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与职业

1、 性别角色观念对职业选择有什么影响? 近日从广播中听到这样一则消息: 美国加州大学社会学的一项调查结果发现, 由于经济压力 和就业机会减少, 许多男性不得不从事在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女性才做的工作, 比如幼儿园 教师、 护士以及一些服务和零售业的从业人员等等。 从事这类工作的男性承受着较大的心理 压力,有的甚至对女性施以家庭暴力,原因则主要来自于传统意识和社会舆论。 男性从事传统的“女性职业”为什么会有压力?职业的性别差异是必然的吗?工业社会 职业分工的形成, 主要是由诸多复杂的社会因素造成的, 职业壁垒也加剧了两性关系的不平 等。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由工业社会走向了信息社会, 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尖端科技的诞生,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也使男女两性在职业分工 上的差距逐步缩小。应该说,职业本身的性别色彩应该逐步淡化。但遗憾的是,人们往往不 能完全摒弃和逾越历史带来的某些陈旧迂腐的思想意识, 现实中它常常在人们的潜意识中作 祟。而媒体也会把一些关于职业与性别的成规传达给人们。 我们常能在一些图书、报刊的插图里看到,凡是解放军、警察、工程师一类的职业形象 都是高大魁梧的男性, 凡如幼儿园阿姨、 小学老师及护士等职业形象必然出现的就是温柔体 贴的女性。媒体有意或无意地强调了某些职业的性别色彩,强化着传统的职业意识。诸如此 类的东西自然会在孩子和青年人的意识里造成某种固定印象,进而影响他们的职业选择。 现在我们面对的是开放的世界以及多元化的社会, 人们应该拥有自由选择的空间和个人 发展的权利。男性选择从事传统的“女性职业”,固然有就业压力的因素影响,但是也不能排 除是基于个人志向、兴趣的一种选择。其实,许多女性也在从事着在传统观念里男人垄断的 职业。今年 1 月,台胞首架返乡包机成功从上海飞往台湾,航班主驾驶及其他技师全部为 女性,她们以自己的智慧、技术和勇气安全地完成了首航任务,展示了女性的风采。还有飞 向太空的女宇航员,奔波在战场上的战地女记者等等,她们更是摒弃了传统,向自己的极限 挑战,向全世界展示着女性的勇敢和力量。 要淡化职业性别色彩,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不仅两性应该努力争取,整个社会 都应积极关注。历史的进步是经济的发展、制度的进步,更是思想观念的变革。男性女性都 应该敢于颠覆传统观念,而在推进这种观念变革中,媒体的责任、教育的力量不容忽视。自 古以来,两性差异便存在。历史行进到

跨世纪的今天,男女平等,同工同酬的职业观念已深 入人心, 但性别差异仍然影响着人们的思维以及行为, 作为现代人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 是否也能看出两性的不同呢? 男人、 女人在选择职业时, 有何种异同?差异的起源在哪里呢?北京上行逶式信息公司 360 度调查系统的一项调查结果颇能说明职业意向与性别的联系。在对 3357 份问卷进行处 理的基础上,结果显示两性在选择职业上存在明显差异。根据选择比例高低排序,两性愿意 从事的前五类职业如下表所示:名次男性女性 1 管理类(22%)文秘类(24.6%)2 计算机 类(18.6%)财务类(21.6%) 3 财务类(9.7%)管理类(15%) 4 市场营销类(9.2%)翻译、导游、 外贸类(7.5%)5 电子类(6%)计算机类(7.4%)一方面,社会和时代的大背景造就了两性在 职业选择上的若干相同趋势。它包括: 一是管理类工作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而日显重要,在工作性质、薪金待遇、 工作成就感诸方面都令人满意,因此,两性都表示出浓厚兴趣。 二是财务类工作作为专业性和实用性较强的工作, 需求量大而且属于技能型, 在变动频 繁的社会里尤其受重视,因而两性都比较愿意从事。 三是信息行业特别是计算机的发展, 其前景和效益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 两性均表现出 从业意愿。 可见,上述共性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时代潮流与社会发展的影响,使人们达成了共识。 另一方面, 两性心理及心态的差异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男女在从业选择上的不同。 从男性角

度看,他们比女性更热衷于管理、计算机、市场营销、电子类工作。男性选择管理职位的占 22%,女性则占 15%,相差 7%,男性选择计算机类的为 18.6%,比女性高 11.2%,而男性 愿意从事营销和电子类工作的比例为 9.2 和 6%,女性相应则为 3.4 和 2.2%,差距较大。 这一状况的形成可能与男性的心理状态相关: 第一,男性天生好奇及喜好机械等特性促成了他们对计算机和电子类等技术性行的兴 趣,而这正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 第二, 男性喜欢从宏观角度把握问题的走向及采用理性思维方式, 这些注定了他们在管 理类工作上的优势。 第三, 男性的先天进攻性取向及后天社会培养, 形成了较为普遍的喜欢挑战性强的工作 的现象,因此,在市场营销类工作上的选择比例大大高于女性。从女性角度来看,相较于男 性,她们更倾向于文秘类、财务类、外贸及导游类工作。选择上述三类职业的女性分别为 24.6 21.6%和 7.5%。而男性相应为 3.7%、9.7%、5.9%,差别十分明显。 上述状况的产生与女性心理直接相关。 第一,女性先天比较细致、温和,在处理人际关系、协调

组织方面的能力较强,同时因 感性思维占主流的缘故,因此,对文秘类、财务类工作不仅喜好,而且很能胜任。 第二, 据研究, 女性语言能力要高于男性, 在语言沟通交际方面, 似乎她们的天赋更好, 因而,愿意从事与外语相关的职业,如导游、外贸、翻译的比例较高。 第三,女性天生的倾向并不太喜欢与冷冰冰的机械、枯燥的算式打交道,所以,愿意且 能够从事技术性行业的比例较男性为低。 综上所述, 两性心理及思维的差异造就了他们在职 业意向上的不同,然而,社会和时代的潮流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人,从而产生了两性职业选 择的若干共性。 面对竞争白热化的世界, 男人和女人是否都应该思考: 如何扬长避短?如何取长补短? 如何找到与个性相符合的职业和职位?

1、 性别角色观念对职业选择有什么影响? 近日从广播中听到这样一则消息: 美国加州大学社会学的一项调查结果发现, 由于经济压力 和就业机会减少, 许多男性不得不从事在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女性才做的工作, 比如幼儿园 教师、 护士以及一些服务和零售业的从业人员等等。 从事这类工作的男性承受着较大的心理 压力,有的甚至对女性施以家庭暴力,原因则主要来自于传统意识和社会舆论。 男性从事传统的“女性职业”为什么会有压力?职业的性别差异是必然的吗?工业社会 职业分工的形成, 主要是由诸多复杂的社会因素造成的, 职业壁垒也加剧了两性关系的不平 等。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由工业社会走向了信息社会, 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尖端科技的诞生,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也使男女两性在职业分工 上的差距逐步缩小。应该说,职业本身的性别色彩应该逐步淡化。但遗憾的是,人们往往不 能完全摒弃和逾越历史带来的某些陈旧迂腐的思想意识, 现实中它常常在人们的潜意识中作 祟。而媒体也会把一些关于职业与性别的成规传达给人们。 我们常能在一些图书、报刊的插图里看到,凡是解放军、警察、工程师一类的职业形象 都是高大魁梧的男性, 凡如幼儿园阿姨、 小学老师及护士等职业形象必然出现的就是温柔体 贴的女性。媒体有意或无意地强调了某些职业的性别色彩,强化着传统的职业意识。诸如此 类的东西自然会在孩子和青年人的意识里造成某种固定印象,进而影响他们的职业选择。 现在我们面对的是开放的世界以及多元化的社会, 人们应该拥有自由选择的空间和个人 发展的权利。男性选择从事传统的“女性职业”,固然有就业压力的因素影响,但是也不能排 除是基于个人志向、兴趣的一种选择。其实,许多女性也在从事着在传统观念里男人垄断的 职业。今年 1 月,台胞首架返乡包机成功从上海飞往台湾,航班主驾驶及其他技师全部为 女性,她们以自己的智慧、技术和勇气安全地完成了首航任务,展示了女性的风采。还有飞 向太空的女宇航员,奔波在战场上的战地女记者等等,她们更是摒弃了传统,向自己的极限 挑战,向全世界展示着女性的勇敢和力量。 要淡化职业性别色彩,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不仅两性应该努力争取,整个社会 都应积极关注。历史的进步是经济的发展、制度的进步,更是思想观念的变革。男性女性都 应该敢于颠覆传统观念,而在推进这种观念变革中,媒体的责任、教育的力量不容忽视。自 古以来,两性差异便存在。历史行进到

跨世纪的今天,男女平等,同工同酬的职业观念已深 入人心, 但性别差异仍然影响着人们的思维以及行为, 作为现代人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 是否也能看出两性的不同呢? 男人、 女人在选择职业时, 有何种异同?差异的起源在哪里呢?北京上行逶式信息公司 360 度调查系统的一项调查结果颇能说明职业意向与性别的联系。在对 3357 份问卷进行处 理的基础上,结果显示两性在选择职业上存在明显差异。根据选择比例高低排序,两性愿意 从事的前五类职业如下表所示:名次男性女性 1 管理类(22%)文秘类(24.6%)2 计算机 类(18.6%)财务类(21.6%) 3 财务类(9.7%)管理类(15%) 4 市场营销类(9.2%)翻译、导游、 外贸类(7.5%)5 电子类(6%)计算机类(7.4%)一方面,社会和时代的大背景造就了两性在 职业选择上的若干相同趋势。它包括: 一是管理类工作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而日显重要,在工作性质、薪金待遇、 工作成就感诸方面都令人满意,因此,两性都表示出浓厚兴趣。 二是财务类工作作为专业性和实用性较强的工作, 需求量大而且属于技能型, 在变动频 繁的社会里尤其受重视,因而两性都比较愿意从事。 三是信息行业特别是计算机的发展, 其前景和效益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 两性均表现出 从业意愿。 可见,上述共性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时代潮流与社会发展的影响,使人们达成了共识。 另一方面, 两性心理及心态的差异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男女在从业选择上的不同。 从男性角

度看,他们比女性更热衷于管理、计算机、市场营销、电子类工作。男性选择管理职位的占 22%,女性则占 15%,相差 7%,男性选择计算机类的为 18.6%,比女性高 11.2%,而男性 愿意从事营销和电子类工作的比例为 9.2 和 6%,女性相应则为 3.4 和 2.2%,差距较大。 这一状况的形成可能与男性的心理状态相关: 第一,男性天生好奇及喜好机械等特性促成了他们对计算机和电子类等技术性行的兴 趣,而这正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 第二, 男性喜欢从宏观角度把握问题的走向及采用理性思维方式, 这些注定了他们在管 理类工作上的优势。 第三, 男性的先天进攻性取向及后天社会培养, 形成了较为普遍的喜欢挑战性强的工作 的现象,因此,在市场营销类工作上的选择比例大大高于女性。从女性角度来看,相较于男 性,她们更倾向于文秘类、财务类、外贸及导游类工作。选择上述三类职业的女性分别为 24.6 21.6%和 7.5%。而男性相应为 3.7%、9.7%、5.9%,差别十分明显。 上述状况的产生与女性心理直接相关。 第一,女性先天比较细致、温和,在处理人际关系、协调

组织方面的能力较强,同时因 感性思维占主流的缘故,因此,对文秘类、财务类工作不仅喜好,而且很能胜任。 第二, 据研究, 女性语言能力要高于男性, 在语言沟通交际方面, 似乎她们的天赋更好, 因而,愿意从事与外语相关的职业,如导游、外贸、翻译的比例较高。 第三,女性天生的倾向并不太喜欢与冷冰冰的机械、枯燥的算式打交道,所以,愿意且 能够从事技术性行业的比例较男性为低。 综上所述, 两性心理及思维的差异造就了他们在职 业意向上的不同,然而,社会和时代的潮流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人,从而产生了两性职业选 择的若干共性。 面对竞争白热化的世界, 男人和女人是否都应该思考: 如何扬长避短?如何取长补短? 如何找到与个性相符合的职业和职位?


相关文章

  • 高中生内隐和外显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关系
  • 850心理科学 PsychologicalScience 2009,32(4):850-853 高中生内隐和外显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关系 侯东辉 郝兴昌XX (1牡丹江师范学院教育系,牡丹江,157012)(2哈尔滨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哈尔滨,1 ...查看


  • 劳动力市场的性别不平等
  • 劳动力市场的性别差异 劳动关系学 郑萍 2013101554 摘要:介绍了我国劳动力市场性别差异的现状,以及国内外学者对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问题的研究,最后综述学者对消除歧视的一些政策建议,以期为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 关键词 ...查看


  • 汽轮机本体检修工初级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职业技能鉴定统一试卷 汽轮机本体检修工初级操作技能考核评分记录表 准考证号: 姓名: 性别: 单位: 试题名称:清理隔板.喷嘴 考核时间:30min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职业技能鉴定统一试卷 汽轮机本体检修工初级操作 ...查看


  • 调解卷宗式样
  • 人民调解委员会 人民调解卷宗 卷 名: 卷宗编号: 人民调解员: 调 解 日 期:20 年 月 日 立 卷 人: 立 卷 日 期:20 年 月 日 保 管 期 限: Xx县司法局印制 卷 内 目 录 人民调解申请书 申请时间: 年 月 日 ...查看


  • 从职业选择心理特征观察女大学生职业发展
  • 从职业选择心理特征观察女大学生职业发展 2013-11-21 16:06 来源: 人民论坛 作者: 魏文风 闫京华 [摘要]女大学生的职业发展状况既反映了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又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发展程度.当前我国高校女大学生就业形势 ...查看


  • 劳动经济学论文 3
  • 题 目 就业问题之女性就业与创业分析 摘要 就业与失业属于劳动经济学宏观领域的问题,通常用来反映一国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本文开始详细介绍了就业的含义,就业结构以及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就业问题一直广受人们的关注,但是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就业 ...查看


  • 我国女性人力资源的开发及管理优势
  • 我国女性人力资源的开发及管理优势 满爱花 成都理工大学 四川成都 邮编:610200 [摘 要]:在我国,普遍存在着社会决策层中的女性奇缺.机关单位高层领导中女性比例偏低以及家庭生活中女性在经济上存在依赖性等等, 这些都造成了女性在就业.生 ...查看


  • 采油工中级试题
  • 2009年职业技能鉴定操作技能考核项目 采油工 中 级 中国石油辽河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第一采油职业技能鉴定站 采油工中级试题目录 1.注水井反洗井 (基本技能20%) 2.调整注水井注水量 (基本技能20%) 3.用钳型电流表检查抽油机井平 ...查看


  • 大学生职场榜样特征论文
  • 大学生职场榜样特征论文 摘要:随着国际化发展的日益迅速,外来文化.价值观的不断涌入,很可能对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观念及价值观产生更深刻更多元的影响,因此,今后的研究应当紧密关注当代文化环境的发展与变迁,注重大众媒体与环境的宣传引导功能,更立体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