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
(2012-2015年)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长沙文化创意产业,将文化创意产业打造成为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重要内容;是构建以“高、新、软、优”为特征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率先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城市竞争力与城市品位,加快推进国际文化名城建设的必然选择。为加快长沙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根据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湖南省文化强省战略实施纲要(2010—2015)》(湘发〔2010〕4号)、《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湘发〔2010〕14号)、《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编制本发展规划。
本规划所述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以创作、创造、创新为根本手段,以文化内容、创意成果和知识产权为核心价值,以高新技术为重要支撑,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引领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消费潮流的新兴产业,主要包括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创意设计、文化软件、动漫游戏、新媒体、文化信息服务、文博会展、演艺娱乐、文化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广告业、印刷复制、教育咨询、工艺美术等行业。
一、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一)发展现状
1.产业发展迅速,社会经济贡献率高。2005-2009年,长沙市文化创意产业保持了年均20%以上的增长速
度。2010年全市文化产业实现总产出(收入)948.73亿元,增加值达到453.84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10%,创造税收62.8亿元,已经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增速和对GDP的贡献率均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目前全市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52.22万人,占全社会从业总人数的12.3%。
2.产业优势明显,产业体系基本成型。初步形成了以影视传媒、动漫游戏、新闻出版、演艺娱乐、文化旅游、民间工艺为主体的文化创意产业体系,在全国具有广泛影响与较强的竞争优势。长沙是中国第一个民族卡通品牌的诞生地,创作生产数量长期居全国前列,动漫图书制作及蓝猫、虹猫、蓝兔、山猫等动漫衍生品销售额持续增长,基本形成了从动画原创、制作、出版、发行,到衍生产品生产、动画教育、媒体播出等较为完整的动画产业体系。
3.龙头企业集中,市场拓展能力增强。长沙形成了以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湖南日报报业集团、长沙晚报报业集团、长沙广电集团、三辰卡通、宏梦卡通、拓维信息、青苹果数据等一批在业界举足轻重的文化创意企业。拓维集团同步推进手机动漫原创与信息平台建设,并成功上市,被业内誉为“动漫第一股”。“天舟文化”成为全国民营出版传媒第一股。
4.品牌效应凸显,产业地位稳步提升。长沙广电集团创作摄制的《走向共和》、《雍正王朝》、《恰同学少年》等精品力作,在国内外引起了较大反响。中国电视“金鹰”艺术节永久落户长沙。电视节目从以《快乐大本营》为代表的明星娱乐大众,发展到以《超级女声》为代表的大众自娱自乐,长沙一直处于领跑的地位。“湖南卫视”、“体坛周报”、“虹猫蓝兔”、“快男超女”、“田汉歌厅”等品牌都具有
很高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在中国文化产业品牌研究中心迄今发布的133个国内著名文化产业品牌中,湖南创造的文化产业品牌达29个,占21%。长沙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个整体品牌已经在全国叫响。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长沙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特色、优势与较好的发展基础,但基于新的发展环境与新的发展起点,也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1.发展理念有待提升。有利于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体系、市场环境、管理模式和人才支撑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长沙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得益于率先引入新的发展理念,从而把握了先机。目前,不少城市都在高起点、宽视野、大手笔地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如果长沙固步自封,不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发展理念,就很容易被赶超。
2.体制机制有待改革。体制和机制制约是长沙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瓶颈。只有坚定不移地走市场化道路,切实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增强企业活力,才能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
3.产业投入有待增加。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有赖于政府财政支持与金融市场发育的“双轮驱动”。与其他同类城市相比,长沙市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财政支持力度相对较弱,金融平台的建设更是严重滞后。 4.产业集聚有待强化。文化创意产业布局比较分散,卡通动漫的两个龙头企业中的三辰卡通集团在河西麓谷,而宏梦卡通集团在河东星沙。文化创意产业规模效应与集群效应都比较低。
5.产业结构有待调整。总量规模比较大,但其主体部分主要是劳动密集度高、附加价值低的传统文化产业,文化创意及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系数大、产业成长性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所占比例较小。 6.商业模式亟待创新。文化创意企业创立初期大多盈利能力较弱,难以形成有效的持续盈利模式,对政府输血存在一些依赖。 (三)发展环境
近年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突飞猛进,形成了“三足鼎立,群雄并起”的基本格局。“三足”是指:以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湾文化创意产业圈,以上
海为中心的“长三角”文化创意产业圈,以深圳、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文化创意产业圈。“群雄”主要有杭州、长沙、重庆、天津、南京、武汉、西安、成都、苏州等城市。
1.产业发展迅猛。北京等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持续增长、规模较大。全国三大文化创意产业圈形成了增加值高达5000亿元的产业发展规模,并且正以20%以上的速度在持续增长,可以预见,到“十二五”期末,这三大文化创意产业圈的总规模将达到15000亿元。
2.产业竞争激烈。全国各地文化创意产业的竞相发展形成了竞争新格局。各大城市先后制定了发展规划和政策,广州、深圳、杭州、南京、武汉、西安、成都等城市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来抓,大手笔规划、大力度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你追我赶、日新月异的发展态势。
3.产业结构趋同。我国已有1万多家与动漫有关的公司,国产电视动画片产量已超过了日本。目前已有数十座城市将动漫游戏产业作为发展重点,这些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重点也都大同小异,容易形成重复建设与恶性竞争。
4.产业整合显现。产业结构的趋同与产业竞争的白热化,最终必然导致文化创意产业的大洗牌与大整合。可以预见,在“十二五”期内将大量出现以龙头企业为核心进行的标准化及连锁经营,开展跨行业与跨区域的产业整合。 (四)发展机遇
1.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自20世纪末英国首先提出发展“创意产业”以来,文化创意产业在全球范围迅速崛起,人类正进入文化经济时代。美英日等发达国家创意产业占GDP的比重已超过汽车等传统产业,以新兴产业的姿态迅速发展成为支柱产业。世界产业发展的最新趋势表明,创意和创新已经成为城市发展与繁荣的基本动力,知识和理念推动着财富的创造和社会的现代化。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具有显著的高成长性。这种高成长性不仅表现为产业总量和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张,也表现
为新型业态的衍生与市场组织方式的创新,并催生出新的市场需求,形成良性互动。这就给每一个城市都提供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与机会。长沙是一个典型的内陆城市,要以世界眼光、国际视野把握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积极借鉴和引进国外新兴产业发展理念、先进管理方式和优秀创意灵感,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升产业整体实力,努力迈向国际市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2.长沙文化创意产业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高新技术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革新,都将有力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的科技含量,丰富文化创意产业的产品和服务形态,带来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跃升。我们与国际及国内先进水平相比虽然有一定差距,但由于全球创意产业的发展尚处于成长期,同时,创意产业发展的“硬约束”条件较少,如果能把握机遇、科学规划、合理引导、有效扶持,完全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长沙影视传媒、新闻出版、演艺娱乐、动漫游戏等产业在全国异军突起,就很好地说明这一点。
3.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湖南省正致力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力推进“两型”社会建设。长沙正处于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资源、环境和土地空间约束日益增强,对产业发展的高端化、集约化要求不断提高。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排放、低碳绿色、生态环保的重要特征和优结构、扩内需、增就业、促跨越、可持续的独特优势,其影响力与渗透力大大超出了一般产业的范围,是支持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是促进“两型”社会建设的战略性产业,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抓手。长沙市作为湖南省会城市,把握这一历史机遇,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对“两型”社会建设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4.各级政府相继出台支持政策,文化创意产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2009年,国务院发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门类。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颁发了《湖南省文化强省战略实施纲要(2010-2015年)》(湘发〔2010〕4号)、《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湘发〔2010〕14号)和《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规划》。长沙市必须紧紧抓住和用好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文化创意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等为依据,立足长沙特色与优势,围绕建设国际文化名城的总体定位,遵循“大文化引领,大投入推进,大平台支撑,大力度创新”的基本思路,以“创作、创新、创造、创业”为基本方略,使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实现经济社会科学跨越的催化剂,全面提升城市品位与综合竞争力的杠杆,加速“两型”社会建设的推进器。 (二)基本思路
遵循“改革创新,扩大开放,项目引领,突出特色,集群发展”的方针。
——改革创新先行,夯实发展基础。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切实推行“政企分开”、“管办分离”,重点完成电影发行与放映、文艺院团、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和广播电视节目制播分离等方面的改革。
——扩大对外开放,抢占发展制高点。以建设国际文化名城为突破口,着力引进国际著名的文化创意企业,大胆承接欧美日韩等先进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服务外包业务,引进国外先进的“文化+创意+科技+产业化”的发展模式,吸引国际优秀文化创意人才。鼓励本土文化创意企业“走出去”直接参与国际竞争,促进文化创意产业通过与外贸、旅游、体育等的嫁接走向国际市场,支持中介机构推动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国际化。
——以大项目为抓手,引领产业方向。通过大项目建设构筑大平台,以大平台吸引与培育大企业;做
好大项目之间的产业配套,强化其产业内涵,充分发挥重大项目的引领与带动作用。
——突出自身特色,谋求错层竞争。加强统筹规划与政策引导,明确创意产业定位。进一步强化特色,巩固核心竞争力,重点发展创意设计业、影视传媒业、动漫游戏业、数字资讯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其进一步做强做大。突出自身特色与优势,实现错层竞争与差异化发展,避免结构趋同与恶性竞争。 ——强化产业整合,实现集群发展。引进战略投资者,培育龙头企业,强化园区建设,推进集群发展,促进产业整合,着力打造三个以上国家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与“旗舰式”文化创意企业,强化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效应。
——延伸产业链条,催生新型业态。推动龙头企业通过从创意、创作与创造、产业化研发到市场化拓展的价值链重构,扩展产业链条,发展衍生产品,创新产业业态,实现多产业融合,建立起有效的盈利模式,培育新的增长点。既立足于以文化创意打造完整的文化创意产业链,又着眼于以文化创意提升传统产业,实现从卖产品到卖文化、卖创意、卖设计的转变。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跃上一个新的台阶,产业规模显著扩大,形成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产业体系,产业的集群化、园区化与国际化水平显著增强,产业链与盈利模式大幅提升,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区域性文化创意中心,成为继环渤海湾文化创意产业圈、“长三角”文化创意产业圈、“珠三角”文化创意产业圈之后的文化创意产业增长极。 ——产业规模持续扩张。2012-2015年,文化创意产业产值与增加值年均增长18%左右,2015年文化创意产业总产值超过2000亿元,增加值超过1000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10%以上。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业态,做大做强以创意内容为核心的文化服务业,占领文化创意产业链高端,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成为推动全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导产业之一。
——产业布局更加合理。形成“一带一圈多点,二城五区六街”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格局,即以打造“湘江文化创意产业带”与“岳麓山文化创意产业圈”为核心,多点拓展。
——产业平台大幅拓展。着力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五大支撑平台,即投融资平台、交流与交易平台、研发与孵化平台、人才培养与信息服务平台、知识产权保护平台。到2015年,初步形成体系完善、运作高效、能够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综合支撑平台。
——产业主体发展壮大。培育发展一批掌握核心技术、拥有原创品牌、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形成富有活力的优势企业集群和具有特色的优势产业集群,打造一批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文化品牌,使长沙成为国内重要的创意产业集聚区。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广泛运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和软件技术,大幅提高文化企业的装备水平和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文化原创能力和研发能力,使长沙成为重要的文化创意产业创新中心和应用研发高地。形成以影视传媒业、动漫游戏业、创意设计业与数字资讯业为主体架构的战略性新兴文化创意产业体系,对新闻出版业、民间工艺、演艺娱乐与文化旅游业、广告与会展业、现代印刷业等产业进行提质改造,形成一批规模特色产业和优势企业。继“电视湘军”、“出版湘军”、“演艺湘军”、“动漫湘军”后,形成“设计湘军”、“数字湘军”,并形成多种优势互补、能够立体作战的湖湘文化创意产业集团军。 ——市场体系日益完善。丰富文化产品市场,培育文化人才、信息、技术、资本等要素市场,开拓大众性文化消费市场,巩固歌厅、酒吧等消费优势,促进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合理流动。推动影视剧(节目)、图书、动漫、烟花、湘绣、红瓷等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拓展海外文化市场。
三、发展重点
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是高度重视文化创意环节的开发和拓展,高度重视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软件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撑和应用。
长沙要着重把握这一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以“高、新、软、优”为切入点,瞄准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两大主攻方向,重点发展影视传媒、动漫游戏、创意设计、数字资讯、新闻出版、演艺娱乐休闲、文化旅游、广告与会展、教育与咨询、工艺美术等十大产业,巩固和利用现有基础,努力形成新的特色优势领域,不断提高产业综合实力。坚持以“内容为王”,依托“文化湘军”的优势,把提升文化产品的内涵和质量作为基本着力点,推出更多高品位、高水准的文化精品,将内容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注重挖掘红色文化、楚汉文化、湖湘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增强文化创意对建筑装饰、工程机械等各产业领域的渗透与融合,使最新的文化创意和设计理念延伸到产品生产、制作、传播、营销的全过程,最大限度地提升相关产业的文化含量和文化附加值,凸显国际文化名城的产业特色和城市形象。突出科技创新,积极推进文化与科技相融合,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湘绣等传统文化产业,大力培育新兴文化业态,推出更多兼备科技含量与文化含量的文化产品,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形成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产品,抢占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抓住“两型”社会建设、“三网融合”试点等机遇,以数字技术、软件技术、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支撑和提升动漫游戏业、创意设计业、新闻出版业、影视制作等的研发、生产、传播和营销,做大做强数字内容产业。 长沙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点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大力发展文化创意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系数大、产业成长性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如创意设计业、影视传媒业、动漫游戏业、数字资讯业,把握这类产业高成长性与高产业关联度的特点,将其培育成为文化创意产业新的增长点与未来发展的制高点;二是传统优势产业及地方特色产业,如新闻出版业、文化休闲与文化旅游、广告与会展、出版印刷等产业,通过提质改造,增加其文化创意科技含量,将其进一步做强做大,形成突出的竞争优势。通过充分挖掘自身的特色资源,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或通过文化创意产业之间融合形成文化创意产业新型业态。如下表所示:
(一)创意设计业
通过举办创意设计大赛、高峰论坛、产品展销等多种活动,提升全社会创意设计意识,激活长沙10多万大学生的创造潜能,营造“创意长沙”的浓厚氛围;加大对创意设计业的扶持力度,发展和繁荣创意设计市场,建设一批文化创意设计工作室,形成一个综合性的创意设计中心,将其打造成为文化创意设计人才的集聚洼地与培训基地、文化创意设计产业的孵化器;打造具有世界影响的创意设计专业展会,完善创意设计业发展的整体环境和设施条件;利用现有骨干企业的基础优势,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意设计品牌企业。引进和培育一批知名设计大师,形成力量雄厚的创意设计人才队伍。大力发展工业设计、平面设计、服装设计、城市与建筑设计、室内设计,以及广告创意与设计、品牌策划与营销等行业,着力增强工业设计创新能力,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设计成果产业化。鼓励企业整合创意设计、策划咨询等环节,设立企业设计中心或独立的创意设计企业,提供行业性、专业化的创意设计服务。以湖南省工业设计创新平台建设为核心,以湖南大学、中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等高校及各类设计院所为依托,整合力量,发挥优势,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包装装潢、模具等工业设计和广告设计,大力发展建筑设计、规划设计、园艺设计、时尚设计等;建设好凌华印务公司长沙市包装印刷工程设计研究中心,以创意设计为抓手,推动印刷产业进一步向文化产业的高端转型升级。抓住长沙列入全国广告产业重点支持城市的机遇,大力扶持广告产业发展,努力争取“国家广告创意园”落户长沙。建立健全创意设计业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认定制度,扶持新生设计力量,调动设计师和设计企业的积极性。加强创意设计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长沙设计力量参与国际竞争,提升全市创意设计国际化水平。 (二)影视传媒业
加强对文艺作品生产的引导和扶持,提升影视内容生产制作水平,催生一批体现时代精神、富有艺术内涵、在全国有广泛影响的精品力作,打造影视品牌。
支持长沙广播电视集团加快发展,加快湖南长广天择公司上市,推动市广电艺术中心改制上市,建设全国一流的影视制作团队。加快数字化院线建设,推广社区数字连锁影院,开拓影视发行渠道,完善影视产业链和商业模式。以“星沙金鹰影视文化城”的建设带动影视传媒业再上新台阶,借助湖南广播影视集团在全国影视传媒产业领域的独特优势,形成全国示范性园区与产业发展区;省市联动,继续办好“金鹰电视艺术节”。发展影视内容产业,进一步提升影视作品的文化内涵、艺术质量、创意设计及科技含量,满足多种媒体、多种终端发展对影视数字内容的需求,鼓励“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文化元素融合,中国优秀文化与国外优秀文化嫁接”,推进“文化+创意+科技”等方面的创新与探索,制作10部具有重要国际国内影响并深受市场欢迎的精品力作,集中办好10个电视品牌栏目。强化“影视制作—发行—播映—衍生产品开发”的一体化建设,延伸产业链,鼓励影视传媒与其他传媒交叉发展,推进影视传媒业与网络游戏业、信息服务业、零售商业的嫁接,形成杂交优势,催生文化创意产业的新型业态。 (三)动漫游戏业
发挥长沙“原创动漫之都”优势,以湖南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为依托,在大河西先导区建设一个具有国内领先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的“麓谷动漫游戏城(麓谷动漫文化创意产业园)”,引进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的世界知名动漫企业,进一步壮大现有的三辰、宏梦、拓维、山猫等动漫与游戏企业,利用虹猫蓝兔、山猫吉咪等品牌动画形象,形成创作、产业开发、市场拓展、观光旅游一体化的产业链,形成在规模及影响力上具有压倒优势的全国动漫与游戏产业示范基地与产业发展区;通过该产业基地的拓展区支撑“西岸创意创新产业带”的建设。鼓励并引导企业充分利用3G和广电CMMB手机电视等新技术,开发动漫与游戏新产品,催生手机动漫、手机游戏等新兴业态,举办中国(长沙)手机文化产业国际博览会,办好中国原创手机动漫游戏大赛;重点发展原创动漫游戏产品的创作和研发、动漫游戏公共服务平台、以动漫游戏内容开发的衍生产品和服务等,提高动漫游
戏原创能力、开发能力和制作水平,打造受众喜爱的具有民族特色、国际化的动漫形象和品牌,形成创意、制作、营销、播放、版权交易、衍生品开发的完整产业链和盈利模式,将长沙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动漫游戏产业基地;促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游戏技术、电子游戏软硬件设备等产品的开发,提高游戏产品的文化内涵,大力开拓网络休闲游戏、手机游戏和家庭视频游戏市场,抢占娱乐游戏产业高地;依据中国(湖南)动漫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中国(湖南)手机动漫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技术优势,促进动漫产业的交流与发展。 (四)数字资讯业
全力配合省里依托“国家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化基地”,形成完整的数字媒体节目制作和传输应用的技术解决方案,建立省级数字媒体工程技术中心并发展成国家级数字媒体工程技术中心。以青苹果数据中心为龙头,打造“世界华文文献数据中心”。以长沙国家软件园为基础,以朝阳IT产业街为依托,以湖南超级计算中心建设为契机,整合湖南创智系列、湘计算机系列及其它软件及数码科技企业,全面提升数字资讯处理、开发与传输能力。重点发展文化创意相关软件支撑技术和应用服务模式,推动软件技术与文化创意内容的融合,催生一批先进文化软件产品和公共技术平台。把握长株潭作为全国广播、通信、网络“三网融合”试点城市的机遇,通过多元杂交创新衍生产品,催生新型业态。积极推进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重点发展以“三网融合”为基础和运作平台的数字化传媒产业和文化内容服务,完善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区的传媒产业链。建设好星辰在线“影像中国”数字版权交易平台。促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加强本市传媒集团与电信运营商的合作,加快发展手机报、手机网站、手机广播电视、网络广播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数字高清电视、IPTV网络电视、电子报、电子杂志,开发移动文化信息服务、数字娱乐产品等增值业务,培育一批新媒体优质品牌。加大对重点网站的扶持力度,稳步推进重点网站以互建链接、内容供应、技术合作等方式开展国际合作,促进主流媒体借助互联网平台扩大影响力。加强基层网站
建设。加强网络管理,完善行政监管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互联网管理体系,扶持发展优秀商业门户网站,大力发展电子商务。 (五)新闻出版业
依托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湖南日报报业集团、长沙晚报报业集团、体坛周报集团等国有或国有控股大型企业集团发展新闻出版业。重点建设好中南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支持天舟文化、学海传媒、弘道文化等民营出版企业的发展,强化产业集群效应。以《湖湘文库》工程建设为契机,在文化、政论、科普、时尚等主要领域推出100部精品力作。重点发展教育类电子出版物、数字图书、互联网音像出版物、纸质有声读物、手机出版物等以数字化内容、数字化生产和数字化传输为主要特征的出版新业态。推进平面媒体、图书出版业的数字化战略,推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与传统出版业的结合,促进出版产业向多媒体、网络化发展,实现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的转型。加强数字化音视频的制作与出品,形成互动教育、数字图书、数字报刊、网络出版、手机出版、电子出版、有声阅读等特色产业集聚的数字出版产业链。进一步强化出版与发行的良性互动,进一步完善发行网络,创新发行方式,拓展发行渠道,重点抓好定王台书市、以国储和长沙电脑城为中心的电子出版物市场的建设,在每年一届的长沙图书交易会的基础上策划举办国际图书展与版权交易会。鼓励企业引进世界先进技术设备,以高新技术手段推动传统印刷业改造升级,重点发展数字印刷、绿色印刷、立体印刷、快速印刷等相关产业。发挥龙头印刷企业的带动作用,拓展创意策划、出版传媒、艺术收藏、装帧设计等创意性服务,形成印刷产业链的良性循环,推动印刷复制产业从单纯加工服务型向现代服务型转型升级,全面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支持鸿发印务物流园建设,抓好黄花印刷科技产业基地改造提质。支持长沙纸业大市场发展,培育壮大长沙印刷市场,形成辐射中部地区的市场能力,推动产业发展。
(六)演艺娱乐休闲业
发挥长沙演艺娱乐的品牌优势,以天心文化产业园为大本营,利用现有基础,在东至芙蓉路,西至湘
江路,北至五一大道,南至南湖路约5平方公里范围内,通过改造、提质、规范,大力发展以歌厅、酒吧、健身休闲为重点的演艺娱乐休闲业,建设国内外向往的娱乐休闲之都。借鉴国际演艺业巨头的经验,支持田汉大剧院、琴岛歌厅、魅力四射为代表的演艺集团全面提质,做强做大。鼓励演艺业“走出去”,走出湖南,走向世界。推进酒吧、网吧、茶吧以及美容休闲养生等行业的标准化管理与连锁经营。对解放路酒吧文化街、劳动路演艺文化街进行规范提质,实行高雅娱乐与大众娱乐、静吧与热吧分区,劳动路演艺文化街重点发展新兴的体验产业与体育休闲业。以岳麓书院的国学与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研究院的国医为依托,联合强势媒体,以“千年学府,湖湘论坛”为主题,推出“国学修身,国医养生”系列讲座,并形成衍生产品与衍生服务,全面提升娱乐休闲的文化品位,提高高档消费的比重。扶持高雅文艺演出,大力支持开展群众性演出活动,拓展文化消费市场。 (七)文化旅游业
全力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快速发展。重点建设好铜官窑、汉王陵、炭河里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启动马王堆遗址公园、月亮岛主题文化公园、湖湘文化园、田汉文化艺术产业基地建设,加快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西湖文化园和湘江百里文化创意产业走廊建设,着力打造马王堆、铜官窑、天心阁、沩山—炭河里、花明楼、文家市等精品文化旅游区,规划拓展精品、特色文化旅游线路,策划举办丰富多彩的特色文化旅游活动,大力发展与主题公园、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文化场馆、文化活动、人文历史等深度融合的文化旅游产业,将长沙打造成为境内外人士赴我国中部城市文化旅游的目的地。精心规划建设靖港、乔口、铜官、新康、开慧、沙坪、文家市、灰汤、 梨等一批文化名镇。加大文化旅游纪念品开发力度,积极建设文化旅游纪念品市场。以大型展会、重要文化活动为平台,培育新的文化旅游消费热点。 (八)文博会展业
大力发展以文物博览、文物仿制品、文物及艺术品交易、文化产品交易博览、文化节会及相关服务业为主要内容的文博会展业。进一步提升浏阳国际烟花
文化节等商业节会的层级、规模、档次,办好中国(长沙)橘子洲国际音乐节、艺术长沙、环湘江自行车赛等系列节会赛事活动。积极申办中国(长沙)手机文化产业国际博览会。省市联动,办好金鹰电视艺术节、“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长沙动漫游戏展、图书交易会等。支持艺术品拍卖公司、担保公司发展,进一步加强韭菜园、白沙路文物古玩街建设,使之成为中南地区文物古玩收藏、鉴赏及交易中心。积极引进全国性的专业文化会展项目,大力培育本土品牌,着力提升会展服务水平,通过对会展软、硬环境的优化,推进会展业规模化、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进程;推进长沙市各展览馆的提质改造,打破分割,运用信息化提升场馆的综合利用效率,强化场馆的功能,提高会展的经济效益。 (九)教育咨询业
充分发挥长沙市教育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各类教育培训与咨询服务业。大胆引进国际教育培训与咨询机构,推进教育与咨询业的跨越式发展;重点发展学前教育、大学生就业前培训、再就业培训、在职教育与培训,挖掘高端人才教育市场与老年人教育
市场;推进咨询业的标准化管理与连锁经营。抓好以土城头艺术公社为中心的大学城艺术培训业。推动牛耳教育、湖南长沙环球职业教育集团上市。 (十)工艺美术业
重点发展利用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与文化旅游业紧密结合,大力推进有市场前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实现产业化,运用创意设计对传统的湘绣、烟花、陶瓷、纺织品、菊花石、园林以及茶叶、竹器等农林产品进行提质,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做好传统技艺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创新传承方式,鼓励全国各地具有产业和市场潜力的传统技艺来长开发文化产品,拓展服务项目。重点推进沙坪湘绣产业园、湖南湘绣城、顺龙国际工艺美术品产业基地、隆平高科园红瓷产业基地建设。提升工艺礼品产业研发设计和生产营销能力,打造工艺礼品研发基地。
附:长沙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重点
四、空间布局
重点围绕一江(湘江)一山(岳麓山)做文章,打造“湘江文化创意产业带”与“岳麓山文化创意产业圈”。形成“一带一圈多点,二城五区五街”的文化创意产业格局: (一)一带一圈多点
“一带”:以“一江两岸文化走廊建设规划”为基础,突出文化与创意的嫁接,推进文化创意的产业化,重点发展文化旅游、娱乐休闲等产业,形成“湘江文化创意产业带”。
“一圈”:倾力打造“岳麓山文化创意产业圈”。充分利用好岳麓山这一长沙的重要标志和最好名片,与“两型”社会大河西先导区的建设对接,形成长沙市文化创意产业新的增长极:一是以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为核心,打造“湖湘文化大本营”,举办全球湖湘名人的盛会,推出配套的“千年论坛”,出版系列经典图书;二是依托湖南省中医研究院、湖南中医药大学等高校及科研院所,发展以“国学中医”为核心的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括文化交流、教育培训、健康服务等;三是以湖南大学的工业设计及建筑学科为核心,联合中南林业大学的园林设计专业及其他大学的设计专业,发展以“现代设计”为核心的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括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园林设计、时尚设计等;四是充分挖掘岳麓山周边10万大学生在文化创意方面的创造力与消费力;五是对桃子湖一带艺术村进一步整合规划,形成原创艺术及交易、人才培养、文化旅游的重要基地;六是以麓谷动漫城为依托,形成梅溪湖文化创意区;七是以湖南超级计算机中心的云计算为依托,形成信息、资讯与设计服务中心。 “多点”:一是马王堆汉墓遗址建设以及由此衍生的古汉文化与创意产品;二是湖湘文化园开发以及由此衍生的湖湘文化与创意产品;三是铜官窑遗址开发以及由此衍生的陶瓷文化及创意产品;四是浏阳市以文化创意对烟花、园林、菊花石等传统产品进行提质改造所形成的特色文化创意产品;五是以湖南广电集团、湖南出版集团为依托,形成影视传媒、新闻出版等文化创意产业新的增长点;
六是宁乡县以佛文化、
养生文化、茶文化等衍生出来的养生休闲文化创意产业。
(二)二城五区五街
“二城”:一是麓谷动漫游戏城,打造中国动漫游戏产业的旗舰;二是星沙金鹰影视文化城,打造中国标杆性的影视文化产业发展示范园。
“五区”:一是芙蓉新闻出版产业发展区(以开福区、芙蓉区西片为核心,未来可向芙蓉区的东片及望城、宁乡拓展),以新闻出版这一优势文化产业为依托,强化纸、声、电、网一体化,催生创意产业新型业态;二是星沙特色创意产业发展区(以星沙为核心,包括湖南湘绣城、沙坪湘绣产业园、黄花印刷科技产业园,未来可向浏阳拓展),重点运用文化创意产业对湘绣、印刷、园林、烟花等传统产业进行提质改造;三是以贺龙体育馆为中心重点开发文化创意体验及其衍生产品;四是麓山创意设计与文化旅游区,围绕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岳麓书院及湖南超级计算机中心,重点发展原创艺术、工业设计、文化创意人才培养、信息服务与文化旅游;五是青竹湖文化休闲旅游区,围绕青竹湖高尔夫球场及服务外包产业园,重点开发文化休闲旅游业。 “五街”:一是以田汉大剧院为中心的劳动路演艺娱乐休闲文化街;二是解放西路酒吧休闲一条街;三是从坡子街到太平街的美食民俗文化旅游一条街;四是以定王台为中心的文化创意出版物交易一条街;五是以望城的铜官镇、丁字镇、靖港镇与乔口镇为中心,形成四大古镇文化旅游休闲创作交易一条街。 优化产业布局。根据各区域产业发展基础与资源优势,突出重点、适度交叉、协调推进、错位发展,形成各具特色、各展其长的功能区域,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合理布局、集约发展。
芙蓉区:发挥中心城区优势,以培养楼宇经济为途径,重点发展创意设计、数字资讯、文博会展、演艺娱乐、文化旅游和文化信息服务业。
天心区: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和文化市场优势,以天心文化产业园为大本营,重点发展数字出版、演艺娱乐休闲、文博会展和创意设计产业。
岳麓区:发挥环岳麓山文化资源优势和大学城科技、人才优势,依托“一山三湖”(岳麓山、梅溪湖、西湖、后湖)生态资源,重点发展创意设计、动漫游戏、艺术培训、会展、教育咨询和文化旅游业。 开福区:依托沙坪湘绣等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工艺美术、数字内容、文化旅游业。
雨花区:发挥武广新城等交通区位优势,重点发展文博会展、文化软件、数字内容、创意设计业。 望城区:发挥人文历史优势,重点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工艺礼品、艺术原创与服务业、文化旅游休闲业。
长沙县:发挥工程机械、高新技术产业聚集优势,重点发展工业设计、创意技术研发、出版印刷和工艺美术业。
浏阳市:发挥烟花爆竹生产和红色文化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创意设计、工艺美术和文化旅游业。 宁乡县:依托灰汤温泉等绿色资源、刘少奇故居等红色文化资源和日益提升的区位优势,重点发展文化旅游、养生休闲、教育咨询业。
长沙高新区:发挥特殊的区位和政策优势,借助国家动漫游戏基地的基础,重点发展动漫游戏、创意设计、新媒体及文化信息服务业。
五、发展路径
(一)彰显文化资源优势
文化产业的长足发展首先依赖于丰厚的本土文化资源,长沙文化产业的异军突起正是得益于湖湘文化的沃壤。“十二五”时期,必须进一步重视对长沙本土文化资源的挖掘、盘活与利用,努力从楚汉文化、湖湘文化、红色文化资源中汲取养料,获取灵感,挖掘题材,催生创意,从而打造精品,铸造品牌;必须充分依托电视湘军、出版湘军、文艺湘军、动漫湘军等特色优势,提升文化原创能力、吸附能力和辐射能力,为长沙文化产业领先全国、走向世界筑牢基础,站稳脚跟。
(二)发挥科技创新支撑作用
充分发挥“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文化+旅游”特色,推动文化生产方式、营销方式、传播方式的创新,拓展新型文化产品和服务。推动传统
文化产业融合数字技术、互联网、软件等高新技术,不断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文化创意领域的科技研发纳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鼓励我市动漫游戏、数字内容等优势文化创意企业积极参与高新技术研发和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订,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拓展产业发展的新空间。 (三)强化文化产业集约经营
以政策为杠杆,综合运用各种措施,推动资源向基地集聚,产业向园区集中。整合资源,优化配置,统筹文化园区建设,打造天心文化产业园等一批主业突出、集聚效应明显、吸引力、辐射力强的优势文化园区,加快建设中南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等一批文化产业创新、示范和孵化基地。建设和提升麓谷动漫产业园、青竹湖文化创意产业园等一批创意设计产业基地,增强企业孵化和公共服务功能,完善创意设计产业链,为创意设计企业提供最佳的栖居、交流、发展环境,夯实创意设计业发展基础。加强产业集群内部的有机联系,进一步推动产业融合、集聚以及产业链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引进国际国内大型知名文化企业和其他战略投资者,发展总部经济,推动内涵式增长、集约化发展。依托重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龙头文化企业,引进和建设一批投资规模大、辐射带动作用强、科技 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重大项目,增强文化产业发展后劲。 (四)做强文化产业市场主体
支持长沙广电集团、长沙晚报报业集团以社会效益最大化和经济效益最优化为导向,通过体制改革,加快机制创新,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增强跨地区、跨行业、跨领域扩张的能量,大力发展新媒体、新技术、新业务,提升产业层次,增强舆论引导能力和文化传播能力,成为强势文化传媒集团。支持重点文化创意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创新创意为动力,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不断提高研发生产和市场开拓能力,打造一批拥有先进技术和自主知名品牌,具有较强发展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文化创意领军企业,引领文化产业新兴业态发展。支持文化创意企业实施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实现跨区域发展、规模化经营。大力支持、积极吸纳社
会资本和外资进入法律和政策允许的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着力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文化创意企业、跨国公司和重大项目,提升我市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实力。鼓励、支持和促进中小文化创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培育发展富有活力的优势企业群体,形成合理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格局。 (五)拓展产业支撑平台
立足自身特色与优势实现产业定位,出台相应的产业政策,强化产业发展规划,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化、集群化发展;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的标准化建设,争取使我们的龙头企业成为相关行业标准的制订者;着力提升公共信息平台、教育培训平台、公共研发平台、交流与展示平台的建设,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的资源与信息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市场交易费用。大力推动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公共技术平台,为原创产品研发、创新技术应用提供便捷、有效、低成本的公共技术服务,提高文化创意企业的整体研发能力。依托高等院校、职业技术院校、重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基地、相关行业协会及行业龙头企业,在创意设计、动漫游戏、数字出版、影视制作、新媒体等领域加快建设一批技术水平先进、服务功能强大的文化创意产业公共技术平台。推动在关键技术领域和重点企业建设一批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工程实验室和重点实验室,提高文化创意企业技术研发能力和文化产业整体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加强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安全播出等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加快关键技术设备改造更新,促进新技术广泛应用。加快推进面向“三网融合”的有线电视基础网络设施、视频业务平台、数字内容集成运营平台、有线电视网络核心机房以及无线电视覆盖系统的建设,为“三网融合”业务开展提供技术和基础设施保障。 (六)推动对外双向交流
加强文化创意国际和区域合作。配合长沙国际化战略的实施,以世界眼光、国际视野和时代精神、开放勇气,主动打破内陆局限,广泛借鉴国外先进文化发展成果、理念和经验,积极引进资金、技术、项目和人才培养机制,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国际化水平。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以提高原创水平,提升科技含
量,打造商业模式,实现产业整合。引进欧、美、日、韩等的世界一流文化创意企业来长进行绿地投资或跨国并购,共同打造文化创意产业的旗舰与示范园区。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做好牵线搭桥工作,鼓励与帮助本土文化企业去国外巡演与连锁经营,通过独资、合资、控股、参股等多种形式,在国外兴办经营实体,建立文化产品营销网点。通过举办长沙国际动漫游戏展、中国(长沙)国际手机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文化活动,为文化企业提供连接国内外市场的产品展示及交易机会。鼓励支持本市文化企业和单位参加境外图书展、动漫展、影视展、演艺展、艺术节、游艺游戏设备展览等国际展会和文化活动,利用境外节展平台促进广播影视作品、动漫游戏、高端工艺美术等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鼓励文化产业行业协会与海外相关机构合作,积极举办文化创意产业投资贸易推介活动,推动文化创意产品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实现国际化、规模化发展,建设具有国际影响的大型文化主题公园。鼓励文化创意企业海外上市融资。
(七)引导文化市场消费
充分发挥长沙的文化消费优势,把扩大市民文化消费、提升文化消费水平作为拉动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加快发展大众文化消费市场,开发中高端消费市场,培育特色文化消费,形成新的文化消费增长点。继续举办好“阳光娱乐,创业兴文”等活动,引导市民形成良好的文化消费习惯。发挥好公益性文化场馆的功能,鼓励发展民间博物馆,提高市民文化素质和鉴赏水平,引导树立健康向上的文化消费理念。努力降低成本,提供价格合理、丰富多样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提高市民文化消费意识和能力。开发与文化创意结合的教育培训、健身、旅游、休闲等服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支持金融机构积极开发文化消费信贷产品,促进文化市场繁荣发展。强化文化市场监督管理,切实维护文化消费权益。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供坚强保障
在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下,建立由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参与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协调推动我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组织推进重大建设项目,发布文化创意产业重点支持领域,提出年度计划等。建立相关的考核、评价和责任制度,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纳入市委市政府对各区县(市)、各相关部门工作实绩的考核。各区县(市)应建立健全文化产业工作领导机构及其办事机构。 (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机制创新 解放思想,敢为人先,以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的关键是:改革管理体制,培育市场主体。改革管理体制重在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由主办转为管理”,“由微观管理转为宏观管理”,政府主管部门定位于“强化规划管理,突出产业引导,重在环境优化,着力平台建设”。培育市场主体重在实现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重点完善长沙晚报报业集团、长沙广电集团、市直属文艺院团的转型与改制。
(三)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强化政策保障 认真落实国家、省、市鼓励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法规和税收、金融、土地等优惠政策,进一步研究制定符合文化创意产业规律的政策措施,完善原创内容、技术研发、人才激励、投融资等各项扶持政策。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建立文化创意作品著作权登记资助制度,对创意成果应用、知识产权评估、抵押融资等进行扶持。建立文化创意产业统计核算制度和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完善统计监测与考核,注重产业发展资料的收集整理,编纂出版《长沙文化发展蓝皮书》,为促进产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和信息服务。不断优化政府服务,完善产业支撑服务体系。
(四)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破解融资瓶颈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制定相应管理办法,改革财政资金投入机制。市与区县实行分级错层扶持,市里重点扶持龙头企业与标志性项目,区县重点扶持中小企业与启动性项目。
强化金融支持。落实国家、省金融支持文化产业
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有关政策,建立完善文化投融资体
制机制,培育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投资者,构建一流的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服务平台,推动文化与市场对接、文化与资本融合。着力建设支持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金融平台,通过文化创意企业联盟或行业协会,以打包方式与金融机构签订一揽子授信协议。充分发挥引导资金的杠杆效应,以贷款贴息撬动社会资本,或通过基金投资公司为创意企业信贷提供担保,创新文化创意企业无形资产的质押担保制度,建立文化创意产业的“绿色贷款通道”。推进资本市场发育,强化创意企业的造血功能,推动3家以上的文化企业在主板上市,培育5-8家文化企业在二板上市,引进2家以上的重要战略投资者,积极吸纳风险投资公司、产业投资基金、信托公司、信用担保公司、投资银行、小额信贷担保公司等参与,形成文化企业融资以及创意产业非上市公司股权交易平台。降低进入门槛,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针对文化创意产业“风险高、无形资产所占比例高”的特点,构建“政府资金引导,风险投资撬动,资本市场支撑”的融资体系,吸引外商投资及民间资本进入。
实施税费优惠。用足用好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在各类园区内新办文化创意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享受相关优惠政策;对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的,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两个规定的通知》(国办发〔2008〕114号)享受优惠政策。
(五)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构筑文化人才高地
坚持培养和引进相结合,落实人才政策,积极创造有利于培养、吸引、汇集全球创意创新人才的政策环境和人文环境。面向国内外重点引进文化创意产业的领军人物,积极探索建立各种类型的创意人才工作室。进一步办好本地高校的艺术、设计、软件、传媒、表演等相关专业,鼓励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开设相关创意设计专业,根据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确定人才培养计划。实施“115工程”,即在“十二五”时期引进与培养10名文化创意大师、100名杰出文化创意人才与企业家、5000名优秀的文化创意产业工人。通过
“刚性引才”与“柔性引才”相结合的方式,建设艺术家村落,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器,形成杰出文化创意人才与企业家聚集区。强化高校与企业人才联合培养机制,通过政府牵线搭桥,建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文化创意企业之间的人才战略联盟。巩固“进重点大学,引万名人才”活动的成效,支持建设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吸引全国高校人才来长进行文化创意创业孵化。健全文化创意产业人才评价体系、资质认证和激励机制,实施文化名家工程,设立政府荣誉制度,建立文化创意人才信息库,继续实施“五个一批”文化人才工程,加快培养一批懂文化、会经营、善管理的高层次文化经营管理人才,一批掌握现代高新技术、善于运用科技手段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和一批熟悉文化贸易规则、善于开拓国际文化市场的外向型人才,为国际文化名城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六)开辟绿色通道,保障产业空间需求 将文化创意产业建设用地纳入城市空间专项规划,根据产业布局要求,由规划部门与文化行政部门共同编制。在积极推动节约集约和高效利用土地资源的前提下,优先保障文化创意产业用地,优先安排重大文化创意产业项目用地计划指标,文化创意企业用房优先纳入创新型产业用房规划,优先办理重大文化项目的用地手续。鼓励文化企业积极参与旧工业区、旧村、旧城区改造,建设创意设计、动漫游戏、影视制作、音乐创作、创意研发等高端文化创意产业项目,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功能更新。对新建或通过城市更新建设的文化创意产业项目,给予优惠地价支持。 (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优化文化发展环境 建立起大学城、博物馆、艺术馆、展览馆等的有机联系,进一步优化硬环境;以大学师生、公务员、企业白领等为主体,培养对文化创意及其产品的喜好与需求,形成良好的软环境;切实推进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的标准化工作;针对文化创意产品“难开发、易复制”的特点,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法》的宣传,增强公民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强化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优化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服务,重点建设知识产权保护的网络信息系统。
各区县(市)应参照本规划制定各自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建立相应的组织保障和政策保障体
系
长沙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
(2012-2015年)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长沙文化创意产业,将文化创意产业打造成为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重要内容;是构建以“高、新、软、优”为特征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率先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城市竞争力与城市品位,加快推进国际文化名城建设的必然选择。为加快长沙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根据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湖南省文化强省战略实施纲要(2010—2015)》(湘发〔2010〕4号)、《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湘发〔2010〕14号)、《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编制本发展规划。
本规划所述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以创作、创造、创新为根本手段,以文化内容、创意成果和知识产权为核心价值,以高新技术为重要支撑,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引领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消费潮流的新兴产业,主要包括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创意设计、文化软件、动漫游戏、新媒体、文化信息服务、文博会展、演艺娱乐、文化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广告业、印刷复制、教育咨询、工艺美术等行业。
一、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一)发展现状
1.产业发展迅速,社会经济贡献率高。2005-2009年,长沙市文化创意产业保持了年均20%以上的增长速
度。2010年全市文化产业实现总产出(收入)948.73亿元,增加值达到453.84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10%,创造税收62.8亿元,已经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增速和对GDP的贡献率均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目前全市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52.22万人,占全社会从业总人数的12.3%。
2.产业优势明显,产业体系基本成型。初步形成了以影视传媒、动漫游戏、新闻出版、演艺娱乐、文化旅游、民间工艺为主体的文化创意产业体系,在全国具有广泛影响与较强的竞争优势。长沙是中国第一个民族卡通品牌的诞生地,创作生产数量长期居全国前列,动漫图书制作及蓝猫、虹猫、蓝兔、山猫等动漫衍生品销售额持续增长,基本形成了从动画原创、制作、出版、发行,到衍生产品生产、动画教育、媒体播出等较为完整的动画产业体系。
3.龙头企业集中,市场拓展能力增强。长沙形成了以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湖南日报报业集团、长沙晚报报业集团、长沙广电集团、三辰卡通、宏梦卡通、拓维信息、青苹果数据等一批在业界举足轻重的文化创意企业。拓维集团同步推进手机动漫原创与信息平台建设,并成功上市,被业内誉为“动漫第一股”。“天舟文化”成为全国民营出版传媒第一股。
4.品牌效应凸显,产业地位稳步提升。长沙广电集团创作摄制的《走向共和》、《雍正王朝》、《恰同学少年》等精品力作,在国内外引起了较大反响。中国电视“金鹰”艺术节永久落户长沙。电视节目从以《快乐大本营》为代表的明星娱乐大众,发展到以《超级女声》为代表的大众自娱自乐,长沙一直处于领跑的地位。“湖南卫视”、“体坛周报”、“虹猫蓝兔”、“快男超女”、“田汉歌厅”等品牌都具有
很高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在中国文化产业品牌研究中心迄今发布的133个国内著名文化产业品牌中,湖南创造的文化产业品牌达29个,占21%。长沙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个整体品牌已经在全国叫响。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长沙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特色、优势与较好的发展基础,但基于新的发展环境与新的发展起点,也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1.发展理念有待提升。有利于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体系、市场环境、管理模式和人才支撑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长沙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得益于率先引入新的发展理念,从而把握了先机。目前,不少城市都在高起点、宽视野、大手笔地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如果长沙固步自封,不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发展理念,就很容易被赶超。
2.体制机制有待改革。体制和机制制约是长沙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瓶颈。只有坚定不移地走市场化道路,切实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增强企业活力,才能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
3.产业投入有待增加。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有赖于政府财政支持与金融市场发育的“双轮驱动”。与其他同类城市相比,长沙市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财政支持力度相对较弱,金融平台的建设更是严重滞后。 4.产业集聚有待强化。文化创意产业布局比较分散,卡通动漫的两个龙头企业中的三辰卡通集团在河西麓谷,而宏梦卡通集团在河东星沙。文化创意产业规模效应与集群效应都比较低。
5.产业结构有待调整。总量规模比较大,但其主体部分主要是劳动密集度高、附加价值低的传统文化产业,文化创意及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系数大、产业成长性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所占比例较小。 6.商业模式亟待创新。文化创意企业创立初期大多盈利能力较弱,难以形成有效的持续盈利模式,对政府输血存在一些依赖。 (三)发展环境
近年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突飞猛进,形成了“三足鼎立,群雄并起”的基本格局。“三足”是指:以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湾文化创意产业圈,以上
海为中心的“长三角”文化创意产业圈,以深圳、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文化创意产业圈。“群雄”主要有杭州、长沙、重庆、天津、南京、武汉、西安、成都、苏州等城市。
1.产业发展迅猛。北京等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持续增长、规模较大。全国三大文化创意产业圈形成了增加值高达5000亿元的产业发展规模,并且正以20%以上的速度在持续增长,可以预见,到“十二五”期末,这三大文化创意产业圈的总规模将达到15000亿元。
2.产业竞争激烈。全国各地文化创意产业的竞相发展形成了竞争新格局。各大城市先后制定了发展规划和政策,广州、深圳、杭州、南京、武汉、西安、成都等城市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来抓,大手笔规划、大力度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你追我赶、日新月异的发展态势。
3.产业结构趋同。我国已有1万多家与动漫有关的公司,国产电视动画片产量已超过了日本。目前已有数十座城市将动漫游戏产业作为发展重点,这些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重点也都大同小异,容易形成重复建设与恶性竞争。
4.产业整合显现。产业结构的趋同与产业竞争的白热化,最终必然导致文化创意产业的大洗牌与大整合。可以预见,在“十二五”期内将大量出现以龙头企业为核心进行的标准化及连锁经营,开展跨行业与跨区域的产业整合。 (四)发展机遇
1.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自20世纪末英国首先提出发展“创意产业”以来,文化创意产业在全球范围迅速崛起,人类正进入文化经济时代。美英日等发达国家创意产业占GDP的比重已超过汽车等传统产业,以新兴产业的姿态迅速发展成为支柱产业。世界产业发展的最新趋势表明,创意和创新已经成为城市发展与繁荣的基本动力,知识和理念推动着财富的创造和社会的现代化。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具有显著的高成长性。这种高成长性不仅表现为产业总量和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张,也表现
为新型业态的衍生与市场组织方式的创新,并催生出新的市场需求,形成良性互动。这就给每一个城市都提供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与机会。长沙是一个典型的内陆城市,要以世界眼光、国际视野把握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积极借鉴和引进国外新兴产业发展理念、先进管理方式和优秀创意灵感,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升产业整体实力,努力迈向国际市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2.长沙文化创意产业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高新技术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革新,都将有力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的科技含量,丰富文化创意产业的产品和服务形态,带来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跃升。我们与国际及国内先进水平相比虽然有一定差距,但由于全球创意产业的发展尚处于成长期,同时,创意产业发展的“硬约束”条件较少,如果能把握机遇、科学规划、合理引导、有效扶持,完全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长沙影视传媒、新闻出版、演艺娱乐、动漫游戏等产业在全国异军突起,就很好地说明这一点。
3.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湖南省正致力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力推进“两型”社会建设。长沙正处于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资源、环境和土地空间约束日益增强,对产业发展的高端化、集约化要求不断提高。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排放、低碳绿色、生态环保的重要特征和优结构、扩内需、增就业、促跨越、可持续的独特优势,其影响力与渗透力大大超出了一般产业的范围,是支持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是促进“两型”社会建设的战略性产业,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抓手。长沙市作为湖南省会城市,把握这一历史机遇,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对“两型”社会建设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4.各级政府相继出台支持政策,文化创意产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2009年,国务院发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门类。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颁发了《湖南省文化强省战略实施纲要(2010-2015年)》(湘发〔2010〕4号)、《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湘发〔2010〕14号)和《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规划》。长沙市必须紧紧抓住和用好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文化创意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等为依据,立足长沙特色与优势,围绕建设国际文化名城的总体定位,遵循“大文化引领,大投入推进,大平台支撑,大力度创新”的基本思路,以“创作、创新、创造、创业”为基本方略,使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实现经济社会科学跨越的催化剂,全面提升城市品位与综合竞争力的杠杆,加速“两型”社会建设的推进器。 (二)基本思路
遵循“改革创新,扩大开放,项目引领,突出特色,集群发展”的方针。
——改革创新先行,夯实发展基础。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切实推行“政企分开”、“管办分离”,重点完成电影发行与放映、文艺院团、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和广播电视节目制播分离等方面的改革。
——扩大对外开放,抢占发展制高点。以建设国际文化名城为突破口,着力引进国际著名的文化创意企业,大胆承接欧美日韩等先进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服务外包业务,引进国外先进的“文化+创意+科技+产业化”的发展模式,吸引国际优秀文化创意人才。鼓励本土文化创意企业“走出去”直接参与国际竞争,促进文化创意产业通过与外贸、旅游、体育等的嫁接走向国际市场,支持中介机构推动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国际化。
——以大项目为抓手,引领产业方向。通过大项目建设构筑大平台,以大平台吸引与培育大企业;做
好大项目之间的产业配套,强化其产业内涵,充分发挥重大项目的引领与带动作用。
——突出自身特色,谋求错层竞争。加强统筹规划与政策引导,明确创意产业定位。进一步强化特色,巩固核心竞争力,重点发展创意设计业、影视传媒业、动漫游戏业、数字资讯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其进一步做强做大。突出自身特色与优势,实现错层竞争与差异化发展,避免结构趋同与恶性竞争。 ——强化产业整合,实现集群发展。引进战略投资者,培育龙头企业,强化园区建设,推进集群发展,促进产业整合,着力打造三个以上国家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与“旗舰式”文化创意企业,强化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效应。
——延伸产业链条,催生新型业态。推动龙头企业通过从创意、创作与创造、产业化研发到市场化拓展的价值链重构,扩展产业链条,发展衍生产品,创新产业业态,实现多产业融合,建立起有效的盈利模式,培育新的增长点。既立足于以文化创意打造完整的文化创意产业链,又着眼于以文化创意提升传统产业,实现从卖产品到卖文化、卖创意、卖设计的转变。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跃上一个新的台阶,产业规模显著扩大,形成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产业体系,产业的集群化、园区化与国际化水平显著增强,产业链与盈利模式大幅提升,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区域性文化创意中心,成为继环渤海湾文化创意产业圈、“长三角”文化创意产业圈、“珠三角”文化创意产业圈之后的文化创意产业增长极。 ——产业规模持续扩张。2012-2015年,文化创意产业产值与增加值年均增长18%左右,2015年文化创意产业总产值超过2000亿元,增加值超过1000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10%以上。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业态,做大做强以创意内容为核心的文化服务业,占领文化创意产业链高端,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成为推动全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导产业之一。
——产业布局更加合理。形成“一带一圈多点,二城五区六街”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格局,即以打造“湘江文化创意产业带”与“岳麓山文化创意产业圈”为核心,多点拓展。
——产业平台大幅拓展。着力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五大支撑平台,即投融资平台、交流与交易平台、研发与孵化平台、人才培养与信息服务平台、知识产权保护平台。到2015年,初步形成体系完善、运作高效、能够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综合支撑平台。
——产业主体发展壮大。培育发展一批掌握核心技术、拥有原创品牌、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形成富有活力的优势企业集群和具有特色的优势产业集群,打造一批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文化品牌,使长沙成为国内重要的创意产业集聚区。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广泛运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和软件技术,大幅提高文化企业的装备水平和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文化原创能力和研发能力,使长沙成为重要的文化创意产业创新中心和应用研发高地。形成以影视传媒业、动漫游戏业、创意设计业与数字资讯业为主体架构的战略性新兴文化创意产业体系,对新闻出版业、民间工艺、演艺娱乐与文化旅游业、广告与会展业、现代印刷业等产业进行提质改造,形成一批规模特色产业和优势企业。继“电视湘军”、“出版湘军”、“演艺湘军”、“动漫湘军”后,形成“设计湘军”、“数字湘军”,并形成多种优势互补、能够立体作战的湖湘文化创意产业集团军。 ——市场体系日益完善。丰富文化产品市场,培育文化人才、信息、技术、资本等要素市场,开拓大众性文化消费市场,巩固歌厅、酒吧等消费优势,促进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合理流动。推动影视剧(节目)、图书、动漫、烟花、湘绣、红瓷等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拓展海外文化市场。
三、发展重点
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是高度重视文化创意环节的开发和拓展,高度重视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软件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撑和应用。
长沙要着重把握这一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以“高、新、软、优”为切入点,瞄准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两大主攻方向,重点发展影视传媒、动漫游戏、创意设计、数字资讯、新闻出版、演艺娱乐休闲、文化旅游、广告与会展、教育与咨询、工艺美术等十大产业,巩固和利用现有基础,努力形成新的特色优势领域,不断提高产业综合实力。坚持以“内容为王”,依托“文化湘军”的优势,把提升文化产品的内涵和质量作为基本着力点,推出更多高品位、高水准的文化精品,将内容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注重挖掘红色文化、楚汉文化、湖湘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增强文化创意对建筑装饰、工程机械等各产业领域的渗透与融合,使最新的文化创意和设计理念延伸到产品生产、制作、传播、营销的全过程,最大限度地提升相关产业的文化含量和文化附加值,凸显国际文化名城的产业特色和城市形象。突出科技创新,积极推进文化与科技相融合,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湘绣等传统文化产业,大力培育新兴文化业态,推出更多兼备科技含量与文化含量的文化产品,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形成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产品,抢占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抓住“两型”社会建设、“三网融合”试点等机遇,以数字技术、软件技术、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支撑和提升动漫游戏业、创意设计业、新闻出版业、影视制作等的研发、生产、传播和营销,做大做强数字内容产业。 长沙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点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大力发展文化创意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系数大、产业成长性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如创意设计业、影视传媒业、动漫游戏业、数字资讯业,把握这类产业高成长性与高产业关联度的特点,将其培育成为文化创意产业新的增长点与未来发展的制高点;二是传统优势产业及地方特色产业,如新闻出版业、文化休闲与文化旅游、广告与会展、出版印刷等产业,通过提质改造,增加其文化创意科技含量,将其进一步做强做大,形成突出的竞争优势。通过充分挖掘自身的特色资源,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或通过文化创意产业之间融合形成文化创意产业新型业态。如下表所示:
(一)创意设计业
通过举办创意设计大赛、高峰论坛、产品展销等多种活动,提升全社会创意设计意识,激活长沙10多万大学生的创造潜能,营造“创意长沙”的浓厚氛围;加大对创意设计业的扶持力度,发展和繁荣创意设计市场,建设一批文化创意设计工作室,形成一个综合性的创意设计中心,将其打造成为文化创意设计人才的集聚洼地与培训基地、文化创意设计产业的孵化器;打造具有世界影响的创意设计专业展会,完善创意设计业发展的整体环境和设施条件;利用现有骨干企业的基础优势,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意设计品牌企业。引进和培育一批知名设计大师,形成力量雄厚的创意设计人才队伍。大力发展工业设计、平面设计、服装设计、城市与建筑设计、室内设计,以及广告创意与设计、品牌策划与营销等行业,着力增强工业设计创新能力,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设计成果产业化。鼓励企业整合创意设计、策划咨询等环节,设立企业设计中心或独立的创意设计企业,提供行业性、专业化的创意设计服务。以湖南省工业设计创新平台建设为核心,以湖南大学、中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等高校及各类设计院所为依托,整合力量,发挥优势,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包装装潢、模具等工业设计和广告设计,大力发展建筑设计、规划设计、园艺设计、时尚设计等;建设好凌华印务公司长沙市包装印刷工程设计研究中心,以创意设计为抓手,推动印刷产业进一步向文化产业的高端转型升级。抓住长沙列入全国广告产业重点支持城市的机遇,大力扶持广告产业发展,努力争取“国家广告创意园”落户长沙。建立健全创意设计业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认定制度,扶持新生设计力量,调动设计师和设计企业的积极性。加强创意设计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长沙设计力量参与国际竞争,提升全市创意设计国际化水平。 (二)影视传媒业
加强对文艺作品生产的引导和扶持,提升影视内容生产制作水平,催生一批体现时代精神、富有艺术内涵、在全国有广泛影响的精品力作,打造影视品牌。
支持长沙广播电视集团加快发展,加快湖南长广天择公司上市,推动市广电艺术中心改制上市,建设全国一流的影视制作团队。加快数字化院线建设,推广社区数字连锁影院,开拓影视发行渠道,完善影视产业链和商业模式。以“星沙金鹰影视文化城”的建设带动影视传媒业再上新台阶,借助湖南广播影视集团在全国影视传媒产业领域的独特优势,形成全国示范性园区与产业发展区;省市联动,继续办好“金鹰电视艺术节”。发展影视内容产业,进一步提升影视作品的文化内涵、艺术质量、创意设计及科技含量,满足多种媒体、多种终端发展对影视数字内容的需求,鼓励“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文化元素融合,中国优秀文化与国外优秀文化嫁接”,推进“文化+创意+科技”等方面的创新与探索,制作10部具有重要国际国内影响并深受市场欢迎的精品力作,集中办好10个电视品牌栏目。强化“影视制作—发行—播映—衍生产品开发”的一体化建设,延伸产业链,鼓励影视传媒与其他传媒交叉发展,推进影视传媒业与网络游戏业、信息服务业、零售商业的嫁接,形成杂交优势,催生文化创意产业的新型业态。 (三)动漫游戏业
发挥长沙“原创动漫之都”优势,以湖南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为依托,在大河西先导区建设一个具有国内领先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的“麓谷动漫游戏城(麓谷动漫文化创意产业园)”,引进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的世界知名动漫企业,进一步壮大现有的三辰、宏梦、拓维、山猫等动漫与游戏企业,利用虹猫蓝兔、山猫吉咪等品牌动画形象,形成创作、产业开发、市场拓展、观光旅游一体化的产业链,形成在规模及影响力上具有压倒优势的全国动漫与游戏产业示范基地与产业发展区;通过该产业基地的拓展区支撑“西岸创意创新产业带”的建设。鼓励并引导企业充分利用3G和广电CMMB手机电视等新技术,开发动漫与游戏新产品,催生手机动漫、手机游戏等新兴业态,举办中国(长沙)手机文化产业国际博览会,办好中国原创手机动漫游戏大赛;重点发展原创动漫游戏产品的创作和研发、动漫游戏公共服务平台、以动漫游戏内容开发的衍生产品和服务等,提高动漫游
戏原创能力、开发能力和制作水平,打造受众喜爱的具有民族特色、国际化的动漫形象和品牌,形成创意、制作、营销、播放、版权交易、衍生品开发的完整产业链和盈利模式,将长沙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动漫游戏产业基地;促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游戏技术、电子游戏软硬件设备等产品的开发,提高游戏产品的文化内涵,大力开拓网络休闲游戏、手机游戏和家庭视频游戏市场,抢占娱乐游戏产业高地;依据中国(湖南)动漫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中国(湖南)手机动漫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技术优势,促进动漫产业的交流与发展。 (四)数字资讯业
全力配合省里依托“国家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化基地”,形成完整的数字媒体节目制作和传输应用的技术解决方案,建立省级数字媒体工程技术中心并发展成国家级数字媒体工程技术中心。以青苹果数据中心为龙头,打造“世界华文文献数据中心”。以长沙国家软件园为基础,以朝阳IT产业街为依托,以湖南超级计算中心建设为契机,整合湖南创智系列、湘计算机系列及其它软件及数码科技企业,全面提升数字资讯处理、开发与传输能力。重点发展文化创意相关软件支撑技术和应用服务模式,推动软件技术与文化创意内容的融合,催生一批先进文化软件产品和公共技术平台。把握长株潭作为全国广播、通信、网络“三网融合”试点城市的机遇,通过多元杂交创新衍生产品,催生新型业态。积极推进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重点发展以“三网融合”为基础和运作平台的数字化传媒产业和文化内容服务,完善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区的传媒产业链。建设好星辰在线“影像中国”数字版权交易平台。促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加强本市传媒集团与电信运营商的合作,加快发展手机报、手机网站、手机广播电视、网络广播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数字高清电视、IPTV网络电视、电子报、电子杂志,开发移动文化信息服务、数字娱乐产品等增值业务,培育一批新媒体优质品牌。加大对重点网站的扶持力度,稳步推进重点网站以互建链接、内容供应、技术合作等方式开展国际合作,促进主流媒体借助互联网平台扩大影响力。加强基层网站
建设。加强网络管理,完善行政监管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互联网管理体系,扶持发展优秀商业门户网站,大力发展电子商务。 (五)新闻出版业
依托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湖南日报报业集团、长沙晚报报业集团、体坛周报集团等国有或国有控股大型企业集团发展新闻出版业。重点建设好中南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支持天舟文化、学海传媒、弘道文化等民营出版企业的发展,强化产业集群效应。以《湖湘文库》工程建设为契机,在文化、政论、科普、时尚等主要领域推出100部精品力作。重点发展教育类电子出版物、数字图书、互联网音像出版物、纸质有声读物、手机出版物等以数字化内容、数字化生产和数字化传输为主要特征的出版新业态。推进平面媒体、图书出版业的数字化战略,推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与传统出版业的结合,促进出版产业向多媒体、网络化发展,实现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的转型。加强数字化音视频的制作与出品,形成互动教育、数字图书、数字报刊、网络出版、手机出版、电子出版、有声阅读等特色产业集聚的数字出版产业链。进一步强化出版与发行的良性互动,进一步完善发行网络,创新发行方式,拓展发行渠道,重点抓好定王台书市、以国储和长沙电脑城为中心的电子出版物市场的建设,在每年一届的长沙图书交易会的基础上策划举办国际图书展与版权交易会。鼓励企业引进世界先进技术设备,以高新技术手段推动传统印刷业改造升级,重点发展数字印刷、绿色印刷、立体印刷、快速印刷等相关产业。发挥龙头印刷企业的带动作用,拓展创意策划、出版传媒、艺术收藏、装帧设计等创意性服务,形成印刷产业链的良性循环,推动印刷复制产业从单纯加工服务型向现代服务型转型升级,全面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支持鸿发印务物流园建设,抓好黄花印刷科技产业基地改造提质。支持长沙纸业大市场发展,培育壮大长沙印刷市场,形成辐射中部地区的市场能力,推动产业发展。
(六)演艺娱乐休闲业
发挥长沙演艺娱乐的品牌优势,以天心文化产业园为大本营,利用现有基础,在东至芙蓉路,西至湘
江路,北至五一大道,南至南湖路约5平方公里范围内,通过改造、提质、规范,大力发展以歌厅、酒吧、健身休闲为重点的演艺娱乐休闲业,建设国内外向往的娱乐休闲之都。借鉴国际演艺业巨头的经验,支持田汉大剧院、琴岛歌厅、魅力四射为代表的演艺集团全面提质,做强做大。鼓励演艺业“走出去”,走出湖南,走向世界。推进酒吧、网吧、茶吧以及美容休闲养生等行业的标准化管理与连锁经营。对解放路酒吧文化街、劳动路演艺文化街进行规范提质,实行高雅娱乐与大众娱乐、静吧与热吧分区,劳动路演艺文化街重点发展新兴的体验产业与体育休闲业。以岳麓书院的国学与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研究院的国医为依托,联合强势媒体,以“千年学府,湖湘论坛”为主题,推出“国学修身,国医养生”系列讲座,并形成衍生产品与衍生服务,全面提升娱乐休闲的文化品位,提高高档消费的比重。扶持高雅文艺演出,大力支持开展群众性演出活动,拓展文化消费市场。 (七)文化旅游业
全力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快速发展。重点建设好铜官窑、汉王陵、炭河里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启动马王堆遗址公园、月亮岛主题文化公园、湖湘文化园、田汉文化艺术产业基地建设,加快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西湖文化园和湘江百里文化创意产业走廊建设,着力打造马王堆、铜官窑、天心阁、沩山—炭河里、花明楼、文家市等精品文化旅游区,规划拓展精品、特色文化旅游线路,策划举办丰富多彩的特色文化旅游活动,大力发展与主题公园、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文化场馆、文化活动、人文历史等深度融合的文化旅游产业,将长沙打造成为境内外人士赴我国中部城市文化旅游的目的地。精心规划建设靖港、乔口、铜官、新康、开慧、沙坪、文家市、灰汤、 梨等一批文化名镇。加大文化旅游纪念品开发力度,积极建设文化旅游纪念品市场。以大型展会、重要文化活动为平台,培育新的文化旅游消费热点。 (八)文博会展业
大力发展以文物博览、文物仿制品、文物及艺术品交易、文化产品交易博览、文化节会及相关服务业为主要内容的文博会展业。进一步提升浏阳国际烟花
文化节等商业节会的层级、规模、档次,办好中国(长沙)橘子洲国际音乐节、艺术长沙、环湘江自行车赛等系列节会赛事活动。积极申办中国(长沙)手机文化产业国际博览会。省市联动,办好金鹰电视艺术节、“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长沙动漫游戏展、图书交易会等。支持艺术品拍卖公司、担保公司发展,进一步加强韭菜园、白沙路文物古玩街建设,使之成为中南地区文物古玩收藏、鉴赏及交易中心。积极引进全国性的专业文化会展项目,大力培育本土品牌,着力提升会展服务水平,通过对会展软、硬环境的优化,推进会展业规模化、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进程;推进长沙市各展览馆的提质改造,打破分割,运用信息化提升场馆的综合利用效率,强化场馆的功能,提高会展的经济效益。 (九)教育咨询业
充分发挥长沙市教育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各类教育培训与咨询服务业。大胆引进国际教育培训与咨询机构,推进教育与咨询业的跨越式发展;重点发展学前教育、大学生就业前培训、再就业培训、在职教育与培训,挖掘高端人才教育市场与老年人教育
市场;推进咨询业的标准化管理与连锁经营。抓好以土城头艺术公社为中心的大学城艺术培训业。推动牛耳教育、湖南长沙环球职业教育集团上市。 (十)工艺美术业
重点发展利用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与文化旅游业紧密结合,大力推进有市场前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实现产业化,运用创意设计对传统的湘绣、烟花、陶瓷、纺织品、菊花石、园林以及茶叶、竹器等农林产品进行提质,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做好传统技艺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创新传承方式,鼓励全国各地具有产业和市场潜力的传统技艺来长开发文化产品,拓展服务项目。重点推进沙坪湘绣产业园、湖南湘绣城、顺龙国际工艺美术品产业基地、隆平高科园红瓷产业基地建设。提升工艺礼品产业研发设计和生产营销能力,打造工艺礼品研发基地。
附:长沙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重点
四、空间布局
重点围绕一江(湘江)一山(岳麓山)做文章,打造“湘江文化创意产业带”与“岳麓山文化创意产业圈”。形成“一带一圈多点,二城五区五街”的文化创意产业格局: (一)一带一圈多点
“一带”:以“一江两岸文化走廊建设规划”为基础,突出文化与创意的嫁接,推进文化创意的产业化,重点发展文化旅游、娱乐休闲等产业,形成“湘江文化创意产业带”。
“一圈”:倾力打造“岳麓山文化创意产业圈”。充分利用好岳麓山这一长沙的重要标志和最好名片,与“两型”社会大河西先导区的建设对接,形成长沙市文化创意产业新的增长极:一是以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为核心,打造“湖湘文化大本营”,举办全球湖湘名人的盛会,推出配套的“千年论坛”,出版系列经典图书;二是依托湖南省中医研究院、湖南中医药大学等高校及科研院所,发展以“国学中医”为核心的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括文化交流、教育培训、健康服务等;三是以湖南大学的工业设计及建筑学科为核心,联合中南林业大学的园林设计专业及其他大学的设计专业,发展以“现代设计”为核心的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括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园林设计、时尚设计等;四是充分挖掘岳麓山周边10万大学生在文化创意方面的创造力与消费力;五是对桃子湖一带艺术村进一步整合规划,形成原创艺术及交易、人才培养、文化旅游的重要基地;六是以麓谷动漫城为依托,形成梅溪湖文化创意区;七是以湖南超级计算机中心的云计算为依托,形成信息、资讯与设计服务中心。 “多点”:一是马王堆汉墓遗址建设以及由此衍生的古汉文化与创意产品;二是湖湘文化园开发以及由此衍生的湖湘文化与创意产品;三是铜官窑遗址开发以及由此衍生的陶瓷文化及创意产品;四是浏阳市以文化创意对烟花、园林、菊花石等传统产品进行提质改造所形成的特色文化创意产品;五是以湖南广电集团、湖南出版集团为依托,形成影视传媒、新闻出版等文化创意产业新的增长点;
六是宁乡县以佛文化、
养生文化、茶文化等衍生出来的养生休闲文化创意产业。
(二)二城五区五街
“二城”:一是麓谷动漫游戏城,打造中国动漫游戏产业的旗舰;二是星沙金鹰影视文化城,打造中国标杆性的影视文化产业发展示范园。
“五区”:一是芙蓉新闻出版产业发展区(以开福区、芙蓉区西片为核心,未来可向芙蓉区的东片及望城、宁乡拓展),以新闻出版这一优势文化产业为依托,强化纸、声、电、网一体化,催生创意产业新型业态;二是星沙特色创意产业发展区(以星沙为核心,包括湖南湘绣城、沙坪湘绣产业园、黄花印刷科技产业园,未来可向浏阳拓展),重点运用文化创意产业对湘绣、印刷、园林、烟花等传统产业进行提质改造;三是以贺龙体育馆为中心重点开发文化创意体验及其衍生产品;四是麓山创意设计与文化旅游区,围绕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岳麓书院及湖南超级计算机中心,重点发展原创艺术、工业设计、文化创意人才培养、信息服务与文化旅游;五是青竹湖文化休闲旅游区,围绕青竹湖高尔夫球场及服务外包产业园,重点开发文化休闲旅游业。 “五街”:一是以田汉大剧院为中心的劳动路演艺娱乐休闲文化街;二是解放西路酒吧休闲一条街;三是从坡子街到太平街的美食民俗文化旅游一条街;四是以定王台为中心的文化创意出版物交易一条街;五是以望城的铜官镇、丁字镇、靖港镇与乔口镇为中心,形成四大古镇文化旅游休闲创作交易一条街。 优化产业布局。根据各区域产业发展基础与资源优势,突出重点、适度交叉、协调推进、错位发展,形成各具特色、各展其长的功能区域,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合理布局、集约发展。
芙蓉区:发挥中心城区优势,以培养楼宇经济为途径,重点发展创意设计、数字资讯、文博会展、演艺娱乐、文化旅游和文化信息服务业。
天心区: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和文化市场优势,以天心文化产业园为大本营,重点发展数字出版、演艺娱乐休闲、文博会展和创意设计产业。
岳麓区:发挥环岳麓山文化资源优势和大学城科技、人才优势,依托“一山三湖”(岳麓山、梅溪湖、西湖、后湖)生态资源,重点发展创意设计、动漫游戏、艺术培训、会展、教育咨询和文化旅游业。 开福区:依托沙坪湘绣等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工艺美术、数字内容、文化旅游业。
雨花区:发挥武广新城等交通区位优势,重点发展文博会展、文化软件、数字内容、创意设计业。 望城区:发挥人文历史优势,重点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工艺礼品、艺术原创与服务业、文化旅游休闲业。
长沙县:发挥工程机械、高新技术产业聚集优势,重点发展工业设计、创意技术研发、出版印刷和工艺美术业。
浏阳市:发挥烟花爆竹生产和红色文化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创意设计、工艺美术和文化旅游业。 宁乡县:依托灰汤温泉等绿色资源、刘少奇故居等红色文化资源和日益提升的区位优势,重点发展文化旅游、养生休闲、教育咨询业。
长沙高新区:发挥特殊的区位和政策优势,借助国家动漫游戏基地的基础,重点发展动漫游戏、创意设计、新媒体及文化信息服务业。
五、发展路径
(一)彰显文化资源优势
文化产业的长足发展首先依赖于丰厚的本土文化资源,长沙文化产业的异军突起正是得益于湖湘文化的沃壤。“十二五”时期,必须进一步重视对长沙本土文化资源的挖掘、盘活与利用,努力从楚汉文化、湖湘文化、红色文化资源中汲取养料,获取灵感,挖掘题材,催生创意,从而打造精品,铸造品牌;必须充分依托电视湘军、出版湘军、文艺湘军、动漫湘军等特色优势,提升文化原创能力、吸附能力和辐射能力,为长沙文化产业领先全国、走向世界筑牢基础,站稳脚跟。
(二)发挥科技创新支撑作用
充分发挥“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文化+旅游”特色,推动文化生产方式、营销方式、传播方式的创新,拓展新型文化产品和服务。推动传统
文化产业融合数字技术、互联网、软件等高新技术,不断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文化创意领域的科技研发纳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鼓励我市动漫游戏、数字内容等优势文化创意企业积极参与高新技术研发和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订,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拓展产业发展的新空间。 (三)强化文化产业集约经营
以政策为杠杆,综合运用各种措施,推动资源向基地集聚,产业向园区集中。整合资源,优化配置,统筹文化园区建设,打造天心文化产业园等一批主业突出、集聚效应明显、吸引力、辐射力强的优势文化园区,加快建设中南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等一批文化产业创新、示范和孵化基地。建设和提升麓谷动漫产业园、青竹湖文化创意产业园等一批创意设计产业基地,增强企业孵化和公共服务功能,完善创意设计产业链,为创意设计企业提供最佳的栖居、交流、发展环境,夯实创意设计业发展基础。加强产业集群内部的有机联系,进一步推动产业融合、集聚以及产业链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引进国际国内大型知名文化企业和其他战略投资者,发展总部经济,推动内涵式增长、集约化发展。依托重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龙头文化企业,引进和建设一批投资规模大、辐射带动作用强、科技 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重大项目,增强文化产业发展后劲。 (四)做强文化产业市场主体
支持长沙广电集团、长沙晚报报业集团以社会效益最大化和经济效益最优化为导向,通过体制改革,加快机制创新,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增强跨地区、跨行业、跨领域扩张的能量,大力发展新媒体、新技术、新业务,提升产业层次,增强舆论引导能力和文化传播能力,成为强势文化传媒集团。支持重点文化创意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创新创意为动力,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不断提高研发生产和市场开拓能力,打造一批拥有先进技术和自主知名品牌,具有较强发展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文化创意领军企业,引领文化产业新兴业态发展。支持文化创意企业实施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实现跨区域发展、规模化经营。大力支持、积极吸纳社
会资本和外资进入法律和政策允许的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着力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文化创意企业、跨国公司和重大项目,提升我市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实力。鼓励、支持和促进中小文化创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培育发展富有活力的优势企业群体,形成合理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格局。 (五)拓展产业支撑平台
立足自身特色与优势实现产业定位,出台相应的产业政策,强化产业发展规划,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化、集群化发展;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的标准化建设,争取使我们的龙头企业成为相关行业标准的制订者;着力提升公共信息平台、教育培训平台、公共研发平台、交流与展示平台的建设,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的资源与信息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市场交易费用。大力推动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公共技术平台,为原创产品研发、创新技术应用提供便捷、有效、低成本的公共技术服务,提高文化创意企业的整体研发能力。依托高等院校、职业技术院校、重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基地、相关行业协会及行业龙头企业,在创意设计、动漫游戏、数字出版、影视制作、新媒体等领域加快建设一批技术水平先进、服务功能强大的文化创意产业公共技术平台。推动在关键技术领域和重点企业建设一批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工程实验室和重点实验室,提高文化创意企业技术研发能力和文化产业整体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加强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安全播出等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加快关键技术设备改造更新,促进新技术广泛应用。加快推进面向“三网融合”的有线电视基础网络设施、视频业务平台、数字内容集成运营平台、有线电视网络核心机房以及无线电视覆盖系统的建设,为“三网融合”业务开展提供技术和基础设施保障。 (六)推动对外双向交流
加强文化创意国际和区域合作。配合长沙国际化战略的实施,以世界眼光、国际视野和时代精神、开放勇气,主动打破内陆局限,广泛借鉴国外先进文化发展成果、理念和经验,积极引进资金、技术、项目和人才培养机制,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国际化水平。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以提高原创水平,提升科技含
量,打造商业模式,实现产业整合。引进欧、美、日、韩等的世界一流文化创意企业来长进行绿地投资或跨国并购,共同打造文化创意产业的旗舰与示范园区。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做好牵线搭桥工作,鼓励与帮助本土文化企业去国外巡演与连锁经营,通过独资、合资、控股、参股等多种形式,在国外兴办经营实体,建立文化产品营销网点。通过举办长沙国际动漫游戏展、中国(长沙)国际手机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文化活动,为文化企业提供连接国内外市场的产品展示及交易机会。鼓励支持本市文化企业和单位参加境外图书展、动漫展、影视展、演艺展、艺术节、游艺游戏设备展览等国际展会和文化活动,利用境外节展平台促进广播影视作品、动漫游戏、高端工艺美术等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鼓励文化产业行业协会与海外相关机构合作,积极举办文化创意产业投资贸易推介活动,推动文化创意产品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实现国际化、规模化发展,建设具有国际影响的大型文化主题公园。鼓励文化创意企业海外上市融资。
(七)引导文化市场消费
充分发挥长沙的文化消费优势,把扩大市民文化消费、提升文化消费水平作为拉动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加快发展大众文化消费市场,开发中高端消费市场,培育特色文化消费,形成新的文化消费增长点。继续举办好“阳光娱乐,创业兴文”等活动,引导市民形成良好的文化消费习惯。发挥好公益性文化场馆的功能,鼓励发展民间博物馆,提高市民文化素质和鉴赏水平,引导树立健康向上的文化消费理念。努力降低成本,提供价格合理、丰富多样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提高市民文化消费意识和能力。开发与文化创意结合的教育培训、健身、旅游、休闲等服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支持金融机构积极开发文化消费信贷产品,促进文化市场繁荣发展。强化文化市场监督管理,切实维护文化消费权益。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供坚强保障
在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下,建立由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参与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协调推动我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组织推进重大建设项目,发布文化创意产业重点支持领域,提出年度计划等。建立相关的考核、评价和责任制度,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纳入市委市政府对各区县(市)、各相关部门工作实绩的考核。各区县(市)应建立健全文化产业工作领导机构及其办事机构。 (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机制创新 解放思想,敢为人先,以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的关键是:改革管理体制,培育市场主体。改革管理体制重在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由主办转为管理”,“由微观管理转为宏观管理”,政府主管部门定位于“强化规划管理,突出产业引导,重在环境优化,着力平台建设”。培育市场主体重在实现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重点完善长沙晚报报业集团、长沙广电集团、市直属文艺院团的转型与改制。
(三)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强化政策保障 认真落实国家、省、市鼓励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法规和税收、金融、土地等优惠政策,进一步研究制定符合文化创意产业规律的政策措施,完善原创内容、技术研发、人才激励、投融资等各项扶持政策。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建立文化创意作品著作权登记资助制度,对创意成果应用、知识产权评估、抵押融资等进行扶持。建立文化创意产业统计核算制度和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完善统计监测与考核,注重产业发展资料的收集整理,编纂出版《长沙文化发展蓝皮书》,为促进产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和信息服务。不断优化政府服务,完善产业支撑服务体系。
(四)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破解融资瓶颈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制定相应管理办法,改革财政资金投入机制。市与区县实行分级错层扶持,市里重点扶持龙头企业与标志性项目,区县重点扶持中小企业与启动性项目。
强化金融支持。落实国家、省金融支持文化产业
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有关政策,建立完善文化投融资体
制机制,培育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投资者,构建一流的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服务平台,推动文化与市场对接、文化与资本融合。着力建设支持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金融平台,通过文化创意企业联盟或行业协会,以打包方式与金融机构签订一揽子授信协议。充分发挥引导资金的杠杆效应,以贷款贴息撬动社会资本,或通过基金投资公司为创意企业信贷提供担保,创新文化创意企业无形资产的质押担保制度,建立文化创意产业的“绿色贷款通道”。推进资本市场发育,强化创意企业的造血功能,推动3家以上的文化企业在主板上市,培育5-8家文化企业在二板上市,引进2家以上的重要战略投资者,积极吸纳风险投资公司、产业投资基金、信托公司、信用担保公司、投资银行、小额信贷担保公司等参与,形成文化企业融资以及创意产业非上市公司股权交易平台。降低进入门槛,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针对文化创意产业“风险高、无形资产所占比例高”的特点,构建“政府资金引导,风险投资撬动,资本市场支撑”的融资体系,吸引外商投资及民间资本进入。
实施税费优惠。用足用好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在各类园区内新办文化创意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享受相关优惠政策;对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的,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两个规定的通知》(国办发〔2008〕114号)享受优惠政策。
(五)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构筑文化人才高地
坚持培养和引进相结合,落实人才政策,积极创造有利于培养、吸引、汇集全球创意创新人才的政策环境和人文环境。面向国内外重点引进文化创意产业的领军人物,积极探索建立各种类型的创意人才工作室。进一步办好本地高校的艺术、设计、软件、传媒、表演等相关专业,鼓励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开设相关创意设计专业,根据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确定人才培养计划。实施“115工程”,即在“十二五”时期引进与培养10名文化创意大师、100名杰出文化创意人才与企业家、5000名优秀的文化创意产业工人。通过
“刚性引才”与“柔性引才”相结合的方式,建设艺术家村落,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器,形成杰出文化创意人才与企业家聚集区。强化高校与企业人才联合培养机制,通过政府牵线搭桥,建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文化创意企业之间的人才战略联盟。巩固“进重点大学,引万名人才”活动的成效,支持建设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吸引全国高校人才来长进行文化创意创业孵化。健全文化创意产业人才评价体系、资质认证和激励机制,实施文化名家工程,设立政府荣誉制度,建立文化创意人才信息库,继续实施“五个一批”文化人才工程,加快培养一批懂文化、会经营、善管理的高层次文化经营管理人才,一批掌握现代高新技术、善于运用科技手段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和一批熟悉文化贸易规则、善于开拓国际文化市场的外向型人才,为国际文化名城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六)开辟绿色通道,保障产业空间需求 将文化创意产业建设用地纳入城市空间专项规划,根据产业布局要求,由规划部门与文化行政部门共同编制。在积极推动节约集约和高效利用土地资源的前提下,优先保障文化创意产业用地,优先安排重大文化创意产业项目用地计划指标,文化创意企业用房优先纳入创新型产业用房规划,优先办理重大文化项目的用地手续。鼓励文化企业积极参与旧工业区、旧村、旧城区改造,建设创意设计、动漫游戏、影视制作、音乐创作、创意研发等高端文化创意产业项目,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功能更新。对新建或通过城市更新建设的文化创意产业项目,给予优惠地价支持。 (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优化文化发展环境 建立起大学城、博物馆、艺术馆、展览馆等的有机联系,进一步优化硬环境;以大学师生、公务员、企业白领等为主体,培养对文化创意及其产品的喜好与需求,形成良好的软环境;切实推进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的标准化工作;针对文化创意产品“难开发、易复制”的特点,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法》的宣传,增强公民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强化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优化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服务,重点建设知识产权保护的网络信息系统。
各区县(市)应参照本规划制定各自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建立相应的组织保障和政策保障体
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