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语境分析练习

背景:记者提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记者: 根据反分裂国家法,中国有权采取非和平的方式,能不能解释一下什么样的方式算是非和平的方式?如果中国遇到了一个范围更大的冲突,美国也参与进来,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是不是要建设一支能够打得赢的军队?就像你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讲的那样。)

时代意义:我国刚刚出台“反分裂国家法”,有力并及时地制止了当时台湾分裂势头,表达了我国政府坚定不移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的决心和信心。 (温家宝答记者问全文:)

(1)首先,我还是想说明反分裂国家法是一部什么样的法律。这不是一部针对台湾人民的法律,而是反对和遏制“台独”势力的法律;不是一部战争的法律,而是和平统一国家的法律;不是一部改变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现状的法律,而是有利于台海地区和平和稳定的法律。

(2)其次,我要讲一讲台海的现状是什么,这是一个重大问题。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尽管大陆与台湾还没有实现统一,但这丝毫没有改变两岸同属一个中国这个事实。这就是当前台海的现状。

(3)第三,你所说的采用非和平方式的三种情况都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因此,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会尽最大的努力推进国家的和平统一。 (4)我们制定这部法律,体现了包括2300万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意志。记者先生,你可以翻开1861年贵国制定的两部反分裂法,不也是同样的内容吗?中国有一句古话: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同胞兄弟何不容?台湾同胞是我们的骨肉兄弟,我们希望全体台湾同胞能够理解我们的立法用意,也希望关心台海局势和平与稳定的国家和人民能够理解和支持这部法律。

(5)至于你谈到的中国军事力量的加强,我想在这里多讲两句。中国实行的是防御性的国防方针,中国的军事力量如果和贵国比起来,特别是就军费比起来,相差很远,这里不需要我列举数字。

(6)我只想说明一个事实,就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总是受人欺侮的。至今,中国没有派过一兵一卒去占领任何国家一寸土地。台湾问题纯属中国的内政,不容外国干涉,我们不希望外国干涉,但也不怕外国干涉! (631字)

及物性分析:6种过程(物质、心理、关系、行为、言语、存在) 一.小句编号(共50个小句)

(1)首先,我还是想说明/(2)反分裂国家法是一部什么样的法律。(3)这不是一部针对台湾人民的法律,(4)而是反对和遏制“台独”势力的法律;(5)不是一部战争的法律,(6)而是和平统一国家的法律;(7)不是一部改变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现状的法律,(8)而是有利于台海地区和平和稳定的法律。 (9)其次,我要讲一讲台海的现状/(10)是什么,(11)这是一个重大问题。(12)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13)尽管大陆与台湾还没有实现统一,(14)但这丝毫没有改变两岸同属一个中国这个事实。(15)这就是当前台海的现状。 (16)第三,你所说的采用非和平方式的三种情况都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17)因此,只要有一线希望,(18)我们就会尽最大的努力推进国家的和平统一。 (19)我们制定这部法律,(20)体现了包括2300万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意志。(21)记者先生,你可以翻开1861年贵国制定的两部反分裂法,(22)不也是同样的内容吗?(23)中国有一句古话:(24)一尺布,尚可缝;(25)一斗粟,尚可舂。(26)同胞兄弟何不容?(27)台湾同胞是我们的骨肉兄弟,(28)我们希望全体台湾同胞能够/(29)理解我们的立法用意,(30)也希望关心台海局势和平与稳定的国家和人民能够/ (31)理解和支持这部法律。

(32)至于你谈到的中国军事力量的加强,(33)我想在这里多讲两句。(34)中国实行的是防御性的国防方针,(35)中国的军事力量如果和贵国比起来,(36)特别是就军费比起来,(37)相差很远,(38)这里不需要我列举数字。 (39)我只想说明一个事实,(40)就是近百年来,(41)中国人总是受人欺侮的。(42)至今,中国没有派过一兵一卒去/(43)占领任何国家一寸土地。(44)台湾问题纯属中国的内政,(45)不容外国/(47)干涉,(46)我们不希望外国(48)干涉,(49)但也不怕外国(50)干涉! (631字)

二.列表统计:及物性过程类型、成分统计

语篇的及物性分析

三.分析

及物过程的频率:使用最多是物质过程,29个。其次是关系过程,22个。 及物过程的分布:开篇的8小句,出现高频度的关系过程小句,表明:总理在努力论述两种事物之间的关系,包括:《反分裂国家法》法律文本与法律思想的关系;该法律与台湾人民的关系;该法律与战争的关系,等。物质过程小句分布在后半部。揭示出要采取的行动。

载体(Carrier ) – 过程(process ) - 属性(attribute )

过程的走向模式:关系论述——行动——愿望——行动——愿望。

语言选择:

解释:

1.

选择的内容: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对于语言表达现实经验的六

种过程类型中,总理选择了四种类型:关系过程,物质过程,心理过程,言语过程。类型较广,思想内容丰富。

没有选择:行为过程和存在过程。符合语境对语言使用的制约。因为,行为过程表达生理现象,存在过程表达静态现象。而答记者问是一种对话的动态话语现象。

选择特点:关系过程的较高使用频率是一种超越常规的现象,充分体现了总理在本次讲话中注重论证各种“关系”的主题思想。同时,也展示了该次讲话语篇的文体特点。

2.

3.

上述语篇中总理对语言选择,体现了交际需求对语言潜势的选择,而这种选择恰当的表达了说话人要表达的思想。

背景:记者提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记者: 根据反分裂国家法,中国有权采取非和平的方式,能不能解释一下什么样的方式算是非和平的方式?如果中国遇到了一个范围更大的冲突,美国也参与进来,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是不是要建设一支能够打得赢的军队?就像你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讲的那样。)

时代意义:我国刚刚出台“反分裂国家法”,有力并及时地制止了当时台湾分裂势头,表达了我国政府坚定不移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的决心和信心。 (温家宝答记者问全文:)

(1)首先,我还是想说明反分裂国家法是一部什么样的法律。这不是一部针对台湾人民的法律,而是反对和遏制“台独”势力的法律;不是一部战争的法律,而是和平统一国家的法律;不是一部改变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现状的法律,而是有利于台海地区和平和稳定的法律。

(2)其次,我要讲一讲台海的现状是什么,这是一个重大问题。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尽管大陆与台湾还没有实现统一,但这丝毫没有改变两岸同属一个中国这个事实。这就是当前台海的现状。

(3)第三,你所说的采用非和平方式的三种情况都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因此,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会尽最大的努力推进国家的和平统一。 (4)我们制定这部法律,体现了包括2300万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意志。记者先生,你可以翻开1861年贵国制定的两部反分裂法,不也是同样的内容吗?中国有一句古话: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同胞兄弟何不容?台湾同胞是我们的骨肉兄弟,我们希望全体台湾同胞能够理解我们的立法用意,也希望关心台海局势和平与稳定的国家和人民能够理解和支持这部法律。

(5)至于你谈到的中国军事力量的加强,我想在这里多讲两句。中国实行的是防御性的国防方针,中国的军事力量如果和贵国比起来,特别是就军费比起来,相差很远,这里不需要我列举数字。

(6)我只想说明一个事实,就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总是受人欺侮的。至今,中国没有派过一兵一卒去占领任何国家一寸土地。台湾问题纯属中国的内政,不容外国干涉,我们不希望外国干涉,但也不怕外国干涉! (631字)

及物性分析:6种过程(物质、心理、关系、行为、言语、存在) 一.小句编号(共50个小句)

(1)首先,我还是想说明/(2)反分裂国家法是一部什么样的法律。(3)这不是一部针对台湾人民的法律,(4)而是反对和遏制“台独”势力的法律;(5)不是一部战争的法律,(6)而是和平统一国家的法律;(7)不是一部改变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现状的法律,(8)而是有利于台海地区和平和稳定的法律。 (9)其次,我要讲一讲台海的现状/(10)是什么,(11)这是一个重大问题。(12)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13)尽管大陆与台湾还没有实现统一,(14)但这丝毫没有改变两岸同属一个中国这个事实。(15)这就是当前台海的现状。 (16)第三,你所说的采用非和平方式的三种情况都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17)因此,只要有一线希望,(18)我们就会尽最大的努力推进国家的和平统一。 (19)我们制定这部法律,(20)体现了包括2300万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意志。(21)记者先生,你可以翻开1861年贵国制定的两部反分裂法,(22)不也是同样的内容吗?(23)中国有一句古话:(24)一尺布,尚可缝;(25)一斗粟,尚可舂。(26)同胞兄弟何不容?(27)台湾同胞是我们的骨肉兄弟,(28)我们希望全体台湾同胞能够/(29)理解我们的立法用意,(30)也希望关心台海局势和平与稳定的国家和人民能够/ (31)理解和支持这部法律。

(32)至于你谈到的中国军事力量的加强,(33)我想在这里多讲两句。(34)中国实行的是防御性的国防方针,(35)中国的军事力量如果和贵国比起来,(36)特别是就军费比起来,(37)相差很远,(38)这里不需要我列举数字。 (39)我只想说明一个事实,(40)就是近百年来,(41)中国人总是受人欺侮的。(42)至今,中国没有派过一兵一卒去/(43)占领任何国家一寸土地。(44)台湾问题纯属中国的内政,(45)不容外国/(47)干涉,(46)我们不希望外国(48)干涉,(49)但也不怕外国(50)干涉! (631字)

二.列表统计:及物性过程类型、成分统计

语篇的及物性分析

三.分析

及物过程的频率:使用最多是物质过程,29个。其次是关系过程,22个。 及物过程的分布:开篇的8小句,出现高频度的关系过程小句,表明:总理在努力论述两种事物之间的关系,包括:《反分裂国家法》法律文本与法律思想的关系;该法律与台湾人民的关系;该法律与战争的关系,等。物质过程小句分布在后半部。揭示出要采取的行动。

载体(Carrier ) – 过程(process ) - 属性(attribute )

过程的走向模式:关系论述——行动——愿望——行动——愿望。

语言选择:

解释:

1.

选择的内容: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对于语言表达现实经验的六

种过程类型中,总理选择了四种类型:关系过程,物质过程,心理过程,言语过程。类型较广,思想内容丰富。

没有选择:行为过程和存在过程。符合语境对语言使用的制约。因为,行为过程表达生理现象,存在过程表达静态现象。而答记者问是一种对话的动态话语现象。

选择特点:关系过程的较高使用频率是一种超越常规的现象,充分体现了总理在本次讲话中注重论证各种“关系”的主题思想。同时,也展示了该次讲话语篇的文体特点。

2.

3.

上述语篇中总理对语言选择,体现了交际需求对语言潜势的选择,而这种选择恰当的表达了说话人要表达的思想。


相关文章

  • 对外汉语综合课案例分析
  •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一堂对外汉语综合课,试图从教学有效性角度出发来考察课堂中教师设置的情景练习,提出了一些课堂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案例分析 有效性 情景练习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查看


  •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策略
  • Journal of Q iqihar University (Phi&Soc Sci ) (哲学社会科学版)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10年3月 M arch 2010 ●外语综论 补缺假说指导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策略 ...查看


  • 英语课题研究报告
  • <语法课的实效性研究> 课 题 研 究 报 告 <语法课的实效性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其中语法是语言知识重要组成部 分.传统教学中过度强调语法,仅注重语言的形式,忽视语言的实 ...查看


  • 070103 Is this your pencil? 重难点突破
  • 北京市太平路中学 于 红 一.本单元重点难点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确认物品的所属关系". Section A呈现了课间教室内的情景,将学生带入语言交流的自然环境,引入了教室内常见物品的话题词汇和主要句型,为本单元的目标句 ...查看


  •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细化解读第四单元
  •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细化解读 必修2 Unit 4 Wildlife protection 一.单元课程标准总体要求 本单元的主题是"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要性".学生通过学习和探讨与"保护野 生动物"相关的各 ...查看


  • 认知功能教学法与对外汉语_把_字句教学
  • 2011年第1期第35卷(总第163期)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Science Edition) №1,2011Vol.35General, ...查看


  • 初中英语学科试卷分析报告
  • 初中英语学科试卷分析报告 一.试题评价 (一)试题分析 1. 试题概况 初中学生学业考试与高中招生考试英语试题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第I卷为选择题(共55分),包括:听力测试 (20分).单项填空(15分).完形填空(10分)和阅读理解 ...查看


  • 小学英语会话.阅读.故事等教学的设计和实施
  • 专题讲座 小学英语会话.阅读.故事等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王芳(西城教育研修学院 小学高级教师) 一.小学英语会话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1.对会话教学的概念.内容及目标. 会话可以定义为用口头语言进行思想或信息的非正式交流.小学英语会话教学是指通过 ...查看


  • 英语词汇学习策略
  • 内容摘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词汇是基础,是语言学习的根基,词汇的学习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英语的词汇教学有很多方法,但我们认为加强读 音规则教学,培养学生的拼写能力;通过实物.情景教学的方式讲解词义,帮助学生摆脱在记忆词义时,对汉语意义的过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