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建议及有关问题的说明
——北师大版初中语文编委会副主编赖瑞云教授讲座
写在前面:
韦卫受学校派遣,于12月10-11日,在王伟主任带领下和七八年级九位语文老师去薛城,参加“2009年北师大版全国初中语文研讨课大赛”活动,听取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八名老师的优质课,感触颇深,收获颇丰。尤其是北师大版初中语文编委会副主编赖瑞云教授讲座更是让在座的语文老师们指明了教学的方向。因此,韦卫把赖瑞云教授的全部讲座拷贝下来,希望与更多的语文老师共同学习借鉴进步。
原文如下:
· 主要特色及使用建议:
一、多数选文可读性强。尤其是低年级,故事性强的作品明显多于以往教材;这也是钱梦龙先生的建议。学生爱读,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几年来我们作过多次调查,均反映本版中的多数篇目学生是感兴趣的。教学中可充分发挥这一优势,让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1-6册总体情况,可详见《培训资料》所列六册36单元中各单元。
如:七上除秋诗单元及其他单元的少数篇目外,新、老选文几乎全是故事。其中,《童欧寄传》《李寄》,讲少年英雄的经典故事――此二篇虽然文字艰深些,但陈望道、傅东华说过,《西游记》文字比另三大名著艰深,但更适合放在小学,因为它故事性更强。
如,八上的读书妙悟单元(《培训资料》 27页),以往教材读书单元多是较理性、较枯燥;而本教材,《孔孟语录》、《黄生借书说》、培根《论读书》都是大家熟悉的传统经典,《孔孟语录》不能不选,为了较有趣,选入也是经典的培根《论读书》,一中一外,再把较有故事性的《黄生借书说》组合至此;其余的新选文,虽然都是讲读书的,题材挺理性,但内容都挺有趣;如鲁迅的《读书杂谈》(既是议论文又是故事性强),把读书分为两类,一类为职业的读书,认为这类读书带着苦痛,勉勉强强,另一类为嗜好的读书,鲁迅拿打牌作比,天天打,夜夜打,公安局捉去了,放出来后还是打,因为好的博徒意不在赢钱而在有趣,嗜好的读书也是这样,能够手不释卷的原因也在趣味,一页一页里得着深厚的趣味,鲁迅当然是说两类读书都要,重点又是希望学校和师生重视嗜好的读书,但他把这个严肃的理性话题说得那么轻轻有趣;如孙主编的《读书的三种姿势》也是说得生动形象,一是躺着读,随便翻翻,开卷有益,二是坐着读,正襟危坐,认真钻进去,三是站起来读,有自己的见解,与书本对话,语言也很风趣,比喻又很形象,所以这篇文章被全国许多报刊转载;如柏杨的《借书不还,天打雷霹》就更有趣了,书被借去了,往往借者是不记得还的,书的主人要用时找不着,去讨书又显得很是小气,反而理亏一样,这是天下读书人最恼火、最伤心、最窝囊的一件事,柏杨用最刻薄甚至恶毒的语言,用自我贬低的方式把这件事痛快淋漓地骂了一遍,骂得很解气,当然是夸张的假骂,所以文字很有趣;如林海音的《窃读记》是以一件非常动人、感人的故事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找齐这些读书篇目不容易)
又如七下,我们不选居里夫人“我的信念”,而选她和一克镭的感人的故事。
又如八下第六单元文言文名篇《邹忌》《曹刿》《唐且》《晏子》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智慧故事,别的教材未选齐,也未放在一起,我们选齐放一起,产生故事的集中效应。
再如九年级,文学类、议论类作品较多,则多是小说或故事性强的散文,生动事例突出的杂文。即使九上的新闻单元,也多是故事动人的通讯、报告、评论。还有鲁迅作品,我们所选的《百草园》《阿长》《读书杂谈》《孔乙己》《社戏》等都是故事性强的。
选文也是按主题组合,但各主题既覆盖面广泛、周全(人文性基本话题、文学基本母题,第一册人之初基本的教育主题),又很具体,不空泛,如童年梦痕、秋日撷英、亲情歌吟,分别把童年故事、秋天诗文、父爱母爱各集中在一个单元。主题一具体,感性直观性就强,可读性就强。全六册36个单元各单元具体主题,又构成了整套课本的有机联系的人文主题:少年品行——献身祖国——自然万物——科学文化——文学艺术——和谐社会,(人文、文学的基本话题),既比较全面又比较具体(详见培训资料6册主题和36单元主题介绍)。别的教材也是主题组合,但较宽泛,驳杂,如以“爱”组合,把父爱、友情、乡情,乃至有“爱”意义但不是“爱”作主题的篇章,如《阿长与山海经》《信客》都组合在一起),
二、重视文本解读。语文和数理化很大的不同,就是课文在字面上学生自己看得懂,即使文言文,在疏通字词后也能看懂。但这不等于真正读懂了精髓,尤其是写作上的奥秘。这就是鲁迅多次讲过的,极要紧极精彩的东西是不易领悟的,大作品的创作“秘诀”是很不容易看出的。要揭“秘”,又是语文和其他学科的共同点;如果我们不能象数理学科那样给学生发现、解密的兴奋、幸福感,语文的地位终究可能低人一等。于漪在八十年代初就告诫过:学生有一种误解,认为现代文一看就懂,不认真咀嚼,不去体会文字应用的奥妙。后来她还反复强调过。于漪、钱梦龙们杰出的教学就在于给了学生这种兴奋感(妙悟――妙语(妙教)――(学生)妙得,如钱的《中国石拱桥》《驿路梨花》教学。)语文这个懂与不懂的特殊性,文本解读的重要性,许多著名的学者都从不同角度阐述过。人们对此越来越重视。全国中语会今年年会的主题就是文本解读。尚未出台的课标修订稿已加上了“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要引导学生钻研文本”等文字。而解读揭秘绝非易事,于漪们又是少数,因此教材编写者首先应象布鲁纳说的,编写出“一般教师能教给一般学生”的教材;要为普通教师提供解读的帮助。本教材正是如此,不仅象其他教材那样在教参中引入了有关资料,而且主编孙绍振亲自动笔,为近300篇的课文一一写了“导读”,这是各版教材中绝无仅有的。而且主编导读的写法和过去教参那种常流于一般化,难以给人揭秘的兴奋感的“课文说明”有很大不同,它重在解读、细读出文本的艺术奥秘。
如《阿长与〈山海经〉》,开头写到阿长名字的来历,从字面上大家都看得懂,但学习者很可能象朱自清、叶圣陶指出的,眼睛滑过去了。我们的主编却停下来细读,指出一个人的名字却不是她自己的,是别人的名字安在她头上的,正常的情况下,人们能被人这样随随便便对待吗?可见她地位之卑微低下,不被人尊重,很可悲。而且她本人被人这样随随便便安排,却没有什么感觉,很正常似的,没有自尊,麻木。主编指出,鲁迅不惜为此写了两段文字,说明作者在这名字问题的大有讲究,值得细读。主编从一个人名字的来历细读出了这是一个地位卑微的毫不起眼的小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要把主人公地位的卑微牢牢记住?因为跟后面的大转折密切相关。主编指出,当“我”日思夜想有一本《山海经》时,对于小孩子的这种童心却没有人关心,而就是这样一位卑微的有种种可笑毛病(关于这毛病,主编同样作了细读分析)、没有文化(把《山海经》读错了)的小人物,不动声色地记住了,意外地满足了孩子的心灵需求。给童年的“我”极大的心灵震撼(21-22页),使成年的“我”充满温暖地怀念他儿时的“小人物”保姆,以浓重的笔墨,诗化的语言祈求仁厚黑暗的地母永安她的魂灵。主编说,这就是一个伟人宽广的胸怀,鲁迅式的人文情怀,即使是一个麻木愚昧的小人物,哪怕是微小的优长,都看得很重要,以诗一样的语言来赞美。鲁迅对弱者的关怀、尊重(在《阿》文中是双重的,包括阿长对小孩子的“我”,包括作者对小人物“长妈妈”),出现在他的许多作品和许多生活小事中。这就是主编导读的特点,细读出文本思想情感的奥秘、人文的奥秘、艺术的奥秘。
如八上册“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王国维赞此为“得荷之神理”。课本中有道练习,问为何更为生动、形象、传神)。主编导读及其他资料的解读共有:··莲荷挺举的联想。··层递感,过程感,波动感(数数,次序):次第翻飞,层层扩展;一颤一颤昂起头来;一团团舞动起来;一片叶子被吹动了,又平复了,另一片叶子又被吹动了,又平复了,连绵不绝。··表现出晨风很优雅,很从容,很温柔,而不是狂风大作。··表现出诗人欣赏的心情、感觉也随着叶子的次第翻飞的层层扩展而在不断扩展,在默默欣赏,在从容体悟。
现在孙主编有关中学课文的五、六部解读专集已成为国内畅销书。上述中语会的首届文本解读年会就是放在福建开的,孙主编是主报告人,著名特级教师胡明道参会的示范课用的就是本版教材。近水楼台先得月,本版这一优长,值得珍视。
胡明道上的是《最后一片叶子.》。该篇精彩的结尾众所周知,但这结尾的特别之处、深刻之处、艺术的奥秘并不是人人都能清晰、强烈地意识到。主编导读作了细致的分析,归结起来有如下几点:一、谜底揭开之前的贝尔曼,是个极平凡的人,而且有不少毛病,说话粗鲁,一事无成,穷困潦倒,并且他一点没有成为英雄的自我意识,也没有意识到自己会牺牲,这正是他的平凡之处,然而正是这异常平凡的人为救助他人献出了生命,这就非常深邃,使人掩卷沉思。二、谜底的揭开是突然的,由平凡到英雄的倒转是突然的,非常具有戏剧性,并且随即嘎然而止,真有点来无踪去无影。这就给人很大的想象空间,产生了许多新的悬念,贝尔曼当时是怎么行动的?之前有什么迹象?突然听到这个消息的被救者乔安西会受到怎样的震撼?三、最后揭开谜底的那句话是这样说的:“亲爱的,那是贝尔曼的杰作,在最后一片叶子落下来的晚上,他在墙上又画上了一片。”这就不单是揭开谜底,生出新悬念,而且“不论从思想上,还是从艺术上,这都是小说的焦点”。这个在小说中被反复交代的一辈子念叨要有惊人之作却一辈子没有画出的蹩脚画家,最后画出的这片叶子,在艺术上仍然算不上是什么杰作,然而在人生上却是真正的杰作。“那是贝尔曼的杰作”,含义是深广而感人的。主编认为,这正是平凡中的伟大牺牲的象征。四、主编导读总结道,这样的结尾,话说得这么少,却有这么巨大的潜在含量,这就不是一般的故事情节的交代。胡明道的课使我们深感她与上述的主编导读息息相通,力求让学生对这些精彩的思想、艺术奥秘留下较深的印象。她的教学设计十分精彩,共有五个环节:一、请学生复述故事,在学生复述中,写出板书。板书中心是“叶子”二字,一组线连接乔安西与叶子的关系,分别为“观”“数”“等”“成”四字,即观叶子、数叶子、等叶子掉下、结果是活成了;另一组线连接画家,分别是“闻”“思”“画”三字,即贝尔曼听说了这件事,关注、思考这件事,最后画上了这片最后的叶子。二、接着请学生按下列设计说说人物:我们认识了他(她),我们被他(她)感动了,因为我们看见、听见他(她)在______。学生自然主要谈的都是贝尔曼。在教师的充分放开和巧妙引导下,不少学生都注意到了贝尔曼牺牲前平凡的一面,如说话词不达意,乱七八糟;如当教师故意说,“我就是要挽救这个丫头,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时,几位学生立即反驳,“他就是普通人的想法”“他就是要救这个姑娘,没有什么偏向虎山行”(意思是一心救人是真,明知可能牺牲,想成为什么英雄却看不出)。三、在上述充分研读的基础上,接着请学生按“站在贝尔曼的墓前,我想说”的要求,起来发言。一生说,你的杰作挽救了一个生命。一生说,你虽然不文雅却是高尚。一生说,你是平凡又是伟大的。一生说,你用生命完成了一部杰作。四、紧接着,教师顺次抛出了最关键的设计:她说,贝尔曼这么伟大,应是全文的中心,但好像对他写得有点不够,有点别扭;她要求学生就此设计问题,进行讨论。显然,教师指向的正是主编分析的艺术奥秘。由于前面三个环节的铺垫和此设计很有针对性,很快有学生设计出了这样的问题:伟大的好人,为什么后半场才出现,不写完整?教师当即赞赏:真是黄金问题。应答的学生也说得好:这叫悬念——原来是这样!还有学生补充:前面的描写也表明有可能这样。教师顺次总结:欧亨利的结尾,情节中埋有伏笔,结尾峰回路转,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另一学生设计的“为什么要用‘最后一片叶子’作题目?”也不错,意思是为什么不突出贝尔曼?学生的回答更好。一生说,叶子牵连到所有的情节;又一生说,叶子是情感的意象;——这简直和主编说的“焦点”异曲同工了。教师很高兴地作了肯定,并随即在第一环节板书的中心词“叶子”之下写下了“生命杰作”一词。五、最后,教师要求学生课后对这结尾和文中的有关处进行补白想象,方法是:找出空白析果因,依情依理想可能,补言补行补心声,验证所思回原文。这就是主编说的掩卷沉思,所指出的巨大的潜在含量和想象空间了。
三、多数练习编得好。好的课后练习是现代语文教育最重要的助读手段之一,它既为学生提供了探究的抓手,又把编者的引导隐埋其中,让学生通过解题自己发现文本的艺术奥秘;既富挑战性,又跳一跳可摘桃子;因此它只是把专家解读(如本版的主编导读)的必要部分引入其中。本版多数练习都较好,当年教材审定委员会的审查意见就很为赞赏,最近课标研制专家组编选的《新教材设计选粹》也最多选录了本教材练习(详见培训资料中《实验教材选例》部分)。利用本版练习或加以改造、再创即可直接进入教学操作。直接参与了练习设计的二位特级教师编委陈日亮、王立根,几年来就一再倡导这一“教法”。去年二位先生在南阳回访,发现十三中的《雷雨前》教学为此好教例,随即就到处宣传。五年来各实验区已涌现了一批这样的好课,包括去年甘肃比赛和本次比赛时,许多老师获奖的课例。
例如,山东枣庄十五中《回忆鲁迅先生》教例:
围绕二个问题引导学生讨论:
1. 写了鲁迅先生几件事?表现了鲁迅什么品质?
2. 最使你感动的事件和细节。
课本原练习如下:
一、 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文章却大量地、细致地记叙他生活、工作中的琐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你认为这篇文章有值得改正的吗?
二、 朗读鲁迅深夜工作至天亮、海婴连喊“明朝会”两小节,谈谈你的感受,说说哪些地方最动人?
显然教者很好地理解、掌握了练习,又深入浅出、巧妙地改造、化用了练习。效果很好。学生们“七嘴八舌”,气氛热烈,尤其第2题,最后集中多数人的感受,在“明朝会”段,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细读、品读,尤其“挣扎”“无论如何”(声音无论如何放不大)两词(后者本课本、教参未提到,教者领会意图之后的创设,也是下列第四条“重视品读语言”所建议的用好用活“词句品味”栏目等特色设计的例子),效果极佳。
四、重视品读语言。学习语文,最后要落实到语言,最好又是在具体语境中学习活的语言。本教材的“词句品味·积累”栏目是这方面的全新设计,曾受到审定委员会专家的特别肯定。与此相关每篇主编导读都标出了各课关键词语。用好、用活这些特色设计,几年来已随见于各实验区。
例如,山西运城二中《蚂蚁》(八上主读文)教例;此课编写组在回访时现场录像整理而成。
朗读,生字词教学后,教师根据课文后面的练习,经改造后作了如下教学上的处理:
(课本原练习、词句品味:
一、文章用了一系列褒扬人的词语(重大判断、义无反顾、信念坚定)来写蚂蚁,目的是为了赞扬蚂蚁吗?
二、文章又说蚂蚁的“幸福是渺小的”,为什么?
三、作者真的认为蚂蚁的幸福是“货真价实”的吗?
四、文章最后一段说蚂蚁是“令人感慨的动物”,“感慨”能改为“感动”吗?为什么?
词句品味·积累
1、快乐得就要晕过去了。
体味“晕”字夸张、诙谐的意味。
2、它谨慎地左顾右盼,慢慢地朝着一个方向迈出了几步。
想想加点词语的搭配效果;删去其中一个,会有什么变化?
3、它下定了决心,义无反顾地对准一个方向前进。
此刻,这只蚂蚁从我面前的稿纸上面爬过,信念坚定。
用表现人的庄重词语形容小动物,显得风趣幽默。)
上述练习分二类:第一类,练习一及“词句品味·积累”为遣词造句、修辞手法;第二类,练习二、三、四为课文主旨。
对第一类练习,教师有如下教学环节:
·文章的描写中,你认为最精彩、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
(生:战利品、义无反顾、快乐得就要晕过去。 师问生为什么你认为这些词精彩?生答:夸张;拟人;大词小用,反差越大风趣越强。 师作了肯定,并补充了一个原因:生动传神)
·老师认为还有一个最精彩的地方:用词准确传神,请同学们讨论词句品味2。
(学生进行删词与否的讨论,并进行动作模拟。 讨论:生1:不删,显得警戒小心的样子;生2:删“谨慎”,悠闲自在的样子;师启发学生,又师生共同得出:删“左顾右盼”,没那么形象生动;删“慢慢地”,没那么具体)
·出示两幅图(猫、鸡相斗,两熊相遇),要求大词小用、发挥想像,生动传神写片断描写
(有三位学生起来读自己的描写,其中最好的一位学生用了以下词:(鸡)火冒三丈,怒发冲冠,以胜利者的姿态大摇大摆离去,且编出颇有情节的故事;获得全班掌声)。
对第二类练习,教师有如下教学环节(此为上述第三条中所建议的创造性地使用课后练习的例子):
·文章仅仅停留在描写上吗?
(生:不。他写了观点)
·请生齐读写出了观点的段。
·感慨为什么不能换成感动?(即练习第四题)
(生1:无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生2:感动是激动,感慨是为某事感叹;生3:感慨包含感动,感动不含感慨;师:对!体现不出思考)
·用文中相关语句,看作者在思考什么,写作意图是什么?(含练习二、三题之意)
(生1:从义无反顾、货真价实等词句,说明作者是在赞扬蚂蚁; 师问:大家同意吗?无人同意;又问:不同意,请说出理由; 生2:是以物喻人; 生3:义无反顾是增加诙谐幽默感,不是赞扬蚂蚁; 师问:货真价实是赞扬吗?生4:这是蚂蚁自得其乐; 生5:是作者怜悯蚂蚁,这可怜的小东西,第8段有句话:“我实在不忍心伸手戳破它的快乐”就是这个意思; 生6:第7段,作者认为人的命运是环境决定的,另一高度还有人; 师由生6的回答引申说:作者引发了对人的思考,在感慨人自己,人的命运被他人主宰,自己却浑然不知)。
·你同意作者这个观点吗?
(生1:不同意,蚂蚁是低等动物,人是高等动物,人可以保护自己,自己掌握,自己去创造; 生2:同意,我们同在一个生物圈,互相制约,海伦如果不是她的老师,她的一生是黑暗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师:就是自己去奋斗,种种命运谁也无法把握,但我们可以把握好眼前,努力打造人生,快乐人生)。
最后一个环节的讨论特别精彩,班上掌声、笑声不断,实际上,生1生2及教师都基本读懂了《蚂蚁》,前面讨论中的大多数学生也基本读懂了《蚂蚁》的主旨和语言特色。教学围绕课本中的练习及“词句品味·积累”,又有自己的设计创造。
五、贯穿全教材的“比较”设计是别于他人的最显明特点。比较是最朴素的认知事物的方法,也是朱自清、叶圣陶、鲁迅认为极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同主题、同题材作品比较,可使学生心灵丰富、心智开阔,而不至单一、僵化、呆板,并可比出不同写法、不同意蕴,相互解读,互显特色。换词比较可现出原文之妙。还原客观原状可比较出作品情思上或表达上的某一奥秘。练习中已有大量比较题。教学中还可自行创设。
例1开阔心智:
七上册第二单元,各式各样的秋天,而不以为只有传统的悲秋诗词。
七下册第二单元,各式各样的春天,而不以为只有传统的诗情画意之春一种写法。
例2同主题、题材比不同写法、不同意蕴,互相解读,互显特色:
七上第五单元165页练习三:比较各篇各式各样的精彩结尾。
七上的天净沙·秋思,48页练习三,引入另三首天净沙比较:为什么“秋思”似乎更动人(秋思惆怅、愁苦的情绪情感特点鲜明,情、景妙合统一,豁人耳目,其他愁喜不明、模糊甚至不统一;秋思最后句“断肠人在天涯”为醒豁诗眼,入人心灵,其他无。――教参83页)
例3:特殊比较:
如七上第三单元,有一篇《养母》,有一句“纯粹的人”,有一个词“小气”,有一道练习,联系各篇理解这句话,实际上就是用这个很有哲理的话,富有人生感悟的故事解读各篇,读懂天下父母最本色、最朴实无华的情感,尽管他们有许多缺点,甚至可笑的,但是一切都是出自真心、爱心的行为,纯粹在做人的本色。
又如第五单元,用《诺曼底号遇难记》的“履行做人之道”解读同单元的其他二篇英雄篇章。
又如第六单元用《说虎》“虎用力,人用智”的观点去解说《童》《李》《狼》等各篇与坏人恶兽斗智的主题。
这些课文后都有专门的练习。
这些特殊比较的好处是,如果孤立、分散,就起不了这样的作用,而联系在一起互相比较、启发,即使不要其他评论资料,也可以发现其中许多思想的、艺术的奥秘。这样的例子很多,这就是资源的充分利用。找到这些串起各篇的关键篇是不容易的,即使其他教材也有选同样的篇目,如《诺》《说》,但没有用此去串起各篇。
例4换词比较:
七上第一单元第1课的练习二,4小题全是。
七下《春》练习三1(39页),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改为“嫩绿的小草悄然无声地从土里长出来”——看看原句好在哪里,这是陈日亮为主设计的(拟人,具象可感,定语后置,叠字,突出嫩绿,突出人的不经意间的欣喜之感,一不在意,满眼春光,满眼嫩绿鹅黄,喜悦,舒畅-------,因为,由于句子结构变异,使得在阅读的感觉上,突出的是描写:嫩嫩的,绿绿的,前面的叙述句成了说明:嫩绿的小草是偷偷来到人间的,春天不经意间降临了-----这是大学专家帮助作出的解释)。
此类换词比较特别多,第三条中举到的几例,词句品味中的大量例句,还有初稿与定稿、不同译文之间的比较等等,都是。
例5还原比较,七上《背影》第三题(71页)是典型例子。
例5自行创造设计:
如七上册第三单元,虽然都是歌颂父爱、母爱的,但父、母个性、故事、写法大不一样。本教材常务编委、福建著名特级教师陈日亮作了如下的单元教学设计:
儿子无所求于父亲,而父亲却主动给予既平常又超常的爱;(《背》)
儿子有所求于母亲,母亲则给了儿子既足够又超量的爱。(《慈》)
父亲具有母性的慈爱与温柔(《背》)
母亲具有父性的威严与刚强。(《慈》)
为儿女,父母不惜在外人面前掩饰、造假(《父》)
为儿子和家人,母亲不顾在别人面前出丑露乖(《养》)
从儿女可爱的单纯与自私中表现母爱的博大(《我》)
从儿女可爱的调皮任性中表现母爱的博大。(《金》)
心细如母却又笨拙多余的父爱(《背》)
严明如父并且精明过人的母爱(《慈》)
生母般的养母、既自私又无私的母爱(《养》)
外国的母亲,和中国人一样,在家庭中天生以牺牲为乐(《我》)
外国的父母,和中国一样,手背手心都是肉,可怜天下父母心(《父》)
但都是真实的人性、催人泪下的爱,写出来却各式各样、故事内容和表现形式大不一样,包括散文、小说、诗歌、戏剧式的情节和对话,都有;就按照以上去指导学生读一读,感受感受,学生在认识方面、写作方面,就可能很有些收获了。
教学上如何处理比较层的课文?除常规的生字词、朗读教学以及文言文必先进行的字词教学、疏通文意外,按本教材的设计,依据课后练习题,安排、设计教学内容或自行取某一方面进行比较教学即可;这并非过去的略读,而是某一重要乃至主要方面的精读。当然,如时间够,可像主读课文一样,先进行本篇课文的全面的精读教学,再进行比较阅读。
六、表达部分,写作有鲜明体系,有理论指导,有活动设计,有案例借鉴;口语交际内容大多新颖有趣,操作性也强。
上述特色,尤其作核心的文本解读特色形成了本教材的一定难度。唯其有一定难度,才有望与数理学科比肩,才被一些早期实验区认为是最有利于与高中教材接轨的一套教材。
·几个问题的说明
(一)某些篇目与别版教材文字有出入的问题
总的说来,是所用版本不一。
1、七上《背影》,我们所用版本为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的《朱自清全集》第一卷,此版本开头句未独立成段,其好处是与后一句“那年冬天……”语气紧连,且有随意为文之感。人教版所用版本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的《朱自清散文全集》,开头句为独立一段,好处是有提纲挈领和头尾呼应的作用。另外,我们所用的版本还有一个好处,即文中一句“我两三回劝他不必去”比别的版本的“我再三劝他不必去”更像做儿子的想法和口吻,即劝了几次你老爸仍要去,我就不劝了,也更合当时做儿子的尚未被父亲感动时的情景。而“再三”,多少有点过分客气之感。叶圣陶当年主编的开明版教材是独立段和“两三回”,但我们尚未找到原始印本,故暂从现用的全集本,待后再斟酌定夺。
2、八上《天上的街市》(详见培训资料)
3、七上《李寄》,与有的同志见到的其他版本的文字有出入。主要是其中有一句,会引起不同的理解。即第一段的“祭以牛羊,故不得祸”,有的版本“祸”为“福”字。照“福”字,应译为(大意,下同):用牛羊祭祀大蛇,仍旧不能得到福祐。照“祸”字,可译为:用牛羊祭祀大蛇,因此可以免除(直译为:不会得到)灾祸。此种译法,本句可通,“故”译为“因此”也似更妥。粗看虽与后文“或与人梦……”似乎连接不上,但细想可理解为:用牛羊祭祀大蛇,只不过获得暂时的平安,但大蛇贪得无厌,接着就提出要吃童女。这似乎也更合故事情节的曲折变化(“或”似可译为“又”)。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朱东润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也是“故不得祸”,我们用的中华书局版和朱本一样都是较为权威,较可靠的。
4、《口技》(详见培训资料)
5、七下的《春》和《最后一课》,前者的一些用字和后者的一些译法与人教版不一样,一些教师感到不习惯。对此,我们在七下册教参2007年11月的修订时作了如下说明:
《春》:
本版教材的《春》选自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的《朱自清全集》第四卷。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七年级上册(课改前为初中第一册)的《春》亦选自此版本,只是未注明卷次。而苏教版1990年版《全集》本中的《春》,从用词特点看,似为朱自清的原文,但人教版初中课本中的《春》,与此《全集》本中的《春》有22处不同(含一些标点符号)。我们考虑,尽量尊重原文,可改可不改的,不改;特别是一些当时语境下的用词(如“农夫”、“草屋”),更不要去改动。为此,我们参照人教社七年级上册课本,对《全集》本中《春》的原文作了六处用字和三处标点符号的改动。这六处文字改动为:
①水长起来了——水涨起来了;
②草绵软软的——草软绵绵的;
③混着青草味——混着青草味儿;
④乡下去——在乡下;
⑤戴着笠的——戴着笠;
⑥他领着我们上前去——领着我们上前去。
《最后一课》:
本教材《最后一课》所用的版本,课本注①已作了说明,译者为著名法文翻译家、法国文学的著名研究专家柳鸣九。有的课本,主人公译为“韩麦尔”、“小弗朗士”,不是柳译本的“哈默尔”、“小弗朗茨”;倒数第四行译为:“写了两个大字”,不是柳译本的“用最大的字母写出”;其他文字也略有出入。这些课本未注明译者,也未注明所用为何种版本,或只注明“是根据几种版本改写的”。基于上述情况,我们保留了柳译本原貌。
(以下文字未写进教参)其实,“水长(zhǎng)起来了”,与紧接一句“太阳的脸红起来了”都是拟人手法,也不改为妥,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人教版的初中课本用的就是原文的“长”字。包括“草绵软软的”不仅意思明通,而且似另有韵味,并不单是早期白话文用语特点的问题,也属于可不改之列。只是考虑到当代人用语的习惯,我们才随现在的人教版把这两处也改动了。总之,早年的人教版课本并没有这么改动朱自清的原文,后来人教版作了多处改动,又未作说明,而我们则是尽量恢复原文,基本照录原文,反被错觉为改动了原文。
柳译的《最后一课》也比人教版的译文更为准妥、贴切。不说柳是权威翻译家,仅从关键几处的文字就可看出。如前面提到的“用最大的字母写出”与“写了两个大字”意思是不一样的,“法兰西万岁”在法文里并不能称为两个字。又如,柳译的“小家伙,用不着那么着急,你去多晚也不会迟到了!”比人教版译的“用不着那么快呀,孩子,你反正是来得及赶到学校的!”好,因为柳译隐含的“布告”信息(“最后一课”这一重大变故)比后者明晰的多。再如,当先生宣布这是最后一堂法语课时,先生接着说的话,柳译为“我请你们专心听讲”比人教版译为“我希望你们多多用心学习”更象口语的明快表达。特别是当听到这一重大变故时,柳译小弗朗茨的反应是“晴天霹雳”,显然比人教版译的“万分难过”好得多。既然用更好更权威的译文,就不宜随便去改动其译文了,包括小说中的
人名。
(二)教材修订问题
一套教材需长期建设,新教材更需不断完善。一方面要认真吸纳实验区的意见,另一方面又不宜违背当初教育部的审查意见,特别是不宜随便磨平特色,否则教材多样化的改革初衷就将走样。据此思路,近几年本教材的主要修订有:
1、不断完善特色。如最早写就的主编导读,某些篇过深,
已作修改。
2、课标推荐背诵的四篇文言文,原未入选,2007年修订时,已将《出师表》《鱼,我所欲也》分别入选九下册有诸葛亮内容的第二单元和探索精神境界的第五单元作比较阅读。今年修订,又将《送东阳马生序》编入七下第六单元,将其苦难成才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比;《杂说(四)》则编入八下第六单元,与《曹刿论战》等四篇中的君王对待人才之事作比。以上,均有练习等一应构件。
3、增加了适量的成系统的语法、修辞、常用文体知识,均已列入相应各册课本。
4、各实验区多数人反映的一些较难篇目,以及希望增加一些规范的议论、说明文,我们正在考虑调整。但需待课标修订稿正式颁布后,依据其新推荐的背诵篇目方可定夺调换的课文。
5、课标修订稿很重视认真钻研教材、钻研文本,如前所述,本教材这方面已做得较好。课标修订稿还较明显增加了古诗文背诵的篇目,语文知识的了解量也有所增加(但仍然只要求随文学习,重在运用),我们正在考虑相应的修订。为此,为保持课本原有的篇幅,就将删去原来的一些课文。此增删修改也只有待课标修订稿正式颁布后才好确定。
(三)本教材有与编写理念完全一致,并由本教材编委会主编、中学特级教师和教学骨干为主编写的配套教辅材料,内容介绍详见培训资料,我们也已将其全部上本编委会博客网,其他不少资料也上了本博客网,欢迎选用。
(四)博客名称:北师大版初中语文
网址:http://eblog.cersp.com//userlog32/248518/index.shtml
域名:http://bsdbczyw.cersp.net
(在浏览器地址栏输入任一地址,均可抵达该博客首页)
我们真诚欢迎实验区师生多提宝贵意见,共同建设好本版教材。
北师大版初中语文编委会
赖瑞云(副主编)执笔
2009.12.1
使用建议及有关问题的说明
——北师大版初中语文编委会副主编赖瑞云教授讲座
写在前面:
韦卫受学校派遣,于12月10-11日,在王伟主任带领下和七八年级九位语文老师去薛城,参加“2009年北师大版全国初中语文研讨课大赛”活动,听取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八名老师的优质课,感触颇深,收获颇丰。尤其是北师大版初中语文编委会副主编赖瑞云教授讲座更是让在座的语文老师们指明了教学的方向。因此,韦卫把赖瑞云教授的全部讲座拷贝下来,希望与更多的语文老师共同学习借鉴进步。
原文如下:
· 主要特色及使用建议:
一、多数选文可读性强。尤其是低年级,故事性强的作品明显多于以往教材;这也是钱梦龙先生的建议。学生爱读,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几年来我们作过多次调查,均反映本版中的多数篇目学生是感兴趣的。教学中可充分发挥这一优势,让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1-6册总体情况,可详见《培训资料》所列六册36单元中各单元。
如:七上除秋诗单元及其他单元的少数篇目外,新、老选文几乎全是故事。其中,《童欧寄传》《李寄》,讲少年英雄的经典故事――此二篇虽然文字艰深些,但陈望道、傅东华说过,《西游记》文字比另三大名著艰深,但更适合放在小学,因为它故事性更强。
如,八上的读书妙悟单元(《培训资料》 27页),以往教材读书单元多是较理性、较枯燥;而本教材,《孔孟语录》、《黄生借书说》、培根《论读书》都是大家熟悉的传统经典,《孔孟语录》不能不选,为了较有趣,选入也是经典的培根《论读书》,一中一外,再把较有故事性的《黄生借书说》组合至此;其余的新选文,虽然都是讲读书的,题材挺理性,但内容都挺有趣;如鲁迅的《读书杂谈》(既是议论文又是故事性强),把读书分为两类,一类为职业的读书,认为这类读书带着苦痛,勉勉强强,另一类为嗜好的读书,鲁迅拿打牌作比,天天打,夜夜打,公安局捉去了,放出来后还是打,因为好的博徒意不在赢钱而在有趣,嗜好的读书也是这样,能够手不释卷的原因也在趣味,一页一页里得着深厚的趣味,鲁迅当然是说两类读书都要,重点又是希望学校和师生重视嗜好的读书,但他把这个严肃的理性话题说得那么轻轻有趣;如孙主编的《读书的三种姿势》也是说得生动形象,一是躺着读,随便翻翻,开卷有益,二是坐着读,正襟危坐,认真钻进去,三是站起来读,有自己的见解,与书本对话,语言也很风趣,比喻又很形象,所以这篇文章被全国许多报刊转载;如柏杨的《借书不还,天打雷霹》就更有趣了,书被借去了,往往借者是不记得还的,书的主人要用时找不着,去讨书又显得很是小气,反而理亏一样,这是天下读书人最恼火、最伤心、最窝囊的一件事,柏杨用最刻薄甚至恶毒的语言,用自我贬低的方式把这件事痛快淋漓地骂了一遍,骂得很解气,当然是夸张的假骂,所以文字很有趣;如林海音的《窃读记》是以一件非常动人、感人的故事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找齐这些读书篇目不容易)
又如七下,我们不选居里夫人“我的信念”,而选她和一克镭的感人的故事。
又如八下第六单元文言文名篇《邹忌》《曹刿》《唐且》《晏子》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智慧故事,别的教材未选齐,也未放在一起,我们选齐放一起,产生故事的集中效应。
再如九年级,文学类、议论类作品较多,则多是小说或故事性强的散文,生动事例突出的杂文。即使九上的新闻单元,也多是故事动人的通讯、报告、评论。还有鲁迅作品,我们所选的《百草园》《阿长》《读书杂谈》《孔乙己》《社戏》等都是故事性强的。
选文也是按主题组合,但各主题既覆盖面广泛、周全(人文性基本话题、文学基本母题,第一册人之初基本的教育主题),又很具体,不空泛,如童年梦痕、秋日撷英、亲情歌吟,分别把童年故事、秋天诗文、父爱母爱各集中在一个单元。主题一具体,感性直观性就强,可读性就强。全六册36个单元各单元具体主题,又构成了整套课本的有机联系的人文主题:少年品行——献身祖国——自然万物——科学文化——文学艺术——和谐社会,(人文、文学的基本话题),既比较全面又比较具体(详见培训资料6册主题和36单元主题介绍)。别的教材也是主题组合,但较宽泛,驳杂,如以“爱”组合,把父爱、友情、乡情,乃至有“爱”意义但不是“爱”作主题的篇章,如《阿长与山海经》《信客》都组合在一起),
二、重视文本解读。语文和数理化很大的不同,就是课文在字面上学生自己看得懂,即使文言文,在疏通字词后也能看懂。但这不等于真正读懂了精髓,尤其是写作上的奥秘。这就是鲁迅多次讲过的,极要紧极精彩的东西是不易领悟的,大作品的创作“秘诀”是很不容易看出的。要揭“秘”,又是语文和其他学科的共同点;如果我们不能象数理学科那样给学生发现、解密的兴奋、幸福感,语文的地位终究可能低人一等。于漪在八十年代初就告诫过:学生有一种误解,认为现代文一看就懂,不认真咀嚼,不去体会文字应用的奥妙。后来她还反复强调过。于漪、钱梦龙们杰出的教学就在于给了学生这种兴奋感(妙悟――妙语(妙教)――(学生)妙得,如钱的《中国石拱桥》《驿路梨花》教学。)语文这个懂与不懂的特殊性,文本解读的重要性,许多著名的学者都从不同角度阐述过。人们对此越来越重视。全国中语会今年年会的主题就是文本解读。尚未出台的课标修订稿已加上了“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要引导学生钻研文本”等文字。而解读揭秘绝非易事,于漪们又是少数,因此教材编写者首先应象布鲁纳说的,编写出“一般教师能教给一般学生”的教材;要为普通教师提供解读的帮助。本教材正是如此,不仅象其他教材那样在教参中引入了有关资料,而且主编孙绍振亲自动笔,为近300篇的课文一一写了“导读”,这是各版教材中绝无仅有的。而且主编导读的写法和过去教参那种常流于一般化,难以给人揭秘的兴奋感的“课文说明”有很大不同,它重在解读、细读出文本的艺术奥秘。
如《阿长与〈山海经〉》,开头写到阿长名字的来历,从字面上大家都看得懂,但学习者很可能象朱自清、叶圣陶指出的,眼睛滑过去了。我们的主编却停下来细读,指出一个人的名字却不是她自己的,是别人的名字安在她头上的,正常的情况下,人们能被人这样随随便便对待吗?可见她地位之卑微低下,不被人尊重,很可悲。而且她本人被人这样随随便便安排,却没有什么感觉,很正常似的,没有自尊,麻木。主编指出,鲁迅不惜为此写了两段文字,说明作者在这名字问题的大有讲究,值得细读。主编从一个人名字的来历细读出了这是一个地位卑微的毫不起眼的小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要把主人公地位的卑微牢牢记住?因为跟后面的大转折密切相关。主编指出,当“我”日思夜想有一本《山海经》时,对于小孩子的这种童心却没有人关心,而就是这样一位卑微的有种种可笑毛病(关于这毛病,主编同样作了细读分析)、没有文化(把《山海经》读错了)的小人物,不动声色地记住了,意外地满足了孩子的心灵需求。给童年的“我”极大的心灵震撼(21-22页),使成年的“我”充满温暖地怀念他儿时的“小人物”保姆,以浓重的笔墨,诗化的语言祈求仁厚黑暗的地母永安她的魂灵。主编说,这就是一个伟人宽广的胸怀,鲁迅式的人文情怀,即使是一个麻木愚昧的小人物,哪怕是微小的优长,都看得很重要,以诗一样的语言来赞美。鲁迅对弱者的关怀、尊重(在《阿》文中是双重的,包括阿长对小孩子的“我”,包括作者对小人物“长妈妈”),出现在他的许多作品和许多生活小事中。这就是主编导读的特点,细读出文本思想情感的奥秘、人文的奥秘、艺术的奥秘。
如八上册“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王国维赞此为“得荷之神理”。课本中有道练习,问为何更为生动、形象、传神)。主编导读及其他资料的解读共有:··莲荷挺举的联想。··层递感,过程感,波动感(数数,次序):次第翻飞,层层扩展;一颤一颤昂起头来;一团团舞动起来;一片叶子被吹动了,又平复了,另一片叶子又被吹动了,又平复了,连绵不绝。··表现出晨风很优雅,很从容,很温柔,而不是狂风大作。··表现出诗人欣赏的心情、感觉也随着叶子的次第翻飞的层层扩展而在不断扩展,在默默欣赏,在从容体悟。
现在孙主编有关中学课文的五、六部解读专集已成为国内畅销书。上述中语会的首届文本解读年会就是放在福建开的,孙主编是主报告人,著名特级教师胡明道参会的示范课用的就是本版教材。近水楼台先得月,本版这一优长,值得珍视。
胡明道上的是《最后一片叶子.》。该篇精彩的结尾众所周知,但这结尾的特别之处、深刻之处、艺术的奥秘并不是人人都能清晰、强烈地意识到。主编导读作了细致的分析,归结起来有如下几点:一、谜底揭开之前的贝尔曼,是个极平凡的人,而且有不少毛病,说话粗鲁,一事无成,穷困潦倒,并且他一点没有成为英雄的自我意识,也没有意识到自己会牺牲,这正是他的平凡之处,然而正是这异常平凡的人为救助他人献出了生命,这就非常深邃,使人掩卷沉思。二、谜底的揭开是突然的,由平凡到英雄的倒转是突然的,非常具有戏剧性,并且随即嘎然而止,真有点来无踪去无影。这就给人很大的想象空间,产生了许多新的悬念,贝尔曼当时是怎么行动的?之前有什么迹象?突然听到这个消息的被救者乔安西会受到怎样的震撼?三、最后揭开谜底的那句话是这样说的:“亲爱的,那是贝尔曼的杰作,在最后一片叶子落下来的晚上,他在墙上又画上了一片。”这就不单是揭开谜底,生出新悬念,而且“不论从思想上,还是从艺术上,这都是小说的焦点”。这个在小说中被反复交代的一辈子念叨要有惊人之作却一辈子没有画出的蹩脚画家,最后画出的这片叶子,在艺术上仍然算不上是什么杰作,然而在人生上却是真正的杰作。“那是贝尔曼的杰作”,含义是深广而感人的。主编认为,这正是平凡中的伟大牺牲的象征。四、主编导读总结道,这样的结尾,话说得这么少,却有这么巨大的潜在含量,这就不是一般的故事情节的交代。胡明道的课使我们深感她与上述的主编导读息息相通,力求让学生对这些精彩的思想、艺术奥秘留下较深的印象。她的教学设计十分精彩,共有五个环节:一、请学生复述故事,在学生复述中,写出板书。板书中心是“叶子”二字,一组线连接乔安西与叶子的关系,分别为“观”“数”“等”“成”四字,即观叶子、数叶子、等叶子掉下、结果是活成了;另一组线连接画家,分别是“闻”“思”“画”三字,即贝尔曼听说了这件事,关注、思考这件事,最后画上了这片最后的叶子。二、接着请学生按下列设计说说人物:我们认识了他(她),我们被他(她)感动了,因为我们看见、听见他(她)在______。学生自然主要谈的都是贝尔曼。在教师的充分放开和巧妙引导下,不少学生都注意到了贝尔曼牺牲前平凡的一面,如说话词不达意,乱七八糟;如当教师故意说,“我就是要挽救这个丫头,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时,几位学生立即反驳,“他就是普通人的想法”“他就是要救这个姑娘,没有什么偏向虎山行”(意思是一心救人是真,明知可能牺牲,想成为什么英雄却看不出)。三、在上述充分研读的基础上,接着请学生按“站在贝尔曼的墓前,我想说”的要求,起来发言。一生说,你的杰作挽救了一个生命。一生说,你虽然不文雅却是高尚。一生说,你是平凡又是伟大的。一生说,你用生命完成了一部杰作。四、紧接着,教师顺次抛出了最关键的设计:她说,贝尔曼这么伟大,应是全文的中心,但好像对他写得有点不够,有点别扭;她要求学生就此设计问题,进行讨论。显然,教师指向的正是主编分析的艺术奥秘。由于前面三个环节的铺垫和此设计很有针对性,很快有学生设计出了这样的问题:伟大的好人,为什么后半场才出现,不写完整?教师当即赞赏:真是黄金问题。应答的学生也说得好:这叫悬念——原来是这样!还有学生补充:前面的描写也表明有可能这样。教师顺次总结:欧亨利的结尾,情节中埋有伏笔,结尾峰回路转,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另一学生设计的“为什么要用‘最后一片叶子’作题目?”也不错,意思是为什么不突出贝尔曼?学生的回答更好。一生说,叶子牵连到所有的情节;又一生说,叶子是情感的意象;——这简直和主编说的“焦点”异曲同工了。教师很高兴地作了肯定,并随即在第一环节板书的中心词“叶子”之下写下了“生命杰作”一词。五、最后,教师要求学生课后对这结尾和文中的有关处进行补白想象,方法是:找出空白析果因,依情依理想可能,补言补行补心声,验证所思回原文。这就是主编说的掩卷沉思,所指出的巨大的潜在含量和想象空间了。
三、多数练习编得好。好的课后练习是现代语文教育最重要的助读手段之一,它既为学生提供了探究的抓手,又把编者的引导隐埋其中,让学生通过解题自己发现文本的艺术奥秘;既富挑战性,又跳一跳可摘桃子;因此它只是把专家解读(如本版的主编导读)的必要部分引入其中。本版多数练习都较好,当年教材审定委员会的审查意见就很为赞赏,最近课标研制专家组编选的《新教材设计选粹》也最多选录了本教材练习(详见培训资料中《实验教材选例》部分)。利用本版练习或加以改造、再创即可直接进入教学操作。直接参与了练习设计的二位特级教师编委陈日亮、王立根,几年来就一再倡导这一“教法”。去年二位先生在南阳回访,发现十三中的《雷雨前》教学为此好教例,随即就到处宣传。五年来各实验区已涌现了一批这样的好课,包括去年甘肃比赛和本次比赛时,许多老师获奖的课例。
例如,山东枣庄十五中《回忆鲁迅先生》教例:
围绕二个问题引导学生讨论:
1. 写了鲁迅先生几件事?表现了鲁迅什么品质?
2. 最使你感动的事件和细节。
课本原练习如下:
一、 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文章却大量地、细致地记叙他生活、工作中的琐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你认为这篇文章有值得改正的吗?
二、 朗读鲁迅深夜工作至天亮、海婴连喊“明朝会”两小节,谈谈你的感受,说说哪些地方最动人?
显然教者很好地理解、掌握了练习,又深入浅出、巧妙地改造、化用了练习。效果很好。学生们“七嘴八舌”,气氛热烈,尤其第2题,最后集中多数人的感受,在“明朝会”段,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细读、品读,尤其“挣扎”“无论如何”(声音无论如何放不大)两词(后者本课本、教参未提到,教者领会意图之后的创设,也是下列第四条“重视品读语言”所建议的用好用活“词句品味”栏目等特色设计的例子),效果极佳。
四、重视品读语言。学习语文,最后要落实到语言,最好又是在具体语境中学习活的语言。本教材的“词句品味·积累”栏目是这方面的全新设计,曾受到审定委员会专家的特别肯定。与此相关每篇主编导读都标出了各课关键词语。用好、用活这些特色设计,几年来已随见于各实验区。
例如,山西运城二中《蚂蚁》(八上主读文)教例;此课编写组在回访时现场录像整理而成。
朗读,生字词教学后,教师根据课文后面的练习,经改造后作了如下教学上的处理:
(课本原练习、词句品味:
一、文章用了一系列褒扬人的词语(重大判断、义无反顾、信念坚定)来写蚂蚁,目的是为了赞扬蚂蚁吗?
二、文章又说蚂蚁的“幸福是渺小的”,为什么?
三、作者真的认为蚂蚁的幸福是“货真价实”的吗?
四、文章最后一段说蚂蚁是“令人感慨的动物”,“感慨”能改为“感动”吗?为什么?
词句品味·积累
1、快乐得就要晕过去了。
体味“晕”字夸张、诙谐的意味。
2、它谨慎地左顾右盼,慢慢地朝着一个方向迈出了几步。
想想加点词语的搭配效果;删去其中一个,会有什么变化?
3、它下定了决心,义无反顾地对准一个方向前进。
此刻,这只蚂蚁从我面前的稿纸上面爬过,信念坚定。
用表现人的庄重词语形容小动物,显得风趣幽默。)
上述练习分二类:第一类,练习一及“词句品味·积累”为遣词造句、修辞手法;第二类,练习二、三、四为课文主旨。
对第一类练习,教师有如下教学环节:
·文章的描写中,你认为最精彩、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
(生:战利品、义无反顾、快乐得就要晕过去。 师问生为什么你认为这些词精彩?生答:夸张;拟人;大词小用,反差越大风趣越强。 师作了肯定,并补充了一个原因:生动传神)
·老师认为还有一个最精彩的地方:用词准确传神,请同学们讨论词句品味2。
(学生进行删词与否的讨论,并进行动作模拟。 讨论:生1:不删,显得警戒小心的样子;生2:删“谨慎”,悠闲自在的样子;师启发学生,又师生共同得出:删“左顾右盼”,没那么形象生动;删“慢慢地”,没那么具体)
·出示两幅图(猫、鸡相斗,两熊相遇),要求大词小用、发挥想像,生动传神写片断描写
(有三位学生起来读自己的描写,其中最好的一位学生用了以下词:(鸡)火冒三丈,怒发冲冠,以胜利者的姿态大摇大摆离去,且编出颇有情节的故事;获得全班掌声)。
对第二类练习,教师有如下教学环节(此为上述第三条中所建议的创造性地使用课后练习的例子):
·文章仅仅停留在描写上吗?
(生:不。他写了观点)
·请生齐读写出了观点的段。
·感慨为什么不能换成感动?(即练习第四题)
(生1:无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生2:感动是激动,感慨是为某事感叹;生3:感慨包含感动,感动不含感慨;师:对!体现不出思考)
·用文中相关语句,看作者在思考什么,写作意图是什么?(含练习二、三题之意)
(生1:从义无反顾、货真价实等词句,说明作者是在赞扬蚂蚁; 师问:大家同意吗?无人同意;又问:不同意,请说出理由; 生2:是以物喻人; 生3:义无反顾是增加诙谐幽默感,不是赞扬蚂蚁; 师问:货真价实是赞扬吗?生4:这是蚂蚁自得其乐; 生5:是作者怜悯蚂蚁,这可怜的小东西,第8段有句话:“我实在不忍心伸手戳破它的快乐”就是这个意思; 生6:第7段,作者认为人的命运是环境决定的,另一高度还有人; 师由生6的回答引申说:作者引发了对人的思考,在感慨人自己,人的命运被他人主宰,自己却浑然不知)。
·你同意作者这个观点吗?
(生1:不同意,蚂蚁是低等动物,人是高等动物,人可以保护自己,自己掌握,自己去创造; 生2:同意,我们同在一个生物圈,互相制约,海伦如果不是她的老师,她的一生是黑暗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师:就是自己去奋斗,种种命运谁也无法把握,但我们可以把握好眼前,努力打造人生,快乐人生)。
最后一个环节的讨论特别精彩,班上掌声、笑声不断,实际上,生1生2及教师都基本读懂了《蚂蚁》,前面讨论中的大多数学生也基本读懂了《蚂蚁》的主旨和语言特色。教学围绕课本中的练习及“词句品味·积累”,又有自己的设计创造。
五、贯穿全教材的“比较”设计是别于他人的最显明特点。比较是最朴素的认知事物的方法,也是朱自清、叶圣陶、鲁迅认为极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同主题、同题材作品比较,可使学生心灵丰富、心智开阔,而不至单一、僵化、呆板,并可比出不同写法、不同意蕴,相互解读,互显特色。换词比较可现出原文之妙。还原客观原状可比较出作品情思上或表达上的某一奥秘。练习中已有大量比较题。教学中还可自行创设。
例1开阔心智:
七上册第二单元,各式各样的秋天,而不以为只有传统的悲秋诗词。
七下册第二单元,各式各样的春天,而不以为只有传统的诗情画意之春一种写法。
例2同主题、题材比不同写法、不同意蕴,互相解读,互显特色:
七上第五单元165页练习三:比较各篇各式各样的精彩结尾。
七上的天净沙·秋思,48页练习三,引入另三首天净沙比较:为什么“秋思”似乎更动人(秋思惆怅、愁苦的情绪情感特点鲜明,情、景妙合统一,豁人耳目,其他愁喜不明、模糊甚至不统一;秋思最后句“断肠人在天涯”为醒豁诗眼,入人心灵,其他无。――教参83页)
例3:特殊比较:
如七上第三单元,有一篇《养母》,有一句“纯粹的人”,有一个词“小气”,有一道练习,联系各篇理解这句话,实际上就是用这个很有哲理的话,富有人生感悟的故事解读各篇,读懂天下父母最本色、最朴实无华的情感,尽管他们有许多缺点,甚至可笑的,但是一切都是出自真心、爱心的行为,纯粹在做人的本色。
又如第五单元,用《诺曼底号遇难记》的“履行做人之道”解读同单元的其他二篇英雄篇章。
又如第六单元用《说虎》“虎用力,人用智”的观点去解说《童》《李》《狼》等各篇与坏人恶兽斗智的主题。
这些课文后都有专门的练习。
这些特殊比较的好处是,如果孤立、分散,就起不了这样的作用,而联系在一起互相比较、启发,即使不要其他评论资料,也可以发现其中许多思想的、艺术的奥秘。这样的例子很多,这就是资源的充分利用。找到这些串起各篇的关键篇是不容易的,即使其他教材也有选同样的篇目,如《诺》《说》,但没有用此去串起各篇。
例4换词比较:
七上第一单元第1课的练习二,4小题全是。
七下《春》练习三1(39页),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改为“嫩绿的小草悄然无声地从土里长出来”——看看原句好在哪里,这是陈日亮为主设计的(拟人,具象可感,定语后置,叠字,突出嫩绿,突出人的不经意间的欣喜之感,一不在意,满眼春光,满眼嫩绿鹅黄,喜悦,舒畅-------,因为,由于句子结构变异,使得在阅读的感觉上,突出的是描写:嫩嫩的,绿绿的,前面的叙述句成了说明:嫩绿的小草是偷偷来到人间的,春天不经意间降临了-----这是大学专家帮助作出的解释)。
此类换词比较特别多,第三条中举到的几例,词句品味中的大量例句,还有初稿与定稿、不同译文之间的比较等等,都是。
例5还原比较,七上《背影》第三题(71页)是典型例子。
例5自行创造设计:
如七上册第三单元,虽然都是歌颂父爱、母爱的,但父、母个性、故事、写法大不一样。本教材常务编委、福建著名特级教师陈日亮作了如下的单元教学设计:
儿子无所求于父亲,而父亲却主动给予既平常又超常的爱;(《背》)
儿子有所求于母亲,母亲则给了儿子既足够又超量的爱。(《慈》)
父亲具有母性的慈爱与温柔(《背》)
母亲具有父性的威严与刚强。(《慈》)
为儿女,父母不惜在外人面前掩饰、造假(《父》)
为儿子和家人,母亲不顾在别人面前出丑露乖(《养》)
从儿女可爱的单纯与自私中表现母爱的博大(《我》)
从儿女可爱的调皮任性中表现母爱的博大。(《金》)
心细如母却又笨拙多余的父爱(《背》)
严明如父并且精明过人的母爱(《慈》)
生母般的养母、既自私又无私的母爱(《养》)
外国的母亲,和中国人一样,在家庭中天生以牺牲为乐(《我》)
外国的父母,和中国一样,手背手心都是肉,可怜天下父母心(《父》)
但都是真实的人性、催人泪下的爱,写出来却各式各样、故事内容和表现形式大不一样,包括散文、小说、诗歌、戏剧式的情节和对话,都有;就按照以上去指导学生读一读,感受感受,学生在认识方面、写作方面,就可能很有些收获了。
教学上如何处理比较层的课文?除常规的生字词、朗读教学以及文言文必先进行的字词教学、疏通文意外,按本教材的设计,依据课后练习题,安排、设计教学内容或自行取某一方面进行比较教学即可;这并非过去的略读,而是某一重要乃至主要方面的精读。当然,如时间够,可像主读课文一样,先进行本篇课文的全面的精读教学,再进行比较阅读。
六、表达部分,写作有鲜明体系,有理论指导,有活动设计,有案例借鉴;口语交际内容大多新颖有趣,操作性也强。
上述特色,尤其作核心的文本解读特色形成了本教材的一定难度。唯其有一定难度,才有望与数理学科比肩,才被一些早期实验区认为是最有利于与高中教材接轨的一套教材。
·几个问题的说明
(一)某些篇目与别版教材文字有出入的问题
总的说来,是所用版本不一。
1、七上《背影》,我们所用版本为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的《朱自清全集》第一卷,此版本开头句未独立成段,其好处是与后一句“那年冬天……”语气紧连,且有随意为文之感。人教版所用版本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的《朱自清散文全集》,开头句为独立一段,好处是有提纲挈领和头尾呼应的作用。另外,我们所用的版本还有一个好处,即文中一句“我两三回劝他不必去”比别的版本的“我再三劝他不必去”更像做儿子的想法和口吻,即劝了几次你老爸仍要去,我就不劝了,也更合当时做儿子的尚未被父亲感动时的情景。而“再三”,多少有点过分客气之感。叶圣陶当年主编的开明版教材是独立段和“两三回”,但我们尚未找到原始印本,故暂从现用的全集本,待后再斟酌定夺。
2、八上《天上的街市》(详见培训资料)
3、七上《李寄》,与有的同志见到的其他版本的文字有出入。主要是其中有一句,会引起不同的理解。即第一段的“祭以牛羊,故不得祸”,有的版本“祸”为“福”字。照“福”字,应译为(大意,下同):用牛羊祭祀大蛇,仍旧不能得到福祐。照“祸”字,可译为:用牛羊祭祀大蛇,因此可以免除(直译为:不会得到)灾祸。此种译法,本句可通,“故”译为“因此”也似更妥。粗看虽与后文“或与人梦……”似乎连接不上,但细想可理解为:用牛羊祭祀大蛇,只不过获得暂时的平安,但大蛇贪得无厌,接着就提出要吃童女。这似乎也更合故事情节的曲折变化(“或”似可译为“又”)。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朱东润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也是“故不得祸”,我们用的中华书局版和朱本一样都是较为权威,较可靠的。
4、《口技》(详见培训资料)
5、七下的《春》和《最后一课》,前者的一些用字和后者的一些译法与人教版不一样,一些教师感到不习惯。对此,我们在七下册教参2007年11月的修订时作了如下说明:
《春》:
本版教材的《春》选自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的《朱自清全集》第四卷。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七年级上册(课改前为初中第一册)的《春》亦选自此版本,只是未注明卷次。而苏教版1990年版《全集》本中的《春》,从用词特点看,似为朱自清的原文,但人教版初中课本中的《春》,与此《全集》本中的《春》有22处不同(含一些标点符号)。我们考虑,尽量尊重原文,可改可不改的,不改;特别是一些当时语境下的用词(如“农夫”、“草屋”),更不要去改动。为此,我们参照人教社七年级上册课本,对《全集》本中《春》的原文作了六处用字和三处标点符号的改动。这六处文字改动为:
①水长起来了——水涨起来了;
②草绵软软的——草软绵绵的;
③混着青草味——混着青草味儿;
④乡下去——在乡下;
⑤戴着笠的——戴着笠;
⑥他领着我们上前去——领着我们上前去。
《最后一课》:
本教材《最后一课》所用的版本,课本注①已作了说明,译者为著名法文翻译家、法国文学的著名研究专家柳鸣九。有的课本,主人公译为“韩麦尔”、“小弗朗士”,不是柳译本的“哈默尔”、“小弗朗茨”;倒数第四行译为:“写了两个大字”,不是柳译本的“用最大的字母写出”;其他文字也略有出入。这些课本未注明译者,也未注明所用为何种版本,或只注明“是根据几种版本改写的”。基于上述情况,我们保留了柳译本原貌。
(以下文字未写进教参)其实,“水长(zhǎng)起来了”,与紧接一句“太阳的脸红起来了”都是拟人手法,也不改为妥,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人教版的初中课本用的就是原文的“长”字。包括“草绵软软的”不仅意思明通,而且似另有韵味,并不单是早期白话文用语特点的问题,也属于可不改之列。只是考虑到当代人用语的习惯,我们才随现在的人教版把这两处也改动了。总之,早年的人教版课本并没有这么改动朱自清的原文,后来人教版作了多处改动,又未作说明,而我们则是尽量恢复原文,基本照录原文,反被错觉为改动了原文。
柳译的《最后一课》也比人教版的译文更为准妥、贴切。不说柳是权威翻译家,仅从关键几处的文字就可看出。如前面提到的“用最大的字母写出”与“写了两个大字”意思是不一样的,“法兰西万岁”在法文里并不能称为两个字。又如,柳译的“小家伙,用不着那么着急,你去多晚也不会迟到了!”比人教版译的“用不着那么快呀,孩子,你反正是来得及赶到学校的!”好,因为柳译隐含的“布告”信息(“最后一课”这一重大变故)比后者明晰的多。再如,当先生宣布这是最后一堂法语课时,先生接着说的话,柳译为“我请你们专心听讲”比人教版译为“我希望你们多多用心学习”更象口语的明快表达。特别是当听到这一重大变故时,柳译小弗朗茨的反应是“晴天霹雳”,显然比人教版译的“万分难过”好得多。既然用更好更权威的译文,就不宜随便去改动其译文了,包括小说中的
人名。
(二)教材修订问题
一套教材需长期建设,新教材更需不断完善。一方面要认真吸纳实验区的意见,另一方面又不宜违背当初教育部的审查意见,特别是不宜随便磨平特色,否则教材多样化的改革初衷就将走样。据此思路,近几年本教材的主要修订有:
1、不断完善特色。如最早写就的主编导读,某些篇过深,
已作修改。
2、课标推荐背诵的四篇文言文,原未入选,2007年修订时,已将《出师表》《鱼,我所欲也》分别入选九下册有诸葛亮内容的第二单元和探索精神境界的第五单元作比较阅读。今年修订,又将《送东阳马生序》编入七下第六单元,将其苦难成才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比;《杂说(四)》则编入八下第六单元,与《曹刿论战》等四篇中的君王对待人才之事作比。以上,均有练习等一应构件。
3、增加了适量的成系统的语法、修辞、常用文体知识,均已列入相应各册课本。
4、各实验区多数人反映的一些较难篇目,以及希望增加一些规范的议论、说明文,我们正在考虑调整。但需待课标修订稿正式颁布后,依据其新推荐的背诵篇目方可定夺调换的课文。
5、课标修订稿很重视认真钻研教材、钻研文本,如前所述,本教材这方面已做得较好。课标修订稿还较明显增加了古诗文背诵的篇目,语文知识的了解量也有所增加(但仍然只要求随文学习,重在运用),我们正在考虑相应的修订。为此,为保持课本原有的篇幅,就将删去原来的一些课文。此增删修改也只有待课标修订稿正式颁布后才好确定。
(三)本教材有与编写理念完全一致,并由本教材编委会主编、中学特级教师和教学骨干为主编写的配套教辅材料,内容介绍详见培训资料,我们也已将其全部上本编委会博客网,其他不少资料也上了本博客网,欢迎选用。
(四)博客名称:北师大版初中语文
网址:http://eblog.cersp.com//userlog32/248518/index.shtml
域名:http://bsdbczyw.cersp.net
(在浏览器地址栏输入任一地址,均可抵达该博客首页)
我们真诚欢迎实验区师生多提宝贵意见,共同建设好本版教材。
北师大版初中语文编委会
赖瑞云(副主编)执笔
200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