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语文
课 题
山中杂诗 竹里馆 峨眉山月歌
课型
新授课 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课前准备
主 备 人
学科组 长签字
刘军华
教案 编号
707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1、会背诵、默写三首古诗,尤其要牢固掌握三首古诗 里的名句。 2、培养赏析三首古诗的能力。 3、体会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背诵、默写三首古诗,尤其要牢固掌握三首古诗里的名句。 自主、合作、探究 学生利用早读课或课余时间朗读并背诵《山中杂诗》 《竹里馆》 《峨眉山月歌》 。 设计说明 个案补充
教学环节 一、导入
歌曲导入
二、比一比, 看谁记得牢
宣读竞赛说明
三、赛一赛, 看谁写得快而 准
必答题
四、宣布竞赛 结果
抢答题
五、课堂小结
整篇背诵题
师:播放名曲《二泉映月》 。 生:全班集体背诵吴均的《山中杂诗》 、王维的《竹里馆》 、 李白的《峨眉山月歌》 。 师: 宣布竞赛开始, 安排一名学生做记分员, 公布竞赛规则: 1、每题 10 分;2.抢答题答错倒扣 10 分;3.不准提示,违者 扣 10 分。 师:在各组轮流指定学生回答古诗文的上句或下句。 山际见来烟, 。 ,云从窗里出。 独坐幽篁里, 。 ,明月来相照。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 生:跃跃欲试。 师:1、王维在《竹里馆》一诗中描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 的两句诗是 , 。 2、吴均的《山中杂诗》一诗中最有情趣的两句诗 是 , 。 3、李白的《峨眉山月歌》表达了诗人对( 故乡 ) 的留恋之情。 4、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中 , 两句诗表现诗人乍离乡土,对故国故 人恋恋不舍,流露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 生:抢答,比一比谁更优秀。 师:宣布比赛结果。 师: 每首诗都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感情, 或喜、 或悲、 或开怀、 或忧愁,我们只有细细品味才能和诗人有同样的情感体验。
以歌曲齐背的形式导 入,容易激起学生的学 习热情。
竞赛说明: 1、分组对抗方式。 2、分必答题、抢答题。 3、比赛结束,宣布比赛结果。
任意抽选若干名句,主 要考查字形。
三首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吴均的《山中杂诗》表达了诗人惬意闲适的心情。 2、王维的《竹里馆》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 3、李白的《峨眉山月歌》表达豪情壮志及其对友人的思念。
小组互相提问、作答。 总结品味诗歌的方法: A、抓关键词解诗意。 (问题提示:你是怎么知道这首诗的意思的 ?) B、查阅资料看背景。 (问题提示:这首诗写在什么朝代?诗人当时所 处环境怎样?你是怎么知道的?) C、设身处地悟诗情。 (问题提示:明白了以上问题,
你心里有什么滋 味?或想到了什么?)
总结
教学反思
科目
语文
课 题
山中杂诗 竹里馆 峨眉山月歌
课型
新授课 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课前准备
主 备 人
学科组 长签字
刘军华
教案 编号
707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1、会背诵、默写三首古诗,尤其要牢固掌握三首古诗 里的名句。 2、培养赏析三首古诗的能力。 3、体会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背诵、默写三首古诗,尤其要牢固掌握三首古诗里的名句。 自主、合作、探究 学生利用早读课或课余时间朗读并背诵《山中杂诗》 《竹里馆》 《峨眉山月歌》 。 设计说明 个案补充
教学环节 一、导入
歌曲导入
二、比一比, 看谁记得牢
宣读竞赛说明
三、赛一赛, 看谁写得快而 准
必答题
四、宣布竞赛 结果
抢答题
五、课堂小结
整篇背诵题
师:播放名曲《二泉映月》 。 生:全班集体背诵吴均的《山中杂诗》 、王维的《竹里馆》 、 李白的《峨眉山月歌》 。 师: 宣布竞赛开始, 安排一名学生做记分员, 公布竞赛规则: 1、每题 10 分;2.抢答题答错倒扣 10 分;3.不准提示,违者 扣 10 分。 师:在各组轮流指定学生回答古诗文的上句或下句。 山际见来烟, 。 ,云从窗里出。 独坐幽篁里, 。 ,明月来相照。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 生:跃跃欲试。 师:1、王维在《竹里馆》一诗中描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 的两句诗是 , 。 2、吴均的《山中杂诗》一诗中最有情趣的两句诗 是 , 。 3、李白的《峨眉山月歌》表达了诗人对( 故乡 ) 的留恋之情。 4、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中 , 两句诗表现诗人乍离乡土,对故国故 人恋恋不舍,流露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 生:抢答,比一比谁更优秀。 师:宣布比赛结果。 师: 每首诗都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感情, 或喜、 或悲、 或开怀、 或忧愁,我们只有细细品味才能和诗人有同样的情感体验。
以歌曲齐背的形式导 入,容易激起学生的学 习热情。
竞赛说明: 1、分组对抗方式。 2、分必答题、抢答题。 3、比赛结束,宣布比赛结果。
任意抽选若干名句,主 要考查字形。
三首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吴均的《山中杂诗》表达了诗人惬意闲适的心情。 2、王维的《竹里馆》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 3、李白的《峨眉山月歌》表达豪情壮志及其对友人的思念。
小组互相提问、作答。 总结品味诗歌的方法: A、抓关键词解诗意。 (问题提示:你是怎么知道这首诗的意思的 ?) B、查阅资料看背景。 (问题提示:这首诗写在什么朝代?诗人当时所 处环境怎样?你是怎么知道的?) C、设身处地悟诗情。 (问题提示:明白了以上问题,
你心里有什么滋 味?或想到了什么?)
总结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