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我是三军总司令
活动目标:
1. 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有节奏、重复的特点。
2. 能在一定的动物形象和军械形象之间产生联想,大胆进行仿编.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对解放军和小动物已有一定的了解。
物质准备:与诗歌相关的图标、幼儿用书和动物图片。
活动重点:
学会诗歌,能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活动难点:
积极开动脑筋,根据诗歌中小鸟飞机、小鱼军舰、小龟坦克的对应关系,想象其他动物和军事装备的联系,尝试仿编诗歌。
活动过程:
一、引发幼儿兴趣。
师:一天,小兵遇到了三个动物妈妈,他们之间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情?又会说些什么呢?
二、欣赏诗歌,初步理解诗歌内容。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诵诗歌一遍。
提问:诗歌里说了些什么?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标,并鼓励幼儿用诗歌里的语言回答。
2.看图标,教师再次朗诵诗歌。
讨论:为什么小兵把小鸟当做飞机?把小鱼当做军舰?……
3.集体朗诵诗歌1-2遍。
三、仿编诗歌。
1.提问:还有哪些动物的妈妈来找小兵?小兵会把小动物们当做什么呢?为什么?
2.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动物图片,并鼓励幼儿根据动物的不同特点进行仿编,如:蜻蜓妈妈问我,小蜻蜓哪儿去了?我说:小蜻蜓做了我的直升机。(大象-装甲车、蝙蝠-降落伞、鲸鱼-潜艇、小狗-军犬……)
3.在幼儿仿编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启发式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动物与军械形象之间是否匹配,如:当幼儿提问“乌鸦-战斗机”时,教师可以继续引发其思考:乌鸦适合做战斗机吗?哪种动物更适合做战斗机呢?为什么?
4.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自由仿编诗歌,并将幼儿仿编的诗歌串联起来,用原诗的结尾作为结束。
建议
1.教学变式:幼儿将自己仿编的诗歌带回家,讲给家长听,由家长帮助其进行文字记录。
2.活动延伸:可以将诗歌的图标放在语言区中,鼓励幼儿继续进行仿编、
3.领域渗透:与美术领域相结合,鼓励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仿编的诗歌。 附儿歌:
鱼妈妈问我:“我的小鱼哪儿去了?”我说:“小鱼做了我的军舰。” 龟妈妈问我;“我的小龟哪儿去了?”我说:“小龟做了我的坦克。” 鸟妈妈问我:“我的小鸟哪儿去了?”我说:“小鸟做了我的飞机。” 三位妈妈一起问我:“你是谁?”我说:“我是海陆空三军总司令。”
诗歌:我是三军总司令
活动目标:
1. 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有节奏、重复的特点。
2. 能在一定的动物形象和军械形象之间产生联想,大胆进行仿编.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对解放军和小动物已有一定的了解。
物质准备:与诗歌相关的图标、幼儿用书和动物图片。
活动重点:
学会诗歌,能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活动难点:
积极开动脑筋,根据诗歌中小鸟飞机、小鱼军舰、小龟坦克的对应关系,想象其他动物和军事装备的联系,尝试仿编诗歌。
活动过程:
一、引发幼儿兴趣。
师:一天,小兵遇到了三个动物妈妈,他们之间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情?又会说些什么呢?
二、欣赏诗歌,初步理解诗歌内容。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诵诗歌一遍。
提问:诗歌里说了些什么?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标,并鼓励幼儿用诗歌里的语言回答。
2.看图标,教师再次朗诵诗歌。
讨论:为什么小兵把小鸟当做飞机?把小鱼当做军舰?……
3.集体朗诵诗歌1-2遍。
三、仿编诗歌。
1.提问:还有哪些动物的妈妈来找小兵?小兵会把小动物们当做什么呢?为什么?
2.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动物图片,并鼓励幼儿根据动物的不同特点进行仿编,如:蜻蜓妈妈问我,小蜻蜓哪儿去了?我说:小蜻蜓做了我的直升机。(大象-装甲车、蝙蝠-降落伞、鲸鱼-潜艇、小狗-军犬……)
3.在幼儿仿编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启发式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动物与军械形象之间是否匹配,如:当幼儿提问“乌鸦-战斗机”时,教师可以继续引发其思考:乌鸦适合做战斗机吗?哪种动物更适合做战斗机呢?为什么?
4.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自由仿编诗歌,并将幼儿仿编的诗歌串联起来,用原诗的结尾作为结束。
建议
1.教学变式:幼儿将自己仿编的诗歌带回家,讲给家长听,由家长帮助其进行文字记录。
2.活动延伸:可以将诗歌的图标放在语言区中,鼓励幼儿继续进行仿编、
3.领域渗透:与美术领域相结合,鼓励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仿编的诗歌。 附儿歌:
鱼妈妈问我:“我的小鱼哪儿去了?”我说:“小鱼做了我的军舰。” 龟妈妈问我;“我的小龟哪儿去了?”我说:“小龟做了我的坦克。” 鸟妈妈问我:“我的小鸟哪儿去了?”我说:“小鸟做了我的飞机。” 三位妈妈一起问我:“你是谁?”我说:“我是海陆空三军总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