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经济”计算题考点
1等值计算-注意的问题:
A读题后判断――已知条件、要求的指标
B终值、现值、资金回收、偿债基金系数的表示方式 C等额还本利息照付――计算每年还本付息额
D名义利率与有效利率换算――与等值计算的结合――P16-17 (1)基本计算:7个(P7-11)
① 一次支付的终值、一次支付的现值――基本公式和系数计算
(F/终值计算 FP(1i)n 终值系数 FP P,,in
② 等额支付系列的终值、现值、资金回收、偿债基金――系数计算
P=At(1+i) P=At(P/F,i,t) F=At(1+i) 或 FAt(F/P,i,n-t)
-t
n-t
t=1
t=1
t=1
t=1
nnnn
(1+i)n-1
At
=A=常数 t=1,2,3...n 终值计算:F=A F=A(F/A,i,n)
(2) 计息周期小于(和等于)资金收付周期的等值计算-P16-17
名义利率与有效利率的换算与等值计算结合:
① 将名义利率换算为计息周期利率或年有效利率,计算一次支付的终值或现值—基本公式
② 将名义利率换算为计息周期利率或年有效利率,计算等额支付系列的终值、现值、资
金回收及偿债基金—系数计算。
名义利率:r=im 计息周期利率:i=
rr 年实际利率:F=P(1+)mmm
rIr
I=F-P=P(1+ )m-P=P[(1+)m-1] 有效利率:ieff==(1+)m-1
mPm
m—计息周期数 i—计息周期利率 P--年初资金
2.财务净现值的计算
基本计算:
第1页
FNPV=(CI-CO)t(1+ic)-t FNPV-财务净现值; (CI-CO)t-第t年的净现值;
t=0
n
ic-基准收益率; n-项目计算期 FNPV(i)=(CI-CO)t(1+ic)-t
t=0
n
等值系数计算
3.静态、动态投资回收期的计算
静态投资回收期: (CI-CO)t=0 应用式: Pt=
t=0P't
Pt
I
A
动态投资回收期: (CI-CO)t(1+ic)=0 计算:Pt=T-1+
-t
'
t=0
(CI-CO)(P/F,i,t)
t
c
t=0
T-1
(CI-CO)T(P/F,ic,T)
P't--动态投资回收期 ic--基准收益率 T--累计净现值流量现值开始出现正值或零的年数
Pt--静态投资回收期 CI--现金流入量 CO--现金流出量 (CI-CO第t年净现金流量 t--)
4.
――FUQd
--及附加
P—单位产品销售价格 r—营业税金及附加的税率
Qd--正常产销量或项目设计生产能力 Sn--年营业收入 Cv--年可变成本 T—年营业税金及附加
5.设备经济寿命的简化计算
----年平均使用成本的应用-P76 ――简化计算公式-P78
N0
N0--设备的经济寿命--设备的低劣化值 p—设备目前实际价值 LN--第N年末的设备净残值
6.租金的计算――用附加率法和年金法计算年租金――P83(若考和P83例题模式一样)
RP
加率
(1N*i)
P x r
P—租凭资产的价格 N—租凭期数 i—与租凭期数相对应的利率 r—附N
第2页
i(1i)N
P—租凭资产的价格 N—租凭期数 i—与租凭期数相对应的利率或折现率 RP
(1i)N1
7.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应用方案的经济分析:
折算费用法:当方案有用成果相同时,且采用方案要增加投资时—P96
ZjCjPj*Rc
Zj--第j方案的折算费用 Cj---第j方案的工程成本 Pj--用于第j方案的投资额Rc---基准投资收
益率
8.应收票据贴现所得的计算-P121
贴现期=票据期限-企业已持有票据期限 贴现息=票据到期值x贴现率x贴现期 贴现所得=票据到期值-贴现息
9.固定资产折旧年折旧额计算 p128-p130 工作量法: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x(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双倍余额递减法:
固定资产年折旧率=2÷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100% =12
= ={-/[x+1)÷2]}12
=-
=+
当期确认的合同收入=- 12.营业利润、利润总额的计算-P168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或营业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许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为负)+投资收益(损失为负)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13.成本分析模式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P208
最佳现金持有量=机会成本+管理成本+短缺成本---的最小值 14.存货经济批量-P215
Q*
*
Q---经济订货量 K2--单位成本 K—每次订货的变动成本 D—存货年需要 15.设备购置费:设备购置费、设备原价与运杂费率-P221、P224 设备购置费=设备原价或进口设备抵岸价+设备运杂费 设备运杂费率=设备运杂费/设备原价 16. 进口设备抵岸价的构成:P222-223
① 进口设备抵岸价的构成公式—抵岸价与到岸价的关系
进口设备抵岸价=货架+国外运费+国外运输保险费+银行财务费+外贸手续费+进口关税+增值税+消费税+海关监管手续费
第3页
② 银行财务费
银行财务费=离岸价×人民币外汇牌价×银行财务费率 ③ 外贸手续费
外贸手续费=进口设备到岸价×人民币外汇牌价×外贸手续费率 ④ 进口关税
进口关税=到岸价×人民币外汇牌价×进口关税率 ⑤ 进口环节增值税
进口环节增值税=组成计税价格×增值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到岸价×人民币外汇牌价+进口关税+消费税
17.基本预备费、涨价预备费与建设投资的计算-P229例题(每年必考)
基本预备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基本预备费率 涨价预备费:PC
I
t1
n
t
t
(1f)1 PC--涨价预备费
It--第t年的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之和
n—建设期 f---建设期价格上涨指数
建设投资=静态投资+建设期贷款利息+涨价预备费
总消耗量=净用量+损耗量=净用量x(1+损耗率) 损耗率=(损耗量/净用量)x100% 22.投资估算――生产能力指数法-P290 C2C1(
x2n
)f x1
C2--拟建项目或装置的投资额 C1--已建同类项目或装置的投资额 x2--拟建项目的生产能力 x1--已建同类型项目的生产能力 f—价格调整系数 n—生产能力指数
第4页
“建设工程经济”计算题考点
1等值计算-注意的问题:
A读题后判断――已知条件、要求的指标
B终值、现值、资金回收、偿债基金系数的表示方式 C等额还本利息照付――计算每年还本付息额
D名义利率与有效利率换算――与等值计算的结合――P16-17 (1)基本计算:7个(P7-11)
① 一次支付的终值、一次支付的现值――基本公式和系数计算
(F/终值计算 FP(1i)n 终值系数 FP P,,in
② 等额支付系列的终值、现值、资金回收、偿债基金――系数计算
P=At(1+i) P=At(P/F,i,t) F=At(1+i) 或 FAt(F/P,i,n-t)
-t
n-t
t=1
t=1
t=1
t=1
nnnn
(1+i)n-1
At
=A=常数 t=1,2,3...n 终值计算:F=A F=A(F/A,i,n)
(2) 计息周期小于(和等于)资金收付周期的等值计算-P16-17
名义利率与有效利率的换算与等值计算结合:
① 将名义利率换算为计息周期利率或年有效利率,计算一次支付的终值或现值—基本公式
② 将名义利率换算为计息周期利率或年有效利率,计算等额支付系列的终值、现值、资
金回收及偿债基金—系数计算。
名义利率:r=im 计息周期利率:i=
rr 年实际利率:F=P(1+)mmm
rIr
I=F-P=P(1+ )m-P=P[(1+)m-1] 有效利率:ieff==(1+)m-1
mPm
m—计息周期数 i—计息周期利率 P--年初资金
2.财务净现值的计算
基本计算:
第1页
FNPV=(CI-CO)t(1+ic)-t FNPV-财务净现值; (CI-CO)t-第t年的净现值;
t=0
n
ic-基准收益率; n-项目计算期 FNPV(i)=(CI-CO)t(1+ic)-t
t=0
n
等值系数计算
3.静态、动态投资回收期的计算
静态投资回收期: (CI-CO)t=0 应用式: Pt=
t=0P't
Pt
I
A
动态投资回收期: (CI-CO)t(1+ic)=0 计算:Pt=T-1+
-t
'
t=0
(CI-CO)(P/F,i,t)
t
c
t=0
T-1
(CI-CO)T(P/F,ic,T)
P't--动态投资回收期 ic--基准收益率 T--累计净现值流量现值开始出现正值或零的年数
Pt--静态投资回收期 CI--现金流入量 CO--现金流出量 (CI-CO第t年净现金流量 t--)
4.
――FUQd
--及附加
P—单位产品销售价格 r—营业税金及附加的税率
Qd--正常产销量或项目设计生产能力 Sn--年营业收入 Cv--年可变成本 T—年营业税金及附加
5.设备经济寿命的简化计算
----年平均使用成本的应用-P76 ――简化计算公式-P78
N0
N0--设备的经济寿命--设备的低劣化值 p—设备目前实际价值 LN--第N年末的设备净残值
6.租金的计算――用附加率法和年金法计算年租金――P83(若考和P83例题模式一样)
RP
加率
(1N*i)
P x r
P—租凭资产的价格 N—租凭期数 i—与租凭期数相对应的利率 r—附N
第2页
i(1i)N
P—租凭资产的价格 N—租凭期数 i—与租凭期数相对应的利率或折现率 RP
(1i)N1
7.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应用方案的经济分析:
折算费用法:当方案有用成果相同时,且采用方案要增加投资时—P96
ZjCjPj*Rc
Zj--第j方案的折算费用 Cj---第j方案的工程成本 Pj--用于第j方案的投资额Rc---基准投资收
益率
8.应收票据贴现所得的计算-P121
贴现期=票据期限-企业已持有票据期限 贴现息=票据到期值x贴现率x贴现期 贴现所得=票据到期值-贴现息
9.固定资产折旧年折旧额计算 p128-p130 工作量法: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x(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双倍余额递减法:
固定资产年折旧率=2÷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100% =12
= ={-/[x+1)÷2]}12
=-
=+
当期确认的合同收入=- 12.营业利润、利润总额的计算-P168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或营业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许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为负)+投资收益(损失为负)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13.成本分析模式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P208
最佳现金持有量=机会成本+管理成本+短缺成本---的最小值 14.存货经济批量-P215
Q*
*
Q---经济订货量 K2--单位成本 K—每次订货的变动成本 D—存货年需要 15.设备购置费:设备购置费、设备原价与运杂费率-P221、P224 设备购置费=设备原价或进口设备抵岸价+设备运杂费 设备运杂费率=设备运杂费/设备原价 16. 进口设备抵岸价的构成:P222-223
① 进口设备抵岸价的构成公式—抵岸价与到岸价的关系
进口设备抵岸价=货架+国外运费+国外运输保险费+银行财务费+外贸手续费+进口关税+增值税+消费税+海关监管手续费
第3页
② 银行财务费
银行财务费=离岸价×人民币外汇牌价×银行财务费率 ③ 外贸手续费
外贸手续费=进口设备到岸价×人民币外汇牌价×外贸手续费率 ④ 进口关税
进口关税=到岸价×人民币外汇牌价×进口关税率 ⑤ 进口环节增值税
进口环节增值税=组成计税价格×增值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到岸价×人民币外汇牌价+进口关税+消费税
17.基本预备费、涨价预备费与建设投资的计算-P229例题(每年必考)
基本预备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基本预备费率 涨价预备费:PC
I
t1
n
t
t
(1f)1 PC--涨价预备费
It--第t年的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之和
n—建设期 f---建设期价格上涨指数
建设投资=静态投资+建设期贷款利息+涨价预备费
总消耗量=净用量+损耗量=净用量x(1+损耗率) 损耗率=(损耗量/净用量)x100% 22.投资估算――生产能力指数法-P290 C2C1(
x2n
)f x1
C2--拟建项目或装置的投资额 C1--已建同类项目或装置的投资额 x2--拟建项目的生产能力 x1--已建同类型项目的生产能力 f—价格调整系数 n—生产能力指数
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