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诱发地震的特征
新丰江水库地震后,我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其进行观测与研究。培养锻炼了一支水库地震研究的队伍,摸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水库地震的途径,经他们研究总结提出水库诱发地震的特征是:
时间特征---诱发地震的产生和活动性与水库蓄水密切相关。水库诱发地震初次发震时间百分之七十左右发生在蓄水后一年内。主震发生的时间距初震一至数月的比例较高。一般的规律是水位上升伴随地震活动性增加,水位下降则地震活动性则减弱。也有个别水位与地震活动性负相关的例子,蓄水后排空反而出现了诱发地震。按水库蓄水和地震活动性的时间差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将其分为“快速响应”型和“滞后响应”型,此处不再细说。
空间特征---水库地震的震中大多分布在水库及其附近,特别是大坝附近的深水库区容易诱发较大的地震。水库诱发的地震一般局水域线不超过十几千米,且相对密集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水库诱发地震的震源深度一般很浅,多数在数百至数千米范围内,很少有超过十千米例子。
强度特征---多数水库诱发地震的最高震级不超过三级。据资料统计世界上诱发了5级以上中强震的水库约有二十余例,而诱发6级以上强震的水库只有四例。水库地震的震中烈度一般就达Ⅴ度,3级以上诱发地震震中烈度达Ⅵ度的例子亦不少。
活动特征---水库诱发地震有前震—主震—余震型和震群型两大类,且以具有快速响应特征的震群型居多。表征水库地震的震级—频度关系的B值较同样震级的天然构造地震的B值偏高。构造型水库诱发地震的活动持续时间长,余震频繁,衰减慢且强度亦高。
波谱特征---水库地震的高频能量丰富,多数绊有可闻声波。国外有观测到优势频谱为70—80HZ甚至更高的报导。
高坝大库与水库诱发地震
世界上一部分大型和特大型水库蓄水后都伴有地震活动。观测研究表明,相当一部分水库蓄水后的地震活动水平和活动特征都与蓄水前具有明显的差异。特别是高坝大库蓄水后地震活动明显增多的例子较多。水库诱发地震在时间和空间分布,震源机制,序列特征等诸多方面与天然构造地震想比较,有其自己独有的特征。据资料统计,目前世界上已有一百余个水库诱发地震例子,仅我国就有二十余例。尤其是坝高100米以上,库容亦达10亿立方米以上的水库发生诱发地震的概率较高。在我国已发生诱发地震的高坝水库约占总数的四分之一,且不少诱发地震均发生在天然地震的少震区和弱震区。
通常,水库诱发地震的震中都紧邻重要水工设施,特别是中强水库诱发地震多发生在库坝附近的深水库区及其周边。水库地震的震源浅,震中烈度高,破坏性大,对大坝和发电设施威力大。中强以上的水库诱发地震不仅会毁坏这些水工设施,而且可以引起严重的次生灾害危及下游安全。六十年代以来,我国新丰江水库,赞比亚与津巴布韦界河上的卡里巴水库
希腊的克里马斯塔水库和印度的柯依那水库等都先后诱发了6级以上的上的地震,造成了较严重的破坏和人员伤亡。其中坝高105米的新丰江水库6.1级地震和坝高103米的柯依那水库6.4级地震都是在少震区诱发6级以上地震的例子。柯依那水库发生的MS6.4级地震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诱发地震震例。该地震使柯依那市大多数砖石房屋倒塌,死伤约2500人。坝高128米的卡里巴水库是世界上库容最大的水库,库区历史上无地震活动记载。蓄水诱发的6.1级主震发生在开始蓄水四年后。坝高165米的克里马斯塔水库虽然位于地震活动活跃区内,但蓄水前的一百多年中从未在库区内观测到大于6级以上的水库诱发地震的例子。克里马斯塔则是蓄水后唯一发生了四次6级以上水库诱发地震的例子。克里马斯塔水库虽然位于地震活跃区内,但蓄水前的一百多年中从未在库区内观测到大于6级的构造地震。蓄水后仅六个月即发生了第一次6.2级地震。在我国水库建设历史上影响最大的1962年3月19日新丰江大坝附近发生的面波震级为6.1级的地震,其震中离大坝仅1.1公里,震中烈度高达Ⅷ度。这次地震使刚按Ⅶ度加固的大坝出现了长达82M的水平贯穿性裂缝,发电机组和开关站均受损坏而停止运转。此后,一个月之内便发生了3.0级以上地震58次,频度很高。在此情况下我国政府又决定按Ⅹ度对大坝进行第二次加固,付出了高昂的经济代价。与此同时有关部门专门为新丰江水库建立了地震观测网。八十年代初期,地震部门又将其改造成为拥有八个子台的无线遥测地震台网并连续运行至今,成为我国第一个连续稳定运行时间最长的水库诱发地震监测网。
特别引人入胜注目的局1962年6.1级主震二十余年之后,在新丰江水库水位变化不大的条件下仍有中强余震发生。1987年9月15日发生的4.6级地震和1989年11月26日发生在大坝难仅4.4千米的MS4.5级地震就是其佐证。专家们认为此地震是新丰江水库诱发地震序列中的中晚期强震。
由于高坝水库诱发地震一旦发生发生,危害极大。因此我国“水工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要求:“在兴建高水头大水库时,如库区地质构造复杂,并有较近期活动断裂分布,应研究产生诱发地震可能性。对产生诱发地震可能性大的水库,应尽量在蓄水前由有关部门设地震台进行监视。”我国部分水库地震观测实例和国外部分水库地震观测实例见有关资料。
高坝大库与水库诱发地震
世界上一部分大型和特大型水库蓄水后都伴有地震活动。观测研究表明,相当一部分水库蓄水后的地震活动水平和活动特征都与蓄水前具有明显的差异。特别是高坝大库蓄水后地震活动明显增多的例子较多。水库诱发地震在时间和空间分布,震源机制,序列特征等诸多方面与天然构造地震想比较,有其自己独有的特征。据资料统计,目前世界上已有一百余个水库诱发地震例子,仅我国就有二十余例。尤其是坝高100米以上,库容亦达10亿立方米以上的水库发生诱发地震的概率较高。在我国已发生诱发地震的高坝水库约占总数的四分之一,且不少诱发地震均发生在天然地震的少震区和弱震区。
通常,水库诱发地震的震中都紧邻重要水工设施,特别是中强水库诱发地震多发生在库坝附近的深水库区及其周边。水库地震的震源浅,震中烈度高,破坏性大,对大坝和发电设施威力大。中强以上的水库诱发地震不仅会毁坏这些水工设施,而且可以引起严重的次生灾害危及下游安全。六十年代以来,我国新丰江水库,赞比亚与津巴布韦界河上的卡里巴水库
希腊的克里马斯塔水库和印度的柯依那水库等都先后诱发了6级以上的上的地震,造成了较严重的破坏和人员伤亡。其中坝高105米的新丰江水库6.1级地震和坝高103米的柯依那水库6.4级地震都是在少震区诱发6级以上地震的例子。柯依那水库发生的MS6.4级地震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诱发地震震例。该地震使柯依那市大多数砖石房屋倒塌,死伤约2500人。坝高128米的卡里巴水库是世界上库容最大的水库,库区历史上无地震活动记载。蓄水诱发的6.1级主震发生在开始蓄水四年后。坝高165米的克里马斯塔水库虽然位于地震活动活跃区内,但蓄水前的一百多年中从未在库区内观测到大于6级以上的水库诱发地震的例子。克里马斯塔则是蓄水后唯一发生了四次6级以上水库诱发地震的例子。克里马斯塔水库虽然位于地震活跃区内,但蓄水前的一百多年中从未在库区内观测到大于6级的构造地震。蓄水后仅六个月即发生了第一次6.2级地震。在我国水库建设历史上影响最大的1962年3月19日新丰江大坝附近发生的面波震级为6.1级的地震,其震中离大坝仅1.1公里,震中烈度高达Ⅷ度。这次地震使刚按Ⅶ度加固的大坝出现了长达82M的水平贯穿性裂缝,发电机组和开关站均受损坏而停止运转。此后,一个月之内便发生了3.0级以上地震58次,频度很高。在此情况下我国政府又决定按Ⅹ度对大坝进行第二次加固,付出了高昂的经济代价。与此同时有关部门专门为新丰江水库建立了地震观测网。八十年代初期,地震部门又将其改造成为拥有八个子台的无线遥测地震台网并连续运行至今,成为我国第一个连续稳定运行时间最长的水库诱发地震监测网。
特别引人入胜注目的局1962年6.1级主震二十余年之后,在新丰江水库水位变化不大的条件下仍有中强余震发生。1987年9月15日发生的4.6级地震和1989年11月26日发生在大坝难仅4。4千米的MS4.5级地震就是其佐证。专家们认为此地震是新丰江水库诱发地震序列中的中晚期强震。
由于高坝水库诱发地震一旦发生发生,危害极大。因此我国“水工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要求:“在兴建高水头大水库时,如库区地质构造复杂,并有较近期活动断裂分布,应研究产生诱发地震可能性。对产生诱发地震可能性大的水库,应尽量在蓄水前由有关部门设地震台进行监视。”我国部分水库地震观测实例和国外部分水库地震观测实例见有关资料。
L后在倒淌河发生了4。9级地震。这两个地震序列与龙羊峡水库蓄水有无关系尚待研究,但有专家认为它们与龙羊峡水库蓄水有关。
注2:铜街子水库蓄水初期发生的ML3.5级主震及一系列小震属快速响应型水库地震。蓄水后三年内,被库水淹没的利店断层上接连发生了三次面波震级大于5。0级的地震。因其震中距水库约20KM,故是否水库诱发地震尚有争议。但有部分专家研究后认为这三次地震与铜街子水库蓄水有关,属滞后响应型地震。
水库诱发地震的特征
新丰江水库地震后,我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其进行观测与研究。培养锻炼了一支水库地震研究的队伍,摸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水库地震的途径,经他们研究总结提出水库诱发地震的特征是:
时间特征---诱发地震的产生和活动性与水库蓄水密切相关。水库诱发地震初次发震时间百分之七十左右发生在蓄水后一年内。主震发生的时间距初震一至数月的比例较高。一般的规律是水位上升伴随地震活动性增加,水位下降则地震活动性则减弱。也有个别水位与地震活动性负相关的例子,蓄水后排空反而出现了诱发地震。按水库蓄水和地震活动性的时间差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将其分为“快速响应”型和“滞后响应”型,此处不再细说。
空间特征---水库地震的震中大多分布在水库及其附近,特别是大坝附近的深水库区容易诱发较大的地震。水库诱发的地震一般局水域线不超过十几千米,且相对密集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水库诱发地震的震源深度一般很浅,多数在数百至数千米范围内,很少有超过十千米例子。
强度特征---多数水库诱发地震的最高震级不超过三级。据资料统计世界上诱发了5级以上中强震的水库约有二十余例,而诱发6级以上强震的水库只有四例。水库地震的震中烈度一般就达Ⅴ度,3级以上诱发地震震中烈度达Ⅵ度的例子亦不少。
活动特征---水库诱发地震有前震—主震—余震型和震群型两大类,且以具有快速响应特征的震群型居多。表征水库地震的震级—频度关系的B值较同样震级的天然构造地震的B值偏高。构造型水库诱发地震的活动持续时间长,余震频繁,衰减慢且强度亦高。
波谱特征---水库地震的高频能量丰富,多数绊有可闻声波。国外有观测到优势频谱为70—80HZ甚至更高的报导。
高坝大库与水库诱发地震
世界上一部分大型和特大型水库蓄水后都伴有地震活动。观测研究表明,相当一部分水库蓄水后的地震活动水平和活动特征都与蓄水前具有明显的差异。特别是高坝大库蓄水后地震活动明显增多的例子较多。水库诱发地震在时间和空间分布,震源机制,序列特征等诸多方面与天然构造地震想比较,有其自己独有的特征。据资料统计,目前世界上已有一百余个水库诱发地震例子,仅我国就有二十余例。尤其是坝高100米以上,库容亦达10亿立方米以上的水库发生诱发地震的概率较高。在我国已发生诱发地震的高坝水库约占总数的四分之一,且不少诱发地震均发生在天然地震的少震区和弱震区。
通常,水库诱发地震的震中都紧邻重要水工设施,特别是中强水库诱发地震多发生在库坝附近的深水库区及其周边。水库地震的震源浅,震中烈度高,破坏性大,对大坝和发电设施威力大。中强以上的水库诱发地震不仅会毁坏这些水工设施,而且可以引起严重的次生灾害危及下游安全。六十年代以来,我国新丰江水库,赞比亚与津巴布韦界河上的卡里巴水库
希腊的克里马斯塔水库和印度的柯依那水库等都先后诱发了6级以上的上的地震,造成了较严重的破坏和人员伤亡。其中坝高105米的新丰江水库6.1级地震和坝高103米的柯依那水库6.4级地震都是在少震区诱发6级以上地震的例子。柯依那水库发生的MS6.4级地震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诱发地震震例。该地震使柯依那市大多数砖石房屋倒塌,死伤约2500人。坝高128米的卡里巴水库是世界上库容最大的水库,库区历史上无地震活动记载。蓄水诱发的6.1级主震发生在开始蓄水四年后。坝高165米的克里马斯塔水库虽然位于地震活动活跃区内,但蓄水前的一百多年中从未在库区内观测到大于6级以上的水库诱发地震的例子。克里马斯塔则是蓄水后唯一发生了四次6级以上水库诱发地震的例子。克里马斯塔水库虽然位于地震活跃区内,但蓄水前的一百多年中从未在库区内观测到大于6级的构造地震。蓄水后仅六个月即发生了第一次6.2级地震。在我国水库建设历史上影响最大的1962年3月19日新丰江大坝附近发生的面波震级为6.1级的地震,其震中离大坝仅1.1公里,震中烈度高达Ⅷ度。这次地震使刚按Ⅶ度加固的大坝出现了长达82M的水平贯穿性裂缝,发电机组和开关站均受损坏而停止运转。此后,一个月之内便发生了3.0级以上地震58次,频度很高。在此情况下我国政府又决定按Ⅹ度对大坝进行第二次加固,付出了高昂的经济代价。与此同时有关部门专门为新丰江水库建立了地震观测网。八十年代初期,地震部门又将其改造成为拥有八个子台的无线遥测地震台网并连续运行至今,成为我国第一个连续稳定运行时间最长的水库诱发地震监测网。
特别引人入胜注目的局1962年6.1级主震二十余年之后,在新丰江水库水位变化不大的条件下仍有中强余震发生。1987年9月15日发生的4.6级地震和1989年11月26日发生在大坝难仅4.4千米的MS4.5级地震就是其佐证。专家们认为此地震是新丰江水库诱发地震序列中的中晚期强震。
由于高坝水库诱发地震一旦发生发生,危害极大。因此我国“水工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要求:“在兴建高水头大水库时,如库区地质构造复杂,并有较近期活动断裂分布,应研究产生诱发地震可能性。对产生诱发地震可能性大的水库,应尽量在蓄水前由有关部门设地震台进行监视。”我国部分水库地震观测实例和国外部分水库地震观测实例见有关资料。
高坝大库与水库诱发地震
世界上一部分大型和特大型水库蓄水后都伴有地震活动。观测研究表明,相当一部分水库蓄水后的地震活动水平和活动特征都与蓄水前具有明显的差异。特别是高坝大库蓄水后地震活动明显增多的例子较多。水库诱发地震在时间和空间分布,震源机制,序列特征等诸多方面与天然构造地震想比较,有其自己独有的特征。据资料统计,目前世界上已有一百余个水库诱发地震例子,仅我国就有二十余例。尤其是坝高100米以上,库容亦达10亿立方米以上的水库发生诱发地震的概率较高。在我国已发生诱发地震的高坝水库约占总数的四分之一,且不少诱发地震均发生在天然地震的少震区和弱震区。
通常,水库诱发地震的震中都紧邻重要水工设施,特别是中强水库诱发地震多发生在库坝附近的深水库区及其周边。水库地震的震源浅,震中烈度高,破坏性大,对大坝和发电设施威力大。中强以上的水库诱发地震不仅会毁坏这些水工设施,而且可以引起严重的次生灾害危及下游安全。六十年代以来,我国新丰江水库,赞比亚与津巴布韦界河上的卡里巴水库
希腊的克里马斯塔水库和印度的柯依那水库等都先后诱发了6级以上的上的地震,造成了较严重的破坏和人员伤亡。其中坝高105米的新丰江水库6.1级地震和坝高103米的柯依那水库6.4级地震都是在少震区诱发6级以上地震的例子。柯依那水库发生的MS6.4级地震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诱发地震震例。该地震使柯依那市大多数砖石房屋倒塌,死伤约2500人。坝高128米的卡里巴水库是世界上库容最大的水库,库区历史上无地震活动记载。蓄水诱发的6.1级主震发生在开始蓄水四年后。坝高165米的克里马斯塔水库虽然位于地震活动活跃区内,但蓄水前的一百多年中从未在库区内观测到大于6级以上的水库诱发地震的例子。克里马斯塔则是蓄水后唯一发生了四次6级以上水库诱发地震的例子。克里马斯塔水库虽然位于地震活跃区内,但蓄水前的一百多年中从未在库区内观测到大于6级的构造地震。蓄水后仅六个月即发生了第一次6.2级地震。在我国水库建设历史上影响最大的1962年3月19日新丰江大坝附近发生的面波震级为6.1级的地震,其震中离大坝仅1.1公里,震中烈度高达Ⅷ度。这次地震使刚按Ⅶ度加固的大坝出现了长达82M的水平贯穿性裂缝,发电机组和开关站均受损坏而停止运转。此后,一个月之内便发生了3.0级以上地震58次,频度很高。在此情况下我国政府又决定按Ⅹ度对大坝进行第二次加固,付出了高昂的经济代价。与此同时有关部门专门为新丰江水库建立了地震观测网。八十年代初期,地震部门又将其改造成为拥有八个子台的无线遥测地震台网并连续运行至今,成为我国第一个连续稳定运行时间最长的水库诱发地震监测网。
特别引人入胜注目的局1962年6.1级主震二十余年之后,在新丰江水库水位变化不大的条件下仍有中强余震发生。1987年9月15日发生的4.6级地震和1989年11月26日发生在大坝难仅4。4千米的MS4.5级地震就是其佐证。专家们认为此地震是新丰江水库诱发地震序列中的中晚期强震。
由于高坝水库诱发地震一旦发生发生,危害极大。因此我国“水工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要求:“在兴建高水头大水库时,如库区地质构造复杂,并有较近期活动断裂分布,应研究产生诱发地震可能性。对产生诱发地震可能性大的水库,应尽量在蓄水前由有关部门设地震台进行监视。”我国部分水库地震观测实例和国外部分水库地震观测实例见有关资料。
L后在倒淌河发生了4。9级地震。这两个地震序列与龙羊峡水库蓄水有无关系尚待研究,但有专家认为它们与龙羊峡水库蓄水有关。
注2:铜街子水库蓄水初期发生的ML3.5级主震及一系列小震属快速响应型水库地震。蓄水后三年内,被库水淹没的利店断层上接连发生了三次面波震级大于5。0级的地震。因其震中距水库约20KM,故是否水库诱发地震尚有争议。但有部分专家研究后认为这三次地震与铜街子水库蓄水有关,属滞后响应型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