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2014春复习资料
三 简答题
1、简述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和区别 答:(1)联系 信息资源共享,共同服务于企业管理,最终目标都是为了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两者使用的方法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所生产的信息有着共同的特征,即相关性和可靠性。 (2)区别
职能目标不同、主体不同、资料时效不同、核算依据不同、信息的精确程度不同、编报时间不同、法律效力不同。
2、什么是经营预测?P60经营预测包括哪些主要内容?P61经营预测的特点有哪些?P62 答:经营预测是指企业根据现有的经济条件和掌握的历史资料以及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其状况所进行的预计和推测。 经营预测的内容,主要包括销售预测、成本预测、利润预测和资金预测等方面。
科学的经营预测的特点有:预见性,明确性,相对性,客观性,可检验性,灵活性等。 3、简述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根本区别? 答:(1)应用的前提条件不同。
(2)产品成本及期间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
(3)销货成本及存货水平不同。 (4)销货成本计算公式不同。 (5)损益确定程序不同。 (6)所提供信息的用途不同。
4、什么是利润预测?利润预测包括的基本方法?
答:利润预测是指按照影响公司利润变动的各种因素,对公司未来可能达到的利润水平和变化趋势所进行的科学预计和推测;或者按照实现目标利润的要求,对未来需要达到的销售量或销售额所进行的科学预计和推测。 利润预测的方法主要有本量利分析法、经营杆杠系数法、敏感性分析法和相关比率(销售利润率、销售成本利润、利润增长百分率)分析法。
5、简述各有关因素单独变动对目标利润是如何影响的? 答:单价单独变动对目标利润的影响是同方向的,固定成本总额单独变动对目标利润的影响是反方向的,单位变动成本单独变动对目标利润的影响是反方向的,销售量单独变动对目标利润是同方向的。
6、简述管理会计的内容 答:(1)预测与决策会计
主要包括经营预测、短期经营决策和长期投资决策等方面。
(2)规划与控制会计
规划与控制会计就是企业在进行预测与决策的基础上,主要包括预算管理、成本控制等。
(3)业绩评价会计
业绩评价会计通常又被称为责任会计,它的内容一般包括确定责任中心落实责任预算、记录实际结果、比较执行情况、编制业绩报告、控制和调整经济活动等。
7、简述业务量的增加会对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单位固定成本呢、单位变动成本各产生什么影响? 答:业务量的增加不会影响固定成本总额;会增加变动成本总额,且是正比例增加;会减少单位固定成本,且是反比例减少;不会影响单位变动成本。
8、影响长期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他们是如何影响长期投资决策的? 答:影响的主要因素有货币时间价值、投资项
目计算期、现金流量和资本成本。
在分析货币时间价值对长期投资决策的影响时,计算方式主要有复利终值和现值、年金终值和现值;
项目计算期包括建设期和生产经营期; 在长期投资决策分析中,通常用现金流量而不是会计利润来作为计算评价指标的主要依据。现金流量的内容包括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和净现金流量。
资本成本不仅反映了项目的资金成本,还体现了项目的风险价值。
9、简述短期经营决策的特点? 答:(1)短期经营决策分析必须着眼于未来。
(2)短期经营决策要有明确的目标。 (3)短期经营决策是多种方案的选择。 10、什么是预算?全面预算包括哪些类型?预算的基本功能有哪些? 答:预算是企业为达到一定目的在一定时期对资源进行配置的计划,是用数字或货币编制出来的某一时期的计划。
全面预算根据预算编制所依据的业务量的数量特征,其方法可分为固定预算和弹性预算;根据预算编制的出发点特征,可分为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根据预算的时间特征,可分为定期预算和滚动预算。 11、短期经营决策的方法有哪些?怎样运用这些方法? 答:方法主要有相关损益分析法、相关成本分析法、贡献毛益分析法。
相关损益分析法是最基础的一种方法,以相关损益为评价指标,且是正指标;
相关成本分析法适用于各方案相关收入相同时,以相关成本为评价指标,且是个反指标; 贡献毛益分析法适用于各方案固定成本相同时。但须注意的是,应以贡献毛益总额或单位资源贡献毛益为评价指标,而不是以单位贡献毛益为评价指标。 12、什么是预算控制?预算控制的程序包括哪些具体步骤? 答:预算控制是以实现确定好的预算目标作为依据和标杆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控制,目的在于确保预算能够被有效执行,生产经营行为不至于偏离既定目标。
预算控制包括下达执行反馈结果、分析偏差、采取措施等程序。 13、什么是责任中心?责任中心包括哪些基本形式?各责任中心的特征是什么?
答:包括成本中心、利润中心、投资中心三种形式。
成本中心是只对成本或费用承担责任的责任中心,其特点是:考核对象只包括成本费用,不包括收入;只对可控成本负责;只控制和考核责任成本。
利润中心是指对利润负责的责任中心,即既对收入负责,也对成本费用负责。其一般具有生产经营决策权。
投资中心是指既要对成本和利润负责,还要对投资的效果负责的责任中心,其具有投资决策权,且一般都是独立的法人。
14、简述标准成本的制定过程 答:制定标准成本,通常先首先确定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其次确定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最后确定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
15简述长期投资决策的程序 答:一个企业要想维持较强的竞争力,就要不断的发掘新的投资机会,再经过投资决策程序进行决策,以寻求最佳的投资方案。一般要经过这样的过程;提出投资项目设想;调查研究,选出最优项目;提出备选实施方案;选择最优实施方案;项目实施与事后评价。
16、固定成本的概念及特征
固定成本,(又称固定费用)相对于变动成本,是指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而能保持不变的成本。
其特征:(1)成本总额不随业务量而变,表现为一固定金额;(2)单位业务量负担的固定成本(即单位固定成本)随业务量的增减变动成反比例变动。
17、销售预测的影响因素
是指根据以往的销售情况以及使用系统内部内置或用户自定义的销售预测模型获得的对未来销售情况的预测。销售预测可以直接生成同类型的销售计划。
外界因素:1)需求动向;2)经济变动;3)同业竞争动向;4)政府、消费者团体的动向。内部因素:1)营销策略;2)销售政策;3)销售人员;4)生产状况。
18、内部转移价格及作用
内部转移价格是指有利益关系的各企业之间、企业集团或公司内部各利润中心之间调拨产品或商品的结算价格。又称"调拨价格"。一般由进货价格、流通费用和利润构成。其特点是只反映企业集团或公司内部各利润中心之间的经济联系,一般不直接与消费者发生联系;不作为各种差、比价的依据和计算基础。 其作用:1.合理界定各责任中心的经济责任; 2.有效测定各责任中心的资金流量;3.科学考核各责任中心的经营业绩。
19、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
变动成本法也称直线成本法是变动成本计算的简称,是指在组织常规的成本计算过程中,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条件,只将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固定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并按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计算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
优点:1)营业利润随销售量的增加或减少而升降,这是企业经理人员所想要的会计信息。2)便于进行本-量-本、业务量、利润之间的内在关系。3)有利于促使企业管理当局重视销售,防止盲目生产。4)有利于短期经营决策。5)有利于编制弹性预算。的原理编制的,在企业采取以销定产,可以随6)有利于成本控制和业绩考核。7)有利于产品成本的计算工作。
1)不符合传统的成本概念。AAA的成本概念和准则委员会认为“成本是为了达到一个特定的目的而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的,以货币计量的牺牲”。依照这个传统观点,不论2)不能适应长期决策的需要。变动成本法对短期经营决策有明显的作用,但不适合长期决策。3)影响征税部门的收益和投资者及时取得的收益。变动成本法,一般会降低期末存货估价,降低了营业利润额,在某种程度上会暂时降低所得税和股利。4)成本分解不够精确。将成是假设的结果,不是一种精确的计算。
20、什么是弹性预算?优缺点 弹性预算法又称变动预算法、滑动预算法,是在变动成本法的基础上,以未来不同业务水平为基础编制预算的方法,是固定预算的对称。是指以预算期间可能发生的多种业务量水平为基础,分别确定与之相应的费用数额而编制的、能适应多种业务量水平的费用预算。以便分别反映在各业务量的情况下所应开支(或取得)的费用(或利润)水平。
优点:弹性预算的优点在于:一方面能够适应,扩大了预算的范围,更好地发挥预算的控制作用,避免了在实际情况发生变化时,对预算作频繁的修改;另一方面能够使预算对实际执行情况的评价与考核,建立在更加客观可比的基础上。缺点:运用多水
平法弹性预算评价和考核实际成本时,往往需要使用插补法来计算“实际业务量的预算成本”,比较麻烦。 三 计算题(参考题型 ) 1:某企业某产品有关成本资料如下:单位直接材料成本为10元,单位直接人工成本为5元,单位变动制造费用为7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4000元,单位变动性销售及管理费用为4元,固定性销售及管理费用为1000元。期初存货量为0,本期产量为1000件,销量为600件,单位售价为40元。 要求:按变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的有关公式计算下列指标:(1)单位产品成本;(2)期间费用;(3)销货成本;(4)营业利润。 解:完全成本法: 1)单位产品成本=单位直接材料+单位直接人工+单位制造费用=10+5+7+4000/1000=26元 2)期间费用=变动性销售及管理费用+固定性销售及管理费用=600×4+1000=3400元 3)销货成本=26×600=15600元 4)营业利润=营业收入-销货成本-期间费用=40×600-15600-3400=5000元 变动成本法: 1)单位产品成本=单位直接材料+单位直接人工+单位变动制造费用=10+5+7=22元 2)期间费用=固定性制造费用+变动性销售及管理费用+固定性销售及管理费用 =4000+600×4+1000=7400元 3)销货成本=22×600=13200元 4)营业利润=营业收入-销货成本-期间费用=40×600-13200-7400=3400元 或贡献毛益总额=40×600-(13200+600×4)=8400元 营业利润=贡献毛益总额-固定成本总额=8400-(4000+1000)=3400元 2例:已知某企业2009年只生产一种产品,有关的业务量、售价与成本资料如下:
益表。
解:(1)变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
销售收入 90000 (20*4500)销售收入 90000(20*4500)
减:变动成本 减:销货部分的生产成本56250
其中销货部分的变动生产成本(60000+15000)/6000*4500
(60000/6000*4500)毛利 33750
变动销售费用 900 减:非生产成本
变动管理费用其中销售费用 3000(900+2100)
变动成本合计管理费用 4500(450+4050)
贡献毛益 43650
非生产成本合计 7500
减:固定成本
营业利润 26250
其中固定制造费用固定销售费用 2100
固定管理费用 4050
固定成本合计 21150
21、试说经营预测的程序 1)确定预测目标2)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3)、选择预测方法4)实际预测过程5)检查验证6)修正预测结果7)报告预测结论 营业利润 22500 3某服装企业,本月销售50000件,单价240元,单位变动成本180元,固定成本120000元。要求:(1)计算该企业本月的保本点。(2)若企业为了促进销售力度,将单价下调15%,则需要销售多少件服装才能保本。 解:(1)本月保本销售量=120000/(240-180)=2000件 本月销售额=2000*240=480000元 (2)单价下调15%,则单价变成204元。 则新的保本销售量=120000/(204-180)=5000件 4 多品种情况下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保本点相关知识点: 加权贡献毛益率合计=Σ(各产品贡献毛益率×该产品销售额占的比重) 综合保本销售额=固定成本总额/加权贡献毛益率合计 某产品的保本销售额=综合保本销售额×该产品销售额占的比重 某产品的保本销售额=该产品的保本销售额/该产品的单价 请结合教材54的例3-9或学习指导P24第2道计算分析题 5 例:某企业现有生产能力40000机器小时,尚有20%的剩余生产能力,为充分利用生产能力,准备开发新产品,有甲、乙、丙三种新产品可供选择,资料如下: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作出开发哪种新产品的决策。 解:以贡献毛益分析法为例 产品 甲产品 乙产品 丙产品 单价 100 60 30 单位变动成本30 12 单位贡献毛益30 18 单件定额机时20 10 单位资源贡献毛益 5040=1.25 3020=1.5 1810=1.8
剩余生产能力 8000
8000 8000 最大产量 800040=200
800020=400 800010=800 贡献毛益总额 200×50=10000 400
×30=12000 800×18=14400 或1.25×8000=10000 1.5×8000=12000 1.8×8000=14400 由上表可知:从丙能提供的贡献毛益总额和单位资源贡献毛益最多,所以,开发丙产品较为有利。
6例:某企业组织多品种经营,其中有一种变动成本率为80%的产品于1998年亏损了
10000元,其完全销售成本为110000元.假定1999年市场销售、成本水平均不变。 要求:(1)假定与该产品有关的生产能力无法转移,1999年是否继续生产该亏损产品?
(2)假定与亏损产品生产能力有关的生产能力可临时用来对外出租,租金收入为25000
元,1999年是否应当继续生产该产品? 解:(1)该亏损产品的销售收入=110000-10000=100000元;变动成本=100000×80%=80000元 贡献毛益=100000-80000=20000元 因为该亏损产品的贡献毛益大于零,所以该亏损产品应继续生产。 (2)“继续生产亏损产品”方案的机会成本为25000元,因为继续生产该产品可获得的贡献毛益20000元小于“继续生产亏损产品”方案的机会成本25000元,因此应停止生产。 7某企业生产一种甲产品,今年的产量为60000件,售价5元,单位变动成本3元,固
定成本60000元。 要求:(1)计算经营杠杆系数;
(2)明年销售量增加到72000件,预测明年可实现的利润;
(3)若明年目标利润为66000元,计算明年应达到的销售量。
解:(1)基期贡献毛益总额=60000×(5-3)=120000元
基期营业利润总额=120000-60000=60000元 经营杠杆系数=12000060000=2
(2)销售量变动率=(72000-60000)60000=20%
利润变动率=20%×2=40%
预计可实现的明年利润=60000×(1+40%)=84000元
(3)利润变动率=(66000-60000)60000=10%
销售量变动率=10%2=5%
明年应达到的销售量=60000×(1+5%)=63000件
8某公司现有一投资项目,有关资料如下: (1)该项目需固定资产投资120000元,第一年初投入项目当年建成,当年投产并有收益。
(2)投产前需垫支流动资本100000元 (3)固定资产可使用5年,按直线法计提折旧,期末残值为15000元。
(4)据预测,该项目投产后产品的销售收入每年120000元,每年需支付的直接材料等为64000元,每年设备维修费5000元。 (5)流动资金于终结点一次回收 (6)目前资金成本为10%,所得税率为40%。 注:(4年,10%)的复利现值系数=0.683 年金现值系数=3.170 (5年,10%)的复利现值系数=0.621 年金现值系数=3.791
(4年,9%)的复利现值系数=0.708 年金现值系数=3.240
(5年,9%)的复利现值系数=0.650 年金现值系数=3.890
要求:用净现值法评价该投资方案是否可行。 解:项目计算期=建设期0年+生产经营期5年=5年
年折旧额=(120000-15000)/5=21000元 每年税后利润=(120000-64000-5000-21000)*(1-40%)=18000元
NCF0=-120000-100000=-220000元 NCFNCF1-4=18000+21000=39000元
净5=18000+21000+100000+15000=154000元 现值NPV=-220000+39000*3.170+154000*0.621或=-220000+390000*3.791+(100000+15000)*0.621 =-736元,净现值NPV小于0,因此该投资方案不可行。
9 多品种情况下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保本点 某食品加工企业在计划期内同时生产销售甲、乙、丙三种产品, 假定产销平衡, 固定成本总额为58750元。相关的产量、销售单价和单位变动成本资料如下表:
要求:用加权平均法计算整个企业的综合贡献毛益率、综合保本销售额、各种产品的保本
销售额。
-;- 是除以的意思
答案: 甲产品贡献毛益率=(400-200) -;-400 X 100% =50%
乙产品贡献毛益率=(500-300) -;-500 X 100%=40 %
丙产品贡献毛益率=(600-300) -;-600X 100% =50%
销售收入总额=200 X400+120X 500十100X 600=200000 元
甲产品的销售比重=80000 -;- 200000 X 100% = 40 %
乙产品的销售比重=60000 -;- 200000 X 100%
= 30 %
丙产品的销售比重=60000 -;- 200000 X 100% = 30 %
综合贡献毛益率=50 %X 40% +40% X 30% +~O%X 30% =47 %
综合保卒销售额=58750-;-47 % = 125000 元 甲产品的保本销售额=125000X 40 % = 50000 元
乙产品的保本销售额=1 25000 X30% =37500元
丙产品的保本销售额=125000 X 30% =37500元
10、某企业研制新型号的节能台灯, 年产量80000 台, 单位变动生产成本80 元, 全年共发生固定制造费用8 0 0 0 00元,销售及管理费用1 0 0 0 0 00元,均为固定性的,本年共出售节能台灯60000 台, 每台售价120 元。要求:分别采用完全戚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确定该企业本年度的营业利润。 答:完全成本法:
销售毛和~=销售收人一销售成本 =60000X120 一(80 + 800000 + 80000) X 60000 = 1800000 元
营业利润=销售毛利一期间费用 = 1800000-1000000 = 800000 元 变动成本法:
贡献毛益=销售收人一变动成本
= 60000 X 120 - 60000 X 80 = 2400000 元 营业利润=贡献毛益一固定成本
=2400000 -(800000+1000000)=600000 元 11、某玩具生产企业2009 年产销甲、乙两种毛绒玩具。销售单价分别为z 甲产品50 元,乙产品40元F贡献毛益率分别为z甲产品2 5 % ,乙产品7 5 %。本年固定成本总额1 3 3 8 7 5元。本年产销甲产品4 0 00件,乙产品6 000件。要求: (1)计算企业综合贡献毛益率:
(2)计算综合保本额和甲、乙产品保本的销售额。
答:(1)本年预计两种产品的销售额= 50 X 4000 + 40 X 6000 = 440000 元
甲产品的销售比重= 5 0 X 4000+440000X 100% =45%
乙产品的销售比重= 4 0 X 6000+440000 X 100 % = 55%
综合贡献毛益率= 2 5 % X45%+75% X 55% =52.5%
(2)综合保本销售额= 133875+52.5% =255000 元
甲产品的保本销售额= 2 5 5 0 0 0 X 4 5 % =114750 元
乙产品的保本销售额=255000 X 55% = 140250 元
12、某企业专业生产取暖器, 本月产销取暖器10000 台, 每台单价160 元, 单位变动成本120 元, 固定成本总额180000 元。要求: ( 1 )计算该产品的单位贡献毛益与贡献毛益总额;(2) 计算该产品的贡献毛益率与变动成本率;(3) 计算该产品的营业利润。 答:(1) 单位贡献毛益=160-120=40 元 贡献毛益总额= 4 0 X 10000=400000 元 (2) 贡献毛益率=40+160X 100%=25% 变动成本率= 1 - 2 5 % = 7 5 %
(3) 营业利润= 400000-180000 = 220000 元 13、某电水壶生产企业现有机器设备可用于生产甲、乙两个类型的产品, 相关资料如下:项目甲类型乙类型
销售量〈只〉5000 6500 单位售价〈兀〉34. 5 25 单位变动成本〈兀〉20 15
要求:作出开发哪个类型的电水壶的决策? 答:差量收入= 5 0 0 0 X 3 4 . 5 - 6 5 0 0 X 2 5 = 1 0 0 0 0 元
差量成本= 5 0 0 0 X20-6500 X 15=2500 元 差量利润= 1 0 0 0 0 - 2 5 0 0 = 7 5 00元
决策结论:以上计算说明生产甲类型的电水壶获得的利润大于生产乙类型的电水壶,所以 应选择甲类型电水壶进行生产。 14、某服装企业生产一款服饰, 某月产量400
提折旧,全部流动资金于终结点一次回收,所得税税率25%,设定折现率10%。
要求:采用净现值法评价该方案的可
行性。
(5年,10%的年金终值系数)=6.105 (5年,10%的年金现值系数)=3.791 (4年,10%的年金现值系数)=3.170 (5年,10%的复利现值系数)=0.621 年折旧额=(80-5)/5=15万元 NCF0=-93万元
NCF1-4=(50-38)×(1-25%)+15=24
万元
NCF5=24+5+13=42万元
NPV=42×0.621+24×3.170-93=
9.162万元
结论:净现值大于零,因此,该方案
可行。
2、某公司现有一投资项目,有关资料
要求:计算直接人工差异总额、人工
效率差异、工资率差异。
直接人工差异总额=10000-400 ×2×
12=400元
人工效率差异=(1000-400 ×2)×
12=2400元
工资率差异=1000 ×(10000÷
1000-12)= —2000元
2、
直接材料实际单价0.8元/公斤,本月
生产产品450件,实际消耗材料2600公斤。 要求:(1)计算该企业生产甲产品所耗用直接材料的实际成本、标准成本及其总差异。
(2)计算该企业生产甲产
品所耗用直接材料的价格差异、数量差异及其总差异。
(1)实际成本:0.8×2600=2080元 标准成本:0.6×9×450=2430元 总差异:2080—2430=—350元
4.某轴承制造公司只产销一种型号的轴承,本年单位变动成本为12元,变动成本总额为120000元,获营业利润140000元,假设该公司计划下一年度变动成本率仍维持本年度的30%,其它条件不变。 要求:预测下一年度的保本销售量及保本销售额。
(1)保本销售量,以实物量来计算保本点。
动成本)
保本销售额=单价×保本销售量 本年销售量=120000÷12=10000(个) 单价=12÷30%=40元
如下:
(1)该项目需固定资产投资115000元,当年投产并有收益。
(2)投产前需垫支流动资本200000元。 (3)固定资产可使用5年,按直线法计提折旧,期末残值为15000元。 (4)投产后产品的每年销售收入120000元,每年需支付经营成本为54000元,每年设备维修费6000元。
(5)流动资金于终结点一次回收。
(6)目前资金成本为10%,所得税率为25%。
要求:采用净现值法对该项目是否可
行作出评价。
(4年,10%)的复利现值系数=0.683 年金现值系数=3.170
(5年,10%)的复利现值系数=0.621 年金现值系数=3.791
(4年,12%)的复利现值系数=0.636 年金现值系数=3.037
(5年,12%)的复利现值系数=0.567 年金现值系数=3.605
年折旧额=(115000—15000)÷5=20000元 每年税后利润=(120000—54000—6000—20000)×(1—25%)=30000元
NCF0= —(115000+200000)= —315000元 NCF1-4= 30000+20000=50000元
NCF5= 30000+20000+200000+15000=265000元 净现值=(50000×3.17+265000×0.621)—(115000+200000)=8065元
由于该项投资的净现值为8065元,故可以投资此项目。
十一、用内部收益率法,判定长期投
资项目的可行性(内插法)
1、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预计净现金流
量如下:NCF0=-100万元,NCF1-8=20万元。若资本成本为12%。
要求:计算该项目的内部收益率并作
出是否可行的决策。
12%,8年的年金现值系数4.968 10%,8年的年金现值系数5.335
20×年金现值系数=100 年金现值系数=5
12%,8年的年金现值系数
4.968
10%,8年的年金现值系数
5.335
10%<IRR<12%
(12%-IRR)÷(12%-10%)=(4.968
-5)÷(4.968-5.335)
IRR
=11.83%
决策结论:内部收益率为11.83%,小
于资本成本12%,该项目不可行。
十二、依据公式计算直接人工差异
1、某服装企业生产一款服饰,某月产
量400件,耗费直接人工1000工时,共支付工资10000元。该企业单位产品直接人工标准为2工时,价格标准为12元/工时。 (2)价格差异=(0.8—0.6)×2600=520元 数量差异=(2600—9×450)×0.6=—870元 总差异=520+(—870)=—350元
附其他计算题(二)
1.某电器公司上半年各月的产销量与成本水平如下:
要求:(1)采用高低点法对总成本进行成本性态分析并建立相应的成本模型。 (2)7月份预计产量5500台,用高低点法预计7 月的总成本是多少。 (1)高点(5100,270000);低点(4100,230000)
b=(270000-230000)÷(5100-4100)=40000÷1000=40元/台
将 40元/台代入低点或高点, a=230000-4100×40=66000元 或a=270000-5100×40=66000元 成本模型为y=66000+40x 从案例解析所得,总成本中固定部分为66000元,变动部分为40x
(2)y=66000+40x=66000+5500×40=286000(元)
2.某家电企业生产A产品,该产品单价60元,单位变动生产成本35元,固定生产成本总额30000元,推销及管理费用总额18000元,均为固定性的。该产品期初无存货,本期生产5000件,销售3000件。
要求:用变动成本法计算期末存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贡献边际、营业利润。 期末存货成本=2000×35=70000元 本期销货成本=3000×35=105000元 贡献边际=3000×(60-35)=70000元
营业利润=70000-30000-18000=22000元
3.某服装生产企业,2007年生产某款服装共24000件,销售了20000件,单价为10元,该批产品的直接材料48000元,直接人工19200元,变动制造费用4800元,固定制造费用12000元,变动推销及管理费用8000元,固定推销及管理费用4000元,假定该企业无期初存货。 要求:分别按全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计算营业利润。
单位产品成本=生产成本总额÷产量 =(48000+19200+4800+12000)÷24000=3.5(元/件)
销售毛利=销售收入—销售成本 =10×20000—3.5×20000=130000(元 )
营业利润=销售毛利—期间费用=130000—12000=118000(元) 变动成本法的营业利润计算如下: 单位产品成本=变动生产成本总额÷产量 =(48000+19200+4800)÷24000=3(元/件) 贡献毛益=销售收入—变动成本 =10×20000—(3×20000+8000)=132000 营业利润=贡献毛益—固定成本=132000—(12000+4000)=116000(元)
固定成本=(40—12)×10000—140000=140000元 下一年度的保本销售量=140000÷(40—12)=5000个
保本销售额=5000×40=200000元
5.某饮水器生产公司生产三个类型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项目 销售单价(元) 单位变动成本(元) 销售结构(%)
甲 30 18 40 乙 16 8 20 丙 10 7 40
固定成本总额 19000元
要求: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每类产品的保本额。
综合保本销售额=固定成本总额÷加权贡献毛益率合计
甲产品的贡献毛益率=(30—18)÷30×100%=40%
乙产品的贡献毛益率=(16—8)÷16×100%=50%
丙产品的贡献毛益率=(10—7)÷10×100%=30%
各类产品的加权贡献毛益率合计=40%×40%+50%×20%+30%×40%=38% 综合保本销售额=19000÷38%=50000元 甲产品的保本销售额=50000×40%=20000元
乙产品的保本销售额=50000×20%=10000元
丙产品的保本销售额=50000×40%=20000元 6.某染料生产企业9月份实际销售量为2000公斤,原来预测该月的销售量为1840=0.6。a公斤,平滑指数
要求:请运用平滑指数法预测10月份的销售量。
本期预测值=平滑指数×基期实际销售量+(1-平滑指数)×基期预测销售量 10月份销售量预测数=0.6×2000+(1-0.6)×1840=1936(公斤)
7.某服装企业生产一款新服饰,今年的生产量为2000件,售价20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90元/件,获利100000元。要求: (1)计算经营杠杆系数。
(2)明年计划增加销售10%,预测可实现的利润。
(1)基期贡献毛益=2000×(200—90)=220000元
经营杠杆系数=220000÷100000=2.2
(2)预计可实现利润=100000×(1+2.2×10%)=122000元
8.某机械制造企业每年需用轴承2000件,原由金工车间组织生产,年总成本为20000元,其中,固定生产成本为8000元。如果改从市场上采购,单价为10元,同时将剩余生产能力用于加工其他型号的轴承,获得3000元的贡献毛益。
自制或外购轴承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相关成本分析表 自制轴承 外购轴承 变动成本 机会成本 相关成本合计 决策结论: 相关成本分析表 自制轴承 外购轴承 变动成本 10×2000=20000 机会成本 3000 0 相关成本合计 9000 20000 使企业节约11000元成本(20000-9000 9产A、B力为18000机器销售,有关资料如下: 项目 A产品 B产品 每台机器销售 45 60 销售单价(元/台) 25 16 单位成本 单位变动成本(元/台) 11 7 固定制造成本(元/台) 12 8 策。 最大产量。 A产品的最大产量=(18000÷45)=400台 B产品的最大产量=(18000÷60)=300台 差量收入=(25×400-16×300)= 5200元 差量成本=(11×400-7×300)=44002100=2300元 差量损益=5200-2300=2900元 结论:差量损益为2900产A产品。 10.某化工企业拟新建一条生产线,设备投资总额800万元,营运资本100万元年内即可投入生成,寿命为3年,80万元,投产后预计每年销售收入为500元,第一年的付现成本为120万元,递增10万元,企业所得税率为25%。 要求:计算该项目每年的净现金流量。 (1)项目建设期内的净现金流量NCF0=0年的项目投资额 (2)项目经营期内的净现金流量 NCFt=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 =营业收入×(1-税率)-付现成本×(1-+(年折旧额+年摊销额)×税率 =税后净利+年折旧+年摊销额 (3)项目终结点的净现金流量 结时发生的现金流量,算出的净流量外,入、垫付流动资金的回收等。 固定资产年折旧额=(8000000—800000÷3=2400000元
第1年的税后净利(5000000—1200000—2400000)(1—25%)=1050000元 第2年的税后净利(5000000—1300000—2400000)(1—25%)=975000元
第3年的税后净利(5000000—1400000—2400000)(1—25%)=900000元 每年的净现金流量为 NCF0= —(8000000+1000000= —9000000元
NCF1=1050000+2400000=3450000元
NCF2=975000+2400000=3375000元 NCF3=900000+2400000=33000000元 11.某电动玩具生产企业预算销售量在~8000件之间变动;销售单价为80元;变动成本为56元;固定成本总额50000
管理会计2014春复习资料
三 简答题
1、简述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和区别 答:(1)联系 信息资源共享,共同服务于企业管理,最终目标都是为了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两者使用的方法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所生产的信息有着共同的特征,即相关性和可靠性。 (2)区别
职能目标不同、主体不同、资料时效不同、核算依据不同、信息的精确程度不同、编报时间不同、法律效力不同。
2、什么是经营预测?P60经营预测包括哪些主要内容?P61经营预测的特点有哪些?P62 答:经营预测是指企业根据现有的经济条件和掌握的历史资料以及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其状况所进行的预计和推测。 经营预测的内容,主要包括销售预测、成本预测、利润预测和资金预测等方面。
科学的经营预测的特点有:预见性,明确性,相对性,客观性,可检验性,灵活性等。 3、简述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根本区别? 答:(1)应用的前提条件不同。
(2)产品成本及期间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
(3)销货成本及存货水平不同。 (4)销货成本计算公式不同。 (5)损益确定程序不同。 (6)所提供信息的用途不同。
4、什么是利润预测?利润预测包括的基本方法?
答:利润预测是指按照影响公司利润变动的各种因素,对公司未来可能达到的利润水平和变化趋势所进行的科学预计和推测;或者按照实现目标利润的要求,对未来需要达到的销售量或销售额所进行的科学预计和推测。 利润预测的方法主要有本量利分析法、经营杆杠系数法、敏感性分析法和相关比率(销售利润率、销售成本利润、利润增长百分率)分析法。
5、简述各有关因素单独变动对目标利润是如何影响的? 答:单价单独变动对目标利润的影响是同方向的,固定成本总额单独变动对目标利润的影响是反方向的,单位变动成本单独变动对目标利润的影响是反方向的,销售量单独变动对目标利润是同方向的。
6、简述管理会计的内容 答:(1)预测与决策会计
主要包括经营预测、短期经营决策和长期投资决策等方面。
(2)规划与控制会计
规划与控制会计就是企业在进行预测与决策的基础上,主要包括预算管理、成本控制等。
(3)业绩评价会计
业绩评价会计通常又被称为责任会计,它的内容一般包括确定责任中心落实责任预算、记录实际结果、比较执行情况、编制业绩报告、控制和调整经济活动等。
7、简述业务量的增加会对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单位固定成本呢、单位变动成本各产生什么影响? 答:业务量的增加不会影响固定成本总额;会增加变动成本总额,且是正比例增加;会减少单位固定成本,且是反比例减少;不会影响单位变动成本。
8、影响长期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他们是如何影响长期投资决策的? 答:影响的主要因素有货币时间价值、投资项
目计算期、现金流量和资本成本。
在分析货币时间价值对长期投资决策的影响时,计算方式主要有复利终值和现值、年金终值和现值;
项目计算期包括建设期和生产经营期; 在长期投资决策分析中,通常用现金流量而不是会计利润来作为计算评价指标的主要依据。现金流量的内容包括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和净现金流量。
资本成本不仅反映了项目的资金成本,还体现了项目的风险价值。
9、简述短期经营决策的特点? 答:(1)短期经营决策分析必须着眼于未来。
(2)短期经营决策要有明确的目标。 (3)短期经营决策是多种方案的选择。 10、什么是预算?全面预算包括哪些类型?预算的基本功能有哪些? 答:预算是企业为达到一定目的在一定时期对资源进行配置的计划,是用数字或货币编制出来的某一时期的计划。
全面预算根据预算编制所依据的业务量的数量特征,其方法可分为固定预算和弹性预算;根据预算编制的出发点特征,可分为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根据预算的时间特征,可分为定期预算和滚动预算。 11、短期经营决策的方法有哪些?怎样运用这些方法? 答:方法主要有相关损益分析法、相关成本分析法、贡献毛益分析法。
相关损益分析法是最基础的一种方法,以相关损益为评价指标,且是正指标;
相关成本分析法适用于各方案相关收入相同时,以相关成本为评价指标,且是个反指标; 贡献毛益分析法适用于各方案固定成本相同时。但须注意的是,应以贡献毛益总额或单位资源贡献毛益为评价指标,而不是以单位贡献毛益为评价指标。 12、什么是预算控制?预算控制的程序包括哪些具体步骤? 答:预算控制是以实现确定好的预算目标作为依据和标杆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控制,目的在于确保预算能够被有效执行,生产经营行为不至于偏离既定目标。
预算控制包括下达执行反馈结果、分析偏差、采取措施等程序。 13、什么是责任中心?责任中心包括哪些基本形式?各责任中心的特征是什么?
答:包括成本中心、利润中心、投资中心三种形式。
成本中心是只对成本或费用承担责任的责任中心,其特点是:考核对象只包括成本费用,不包括收入;只对可控成本负责;只控制和考核责任成本。
利润中心是指对利润负责的责任中心,即既对收入负责,也对成本费用负责。其一般具有生产经营决策权。
投资中心是指既要对成本和利润负责,还要对投资的效果负责的责任中心,其具有投资决策权,且一般都是独立的法人。
14、简述标准成本的制定过程 答:制定标准成本,通常先首先确定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其次确定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最后确定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
15简述长期投资决策的程序 答:一个企业要想维持较强的竞争力,就要不断的发掘新的投资机会,再经过投资决策程序进行决策,以寻求最佳的投资方案。一般要经过这样的过程;提出投资项目设想;调查研究,选出最优项目;提出备选实施方案;选择最优实施方案;项目实施与事后评价。
16、固定成本的概念及特征
固定成本,(又称固定费用)相对于变动成本,是指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而能保持不变的成本。
其特征:(1)成本总额不随业务量而变,表现为一固定金额;(2)单位业务量负担的固定成本(即单位固定成本)随业务量的增减变动成反比例变动。
17、销售预测的影响因素
是指根据以往的销售情况以及使用系统内部内置或用户自定义的销售预测模型获得的对未来销售情况的预测。销售预测可以直接生成同类型的销售计划。
外界因素:1)需求动向;2)经济变动;3)同业竞争动向;4)政府、消费者团体的动向。内部因素:1)营销策略;2)销售政策;3)销售人员;4)生产状况。
18、内部转移价格及作用
内部转移价格是指有利益关系的各企业之间、企业集团或公司内部各利润中心之间调拨产品或商品的结算价格。又称"调拨价格"。一般由进货价格、流通费用和利润构成。其特点是只反映企业集团或公司内部各利润中心之间的经济联系,一般不直接与消费者发生联系;不作为各种差、比价的依据和计算基础。 其作用:1.合理界定各责任中心的经济责任; 2.有效测定各责任中心的资金流量;3.科学考核各责任中心的经营业绩。
19、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
变动成本法也称直线成本法是变动成本计算的简称,是指在组织常规的成本计算过程中,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条件,只将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固定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并按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计算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
优点:1)营业利润随销售量的增加或减少而升降,这是企业经理人员所想要的会计信息。2)便于进行本-量-本、业务量、利润之间的内在关系。3)有利于促使企业管理当局重视销售,防止盲目生产。4)有利于短期经营决策。5)有利于编制弹性预算。的原理编制的,在企业采取以销定产,可以随6)有利于成本控制和业绩考核。7)有利于产品成本的计算工作。
1)不符合传统的成本概念。AAA的成本概念和准则委员会认为“成本是为了达到一个特定的目的而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的,以货币计量的牺牲”。依照这个传统观点,不论2)不能适应长期决策的需要。变动成本法对短期经营决策有明显的作用,但不适合长期决策。3)影响征税部门的收益和投资者及时取得的收益。变动成本法,一般会降低期末存货估价,降低了营业利润额,在某种程度上会暂时降低所得税和股利。4)成本分解不够精确。将成是假设的结果,不是一种精确的计算。
20、什么是弹性预算?优缺点 弹性预算法又称变动预算法、滑动预算法,是在变动成本法的基础上,以未来不同业务水平为基础编制预算的方法,是固定预算的对称。是指以预算期间可能发生的多种业务量水平为基础,分别确定与之相应的费用数额而编制的、能适应多种业务量水平的费用预算。以便分别反映在各业务量的情况下所应开支(或取得)的费用(或利润)水平。
优点:弹性预算的优点在于:一方面能够适应,扩大了预算的范围,更好地发挥预算的控制作用,避免了在实际情况发生变化时,对预算作频繁的修改;另一方面能够使预算对实际执行情况的评价与考核,建立在更加客观可比的基础上。缺点:运用多水
平法弹性预算评价和考核实际成本时,往往需要使用插补法来计算“实际业务量的预算成本”,比较麻烦。 三 计算题(参考题型 ) 1:某企业某产品有关成本资料如下:单位直接材料成本为10元,单位直接人工成本为5元,单位变动制造费用为7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4000元,单位变动性销售及管理费用为4元,固定性销售及管理费用为1000元。期初存货量为0,本期产量为1000件,销量为600件,单位售价为40元。 要求:按变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的有关公式计算下列指标:(1)单位产品成本;(2)期间费用;(3)销货成本;(4)营业利润。 解:完全成本法: 1)单位产品成本=单位直接材料+单位直接人工+单位制造费用=10+5+7+4000/1000=26元 2)期间费用=变动性销售及管理费用+固定性销售及管理费用=600×4+1000=3400元 3)销货成本=26×600=15600元 4)营业利润=营业收入-销货成本-期间费用=40×600-15600-3400=5000元 变动成本法: 1)单位产品成本=单位直接材料+单位直接人工+单位变动制造费用=10+5+7=22元 2)期间费用=固定性制造费用+变动性销售及管理费用+固定性销售及管理费用 =4000+600×4+1000=7400元 3)销货成本=22×600=13200元 4)营业利润=营业收入-销货成本-期间费用=40×600-13200-7400=3400元 或贡献毛益总额=40×600-(13200+600×4)=8400元 营业利润=贡献毛益总额-固定成本总额=8400-(4000+1000)=3400元 2例:已知某企业2009年只生产一种产品,有关的业务量、售价与成本资料如下:
益表。
解:(1)变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
销售收入 90000 (20*4500)销售收入 90000(20*4500)
减:变动成本 减:销货部分的生产成本56250
其中销货部分的变动生产成本(60000+15000)/6000*4500
(60000/6000*4500)毛利 33750
变动销售费用 900 减:非生产成本
变动管理费用其中销售费用 3000(900+2100)
变动成本合计管理费用 4500(450+4050)
贡献毛益 43650
非生产成本合计 7500
减:固定成本
营业利润 26250
其中固定制造费用固定销售费用 2100
固定管理费用 4050
固定成本合计 21150
21、试说经营预测的程序 1)确定预测目标2)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3)、选择预测方法4)实际预测过程5)检查验证6)修正预测结果7)报告预测结论 营业利润 22500 3某服装企业,本月销售50000件,单价240元,单位变动成本180元,固定成本120000元。要求:(1)计算该企业本月的保本点。(2)若企业为了促进销售力度,将单价下调15%,则需要销售多少件服装才能保本。 解:(1)本月保本销售量=120000/(240-180)=2000件 本月销售额=2000*240=480000元 (2)单价下调15%,则单价变成204元。 则新的保本销售量=120000/(204-180)=5000件 4 多品种情况下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保本点相关知识点: 加权贡献毛益率合计=Σ(各产品贡献毛益率×该产品销售额占的比重) 综合保本销售额=固定成本总额/加权贡献毛益率合计 某产品的保本销售额=综合保本销售额×该产品销售额占的比重 某产品的保本销售额=该产品的保本销售额/该产品的单价 请结合教材54的例3-9或学习指导P24第2道计算分析题 5 例:某企业现有生产能力40000机器小时,尚有20%的剩余生产能力,为充分利用生产能力,准备开发新产品,有甲、乙、丙三种新产品可供选择,资料如下: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作出开发哪种新产品的决策。 解:以贡献毛益分析法为例 产品 甲产品 乙产品 丙产品 单价 100 60 30 单位变动成本30 12 单位贡献毛益30 18 单件定额机时20 10 单位资源贡献毛益 5040=1.25 3020=1.5 1810=1.8
剩余生产能力 8000
8000 8000 最大产量 800040=200
800020=400 800010=800 贡献毛益总额 200×50=10000 400
×30=12000 800×18=14400 或1.25×8000=10000 1.5×8000=12000 1.8×8000=14400 由上表可知:从丙能提供的贡献毛益总额和单位资源贡献毛益最多,所以,开发丙产品较为有利。
6例:某企业组织多品种经营,其中有一种变动成本率为80%的产品于1998年亏损了
10000元,其完全销售成本为110000元.假定1999年市场销售、成本水平均不变。 要求:(1)假定与该产品有关的生产能力无法转移,1999年是否继续生产该亏损产品?
(2)假定与亏损产品生产能力有关的生产能力可临时用来对外出租,租金收入为25000
元,1999年是否应当继续生产该产品? 解:(1)该亏损产品的销售收入=110000-10000=100000元;变动成本=100000×80%=80000元 贡献毛益=100000-80000=20000元 因为该亏损产品的贡献毛益大于零,所以该亏损产品应继续生产。 (2)“继续生产亏损产品”方案的机会成本为25000元,因为继续生产该产品可获得的贡献毛益20000元小于“继续生产亏损产品”方案的机会成本25000元,因此应停止生产。 7某企业生产一种甲产品,今年的产量为60000件,售价5元,单位变动成本3元,固
定成本60000元。 要求:(1)计算经营杠杆系数;
(2)明年销售量增加到72000件,预测明年可实现的利润;
(3)若明年目标利润为66000元,计算明年应达到的销售量。
解:(1)基期贡献毛益总额=60000×(5-3)=120000元
基期营业利润总额=120000-60000=60000元 经营杠杆系数=12000060000=2
(2)销售量变动率=(72000-60000)60000=20%
利润变动率=20%×2=40%
预计可实现的明年利润=60000×(1+40%)=84000元
(3)利润变动率=(66000-60000)60000=10%
销售量变动率=10%2=5%
明年应达到的销售量=60000×(1+5%)=63000件
8某公司现有一投资项目,有关资料如下: (1)该项目需固定资产投资120000元,第一年初投入项目当年建成,当年投产并有收益。
(2)投产前需垫支流动资本100000元 (3)固定资产可使用5年,按直线法计提折旧,期末残值为15000元。
(4)据预测,该项目投产后产品的销售收入每年120000元,每年需支付的直接材料等为64000元,每年设备维修费5000元。 (5)流动资金于终结点一次回收 (6)目前资金成本为10%,所得税率为40%。 注:(4年,10%)的复利现值系数=0.683 年金现值系数=3.170 (5年,10%)的复利现值系数=0.621 年金现值系数=3.791
(4年,9%)的复利现值系数=0.708 年金现值系数=3.240
(5年,9%)的复利现值系数=0.650 年金现值系数=3.890
要求:用净现值法评价该投资方案是否可行。 解:项目计算期=建设期0年+生产经营期5年=5年
年折旧额=(120000-15000)/5=21000元 每年税后利润=(120000-64000-5000-21000)*(1-40%)=18000元
NCF0=-120000-100000=-220000元 NCFNCF1-4=18000+21000=39000元
净5=18000+21000+100000+15000=154000元 现值NPV=-220000+39000*3.170+154000*0.621或=-220000+390000*3.791+(100000+15000)*0.621 =-736元,净现值NPV小于0,因此该投资方案不可行。
9 多品种情况下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保本点 某食品加工企业在计划期内同时生产销售甲、乙、丙三种产品, 假定产销平衡, 固定成本总额为58750元。相关的产量、销售单价和单位变动成本资料如下表:
要求:用加权平均法计算整个企业的综合贡献毛益率、综合保本销售额、各种产品的保本
销售额。
-;- 是除以的意思
答案: 甲产品贡献毛益率=(400-200) -;-400 X 100% =50%
乙产品贡献毛益率=(500-300) -;-500 X 100%=40 %
丙产品贡献毛益率=(600-300) -;-600X 100% =50%
销售收入总额=200 X400+120X 500十100X 600=200000 元
甲产品的销售比重=80000 -;- 200000 X 100% = 40 %
乙产品的销售比重=60000 -;- 200000 X 100%
= 30 %
丙产品的销售比重=60000 -;- 200000 X 100% = 30 %
综合贡献毛益率=50 %X 40% +40% X 30% +~O%X 30% =47 %
综合保卒销售额=58750-;-47 % = 125000 元 甲产品的保本销售额=125000X 40 % = 50000 元
乙产品的保本销售额=1 25000 X30% =37500元
丙产品的保本销售额=125000 X 30% =37500元
10、某企业研制新型号的节能台灯, 年产量80000 台, 单位变动生产成本80 元, 全年共发生固定制造费用8 0 0 0 00元,销售及管理费用1 0 0 0 0 00元,均为固定性的,本年共出售节能台灯60000 台, 每台售价120 元。要求:分别采用完全戚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确定该企业本年度的营业利润。 答:完全成本法:
销售毛和~=销售收人一销售成本 =60000X120 一(80 + 800000 + 80000) X 60000 = 1800000 元
营业利润=销售毛利一期间费用 = 1800000-1000000 = 800000 元 变动成本法:
贡献毛益=销售收人一变动成本
= 60000 X 120 - 60000 X 80 = 2400000 元 营业利润=贡献毛益一固定成本
=2400000 -(800000+1000000)=600000 元 11、某玩具生产企业2009 年产销甲、乙两种毛绒玩具。销售单价分别为z 甲产品50 元,乙产品40元F贡献毛益率分别为z甲产品2 5 % ,乙产品7 5 %。本年固定成本总额1 3 3 8 7 5元。本年产销甲产品4 0 00件,乙产品6 000件。要求: (1)计算企业综合贡献毛益率:
(2)计算综合保本额和甲、乙产品保本的销售额。
答:(1)本年预计两种产品的销售额= 50 X 4000 + 40 X 6000 = 440000 元
甲产品的销售比重= 5 0 X 4000+440000X 100% =45%
乙产品的销售比重= 4 0 X 6000+440000 X 100 % = 55%
综合贡献毛益率= 2 5 % X45%+75% X 55% =52.5%
(2)综合保本销售额= 133875+52.5% =255000 元
甲产品的保本销售额= 2 5 5 0 0 0 X 4 5 % =114750 元
乙产品的保本销售额=255000 X 55% = 140250 元
12、某企业专业生产取暖器, 本月产销取暖器10000 台, 每台单价160 元, 单位变动成本120 元, 固定成本总额180000 元。要求: ( 1 )计算该产品的单位贡献毛益与贡献毛益总额;(2) 计算该产品的贡献毛益率与变动成本率;(3) 计算该产品的营业利润。 答:(1) 单位贡献毛益=160-120=40 元 贡献毛益总额= 4 0 X 10000=400000 元 (2) 贡献毛益率=40+160X 100%=25% 变动成本率= 1 - 2 5 % = 7 5 %
(3) 营业利润= 400000-180000 = 220000 元 13、某电水壶生产企业现有机器设备可用于生产甲、乙两个类型的产品, 相关资料如下:项目甲类型乙类型
销售量〈只〉5000 6500 单位售价〈兀〉34. 5 25 单位变动成本〈兀〉20 15
要求:作出开发哪个类型的电水壶的决策? 答:差量收入= 5 0 0 0 X 3 4 . 5 - 6 5 0 0 X 2 5 = 1 0 0 0 0 元
差量成本= 5 0 0 0 X20-6500 X 15=2500 元 差量利润= 1 0 0 0 0 - 2 5 0 0 = 7 5 00元
决策结论:以上计算说明生产甲类型的电水壶获得的利润大于生产乙类型的电水壶,所以 应选择甲类型电水壶进行生产。 14、某服装企业生产一款服饰, 某月产量400
提折旧,全部流动资金于终结点一次回收,所得税税率25%,设定折现率10%。
要求:采用净现值法评价该方案的可
行性。
(5年,10%的年金终值系数)=6.105 (5年,10%的年金现值系数)=3.791 (4年,10%的年金现值系数)=3.170 (5年,10%的复利现值系数)=0.621 年折旧额=(80-5)/5=15万元 NCF0=-93万元
NCF1-4=(50-38)×(1-25%)+15=24
万元
NCF5=24+5+13=42万元
NPV=42×0.621+24×3.170-93=
9.162万元
结论:净现值大于零,因此,该方案
可行。
2、某公司现有一投资项目,有关资料
要求:计算直接人工差异总额、人工
效率差异、工资率差异。
直接人工差异总额=10000-400 ×2×
12=400元
人工效率差异=(1000-400 ×2)×
12=2400元
工资率差异=1000 ×(10000÷
1000-12)= —2000元
2、
直接材料实际单价0.8元/公斤,本月
生产产品450件,实际消耗材料2600公斤。 要求:(1)计算该企业生产甲产品所耗用直接材料的实际成本、标准成本及其总差异。
(2)计算该企业生产甲产
品所耗用直接材料的价格差异、数量差异及其总差异。
(1)实际成本:0.8×2600=2080元 标准成本:0.6×9×450=2430元 总差异:2080—2430=—350元
4.某轴承制造公司只产销一种型号的轴承,本年单位变动成本为12元,变动成本总额为120000元,获营业利润140000元,假设该公司计划下一年度变动成本率仍维持本年度的30%,其它条件不变。 要求:预测下一年度的保本销售量及保本销售额。
(1)保本销售量,以实物量来计算保本点。
动成本)
保本销售额=单价×保本销售量 本年销售量=120000÷12=10000(个) 单价=12÷30%=40元
如下:
(1)该项目需固定资产投资115000元,当年投产并有收益。
(2)投产前需垫支流动资本200000元。 (3)固定资产可使用5年,按直线法计提折旧,期末残值为15000元。 (4)投产后产品的每年销售收入120000元,每年需支付经营成本为54000元,每年设备维修费6000元。
(5)流动资金于终结点一次回收。
(6)目前资金成本为10%,所得税率为25%。
要求:采用净现值法对该项目是否可
行作出评价。
(4年,10%)的复利现值系数=0.683 年金现值系数=3.170
(5年,10%)的复利现值系数=0.621 年金现值系数=3.791
(4年,12%)的复利现值系数=0.636 年金现值系数=3.037
(5年,12%)的复利现值系数=0.567 年金现值系数=3.605
年折旧额=(115000—15000)÷5=20000元 每年税后利润=(120000—54000—6000—20000)×(1—25%)=30000元
NCF0= —(115000+200000)= —315000元 NCF1-4= 30000+20000=50000元
NCF5= 30000+20000+200000+15000=265000元 净现值=(50000×3.17+265000×0.621)—(115000+200000)=8065元
由于该项投资的净现值为8065元,故可以投资此项目。
十一、用内部收益率法,判定长期投
资项目的可行性(内插法)
1、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预计净现金流
量如下:NCF0=-100万元,NCF1-8=20万元。若资本成本为12%。
要求:计算该项目的内部收益率并作
出是否可行的决策。
12%,8年的年金现值系数4.968 10%,8年的年金现值系数5.335
20×年金现值系数=100 年金现值系数=5
12%,8年的年金现值系数
4.968
10%,8年的年金现值系数
5.335
10%<IRR<12%
(12%-IRR)÷(12%-10%)=(4.968
-5)÷(4.968-5.335)
IRR
=11.83%
决策结论:内部收益率为11.83%,小
于资本成本12%,该项目不可行。
十二、依据公式计算直接人工差异
1、某服装企业生产一款服饰,某月产
量400件,耗费直接人工1000工时,共支付工资10000元。该企业单位产品直接人工标准为2工时,价格标准为12元/工时。 (2)价格差异=(0.8—0.6)×2600=520元 数量差异=(2600—9×450)×0.6=—870元 总差异=520+(—870)=—350元
附其他计算题(二)
1.某电器公司上半年各月的产销量与成本水平如下:
要求:(1)采用高低点法对总成本进行成本性态分析并建立相应的成本模型。 (2)7月份预计产量5500台,用高低点法预计7 月的总成本是多少。 (1)高点(5100,270000);低点(4100,230000)
b=(270000-230000)÷(5100-4100)=40000÷1000=40元/台
将 40元/台代入低点或高点, a=230000-4100×40=66000元 或a=270000-5100×40=66000元 成本模型为y=66000+40x 从案例解析所得,总成本中固定部分为66000元,变动部分为40x
(2)y=66000+40x=66000+5500×40=286000(元)
2.某家电企业生产A产品,该产品单价60元,单位变动生产成本35元,固定生产成本总额30000元,推销及管理费用总额18000元,均为固定性的。该产品期初无存货,本期生产5000件,销售3000件。
要求:用变动成本法计算期末存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贡献边际、营业利润。 期末存货成本=2000×35=70000元 本期销货成本=3000×35=105000元 贡献边际=3000×(60-35)=70000元
营业利润=70000-30000-18000=22000元
3.某服装生产企业,2007年生产某款服装共24000件,销售了20000件,单价为10元,该批产品的直接材料48000元,直接人工19200元,变动制造费用4800元,固定制造费用12000元,变动推销及管理费用8000元,固定推销及管理费用4000元,假定该企业无期初存货。 要求:分别按全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计算营业利润。
单位产品成本=生产成本总额÷产量 =(48000+19200+4800+12000)÷24000=3.5(元/件)
销售毛利=销售收入—销售成本 =10×20000—3.5×20000=130000(元 )
营业利润=销售毛利—期间费用=130000—12000=118000(元) 变动成本法的营业利润计算如下: 单位产品成本=变动生产成本总额÷产量 =(48000+19200+4800)÷24000=3(元/件) 贡献毛益=销售收入—变动成本 =10×20000—(3×20000+8000)=132000 营业利润=贡献毛益—固定成本=132000—(12000+4000)=116000(元)
固定成本=(40—12)×10000—140000=140000元 下一年度的保本销售量=140000÷(40—12)=5000个
保本销售额=5000×40=200000元
5.某饮水器生产公司生产三个类型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项目 销售单价(元) 单位变动成本(元) 销售结构(%)
甲 30 18 40 乙 16 8 20 丙 10 7 40
固定成本总额 19000元
要求: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每类产品的保本额。
综合保本销售额=固定成本总额÷加权贡献毛益率合计
甲产品的贡献毛益率=(30—18)÷30×100%=40%
乙产品的贡献毛益率=(16—8)÷16×100%=50%
丙产品的贡献毛益率=(10—7)÷10×100%=30%
各类产品的加权贡献毛益率合计=40%×40%+50%×20%+30%×40%=38% 综合保本销售额=19000÷38%=50000元 甲产品的保本销售额=50000×40%=20000元
乙产品的保本销售额=50000×20%=10000元
丙产品的保本销售额=50000×40%=20000元 6.某染料生产企业9月份实际销售量为2000公斤,原来预测该月的销售量为1840=0.6。a公斤,平滑指数
要求:请运用平滑指数法预测10月份的销售量。
本期预测值=平滑指数×基期实际销售量+(1-平滑指数)×基期预测销售量 10月份销售量预测数=0.6×2000+(1-0.6)×1840=1936(公斤)
7.某服装企业生产一款新服饰,今年的生产量为2000件,售价20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90元/件,获利100000元。要求: (1)计算经营杠杆系数。
(2)明年计划增加销售10%,预测可实现的利润。
(1)基期贡献毛益=2000×(200—90)=220000元
经营杠杆系数=220000÷100000=2.2
(2)预计可实现利润=100000×(1+2.2×10%)=122000元
8.某机械制造企业每年需用轴承2000件,原由金工车间组织生产,年总成本为20000元,其中,固定生产成本为8000元。如果改从市场上采购,单价为10元,同时将剩余生产能力用于加工其他型号的轴承,获得3000元的贡献毛益。
自制或外购轴承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相关成本分析表 自制轴承 外购轴承 变动成本 机会成本 相关成本合计 决策结论: 相关成本分析表 自制轴承 外购轴承 变动成本 10×2000=20000 机会成本 3000 0 相关成本合计 9000 20000 使企业节约11000元成本(20000-9000 9产A、B力为18000机器销售,有关资料如下: 项目 A产品 B产品 每台机器销售 45 60 销售单价(元/台) 25 16 单位成本 单位变动成本(元/台) 11 7 固定制造成本(元/台) 12 8 策。 最大产量。 A产品的最大产量=(18000÷45)=400台 B产品的最大产量=(18000÷60)=300台 差量收入=(25×400-16×300)= 5200元 差量成本=(11×400-7×300)=44002100=2300元 差量损益=5200-2300=2900元 结论:差量损益为2900产A产品。 10.某化工企业拟新建一条生产线,设备投资总额800万元,营运资本100万元年内即可投入生成,寿命为3年,80万元,投产后预计每年销售收入为500元,第一年的付现成本为120万元,递增10万元,企业所得税率为25%。 要求:计算该项目每年的净现金流量。 (1)项目建设期内的净现金流量NCF0=0年的项目投资额 (2)项目经营期内的净现金流量 NCFt=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 =营业收入×(1-税率)-付现成本×(1-+(年折旧额+年摊销额)×税率 =税后净利+年折旧+年摊销额 (3)项目终结点的净现金流量 结时发生的现金流量,算出的净流量外,入、垫付流动资金的回收等。 固定资产年折旧额=(8000000—800000÷3=2400000元
第1年的税后净利(5000000—1200000—2400000)(1—25%)=1050000元 第2年的税后净利(5000000—1300000—2400000)(1—25%)=975000元
第3年的税后净利(5000000—1400000—2400000)(1—25%)=900000元 每年的净现金流量为 NCF0= —(8000000+1000000= —9000000元
NCF1=1050000+2400000=3450000元
NCF2=975000+2400000=3375000元 NCF3=900000+2400000=33000000元 11.某电动玩具生产企业预算销售量在~8000件之间变动;销售单价为80元;变动成本为56元;固定成本总额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