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报告编制规程

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P SLXXX-2003 SL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后评价报告

编制规程

(征求意见稿)

Specifications on Assession Report after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Item Construction

2003-X -X 发布 2003-X -X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后评价报告

主编单位:

批准部门:

施行日期: 编制规程 (征求意见稿) SLXXX -2003 水利部水利建设与管理总站 北京海策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年×月×日

2003 北京

2003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前言

项目后评价是水利工程基本建设程序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对项

目决策、实施过程和运行等各阶段工作及其变化的原因和影响,通过全面系统的调查和客观的对比分析、总结并进行的综合评价。其目的是通过工程项目的后评价,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不断提高项目决策、工程实施和运营管理水平,为合理利用资金,提高投资效益,改进管理,制定相关政策等提供科学依据。

为明确项目后评价报告的编制原则、依据、方法、基本内容和技

术要求,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委托水利部水利建设与管理总站主持编写了本规程。

本规程是依据国家计委和水利部的有关规定,结合水利水电工程

特点,根据科学技术发展和生产实践的需要,按《水利工程建设程序管理暂行规定》(水利部 水建【1998】16号)精神编制完成的。

本规程解释单位: 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

本规程主编单位: 水利部水利建设与管理总站

本规程参编单位: 北京海策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

新疆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辽宁省水利厅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张严明 安中仁 张文洁 张三力 高雪涛

张新玉 于本洋 刘 东 汪安南 刘六宴

宛 明 王业伟

目次

1 总则-------------------------------------------( )

2 综合说明---------------------------------------( )

3 过程评价---------------------------------------( )

4 经济评价---------------------------------------( )

5 影响评价---------------------------------------( )

6 项目目标和可持续性评价-------------------------( )

7 结论-------------------------------------------( )

附录A 后评价报告的封面样式----------------------( )

附录B 后评价报告的扉页样式----------------------( )

本规程的用词和用语说明----------------------------( )

条文说明----------------------( )

1 总则

1.0.1 项目后评价是水利工程基本建设程序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经过1~2年的运行后,对项目决策、实施过程和运行各阶段工作 及其变化的原因和影响,通过全面系统的调查和客观的对比分析、总结并进行综合评价。其目的是通过工程项目的后评价,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不断提高项目决策、工程实施和运营管理水平,为合理利用资金,提高投资效益,改进管理,制定相关政策等提供科学依据。为明确项目后评价报告编制的原则、方法、基本内容和深度要求,特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防洪、除涝、灌溉、水力发电、供水、围垦、水土保持、水资源保护等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后评价报告的编制。小型水利工程项目可参照执行。利用外资项目的工作内容和深度可根据需要由主管部门或机构提出补充要求。不同类型工程应根据自身特点对报告编制内容有所侧重和取舍。本规程同时适用于项目中期进行的阶段性评价的报告编制,内容可根据需要有所侧重和取舍。

1.0.3 项目后评价应依据国家现行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规程、规范进行。

1.0.4 项目后评价应依据项目各阶段的正式文件,主要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报告、施工图设计及其审查意见、批复文件;概算调整报告;施工阶段重大问题的请示及批复;工程竣工报告;工程验收报告和审计后的工程竣工决算及主要图纸;项目自我评价报告等。

1.0.5 项目后评价应以通过各种调查取得的科学数据为基础,通过分析、对比,检验项目规划决策、设计、建设、运行管理各阶段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与预期指标的变化,分析其原因和对项目的影响,判断项目目标的持续性。

其中对项目运行期进行的调查主要有:工程质量调查、运行状况调查、运

行维护费用调查、项目财务状况调查、社会经济效果调查、环境影响调查等。 1.0.6 项目后评价采用综合比较法,即根据项目各阶段所预定的目标,从项目作用与影响、效果与效益、实施与管理、运营与服务等方面追踪对比,分析评价。

1.0.7 项目后评价的内容包括过程评价、经济评价、影响评价和目标及可持续性评价四个方面。

1.0.8 项目后评价报告由主报告及附件两部分组成。主报告应按本规程第2-7 章的要求进行编制,并将“综合说明”列为项目后评价报告第1章,依次编排。附件的内容包括各专题报告及其他有关内容。封面、扉页样式见附录A 、附录B 。

1.0.9 项目后评价及其报告编制应由具有相应能力的独立咨询机构承担,该机构不得是该项目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文件的编制、审查或评估咨询单位。参与后评价及报告编制人员不得是该项目的决策者和前期咨询、设计和评估者,并应遵循客观、公正、科学的原则,力求分析合理、评价公正。

1.0.10 项目法人单位应承担项目后评价工作所需费用,并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和基础资料。

1.0.11 后评价报告应反馈至项目投资决策部门、项目主管部门和各阶段参与该工程项目的各单位。

1.0.12 后评价报告编制,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2 综合说明

2.1 项目后评价工作简述

2.1.1 简述项目后评价工作的委托单位、承担单位、协作单位。

2.1.2 简述项目后评价的主要目的、内容、基准时点。

2.1.3 简述项目后评价工作过程。

2.2 项目概况

2.2.1 概述项目所在地区的行政区划和自然、地理、资源情况。

2.2.2 概述项目建设在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区域规划中的地位和作用,说明项目建设的目标、任务,项目的特点、建设标准、规模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2.3 简述规划、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准备、建设实施、生产准备、竣工验收等关键环节的时间和基本过程。

2.3 后评价主要结论和建议

2.3.1 简述后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项目各阶段的主要成绩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2.3.2 从过程评价、效益评价、影响评价及目标和可持续性评价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本次后评价的综合评价结论。

2.3.3 根据综合评价结论和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评价者的建议,以及相关的实施措施。

2.4 附表、附图

2.4.1 应附工程特性表

2.4.2 应附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工程平面布置图

2.4.3 根据需要,也可增附其它表、图。

3 过程评价

3.1 前期工作情况评价

3.1.1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立项依据

1 简述项目所在流域或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以及国民经济发展近期和远景对本工程的要求,评价修建本项目的必要性;

2 简述项目在流域规划或地区规划中的地位、作用和开发顺序的结论性意见,简述流域规划或地区规划的审查、评估结论意见。评价本项目在流域或地区建设中的合理性;

3 按照国家政策和总体效益优化的原则,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地区发展规划考虑,分析研究各部门综合利用要求,结合工程建设条件,评价提出项目开发的目标、任务和立项依据;

4 对有防洪、治涝、灌溉、城市供水、水力发电、开发养殖、保护环境等不同作用的项目,评价其综合开发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3.1.2 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等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及其评价

根据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等各阶段的主要特点,简述其主要工作内容,并阐述和评价各阶段的主要成绩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1 项目决策的评价;

2各阶段在工程总体布置方案、建筑物结构形式、投资等方面的重大变化,并对重大变化的合理性进行评价;

3设计中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和科研成果等。

3.1.3 前期各阶段工作过程的评价

1评价前期工作各阶段程序是否符合水利部水利工程建设有关程序管理规定的要求;

2 评价勘察设计单位的资质等级及业务范围,是否严格按照建设部颁发的

有关管理办法中水利行业承担工程勘察设计项目规模分级规定执行;

3 评价前期工作各阶段勘察设计产品的质量情况。

3.2 建设项目实施评价

3.2.1 建设项目实施的准备

1 简述与评价项目法人的组建时间和工作过程、机构设置。评价项目法人在建设资金筹措、外部配套条件和负责各项招标投标等过程中投入工作的情况;

2 简述与评价工程项目实施的招标投标过程。重点叙述设计、监理、设备采购、施工等招标投标过程及其公平、公正和公开性,对招标投标程序、时机和过程等进行评价,简述中标单位的资质等级、法人资格和分包转包情况,并对合同的签订等进行评价;

3 简述与评价工程项目施工准备过程。重点叙述施工场地迁建和占地赔偿、施工现场“四通一平”、生产与生活临时建筑、组织设计和施工图纸准备情况等。

3.2.2 施工控制与管理

1 简述建设项目及各主要单项、单位工程的开竣工时间,与初步设计施工进度计划对比,评价项目计划管理、施工工期控制、保证措施执行等情况,分析引起变动的主要原因和影响;

2 简述和评价工程质量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3说明项目的主要工程量,对与设计工程量有较大出入的部分要分析原因;

4简述工程建设资金来源、到位、使用控制情况及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5简述工程实施过程中重大的设计变更情况和原因,及其对工期、造价等方面的影响;

6 施工新技术、新工艺和科研成果;

7 简述与评价施工监理过程。

3.2.3 竣工验收

1 简述并评价工程竣工验收所具备的条件和工程验收程序;

2 简述并评价施工中单项、单位、分部、隐蔽工程等各阶段历次验收的时间,结论。验收中所发现的问题和处理意见以及施工单位对处理意见的执行情况;

3 简述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单位的工程质量评定报告。评价工程质量监督单位的资质;

4说明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调整概算等各阶段批准的概算投资和竣工决算的投资,并进行分析比较,分析超支或节余的原因,评价其项目的投资控制情况;

5简述并评价竣工验收的主要结论意见。

3.2.4 评价《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执行情况

3.3 生产准备与运行情况评价

3.3.1 简述项目法人单位在竣工验收前提供的“工程运行管理报告”中主要运行参数、运行方式和编制的工程运行规则等准备工作情况,评价是否具备正式运行条件。

3.3.2 根据运行观测资料及其分析成果、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意见等,对工程运行情况作出评价。

3.3.3 分析比较工程运行的实际效果与批准的各项任务目标之间的差距,分析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可能采取的补救措施。

3.3.4 评价建筑物和设备运行的操作灵活、安全、可靠性,并提出今后应注意的问题。

3.4 管理、配套、服务设施情况评价

3.4.1 根据工程任务和管理职能,简述工程管理机构隶属关系、机构设置的层次、岗位及人员编制情况,并提出评价意见。

3.4.2 简述工程管理单位的各项主要管理办法、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并评价运行管理情况。

3.4.3 简述工程管理的操作、观测原始记录情况,分析成果的完整性、合理性,根据观测资料的成果分析,对观测系统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适应性与实际工程发生的情况进行分析对比,提出评价和建议。

3.4.4 根据工程的位置和重要性,评价工程的内外交通、通信设施、安全防护设施等能否满足有关技术规定和工程安全管理的需要。

3.4.5 简述本着有利管理、方便生活、经济适用的原则,依据当地水、土资源条件,建立适当规模的综合开发经营生产基地、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评价管理单位的生产、生活区的建设现状和设施,提出评价和建议。

4 经济评价

4.1 基本情况

4.1.1 简述本项目前期工作阶段设计和实际完成的任务、规模、效益等,说明工程项目在该地区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4.2 评价依据

4.2.1 说明进行经济评价的基本依据。

4.3 国民经济评价

4.3.1 投资和费用

1 简述工程项目的实际投资及分年度使用情况;年运行管理费用以后评价时点为基准年,分别按实际运行期和预测运行期提出实际发生值和预测值,并说明预测值的计算方法;

2 对于综合利用工程说明投资和年运行费用分摊的原则、方法和分摊成果。

4.3.2 效益计算

1 简述工程项目的总经济效益、分部门效益和分年效益流程;以后评价时点为基准年,分别按实际运行期和预测运行期提出实际发生值和预测值,并说明预测值的计算方法;

2 简述工程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4.3.3 国民经济评价

1 说明国民经济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参数选取,并以后评价时点为基准年,提出阶段性评价指标和全期评价指标成果;

2 提出国民经济评价结论。

4.4 财务评价

4.4.1 财务投资和费用

1 简述工程项目的实际投资及流程;

2 以后评价时点为基准年,分别按实际运行期和预测运行期提出工程项目的生产流动资金、年运行成本费用、税金、基金、保险费和贷款利息以及其他有关成本费用,并说明预测值的计算方法和参数;

3 对综合利用工程说明财务投资和年运行费分担的原则、方法和数额。

4.4.2 财务收益计算

简述工程项目的财务收益和分年收益,以后评价时点为基准年,分别按实际运行期和预测运行期提出实际发生值和预测值,并说明预测值的计算方法和参数。

4.4.3 财务评价指标计算

1 说明财务评价指标计算的方法,说明财务盈利能力、清偿能力和外汇效果分析成果;

2 计算产品成本,计算产品价格并和现行价格相比,做出评价,并进一步做出收费分析,提出还贷资金和贷款偿还期,明确贷款偿还能力;

4.4.4 财务评价

说明财务评价的方法和准则,并以后评价时点为基准年,提出阶段性评价指标和全期评价指标,提出工程项目财务评价结论。

4.5 其他经济指标

4.5.1 简述并评价实际单位工程投资、单位生产能力投资等指标。

4.6 综合评价

4.6.1 提出本工程项目的综合经济评价结论。

4.6.2 阐述本次经济后评价结论与前期工作阶段按预测数据进行的经济评价结论的异同,分析其差别和成因,如在运行、还贷或收费等其他方面存在问题,则应提出措施和建议。

4.7 资金筹措方式评价

4.7.1根据建设资金来源及财务评价分析结论,对项目的资金筹措方式进行评价。

4.8 经济评价附表、附图

4.8.1根据项目情况,应附必要的国民经济评价成果表、财务评价成果表、有关附图等。

5 影响评价

5.1 评价内容

5.1.1 影响评价应分析与评价项目对影响区域和行业的经济、社会、文化以及自然环境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可分为技术影响评价、社会影响评价、环境影响及水土保持影响评价等方面。

5.1.2分析和评价项目所采用的技术水平和技术装备水平的先进性、适用性、经济性、安全性等,对所采用的新技术和科研成果则应重点进行评价。

5.1.3社会影响评价应阐述项目对社会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包括分析受益者群体、土地利用、生产力布局、征地搬迁、移民安置、就业、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影响。根据项目情况和地区特点,必要时分析项目对当地社会稳定、城乡建设、教育卫生、妇女儿童、民族宗教习俗、自然资源等可能产生的影响。

5.1.4 环境影响评价应主要阐述在工程项目建成后,已经产生或今后可能给环境带来的影响,并对照项目前评估时的结论进行对比评价,提出减免不利影响的措施。

5.1.5水土保持影响应主要阐述在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后,已经产生或今后可能产生的影响,并对照项目前评估时的结论进行对比评价,提出减免不利影响的措施。

5.2 技术影响评价

5.2.1 分析项目所采用技术对水利行业乃至国民经济发展有无影响等。

5.2.2 分析项目所采用技术对水利行业和项目所在地的技术进步有无影响,是否值得并可能进行推广等。

5.3 社会影响评价

5.3.1 分析项目已经或可能涉及的直接、间接人群和机构中的受益者群体,全面分析项目所产生的正负两方面影响。

5.3.2 分析项目建设对项目区土地利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变生产力布局方面的影响。

5.3.3 分析项目征地搬迁情况及其合理性。应对搬迁户进行必要的调查,反映项目受损群体的意见;应对征地方案、过程、政策及实施进行调查,分析地方政府和居民的参与状况及程度。

5.3.4 分析项目的移民安置情况。主要对移民安置后所产生的正负两方面影响进行分析。

5.3.5 分析项目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对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如主要社会经济指标的变化、工农业产值的增减情况、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所创造的直接和间接就业机会等。

5.4 环境影响评价

5.4.1 简述工程建设和运行中的主要环境影响源,说明工程影响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5.4.2 从项目建设及其运行过程所引起的或经过预测可能产生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态环境和其他方面的变化,评价项目在环境影响方面所产生的主要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并对照项目前评估时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分析对比。

5.4.3 简述减免不利影响或改善环境质量的对策、措施,并说明措施实施后减免不利影响和改善环境状况的情况。

5.4.4 分析和评价项目建成后环境监测、管理情况。

5.5 水土保持影响评价

5.5.1 从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后水土流失的治理情况,如水土流失治理程度,新增的水土流失及土地沙化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项目区水土流失控制量,水土保持措施控制面积等;植被变化情况及其带来的影响,如林草植被的覆盖率变化以及泄入下游河道的泥沙量的变化情况;土地整治及生产条件恢复情况等说明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所产生的主要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并对照项目前评

估时结论进行分析对比。

5.5.2 简述减免不利影响的对策、措施,并说明措施实施后减免不利影响的情况。

6 项目目标和可持续性评价

6.1 项目目标评价

6.1.1 项目目标评价包括对项目原定目标的实现程度、适应性等进行分析。对照项目立项时确定的目标,从工程建成、技术建成、经济建成等方面分析项目的实施结果和作用,分析项目目标实现程度,评价与原定目标的偏离程度。

6.1.2 通过项目目标实现程度的评价,分析项目原定目标是否适宜及其原因,评价项目决策的正确程度。

6.2 项目可持续性评价

6.2.1 分析社会经济发展、国力支持、政策法规及宏观调控、资源调配、当地管理体制及部门协作情况、配套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要求、水土流失的控制情况等外部条件对项目可持续性的影响。

6.2.2 分析组织机构建设、技术水平及人员素质、内部运行管理制度及运行状况、财务运营能力、服务情况等内部条件对项目可持续性的影响。

6.2.3 分析实现项目可持续发展的条件。根据内、外部条件对可持续性发展的影响,提出项目持续发挥投资效益的分析评价结论,并根据需要提出项目应采取的措施。

7 结论

7.1 评价结论

7.1.1 从过程评价、经济评价、影响评价和目标及可持续性评价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本次后评价的主要结论。

7.2 经验与教训

7.2.1 分析总结项目的主要成功经验。

7.2.2 分析总结项目需要引起重视和值得汲取的教训。

7.3 措施与建议

7.3.1 根据综合评价结论和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评价单位的建议,以及评价单位认为需要采取的措施。

附录A 后评价报告的封面样式

附录B 后评价报告扉页样式

本规程的用词和用语说明

为便于执行本标准,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本标准用语说明如下:

标准条文中,“条”、“款”之间承上启下的连接用语写法,宜采用“符合下列规定”、“遵守下列规定”或“符合下列要求”等。

在标准条文中引用本标准中的其他条文时,应采用“符合本标准×. ×. ×的规定”等典型用语。

在标准条文中引用本标准的其他表、公式时,应采用“按本标准表×. ×. ×的规定取值”或“按本标准公式(×. ×. ×)计算”等典型用语。

相关标准应采用“...... ,除应符合本标准(规范或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典型用语。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后评价报告

编制规程

(征求意见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SLXXX -2003

条文说明

2003 北京

目次

1 总则-------------------------------------------( )

2 综合说明---------------------------------------( )

3 过程评价---------------------------------------( )

4 经济评价---------------------------------------( )

5 影响评价---------------------------------------( )

6 项目目标和可持续性评价-------------------------( )

7 结论-------------------------------------------( )

1 总则

1.0.1 国家计委在有关于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管理法规中明确项目后评价是基本建设程序之一,水利部有关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是基本建设程序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建设项目竣工投产后的一段时间内,都应该进行工程项目的后评价,以便对本工程项目的管理和其它新建工程项目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本条是根据国家计委和水利部的有关规定,结合水利水电工程特点,参考国内部分工程项目后评价的实践和相关规程规范提出的。

1.0.2 本规程是用于编制后评价阶段的技术文件,以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为主,同时适用于其他规模较小的水利工程项目及改扩建项目。编制者可以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对报告编制内容有所侧重和取舍。对于中小型水利工程项目可参照使用并加以简化,对特殊的项目,可由编制单位与项目业主商议,提出补充要求,增加工作内容或深度。

1.0.3~1.0.5 后评价报告是依据国家现行的有关政策、法律、法规、规程、规范,在各阶段的正式文件基础上,并通过对项目运行期进行详细的调查而编制的,应重视基本资料的分析和整理。本条强调收集和调查可靠资料的重要性,因为它是评价的基础,同时还要运用国家现行的有关法令、制度、规程、规范,衡量和检验项目决策、建设、运行管理各阶段的经验与教训,分析其原因,判断项目目标的持续性。

1.0.6、1.0.7 说明项目后评价的方法与技术、主要内容。过程评价是从项目全过程的角度对项目进行评价,包括前期工作评价、实施评价、生产准备及运行情况评价、管理配套服务设施情况评价四个部分。经济评价是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以经济和财务指标来反映项目的经济建成情况。

1.0.8 项目后评价报告的主报告应按本规程第2-7 章的要求进行编制,即项目后评价报告的第1章是“综合说明”,其余章节依次编排。对于评价报告

篇幅较长的可将综合说明单独成册。附件的内容可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确定,但应有项目综合特性表。

1.0.9、1.0.10 提出了对项目后评价报告编制单位及报告编制人员资质的要求、对业主的要求。

1.0.11 本条说明后评价报告编制后的审批和反馈过程。后评价报告编制过程中,有条件的应与项目投资决策部门、项目主管部门和各阶段参与该工程项目的各单位沟通协调。

2 综合说明

2.1 项目后评价工作简述

2.1.1 项目后评价工作的委托单位一般是建设项目的业主或其上级主管部门,承担单位指承担后评价工作的单位,协作单位指在后评价工作过程中协助工作的有关单位。

2.1.2 项目后评价的基准时点一般指进行项目后评价的那一年的年初,如有特殊情况也可做调整。

2.1.3 简述项目后评价工作的时间、方式等。

2.2 项目概况

2.2.1~2.2.3 简要介绍项目的概况、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及其变化和资金使用情况。前期工作各阶段工作情况指规划、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等各阶段工作的时间,业主单位、编制单位及成果情况,近些年建成的工程还有预可研和招标设计等。

2.3 后评价主要结论和建议

2.3.1~2.3.3 简要介绍报告中得出的主要结论和建议。

2.4 附表、附图

2.4.1 工程特性表,可按照《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暂行规定》()中的附录A 《水利水电工程特性表》的内容和格式,并根据本工程的具体特点进行增删。

2.4.2、2.4.3 条文中所列的两张图是最基本要求,其他附图及其比例可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3 过程评价

3.1 前期工作情况评价

3.1.1 社会经济情况指地区或流域的人口、土地、矿产、水资源、能源资源,以及工农业、交通运输业的现状及规划,主要国民经济指标和在地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优势和方向,能源开发和供应状况以及有关国民经济部门近期和远景对本工程的要求。工程建设的必要性是从流域或地区的社会经济、资源和现有工程状况等情况出发,考虑未来流域或地区国民经济发展要求提出的建设项目是否有修建的必要和修建的合理性,这是工程立项的基本依据。通过评价检验工程是否符合基本建设程序,有无盲目上项目、破坏环境、浪费资源、重复建设等现象的发生。

3.1.2 对规划阶段、项目建议书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和初步设计阶段等工作的评价,首先要对各阶段工作的主要内容,各阶段相应的工作深度进行简明扼要的描述,对于各阶段工程方案、建设条件以及与工程有关的主要参数、指标和其它主要内容进行简述,对有重大变化的主要参数、指标和主要内容要有所侧重的交代。这是评价前期工作的重要依据,因此需要对各阶段的工作情况分别予以说明,并进行对比分析。可考虑以下内容:

1 根据评审的规划工作大纲,评估编制的规划报告是否满足工作大纲要求,规划中是否最大限度地考虑国民经济各部门、上下游、左右岸各方面的要求,规划成果是否由相应的部门组织审查、评估和批复,以及存在的问题;简述审查、评估和批复意见。

2 根据项目建议书的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工程建设条件、工程规模、任务和作用,评价工程立项决策的理由是否充分;对建设条件和必要的勘测工作深度是否满足要求,对选定的工程建设地点和建设时间是否合适。对工程主要技术指标与规划阶段进行比较,评价工程建设项目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3 重点评价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基础,编制工作内容的深度。对项目

建议书审查或评估意见所提出的问题,是否进行复核和修改,对工程总体布置方案和主要建筑物是否进行优化比选,对可行性研究阶段与项目建议书阶段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进行比较,并对比较结果和推荐方案的技术可行性进行评价。

4 初步设计阶段是否进一步到现场调查、补充勘察工作和试验研究工作,并对取得的基本资料可靠性进行分析。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查和评价意见是否进行深入分析和比较论证。对工程布置、工程结构、设备、材料、施工工艺等是否进行优化比选,对新工艺新材料采用的可靠性、经济性进行比选,并对比选结果进行评价。

3.1.3 本条是根据对前期工作各阶段基本情况掌握的基础上,依据行业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程规范,对前期工作程序、勘察设计单位的资质等级及业务范围、勘察设计成果质量和深度进行全面评价。

前期各阶段工作衔接情况,是否具备项目实施条件,是否按其资质等级及业务范围承担勘察设计任务。评价有无与资质不符和承担高等级的勘察设计任务,如有此现象应在后评价报告中如实反映。

前期工作各阶段勘察设计产品的质量可从勘察设计产品的内容深度、工程总体方案论证、勘察设计依据的可靠性、基本资料的完整准确性和勘测设计文件审批手续是否健全以及归档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1 勘察设计产品是否符合国家、水利行业建设法规、勘察设计规程规范以及有关合同规定,是否达到相应阶段规定的内容、深度和要求;

2 工程总体方案论证是否充分、布置是否合理、有利于节约土地和投资、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维护生态平衡及方便施工等;

3 勘察设计依据是否充分可靠,基本资料是否完整、准确,勘测设计文件的审核、会签、批准等手续是否健全等;

4 各阶段勘测设计完成后,是否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档案资料整理,并及时归档。

其中:规划阶段重点评价规划方案的合理性和立项依据,项目建议书阶段重点评价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可行性研究阶段重点评价工程总布置方案的合理性和技术可行性,初步设计阶段重点评价工程建筑物的优化设计、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科研成果的采用及工程项目经济可行性。最后综合评价各阶段的总体情况,评价的结论要简明扼要。

3.2 建设项目实施评价

3.2.1 建设项目实施的准备

建设项目实施准备阶段的评价重点是项目法人的组建和应开展的各项工作。在项目法人的工作内容中,筹资、招标、合同、施工准备是重点。

3.2.2 施工控制与管理

本条重点是评价工程项目的计划管理、工期、质量、建设资金使用等,并进行分析比较。

对于多种资金来源的工程,要分别评价不同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对重大设计变更应分析其原因并评价其影响程度。

3.2.3 竣工验收

本条重点是评价工程验收程序、验收条件、验收时的质量评定报告,最终得出竣工验收主要结论意见等。对于大型工程,可根据具体情况将先期进行的单项工程验收材料作为附件。要尽可能全面地收集竣工验收的资料,如竣工验收报告、技术总结、单位工程质量评定报告等,进行系统地分析整理,提出评价意见。

可从工程建设是否按照批准的设计方案完成,已完工程在设计、施工、设备制造安装等方面质量是否满足要求、各单位工程都能正常运行,历次验收发现的问题和处理情况,归档资料是否符合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工程建设和管理征地及移民等问题是否已处理完毕和是否有遗留问题,竣工决算是否已完成并通过决算审计,投资的重大变化,工程项目是否有完整的竣工验收技术总结报告等方面进行评价。

3.2.4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执行情况

检查并评价在工程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是否依据《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监督及其效果。

3.3 生产准备及运行情况评价

3.3.1~3.3.4重点评价建设单位在正式生产前的准备工作情况,是否具备正式投产条件。并对建筑物和设备运行的操作灵活、安全、可靠性做出安全性评价,通过对项目投入运行后的观测、维护、管理、运营、项目功能实现程度等进行系统的评价,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评价和建议,主要包括生产评价和功能评价。提出今后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同时还要对工程初期运行效果进行评价。

3.4 管理、配套、服务设施情况评价

3.4.1~3.4.3 对项目投入运行后的总体生产状态(如:管理体制、机构设置、职工数量及素质、管理手段、生产制度、观测成果的分析处理等方面)做出评价,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建议。

3.4.4 对管理中的交通、通信、安全防护等设施的适应性做出评价。

3.4.5 对管理单位的生产、生活区的建设现状和设施进行评价。

4 经济评价

4.1 基本情况

4.1.1 工程项目设计阶段的工程任务、规模、效益等指标,指该项目初步设计阶段批复的任务、规模和拟发挥的效益等,而实际完成的指标,则指项目实施后实际承担的任务、建设规模和已经产生的效益。

4.2 评价依据

列出项目经济评价时所依据的规程、规范和有关文件。

4.3 国民经济评价

4.3.1 投资和费用

工程项目的投资是指竣工决算的实际投资值及实际分年度使用情况。 对于建设时间较早的工程项目,其投资应采用重置成本法或其他固定资产评估方法重新计算,以反映项目的实际价值。

根据经济评价的性质,工程投资应注意按影子价格进行调整,并剔除价差预备费和属于国民经济内部转移的支付。

年运行管理费用采用分段计算的办法,实际运行期按实际发生值计算,预测运行期按一定的预测方法提出预测值,并说明预测方法。

4.3.2 效益计算

效益应与年运行管理费用一致,采用分段计算的办法,实际运行期按实际发生值计算,预测运行期按一定的预测方法提出预测值,说明预测方法,并按影子价格进行调整,与投资、费用采取相同的价格水平年。

4.3.3 经济评价

经济评价时,应注意同时计算阶段性评价指标和全期评价指标,以尽量准确地反映项目整个经营期的经济状况。

阶段性评价指标是指依据基本计算系列计算出的相应经济指标。基本计算系列指自建设起始年至评价年的实际发生系列,但这个系列仅包括相对于设计运行期很短的一段前期运行期,而且这段运行期的工程效益通常又相对较小,

可是固定资产投资却是针对整个设计运行期的,因此,阶段性指标不足以代表整个工程的经济特性,尚需设定更能相对正确表达整个工程经济特性的指标,即全期评价指标,它是针对整个运行期进行评价所得出的经济指标。

4.4 财务评价

4.4.1 财务投资和费用

财务投资和费用应按实际发生值计列,但对于建设时间较早的工程项目,应考虑采用物价指数进行调整,以反映项目的实际财务状况。调整计算时,应注意采用与经济效益评价相同的价格水平年。

4.5 其他经济指标

4.5.1 其他经济指标主要指实际单位工程投资、单位生产能力投资等能更加全面地反映项目经济状况的指标。

4.6 综合评价

4.6.1 经济评价和财务评价的内容较多,为全面概括项目的经济状况,本节应综合以上各节的成果,结合其他经济因素进行综合评价,提出结论性意见。文字应简练、结论要明确。

4.6.2 本节要求将后评价中有关经济和财务评价的指标和结论与前期工作阶段(初步设计或其他设计阶段)按预测数据进行的经济和财务评价的指标和结论相比较,并针对指标的前后变化,分析其差别和成因。

4.7 资金筹措方式评价

4.7.1 本条主要目的是依据财务评价分析结论对建设项目的资本金和贷款(债务)的比例是否合适进行评价,没有贷款的项目可不做分析。

4.8 经济评价附表、附图

4.8.1 经济评价附图指用图来表示的经济指标发展趋势,可根据需要选择;附表可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删减或增加。

5 影响评价

5.1评价内容

5.1.1 综合利用水利枢纽工程,尤其是大型水利项目,从建设实施到生产运营,将对项目周围社会和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将对一定范围内的气象、水文、地质、地下水、海河口以及动植物的繁衍等产生影响,在社会方面,将对相关地区的水资源和其他资源的开发、相关设施的建设、工农业生产、经济建设与发展、社会稳定等产生影响。在这些影响中,积极的影响将推进环境的化和社会的发展,而负面影响,不仅对环境、社会产生不利作用,反过来又将影响项本身的运行与发展,所以影响评价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对于积极影响,要进一步发扬,对于负面作用,要采取措施减免其影响,以利于项目继续运转和发挥更大的作用。

影响评价包含的内容较多,但针对水利建设项目,一般可仅就技术影响、社会影响和环境影响做出评价,如项目在其他方面有较为突出的影响和作用,也可在此一并叙述,以利于对项目做出全面的评价。

5.2 技术影响评价

5.2.1 技术先进性可从设计规范标准的使用、技术装备水平、工程质量等方面分析项目所采用的技术可以达到的水平,包括国际水平、国内先进水平、国内一般水平等。

技术适用性可从技术难度、当地技术水平及配套条件、人员素质和技术掌握程度分析项目所采用技术的适应性。

技术经济性可根据行业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单位工程投资、单位生产能力投资、单位运营成本、能耗及其他主要消耗指标、环境和社会代价等;说明项目技术经济指标处于国内同行业的水平,以及处于项目所在地的技术进步水平等。

技术安全性:通过项目实际运营数据,分析所采用技术的可靠性,主要技术风险,安全运营水平等。

5.2.2~5.2.3 如项目所采用技术对水利行业乃至国民经济发展有影响、对

项目所在地的技术进步有影响,并可能进行推广等,则应列举适当的例子予以说明。

5.3 社会影响评价

5.3.1 社会影响评价可采用有无项目前后指标对比的方式,包括土地利用、搬迁移民、就业、地方社区发展、生产力布局、扶贫等方面的指标。

5.3.2 本条重点是分析谁是真正的受益者群体,受益者群体的受益程度如何,受益者范围是否合理等,应对照原定的受益者目标做对比分析。

5.3.3 水利项目的社会影响评价应注重分析项目对项目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方面的影响。同时,要分析对发电、交通、旅游等与项目直接相关的产业发展的影响。

5.3.4 水利项目的社会影响评价的重点是征地搬迁问题,要对项目征地情况及其合理性进行分析;要对搬迁户进行必要的调查,反映项目受损群体的意见;要对征地方案、过程、政策及实施进行调查,分析地方政府和居民的参与状况及程度。

5.3.5 水利项目的建设和运营过程可能为当地创造直接或间接的就业机会,同时,对所在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均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如主要社会经济指标的变化、扶贫方面的进展等,应进行定量或定性的描述。

5.4 环境影响评价

5.4.1 环境影响源是指工程建设与运行直接作用于环境的各项工程活动。

5.4.2 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包括对水文、泥沙情势的影响,对局地气候的影响,对水温、水质的影响,对环境地质的影响,对土壤环境与土地资源的影响。

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工程对库区或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对施工区水质、大气、噪声的影响,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对景观与文物古迹的影响等。

对生态的影响包括对陆生生物、水生生物的影响,对景观生态的影响,对区域生态的影响。

其他方面应包括对自然保护区、重要政治文化设施等的影响。

5.4.3 对策措施应具有针对性,根据工程造成不利影响的对象、范围、历时、程度、要求达到的保护目标等,提出相应的预防、减免、恢复、补偿、管理、检测等措施。对项目引起的各方面环境的变化和新出现的环境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提出解决措施意见。

5.4.4 环境检测可根据工程与环境影响特点,评价其是否进行检测及检测的效果;环境管理是工程管理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贯穿于工程建设与运行的各阶段,应对其进行总体评价。

5.5 水土保持评价

5.5.1 说明采取水土保持措施的情况及其效果。

5.5.2 对策措施应具有针对性,根据工程造成不利影响的对象、范围、历时、程度、要求达到的保护目标等,提出相应的预防、减免、恢复、补偿、管理、检测等措施。对项目引起的各方面环境的变化和新出现的环境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提出解决措施意见。

6 项目目标和可持续性评价

6.1 项目目标评价

6.1.1、6.1.2 项目目标主要指项目立项时所拟定的近期和远期开发目标。项目目标的适应性是指项目原定目标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全局和宏观利益,是否得到政府政策的支持,是否符合项目的性质,是否符合项目当地的条件等。

分析项目的实施结果,通过项目目标实现程度评价,评价项目的影响和宏观意义和项目决策的正确程度。

6.2 项目可持续性评价

6.2.1~6.2.3项目可持续性评价是对项目能否持续运转和怎样实现持续运转提出评价。是指在项目的建设资金投入完成之后,项目的既定目标是否还能继续,项目法人是否愿意和可能依靠自身的力量去继续实现项目的目标,项目是否有可重复性,即可以推广到其他地区和项目等。

项目可持续性评价一般应包括财务分析、环境影响分析、技术条件分析、管理和机构分析、政策分析等。 水利项目具有社会性。水利项目的功能服务于社会、影响于社会,而社会中许多因素又是水利项目的外部条件反过来影响项目的运转,所以,研究水利项目的持续性,就应考察其所需的外部条件是否得到满足。

内部条件是指当项目持续运转时,在项目本身的功能和运营管理方面所需具备的条件和具备程度。

根据以上内、外部条件的分析,提出实施简单再生产或扩大再生产等不通运转水平的措施和建议。

7 结论

7.1 评价结论

7.1.1 应综合概述本报告3、4、5、6章的内容,从过程评价、经济评价、影响评价和目标和可持续性评价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本次后评价的主要结论。

7.2 经验与教训

7.2.1、7.2.2应高度概括并归纳项目在技术、经济、管理等多方面的主要成功经验和值得重视和汲取的教训。

7.3 措施与建议

7.3.1应在前述各分析的基础上,经过专家组的认真分析和讨论,慎重提出项目持续运行所需采取的措施和建议。

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P SLXXX-2003 SL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后评价报告

编制规程

(征求意见稿)

Specifications on Assession Report after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Item Construction

2003-X -X 发布 2003-X -X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后评价报告

主编单位:

批准部门:

施行日期: 编制规程 (征求意见稿) SLXXX -2003 水利部水利建设与管理总站 北京海策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年×月×日

2003 北京

2003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前言

项目后评价是水利工程基本建设程序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对项

目决策、实施过程和运行等各阶段工作及其变化的原因和影响,通过全面系统的调查和客观的对比分析、总结并进行的综合评价。其目的是通过工程项目的后评价,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不断提高项目决策、工程实施和运营管理水平,为合理利用资金,提高投资效益,改进管理,制定相关政策等提供科学依据。

为明确项目后评价报告的编制原则、依据、方法、基本内容和技

术要求,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委托水利部水利建设与管理总站主持编写了本规程。

本规程是依据国家计委和水利部的有关规定,结合水利水电工程

特点,根据科学技术发展和生产实践的需要,按《水利工程建设程序管理暂行规定》(水利部 水建【1998】16号)精神编制完成的。

本规程解释单位: 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

本规程主编单位: 水利部水利建设与管理总站

本规程参编单位: 北京海策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

新疆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辽宁省水利厅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张严明 安中仁 张文洁 张三力 高雪涛

张新玉 于本洋 刘 东 汪安南 刘六宴

宛 明 王业伟

目次

1 总则-------------------------------------------( )

2 综合说明---------------------------------------( )

3 过程评价---------------------------------------( )

4 经济评价---------------------------------------( )

5 影响评价---------------------------------------( )

6 项目目标和可持续性评价-------------------------( )

7 结论-------------------------------------------( )

附录A 后评价报告的封面样式----------------------( )

附录B 后评价报告的扉页样式----------------------( )

本规程的用词和用语说明----------------------------( )

条文说明----------------------( )

1 总则

1.0.1 项目后评价是水利工程基本建设程序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经过1~2年的运行后,对项目决策、实施过程和运行各阶段工作 及其变化的原因和影响,通过全面系统的调查和客观的对比分析、总结并进行综合评价。其目的是通过工程项目的后评价,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不断提高项目决策、工程实施和运营管理水平,为合理利用资金,提高投资效益,改进管理,制定相关政策等提供科学依据。为明确项目后评价报告编制的原则、方法、基本内容和深度要求,特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防洪、除涝、灌溉、水力发电、供水、围垦、水土保持、水资源保护等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后评价报告的编制。小型水利工程项目可参照执行。利用外资项目的工作内容和深度可根据需要由主管部门或机构提出补充要求。不同类型工程应根据自身特点对报告编制内容有所侧重和取舍。本规程同时适用于项目中期进行的阶段性评价的报告编制,内容可根据需要有所侧重和取舍。

1.0.3 项目后评价应依据国家现行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规程、规范进行。

1.0.4 项目后评价应依据项目各阶段的正式文件,主要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报告、施工图设计及其审查意见、批复文件;概算调整报告;施工阶段重大问题的请示及批复;工程竣工报告;工程验收报告和审计后的工程竣工决算及主要图纸;项目自我评价报告等。

1.0.5 项目后评价应以通过各种调查取得的科学数据为基础,通过分析、对比,检验项目规划决策、设计、建设、运行管理各阶段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与预期指标的变化,分析其原因和对项目的影响,判断项目目标的持续性。

其中对项目运行期进行的调查主要有:工程质量调查、运行状况调查、运

行维护费用调查、项目财务状况调查、社会经济效果调查、环境影响调查等。 1.0.6 项目后评价采用综合比较法,即根据项目各阶段所预定的目标,从项目作用与影响、效果与效益、实施与管理、运营与服务等方面追踪对比,分析评价。

1.0.7 项目后评价的内容包括过程评价、经济评价、影响评价和目标及可持续性评价四个方面。

1.0.8 项目后评价报告由主报告及附件两部分组成。主报告应按本规程第2-7 章的要求进行编制,并将“综合说明”列为项目后评价报告第1章,依次编排。附件的内容包括各专题报告及其他有关内容。封面、扉页样式见附录A 、附录B 。

1.0.9 项目后评价及其报告编制应由具有相应能力的独立咨询机构承担,该机构不得是该项目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文件的编制、审查或评估咨询单位。参与后评价及报告编制人员不得是该项目的决策者和前期咨询、设计和评估者,并应遵循客观、公正、科学的原则,力求分析合理、评价公正。

1.0.10 项目法人单位应承担项目后评价工作所需费用,并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和基础资料。

1.0.11 后评价报告应反馈至项目投资决策部门、项目主管部门和各阶段参与该工程项目的各单位。

1.0.12 后评价报告编制,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2 综合说明

2.1 项目后评价工作简述

2.1.1 简述项目后评价工作的委托单位、承担单位、协作单位。

2.1.2 简述项目后评价的主要目的、内容、基准时点。

2.1.3 简述项目后评价工作过程。

2.2 项目概况

2.2.1 概述项目所在地区的行政区划和自然、地理、资源情况。

2.2.2 概述项目建设在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区域规划中的地位和作用,说明项目建设的目标、任务,项目的特点、建设标准、规模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2.3 简述规划、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准备、建设实施、生产准备、竣工验收等关键环节的时间和基本过程。

2.3 后评价主要结论和建议

2.3.1 简述后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项目各阶段的主要成绩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2.3.2 从过程评价、效益评价、影响评价及目标和可持续性评价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本次后评价的综合评价结论。

2.3.3 根据综合评价结论和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评价者的建议,以及相关的实施措施。

2.4 附表、附图

2.4.1 应附工程特性表

2.4.2 应附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工程平面布置图

2.4.3 根据需要,也可增附其它表、图。

3 过程评价

3.1 前期工作情况评价

3.1.1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立项依据

1 简述项目所在流域或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以及国民经济发展近期和远景对本工程的要求,评价修建本项目的必要性;

2 简述项目在流域规划或地区规划中的地位、作用和开发顺序的结论性意见,简述流域规划或地区规划的审查、评估结论意见。评价本项目在流域或地区建设中的合理性;

3 按照国家政策和总体效益优化的原则,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地区发展规划考虑,分析研究各部门综合利用要求,结合工程建设条件,评价提出项目开发的目标、任务和立项依据;

4 对有防洪、治涝、灌溉、城市供水、水力发电、开发养殖、保护环境等不同作用的项目,评价其综合开发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3.1.2 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等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及其评价

根据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等各阶段的主要特点,简述其主要工作内容,并阐述和评价各阶段的主要成绩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1 项目决策的评价;

2各阶段在工程总体布置方案、建筑物结构形式、投资等方面的重大变化,并对重大变化的合理性进行评价;

3设计中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和科研成果等。

3.1.3 前期各阶段工作过程的评价

1评价前期工作各阶段程序是否符合水利部水利工程建设有关程序管理规定的要求;

2 评价勘察设计单位的资质等级及业务范围,是否严格按照建设部颁发的

有关管理办法中水利行业承担工程勘察设计项目规模分级规定执行;

3 评价前期工作各阶段勘察设计产品的质量情况。

3.2 建设项目实施评价

3.2.1 建设项目实施的准备

1 简述与评价项目法人的组建时间和工作过程、机构设置。评价项目法人在建设资金筹措、外部配套条件和负责各项招标投标等过程中投入工作的情况;

2 简述与评价工程项目实施的招标投标过程。重点叙述设计、监理、设备采购、施工等招标投标过程及其公平、公正和公开性,对招标投标程序、时机和过程等进行评价,简述中标单位的资质等级、法人资格和分包转包情况,并对合同的签订等进行评价;

3 简述与评价工程项目施工准备过程。重点叙述施工场地迁建和占地赔偿、施工现场“四通一平”、生产与生活临时建筑、组织设计和施工图纸准备情况等。

3.2.2 施工控制与管理

1 简述建设项目及各主要单项、单位工程的开竣工时间,与初步设计施工进度计划对比,评价项目计划管理、施工工期控制、保证措施执行等情况,分析引起变动的主要原因和影响;

2 简述和评价工程质量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3说明项目的主要工程量,对与设计工程量有较大出入的部分要分析原因;

4简述工程建设资金来源、到位、使用控制情况及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5简述工程实施过程中重大的设计变更情况和原因,及其对工期、造价等方面的影响;

6 施工新技术、新工艺和科研成果;

7 简述与评价施工监理过程。

3.2.3 竣工验收

1 简述并评价工程竣工验收所具备的条件和工程验收程序;

2 简述并评价施工中单项、单位、分部、隐蔽工程等各阶段历次验收的时间,结论。验收中所发现的问题和处理意见以及施工单位对处理意见的执行情况;

3 简述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单位的工程质量评定报告。评价工程质量监督单位的资质;

4说明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调整概算等各阶段批准的概算投资和竣工决算的投资,并进行分析比较,分析超支或节余的原因,评价其项目的投资控制情况;

5简述并评价竣工验收的主要结论意见。

3.2.4 评价《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执行情况

3.3 生产准备与运行情况评价

3.3.1 简述项目法人单位在竣工验收前提供的“工程运行管理报告”中主要运行参数、运行方式和编制的工程运行规则等准备工作情况,评价是否具备正式运行条件。

3.3.2 根据运行观测资料及其分析成果、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意见等,对工程运行情况作出评价。

3.3.3 分析比较工程运行的实际效果与批准的各项任务目标之间的差距,分析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可能采取的补救措施。

3.3.4 评价建筑物和设备运行的操作灵活、安全、可靠性,并提出今后应注意的问题。

3.4 管理、配套、服务设施情况评价

3.4.1 根据工程任务和管理职能,简述工程管理机构隶属关系、机构设置的层次、岗位及人员编制情况,并提出评价意见。

3.4.2 简述工程管理单位的各项主要管理办法、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并评价运行管理情况。

3.4.3 简述工程管理的操作、观测原始记录情况,分析成果的完整性、合理性,根据观测资料的成果分析,对观测系统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适应性与实际工程发生的情况进行分析对比,提出评价和建议。

3.4.4 根据工程的位置和重要性,评价工程的内外交通、通信设施、安全防护设施等能否满足有关技术规定和工程安全管理的需要。

3.4.5 简述本着有利管理、方便生活、经济适用的原则,依据当地水、土资源条件,建立适当规模的综合开发经营生产基地、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评价管理单位的生产、生活区的建设现状和设施,提出评价和建议。

4 经济评价

4.1 基本情况

4.1.1 简述本项目前期工作阶段设计和实际完成的任务、规模、效益等,说明工程项目在该地区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4.2 评价依据

4.2.1 说明进行经济评价的基本依据。

4.3 国民经济评价

4.3.1 投资和费用

1 简述工程项目的实际投资及分年度使用情况;年运行管理费用以后评价时点为基准年,分别按实际运行期和预测运行期提出实际发生值和预测值,并说明预测值的计算方法;

2 对于综合利用工程说明投资和年运行费用分摊的原则、方法和分摊成果。

4.3.2 效益计算

1 简述工程项目的总经济效益、分部门效益和分年效益流程;以后评价时点为基准年,分别按实际运行期和预测运行期提出实际发生值和预测值,并说明预测值的计算方法;

2 简述工程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4.3.3 国民经济评价

1 说明国民经济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参数选取,并以后评价时点为基准年,提出阶段性评价指标和全期评价指标成果;

2 提出国民经济评价结论。

4.4 财务评价

4.4.1 财务投资和费用

1 简述工程项目的实际投资及流程;

2 以后评价时点为基准年,分别按实际运行期和预测运行期提出工程项目的生产流动资金、年运行成本费用、税金、基金、保险费和贷款利息以及其他有关成本费用,并说明预测值的计算方法和参数;

3 对综合利用工程说明财务投资和年运行费分担的原则、方法和数额。

4.4.2 财务收益计算

简述工程项目的财务收益和分年收益,以后评价时点为基准年,分别按实际运行期和预测运行期提出实际发生值和预测值,并说明预测值的计算方法和参数。

4.4.3 财务评价指标计算

1 说明财务评价指标计算的方法,说明财务盈利能力、清偿能力和外汇效果分析成果;

2 计算产品成本,计算产品价格并和现行价格相比,做出评价,并进一步做出收费分析,提出还贷资金和贷款偿还期,明确贷款偿还能力;

4.4.4 财务评价

说明财务评价的方法和准则,并以后评价时点为基准年,提出阶段性评价指标和全期评价指标,提出工程项目财务评价结论。

4.5 其他经济指标

4.5.1 简述并评价实际单位工程投资、单位生产能力投资等指标。

4.6 综合评价

4.6.1 提出本工程项目的综合经济评价结论。

4.6.2 阐述本次经济后评价结论与前期工作阶段按预测数据进行的经济评价结论的异同,分析其差别和成因,如在运行、还贷或收费等其他方面存在问题,则应提出措施和建议。

4.7 资金筹措方式评价

4.7.1根据建设资金来源及财务评价分析结论,对项目的资金筹措方式进行评价。

4.8 经济评价附表、附图

4.8.1根据项目情况,应附必要的国民经济评价成果表、财务评价成果表、有关附图等。

5 影响评价

5.1 评价内容

5.1.1 影响评价应分析与评价项目对影响区域和行业的经济、社会、文化以及自然环境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可分为技术影响评价、社会影响评价、环境影响及水土保持影响评价等方面。

5.1.2分析和评价项目所采用的技术水平和技术装备水平的先进性、适用性、经济性、安全性等,对所采用的新技术和科研成果则应重点进行评价。

5.1.3社会影响评价应阐述项目对社会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包括分析受益者群体、土地利用、生产力布局、征地搬迁、移民安置、就业、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影响。根据项目情况和地区特点,必要时分析项目对当地社会稳定、城乡建设、教育卫生、妇女儿童、民族宗教习俗、自然资源等可能产生的影响。

5.1.4 环境影响评价应主要阐述在工程项目建成后,已经产生或今后可能给环境带来的影响,并对照项目前评估时的结论进行对比评价,提出减免不利影响的措施。

5.1.5水土保持影响应主要阐述在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后,已经产生或今后可能产生的影响,并对照项目前评估时的结论进行对比评价,提出减免不利影响的措施。

5.2 技术影响评价

5.2.1 分析项目所采用技术对水利行业乃至国民经济发展有无影响等。

5.2.2 分析项目所采用技术对水利行业和项目所在地的技术进步有无影响,是否值得并可能进行推广等。

5.3 社会影响评价

5.3.1 分析项目已经或可能涉及的直接、间接人群和机构中的受益者群体,全面分析项目所产生的正负两方面影响。

5.3.2 分析项目建设对项目区土地利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变生产力布局方面的影响。

5.3.3 分析项目征地搬迁情况及其合理性。应对搬迁户进行必要的调查,反映项目受损群体的意见;应对征地方案、过程、政策及实施进行调查,分析地方政府和居民的参与状况及程度。

5.3.4 分析项目的移民安置情况。主要对移民安置后所产生的正负两方面影响进行分析。

5.3.5 分析项目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对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如主要社会经济指标的变化、工农业产值的增减情况、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所创造的直接和间接就业机会等。

5.4 环境影响评价

5.4.1 简述工程建设和运行中的主要环境影响源,说明工程影响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5.4.2 从项目建设及其运行过程所引起的或经过预测可能产生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态环境和其他方面的变化,评价项目在环境影响方面所产生的主要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并对照项目前评估时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分析对比。

5.4.3 简述减免不利影响或改善环境质量的对策、措施,并说明措施实施后减免不利影响和改善环境状况的情况。

5.4.4 分析和评价项目建成后环境监测、管理情况。

5.5 水土保持影响评价

5.5.1 从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后水土流失的治理情况,如水土流失治理程度,新增的水土流失及土地沙化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项目区水土流失控制量,水土保持措施控制面积等;植被变化情况及其带来的影响,如林草植被的覆盖率变化以及泄入下游河道的泥沙量的变化情况;土地整治及生产条件恢复情况等说明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所产生的主要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并对照项目前评

估时结论进行分析对比。

5.5.2 简述减免不利影响的对策、措施,并说明措施实施后减免不利影响的情况。

6 项目目标和可持续性评价

6.1 项目目标评价

6.1.1 项目目标评价包括对项目原定目标的实现程度、适应性等进行分析。对照项目立项时确定的目标,从工程建成、技术建成、经济建成等方面分析项目的实施结果和作用,分析项目目标实现程度,评价与原定目标的偏离程度。

6.1.2 通过项目目标实现程度的评价,分析项目原定目标是否适宜及其原因,评价项目决策的正确程度。

6.2 项目可持续性评价

6.2.1 分析社会经济发展、国力支持、政策法规及宏观调控、资源调配、当地管理体制及部门协作情况、配套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要求、水土流失的控制情况等外部条件对项目可持续性的影响。

6.2.2 分析组织机构建设、技术水平及人员素质、内部运行管理制度及运行状况、财务运营能力、服务情况等内部条件对项目可持续性的影响。

6.2.3 分析实现项目可持续发展的条件。根据内、外部条件对可持续性发展的影响,提出项目持续发挥投资效益的分析评价结论,并根据需要提出项目应采取的措施。

7 结论

7.1 评价结论

7.1.1 从过程评价、经济评价、影响评价和目标及可持续性评价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本次后评价的主要结论。

7.2 经验与教训

7.2.1 分析总结项目的主要成功经验。

7.2.2 分析总结项目需要引起重视和值得汲取的教训。

7.3 措施与建议

7.3.1 根据综合评价结论和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评价单位的建议,以及评价单位认为需要采取的措施。

附录A 后评价报告的封面样式

附录B 后评价报告扉页样式

本规程的用词和用语说明

为便于执行本标准,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本标准用语说明如下:

标准条文中,“条”、“款”之间承上启下的连接用语写法,宜采用“符合下列规定”、“遵守下列规定”或“符合下列要求”等。

在标准条文中引用本标准中的其他条文时,应采用“符合本标准×. ×. ×的规定”等典型用语。

在标准条文中引用本标准的其他表、公式时,应采用“按本标准表×. ×. ×的规定取值”或“按本标准公式(×. ×. ×)计算”等典型用语。

相关标准应采用“...... ,除应符合本标准(规范或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典型用语。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后评价报告

编制规程

(征求意见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SLXXX -2003

条文说明

2003 北京

目次

1 总则-------------------------------------------( )

2 综合说明---------------------------------------( )

3 过程评价---------------------------------------( )

4 经济评价---------------------------------------( )

5 影响评价---------------------------------------( )

6 项目目标和可持续性评价-------------------------( )

7 结论-------------------------------------------( )

1 总则

1.0.1 国家计委在有关于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管理法规中明确项目后评价是基本建设程序之一,水利部有关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是基本建设程序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建设项目竣工投产后的一段时间内,都应该进行工程项目的后评价,以便对本工程项目的管理和其它新建工程项目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本条是根据国家计委和水利部的有关规定,结合水利水电工程特点,参考国内部分工程项目后评价的实践和相关规程规范提出的。

1.0.2 本规程是用于编制后评价阶段的技术文件,以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为主,同时适用于其他规模较小的水利工程项目及改扩建项目。编制者可以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对报告编制内容有所侧重和取舍。对于中小型水利工程项目可参照使用并加以简化,对特殊的项目,可由编制单位与项目业主商议,提出补充要求,增加工作内容或深度。

1.0.3~1.0.5 后评价报告是依据国家现行的有关政策、法律、法规、规程、规范,在各阶段的正式文件基础上,并通过对项目运行期进行详细的调查而编制的,应重视基本资料的分析和整理。本条强调收集和调查可靠资料的重要性,因为它是评价的基础,同时还要运用国家现行的有关法令、制度、规程、规范,衡量和检验项目决策、建设、运行管理各阶段的经验与教训,分析其原因,判断项目目标的持续性。

1.0.6、1.0.7 说明项目后评价的方法与技术、主要内容。过程评价是从项目全过程的角度对项目进行评价,包括前期工作评价、实施评价、生产准备及运行情况评价、管理配套服务设施情况评价四个部分。经济评价是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以经济和财务指标来反映项目的经济建成情况。

1.0.8 项目后评价报告的主报告应按本规程第2-7 章的要求进行编制,即项目后评价报告的第1章是“综合说明”,其余章节依次编排。对于评价报告

篇幅较长的可将综合说明单独成册。附件的内容可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确定,但应有项目综合特性表。

1.0.9、1.0.10 提出了对项目后评价报告编制单位及报告编制人员资质的要求、对业主的要求。

1.0.11 本条说明后评价报告编制后的审批和反馈过程。后评价报告编制过程中,有条件的应与项目投资决策部门、项目主管部门和各阶段参与该工程项目的各单位沟通协调。

2 综合说明

2.1 项目后评价工作简述

2.1.1 项目后评价工作的委托单位一般是建设项目的业主或其上级主管部门,承担单位指承担后评价工作的单位,协作单位指在后评价工作过程中协助工作的有关单位。

2.1.2 项目后评价的基准时点一般指进行项目后评价的那一年的年初,如有特殊情况也可做调整。

2.1.3 简述项目后评价工作的时间、方式等。

2.2 项目概况

2.2.1~2.2.3 简要介绍项目的概况、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及其变化和资金使用情况。前期工作各阶段工作情况指规划、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等各阶段工作的时间,业主单位、编制单位及成果情况,近些年建成的工程还有预可研和招标设计等。

2.3 后评价主要结论和建议

2.3.1~2.3.3 简要介绍报告中得出的主要结论和建议。

2.4 附表、附图

2.4.1 工程特性表,可按照《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暂行规定》()中的附录A 《水利水电工程特性表》的内容和格式,并根据本工程的具体特点进行增删。

2.4.2、2.4.3 条文中所列的两张图是最基本要求,其他附图及其比例可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3 过程评价

3.1 前期工作情况评价

3.1.1 社会经济情况指地区或流域的人口、土地、矿产、水资源、能源资源,以及工农业、交通运输业的现状及规划,主要国民经济指标和在地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优势和方向,能源开发和供应状况以及有关国民经济部门近期和远景对本工程的要求。工程建设的必要性是从流域或地区的社会经济、资源和现有工程状况等情况出发,考虑未来流域或地区国民经济发展要求提出的建设项目是否有修建的必要和修建的合理性,这是工程立项的基本依据。通过评价检验工程是否符合基本建设程序,有无盲目上项目、破坏环境、浪费资源、重复建设等现象的发生。

3.1.2 对规划阶段、项目建议书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和初步设计阶段等工作的评价,首先要对各阶段工作的主要内容,各阶段相应的工作深度进行简明扼要的描述,对于各阶段工程方案、建设条件以及与工程有关的主要参数、指标和其它主要内容进行简述,对有重大变化的主要参数、指标和主要内容要有所侧重的交代。这是评价前期工作的重要依据,因此需要对各阶段的工作情况分别予以说明,并进行对比分析。可考虑以下内容:

1 根据评审的规划工作大纲,评估编制的规划报告是否满足工作大纲要求,规划中是否最大限度地考虑国民经济各部门、上下游、左右岸各方面的要求,规划成果是否由相应的部门组织审查、评估和批复,以及存在的问题;简述审查、评估和批复意见。

2 根据项目建议书的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工程建设条件、工程规模、任务和作用,评价工程立项决策的理由是否充分;对建设条件和必要的勘测工作深度是否满足要求,对选定的工程建设地点和建设时间是否合适。对工程主要技术指标与规划阶段进行比较,评价工程建设项目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3 重点评价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基础,编制工作内容的深度。对项目

建议书审查或评估意见所提出的问题,是否进行复核和修改,对工程总体布置方案和主要建筑物是否进行优化比选,对可行性研究阶段与项目建议书阶段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进行比较,并对比较结果和推荐方案的技术可行性进行评价。

4 初步设计阶段是否进一步到现场调查、补充勘察工作和试验研究工作,并对取得的基本资料可靠性进行分析。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查和评价意见是否进行深入分析和比较论证。对工程布置、工程结构、设备、材料、施工工艺等是否进行优化比选,对新工艺新材料采用的可靠性、经济性进行比选,并对比选结果进行评价。

3.1.3 本条是根据对前期工作各阶段基本情况掌握的基础上,依据行业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程规范,对前期工作程序、勘察设计单位的资质等级及业务范围、勘察设计成果质量和深度进行全面评价。

前期各阶段工作衔接情况,是否具备项目实施条件,是否按其资质等级及业务范围承担勘察设计任务。评价有无与资质不符和承担高等级的勘察设计任务,如有此现象应在后评价报告中如实反映。

前期工作各阶段勘察设计产品的质量可从勘察设计产品的内容深度、工程总体方案论证、勘察设计依据的可靠性、基本资料的完整准确性和勘测设计文件审批手续是否健全以及归档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1 勘察设计产品是否符合国家、水利行业建设法规、勘察设计规程规范以及有关合同规定,是否达到相应阶段规定的内容、深度和要求;

2 工程总体方案论证是否充分、布置是否合理、有利于节约土地和投资、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维护生态平衡及方便施工等;

3 勘察设计依据是否充分可靠,基本资料是否完整、准确,勘测设计文件的审核、会签、批准等手续是否健全等;

4 各阶段勘测设计完成后,是否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档案资料整理,并及时归档。

其中:规划阶段重点评价规划方案的合理性和立项依据,项目建议书阶段重点评价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可行性研究阶段重点评价工程总布置方案的合理性和技术可行性,初步设计阶段重点评价工程建筑物的优化设计、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科研成果的采用及工程项目经济可行性。最后综合评价各阶段的总体情况,评价的结论要简明扼要。

3.2 建设项目实施评价

3.2.1 建设项目实施的准备

建设项目实施准备阶段的评价重点是项目法人的组建和应开展的各项工作。在项目法人的工作内容中,筹资、招标、合同、施工准备是重点。

3.2.2 施工控制与管理

本条重点是评价工程项目的计划管理、工期、质量、建设资金使用等,并进行分析比较。

对于多种资金来源的工程,要分别评价不同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对重大设计变更应分析其原因并评价其影响程度。

3.2.3 竣工验收

本条重点是评价工程验收程序、验收条件、验收时的质量评定报告,最终得出竣工验收主要结论意见等。对于大型工程,可根据具体情况将先期进行的单项工程验收材料作为附件。要尽可能全面地收集竣工验收的资料,如竣工验收报告、技术总结、单位工程质量评定报告等,进行系统地分析整理,提出评价意见。

可从工程建设是否按照批准的设计方案完成,已完工程在设计、施工、设备制造安装等方面质量是否满足要求、各单位工程都能正常运行,历次验收发现的问题和处理情况,归档资料是否符合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工程建设和管理征地及移民等问题是否已处理完毕和是否有遗留问题,竣工决算是否已完成并通过决算审计,投资的重大变化,工程项目是否有完整的竣工验收技术总结报告等方面进行评价。

3.2.4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执行情况

检查并评价在工程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是否依据《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监督及其效果。

3.3 生产准备及运行情况评价

3.3.1~3.3.4重点评价建设单位在正式生产前的准备工作情况,是否具备正式投产条件。并对建筑物和设备运行的操作灵活、安全、可靠性做出安全性评价,通过对项目投入运行后的观测、维护、管理、运营、项目功能实现程度等进行系统的评价,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评价和建议,主要包括生产评价和功能评价。提出今后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同时还要对工程初期运行效果进行评价。

3.4 管理、配套、服务设施情况评价

3.4.1~3.4.3 对项目投入运行后的总体生产状态(如:管理体制、机构设置、职工数量及素质、管理手段、生产制度、观测成果的分析处理等方面)做出评价,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建议。

3.4.4 对管理中的交通、通信、安全防护等设施的适应性做出评价。

3.4.5 对管理单位的生产、生活区的建设现状和设施进行评价。

4 经济评价

4.1 基本情况

4.1.1 工程项目设计阶段的工程任务、规模、效益等指标,指该项目初步设计阶段批复的任务、规模和拟发挥的效益等,而实际完成的指标,则指项目实施后实际承担的任务、建设规模和已经产生的效益。

4.2 评价依据

列出项目经济评价时所依据的规程、规范和有关文件。

4.3 国民经济评价

4.3.1 投资和费用

工程项目的投资是指竣工决算的实际投资值及实际分年度使用情况。 对于建设时间较早的工程项目,其投资应采用重置成本法或其他固定资产评估方法重新计算,以反映项目的实际价值。

根据经济评价的性质,工程投资应注意按影子价格进行调整,并剔除价差预备费和属于国民经济内部转移的支付。

年运行管理费用采用分段计算的办法,实际运行期按实际发生值计算,预测运行期按一定的预测方法提出预测值,并说明预测方法。

4.3.2 效益计算

效益应与年运行管理费用一致,采用分段计算的办法,实际运行期按实际发生值计算,预测运行期按一定的预测方法提出预测值,说明预测方法,并按影子价格进行调整,与投资、费用采取相同的价格水平年。

4.3.3 经济评价

经济评价时,应注意同时计算阶段性评价指标和全期评价指标,以尽量准确地反映项目整个经营期的经济状况。

阶段性评价指标是指依据基本计算系列计算出的相应经济指标。基本计算系列指自建设起始年至评价年的实际发生系列,但这个系列仅包括相对于设计运行期很短的一段前期运行期,而且这段运行期的工程效益通常又相对较小,

可是固定资产投资却是针对整个设计运行期的,因此,阶段性指标不足以代表整个工程的经济特性,尚需设定更能相对正确表达整个工程经济特性的指标,即全期评价指标,它是针对整个运行期进行评价所得出的经济指标。

4.4 财务评价

4.4.1 财务投资和费用

财务投资和费用应按实际发生值计列,但对于建设时间较早的工程项目,应考虑采用物价指数进行调整,以反映项目的实际财务状况。调整计算时,应注意采用与经济效益评价相同的价格水平年。

4.5 其他经济指标

4.5.1 其他经济指标主要指实际单位工程投资、单位生产能力投资等能更加全面地反映项目经济状况的指标。

4.6 综合评价

4.6.1 经济评价和财务评价的内容较多,为全面概括项目的经济状况,本节应综合以上各节的成果,结合其他经济因素进行综合评价,提出结论性意见。文字应简练、结论要明确。

4.6.2 本节要求将后评价中有关经济和财务评价的指标和结论与前期工作阶段(初步设计或其他设计阶段)按预测数据进行的经济和财务评价的指标和结论相比较,并针对指标的前后变化,分析其差别和成因。

4.7 资金筹措方式评价

4.7.1 本条主要目的是依据财务评价分析结论对建设项目的资本金和贷款(债务)的比例是否合适进行评价,没有贷款的项目可不做分析。

4.8 经济评价附表、附图

4.8.1 经济评价附图指用图来表示的经济指标发展趋势,可根据需要选择;附表可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删减或增加。

5 影响评价

5.1评价内容

5.1.1 综合利用水利枢纽工程,尤其是大型水利项目,从建设实施到生产运营,将对项目周围社会和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将对一定范围内的气象、水文、地质、地下水、海河口以及动植物的繁衍等产生影响,在社会方面,将对相关地区的水资源和其他资源的开发、相关设施的建设、工农业生产、经济建设与发展、社会稳定等产生影响。在这些影响中,积极的影响将推进环境的化和社会的发展,而负面影响,不仅对环境、社会产生不利作用,反过来又将影响项本身的运行与发展,所以影响评价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对于积极影响,要进一步发扬,对于负面作用,要采取措施减免其影响,以利于项目继续运转和发挥更大的作用。

影响评价包含的内容较多,但针对水利建设项目,一般可仅就技术影响、社会影响和环境影响做出评价,如项目在其他方面有较为突出的影响和作用,也可在此一并叙述,以利于对项目做出全面的评价。

5.2 技术影响评价

5.2.1 技术先进性可从设计规范标准的使用、技术装备水平、工程质量等方面分析项目所采用的技术可以达到的水平,包括国际水平、国内先进水平、国内一般水平等。

技术适用性可从技术难度、当地技术水平及配套条件、人员素质和技术掌握程度分析项目所采用技术的适应性。

技术经济性可根据行业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单位工程投资、单位生产能力投资、单位运营成本、能耗及其他主要消耗指标、环境和社会代价等;说明项目技术经济指标处于国内同行业的水平,以及处于项目所在地的技术进步水平等。

技术安全性:通过项目实际运营数据,分析所采用技术的可靠性,主要技术风险,安全运营水平等。

5.2.2~5.2.3 如项目所采用技术对水利行业乃至国民经济发展有影响、对

项目所在地的技术进步有影响,并可能进行推广等,则应列举适当的例子予以说明。

5.3 社会影响评价

5.3.1 社会影响评价可采用有无项目前后指标对比的方式,包括土地利用、搬迁移民、就业、地方社区发展、生产力布局、扶贫等方面的指标。

5.3.2 本条重点是分析谁是真正的受益者群体,受益者群体的受益程度如何,受益者范围是否合理等,应对照原定的受益者目标做对比分析。

5.3.3 水利项目的社会影响评价应注重分析项目对项目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方面的影响。同时,要分析对发电、交通、旅游等与项目直接相关的产业发展的影响。

5.3.4 水利项目的社会影响评价的重点是征地搬迁问题,要对项目征地情况及其合理性进行分析;要对搬迁户进行必要的调查,反映项目受损群体的意见;要对征地方案、过程、政策及实施进行调查,分析地方政府和居民的参与状况及程度。

5.3.5 水利项目的建设和运营过程可能为当地创造直接或间接的就业机会,同时,对所在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均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如主要社会经济指标的变化、扶贫方面的进展等,应进行定量或定性的描述。

5.4 环境影响评价

5.4.1 环境影响源是指工程建设与运行直接作用于环境的各项工程活动。

5.4.2 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包括对水文、泥沙情势的影响,对局地气候的影响,对水温、水质的影响,对环境地质的影响,对土壤环境与土地资源的影响。

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工程对库区或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对施工区水质、大气、噪声的影响,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对景观与文物古迹的影响等。

对生态的影响包括对陆生生物、水生生物的影响,对景观生态的影响,对区域生态的影响。

其他方面应包括对自然保护区、重要政治文化设施等的影响。

5.4.3 对策措施应具有针对性,根据工程造成不利影响的对象、范围、历时、程度、要求达到的保护目标等,提出相应的预防、减免、恢复、补偿、管理、检测等措施。对项目引起的各方面环境的变化和新出现的环境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提出解决措施意见。

5.4.4 环境检测可根据工程与环境影响特点,评价其是否进行检测及检测的效果;环境管理是工程管理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贯穿于工程建设与运行的各阶段,应对其进行总体评价。

5.5 水土保持评价

5.5.1 说明采取水土保持措施的情况及其效果。

5.5.2 对策措施应具有针对性,根据工程造成不利影响的对象、范围、历时、程度、要求达到的保护目标等,提出相应的预防、减免、恢复、补偿、管理、检测等措施。对项目引起的各方面环境的变化和新出现的环境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提出解决措施意见。

6 项目目标和可持续性评价

6.1 项目目标评价

6.1.1、6.1.2 项目目标主要指项目立项时所拟定的近期和远期开发目标。项目目标的适应性是指项目原定目标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全局和宏观利益,是否得到政府政策的支持,是否符合项目的性质,是否符合项目当地的条件等。

分析项目的实施结果,通过项目目标实现程度评价,评价项目的影响和宏观意义和项目决策的正确程度。

6.2 项目可持续性评价

6.2.1~6.2.3项目可持续性评价是对项目能否持续运转和怎样实现持续运转提出评价。是指在项目的建设资金投入完成之后,项目的既定目标是否还能继续,项目法人是否愿意和可能依靠自身的力量去继续实现项目的目标,项目是否有可重复性,即可以推广到其他地区和项目等。

项目可持续性评价一般应包括财务分析、环境影响分析、技术条件分析、管理和机构分析、政策分析等。 水利项目具有社会性。水利项目的功能服务于社会、影响于社会,而社会中许多因素又是水利项目的外部条件反过来影响项目的运转,所以,研究水利项目的持续性,就应考察其所需的外部条件是否得到满足。

内部条件是指当项目持续运转时,在项目本身的功能和运营管理方面所需具备的条件和具备程度。

根据以上内、外部条件的分析,提出实施简单再生产或扩大再生产等不通运转水平的措施和建议。

7 结论

7.1 评价结论

7.1.1 应综合概述本报告3、4、5、6章的内容,从过程评价、经济评价、影响评价和目标和可持续性评价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本次后评价的主要结论。

7.2 经验与教训

7.2.1、7.2.2应高度概括并归纳项目在技术、经济、管理等多方面的主要成功经验和值得重视和汲取的教训。

7.3 措施与建议

7.3.1应在前述各分析的基础上,经过专家组的认真分析和讨论,慎重提出项目持续运行所需采取的措施和建议。


相关文章

  • 注册土木工程师(水利水电工程)规范目录(2014年校正)
  • 勘察注册土木工程师(水利水电工程)资格考试 所用法律法规.主要技术标准 一.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 ...查看


  • 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
  • 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 制规程 1总则 1.0.1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确定建设项目和编制设计文件的依据根据国家计委有关规定结合水利水电工程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规模较小条件简单的中型 ...查看


  • 浙江省水利专业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资格评价条件
  •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客观公正地评价水利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和水平,促进水利工程专业技术资格评价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根据<工程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和<水利工程中.高级技术资格评审条件(试行)> ...查看


  • 采砂规划编制规程,编制要求
  • <河道采砂规划编制规程> 编制工作大纲 (修订本)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河道采砂管理局 <河道采砂规划编制规程>编制组 二OO四年十一月 前 言 国务院2001年10月颁布并于2002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长江河 ...查看


  •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规程
  •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规程(征求意见稿) 水利部天津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项目建议书编制规程>修编组 1 总则 1.0.1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是国家基本建设程序中一个重要阶段.项目建议书经批准后,将作为工程立项和开展 ...查看


  •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建设项目10-04-15)
  • ICS××.×× P×× 备案号: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行业标准 TD/T××××.6-2010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建设项目 Regulation on Compiling Land Reclamation Plan- ...查看


  • 水利工程基本建设程序与项目审批
  • 水利工程基本建设程序与项目审批 一.水利水电工程基本建设程序 基本建设程序是指基本建设项目从决策.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全过程中各项工作所必须遵循的先后次序.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因其规模大.施工难.费用高.制约因素多等特点,更具复杂性及失事后的严 ...查看


  • 5水利工程建设程序
  • 基本建设程序: 项目建议书阶段 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 初步设计阶段 施工准备阶段 建设实施阶段 生产准备阶段 竣工验收 后评价 考试用书重点内容 1.施工准备阶段 1)水利水电施工招投标 2.建设实施阶段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进 ...查看


  •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委托编制合同.2doc
  •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制委托合同 合同编号: 委托方: (下称:甲方) 受托方: (下称:乙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