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2月21日写的帖子,一字不改的重发!)
我春节前曾写了一些分析讨论三聚环保的长贴,后来改变主意不发了。因为三聚环保是个前期的热门股和高度争议的股票,我不想趟这个浑水。我现在喜欢写东西给自己看,当作我个人展开分析和整理思路的记录。但昨天有人攻击我买三聚是不懂财会,我感到有必要破例回应一下,当然我只能挂一漏万的随笔讲几句我对三聚的看法,仅供参考,对其他人没有任何推荐和建议的意思,我也不为三聚做任何背书和担保,我仍在跟踪并随时准备根据事实修正我的观点。
一、昨天,有人因我持有三聚而认为我不懂财会,我也注意到有很多只看财会数据就轻易给企业下结论的人攻击三聚应收大及现金流不好,认定三聚有造假甚至诈骗的嫌疑。我要指出的是,应收大或现金流不好从来就不是认定企业造假或诈骗的充分必要条件,甚至连必要条件也不是。当造假和诈骗公司被揭露了,你可能会发现有些企业有应收大或现金流不好的情况,但反向推论不成立。也就是说,不能只因应收大现金流不好就认定企业造假和诈骗!
二、环保行业将是未来一个时期在中国受到高度重视和将被大力发展的行业,可谓上下同欲!这几年,每年的冬天都是一阵阵的雾霾惊呼和恐慌,而且愈演愈烈,各级政府下重手整治环境污染特别是雾霾的措施将变的愈来愈激烈、越来越具强制性。预计本年3月两会期间有关整治雾霾的提案和法案有如过江之鲫,这对三聚环保这类有重要节能减排技术的企业应是明确的利好。
三、对三聚的机制我要展开说一下(欲罢不能,一孔之见,仅供参考,说错了我也不负责)。
看三聚环保,主要是看其运营机制,看那几项黑科技的落实和应用情况,而不是只根据几项财会数据就叽叽歪歪的给三聚下造假结论。几年来,三聚能发展的这么快必有其机制特别之处,这就是我说的:三聚有汇聚天下人才、汇聚天下黑科技、汇聚天下财力的能力。三聚并不是研究院,应该说三聚的那些黑科技大多不是自己研发的,很多都是在国内或国外既有团队早已研发多年并已基本取得了成功的技术,三聚的长处就是能将这些技术发掘出来,并将其同广泛的市场应用相对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所以,三聚的竞争优势并不在其自身的科研能力上,而在其能摆平各方利益并创造出一个共赢机制的能力上。只要有了这个机制和能力,三聚就可以不断的发掘出新的具有重大应用价值和推广潜力的黑科技并与市场对接。中国从来就不缺人才、不缺黑科技、不缺钱财,中国最缺的就是对其发掘、利用、整合和推广的机制,只要三聚环保能继续保持摆平各方利益和创造共赢机制的能力,那未来的黑科技还会层出不穷,永不枯竭,这就是有缘之水。
打个比方,三国时期,武功超强的关羽张飞赵云等一群猛将、以及足智多谋的诸葛亮等众多文人谋士,就相当是各自拥有独特黑科技的机构和特殊人才,刘备虽没有超群的武功和谋略,但却能摆平各方的利益,有驾驭、集聚和使用人才的能力和号召力,能创造出一种共赢机制,使大家聚集在自己麾下干一番大事业,从一边角之地缚鸡之力逐步做强做大,三分天下有其一,这就是武功谋略看似一般的刘备的高明之处,SO IS 三聚环保的机制!
过去一段时间以来,三聚显然在一定程度上是具有这种汇聚机制的,当然,三聚过去行之有效的这种汇聚人才、黑科技和财力的机制究竟还能维持多久?我也不知道。如果处理不当,友谊的小船会说翻就翻,分赃不匀兄弟反目也是常事,。。。但目前三聚已经到手的几项黑科技及其衍生发展前景,至少也够三聚吃个五年十年了。
四、三聚现在正在大力推进和落实的至少有这样几项黑科技及其衍生应用:悬浮床项目,生物质炭基肥项目,钌基合成氨项目,焦炉烟气脱硫脱硝处理技术等等。我要指出的是,以前三聚连续3年100%的业绩增长都和这四项黑科技无关,这几项黑科技都是2016年才基本搞成到可应用推广状态的项目,这些项目从今年开始才可能发力和对三聚的业绩产生贡献,这就是三聚的后劲。关于这几项黑科技的突破性价值、意义以及应用潜力我就不赘述了,内容太多,感兴趣的雪友可以自己去调研和了解。我只想指出,三聚总包的悬浮床项目在世界上独占先机,据说是目前仍处于平稳运行中悬浮床项目,这一项目如真验证了其平稳运行能力,三聚的未来发展潜力当不可小窥。现在每过一天都是悬浮床多运行的一天,最近消息面死寂,但随时都可能有相关重大消息发布。我以前说了,看三聚如不看悬浮床那还是干脆别看了!可以说,悬浮床是当前三聚突破的牛鼻子,悬浮床成功了就会一通百通,没人有人,没钱有钱,没枪有枪,没权有权。
五、搞成悬浮床的为什么是三聚而不是大企业?(这个问题也展开一点议论)
很多怀疑三聚造假的人质疑说,为什么是三聚而不是中石油中石化和大研究院先搞出来?我要说大国企在体制机制上,在对新技术论证、研发和拨款上,其决策链条长、层级限制多、内部矛盾和牵制因素盘根错节,研发决策上相当的滞重迟缓,没先搞出来也很平常。再比如,现在中石油中石化老总的年工资也才60万元左右,激励不足,他们到底能有多大的积极性来冒险开拓创新啊?至于国外大企业为什么没先实用化这项技术的影响因素当然也很多,除大企业病外,石化领域可搞的东西也太多了,阴错阳差等等。另外,你们总不能说外国人没搞出来的东西咱中国人就都搞不出来吧?你们总不能说大企业没搞出来的东西小企业就都搞不出来吧?
只要稍微了解一下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你就会看到有很多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和小企业成功崛起甚至在全球崭露头角,你能轻易否定三聚环保也可能干出点中石油中石化甚至外企还没干出来的事情吗?三聚搞的悬浮床目前正在运行,这是基于事实,而不是基于企业的资历和规模。这方面例子其实还很多,比如,福耀玻璃30多年前从福建一穷乡僻壤制水表玻璃的小民营厂发展到现在生产汽车玻璃世界第一位置,这个过程中缺不缺人才?缺不缺资金?缺不缺技术?而同期那些国营大玻璃厂、汽车厂、研究院所等等,哪个不比早年的福耀玻璃更具资格和优势?为什么会是福耀玻璃?华为在深圳小库房里开始拼搏的时候,可以和无数优势国企和大唐这样的科研机构比吗?而这些国企和大唐现在能和华为比吗?所以,发展机制要比规模和资质更重要,三聚环保就是这样。
六、再对那些只看财报就认为三聚可能造假的人说几句。一般造假要成功搞五年以上而不败露那是很难很罕见的,三聚现在已经搞了几年了?在一片质疑声下,三聚的股价目前还没有一泻千里而是能近6个月横盘在这里微幅震荡,其支撑力不可谓不强劲,难得这些资金全都是傻子吗?有些怀疑造假的人说,天啊,三聚有很多项目都是自己垫资和与自己关联单位合作做,把这看成是三聚搞体内和自我循环式造假证明,。。。我想指出的是,最近几年油价低迷和产能过剩,很多石化企业确实是挣扎在破产或微利边缘,一下子确实拿不出什么钱来投资,项目上马可能确实需要地方政府的基金支持和三聚以垫资的方式合力启动,但只要三聚的这几项黑科技货真价实、具有足够的经济效益,那么,即使三聚最后真参股了一些(甚至参与了几个悬浮床经营等)项目,又有什么了不起的?关键不是看那些炼化厂现在有没有钱支付三聚,而是要看那些黑科技项目是否真的能带来好效益!(况且,如三聚不和那些石化企业合作上项目,三聚也没有油气来源指标和不具单独搞炼化生产的资质。)
附三聚林总在2017年1月初行业颁奖大会后的一段公开报道的讲话。大家可见仁见智。
三聚环保林总在行业颁奖大会后大言不惭的公开发表了一段感言,非常有内容: “我领导的团队在2016年对石油化工行业发展产生了一些影响。第一件事,就是我们突破了悬浮床重油加工的几乎所有工程化的难题,中国人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超级悬浮床MCT的工业装置在去年2月21号一次开车成功,并实现了平稳运行。在我们运行的过程中,我们不但掌握了开车的技术,停工的技术,事故处理的技术,还全流程加工了高、中、低温煤焦油和高钙稠油,重质组分的转化率达到96-99%,轻油收率达到92-95%,在座有非常多的石油化工的专家,实现了这个数据,我们可以自豪地讲中国人站在炼油技术的顶端了。这项技术将对今后石油炼制行业产生巨大的影响,使我们炼油的品种越来越多了,越来越便宜了,而我们所得到目的产品的量越来越大了,从而直接或间接影响国家的石油战略。这项技术也是一个平台技术,这项技术深入挖掘还有非常多的用处,包括实现煤、油、生物质的转化,让更多的绿色生物质代替化石能源,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第二件事,三聚公司实现了低压钌基氨合成催化剂的大规模生产,同时推出了以钌基合成氨催化剂为基础的整套中国人自己的低压合成氨技术,我们在80公斤到90公斤的压力下单程转化率氨净值大于20%,由魏可镁院士领导的研究团队已经为此奋斗了非常多年,这项技术我们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各项指标走在世界的前列。第三件事,我们提出了绿色发展的战略。我们用制备催化剂、碳材料的工艺手段,用秸秆生产出了先进的碳材料,以及先进的碳基复合肥和土壤改良剂,实现有机质和营养物质的还田。我们与政府合作,采用PPP模式,已经与70个县达成了合作协议,2017年将建立数十套这样的生产装置,不但让秸秆不再成为危害,而且成为宝贝。建立这样一个产业体系,为的是什么,第一个是在促进化肥大幅度的减量、粮食生产增质、生物质增产的基础上,使土质得到改善。更重要的是,三聚要建立全球最大的生物质运营体系,为生物质大规模生产能源化工产品打下基础。”
参考阅读:三聚不是研究院,其竞争力是发掘出黑科技并使其与市场对接https://xueqiu.com/4439117448/77127418(不光是主贴,我在该主贴后的跟帖里,阐述了很多个人的看法和观点)
$三聚环保(SZ300072)$ @今日话题
(这是我2月21日写的帖子,一字不改的重发!)
我春节前曾写了一些分析讨论三聚环保的长贴,后来改变主意不发了。因为三聚环保是个前期的热门股和高度争议的股票,我不想趟这个浑水。我现在喜欢写东西给自己看,当作我个人展开分析和整理思路的记录。但昨天有人攻击我买三聚是不懂财会,我感到有必要破例回应一下,当然我只能挂一漏万的随笔讲几句我对三聚的看法,仅供参考,对其他人没有任何推荐和建议的意思,我也不为三聚做任何背书和担保,我仍在跟踪并随时准备根据事实修正我的观点。
一、昨天,有人因我持有三聚而认为我不懂财会,我也注意到有很多只看财会数据就轻易给企业下结论的人攻击三聚应收大及现金流不好,认定三聚有造假甚至诈骗的嫌疑。我要指出的是,应收大或现金流不好从来就不是认定企业造假或诈骗的充分必要条件,甚至连必要条件也不是。当造假和诈骗公司被揭露了,你可能会发现有些企业有应收大或现金流不好的情况,但反向推论不成立。也就是说,不能只因应收大现金流不好就认定企业造假和诈骗!
二、环保行业将是未来一个时期在中国受到高度重视和将被大力发展的行业,可谓上下同欲!这几年,每年的冬天都是一阵阵的雾霾惊呼和恐慌,而且愈演愈烈,各级政府下重手整治环境污染特别是雾霾的措施将变的愈来愈激烈、越来越具强制性。预计本年3月两会期间有关整治雾霾的提案和法案有如过江之鲫,这对三聚环保这类有重要节能减排技术的企业应是明确的利好。
三、对三聚的机制我要展开说一下(欲罢不能,一孔之见,仅供参考,说错了我也不负责)。
看三聚环保,主要是看其运营机制,看那几项黑科技的落实和应用情况,而不是只根据几项财会数据就叽叽歪歪的给三聚下造假结论。几年来,三聚能发展的这么快必有其机制特别之处,这就是我说的:三聚有汇聚天下人才、汇聚天下黑科技、汇聚天下财力的能力。三聚并不是研究院,应该说三聚的那些黑科技大多不是自己研发的,很多都是在国内或国外既有团队早已研发多年并已基本取得了成功的技术,三聚的长处就是能将这些技术发掘出来,并将其同广泛的市场应用相对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所以,三聚的竞争优势并不在其自身的科研能力上,而在其能摆平各方利益并创造出一个共赢机制的能力上。只要有了这个机制和能力,三聚就可以不断的发掘出新的具有重大应用价值和推广潜力的黑科技并与市场对接。中国从来就不缺人才、不缺黑科技、不缺钱财,中国最缺的就是对其发掘、利用、整合和推广的机制,只要三聚环保能继续保持摆平各方利益和创造共赢机制的能力,那未来的黑科技还会层出不穷,永不枯竭,这就是有缘之水。
打个比方,三国时期,武功超强的关羽张飞赵云等一群猛将、以及足智多谋的诸葛亮等众多文人谋士,就相当是各自拥有独特黑科技的机构和特殊人才,刘备虽没有超群的武功和谋略,但却能摆平各方的利益,有驾驭、集聚和使用人才的能力和号召力,能创造出一种共赢机制,使大家聚集在自己麾下干一番大事业,从一边角之地缚鸡之力逐步做强做大,三分天下有其一,这就是武功谋略看似一般的刘备的高明之处,SO IS 三聚环保的机制!
过去一段时间以来,三聚显然在一定程度上是具有这种汇聚机制的,当然,三聚过去行之有效的这种汇聚人才、黑科技和财力的机制究竟还能维持多久?我也不知道。如果处理不当,友谊的小船会说翻就翻,分赃不匀兄弟反目也是常事,。。。但目前三聚已经到手的几项黑科技及其衍生发展前景,至少也够三聚吃个五年十年了。
四、三聚现在正在大力推进和落实的至少有这样几项黑科技及其衍生应用:悬浮床项目,生物质炭基肥项目,钌基合成氨项目,焦炉烟气脱硫脱硝处理技术等等。我要指出的是,以前三聚连续3年100%的业绩增长都和这四项黑科技无关,这几项黑科技都是2016年才基本搞成到可应用推广状态的项目,这些项目从今年开始才可能发力和对三聚的业绩产生贡献,这就是三聚的后劲。关于这几项黑科技的突破性价值、意义以及应用潜力我就不赘述了,内容太多,感兴趣的雪友可以自己去调研和了解。我只想指出,三聚总包的悬浮床项目在世界上独占先机,据说是目前仍处于平稳运行中悬浮床项目,这一项目如真验证了其平稳运行能力,三聚的未来发展潜力当不可小窥。现在每过一天都是悬浮床多运行的一天,最近消息面死寂,但随时都可能有相关重大消息发布。我以前说了,看三聚如不看悬浮床那还是干脆别看了!可以说,悬浮床是当前三聚突破的牛鼻子,悬浮床成功了就会一通百通,没人有人,没钱有钱,没枪有枪,没权有权。
五、搞成悬浮床的为什么是三聚而不是大企业?(这个问题也展开一点议论)
很多怀疑三聚造假的人质疑说,为什么是三聚而不是中石油中石化和大研究院先搞出来?我要说大国企在体制机制上,在对新技术论证、研发和拨款上,其决策链条长、层级限制多、内部矛盾和牵制因素盘根错节,研发决策上相当的滞重迟缓,没先搞出来也很平常。再比如,现在中石油中石化老总的年工资也才60万元左右,激励不足,他们到底能有多大的积极性来冒险开拓创新啊?至于国外大企业为什么没先实用化这项技术的影响因素当然也很多,除大企业病外,石化领域可搞的东西也太多了,阴错阳差等等。另外,你们总不能说外国人没搞出来的东西咱中国人就都搞不出来吧?你们总不能说大企业没搞出来的东西小企业就都搞不出来吧?
只要稍微了解一下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你就会看到有很多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和小企业成功崛起甚至在全球崭露头角,你能轻易否定三聚环保也可能干出点中石油中石化甚至外企还没干出来的事情吗?三聚搞的悬浮床目前正在运行,这是基于事实,而不是基于企业的资历和规模。这方面例子其实还很多,比如,福耀玻璃30多年前从福建一穷乡僻壤制水表玻璃的小民营厂发展到现在生产汽车玻璃世界第一位置,这个过程中缺不缺人才?缺不缺资金?缺不缺技术?而同期那些国营大玻璃厂、汽车厂、研究院所等等,哪个不比早年的福耀玻璃更具资格和优势?为什么会是福耀玻璃?华为在深圳小库房里开始拼搏的时候,可以和无数优势国企和大唐这样的科研机构比吗?而这些国企和大唐现在能和华为比吗?所以,发展机制要比规模和资质更重要,三聚环保就是这样。
六、再对那些只看财报就认为三聚可能造假的人说几句。一般造假要成功搞五年以上而不败露那是很难很罕见的,三聚现在已经搞了几年了?在一片质疑声下,三聚的股价目前还没有一泻千里而是能近6个月横盘在这里微幅震荡,其支撑力不可谓不强劲,难得这些资金全都是傻子吗?有些怀疑造假的人说,天啊,三聚有很多项目都是自己垫资和与自己关联单位合作做,把这看成是三聚搞体内和自我循环式造假证明,。。。我想指出的是,最近几年油价低迷和产能过剩,很多石化企业确实是挣扎在破产或微利边缘,一下子确实拿不出什么钱来投资,项目上马可能确实需要地方政府的基金支持和三聚以垫资的方式合力启动,但只要三聚的这几项黑科技货真价实、具有足够的经济效益,那么,即使三聚最后真参股了一些(甚至参与了几个悬浮床经营等)项目,又有什么了不起的?关键不是看那些炼化厂现在有没有钱支付三聚,而是要看那些黑科技项目是否真的能带来好效益!(况且,如三聚不和那些石化企业合作上项目,三聚也没有油气来源指标和不具单独搞炼化生产的资质。)
附三聚林总在2017年1月初行业颁奖大会后的一段公开报道的讲话。大家可见仁见智。
三聚环保林总在行业颁奖大会后大言不惭的公开发表了一段感言,非常有内容: “我领导的团队在2016年对石油化工行业发展产生了一些影响。第一件事,就是我们突破了悬浮床重油加工的几乎所有工程化的难题,中国人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超级悬浮床MCT的工业装置在去年2月21号一次开车成功,并实现了平稳运行。在我们运行的过程中,我们不但掌握了开车的技术,停工的技术,事故处理的技术,还全流程加工了高、中、低温煤焦油和高钙稠油,重质组分的转化率达到96-99%,轻油收率达到92-95%,在座有非常多的石油化工的专家,实现了这个数据,我们可以自豪地讲中国人站在炼油技术的顶端了。这项技术将对今后石油炼制行业产生巨大的影响,使我们炼油的品种越来越多了,越来越便宜了,而我们所得到目的产品的量越来越大了,从而直接或间接影响国家的石油战略。这项技术也是一个平台技术,这项技术深入挖掘还有非常多的用处,包括实现煤、油、生物质的转化,让更多的绿色生物质代替化石能源,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第二件事,三聚公司实现了低压钌基氨合成催化剂的大规模生产,同时推出了以钌基合成氨催化剂为基础的整套中国人自己的低压合成氨技术,我们在80公斤到90公斤的压力下单程转化率氨净值大于20%,由魏可镁院士领导的研究团队已经为此奋斗了非常多年,这项技术我们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各项指标走在世界的前列。第三件事,我们提出了绿色发展的战略。我们用制备催化剂、碳材料的工艺手段,用秸秆生产出了先进的碳材料,以及先进的碳基复合肥和土壤改良剂,实现有机质和营养物质的还田。我们与政府合作,采用PPP模式,已经与70个县达成了合作协议,2017年将建立数十套这样的生产装置,不但让秸秆不再成为危害,而且成为宝贝。建立这样一个产业体系,为的是什么,第一个是在促进化肥大幅度的减量、粮食生产增质、生物质增产的基础上,使土质得到改善。更重要的是,三聚要建立全球最大的生物质运营体系,为生物质大规模生产能源化工产品打下基础。”
参考阅读:三聚不是研究院,其竞争力是发掘出黑科技并使其与市场对接https://xueqiu.com/4439117448/77127418(不光是主贴,我在该主贴后的跟帖里,阐述了很多个人的看法和观点)
$三聚环保(SZ300072)$ @今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