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崇左市11-1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地理期中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关于地球形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棋盘似的正方体 B. 倒扣的盘子 C. 球体 D. 圆形
2. 地球的表面积是 ( )
A. 5. 1亿平方千米 B. 5. 1亿千米 C. 5. 1亿立方千米 D. 5. 1平方千米 3. 划分东西半球的经线圈是 ( )
A. 20°W,160°E B. 20°E,160°W C. 0°,180° D. 90°E,90°W 4. 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经线总共有360条 B. 纬线总共有180条 C. 经线和纬线都有无数条 D. 经线和纬线都是斜交的 5. 表示东经的代号是宗( )
A. E B. W C. N D. S 6. 关于纬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纬度越高,纬线越短 B.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C. 纬线是与经线垂直相交的圆 D. 任何一条纬线圈,都能把地球分为两个半球 7. 某地往东是西半球,往西是东半球,往北是温带,往南是热带,该地位于 ( )
A. 20°W,23. 5°S B. 160°E,23. 5°N C. 20°W,60°N D. 160°W,30°N 8. 一个人要想在最短时间内跨越所有的经线,他应选择的地点是:( )
A. 0°纬线上 B. 0°经线上 C. 北极点 D. 南回归线上 9. 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自然现象是 ( )
A. 昼夜现象 B. 季节变化现象 C. 昼夜长短的变化现象D. 昼夜更替现象
10. 我们每天看到太阳和星星东升西落,这是因为 ( )
A. 太阳和星星围绕着地球转 B.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C. 地球自东向西自转 D. 地球自西向东围绕太阳转 11. 关于地球公转的一些叙述,错误的是 ( ) A. 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叫做地球的公转
B. 地球公转的方向与地球自转的方向一致,都是自东向西 C. 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不变 D.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
12. 下面的四幅图中,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 )
13. 下面关于比例尺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比例尺是表示实地距离比图上距离缩小的程度 B. 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C. 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倍数
D. 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除以实地距离
14. 下列四幅地图的比例尺,最大的是 ( )
A. B.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千米 C. 五百万分之一 D. 1:500000 15. 下面关于比例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比例尺是个分数,分母越大,比例尺则越大
B. 同地区地图,比例尺越大,则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详细 C. 同图幅地图,比例尺越小,则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详细 D. 比例尺通常可用线段式、文字式和数字式表示 16. 下列关于在地图上识别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一般地图,通常是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B. 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南方.
C. 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D. 一个人站在南极,他的前后左右都是北方
17. 一架飞机从北京起飞,一直向北飞,最终能够 ( )
A. 回到北京 B. 到达赤道 C. 到达南极 D. 到达北极 18. 在某地 (30°W,30°N)正东方向的是( )
A. 30°W,30°S B. 20°W,30°N C. 40°W,30°N D. 30°W,40°N 19. 表示国界的符号是 ( )
20. 关于图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图例就是用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 B. 地图上表示居民点的符号是一样的 C. 常用的图例符号有统一的规定
D. 图例不包括符号的说明文字和数字
21. 甲地比乙地垂直距离高出2569米,这指的是 ( ) A. 一般高度 B. 甲地的海拔
C. 乙地的海拔 D. 甲地对乙地的相对高度
22.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若干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是 ( )
A. 盆地 B. 陡崖 C. 鞍部 D. 山顶
23. 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着上不同的颜色,叫做 ( )
A. 分层设色地形图 B. 经纬网地图 C. 地形剖面图 D. 等高线地形图 24.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的地形是 ( )
A. 丘陵 B. 平原 C. 山地 D. 高原 25. 地球上陆地和海洋的面积比例是 ( )
A. 4:6 B. 3:7 C. 2:8 D. 1:1 26. 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 ( )
A. 北美洲 B. 南美洲 C. 非洲 D. 亚洲 27. 读南北半球图,完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是 ( )
A. 南极洲 B. 南美洲 C. 大洋洲 D. 欧洲 28. 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 )
A. 大洋洲 B. 亚洲 C. 南极洲 D. 南美洲
29. 下列四个小图中表示当今海陆分布的是
( )
30. 关于板块运动,正确的叙述是 ( )
A. 板块内部多火山、地震 B. 全球可划分为六大板块 C. 各大板块处在不断张裂运动中 D. 印度洋板块几乎全是海洋 二、判断改错题。(每题2分,共10分)
1. 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8千米。 ( )
2. 同图幅地图,比例尺越小,则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详细。 ( ) 3. 全在北半球的大洋是印度洋。( )
4. 巴拿马运河时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
5. 英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 )
三,读图分析题。(每空1分,共20分)
1. 判断下图中A、B、C、D四地的经纬度位置。(在空格上填出四地的经纬度
)
A. _______,_______B. _____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__D. 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A点在B点的_________方向。 (2)B点在D点的_________方向。
(3)C点在B点的_________方向。
(4)D点在C点的___________方向。 (5)C点在A点的__________方向。
3. 阅读下图,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大洲名称。
A. _________,B. _________,C. _________,D. _________, E. _________,F. _________,G. _________。
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1:1975年,我国科学考察登山队在喜玛拉雅山区的岩石中发现了含 有鱼、海藻,海螺等生物化石。
材料2:近年来,人们在台湾海峡海底的某些地方分布着古代森林的遗迹。 试用学过的地理知识分析材料1和材料2,并说明它们反映了什么问题?
初一地理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错)改正: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
2.(错)改正:同图幅地图,比例尺越小,则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3.(错)改正:全庄北半球的大洋是北冰洋。 4.(对)改正:
5.(错)改正: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
三、读图分析题。(每空1分,共20分)
1. A. 170°E,10°N B. 170°W,40°N C. 10°W,10°S D. 10°E,40°S
2. (1) 西北 (2)正西 (西) (3)正南(南) (4)东北 (5)正东(东)
3. A. 亚洲, B. 非洲 C. 北美洲, D. 南美洲, E. 南极洲,F. 欧洲,G.大洋洲。 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0分)
答:材料;1是说地壳抬升,原来是海洋的地方变成了陆地;材料2是说海平面上升,原来是陆地的地方变成了海洋。(4分,意思对即可)
这两个材料反映了由于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海陆分布格局在不断地发生变化。(6分,意思对即可)
广西崇左市11-1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地理期中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关于地球形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棋盘似的正方体 B. 倒扣的盘子 C. 球体 D. 圆形
2. 地球的表面积是 ( )
A. 5. 1亿平方千米 B. 5. 1亿千米 C. 5. 1亿立方千米 D. 5. 1平方千米 3. 划分东西半球的经线圈是 ( )
A. 20°W,160°E B. 20°E,160°W C. 0°,180° D. 90°E,90°W 4. 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经线总共有360条 B. 纬线总共有180条 C. 经线和纬线都有无数条 D. 经线和纬线都是斜交的 5. 表示东经的代号是宗( )
A. E B. W C. N D. S 6. 关于纬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纬度越高,纬线越短 B.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C. 纬线是与经线垂直相交的圆 D. 任何一条纬线圈,都能把地球分为两个半球 7. 某地往东是西半球,往西是东半球,往北是温带,往南是热带,该地位于 ( )
A. 20°W,23. 5°S B. 160°E,23. 5°N C. 20°W,60°N D. 160°W,30°N 8. 一个人要想在最短时间内跨越所有的经线,他应选择的地点是:( )
A. 0°纬线上 B. 0°经线上 C. 北极点 D. 南回归线上 9. 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自然现象是 ( )
A. 昼夜现象 B. 季节变化现象 C. 昼夜长短的变化现象D. 昼夜更替现象
10. 我们每天看到太阳和星星东升西落,这是因为 ( )
A. 太阳和星星围绕着地球转 B.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C. 地球自东向西自转 D. 地球自西向东围绕太阳转 11. 关于地球公转的一些叙述,错误的是 ( ) A. 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叫做地球的公转
B. 地球公转的方向与地球自转的方向一致,都是自东向西 C. 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不变 D.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
12. 下面的四幅图中,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 )
13. 下面关于比例尺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比例尺是表示实地距离比图上距离缩小的程度 B. 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C. 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倍数
D. 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除以实地距离
14. 下列四幅地图的比例尺,最大的是 ( )
A. B.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千米 C. 五百万分之一 D. 1:500000 15. 下面关于比例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比例尺是个分数,分母越大,比例尺则越大
B. 同地区地图,比例尺越大,则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详细 C. 同图幅地图,比例尺越小,则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详细 D. 比例尺通常可用线段式、文字式和数字式表示 16. 下列关于在地图上识别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一般地图,通常是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B. 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南方.
C. 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D. 一个人站在南极,他的前后左右都是北方
17. 一架飞机从北京起飞,一直向北飞,最终能够 ( )
A. 回到北京 B. 到达赤道 C. 到达南极 D. 到达北极 18. 在某地 (30°W,30°N)正东方向的是( )
A. 30°W,30°S B. 20°W,30°N C. 40°W,30°N D. 30°W,40°N 19. 表示国界的符号是 ( )
20. 关于图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图例就是用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 B. 地图上表示居民点的符号是一样的 C. 常用的图例符号有统一的规定
D. 图例不包括符号的说明文字和数字
21. 甲地比乙地垂直距离高出2569米,这指的是 ( ) A. 一般高度 B. 甲地的海拔
C. 乙地的海拔 D. 甲地对乙地的相对高度
22.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若干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是 ( )
A. 盆地 B. 陡崖 C. 鞍部 D. 山顶
23. 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着上不同的颜色,叫做 ( )
A. 分层设色地形图 B. 经纬网地图 C. 地形剖面图 D. 等高线地形图 24.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的地形是 ( )
A. 丘陵 B. 平原 C. 山地 D. 高原 25. 地球上陆地和海洋的面积比例是 ( )
A. 4:6 B. 3:7 C. 2:8 D. 1:1 26. 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 ( )
A. 北美洲 B. 南美洲 C. 非洲 D. 亚洲 27. 读南北半球图,完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是 ( )
A. 南极洲 B. 南美洲 C. 大洋洲 D. 欧洲 28. 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 )
A. 大洋洲 B. 亚洲 C. 南极洲 D. 南美洲
29. 下列四个小图中表示当今海陆分布的是
( )
30. 关于板块运动,正确的叙述是 ( )
A. 板块内部多火山、地震 B. 全球可划分为六大板块 C. 各大板块处在不断张裂运动中 D. 印度洋板块几乎全是海洋 二、判断改错题。(每题2分,共10分)
1. 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8千米。 ( )
2. 同图幅地图,比例尺越小,则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详细。 ( ) 3. 全在北半球的大洋是印度洋。( )
4. 巴拿马运河时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
5. 英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 )
三,读图分析题。(每空1分,共20分)
1. 判断下图中A、B、C、D四地的经纬度位置。(在空格上填出四地的经纬度
)
A. _______,_______B. _____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__D. 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A点在B点的_________方向。 (2)B点在D点的_________方向。
(3)C点在B点的_________方向。
(4)D点在C点的___________方向。 (5)C点在A点的__________方向。
3. 阅读下图,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大洲名称。
A. _________,B. _________,C. _________,D. _________, E. _________,F. _________,G. _________。
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1:1975年,我国科学考察登山队在喜玛拉雅山区的岩石中发现了含 有鱼、海藻,海螺等生物化石。
材料2:近年来,人们在台湾海峡海底的某些地方分布着古代森林的遗迹。 试用学过的地理知识分析材料1和材料2,并说明它们反映了什么问题?
初一地理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错)改正: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
2.(错)改正:同图幅地图,比例尺越小,则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3.(错)改正:全庄北半球的大洋是北冰洋。 4.(对)改正:
5.(错)改正: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
三、读图分析题。(每空1分,共20分)
1. A. 170°E,10°N B. 170°W,40°N C. 10°W,10°S D. 10°E,40°S
2. (1) 西北 (2)正西 (西) (3)正南(南) (4)东北 (5)正东(东)
3. A. 亚洲, B. 非洲 C. 北美洲, D. 南美洲, E. 南极洲,F. 欧洲,G.大洋洲。 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0分)
答:材料;1是说地壳抬升,原来是海洋的地方变成了陆地;材料2是说海平面上升,原来是陆地的地方变成了海洋。(4分,意思对即可)
这两个材料反映了由于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海陆分布格局在不断地发生变化。(6分,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