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移与旋转》教学设计
城南小学 陈莹莹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六年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位置与变换》 信息窗2
【教学目标】:
1.借助实例及生活经验,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并能正确区分。
2.能在方格纸上数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的格数。
3.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4.了解平移和旋转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材简析】:
旋转与平移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图形与变换”的内容,《标准》中第一学段对这一部分的具体要求是: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平移和旋转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从数学的意义上讲,平移和旋转是两种基本的图形变换。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掌握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很大作用。物体或图形在直线方向上移动,而本身没有发生方向上的改变,就可以近似地看作是平移现象。物体以一个点或一个轴为中心进行圆周运动,就可以近似地看作是旋转现象。教材在介绍这两种现象时,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体会它们的不同特点。此外,教材还通过在方格纸上将图形进行平移,使学生掌握图形的平移,并会画出在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上平移后的图形。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认识、理解图形的位置与变换,丰富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方法探索解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都有很大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借助实例及生活经验,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并能正确区分; 能在方格纸上数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的格数。
【教学准备】:课件、实物投影、卡纸、方格纸及小三角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师出示: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参观了凤凰村,欣赏了那里的美景,在村子的西南角,坐落着一个饮料加工厂,我们再一块到那里看一看,好不好?
预设:生:好!
【设计意图:借助参观饮料加工厂这一素材,创设生动、典型、富有现实意义的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谈话自然亲切,很好地体现了情境串引发问题串这一理念。】
二、分析素材,理解概念。
(一)平移与旋转现象
1.初步感知。
师问: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这些物体是怎样运动的?
(播放饮料加工厂的动画资料)
(学生思考片刻)
师问:谁来说一说?(提醒同学边说边用动作模仿)
预设:生1:换气扇在转,它是这样运动的(边说边做动作)。
生2:大门是这样平着运动的(边说边做动作)。
生3:传送带也是这样运动的。
……
师追问:你能根据运动方式的不同给它们分分类吗?同桌合作商量一下。
师提问:谁来说一说你们是怎样分的?
预设:生1:我们把风扇、排气扇、拧灯泡、车轮的运动归为一类,因为他们都是转动的;大门、传送带、汽车是一类,因为它们都是平着运动的;升降机自己是一类,它是上下运动的。
生2:我们认为升降机的运动和大门可以归为一类,因为把升降机放平,它的运动就和大门一样了。
……
师提问:如果让你给这两种不同的运动方式起名字,你觉得叫什么合适?
预设:生:平移和旋转。
师小结:是的,像大门、汽车、升降机、传送带的运动,(师边说边模拟运动)都是平移现象;(板书:平移)而像排气扇、风扇等的运动,都是旋转现象。(板书:旋转)
【设计意图:在直观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平移和旋转现象,是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赵老师首先选取典型、不常见的实例做成动画,既有助于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后让学生用语言描述、动作模仿物体的运动,充分感受了物体的运动方向。这样,学生根据运动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类时就水到渠成了。】
2.加深认识。
①师:先模拟下面这几种物体的运动,再思考是平移现象还是旋转现象。
(自主练习第1题)
②师:我们生活中也有许多这样的现象,想一想哪里存在平移现象?哪里存在旋转现象呢?同桌一起找一找。
预设:生1:拉窗帘时是平移现象,玩旋转木马时有旋转现象。
生2:坐电梯时是平移现象,旋转门的运动是旋转现象。
……
③师:老师这里有一张卡片,你能不能在黑板上让卡片也做平移运动?谁来试试? 口令:
向上平移,回原位;向右平移,回原位;向左上方平移,向右下方平移。
(1生演示,其它同学当小裁判)
师激励:老师要增加难度了,敢于接受挑战吗?
预设:生:敢!
师指令:通过做平移运动回座位。
(生倒退着回座位,然后转身坐下,同学们很兴奋)
师提问:他刚才的运动中不但有平移现象,还有什么现象?
生:旋转。
④师问:现在谁来说一说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
预设:生1:(边做动作边回答)平移就是平着运动,旋转就是这样转动。
生2:(边做动作边回答)我觉得平移就是直直地运动,旋转和刚才同学说的一样。 ……
⑤师:同桌合作,让文具盒或数学书做平移运动。
【设计意图:通过寻找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实例,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借助让卡片、学习用品做平移运动,同学平移着回座位,引导学生把对平移特征的理解直观地表现了出来,加深了学生对平移和旋转现象的体验。】
(二)图形的平移
1.师提示:老师为每对同桌都准备了一张方格纸和一张小三角形纸片,请把小三角形纸片放入虚线框里。
师指出:向左平移1格。
师订正:(课件动态演示)你们做对了吗?
预设:生:对了!
2.师提问:(课件上的三角形呈现A、B、C点)三角形上的A点向左平移了几格?B点呢?还有哪个点也向左平移了1格?
预设:生:A点向左平移了1格,B点也向左平移了1格,还有C点。
3.师小结:三角形上的所有点都向左平移了1格。
师提示:把小三角形纸片放回虚线框。
师提示:向上平移3格。
(课件动态演示进行反馈)请完成得较快的同学介绍经验。
师提示:找一个点做代表去数就可以了。
【设计意图:图形平移的距离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有的学生误认为两个图形中间空了几格就是平移了几格。为此,赵老师不但为学生准备了学具材料,引导他们通过动手操作,移一移,看一看,还通过课件动态演示及对图形上的某个点平移格数的思考,使学生掌握了根据一个点数格的方法,为数图形平移的格数做好了铺垫。】
三、借助素材,总结概念。
1.小小设计师。
师提示:这是小明家新买的房子,打算在客厅和餐厅之间安装一扇门,你觉得安装平移门合适还是旋转门合适?
预设:生1:我们认为安平移门合适,因为节约空间。
生2:通过推拉使用,也很方便。
师提示:这是一进小明家的门,你觉得安什么门更合适?
预设:生1:装旋转门合适,因为我家的门就是这样安装的,用起来很方便。
生2:旋转门更安全。
2.上海音乐厅平移。
师问:同学们,既然很多物体都可以做平移运动,大胆猜测一下,我们身边的大楼能不能平移?
预设:生:(异口同声的)不能!
(课件播放上海音乐厅平移的资料)
师问:你想说些什么?
预设:生1:太不可思议了,是怎样平移的?
生2:平移之后还牢固吗?
……
师指出:音乐厅的平移,是科技进步的杰作。其中用到了许多知识,感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上网查阅相关的资料。
3.欣赏。
师提示:艺术家们运用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创造了许多美丽的图案,请欣赏。
(课件播放图片资料)
(生赞叹图案的美丽)
【设计意图:学贵在用。通过为小明家设计门,了解上海音乐厅的搬迁,欣赏等一系列活动,既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又充分感受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
四、巩固拓展,应用概念。
师总结:随着时钟的旋转,我们一起度过了快乐的40分钟,你有什么收获?
预设:生1:我知道了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
生2:我们了解了平移在生活中的应用。
……
师:关于图形的平移和旋转我们以后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最终要回归生活,让学生把课堂40分钟所学的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赋予学生用数学观察生活的思想和眼光。】
《平移与旋转》教学设计
城南小学 陈莹莹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六年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位置与变换》 信息窗2
【教学目标】:
1.借助实例及生活经验,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并能正确区分。
2.能在方格纸上数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的格数。
3.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4.了解平移和旋转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材简析】:
旋转与平移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图形与变换”的内容,《标准》中第一学段对这一部分的具体要求是: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平移和旋转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从数学的意义上讲,平移和旋转是两种基本的图形变换。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掌握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很大作用。物体或图形在直线方向上移动,而本身没有发生方向上的改变,就可以近似地看作是平移现象。物体以一个点或一个轴为中心进行圆周运动,就可以近似地看作是旋转现象。教材在介绍这两种现象时,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体会它们的不同特点。此外,教材还通过在方格纸上将图形进行平移,使学生掌握图形的平移,并会画出在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上平移后的图形。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认识、理解图形的位置与变换,丰富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方法探索解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都有很大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借助实例及生活经验,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并能正确区分; 能在方格纸上数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的格数。
【教学准备】:课件、实物投影、卡纸、方格纸及小三角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师出示: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参观了凤凰村,欣赏了那里的美景,在村子的西南角,坐落着一个饮料加工厂,我们再一块到那里看一看,好不好?
预设:生:好!
【设计意图:借助参观饮料加工厂这一素材,创设生动、典型、富有现实意义的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谈话自然亲切,很好地体现了情境串引发问题串这一理念。】
二、分析素材,理解概念。
(一)平移与旋转现象
1.初步感知。
师问: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这些物体是怎样运动的?
(播放饮料加工厂的动画资料)
(学生思考片刻)
师问:谁来说一说?(提醒同学边说边用动作模仿)
预设:生1:换气扇在转,它是这样运动的(边说边做动作)。
生2:大门是这样平着运动的(边说边做动作)。
生3:传送带也是这样运动的。
……
师追问:你能根据运动方式的不同给它们分分类吗?同桌合作商量一下。
师提问:谁来说一说你们是怎样分的?
预设:生1:我们把风扇、排气扇、拧灯泡、车轮的运动归为一类,因为他们都是转动的;大门、传送带、汽车是一类,因为它们都是平着运动的;升降机自己是一类,它是上下运动的。
生2:我们认为升降机的运动和大门可以归为一类,因为把升降机放平,它的运动就和大门一样了。
……
师提问:如果让你给这两种不同的运动方式起名字,你觉得叫什么合适?
预设:生:平移和旋转。
师小结:是的,像大门、汽车、升降机、传送带的运动,(师边说边模拟运动)都是平移现象;(板书:平移)而像排气扇、风扇等的运动,都是旋转现象。(板书:旋转)
【设计意图:在直观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平移和旋转现象,是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赵老师首先选取典型、不常见的实例做成动画,既有助于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后让学生用语言描述、动作模仿物体的运动,充分感受了物体的运动方向。这样,学生根据运动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类时就水到渠成了。】
2.加深认识。
①师:先模拟下面这几种物体的运动,再思考是平移现象还是旋转现象。
(自主练习第1题)
②师:我们生活中也有许多这样的现象,想一想哪里存在平移现象?哪里存在旋转现象呢?同桌一起找一找。
预设:生1:拉窗帘时是平移现象,玩旋转木马时有旋转现象。
生2:坐电梯时是平移现象,旋转门的运动是旋转现象。
……
③师:老师这里有一张卡片,你能不能在黑板上让卡片也做平移运动?谁来试试? 口令:
向上平移,回原位;向右平移,回原位;向左上方平移,向右下方平移。
(1生演示,其它同学当小裁判)
师激励:老师要增加难度了,敢于接受挑战吗?
预设:生:敢!
师指令:通过做平移运动回座位。
(生倒退着回座位,然后转身坐下,同学们很兴奋)
师提问:他刚才的运动中不但有平移现象,还有什么现象?
生:旋转。
④师问:现在谁来说一说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
预设:生1:(边做动作边回答)平移就是平着运动,旋转就是这样转动。
生2:(边做动作边回答)我觉得平移就是直直地运动,旋转和刚才同学说的一样。 ……
⑤师:同桌合作,让文具盒或数学书做平移运动。
【设计意图:通过寻找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实例,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借助让卡片、学习用品做平移运动,同学平移着回座位,引导学生把对平移特征的理解直观地表现了出来,加深了学生对平移和旋转现象的体验。】
(二)图形的平移
1.师提示:老师为每对同桌都准备了一张方格纸和一张小三角形纸片,请把小三角形纸片放入虚线框里。
师指出:向左平移1格。
师订正:(课件动态演示)你们做对了吗?
预设:生:对了!
2.师提问:(课件上的三角形呈现A、B、C点)三角形上的A点向左平移了几格?B点呢?还有哪个点也向左平移了1格?
预设:生:A点向左平移了1格,B点也向左平移了1格,还有C点。
3.师小结:三角形上的所有点都向左平移了1格。
师提示:把小三角形纸片放回虚线框。
师提示:向上平移3格。
(课件动态演示进行反馈)请完成得较快的同学介绍经验。
师提示:找一个点做代表去数就可以了。
【设计意图:图形平移的距离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有的学生误认为两个图形中间空了几格就是平移了几格。为此,赵老师不但为学生准备了学具材料,引导他们通过动手操作,移一移,看一看,还通过课件动态演示及对图形上的某个点平移格数的思考,使学生掌握了根据一个点数格的方法,为数图形平移的格数做好了铺垫。】
三、借助素材,总结概念。
1.小小设计师。
师提示:这是小明家新买的房子,打算在客厅和餐厅之间安装一扇门,你觉得安装平移门合适还是旋转门合适?
预设:生1:我们认为安平移门合适,因为节约空间。
生2:通过推拉使用,也很方便。
师提示:这是一进小明家的门,你觉得安什么门更合适?
预设:生1:装旋转门合适,因为我家的门就是这样安装的,用起来很方便。
生2:旋转门更安全。
2.上海音乐厅平移。
师问:同学们,既然很多物体都可以做平移运动,大胆猜测一下,我们身边的大楼能不能平移?
预设:生:(异口同声的)不能!
(课件播放上海音乐厅平移的资料)
师问:你想说些什么?
预设:生1:太不可思议了,是怎样平移的?
生2:平移之后还牢固吗?
……
师指出:音乐厅的平移,是科技进步的杰作。其中用到了许多知识,感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上网查阅相关的资料。
3.欣赏。
师提示:艺术家们运用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创造了许多美丽的图案,请欣赏。
(课件播放图片资料)
(生赞叹图案的美丽)
【设计意图:学贵在用。通过为小明家设计门,了解上海音乐厅的搬迁,欣赏等一系列活动,既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又充分感受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
四、巩固拓展,应用概念。
师总结:随着时钟的旋转,我们一起度过了快乐的40分钟,你有什么收获?
预设:生1:我知道了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
生2:我们了解了平移在生活中的应用。
……
师:关于图形的平移和旋转我们以后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最终要回归生活,让学生把课堂40分钟所学的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赋予学生用数学观察生活的思想和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