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观后感:有生之年,狭路相逢

人生真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

因为是新年的第一天,大家都很兴奋,于是昨晚睡得也特别的晚。最近看了电影《龙门飞甲》的缘故,尤爱陈坤,大半夜看着网友给他编的父亲日志时,忽的一下就想到,我好像曾给《花木兰》写过一个观后感(话说我也不知道这两件事有什么联系&&)。然后费了老大劲把它找了出来,一看时间,正好是2010年1月1日,两年前的今日,心想这还真是巧了。其实我一直想再给《花木兰》写点什么,因为这部电影我挺喜欢,看了三四遍了。好吧,择日不如撞日,何况还这么巧~~

我第一遍看《花木兰》是在2009年的最后一天,以这部电影的结束,来结束我的2009,也是以这部电影的结束,开始了我的2010。那一次,我记得没怎么看出感觉来,主要原因是没有字幕,那天宿舍又比较热闹,于是看得稀里糊涂的就过去了。唯一体会到的是这部片子里的反战意识,战争是痛苦的,不管对于胜者还是败者,都是莫大的伤害。和平诚可贵,我们应当珍惜。

第二遍看是一个多月前。那段时间一直在读乐府诗,读到魏晋南北朝时,就不得不提到《木兰辞》了。中学学这篇课文的时候,最感慨最佩服的是木兰代父从军的勇气,觉得全诗体现的最主要还是木兰身为女子对家国大事的担当,反映出那一时期北朝较为开放的民风。然而在这本书里,作者最称赞的却是木兰的孝义之心。花木兰从军12年,立下赫赫战功,最后却拒绝了天子的封赏,回家照顾年迈的双亲。世人感叹,木兰从军,不为名利,只是出于为人子女的孝道,令人佩服。

所以我就想起了电影《花木兰》。在我看来,这部电影是成功的。作为商业片,集结了众多明星,不乏观赏价值,却也不同于普通商业片,仅以情感纠葛来吸引观众。片中战争场景的大气,以及对北朝军队状态及军户制度的高度还原,给人以强烈的历史厚重感。刚刚也说了,花木兰从军是为了一个孝字,在这部电影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关于花木兰的形象,我想象着,木兰英勇善战,战场杀敌无数,必定是一个很勇敢、很硬朗的女子,然而片子里却不是。片中的花木兰是个很普通的女孩子,尽管外表很坚强,身手了得,内心深处却有着女子特有的细腻仁柔。她在战场杀敌,因为军功而不停的得到晋封,可是心里却一直抵触着战争、杀戮。哪怕这是为了保家卫国,她依然觉得这是罪恶的,甚至无法原谅自己,无法面对自己的双手沾满鲜血。她的心硬不起来,只因有情感的牵绊。木兰上战场本来也是因为亲情,然而战场注定是不能言情的地方,只有学着冷漠,学着让自己的心硬起来,才能活着,才能避免那些不必要的牺牲。

木兰迷失在此,才有了文泰存在的意义。

我是看了《画皮》后看的《花木兰》,说实话《画皮》里我并不喜欢王生,不知道为什么,可是一看文泰,却觉得很舒服、很安心。一副邻家男孩的样子,吊儿郎当,却不轻浮;爱说笑,平易近人得完全不给人压力,但穿上军装却又是那样威严坚毅。也正因如此,他才会成为木兰的依靠,也是木兰迷失的原因。他于木兰,亦师亦友。他是最早看穿她女儿家身份的人,却因为爱惜她身上潜在的军事才能,而放弃了揭穿她的机会,并一手提拔她,帮助

她成长为之后的大将军。当木兰因为对他的情而迷失了方向时,他狠心的以死相逼,终于成就了一个真正足以统帅千军万马的将军。那时我很唏嘘,那一时代,居然会有男子甘心放弃功名,只为成就一个女子的伟大。我甚至觉得这剧情有点偏小言了,直到他举着玉牌在两军阵前,报上了自己的真实姓名,我才明白,原来他是皇子,那么他之前的举动,又有了更深层的意义。识人且善于用人,为君之道最基础的一部分莫过于此,如果他最后做了皇帝,一定是明君。没错,拓跋宏,他就是后来的北魏孝文帝。

他说战场不能言情,但他却细心的收起阵亡将士的腰牌,耐心洗去上面的血迹后送回他们的故乡,只是担心他们的亲人会因为看到腰牌上的血迹而伤感。他一直希望木兰硬下心来,可是最后为了他的同袍兄弟,他还是站了出来,以他一人之躯,换下了几千将士的性命。为将者,必然要杀伐决断毫不留情,可是只有怀着一颗仁爱之心,才能真正无往不胜。

全片最动人的是一个情字。木兰父女之情,魏军同袍之情,木兰与文泰的爱情,各有各的看点。魏军将士的哀歌,哀而不伤,悲壮有力;花家老父爱女之心,尽在不言中。可是写得最好的,还是那段爱情。我们已经在电影里看了太多的一见钟情,你爱我我爱你说得太快太多,却总觉得爱情来得太苍白。所以我更愿相信文泰和花木兰这样,从友谊升华而来的爱情。他们在一起12年,从不熟悉到依赖,他们的爱情建立在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基础上,来得更加深刻也更加真实。

所以到最后,他们不能在一起的时候,这种悲伤也来得更加强烈(看第二遍的时候,最后我是哭得稀里哗啦)。他有他的责任,她有她的理想;他的责任太大,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子民,而她的理想只是同家人一起,过上安稳的日子。当他说愿意为她放弃一切的时候,其实她心动了,却还是拒绝了他。你曾经说过,如果能用自己的生命,换取国家的安宁,你一定会去做。木兰是聪明的女人,她明白,她眼前的男人不能也不该做这样的事,即使她现在答应了他,总有一天,他会怨她恨她。况且,只有他负担起肩上的责任,她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千千万万的家庭才能跟她一样,过上安稳的日子。

这才是爱的最高境界:因为相爱,所以选择放手。

忘了我吧,是对她的要求,也是对自己的要求。可她之所以有勇气去面对,是因为知道他一直都在,哪怕并不在身边。而他又何尝不是因为她的存在,而更加心甘情愿的扛起了自己肩上的责任。

记得文泰说过,柔然未灭,何以为家。这是套用了霍去病将军的名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然而,霍将军将匈奴赶出了漠北,却没能活着回到长安的家中。

文泰也一样,柔然之患已除,却再找不到想要的家,见不到心里的那个她了。

有生之年,狭路相逢,终不能幸免。那一年,让一生改变。

那次看完后,我写了这么一段话:

十二年来并肩作战,十二年来生死相依,同袍情谊不是每一对有情人都能有的。没有结果,并不遗憾,他会再娶,她也会再嫁。那些戎马倥偬的岁月,记在心里,不会忘记。

那里面,有你,有我,已然足够。

最后想说,其实片中拓跋宏从军这回事根本不靠谱~~因为他的父亲献文帝很年轻就出家了,把皇位让给了自己的儿子也就是孝文帝。所以,其实孝文帝是个儿皇帝,根本没机会在军营里度过十几年,再回去即位做皇帝。开始我以为文泰是拓跋弘,也就是献文帝,还觉得这可能能跟历史挂上钩,不过一查也不靠谱,献文帝也是年纪轻轻就即位的~~所以,整个片子,其实还是一个虚构的故事,然而也很完美。

人生真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

因为是新年的第一天,大家都很兴奋,于是昨晚睡得也特别的晚。最近看了电影《龙门飞甲》的缘故,尤爱陈坤,大半夜看着网友给他编的父亲日志时,忽的一下就想到,我好像曾给《花木兰》写过一个观后感(话说我也不知道这两件事有什么联系&&)。然后费了老大劲把它找了出来,一看时间,正好是2010年1月1日,两年前的今日,心想这还真是巧了。其实我一直想再给《花木兰》写点什么,因为这部电影我挺喜欢,看了三四遍了。好吧,择日不如撞日,何况还这么巧~~

我第一遍看《花木兰》是在2009年的最后一天,以这部电影的结束,来结束我的2009,也是以这部电影的结束,开始了我的2010。那一次,我记得没怎么看出感觉来,主要原因是没有字幕,那天宿舍又比较热闹,于是看得稀里糊涂的就过去了。唯一体会到的是这部片子里的反战意识,战争是痛苦的,不管对于胜者还是败者,都是莫大的伤害。和平诚可贵,我们应当珍惜。

第二遍看是一个多月前。那段时间一直在读乐府诗,读到魏晋南北朝时,就不得不提到《木兰辞》了。中学学这篇课文的时候,最感慨最佩服的是木兰代父从军的勇气,觉得全诗体现的最主要还是木兰身为女子对家国大事的担当,反映出那一时期北朝较为开放的民风。然而在这本书里,作者最称赞的却是木兰的孝义之心。花木兰从军12年,立下赫赫战功,最后却拒绝了天子的封赏,回家照顾年迈的双亲。世人感叹,木兰从军,不为名利,只是出于为人子女的孝道,令人佩服。

所以我就想起了电影《花木兰》。在我看来,这部电影是成功的。作为商业片,集结了众多明星,不乏观赏价值,却也不同于普通商业片,仅以情感纠葛来吸引观众。片中战争场景的大气,以及对北朝军队状态及军户制度的高度还原,给人以强烈的历史厚重感。刚刚也说了,花木兰从军是为了一个孝字,在这部电影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关于花木兰的形象,我想象着,木兰英勇善战,战场杀敌无数,必定是一个很勇敢、很硬朗的女子,然而片子里却不是。片中的花木兰是个很普通的女孩子,尽管外表很坚强,身手了得,内心深处却有着女子特有的细腻仁柔。她在战场杀敌,因为军功而不停的得到晋封,可是心里却一直抵触着战争、杀戮。哪怕这是为了保家卫国,她依然觉得这是罪恶的,甚至无法原谅自己,无法面对自己的双手沾满鲜血。她的心硬不起来,只因有情感的牵绊。木兰上战场本来也是因为亲情,然而战场注定是不能言情的地方,只有学着冷漠,学着让自己的心硬起来,才能活着,才能避免那些不必要的牺牲。

木兰迷失在此,才有了文泰存在的意义。

我是看了《画皮》后看的《花木兰》,说实话《画皮》里我并不喜欢王生,不知道为什么,可是一看文泰,却觉得很舒服、很安心。一副邻家男孩的样子,吊儿郎当,却不轻浮;爱说笑,平易近人得完全不给人压力,但穿上军装却又是那样威严坚毅。也正因如此,他才会成为木兰的依靠,也是木兰迷失的原因。他于木兰,亦师亦友。他是最早看穿她女儿家身份的人,却因为爱惜她身上潜在的军事才能,而放弃了揭穿她的机会,并一手提拔她,帮助

她成长为之后的大将军。当木兰因为对他的情而迷失了方向时,他狠心的以死相逼,终于成就了一个真正足以统帅千军万马的将军。那时我很唏嘘,那一时代,居然会有男子甘心放弃功名,只为成就一个女子的伟大。我甚至觉得这剧情有点偏小言了,直到他举着玉牌在两军阵前,报上了自己的真实姓名,我才明白,原来他是皇子,那么他之前的举动,又有了更深层的意义。识人且善于用人,为君之道最基础的一部分莫过于此,如果他最后做了皇帝,一定是明君。没错,拓跋宏,他就是后来的北魏孝文帝。

他说战场不能言情,但他却细心的收起阵亡将士的腰牌,耐心洗去上面的血迹后送回他们的故乡,只是担心他们的亲人会因为看到腰牌上的血迹而伤感。他一直希望木兰硬下心来,可是最后为了他的同袍兄弟,他还是站了出来,以他一人之躯,换下了几千将士的性命。为将者,必然要杀伐决断毫不留情,可是只有怀着一颗仁爱之心,才能真正无往不胜。

全片最动人的是一个情字。木兰父女之情,魏军同袍之情,木兰与文泰的爱情,各有各的看点。魏军将士的哀歌,哀而不伤,悲壮有力;花家老父爱女之心,尽在不言中。可是写得最好的,还是那段爱情。我们已经在电影里看了太多的一见钟情,你爱我我爱你说得太快太多,却总觉得爱情来得太苍白。所以我更愿相信文泰和花木兰这样,从友谊升华而来的爱情。他们在一起12年,从不熟悉到依赖,他们的爱情建立在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基础上,来得更加深刻也更加真实。

所以到最后,他们不能在一起的时候,这种悲伤也来得更加强烈(看第二遍的时候,最后我是哭得稀里哗啦)。他有他的责任,她有她的理想;他的责任太大,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子民,而她的理想只是同家人一起,过上安稳的日子。当他说愿意为她放弃一切的时候,其实她心动了,却还是拒绝了他。你曾经说过,如果能用自己的生命,换取国家的安宁,你一定会去做。木兰是聪明的女人,她明白,她眼前的男人不能也不该做这样的事,即使她现在答应了他,总有一天,他会怨她恨她。况且,只有他负担起肩上的责任,她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千千万万的家庭才能跟她一样,过上安稳的日子。

这才是爱的最高境界:因为相爱,所以选择放手。

忘了我吧,是对她的要求,也是对自己的要求。可她之所以有勇气去面对,是因为知道他一直都在,哪怕并不在身边。而他又何尝不是因为她的存在,而更加心甘情愿的扛起了自己肩上的责任。

记得文泰说过,柔然未灭,何以为家。这是套用了霍去病将军的名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然而,霍将军将匈奴赶出了漠北,却没能活着回到长安的家中。

文泰也一样,柔然之患已除,却再找不到想要的家,见不到心里的那个她了。

有生之年,狭路相逢,终不能幸免。那一年,让一生改变。

那次看完后,我写了这么一段话:

十二年来并肩作战,十二年来生死相依,同袍情谊不是每一对有情人都能有的。没有结果,并不遗憾,他会再娶,她也会再嫁。那些戎马倥偬的岁月,记在心里,不会忘记。

那里面,有你,有我,已然足够。

最后想说,其实片中拓跋宏从军这回事根本不靠谱~~因为他的父亲献文帝很年轻就出家了,把皇位让给了自己的儿子也就是孝文帝。所以,其实孝文帝是个儿皇帝,根本没机会在军营里度过十几年,再回去即位做皇帝。开始我以为文泰是拓跋弘,也就是献文帝,还觉得这可能能跟历史挂上钩,不过一查也不靠谱,献文帝也是年纪轻轻就即位的~~所以,整个片子,其实还是一个虚构的故事,然而也很完美。


相关文章

  • 花木兰观后感
  • 观<花木兰>有感 今天我观看了<花木兰>这部电影,影片的内容感人,主要讲了:在北魏后期,敌军大举进犯边关,马上要打仗了,国家正紧急征兵,每家都要有一个男丁去当兵,可花木兰的父亲年纪大了,腿不好使,弟弟年纪还小,什么都 ...查看


  • 作文:三国演义读后感
  • 三国演义读后感 一杯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在三国演义中说起最奸诈的人,人们首先想到的必然是曹操,曹孟德.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当之无愧.他的名言,您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也是深入人心.当时全国14个州:幽州,并州, ...查看


  • 动画片花木兰观后感
  • 动画片花木兰观后感(一) 花木兰,一个响当当的英雄女子,她的故事千百年来在人们口中广为流传.最近,我们学习了<木兰诗>,为了加深记忆,并让我们对花木兰有一个更深的了解,老师组织我们观看了影片<花木兰>,虽然是动画片, ...查看


  • 项脊轩志读后感
  • 项脊轩志读后感更多相关范文>>呜呼,今复有几人知震川先生矣!后学卧病在床,枕边无书,读<震川文集>,得<项脊轩志>,诵之再三,至于呜咽掩涕,悲不能止. 项脊轩,先生家一小阁子也,先生读书之处,亦先生之所立 ...查看


  • 谁说女子不如男--电影[花木兰]观后感
  • 这个暑假,爸爸妈妈带我去观看了电影<花木兰>,看了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花木兰是北魏的一个女孩,那时北方柔然部落南犯,到中原抢劫.北魏皇帝下令从每户人家中抽一名男丁充军,花木兰家里只有父亲一个男丁,为了不让年老多病的父亲上战场 ...查看


  • [优秀作文][花木兰]观后感 1
  • 这天,我们看了一场电影--<花木兰>. 最后一节课是晚自习,一个长达一个小时的一个语文课,但这节课并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丰富有趣的.在学校看电影的经历,再一次发生了,这感觉好极了. 小时,我就能随口背出"唧唧复唧唧,木 ...查看


  • [优秀作文][花木兰]观后感
  • 中国文化被别人搬上银幕,亲切,多少也有点别扭.根据中国故事改编的动画片<花木兰>,不仅看到了爱国爱家的闪光点,还挖掘出了属于花木兰自己的心路历程,就是如何找到真实的自己,如何开发潜藏的能量.影片采用了大量写意式的水墨画作为背景. ...查看


  • [花木兰]读后感
  • <花木兰>读后感 这个小说是说很久以前有一个村庄,村里住着花木兰一家人,花木兰的父亲因为在战场上受伤有腿疾,退役在家修养.可是,就在花木兰十几岁的时候,国家发生了动乱,敌人在长城下准备攻打长城.皇帝只好下征兵诏书,每家都必须有一 ...查看


  • [优秀作文][花木兰]读后感
  • 同学们一定知道有一个故事叫<花木兰>吧.读了这个故事,我深有感触,很佩服那位名叫花木兰的女子. 从前,有一位女生叫花木兰.有一天,皇帝让每户人家抽出一位强壮的男兵充军.木兰没有哥哥,只和她年迈的父亲相依为命.木兰不忍心看到自己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