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国学教孩子!教师的国学素养!父母老师都要懂的中华文化秘密!

文/鲁鹏程

发一点跟国学有关的文字。关于国学,教育者,包括老师和父母,都应该学习。要让自己具备国学素养,学国学,用国学,领略智慧,教育好我们的孩子。

国学,是中国之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创造的灿烂文化。这些文化,不仅存在于典籍中,而且也融入了我们的生活。

祖先的思想智慧是珍贵的,而这些思想智慧则是由浩瀚的文化典籍传承下来的。这些宝贵的典籍穿越时空,给一代代人带来心灵的震撼与滋养,她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智慧与精神价值的载体,是五千年中华文化积淀下来的经验和智慧结晶,也是全球华人民族凝聚力的根基。

国学是中华民族传承国脉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面临严峻挑战而屹立不倒、历经劫难而百折不挠的力量所在。国学所强调的爱国主义、团结和谐、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孝亲尊师、好学修身、崇德重义、敬业乐群、亲仁善邻、尊老爱幼、忠厚勤勉等内容,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我们应当信仰和追求的生活理想和生命价值,值得好好学习,并在生活中好好运用。

今天,每个国人都应该学习国学,学习中华先祖留下的伟大智慧。教师是孩子一生学习的领路人,更应该具备一定的国学素养,更要学习国学经典,感悟国学智慧。要学习立身,学习处世,学习历史,学习教育……只有充分学习祖先留下的智慧,才能明白事理,才能提升品格,才能让自己心存大气魄,进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当然,也才更懂得去爱自己、爱孩子,教自己、教孩子,给自己和孩子一个幸福智慧的人生。

不难想象,今天开始学习国学经典的孩子,若能领悟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华文化经典的教诲,认同人类社会千百年来共守的基本的道德价值,十几年、二十几年后,他们将成为有中华文化素养的人,会成为按照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立身处世的堂堂正正的君子,会以更高的文化自觉完成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而这,也给今天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书旨在透过解读古圣先贤的教诲,解读国学经典,向教师普及、传播中华文化,使教师深入认识中华文化,感受国学的魅力,激发爱国情感,在祖国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汲取精神营养,提高国学素养,从而成为中华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本书的人文素质教育,提高教师识真伪、分善恶、辨美丑的能力,消除对中华文化的误解与偏见,学会抵御各种不良文化的侵袭,弘扬中华文化,成为新时代传统文化的创新者和建设者。

虽然本书是讲国学,但非常“接地气”,不枯燥,不高深,更不玄妙;不是包罗万象、面面俱到,而是把握住了国学的核心内容;不是让读者拿来“装点门面”和束之高阁的,而是能够真正落地的,是能够指导生活和工作的。

读经典、学经典、用经典,把圣贤的教诲放在心中,把自己的心置换成圣贤之心,与圣贤心心相映,在生活和工作中着力落实、力行圣贤的风范,这才是学习中华文化经典的正确态度。否则,学而不用,只能是知识,而不能变为智慧,所谓“但学文,不力行,长浮华,成何人?”所以,教师学国学,一定要学以致用,一定要知行合一,一定要解行相应,一定要身体力行,这样才能真正体悟到国学的妙处,也才能真正让自己和孩子们一生受益。

宗圣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取决于中华文化的世代传承;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赖于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只要保持文化不败、精神不衰,中华民族一定会在忧患中崛起。愿每一位教师都能从国学中不断获得智慧与力量,愿年轻一代都行动起来,共同承担起中华文化复兴的光荣使命!

以上文字选自《教师的国学素养》(张振鹏著,青岛出版社2015年8月出版)一书的前言部分。

教师是文化的传承者,应该首先让自己具备国学素养,才能承担起传播、弘扬国学的重任,把古圣先贤的伟大智慧教给学生。

《易经·蒙卦》里说:

蒙以养正,圣功也。

在童蒙未开化时,培养孩子的正知、正见,这是最大的功业,天下没有比这更大的事业了。养正,要求我们自己先要“养正”,要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以前对中华文化的误解通通抹掉,才能在自己“养正”之后再“养孩子的正”。

西汉学者扬雄在《法言·学行》中提到:

师哉,师哉,桐子之命也。

老师啊老师,你是给孩子立命的啊!父母给孩子生命,老师给孩子慧命——智慧的生命。这个智慧从哪里来?从中华优秀文化中来,从国学精华中来。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在《师说》里提到: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教师的首要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又次之。我们要传的“道”来自哪里?当然来自中华优秀文化,来自国学精华。

教师一定对“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句话特别熟悉,而且也知道如何去做到“师”和“范”,那就是要让自己“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如何才能达到这种修为呢?《易经?乾卦 》给了我们答案:

进德修业,与时偕行!

这也是“进修”二字的由来。进的是什么?是德!修的是什么?业!进德在先,修业在后;进德为主,修业为辅;进德为本,修业为末!不要主次颠倒,不要本末倒置。德进不好,业再好也没有根,是空中楼阁!我们一定要提升自己的国学素养,用国学武装自己,提升修为,真正去“进德修业,与时偕行”,如此,才能成为德业双修、德业俱佳的优秀教师。

以上为《教师的国学素养》一书的部分书摘。

  虽然上面的文字是写给老师的,但同样作为教育者的父母,是不是也应该从中得到一点启发呢?今天我们教育孩子一定要有根,根在哪里?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就在国学里,我们不学习,就不会受益。我们在自我成长与下一代的教育问题上,已经走了很多弯路,因为我们错过了祖宗五千年的智慧,我们面对这位五千岁的老人,不认得,这是多么令人遗憾的事。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做父母的,一定要自己先学习,并身体力行,给孩子做个好榜样。慢慢就会发现,其实孩子的教育并不难,难得是我们会不会给他做个好样子。

我们知道,《说文解字》对“教”的解释就是“上所施,下所效”。所以说,教育不要舍近求远,不要只希望改变孩子而不改变自己;不要只希望孩子天天学习而自己却天天懒散。要在孩子的心中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种子,更要在自己心中种下这些种子。种子会发芽,会生长,会结出累累硕果。

教育,不要做本末倒置的事,要百年树人,先树自己;教育要扎根,先让自己的根深深扎下去;教育不是侍弄盆景,孩子真的不是盆景,孩子是要长成参天大树的。请问,我们有这个本事让孩子长成吗?本事来自于哪里?来自于学习。从哪里学,怎么学?还是那句话,回到古圣先贤的教诲中,从经典中学习,让自己也具备国学素养,并真正去落实,力行!

鲁鹏程,家庭教育研究者,著有畅销书《好妈妈不吼不叫教育男孩100招》、《好妈妈不宠不娇教育女孩100招》等。图片来自网络。

鲁鹏程微信公众号lupengchengedu,欢迎订阅。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发布,不代表今日头条立场。

文/鲁鹏程

发一点跟国学有关的文字。关于国学,教育者,包括老师和父母,都应该学习。要让自己具备国学素养,学国学,用国学,领略智慧,教育好我们的孩子。

国学,是中国之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创造的灿烂文化。这些文化,不仅存在于典籍中,而且也融入了我们的生活。

祖先的思想智慧是珍贵的,而这些思想智慧则是由浩瀚的文化典籍传承下来的。这些宝贵的典籍穿越时空,给一代代人带来心灵的震撼与滋养,她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智慧与精神价值的载体,是五千年中华文化积淀下来的经验和智慧结晶,也是全球华人民族凝聚力的根基。

国学是中华民族传承国脉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面临严峻挑战而屹立不倒、历经劫难而百折不挠的力量所在。国学所强调的爱国主义、团结和谐、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孝亲尊师、好学修身、崇德重义、敬业乐群、亲仁善邻、尊老爱幼、忠厚勤勉等内容,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我们应当信仰和追求的生活理想和生命价值,值得好好学习,并在生活中好好运用。

今天,每个国人都应该学习国学,学习中华先祖留下的伟大智慧。教师是孩子一生学习的领路人,更应该具备一定的国学素养,更要学习国学经典,感悟国学智慧。要学习立身,学习处世,学习历史,学习教育……只有充分学习祖先留下的智慧,才能明白事理,才能提升品格,才能让自己心存大气魄,进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当然,也才更懂得去爱自己、爱孩子,教自己、教孩子,给自己和孩子一个幸福智慧的人生。

不难想象,今天开始学习国学经典的孩子,若能领悟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华文化经典的教诲,认同人类社会千百年来共守的基本的道德价值,十几年、二十几年后,他们将成为有中华文化素养的人,会成为按照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立身处世的堂堂正正的君子,会以更高的文化自觉完成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而这,也给今天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书旨在透过解读古圣先贤的教诲,解读国学经典,向教师普及、传播中华文化,使教师深入认识中华文化,感受国学的魅力,激发爱国情感,在祖国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汲取精神营养,提高国学素养,从而成为中华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本书的人文素质教育,提高教师识真伪、分善恶、辨美丑的能力,消除对中华文化的误解与偏见,学会抵御各种不良文化的侵袭,弘扬中华文化,成为新时代传统文化的创新者和建设者。

虽然本书是讲国学,但非常“接地气”,不枯燥,不高深,更不玄妙;不是包罗万象、面面俱到,而是把握住了国学的核心内容;不是让读者拿来“装点门面”和束之高阁的,而是能够真正落地的,是能够指导生活和工作的。

读经典、学经典、用经典,把圣贤的教诲放在心中,把自己的心置换成圣贤之心,与圣贤心心相映,在生活和工作中着力落实、力行圣贤的风范,这才是学习中华文化经典的正确态度。否则,学而不用,只能是知识,而不能变为智慧,所谓“但学文,不力行,长浮华,成何人?”所以,教师学国学,一定要学以致用,一定要知行合一,一定要解行相应,一定要身体力行,这样才能真正体悟到国学的妙处,也才能真正让自己和孩子们一生受益。

宗圣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取决于中华文化的世代传承;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赖于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只要保持文化不败、精神不衰,中华民族一定会在忧患中崛起。愿每一位教师都能从国学中不断获得智慧与力量,愿年轻一代都行动起来,共同承担起中华文化复兴的光荣使命!

以上文字选自《教师的国学素养》(张振鹏著,青岛出版社2015年8月出版)一书的前言部分。

教师是文化的传承者,应该首先让自己具备国学素养,才能承担起传播、弘扬国学的重任,把古圣先贤的伟大智慧教给学生。

《易经·蒙卦》里说:

蒙以养正,圣功也。

在童蒙未开化时,培养孩子的正知、正见,这是最大的功业,天下没有比这更大的事业了。养正,要求我们自己先要“养正”,要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以前对中华文化的误解通通抹掉,才能在自己“养正”之后再“养孩子的正”。

西汉学者扬雄在《法言·学行》中提到:

师哉,师哉,桐子之命也。

老师啊老师,你是给孩子立命的啊!父母给孩子生命,老师给孩子慧命——智慧的生命。这个智慧从哪里来?从中华优秀文化中来,从国学精华中来。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在《师说》里提到: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教师的首要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又次之。我们要传的“道”来自哪里?当然来自中华优秀文化,来自国学精华。

教师一定对“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句话特别熟悉,而且也知道如何去做到“师”和“范”,那就是要让自己“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如何才能达到这种修为呢?《易经?乾卦 》给了我们答案:

进德修业,与时偕行!

这也是“进修”二字的由来。进的是什么?是德!修的是什么?业!进德在先,修业在后;进德为主,修业为辅;进德为本,修业为末!不要主次颠倒,不要本末倒置。德进不好,业再好也没有根,是空中楼阁!我们一定要提升自己的国学素养,用国学武装自己,提升修为,真正去“进德修业,与时偕行”,如此,才能成为德业双修、德业俱佳的优秀教师。

以上为《教师的国学素养》一书的部分书摘。

  虽然上面的文字是写给老师的,但同样作为教育者的父母,是不是也应该从中得到一点启发呢?今天我们教育孩子一定要有根,根在哪里?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就在国学里,我们不学习,就不会受益。我们在自我成长与下一代的教育问题上,已经走了很多弯路,因为我们错过了祖宗五千年的智慧,我们面对这位五千岁的老人,不认得,这是多么令人遗憾的事。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做父母的,一定要自己先学习,并身体力行,给孩子做个好榜样。慢慢就会发现,其实孩子的教育并不难,难得是我们会不会给他做个好样子。

我们知道,《说文解字》对“教”的解释就是“上所施,下所效”。所以说,教育不要舍近求远,不要只希望改变孩子而不改变自己;不要只希望孩子天天学习而自己却天天懒散。要在孩子的心中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种子,更要在自己心中种下这些种子。种子会发芽,会生长,会结出累累硕果。

教育,不要做本末倒置的事,要百年树人,先树自己;教育要扎根,先让自己的根深深扎下去;教育不是侍弄盆景,孩子真的不是盆景,孩子是要长成参天大树的。请问,我们有这个本事让孩子长成吗?本事来自于哪里?来自于学习。从哪里学,怎么学?还是那句话,回到古圣先贤的教诲中,从经典中学习,让自己也具备国学素养,并真正去落实,力行!

鲁鹏程,家庭教育研究者,著有畅销书《好妈妈不吼不叫教育男孩100招》、《好妈妈不宠不娇教育女孩100招》等。图片来自网络。

鲁鹏程微信公众号lupengchengedu,欢迎订阅。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发布,不代表今日头条立场。


相关文章

  • 传承国学经典_营造书香校园
  • "畅游国学经典殿堂,感受泱泱中华魅力".为进一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和构建书香校园,营造继承传统.弘扬国学的浓厚学习氛围,把"国学"教育与学校德育.礼仪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把"仁.义.礼.智.孝. ...查看


  • 幼儿园实施国学特色课程的探索与反思
  • 幼儿园实施国学特色课程的探索与反思 发布时间:2012-11-08 作者:王慧玲 单位:华油幼教中心科研小区幼儿园 浏览次数:1535 字号:T |T |T 更多 0 [摘要]<周易>里讲"蒙以养正,圣功也" ...查看


  • 经典浸润童年
  • "经典浸润童年, 课程促进发展". "经典诵读"在很多学校是一项活动,我校为什么要下大气力上升为校本课程呢?用朱自清先生的话说"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我们认为,国学经 ...查看


  • 国学经典蕴藏着我国中华五千年历史的光辉灿烂的文化
  • 国学经典蕴藏着我国中华五千年历史的光辉灿烂的文化,是我们民族智慧的精髓,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国学教育是中国人在向国际化迈进时提升自豪感.凝聚力,不放弃固有文化精髓的不竭动力.海宁路小学开展"与圣贤同行,与经典为伍&quo ...查看


  • 国学幼儿园开办企划书
  • 幼儿园国学班开办企划书 名人语录 "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毛泽东 "大力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大力弘扬中华民 ...查看


  • "国学经典诵读进校园活动"方案
  • 白合学校开展"国学经典诵读进校园活动" 实 施 方 案 为了在全校师生中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提高学生品德修养,教育和引导全校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和文明素质,学校决定在全校开展国学经典教 ...查看


  • [精品]国学经典心得体会
  • 篇1:国学经典心得体会 读国学学经典,从我个人来说,有不少的收获和体会.收获可以从两方面来说:一:提高自身素养,为教育工作打好基础.我从国学与经典中学习到不少教育理念,可以学以致用.二:从国学经典中学到做人的道理,处世的哲学. 现代社会知识 ...查看


  •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大力开展国学经典诵读
  • [摘 要]国学经典是古代圣贤的思想与智慧结晶,蕴涵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份弥足珍贵的遗产.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不但能增加学生的国学涵养,丰富学生的人文底蕴,又能成为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助推器&quo ...查看


  • 少年宫活动计划 1
  • 鹿邑县高集乡中心小学 2017---2018学年度少年宫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让更多的农村未成年人共享校内外优秀教育资源和成果,以此来培养孩子们的兴趣爱好,拓宽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见识,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文化艺术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