后便束之高阁,而这又会带来一次比一次更为严重的无休止的反弹,于是,老师习惯了我们的学生,学生也适应了我们的老师,以为是恰到好处,很长时间以来,这样的“急功近利”害了不少学生。所以说,如果我们的孩子从小摆不正心态,将会是非常危险的。这绝非是危言耸听。
还在孩提时代,教国文的沈老先生就写得一手好文章。那时,我们有的只是羡慕,更多的便是对于老先生的崇敬。不仅钦佩先生的文章水平之高,还敬仰先生的为人处事之正。其实,那时我们并不是很懂事,但总能感觉到先生对我们的关心。印象深刻的有两件事:一件是一次先生看到一位学生的小手冻得通红,竟然把学生的小手硬拉着揣进自己的怀里;一件是先生曾亲自下厨做饭菜给自己的学生享用。
遗憾的是,那段时间我是最害怕写作文的了,且作文写得也不够好。每每写作文,我总要和大同学借得好几本作文选之类的小书,以备不时之需。尽管先生对我作文的评价尚可,但他哪里晓得我们几个的“阴谋诡计”。
时至今日,先生已经不在人世。但是先生对于写作文方面的教导依然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其实,所谓的“教导”在现在看来也实属一般,可以归纳为“真情实感”这四个字。而实际上做到这样的要求并非易事,尤其是我也做了老师,也教孩子写作文,这种意识愈加强烈起来。
一、作文的真实――做人的坦诚
说到作文的真实,这恐怕是所有从教者的心病。也难怪,我们从来所倡导的作文都是积极、健康的一面,却很少提及那些司空见惯的“假、丑、恶”,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学生在作文中说假话、写假事的不良风气,甚至假话、假事也能赢得教师的褒扬。于是,我们经常读到这样的文章:写入的是无―缺点;写事的是凭空编造;写景的是乱夸一气。久而久之,我们习惯了作文中的写假活、说假事,相反却少见了作文中真实的一面。试想,作文本是反映我们鲜活生活的一扇窗口,而我们却执意地“帮着”孩子去远离窗口,封闭窗口,其负面效应是不言而喻的;同样的道理,一连真话都不敢讲的人,还有什么诚信、坦诚可言?
二、作文的浮躁――做人的急功近利
何谓“浮躁”?这一般指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因性情随便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轻浮与急躁。通常表现为作文中的错误迭出(如书写错别字,乱用同,随意添漏标点符号,甚至是一篇作文下来连一个小节都不分),写作文时随意性强,习惯于草草收场。一般是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而不会去考虑作文的主题;高兴结束就结束,’而不会顾及文章的整体性等等。
正是因为作文中的这种浮躁风气的长期存在,使得我们学生的作文质量难以迅速提升。这不仅仅与我们的作文教学密切相关,更重要的是与我们做怎样的人的意识关系甚紧。不知大家是否留意,老师们总喜欢夸赞表现好的孩子而漠视默默无闻的学生群体。学生呢,他们为了赢得教师的夸赞又不惜“重拳出击”――说些让老师高兴的话,编造出一个近乎离奇的故事,甚至是送起了礼品等等。即使我们注意到了这一点,也常常是教育“一阵风”,然后便束之高阁,而这又会带来一次比一次更为严重的无休止的反弹,于是,老师习惯了我们的学生,学生也适应了我们的老师,以为是恰到好处,很长时间以来,这样的“急功近利”害了不少学生。所以说,如果我们的孩子从小摆不正心态,将会是非常危险的。这绝非是危言耸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