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每每品读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都会有一种参透不尽的感觉:爱,为什么悲;悲,为什么去爱,而且刻骨铭心?
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郁达夫为什么悲?而我为什么强作悲伤去领略郁达夫的“悲凉”却又读不到“悲凉”的感伤?
带着这种疑惑,我曾经引导学生和我一起去探究:故都的秋“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大家找出具体描述“清”“静”“悲凉”的表述来。结果是“清”“静”的表述学生找到了很多,也很准确。关于“悲凉”的表述学生却找不到蛛丝马迹。
带着这种疑惑,我反复阅读了人教社出版的教学参考书,书中有这样一种理解:“作者将苦涩的‘品味’与生动的景物描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了一种特殊的神韵”,这种神韵肯定不是达官贵人的神韵,似乎是老百姓的神韵,后来又说是一个普通文化人独特的感受,“恐怕只有郁达夫这样一个具有士大夫倾向的读书人才能体验得到,才能表现得这样细腻而深刻。最能表现情景交融的是‘清’‘静’‘悲凉’的描述。‘清’‘静’,既是对客观事物特点的总结,又是作者的独特感受;而‘悲凉’则更多的是作者的主观感受,…….属于郁达夫一人独有,最见奇妙”。
于是,便有了以下的问题追问:
郁达夫的独特感受到底是普通人的感受还是士大夫的感受?作者究竟说的是哪一种感受?
郁达夫这个普通文化人独特的感受究竟独特在哪里?
“悲凉”的感受是情景交融的艺术表现还是直抒胸臆?
如果是情景交融的艺术表现,作者是借助哪些“景”与“情”相交融的?
如果是直抒胸臆,文中有哪些直抒胸臆的句子?
“悲凉”的奇妙神韵到底有哪些内涵?
我问原著,原著没有回答我,我问教学参考书,教学参考书也没有有理有据的答案。
2
我们还是回到文本倾听郁达夫先生的诉说吧。
文章开宗明义,郁达夫先生不远千里到北平的理由,不过是想饱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这十足的秋味,这在南方找不到的秋味,这“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的秋味。
既然是秋味,那肯定就是来自秋天本身,而不是来自作者的主观感受。这里,我们暂时忽略一个“悲”字,那么,“清”“ 静”“凉”这三个词的含义就豁然明朗了:这是作者对北平的秋味的客观描述和高度概括。于是,围绕这三个词展开了细腻的描述:
青天下训鸽的飞声衬托着静谧,牵牛花的蓝朵描绘着清幽,坐在槐树下品一品清茶,细数槐荫漏下的一丝一丝日光,流露着清雅惬意。
清晨,踏着槐树落蕊漫步,声音也没有,那是多么清静,气味也没有,那是多么清纯,柔软的触觉唤起柔软的心境,那该是多么清闲,潜意识下闪烁着落寞,遥想里品味着凋零,这清,这静,就越发显得深沉。
秋蝉在衰弱地嘶叫、啼唱,那是北平人家虫的叫声,叫得那样随意,放纵,洒脱,丝毫读不出悲凉的感觉,反倒让人感到爽快。息列索落的秋雨来得快,去得急,毫不缠绵,让人感到的是淋漓酣畅!
“唉,天可真凉了——”那高而又长的北平乡音强调着“凉”字,把凉意张扬得那么高远。那不经意的问问答答里重复着“凉”字,那“凉”,凉得亲切,凉得痛快,凉得爽朗,那叫“正好”,那叫过瘾,那“悲凉”里,让人感受不到一丝一毫的忧伤,却让人不经意地想到了天津人的乡音:倍儿凉!这秋,凉得透彻,凉得痛快。
于是这“悲凉”便引发了古今中外的有情趣的文人的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甚至是囚犯也会产生不能自已的深情。秋之于人,是无阶级无国家的区别的,只是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这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北平的秋凉才是饱含深味的秋凉!
于是,我们暂时忽略的“悲”字,就应该十分注意了,它不应该理解为悲伤的“悲”, “悲”应该是对“凉”的强调,悲凉,就是非常凉,特别凉,相当凉!只因为有了这个“悲”字的特殊强调,北平的秋,才是比“黄酒”更能让人酣醉的“白干”,才是比“稀饭”更能饱人饥腹的馍馍,才是比“鲈鱼”更鲜美十足的“大蟹”,才是比“黄犬”更肥壮的“骆驼”!
只因为这样的北平凉秋,才引起了郁达夫先生的无限眷恋,千里追寻,尽情赞美,以命相兑。
于是,我们就会理解: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是赞秋,而绝不是悲秋。而“悲凉”是借助方言对北平的秋味进行亲切、幽默、酣畅的表述,是直接表述北平的秋的突出特点,而不是直接表达作者的主观感受。
3
如果对郁达夫先生《故都的秋》的情感表述理解得没有背离作者的初衷,那么,对“悲凉”中的“悲”字就不能仅仅从语义角度做解读了。而应该从语音的角度进行解读。
在交际生活中,发生语言交流时,对谈话对象的承认和尊重,首先是对谈话对象的语言尊重,用对方的惯用语言进行交流,才会拉近彼此的距离。这是谈话人的智慧和惯例。郁达夫先生在写《故都的秋》时,就刻意使追求者达到这样的语言效果。
郁达夫先生在《故都的秋》里,仅在关于秋雨的描写里就用了下列北方方言土语:“息列索落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着着很厚的单衣或夹袄”,“一层秋雨一层凉”,“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念层字”,等等。(加点字属于典型的北方人常用的字眼)郁达夫先生不是北方人,对北方方言并不如北方人那样了如指掌,甚至他武断地认为“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念层字”(那是老北京方言,不是普遍的北方方言),他有可能借助天津人脱口而出的“身体倍儿棒,吃嘛儿嘛儿香”中的“倍”字,对故都的秋味进行亲切、幽默、酣畅、尽情的赞美!
为了了解郁达夫先生的语言习惯,笔者就能够看到的郁达夫先生的原著进行了尽可能的方言解读,结果是用北方方言进行表达的几乎是凤毛麟角。
在《故都的秋》里,用北方方言的独特韵味,盛赞故都独特的秋味。这或许就是他的深意,他的独特的心灵追寻,因为他“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一折去,换得(北方的秋)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这或许就是郁达夫先生所创造的一种特殊的神韵吧。
1
每每品读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都会有一种参透不尽的感觉:爱,为什么悲;悲,为什么去爱,而且刻骨铭心?
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郁达夫为什么悲?而我为什么强作悲伤去领略郁达夫的“悲凉”却又读不到“悲凉”的感伤?
带着这种疑惑,我曾经引导学生和我一起去探究:故都的秋“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大家找出具体描述“清”“静”“悲凉”的表述来。结果是“清”“静”的表述学生找到了很多,也很准确。关于“悲凉”的表述学生却找不到蛛丝马迹。
带着这种疑惑,我反复阅读了人教社出版的教学参考书,书中有这样一种理解:“作者将苦涩的‘品味’与生动的景物描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了一种特殊的神韵”,这种神韵肯定不是达官贵人的神韵,似乎是老百姓的神韵,后来又说是一个普通文化人独特的感受,“恐怕只有郁达夫这样一个具有士大夫倾向的读书人才能体验得到,才能表现得这样细腻而深刻。最能表现情景交融的是‘清’‘静’‘悲凉’的描述。‘清’‘静’,既是对客观事物特点的总结,又是作者的独特感受;而‘悲凉’则更多的是作者的主观感受,…….属于郁达夫一人独有,最见奇妙”。
于是,便有了以下的问题追问:
郁达夫的独特感受到底是普通人的感受还是士大夫的感受?作者究竟说的是哪一种感受?
郁达夫这个普通文化人独特的感受究竟独特在哪里?
“悲凉”的感受是情景交融的艺术表现还是直抒胸臆?
如果是情景交融的艺术表现,作者是借助哪些“景”与“情”相交融的?
如果是直抒胸臆,文中有哪些直抒胸臆的句子?
“悲凉”的奇妙神韵到底有哪些内涵?
我问原著,原著没有回答我,我问教学参考书,教学参考书也没有有理有据的答案。
2
我们还是回到文本倾听郁达夫先生的诉说吧。
文章开宗明义,郁达夫先生不远千里到北平的理由,不过是想饱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这十足的秋味,这在南方找不到的秋味,这“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的秋味。
既然是秋味,那肯定就是来自秋天本身,而不是来自作者的主观感受。这里,我们暂时忽略一个“悲”字,那么,“清”“ 静”“凉”这三个词的含义就豁然明朗了:这是作者对北平的秋味的客观描述和高度概括。于是,围绕这三个词展开了细腻的描述:
青天下训鸽的飞声衬托着静谧,牵牛花的蓝朵描绘着清幽,坐在槐树下品一品清茶,细数槐荫漏下的一丝一丝日光,流露着清雅惬意。
清晨,踏着槐树落蕊漫步,声音也没有,那是多么清静,气味也没有,那是多么清纯,柔软的触觉唤起柔软的心境,那该是多么清闲,潜意识下闪烁着落寞,遥想里品味着凋零,这清,这静,就越发显得深沉。
秋蝉在衰弱地嘶叫、啼唱,那是北平人家虫的叫声,叫得那样随意,放纵,洒脱,丝毫读不出悲凉的感觉,反倒让人感到爽快。息列索落的秋雨来得快,去得急,毫不缠绵,让人感到的是淋漓酣畅!
“唉,天可真凉了——”那高而又长的北平乡音强调着“凉”字,把凉意张扬得那么高远。那不经意的问问答答里重复着“凉”字,那“凉”,凉得亲切,凉得痛快,凉得爽朗,那叫“正好”,那叫过瘾,那“悲凉”里,让人感受不到一丝一毫的忧伤,却让人不经意地想到了天津人的乡音:倍儿凉!这秋,凉得透彻,凉得痛快。
于是这“悲凉”便引发了古今中外的有情趣的文人的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甚至是囚犯也会产生不能自已的深情。秋之于人,是无阶级无国家的区别的,只是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这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北平的秋凉才是饱含深味的秋凉!
于是,我们暂时忽略的“悲”字,就应该十分注意了,它不应该理解为悲伤的“悲”, “悲”应该是对“凉”的强调,悲凉,就是非常凉,特别凉,相当凉!只因为有了这个“悲”字的特殊强调,北平的秋,才是比“黄酒”更能让人酣醉的“白干”,才是比“稀饭”更能饱人饥腹的馍馍,才是比“鲈鱼”更鲜美十足的“大蟹”,才是比“黄犬”更肥壮的“骆驼”!
只因为这样的北平凉秋,才引起了郁达夫先生的无限眷恋,千里追寻,尽情赞美,以命相兑。
于是,我们就会理解: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是赞秋,而绝不是悲秋。而“悲凉”是借助方言对北平的秋味进行亲切、幽默、酣畅的表述,是直接表述北平的秋的突出特点,而不是直接表达作者的主观感受。
3
如果对郁达夫先生《故都的秋》的情感表述理解得没有背离作者的初衷,那么,对“悲凉”中的“悲”字就不能仅仅从语义角度做解读了。而应该从语音的角度进行解读。
在交际生活中,发生语言交流时,对谈话对象的承认和尊重,首先是对谈话对象的语言尊重,用对方的惯用语言进行交流,才会拉近彼此的距离。这是谈话人的智慧和惯例。郁达夫先生在写《故都的秋》时,就刻意使追求者达到这样的语言效果。
郁达夫先生在《故都的秋》里,仅在关于秋雨的描写里就用了下列北方方言土语:“息列索落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着着很厚的单衣或夹袄”,“一层秋雨一层凉”,“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念层字”,等等。(加点字属于典型的北方人常用的字眼)郁达夫先生不是北方人,对北方方言并不如北方人那样了如指掌,甚至他武断地认为“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念层字”(那是老北京方言,不是普遍的北方方言),他有可能借助天津人脱口而出的“身体倍儿棒,吃嘛儿嘛儿香”中的“倍”字,对故都的秋味进行亲切、幽默、酣畅、尽情的赞美!
为了了解郁达夫先生的语言习惯,笔者就能够看到的郁达夫先生的原著进行了尽可能的方言解读,结果是用北方方言进行表达的几乎是凤毛麟角。
在《故都的秋》里,用北方方言的独特韵味,盛赞故都独特的秋味。这或许就是他的深意,他的独特的心灵追寻,因为他“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一折去,换得(北方的秋)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这或许就是郁达夫先生所创造的一种特殊的神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