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调研实践报告
题 目:关于“大学生消费调查”调研报告
院 别: 管理学院 专 业: 姓 名: 盘廷顺
学 号: 指导教师: 刘军琦
日 期: 2011-12-29
市场调研实践报告
关于“大学生消费调查”调研报告
2010级市场营销专业 学号:[1**********]39 姓名:盘廷顺
一、调研目的:
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最终环节。在消费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消费状况受到社会和家庭条件的影响。
1、初步了解大学生的消费状况、消费观念和消费特点。
2、了解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以及不同的消费态度,从而引导其正确消费。
3、了解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以及具体消费来源,并分析对比不同层次的大学生的消费状况。
二、调研方法:
1、对本校以及其他高校的学生进行抽样调研。
2、通过网络,把问卷发到各个大学生群里,进行网上调研。
3、电话调研,访问自己的同学。
三、调研负责人:盘廷顺
四、调研地点:广州市部分高校
五、调研时间:2011年12月22日至26日
六、调研概况:
在这次调查过程中,我碰到的大多数学生都很乐意帮助我并且积极配合,但也有部分学生可能是赶时间,对我置之不理。虽然有一点挫败感,不过我并没有放弃,继续做我的调查。这次的调查使我了解到自己应该以何种态度去面对陌生人,怎样做才能使陌生人打破防御心理去帮助自己。
这次的调查问卷大部分是通过实地调研完成的,其次,也有小部分是通过网络和访问朋友完成的。由于他们的大力支持,最终我完成了这次的调查。
七、调研内容:
关于这次的调查,我一共发出了80份的问卷,收回了78份问卷,在被调查的学生中男生占53%,女生占47%,而大一的占21%,大二占35%,大三占33%,大四占11%。其中有65%来自农村,还有25%来自城市。从这里可以看出,大多数的大学生都来自于并不是很富裕的农村,这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消费和开支,以及他们的购买欲。
1、家庭月平均总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占20%,在2001-5000元之间的占41%,在500-2000元之间的占27%,低于500元的占12%。在这一数据中家庭月平均收入在5000以上的一般都是那些来自于城市的大学生,他们的生活水平明显要高于农村的。而低于500元以下的那些家庭应该是比较贫困的家庭,在这些家庭的大学生的消费支出明显低于城市的大学生。
2、家庭人均月收入在200元以下的占13%,200-500元的占47%,500-800元的占23%,800元以上的占17%。可见,家庭人均收入的数据应该是与家庭总收入的是基本一致的,这两个数据都是影响大学生消费的的重要依据。
3、在大学生的生活费来源中,有68%是来自家庭的供应,有12%是靠自己
勤工俭学,部分由家庭供应,部分靠勤工俭学的有15%,还有的5%则是其它。从这,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大学生的生活费大多数是来源于家庭的供应,由这一数据我们不难看出目前我国的大学生还是具有较强的依赖性。
4、在有勤工俭学的学生中,靠家教的有10%,促销的有13%,还有4%是属于其它。对于大学生来说,做兼职不仅可以锻炼自己在社会上的能力,还能增加自己的生活来源。从这些有过勤工俭学经历的大学生来说他们更喜欢做促销,这可以更好地锻炼他们的口才以及交际能力,并且更多的是可以减少家里的负担,增加自己的生活费用,从而增加自己的消费。
5、在大学生每个月的生活费中,200元以下的占2%,200-400元的占25%,401-600元的占42%,600元以上的占31%。由此可见大学生的生活水平在400元以上,他们基本上可以解决生活上的需要。
6、大学生在吃的方面的消费,每个月用200元以下的占7%,200-300元的占47%,300-400元的占20%,400元以上的占26%,由此可见大学生在吃的方面毫不吝啬。
7、大学生都会把自己每个月的生活费用于几个方面,除了吃的,其他的方面也有分配。其中,购买日常用品所占的比重最大,为72%,购买衣服占45%,电话费占67%,上网占50%,购买学习资料为35%,其他的占27%。由此可以看出,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计算机以及手机的普及和应用,大学生在电话费和网费这两方面的支出相对较大,而也有大部分人很少注重购买学习资料,更多的是选择通过其他方面来获取学习的信息和资料。
八、总结:
在消费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消费状况受到社会和家庭条件的影响。通过这次的调查,发现在校大学生有较强的经济自立意识,但在具体消费来源上却出现了极大地倾向性,消费方式注入了现代消费的内涵,消费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纪较小,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态和行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对他们的消费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要更加关注大学生的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以及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消费观念和理财能力,引导他们正确地消费。
九、进行此次调研的心得体会:
经过这次社会实践调查,我发现了太多,收获了太多,也感触甚多,不仅增加了我的知识积累,更拓宽了我的社会视角,丰富了我的大学生活,让我更近一步学会了如何打开与他人沟通的局面,如何与他人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交流。这在无形中使我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自身努力学习知识并将之与社会相结合的信心和毅力。
在实践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与人更好地沟通,懂得了如何运用方法去完成自己的目标,同时我也懂得了:实践是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运用所学知识实践自我的最好途径。亲身实践,而不是闭门造车,这才是我们的学习之道,才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地得心应手。使我们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飞跃,同时增强了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步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市场调研实践报告
题 目:关于“大学生消费调查”调研报告
院 别: 管理学院 专 业: 姓 名: 盘廷顺
学 号: 指导教师: 刘军琦
日 期: 2011-12-29
市场调研实践报告
关于“大学生消费调查”调研报告
2010级市场营销专业 学号:[1**********]39 姓名:盘廷顺
一、调研目的:
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最终环节。在消费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消费状况受到社会和家庭条件的影响。
1、初步了解大学生的消费状况、消费观念和消费特点。
2、了解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以及不同的消费态度,从而引导其正确消费。
3、了解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以及具体消费来源,并分析对比不同层次的大学生的消费状况。
二、调研方法:
1、对本校以及其他高校的学生进行抽样调研。
2、通过网络,把问卷发到各个大学生群里,进行网上调研。
3、电话调研,访问自己的同学。
三、调研负责人:盘廷顺
四、调研地点:广州市部分高校
五、调研时间:2011年12月22日至26日
六、调研概况:
在这次调查过程中,我碰到的大多数学生都很乐意帮助我并且积极配合,但也有部分学生可能是赶时间,对我置之不理。虽然有一点挫败感,不过我并没有放弃,继续做我的调查。这次的调查使我了解到自己应该以何种态度去面对陌生人,怎样做才能使陌生人打破防御心理去帮助自己。
这次的调查问卷大部分是通过实地调研完成的,其次,也有小部分是通过网络和访问朋友完成的。由于他们的大力支持,最终我完成了这次的调查。
七、调研内容:
关于这次的调查,我一共发出了80份的问卷,收回了78份问卷,在被调查的学生中男生占53%,女生占47%,而大一的占21%,大二占35%,大三占33%,大四占11%。其中有65%来自农村,还有25%来自城市。从这里可以看出,大多数的大学生都来自于并不是很富裕的农村,这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消费和开支,以及他们的购买欲。
1、家庭月平均总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占20%,在2001-5000元之间的占41%,在500-2000元之间的占27%,低于500元的占12%。在这一数据中家庭月平均收入在5000以上的一般都是那些来自于城市的大学生,他们的生活水平明显要高于农村的。而低于500元以下的那些家庭应该是比较贫困的家庭,在这些家庭的大学生的消费支出明显低于城市的大学生。
2、家庭人均月收入在200元以下的占13%,200-500元的占47%,500-800元的占23%,800元以上的占17%。可见,家庭人均收入的数据应该是与家庭总收入的是基本一致的,这两个数据都是影响大学生消费的的重要依据。
3、在大学生的生活费来源中,有68%是来自家庭的供应,有12%是靠自己
勤工俭学,部分由家庭供应,部分靠勤工俭学的有15%,还有的5%则是其它。从这,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大学生的生活费大多数是来源于家庭的供应,由这一数据我们不难看出目前我国的大学生还是具有较强的依赖性。
4、在有勤工俭学的学生中,靠家教的有10%,促销的有13%,还有4%是属于其它。对于大学生来说,做兼职不仅可以锻炼自己在社会上的能力,还能增加自己的生活来源。从这些有过勤工俭学经历的大学生来说他们更喜欢做促销,这可以更好地锻炼他们的口才以及交际能力,并且更多的是可以减少家里的负担,增加自己的生活费用,从而增加自己的消费。
5、在大学生每个月的生活费中,200元以下的占2%,200-400元的占25%,401-600元的占42%,600元以上的占31%。由此可见大学生的生活水平在400元以上,他们基本上可以解决生活上的需要。
6、大学生在吃的方面的消费,每个月用200元以下的占7%,200-300元的占47%,300-400元的占20%,400元以上的占26%,由此可见大学生在吃的方面毫不吝啬。
7、大学生都会把自己每个月的生活费用于几个方面,除了吃的,其他的方面也有分配。其中,购买日常用品所占的比重最大,为72%,购买衣服占45%,电话费占67%,上网占50%,购买学习资料为35%,其他的占27%。由此可以看出,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计算机以及手机的普及和应用,大学生在电话费和网费这两方面的支出相对较大,而也有大部分人很少注重购买学习资料,更多的是选择通过其他方面来获取学习的信息和资料。
八、总结:
在消费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消费状况受到社会和家庭条件的影响。通过这次的调查,发现在校大学生有较强的经济自立意识,但在具体消费来源上却出现了极大地倾向性,消费方式注入了现代消费的内涵,消费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纪较小,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态和行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对他们的消费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要更加关注大学生的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以及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消费观念和理财能力,引导他们正确地消费。
九、进行此次调研的心得体会:
经过这次社会实践调查,我发现了太多,收获了太多,也感触甚多,不仅增加了我的知识积累,更拓宽了我的社会视角,丰富了我的大学生活,让我更近一步学会了如何打开与他人沟通的局面,如何与他人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交流。这在无形中使我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自身努力学习知识并将之与社会相结合的信心和毅力。
在实践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与人更好地沟通,懂得了如何运用方法去完成自己的目标,同时我也懂得了:实践是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运用所学知识实践自我的最好途径。亲身实践,而不是闭门造车,这才是我们的学习之道,才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地得心应手。使我们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飞跃,同时增强了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步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