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和功能习题解答

第三章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和功能

解答:

3-1解答:①由于肽键因共振结构而使C —N 键具有部分双键的性质,不能自由旋转,因而使得一条多肽主链构象的数目受到了极大限制。②与位于相邻刚性平面交线上的C α相连接的侧链基团的结构、大小和性质对于主链构象的形成及稳定有很大的影响,使多肽链主链构象数目又受到很大的限制。因为C α与两个刚性平面连接的单键的旋转度不同程度受到侧链的限制。③各种侧链基团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各种力使蛋白质在热力学上达到了一种最稳定的构象。。

3-2解答;一条多肽链呈α-螺旋构象的推动力是所有肽键上的酰胺氢和羰基氧之间形成的链内氢键。在水环境中,肽键上的酰胺氢和羰基氧既能形成内部(α-螺旋内) 的氢键,也能与水分子形成氢键。如果后者发生,多肽链呈现类似变性蛋白质那样的伸展构象。疏水环境对于氢键的形成不能提供任何竞争,因此,更可能促进α-螺旋结构的形成。

3-3解答:α-角蛋白的每条肽链呈α-螺旋构象,而每个α-螺旋含3.6个残基。在α-角蛋白中,每轮螺旋的长度为0.51nm 。因此, α-角蛋白卷曲螺旋(coiled coil)的长度是: (100残基÷3.6个残基/轮)×0.51/轮=14.2nm

3-4解答:-Gly-Pro-X-Y-顺序频繁出现在胶原蛋白分子中,在身体的各部位都存在,包括皮肤。由于该幼虫酶能催化胶原蛋白多肽链裂解,故该寄生虫能进入宿主皮肤而生存。

3-5解答:蛋白质氨基酸残基在蛋白质结构中出现的位置与这些氨基酸残基的亲水性或疏水性相关。亲水性残基(极性残基)通常位于蛋白质分子的表面,而疏水性残基(非极性残基)通常位于蛋白质分子疏水的内部。①Gln 是亲水性残基,它比Trp 更有可能出现在蛋白质分子表面。②V al 是非极性残基,它比Ser 更有可能位于蛋白质分子的内部。③Ile 在它的β碳位上有分支,不利于α-螺旋的形成,因此它通常不出现在α-螺旋中。④侧链小的氨基酸残基常出现在β-折叠中,因为这有利于片层的形成。所以Ser 更有可能出现在β-折叠中。

3-6解答:多肽③最有可能形成α-螺旋,因为它的三个带电荷的残基(Lys,Glu,Arg)在该螺旋的一侧相间排成一行。一个有邻近碱性残基(Arg和Lys) 的多肽会使螺旋去稳定。多肽

②含有Gly 和Pro ,这两种氨基酸是螺旋的强破坏者。Gly 和Pro 的存在也会阻止β-折叠的形成。所以多肽②最难以形成β-折叠。

3-7解答:胰岛素是以前体的形式合成的。前体分于是一条单一的肽链。在前体合成及折叠后,切除前体分子的一部分(包括连接肽C 肽) ,留下由二硫键连接的A 和B 两条肽链。这样,天然的胰岛素由于缺少C 肽,因而也就缺乏指导肽链折叠的某些所必需的信息。所以当胰岛素变性和还原,随之复性,二硫键的形成是随机的。在这种情况下是不能完全恢复到天然活性的。这并不与氨基酸顺序指导蛋白质折叠的基本原则相矛盾。

3-8解答:①对于密度均一的球状蛋白质来说,随着分子量(即分子大小) 增大,其半径(r)也增大。由于表面积=4πr 2,体积=4/3πr3,因此

从这个表达式来看,随着蛋白质分子量的增大,它的表面积/体积的比例减小了。即随着蛋白质分子的增大,体积的增大比表面积增大更快。

②由于极性基团的亲水性,大多数分布在球状分子的表面,非极性侧链基团的疏水性,大多数聚集在球状分子的内部.由于随着分子量增大而体积增大,内部空间也增大。因此内部就可以容纳更多的具疏水侧链基团的氨基酸残基。所以随着球状蛋白质分子量的增大,亲水侧链氮基酸残基与疏水侧链氨基酸残基的比例将减小。

3-9解答:①由于2,3-BPG 是同脱氧Hb A中心空隙带正电荷的侧链结合,而脱氧Hb F缺少带正电荷的侧链(β链143位的His 残基),因此2,3-BPG 是同脱氧Hb A 的结合比同脱氧Hb F 的结合更紧。②2,3-BPG 稳定血红蛋白的脱氧形式,增高脱氧血红蛋白的份数。由于Hb F同2,3-BPG 亲和力比Hb A低,Hb F受血液中2,3-BPG 影响小,分子的氧合形式的份数较大,因此Hb F在任何氧分压下对氧的亲和力都比Hb A大。③在20―40氧分压下,Hb F对氧的亲和力比Hb A大,亲和力的这种差别允许氧从母亲血向胎儿有效转移。

3-10解答:在生理条件下,赖氨酸残基的带增电荷的侧链彼此排斥,不能形成α-螺旋。当它所处环境的pH 上升超过它的侧链可界离基团的p K (>10.5)时才能形成α-螺旋。

3-11解答:蛋白质的分子形状影响它在凝胶过滤时的行为。分子形状较长的蛋白质在凝胶过滤时具有类似于分子较大的蛋白的行为。用SDS-PAGE 测定的蛋白质分子量应该是比较准确的,因为变形后的蛋白质的迁移速度只取决于它的分子大小。

3-12解答:凝胶过滤分离的蛋白质是处在未变性的状态,如果被测定的蛋白质的分子形状是相同的或者是相似的,所测定的分子量应该是较准确的。SDS-PAGE 测定蛋白质的分子量只是根据它们的大小。但这种方法能破坏寡聚蛋白质亚基间的非共价作用力,使亚基解离。在这种情况下,所测定的是亚基的分子量。如果有2-巯基乙醇存在,则能破坏肽链内或肽链间的二硫键。在这种情况下进行SDS-PAGE ,所测定的分子量是亚基的分子量(如果亚基间没有二硫键)或者是肽链的分子量(如果亚基是由二硫键连接的几个肽链组成)。根据题中给出的信息,该蛋白质的分子量是200kD ,由两个大小相同的亚基(100kD )组成,每个亚基由两条肽链(40kD 和60kD )借二硫键连接而成。

3-13解答: 根据组分的百分含量求蛋白质的最低分子量可按下式计算:

细胞色素c 的真实分子量=最小分子量×某氨基酸数=684×18=12300. 这一结果与用物理方法测定的结果很接近。

3-14解答:①根据它们的等电点以及它们在pH8.5条件下所带净电荷的多少,很容易鉴定出它们在电泳图谱上的位置(图2-6b) 。

②P 6与P 3具有相同的p I ,即是说,在pH8.5的条件下,它们带有等量的净电荷。但P 6的分子量仅是P 3的一半,它的迁移率是P 3的2倍,电泳后它在支持物上位置应比P 3更接近于负极(如图2-6b 所示) 。

(在一定粘度的介质中,在恒压下,带电颗粒的迁移率由电荷与颗粒大小的比例决定,即:μ(迁移率)∝(Q (电荷)/r(大小))。为了在Q /r 基础上估计出相对迁移率,可用物质的分子量去除p I -pH ,p I -pH 视为Q 值的一种量度。)

3-15解答:普通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蛋白质时主要是根据各组分的p I 的差别。图2-7(A)的结果只呈现单一的带,表明该蛋白质是纯净的。

由于SDS 是一种带负电荷的阴离子去垢剂,并且具有长长的疏水性碳氢链。它的这种性质不仅使寡聚蛋白质的亚基拆离,而且还能拆开肽链的折叠结构,并且沿伸展的肽链吸附在上面。这样,吸附在肽链上的带负电荷的SDS 分子使肽链带净负电荷,并且吸附的SDS 的量与肽链的大小成正比。结果是,不同大小的肽链将含有相同或几乎相同的Q /r 值。由于聚丙烯酰胺凝胶基质具有筛分效应,所以,分子较小的肽链将比较大的、但具有相同的Q /r 值的肽链迁移得更快。若蛋白质是由单一肽链或共价交联的几条肽链构成,那么在用SDS 处理后进行SDS-PAGE ,其结果仍是单一的一条带。若蛋白质是由几条肽链非共价结合在一起,在用SDS 处理后进行SDS-PAGE ,则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种仍是一条带,但其位置发生了变化(迁移得更快) ,表明该蛋白质是由几条相同的肽链构成,另一种可能出现几条带,则可以认为该蛋白质是由大小不同的几条肽链构成. 图2–7蛋白质的鉴定

图2-7(B)的结果表明该蛋白质是由两种大小不同的肽链借非共

价键结合在一起的寡聚体蛋白质。从图2–7的电泳结果我们可以断定该蛋白质的等电点低于pH8.2。

3-16解答:①DEAE-纤维素是一种常用于蛋白质分离的阴离子交换剂。在分离蛋白质

样品之前,DEAE-纤维素先用较低的离子强度和pH 为8的缓冲液平衡,蛋白质样品也溶于同样的缓冲液中。在这样的条件下,DEAE-纤维素大部分解离,并且带固定的正电荷。在这种pH 下,蛋白质样品中各组分带净正电荷(但有差异,或带相反性质的电荷),这些带不同电荷的组分与DEAE-纤维素的结合力不同。洗脱液的离子强度影响带电颗粒与交换剂间的结合力。当升高洗脱液的离子强度时,会降低交换剂与被分离组分的静电吸引力。由上所述,该蛋白质混合物各组分被洗脱下来的先后顺序是:a>c>d>b。

②Sephadex 是葡聚糖凝胶,它是具有不同交联度的网状结构,其颗粒内部的孔径大小可以通过控制交联剂与葡聚糖的比例来达到.因此它具有筛分效应.用它作为填充料制成层析柱,可以根据被分离物质的大小进行分离。已有不同型号的葡聚糖凝胶用于不同物质的分离。当蛋白质混合样品随洗脱液向下流动时,比凝胶颗粒孔径大的蛋白质分子不能进入凝胶网格内,被排阻在凝胶颗粒的外部;比凝胶颗粒孔径小的蛋白质分子则能进入到网格内部。其结果是,分子大的蛋白质则随着洗脱液直接从柱上流出,分子比较小的蛋白质则因走了许多‘弯路”而被后洗脱下来。分子愈小,“弯路”走得愈多,洗出的速度愈慢。根据这一原则,上述蛋白质混合物从SephadexG –50洗脱出的顺序是:b>c>a>d。

3-17解答:用凝胶过滤(即分子排阻层析) 法先除去分子量为100,000、p I 为5.4的蛋白质,余留下来的低分子量的含酶的混合物再用离子交换层析法分离,于是就能获得所需要的纯酶。

第三章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和功能

解答:

3-1解答:①由于肽键因共振结构而使C —N 键具有部分双键的性质,不能自由旋转,因而使得一条多肽主链构象的数目受到了极大限制。②与位于相邻刚性平面交线上的C α相连接的侧链基团的结构、大小和性质对于主链构象的形成及稳定有很大的影响,使多肽链主链构象数目又受到很大的限制。因为C α与两个刚性平面连接的单键的旋转度不同程度受到侧链的限制。③各种侧链基团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各种力使蛋白质在热力学上达到了一种最稳定的构象。。

3-2解答;一条多肽链呈α-螺旋构象的推动力是所有肽键上的酰胺氢和羰基氧之间形成的链内氢键。在水环境中,肽键上的酰胺氢和羰基氧既能形成内部(α-螺旋内) 的氢键,也能与水分子形成氢键。如果后者发生,多肽链呈现类似变性蛋白质那样的伸展构象。疏水环境对于氢键的形成不能提供任何竞争,因此,更可能促进α-螺旋结构的形成。

3-3解答:α-角蛋白的每条肽链呈α-螺旋构象,而每个α-螺旋含3.6个残基。在α-角蛋白中,每轮螺旋的长度为0.51nm 。因此, α-角蛋白卷曲螺旋(coiled coil)的长度是: (100残基÷3.6个残基/轮)×0.51/轮=14.2nm

3-4解答:-Gly-Pro-X-Y-顺序频繁出现在胶原蛋白分子中,在身体的各部位都存在,包括皮肤。由于该幼虫酶能催化胶原蛋白多肽链裂解,故该寄生虫能进入宿主皮肤而生存。

3-5解答:蛋白质氨基酸残基在蛋白质结构中出现的位置与这些氨基酸残基的亲水性或疏水性相关。亲水性残基(极性残基)通常位于蛋白质分子的表面,而疏水性残基(非极性残基)通常位于蛋白质分子疏水的内部。①Gln 是亲水性残基,它比Trp 更有可能出现在蛋白质分子表面。②V al 是非极性残基,它比Ser 更有可能位于蛋白质分子的内部。③Ile 在它的β碳位上有分支,不利于α-螺旋的形成,因此它通常不出现在α-螺旋中。④侧链小的氨基酸残基常出现在β-折叠中,因为这有利于片层的形成。所以Ser 更有可能出现在β-折叠中。

3-6解答:多肽③最有可能形成α-螺旋,因为它的三个带电荷的残基(Lys,Glu,Arg)在该螺旋的一侧相间排成一行。一个有邻近碱性残基(Arg和Lys) 的多肽会使螺旋去稳定。多肽

②含有Gly 和Pro ,这两种氨基酸是螺旋的强破坏者。Gly 和Pro 的存在也会阻止β-折叠的形成。所以多肽②最难以形成β-折叠。

3-7解答:胰岛素是以前体的形式合成的。前体分于是一条单一的肽链。在前体合成及折叠后,切除前体分子的一部分(包括连接肽C 肽) ,留下由二硫键连接的A 和B 两条肽链。这样,天然的胰岛素由于缺少C 肽,因而也就缺乏指导肽链折叠的某些所必需的信息。所以当胰岛素变性和还原,随之复性,二硫键的形成是随机的。在这种情况下是不能完全恢复到天然活性的。这并不与氨基酸顺序指导蛋白质折叠的基本原则相矛盾。

3-8解答:①对于密度均一的球状蛋白质来说,随着分子量(即分子大小) 增大,其半径(r)也增大。由于表面积=4πr 2,体积=4/3πr3,因此

从这个表达式来看,随着蛋白质分子量的增大,它的表面积/体积的比例减小了。即随着蛋白质分子的增大,体积的增大比表面积增大更快。

②由于极性基团的亲水性,大多数分布在球状分子的表面,非极性侧链基团的疏水性,大多数聚集在球状分子的内部.由于随着分子量增大而体积增大,内部空间也增大。因此内部就可以容纳更多的具疏水侧链基团的氨基酸残基。所以随着球状蛋白质分子量的增大,亲水侧链氮基酸残基与疏水侧链氨基酸残基的比例将减小。

3-9解答:①由于2,3-BPG 是同脱氧Hb A中心空隙带正电荷的侧链结合,而脱氧Hb F缺少带正电荷的侧链(β链143位的His 残基),因此2,3-BPG 是同脱氧Hb A 的结合比同脱氧Hb F 的结合更紧。②2,3-BPG 稳定血红蛋白的脱氧形式,增高脱氧血红蛋白的份数。由于Hb F同2,3-BPG 亲和力比Hb A低,Hb F受血液中2,3-BPG 影响小,分子的氧合形式的份数较大,因此Hb F在任何氧分压下对氧的亲和力都比Hb A大。③在20―40氧分压下,Hb F对氧的亲和力比Hb A大,亲和力的这种差别允许氧从母亲血向胎儿有效转移。

3-10解答:在生理条件下,赖氨酸残基的带增电荷的侧链彼此排斥,不能形成α-螺旋。当它所处环境的pH 上升超过它的侧链可界离基团的p K (>10.5)时才能形成α-螺旋。

3-11解答:蛋白质的分子形状影响它在凝胶过滤时的行为。分子形状较长的蛋白质在凝胶过滤时具有类似于分子较大的蛋白的行为。用SDS-PAGE 测定的蛋白质分子量应该是比较准确的,因为变形后的蛋白质的迁移速度只取决于它的分子大小。

3-12解答:凝胶过滤分离的蛋白质是处在未变性的状态,如果被测定的蛋白质的分子形状是相同的或者是相似的,所测定的分子量应该是较准确的。SDS-PAGE 测定蛋白质的分子量只是根据它们的大小。但这种方法能破坏寡聚蛋白质亚基间的非共价作用力,使亚基解离。在这种情况下,所测定的是亚基的分子量。如果有2-巯基乙醇存在,则能破坏肽链内或肽链间的二硫键。在这种情况下进行SDS-PAGE ,所测定的分子量是亚基的分子量(如果亚基间没有二硫键)或者是肽链的分子量(如果亚基是由二硫键连接的几个肽链组成)。根据题中给出的信息,该蛋白质的分子量是200kD ,由两个大小相同的亚基(100kD )组成,每个亚基由两条肽链(40kD 和60kD )借二硫键连接而成。

3-13解答: 根据组分的百分含量求蛋白质的最低分子量可按下式计算:

细胞色素c 的真实分子量=最小分子量×某氨基酸数=684×18=12300. 这一结果与用物理方法测定的结果很接近。

3-14解答:①根据它们的等电点以及它们在pH8.5条件下所带净电荷的多少,很容易鉴定出它们在电泳图谱上的位置(图2-6b) 。

②P 6与P 3具有相同的p I ,即是说,在pH8.5的条件下,它们带有等量的净电荷。但P 6的分子量仅是P 3的一半,它的迁移率是P 3的2倍,电泳后它在支持物上位置应比P 3更接近于负极(如图2-6b 所示) 。

(在一定粘度的介质中,在恒压下,带电颗粒的迁移率由电荷与颗粒大小的比例决定,即:μ(迁移率)∝(Q (电荷)/r(大小))。为了在Q /r 基础上估计出相对迁移率,可用物质的分子量去除p I -pH ,p I -pH 视为Q 值的一种量度。)

3-15解答:普通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蛋白质时主要是根据各组分的p I 的差别。图2-7(A)的结果只呈现单一的带,表明该蛋白质是纯净的。

由于SDS 是一种带负电荷的阴离子去垢剂,并且具有长长的疏水性碳氢链。它的这种性质不仅使寡聚蛋白质的亚基拆离,而且还能拆开肽链的折叠结构,并且沿伸展的肽链吸附在上面。这样,吸附在肽链上的带负电荷的SDS 分子使肽链带净负电荷,并且吸附的SDS 的量与肽链的大小成正比。结果是,不同大小的肽链将含有相同或几乎相同的Q /r 值。由于聚丙烯酰胺凝胶基质具有筛分效应,所以,分子较小的肽链将比较大的、但具有相同的Q /r 值的肽链迁移得更快。若蛋白质是由单一肽链或共价交联的几条肽链构成,那么在用SDS 处理后进行SDS-PAGE ,其结果仍是单一的一条带。若蛋白质是由几条肽链非共价结合在一起,在用SDS 处理后进行SDS-PAGE ,则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种仍是一条带,但其位置发生了变化(迁移得更快) ,表明该蛋白质是由几条相同的肽链构成,另一种可能出现几条带,则可以认为该蛋白质是由大小不同的几条肽链构成. 图2–7蛋白质的鉴定

图2-7(B)的结果表明该蛋白质是由两种大小不同的肽链借非共

价键结合在一起的寡聚体蛋白质。从图2–7的电泳结果我们可以断定该蛋白质的等电点低于pH8.2。

3-16解答:①DEAE-纤维素是一种常用于蛋白质分离的阴离子交换剂。在分离蛋白质

样品之前,DEAE-纤维素先用较低的离子强度和pH 为8的缓冲液平衡,蛋白质样品也溶于同样的缓冲液中。在这样的条件下,DEAE-纤维素大部分解离,并且带固定的正电荷。在这种pH 下,蛋白质样品中各组分带净正电荷(但有差异,或带相反性质的电荷),这些带不同电荷的组分与DEAE-纤维素的结合力不同。洗脱液的离子强度影响带电颗粒与交换剂间的结合力。当升高洗脱液的离子强度时,会降低交换剂与被分离组分的静电吸引力。由上所述,该蛋白质混合物各组分被洗脱下来的先后顺序是:a>c>d>b。

②Sephadex 是葡聚糖凝胶,它是具有不同交联度的网状结构,其颗粒内部的孔径大小可以通过控制交联剂与葡聚糖的比例来达到.因此它具有筛分效应.用它作为填充料制成层析柱,可以根据被分离物质的大小进行分离。已有不同型号的葡聚糖凝胶用于不同物质的分离。当蛋白质混合样品随洗脱液向下流动时,比凝胶颗粒孔径大的蛋白质分子不能进入凝胶网格内,被排阻在凝胶颗粒的外部;比凝胶颗粒孔径小的蛋白质分子则能进入到网格内部。其结果是,分子大的蛋白质则随着洗脱液直接从柱上流出,分子比较小的蛋白质则因走了许多‘弯路”而被后洗脱下来。分子愈小,“弯路”走得愈多,洗出的速度愈慢。根据这一原则,上述蛋白质混合物从SephadexG –50洗脱出的顺序是:b>c>a>d。

3-17解答:用凝胶过滤(即分子排阻层析) 法先除去分子量为100,000、p I 为5.4的蛋白质,余留下来的低分子量的含酶的混合物再用离子交换层析法分离,于是就能获得所需要的纯酶。


相关文章

  • 临床邱礼鸿微生物学习题解答
  • 微生物邱礼鸿总结 什么是微生物?它包括哪些类群?** 微生物(microorganism, microbe)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包括所有无细胞结构的病毒.所有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的真菌.单细胞藻类和原生生物等. 微生物 ...查看


  • 江西万载2016届高三化学必修二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能力达标练习题
  •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由于发生了加成反应 B .溴乙烷与NaOH 乙醇溶液共热生成乙烯 C .蛋白质.乙酸和葡萄糖均属电解质 D .煤经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变化过程,可变为清洁能源 2.为使以面粉为原 ...查看


  • 广东省公共营养师培训教材基础知识练习题一
  • 公共营养师培训教材基础知识练习题一 第一篇基础营养 第四章脂类 第五章碳水化物 第六章常量元素 第七章微量元素 一.名词解释 1.单糖2.多糖3.寡糖4.胆固醇5.微量元素 二.填空题 1.磷脂按其组成结构可分为两大类:( )和( ). 2 ...查看


  • [旅游学概论]考试大纲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高职升本 <旅游学概论>2014年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高职升本科"<旅游学概论>考试是为选拔北京市高等职业教育应届优秀毕业生进入本科学习而组织的选拔性考试. 二.考试科目 & ...查看


  • 血液疾病疾病护理习题
  • 血液及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护理习题 一 选择题 1最能反映贫血的实验室指标是: A .红细胞计数 B .网织红细胞计数 C .红细胞沉降率 D .血红蛋白定量 E .血清蛋白定量 2血液病预防感染的方法不当的是: A .病室定期紫外线消毒 B ...查看


  • 营养学基础教材
  • <食品营养学>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英文名称 总学时 36 学分 2 食品营养学 Food nutrition 理论学时 36 课程编号 1832040 课程类型 科类基础课 实验学时 实践学时 预修课程 (食品)化 ...查看


  • 生物讲评课教学模式
  • 自主 互动 点拨 归纳 初中生物讲评课教学模式 西葛中学 董玲 习题讲评课是一种重要且常见的课型,尤其是到了单元小结.期中.期末复习阶段,甚至变成了主要的课型.其主要作用在于:通过习题讲评帮助学生分析前一阶段的学习情况,查漏补缺.纠正错误. ...查看


  • 我校高三生物三轮复习策略
  • [摘 要]本文结合当前我国高中生物学教学与复习的实际,从计划.方法.信息和心理等多个方面总结论述了进行高三生物学第三轮复习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课程标准:专题复习:复习效率 如何提高复习效率,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是家长和考生关注的焦点.高 ...查看


  • 高一生物酶和呼吸作用的知识归纳及巩固提升练习题
  • 第一节降低反应活化能的酶 一.细胞代谢与酶 1.细胞代谢的概念:细胞内每时每刻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3.酶的概念: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 4.酶的特性:专一性,高效性,作用条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