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颜料在中国建筑彩画中的应用

有关油饰彩画设计的内容,可以不同工程而异,但大体应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1. 彩画小样(缩小比例的典型部位彩画图样); 2.纹饰墨线图或白描图(上面可标出颜色符号,以补充彩样之不足);3. 油漆、彩画的色标(设色的依据) ,4. 有关材料做法、技术交底、质量要求的文字说明。有了这几个方面的内容,就对油饰彩画工程从做法到质量,有了一个全面的具体的要求和控制,不会再是无章可循了. 由于过去油饰彩画的设计没有形成制度,目前专业设计单位能从事彩画设计的技术人员还十分匾乏。需要不断培养这方面的人才,首先解决人才问题。我们设计研究所研究室的这项专业设计业务也刚刚开始。我们愿与同行们一道,继续探讨有关确立油饰彩画设计制度问题,为将我国传统园林建筑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而共同努力!

1. 对文物古建筑的修复而言,确立油饰彩画设计制度,有利于贯彻文物保护法,能有效地保护古建筑的文物价值。

2. 对仿古建筑而言,确立油饰彩画设计制度有利于全面继承传统,发扬传统,使传统油饰彩画艺术全面发展,长久不衰。

3. 确立油饰彩画设计制度,有利于体现建筑的设计思想和艺术格调,促进建筑艺术创造。

4. 确立油饰彩画设计制度,有利于控制工程造价,监督工程质量,实行科学管理。

5. 确立油饰彩画设计制度,有利于提高专业队伍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质,优胜劣汰。 丙烯颜料在中国建筑彩画中的应用

胡启华

丙烯画是20世纪30年代出现的画种,引入我国是70年代末。笔者于1982年春将丙烯画料用于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当阳市关陵庙三元门(无崖盖和尚头构筑物) 上檐部位,当时在湖北地区组织彩画颜料上有种种困难,笔者大胆地使用天津颜料厂的丙烯颜料用于该项工程,经过5年(1982一1987年) 的风雨浸蚀,未出现退色、变黑、发黄或发暗及色质粉化现象。于是在1987年秋又将此画料用放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武汉市睛川阁建筑群体的内外檐大木构件的彩画上,这两处建筑彩画工程通过近十多年来的观查,室内大木及天花的彩画色相如同当初一样鲜艳,而且不染尘灰,外部大木构件的彩画色相有它的超群耐久性。.

经受湖北地区温差大、气温高、雨水多、湿度大等多种因素的检验,如被雨水淋后部位的色相如同当初,所有构件的彩画均牢固、耐久、不褪色。笔者自80年代以来,在湖北地区中国建筑彩画中使用的丙烯颜料,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得到同仁们的认可,证实了丙烯颜料具有的稳定性、耐久性胜过了传统彩画使用的矿物质颜料。

丙烯颜料是从色管中挤出就直接用,故减轻画工的劳动强度—颜料调配,及调配和使用过程中的中毒发生; 如用不完的颜料为防止颜色干燥,可以象照片那样把水和含水的海绵放在调色盘中,再用乙烯塑料薄膜封盖起来,下次可再用。不象传统彩画作中,如用不完的胶,每日重新熬沸,用不完的颜料需出胶。

积以上所列,笔者将丙烯颜料用作淤中国建筑彩画上是值得研究的。文中所述一些资料是有限的,有待于分析研究的问题还很多,如怎样将丙烯颜料替换古老传统的彩画颜料用于中国建筑彩画作上,还都有待进一步考察研究。但愿这一新的彩画材种—丙烯颜料得到广大同仁认可,在中国建筑彩画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1、丙烯颜料浅释

丙烯颜料(全称为丙烯聚合颜料) ,除具有各种颜色外,还有丙烯色调料(称为丙烯聚合乳剂) ,是丙烯树脂的乳状液体。它是作丙烯画时用此调合颜料的媒介剂其种类有:光泽调料、胶状调料、塑型膏、底料、清除剂、减速剂、丙烯上光剂等丙烯颜色是用合成树脂制成的一种新型绘圆颜料。绘画的艺术效果往往和使用的颜料有相当密切的关系

任何形式的颜料都是由两种基本成分构成:一种是带色的粉末,一般称颜料; 另一种是将带色粉末粘合和溶解而附着在画面上的媒介。由于不同的调和媒介,而产生不同的画种。本来,不论哪种类型的颜色都是由三种成分组合而成的。其一,叫做“颜料’,的带色粉末;其二,混合各种粉末并使之附着于画面的粘着剂;其三,使颜料的流动性增高,当颜料于燥后便蒸发的溶剂。除去两三个例外,油画、水彩、丙烯画三种颜色使用的是同一种颜料制造的。而粘着剂也叫载色剂、结合剂,油画使用的是亚麻籽榨出的亚麻仁油,溶剂是松节油; 水彩画粘着剂是叫做阿拉伯树脂的水溶胶,溶剂是水〃而丙烯画溶剂也是水,而粘着剂是液体状态的塑胶。丙烯酸中的颜色粉末与其它颜料基本相同,唯一的区别就是在于它的粘合剂的是丙烯。丙烯不是来自自然界的矿物资,而是将化学元素通过人五合成的。它是以丙烯合成树脂为载体吐匆仁为稀释剂的颜料。可溶于水,但只能溶解一次。就是说颜料以水稀释后涂布在画面上,干后则固定,不可能再次用水稀释或用水洗掉。

自人类开始画画以来,绘画者不断探求最理想的载色剂(粘着剂、结合剂) 。在颜料制造阶段中,有以胶液作为载色剂的,把它混人粉末成糊状,从管中挤出使用颜色的光泽、耐久性、处理难易程度等均取决这一载色剂的性质。

丙烯颜料的主要成膜物质,是丙烯酸脂和丙烯共聚树脂。当它从液体转变为固体时,合成树脂就逐渐凝固成为一层清晰透明的塑料薄膜,将颜料中的颜色微粒封闭和固定在画面上形成色块,永远保持它本身的色彩。这就是丙烯酸的组成。

丙烯颜色的用法富有特别显著的多样性。既可从色管中挤出就直接使用,也可用少量的水加以稀释,形成比油画色稍软的油膏状有粘性的颜色;如再加水使之更稀薄,就形成象水彩颜色那样的稀软透明饱含水份的颜色。丙烯颜料也可以不用水稀释,而用种种调和剂使颜色的粘性和外观两方面都有改变。由于调和剂不同,干燥后或象刚涂了清漆那样具有光泽,或象色粉画那样没光泽。这种种调和剂为显光与消光两种,用显光调和剂,就形成流畅的粘性色膏,如再使之稀薄,颜色就成为透明的,下面涂的颜色就可以鲜明地看出来。显光调和剂正如它的名称那样,当它干燥后,就形成油画色那样有光泽的效果。消光调和剂可以得到全然相同的有粘性的颜色,只是干燥后形成没有光泽的效果。根据设计要求或你的兴趣,可以试选任何一种。

2、丙烯颜料的特点

丙烯颜料以其色彩鲜艳、稳定、抗水、防水、抗寒、防潮、不龟

裂等特殊的耐久性已初步显示出它在中国建筑彩画的优势。

2.1应用范围广泛

丙烯颜料作画具有比油画、水彩、水粉、国画颜料更广的应用范围。它适用于多种新旧基面:如水泥面、纸、布、纸面石膏板、白灰墙、砖、瓦、石、木材和金属等基面,凡无粉尘、能着色的基面均可。

2.2速干性

由于作为丙稀颜料的溶剂是水,所以水一蒸发立即干燥,一般着色后10~Zomin即可干。因此,画得快的人lh 左右就可以把画完成。还有一个重要点,当需要颜色重叠时,也只须等很短的时间就可以涂绘新的色层口故重叠着色间隔短,便于重画和修改。因此可缩短作画时间,便于户外作画,对自然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

2.3稳定性

丙稀颜料的稳定性主要从两方面看:其一,丙烯画的画面色彩稳定,不会出现退色、变黑、发黄或发暗现象;其二,丙烯颜料在着色过程中,颜色的明度、纯度极少发生变化。即不论画面情况干湿,也不论所着色部位的底层色彩条件如何,都不会出现色块发生变深、变浅或混浊等情况。丙烯颜料的明度、纯度、稳定性显然十分有利于画者准确

地调和色彩及控制画面色彩效果

2.4耐久性

丙烯颜料从液态变为固态时,便会形成一层既坚固又柔韧的薄膜,颜色在薄膜的保护下,抗氧化能力强,能经得起自然界的风吹雨淋和温度变化。即使基面有微量的膨胀或收缩变化,由于丙烯颜料本身有柔韧性可随之变化,对画面不会有破坏作用。丙烯是一种稳定的化学合成物质它不会因时间长久而皱缩变脆,没有象油画时常看到的那种变暗和出现裂纹。有关厂商对丙烯进行严格的消耗试验,进行了使颜色急速“老化’,的试验。根据严格试验的结果,丙稀被认为在迄今发明的结合剂中耐久性最高。使用丙烯的画家们确信自己的绘画经过多少世纪也不会变质。从目前来看,丙烯画至少在30~40年内是可以保持光泽的。

3、丙烯颜料作彩画的施工方法

中国建筑彩画是中国建筑上特有的一种装饰艺术,是中国建筑高雅的建筑文化。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卓越的艺术成就,是一项珍贵的历史遗产。因此有它一定的规则和制度,一般规则由丈量起谱子、磨生油过水布、分中打谱子、沥大小粉、彩色着画等工序组成。为免繁冗,次要的规则工艺、过程从略。

建筑上为什么要装饰彩画,这里有历史的原因和功能上的需求,在木结构表面涂饰油漆彩画,既可以防止风雨浸蚀,保护木骨,又可以起装饰作用。历史上的原因,即它是由与油漆工艺的配合中演变而成的;功能的需求则是多方面的,但这两方面都离不开人们审美的需求。彩色在建筑上的应用,正如古代文献所记载的“中庭雕朱”〃我们知道,中国的油漆工艺具有数千年的历史,在建筑物上涂以桐油、黑漆也是很早的事了。当初是为了实用,为了保护木结构免受风化侵蚀和防潮、防蛀等,但仅这些是很难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的,于是,很自然的便在油饰的同时加以适当美化(这也是至今油漆与彩画工艺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的原因) 比如,在油饰的同时,在其中加入可以人漆入油的颜料,分色涂装在不同部位,产生一些图案这种彩画装饰起着保护与装饰构件的双重作用。当然以后便偏重装饰作用了。至今我们可以见到一些彩画,其作用仍然具有鲜明的保护与装饰作用,在建筑上装饰彩画也是纯美化的需求。因为彩画系装饰艺术,有它具体的要求,具体彩画包含有具体规则的内容,总体规则适用于指导各具体彩画的绘制,有了规则,按规则施工,提高艺术表达的准确完整性〃

彩画的基本工艺,是指彩画在绘制程序上所使用的方法。由于彩画试样很多,工艺自然各有不同,但绝大部分图案都有其基本的表现方法,我们称基本工艺。基本工艺不可能包括各个细部花纹和画面的画法,它是在大量的彩画中所抽出来的共同的常有项目,即不论进行什么彩画均包括这些程序。其它如配制材料、设计放样,则不属于基本工艺范围。

①确定地仗是否可以进行彩画。彩画是画在生油地仗上的(硅仿木地仗例外) ,生油地仗(砖灰地仗) 为彩画提供了很好的绘制面层,其粗涩程度适当,便于与颜料结合,它的生油壳层不与任何颜料发生化学反应,是理想的绘制基层。

②磨生过水修整彩画基层口在生油地仗上进行彩画,由于生油地仗在打磨过程中,表面不免沾有浮土砂粒,干燥后表面效果粗涩,不利彩画各项工艺的施作,尤其不利于沥粉工艺的进行,因此在确定地仗干燥后,应首先进行打磨,使其表面滑润,手感均匀,打磨之后要过水布,擦掉浮土,生油地仗在打磨之后,表面泛白为砂纸擦痕,初步确定地伏是否可以进行涂底色。

③衬地法(涂底色) 。确定地仗是否可以进入彩画时,首先将需彩画的部位通刷白底色一道,作为彩画底衬,这一项工序有别放古建彩画制度。涂色一般用刷子进行,如用10~15cm宽的鬃刷进行,因此称此程序为衬地法。这种底色与传统底色不同,以丙烯调

料的底料打底作画,它是以丙烯乳剂调钦白而制成。干后呈白色,可供丙烯画作底料用,或在彩画部位通刷一道不易风化变黄的白色乳胶漆(白色涂料也可) ,作为彩画底色也行。基本将生油地仗整个覆盖。此种所刷白色底色与传统底色(一般多为较深的色) 颜色有别。待底色颜料自然干结后,即可在其基面上打谱子,沥粉等工序。

④分中使图案对称。彩画图案对称,各间各物件左右的尺度图案基本相同,所用的谱子图样,按半设计,之后左右反复运用。一般一个谱子均系相同对称的图案因此需事先找出大木的中线,用粉笔划清即可,有时用线坠吊找。

⑤打谱子。将图样转移到构件上去用粉包拍打(将图样扎成若于排密小孔,使图样由连续的小孔组成,称谱子) ,粉迹便透过针孔,附在大木之上。拍上的粉迹清楚准确为度。另外在打过谱子的地方不免有粉迹不清楚之处,不便于以后工序进行,还有个别部位图案为大体对称,局部不对称的情况。这些均需在打谱子之后解决,即用粉笔直接在构件上表示,描绘清楚,称摊找零活。摊找零活可弥补谱子的不足。

⑥沥大粉制造凸起的双线条,沥小粉制造细部的凸起图样彩画各部位的局部花纺均很精致,线条变化自如,趾离疏密不等,且多不平行。较粗的双线条称沥大粉,较细的单线条称沥小粉。程序中,先沥大粉,大粉干后再沥小粉。制造凸起的线条用专用的工具,即锥形的管子,粗的一端绑扎塑料袋,里面装“糊粉”(大白粉加胶调成) ,将其挤到构件上去(即沥粉) 。挤较粗的双线条称沥大粉,挤较细的单线条称沥小粉。其粗细程度介于两者之间的单线条称二路粉。由于大粉多为直线,故需使用平尺操作,沥小粉一般不用尺,徒手挤成各种花纹。

⑦衬色法(色彩作画) ,即在衬地上加涂别色之法。因彩画形式多样,作法不一,图案造形繁多,该色有深有浅,或轻或重,五色相间千变万化。因此彩画的工艺是独特的。这也是区别于其它任何一种装饰艺术(包括绘画艺术) 的标志。今用丙烯颜料进行绘画,必须按大木彩画制度进行施色,理解建筑彩画是装饰在梁杨等木件表面的美术,它的色彩要鲜明突出,要达到图案与建筑物巧妙的结合而融为一体,才能突出丙烯颜料在中国建筑彩画中的作用。

结语

将丙烯颜料用于中国建筑彩画上是一种新方法,经实践证明有突出的优点,为中国建筑彩画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笔者认为有必要介绍一二,使它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为中国建筑彩画做出更大贡献。

华中建筑1999Vol17No.3135

有关油饰彩画设计的内容,可以不同工程而异,但大体应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1. 彩画小样(缩小比例的典型部位彩画图样); 2.纹饰墨线图或白描图(上面可标出颜色符号,以补充彩样之不足);3. 油漆、彩画的色标(设色的依据) ,4. 有关材料做法、技术交底、质量要求的文字说明。有了这几个方面的内容,就对油饰彩画工程从做法到质量,有了一个全面的具体的要求和控制,不会再是无章可循了. 由于过去油饰彩画的设计没有形成制度,目前专业设计单位能从事彩画设计的技术人员还十分匾乏。需要不断培养这方面的人才,首先解决人才问题。我们设计研究所研究室的这项专业设计业务也刚刚开始。我们愿与同行们一道,继续探讨有关确立油饰彩画设计制度问题,为将我国传统园林建筑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而共同努力!

1. 对文物古建筑的修复而言,确立油饰彩画设计制度,有利于贯彻文物保护法,能有效地保护古建筑的文物价值。

2. 对仿古建筑而言,确立油饰彩画设计制度有利于全面继承传统,发扬传统,使传统油饰彩画艺术全面发展,长久不衰。

3. 确立油饰彩画设计制度,有利于体现建筑的设计思想和艺术格调,促进建筑艺术创造。

4. 确立油饰彩画设计制度,有利于控制工程造价,监督工程质量,实行科学管理。

5. 确立油饰彩画设计制度,有利于提高专业队伍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质,优胜劣汰。 丙烯颜料在中国建筑彩画中的应用

胡启华

丙烯画是20世纪30年代出现的画种,引入我国是70年代末。笔者于1982年春将丙烯画料用于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当阳市关陵庙三元门(无崖盖和尚头构筑物) 上檐部位,当时在湖北地区组织彩画颜料上有种种困难,笔者大胆地使用天津颜料厂的丙烯颜料用于该项工程,经过5年(1982一1987年) 的风雨浸蚀,未出现退色、变黑、发黄或发暗及色质粉化现象。于是在1987年秋又将此画料用放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武汉市睛川阁建筑群体的内外檐大木构件的彩画上,这两处建筑彩画工程通过近十多年来的观查,室内大木及天花的彩画色相如同当初一样鲜艳,而且不染尘灰,外部大木构件的彩画色相有它的超群耐久性。.

经受湖北地区温差大、气温高、雨水多、湿度大等多种因素的检验,如被雨水淋后部位的色相如同当初,所有构件的彩画均牢固、耐久、不褪色。笔者自80年代以来,在湖北地区中国建筑彩画中使用的丙烯颜料,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得到同仁们的认可,证实了丙烯颜料具有的稳定性、耐久性胜过了传统彩画使用的矿物质颜料。

丙烯颜料是从色管中挤出就直接用,故减轻画工的劳动强度—颜料调配,及调配和使用过程中的中毒发生; 如用不完的颜料为防止颜色干燥,可以象照片那样把水和含水的海绵放在调色盘中,再用乙烯塑料薄膜封盖起来,下次可再用。不象传统彩画作中,如用不完的胶,每日重新熬沸,用不完的颜料需出胶。

积以上所列,笔者将丙烯颜料用作淤中国建筑彩画上是值得研究的。文中所述一些资料是有限的,有待于分析研究的问题还很多,如怎样将丙烯颜料替换古老传统的彩画颜料用于中国建筑彩画作上,还都有待进一步考察研究。但愿这一新的彩画材种—丙烯颜料得到广大同仁认可,在中国建筑彩画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1、丙烯颜料浅释

丙烯颜料(全称为丙烯聚合颜料) ,除具有各种颜色外,还有丙烯色调料(称为丙烯聚合乳剂) ,是丙烯树脂的乳状液体。它是作丙烯画时用此调合颜料的媒介剂其种类有:光泽调料、胶状调料、塑型膏、底料、清除剂、减速剂、丙烯上光剂等丙烯颜色是用合成树脂制成的一种新型绘圆颜料。绘画的艺术效果往往和使用的颜料有相当密切的关系

任何形式的颜料都是由两种基本成分构成:一种是带色的粉末,一般称颜料; 另一种是将带色粉末粘合和溶解而附着在画面上的媒介。由于不同的调和媒介,而产生不同的画种。本来,不论哪种类型的颜色都是由三种成分组合而成的。其一,叫做“颜料’,的带色粉末;其二,混合各种粉末并使之附着于画面的粘着剂;其三,使颜料的流动性增高,当颜料于燥后便蒸发的溶剂。除去两三个例外,油画、水彩、丙烯画三种颜色使用的是同一种颜料制造的。而粘着剂也叫载色剂、结合剂,油画使用的是亚麻籽榨出的亚麻仁油,溶剂是松节油; 水彩画粘着剂是叫做阿拉伯树脂的水溶胶,溶剂是水〃而丙烯画溶剂也是水,而粘着剂是液体状态的塑胶。丙烯酸中的颜色粉末与其它颜料基本相同,唯一的区别就是在于它的粘合剂的是丙烯。丙烯不是来自自然界的矿物资,而是将化学元素通过人五合成的。它是以丙烯合成树脂为载体吐匆仁为稀释剂的颜料。可溶于水,但只能溶解一次。就是说颜料以水稀释后涂布在画面上,干后则固定,不可能再次用水稀释或用水洗掉。

自人类开始画画以来,绘画者不断探求最理想的载色剂(粘着剂、结合剂) 。在颜料制造阶段中,有以胶液作为载色剂的,把它混人粉末成糊状,从管中挤出使用颜色的光泽、耐久性、处理难易程度等均取决这一载色剂的性质。

丙烯颜料的主要成膜物质,是丙烯酸脂和丙烯共聚树脂。当它从液体转变为固体时,合成树脂就逐渐凝固成为一层清晰透明的塑料薄膜,将颜料中的颜色微粒封闭和固定在画面上形成色块,永远保持它本身的色彩。这就是丙烯酸的组成。

丙烯颜色的用法富有特别显著的多样性。既可从色管中挤出就直接使用,也可用少量的水加以稀释,形成比油画色稍软的油膏状有粘性的颜色;如再加水使之更稀薄,就形成象水彩颜色那样的稀软透明饱含水份的颜色。丙烯颜料也可以不用水稀释,而用种种调和剂使颜色的粘性和外观两方面都有改变。由于调和剂不同,干燥后或象刚涂了清漆那样具有光泽,或象色粉画那样没光泽。这种种调和剂为显光与消光两种,用显光调和剂,就形成流畅的粘性色膏,如再使之稀薄,颜色就成为透明的,下面涂的颜色就可以鲜明地看出来。显光调和剂正如它的名称那样,当它干燥后,就形成油画色那样有光泽的效果。消光调和剂可以得到全然相同的有粘性的颜色,只是干燥后形成没有光泽的效果。根据设计要求或你的兴趣,可以试选任何一种。

2、丙烯颜料的特点

丙烯颜料以其色彩鲜艳、稳定、抗水、防水、抗寒、防潮、不龟

裂等特殊的耐久性已初步显示出它在中国建筑彩画的优势。

2.1应用范围广泛

丙烯颜料作画具有比油画、水彩、水粉、国画颜料更广的应用范围。它适用于多种新旧基面:如水泥面、纸、布、纸面石膏板、白灰墙、砖、瓦、石、木材和金属等基面,凡无粉尘、能着色的基面均可。

2.2速干性

由于作为丙稀颜料的溶剂是水,所以水一蒸发立即干燥,一般着色后10~Zomin即可干。因此,画得快的人lh 左右就可以把画完成。还有一个重要点,当需要颜色重叠时,也只须等很短的时间就可以涂绘新的色层口故重叠着色间隔短,便于重画和修改。因此可缩短作画时间,便于户外作画,对自然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

2.3稳定性

丙稀颜料的稳定性主要从两方面看:其一,丙烯画的画面色彩稳定,不会出现退色、变黑、发黄或发暗现象;其二,丙烯颜料在着色过程中,颜色的明度、纯度极少发生变化。即不论画面情况干湿,也不论所着色部位的底层色彩条件如何,都不会出现色块发生变深、变浅或混浊等情况。丙烯颜料的明度、纯度、稳定性显然十分有利于画者准确

地调和色彩及控制画面色彩效果

2.4耐久性

丙烯颜料从液态变为固态时,便会形成一层既坚固又柔韧的薄膜,颜色在薄膜的保护下,抗氧化能力强,能经得起自然界的风吹雨淋和温度变化。即使基面有微量的膨胀或收缩变化,由于丙烯颜料本身有柔韧性可随之变化,对画面不会有破坏作用。丙烯是一种稳定的化学合成物质它不会因时间长久而皱缩变脆,没有象油画时常看到的那种变暗和出现裂纹。有关厂商对丙烯进行严格的消耗试验,进行了使颜色急速“老化’,的试验。根据严格试验的结果,丙稀被认为在迄今发明的结合剂中耐久性最高。使用丙烯的画家们确信自己的绘画经过多少世纪也不会变质。从目前来看,丙烯画至少在30~40年内是可以保持光泽的。

3、丙烯颜料作彩画的施工方法

中国建筑彩画是中国建筑上特有的一种装饰艺术,是中国建筑高雅的建筑文化。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卓越的艺术成就,是一项珍贵的历史遗产。因此有它一定的规则和制度,一般规则由丈量起谱子、磨生油过水布、分中打谱子、沥大小粉、彩色着画等工序组成。为免繁冗,次要的规则工艺、过程从略。

建筑上为什么要装饰彩画,这里有历史的原因和功能上的需求,在木结构表面涂饰油漆彩画,既可以防止风雨浸蚀,保护木骨,又可以起装饰作用。历史上的原因,即它是由与油漆工艺的配合中演变而成的;功能的需求则是多方面的,但这两方面都离不开人们审美的需求。彩色在建筑上的应用,正如古代文献所记载的“中庭雕朱”〃我们知道,中国的油漆工艺具有数千年的历史,在建筑物上涂以桐油、黑漆也是很早的事了。当初是为了实用,为了保护木结构免受风化侵蚀和防潮、防蛀等,但仅这些是很难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的,于是,很自然的便在油饰的同时加以适当美化(这也是至今油漆与彩画工艺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的原因) 比如,在油饰的同时,在其中加入可以人漆入油的颜料,分色涂装在不同部位,产生一些图案这种彩画装饰起着保护与装饰构件的双重作用。当然以后便偏重装饰作用了。至今我们可以见到一些彩画,其作用仍然具有鲜明的保护与装饰作用,在建筑上装饰彩画也是纯美化的需求。因为彩画系装饰艺术,有它具体的要求,具体彩画包含有具体规则的内容,总体规则适用于指导各具体彩画的绘制,有了规则,按规则施工,提高艺术表达的准确完整性〃

彩画的基本工艺,是指彩画在绘制程序上所使用的方法。由于彩画试样很多,工艺自然各有不同,但绝大部分图案都有其基本的表现方法,我们称基本工艺。基本工艺不可能包括各个细部花纹和画面的画法,它是在大量的彩画中所抽出来的共同的常有项目,即不论进行什么彩画均包括这些程序。其它如配制材料、设计放样,则不属于基本工艺范围。

①确定地仗是否可以进行彩画。彩画是画在生油地仗上的(硅仿木地仗例外) ,生油地仗(砖灰地仗) 为彩画提供了很好的绘制面层,其粗涩程度适当,便于与颜料结合,它的生油壳层不与任何颜料发生化学反应,是理想的绘制基层。

②磨生过水修整彩画基层口在生油地仗上进行彩画,由于生油地仗在打磨过程中,表面不免沾有浮土砂粒,干燥后表面效果粗涩,不利彩画各项工艺的施作,尤其不利于沥粉工艺的进行,因此在确定地仗干燥后,应首先进行打磨,使其表面滑润,手感均匀,打磨之后要过水布,擦掉浮土,生油地仗在打磨之后,表面泛白为砂纸擦痕,初步确定地伏是否可以进行涂底色。

③衬地法(涂底色) 。确定地仗是否可以进入彩画时,首先将需彩画的部位通刷白底色一道,作为彩画底衬,这一项工序有别放古建彩画制度。涂色一般用刷子进行,如用10~15cm宽的鬃刷进行,因此称此程序为衬地法。这种底色与传统底色不同,以丙烯调

料的底料打底作画,它是以丙烯乳剂调钦白而制成。干后呈白色,可供丙烯画作底料用,或在彩画部位通刷一道不易风化变黄的白色乳胶漆(白色涂料也可) ,作为彩画底色也行。基本将生油地仗整个覆盖。此种所刷白色底色与传统底色(一般多为较深的色) 颜色有别。待底色颜料自然干结后,即可在其基面上打谱子,沥粉等工序。

④分中使图案对称。彩画图案对称,各间各物件左右的尺度图案基本相同,所用的谱子图样,按半设计,之后左右反复运用。一般一个谱子均系相同对称的图案因此需事先找出大木的中线,用粉笔划清即可,有时用线坠吊找。

⑤打谱子。将图样转移到构件上去用粉包拍打(将图样扎成若于排密小孔,使图样由连续的小孔组成,称谱子) ,粉迹便透过针孔,附在大木之上。拍上的粉迹清楚准确为度。另外在打过谱子的地方不免有粉迹不清楚之处,不便于以后工序进行,还有个别部位图案为大体对称,局部不对称的情况。这些均需在打谱子之后解决,即用粉笔直接在构件上表示,描绘清楚,称摊找零活。摊找零活可弥补谱子的不足。

⑥沥大粉制造凸起的双线条,沥小粉制造细部的凸起图样彩画各部位的局部花纺均很精致,线条变化自如,趾离疏密不等,且多不平行。较粗的双线条称沥大粉,较细的单线条称沥小粉。程序中,先沥大粉,大粉干后再沥小粉。制造凸起的线条用专用的工具,即锥形的管子,粗的一端绑扎塑料袋,里面装“糊粉”(大白粉加胶调成) ,将其挤到构件上去(即沥粉) 。挤较粗的双线条称沥大粉,挤较细的单线条称沥小粉。其粗细程度介于两者之间的单线条称二路粉。由于大粉多为直线,故需使用平尺操作,沥小粉一般不用尺,徒手挤成各种花纹。

⑦衬色法(色彩作画) ,即在衬地上加涂别色之法。因彩画形式多样,作法不一,图案造形繁多,该色有深有浅,或轻或重,五色相间千变万化。因此彩画的工艺是独特的。这也是区别于其它任何一种装饰艺术(包括绘画艺术) 的标志。今用丙烯颜料进行绘画,必须按大木彩画制度进行施色,理解建筑彩画是装饰在梁杨等木件表面的美术,它的色彩要鲜明突出,要达到图案与建筑物巧妙的结合而融为一体,才能突出丙烯颜料在中国建筑彩画中的作用。

结语

将丙烯颜料用于中国建筑彩画上是一种新方法,经实践证明有突出的优点,为中国建筑彩画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笔者认为有必要介绍一二,使它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为中国建筑彩画做出更大贡献。

华中建筑1999Vol17No.3135


相关文章

  • 水彩画:水彩画种类和使用方法
  • 水彩画笔主要有两种,例如兽毛和尼龙做的笔,由于笔腰及维护方法不同,画出的感觉也会不同.刚开始学画时,只要准备平头画笔和中间发暗的圆头画笔以及松鼠毛画笔就能基本应付作画.平头画笔用来大面积涂色,松鼠毛画笔则用于引出细线. 1. 平头水彩画笔 ...查看


  • 丝绸之路中的岩彩
  • 丝路上岩彩 阐述岩彩绘画与丝绸之路的深刻历史渊源 古代丝绸之路是一条超越疆域.民族的商贸之路,也是一条横贯东方西方的文明运河.以岩石彩色微粒作为绘画媒介的岩彩绘画,在中国大地滥觞.发展,终于在南北朝.隋唐,获得空前发展而日臻完美成熟.人类最 ...查看


  • 水彩画:水彩画笔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 水彩画笔主要有两种,例如兽毛和尼龙做的笔,由于笔腰及维护方法不同,画出的感觉也会不同.刚开始学画时,只要准备平头画笔和中间发暗的圆头画笔以及松鼠毛画笔就能基本应付作画.平头画笔用来大面积涂色,松鼠毛画笔则用于引出细线. 1. 平头水彩画笔 ...查看


  • 水粉画的基本技法
  • [水粉画的基本技法]调色写生时调配色彩是建立在正确观察和理解对象的色彩关系的基础上.调配颜色不能孤立的看一块,调一块,画一块.而要考虑整个的色调和色彩关系,从整体中去决定每一块颜色.水粉画写生色彩不易衔接,也应该在明确色彩的大关系的基础上, ...查看


  • 水彩画:水彩画技巧
  • 与油画.水粉画的技法相比,水彩技法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留空"的方法.   一些浅亮色.白色部分,需在画深一些的色彩时"留空"出来.水彩颜料的透明特性决定了这一作画技法,浅色不能覆盖深色,不象水粉和油画那 ...查看


  • 水彩画:水彩技法
  • 与油画.水粉画的技法相比,水彩技法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留空"的方法. 一些浅亮色.白色部分,需在画深一些的色彩时"留空"出来.水彩颜料的透明特性决定了这一作画技法,浅色不能覆盖深色,不象水粉和油画那样可 ...查看


  • 水彩画:什么是"留空"
  • 与油画.水粉画的技法相比,水彩技法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留空"的方法. 一些浅亮色.白色部分,需在画深一些的色彩时"留空"出来.水彩颜料的透明特性决定了这一作画技法,浅色不能覆盖深色,不象水粉和油画那样可 ...查看


  • 水彩画:"留空"的方法
  • 与油画.水粉画的技法相比,水彩技法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留空"的方法. 一些浅亮色.白色部分,需在画深一些的色彩时"留空"出来.水彩颜料的透明特性决定了这一作画技法,浅色不能覆盖深色,不象水粉和油画那样可 ...查看


  • 水彩画:基本技法水彩
  • 基本技法水彩 顾名思义:水彩它给人的感觉有2种,一种是给人"水"的感觉,非常流畅和透明;另一种是给人"色彩"的感觉,各种不同的色彩,刺激我们的大脑,给我们不同的感受,就像世界是多姿多彩一样. 简单来说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