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上册十五周上午教案

第十五周上午教案

周一:山羊种菜 菜地里的歌

活动内容①:山羊种菜(语言活动)

活动目标:

1、乐意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知道种植蔬菜需要科学的方法。

3、大胆参与表演故事。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山羊手偶,山羊、山羊奶奶、兔伯伯头饰若干,故事(山羊种菜)录音,播放器等。

材料配套:教育挂图《主题活动·山羊种菜》。

活动过程:

1、手偶激趣。

你们想知道山羊是怎么种菜的吗?

2、观察挂图,猜测画面内容。

3、欣赏故事。

结合教育挂图,引导幼儿欣赏故事《山羊种菜》。

小结:山羊种了南瓜、丝瓜、白菜、萝卜等许多蔬菜,可是,由于它没有文化知识,不能用科学的方法种菜,所以它的菜成长得很不好,有知识、有本来对一个人非常重要。

4、表演素食。

播放故事录音,引导幼儿分组,自选山羊、山羊奶奶、兔伯伯头饰,边听故事边表演故事。

5、活动结束,教师小结。

活动内容②:菜地里的歌(儿歌)

活动目标:

1、了解常见蔬菜的外形特征及生长环境。

2、理解儿歌,体验用对答方式念儿歌的乐趣。

3、初步学会续编儿歌。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①豆角、萝卜、黄瓜、辣椒、西红柿、南瓜等蔬菜实物或图片。②3~6种蔬菜小卡片(每组一套)。③儿歌《菜地里的歌》录音、播放器。 活动过程:

1、观察蔬菜。

你认识这些蔬菜吗?它们叫什么名字?长在哪里?它们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

2、组织幼儿集体交流,你认识哪些蔬菜,它们分别长什么样子?长在哪里?

3、播放儿歌《菜地里的歌》让幼儿欣赏。

4、提供各种蔬菜小卡片,让幼儿续编儿歌。

5、活动结束,教师总结。

周二:蔬菜营养知多少? 小公鸡

活动内容①:蔬菜营养知多少?(科学活动)

1、进一步了解常见蔬菜的食用部位,能按食用部位对蔬菜进行分类。

2、初步学会择菜,体验劳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①各种常见蔬菜食物及其植株图片,如:菠菜、芹菜、马铃薯、丝瓜、西红柿等。②塑料筐若干。③代表蔬菜根、茎、叶、果实、花、种子等食用部位的标志图片。

活动过程:

1、任务激趣。

出示蔬菜实物,提出任务,厨师买了很多菜,要请小朋友帮忙择菜,留下可以吃的部位,去掉不能吃的部位。

2、了解蔬菜的食用部位。

结合图片进行小结:不同的蔬菜我们吃它们的部位是不一样的,有的吃花,有的吃茎,有的吃叶子,有的吃根,有的吃果实。

3、分类蔬菜,按蔬菜能吃的部位进行分类。

4、体验择菜。

活动内容②:小公鸡(动作发展)

活动目标:

能单脚站立和躲闪跑,提高腿部力量。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狐狸头饰一个。

环境创设:在场地上画一角作为公鸡的家,再画一角作为狐狸的家。 活动过程:

1、引题。

引导幼儿分别模仿小兔跳,大象走,小猴爬,小鸟飞等动作到森林里玩。

2、介绍玩法。

游戏开始,扮公鸡的幼儿单脚站立,两臂侧平举或自然下垂,同时念儿歌“我们都是小公鸡,每天早晨喔喔啼。喔喔喔!喔喔喔!”教师适当停顿,接着喊:“狐狸来了!”当听到“狐狸来了”之后,“小公鸡”可边跑边躲避,也可跑回“家”,游戏重新开始。

3、交代规则。

听到“狐狸来了”后“小公鸡”才能开始奔跑、躲避。

4、幼儿游戏,教师指导。

5、活动结束,教师总结。

周三:比较7以内的两数关系 怎么排都是7

活动内容①:比较7以内的两数关系(数学活动)

活动目标:

1、发现7以内前后两数之间多1和少1的关系。

2、学会按照数量的多少排序。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小铃铛、教师用的1~7的点卡、操作材料中的1~7的点卡和数卡。 材料配套:幼儿活动操作材料《科学·卡片1~7》、

1、听铃声拍手,感知7以内数量。

2、感知7以内相邻两数的关系。

①出示1~7的点卡,请幼儿分别自测点数。

②出示4的点卡,提问:点卡上有几个点子?比4少1的点卡是几?比4多1的点卡是几?请幼儿出示相应点卡并互相检查。

③引导幼儿用同样的方法逐一比较7以内相邻两数的关系。

小结:不管是什么数,排在它前面的数比它少1,排在它后面的数比它多1。

3、按数量多少牌点卡或数卡。

4、活动结束,教师总结。

活动内容②:怎么排都是7(区域活动)

活动目标:

能不受物体的大小、颜色、形状以及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判断7以内的物体数量。

活动准备:

每人一套大小不同的纽扣(7个),分类盒。

活动过程:

1、教师示范玩法:

从分类盒中取出各种纽扣归类摆放好,比较纽扣的异同。

用不同的纽扣排成各种图案(一种纽扣排成一种图案),比一比所有图案中纽扣的数量是不是一样多。

2、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3、活动结束,教师总结。

周四:小菜籽 纸桥

活动内容①:小菜籽(语言活动)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几种常见蔬菜的种子。

2、学会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①几种常见蔬菜的种子、展台。②青菜一株,西红柿、青椒、四季豆、南瓜等有籽的蔬菜及其种子实物每组一份,塑料刀。

活动过程:

1、倾听故事《小菜籽找妈妈》。

2、观察菜籽。

小结:蔬菜的种子有各种各样,不同的蔬菜种子不一样,有的大有的小,颜色也不一样。

3、帮小菜籽找妈妈。

幼儿一组为单位,将蔬菜与种子配对,并为菜籽做标签。交流自己的发现。

4、欣赏课件,教师总结。

活动内容②:纸桥(区域活动)

活动目标:

感知同一纸张不断变形后的承重能力的差异,并能使用计数方法比较试验结

果。

活动准备:

质地与大小统一的纸张若干,多米诺骨牌小蚂木片、笔、记录表等。 活动过程:

1、观察记录表,根据表格提示,逐一将纸张折成一个折角,第一个折角、卷曲围合三种不同的状态当成纸桥。

2、逐一在三种不同状态的纸张上叠放小木片,并点数,记录各自承载木片的数量。

3、比较记录表中同一纸张在各种状态下的承载数量,判断不同状态下纸张承重能力的强弱。

4、幼儿自由探索,将同种纸张变成不同于以上三种状态的其他状态,进行实验。

5、活动结束,教师总结。

周五:蔬菜哪个部位可以吃?

活动内容:蔬菜哪个部位可以吃?(主题活动)

活动目标:

1、进一步了解常见蔬菜的食用部位,能按食用部位对蔬菜进行分类。

2、初步学会择菜,体验劳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①常见蔬菜实物及其植株图片。②塑料筐若干。③代表蔬菜根、茎、叶、果实、花、种子等食用部位的标志图片。

活动过程:

1、任务激趣。

出示蔬菜实物,提出任务,帮厨师择菜。

2、了解蔬菜的使用部位。

小结:不同的蔬菜我们吃它们的部位是不一样的,有的吃花,有的吃茎,有的吃叶子,有的吃根,有的吃果实。

3、分类蔬菜。

引导幼儿将提供的蔬菜进行分类,如芹菜,马铃薯分为一类,我们吃它的茎„„

4、体验择菜。

5、活动结束,教师总结。

第十五周上午教案

周一:山羊种菜 菜地里的歌

活动内容①:山羊种菜(语言活动)

活动目标:

1、乐意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知道种植蔬菜需要科学的方法。

3、大胆参与表演故事。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山羊手偶,山羊、山羊奶奶、兔伯伯头饰若干,故事(山羊种菜)录音,播放器等。

材料配套:教育挂图《主题活动·山羊种菜》。

活动过程:

1、手偶激趣。

你们想知道山羊是怎么种菜的吗?

2、观察挂图,猜测画面内容。

3、欣赏故事。

结合教育挂图,引导幼儿欣赏故事《山羊种菜》。

小结:山羊种了南瓜、丝瓜、白菜、萝卜等许多蔬菜,可是,由于它没有文化知识,不能用科学的方法种菜,所以它的菜成长得很不好,有知识、有本来对一个人非常重要。

4、表演素食。

播放故事录音,引导幼儿分组,自选山羊、山羊奶奶、兔伯伯头饰,边听故事边表演故事。

5、活动结束,教师小结。

活动内容②:菜地里的歌(儿歌)

活动目标:

1、了解常见蔬菜的外形特征及生长环境。

2、理解儿歌,体验用对答方式念儿歌的乐趣。

3、初步学会续编儿歌。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①豆角、萝卜、黄瓜、辣椒、西红柿、南瓜等蔬菜实物或图片。②3~6种蔬菜小卡片(每组一套)。③儿歌《菜地里的歌》录音、播放器。 活动过程:

1、观察蔬菜。

你认识这些蔬菜吗?它们叫什么名字?长在哪里?它们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

2、组织幼儿集体交流,你认识哪些蔬菜,它们分别长什么样子?长在哪里?

3、播放儿歌《菜地里的歌》让幼儿欣赏。

4、提供各种蔬菜小卡片,让幼儿续编儿歌。

5、活动结束,教师总结。

周二:蔬菜营养知多少? 小公鸡

活动内容①:蔬菜营养知多少?(科学活动)

1、进一步了解常见蔬菜的食用部位,能按食用部位对蔬菜进行分类。

2、初步学会择菜,体验劳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①各种常见蔬菜食物及其植株图片,如:菠菜、芹菜、马铃薯、丝瓜、西红柿等。②塑料筐若干。③代表蔬菜根、茎、叶、果实、花、种子等食用部位的标志图片。

活动过程:

1、任务激趣。

出示蔬菜实物,提出任务,厨师买了很多菜,要请小朋友帮忙择菜,留下可以吃的部位,去掉不能吃的部位。

2、了解蔬菜的食用部位。

结合图片进行小结:不同的蔬菜我们吃它们的部位是不一样的,有的吃花,有的吃茎,有的吃叶子,有的吃根,有的吃果实。

3、分类蔬菜,按蔬菜能吃的部位进行分类。

4、体验择菜。

活动内容②:小公鸡(动作发展)

活动目标:

能单脚站立和躲闪跑,提高腿部力量。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狐狸头饰一个。

环境创设:在场地上画一角作为公鸡的家,再画一角作为狐狸的家。 活动过程:

1、引题。

引导幼儿分别模仿小兔跳,大象走,小猴爬,小鸟飞等动作到森林里玩。

2、介绍玩法。

游戏开始,扮公鸡的幼儿单脚站立,两臂侧平举或自然下垂,同时念儿歌“我们都是小公鸡,每天早晨喔喔啼。喔喔喔!喔喔喔!”教师适当停顿,接着喊:“狐狸来了!”当听到“狐狸来了”之后,“小公鸡”可边跑边躲避,也可跑回“家”,游戏重新开始。

3、交代规则。

听到“狐狸来了”后“小公鸡”才能开始奔跑、躲避。

4、幼儿游戏,教师指导。

5、活动结束,教师总结。

周三:比较7以内的两数关系 怎么排都是7

活动内容①:比较7以内的两数关系(数学活动)

活动目标:

1、发现7以内前后两数之间多1和少1的关系。

2、学会按照数量的多少排序。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小铃铛、教师用的1~7的点卡、操作材料中的1~7的点卡和数卡。 材料配套:幼儿活动操作材料《科学·卡片1~7》、

1、听铃声拍手,感知7以内数量。

2、感知7以内相邻两数的关系。

①出示1~7的点卡,请幼儿分别自测点数。

②出示4的点卡,提问:点卡上有几个点子?比4少1的点卡是几?比4多1的点卡是几?请幼儿出示相应点卡并互相检查。

③引导幼儿用同样的方法逐一比较7以内相邻两数的关系。

小结:不管是什么数,排在它前面的数比它少1,排在它后面的数比它多1。

3、按数量多少牌点卡或数卡。

4、活动结束,教师总结。

活动内容②:怎么排都是7(区域活动)

活动目标:

能不受物体的大小、颜色、形状以及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判断7以内的物体数量。

活动准备:

每人一套大小不同的纽扣(7个),分类盒。

活动过程:

1、教师示范玩法:

从分类盒中取出各种纽扣归类摆放好,比较纽扣的异同。

用不同的纽扣排成各种图案(一种纽扣排成一种图案),比一比所有图案中纽扣的数量是不是一样多。

2、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3、活动结束,教师总结。

周四:小菜籽 纸桥

活动内容①:小菜籽(语言活动)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几种常见蔬菜的种子。

2、学会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①几种常见蔬菜的种子、展台。②青菜一株,西红柿、青椒、四季豆、南瓜等有籽的蔬菜及其种子实物每组一份,塑料刀。

活动过程:

1、倾听故事《小菜籽找妈妈》。

2、观察菜籽。

小结:蔬菜的种子有各种各样,不同的蔬菜种子不一样,有的大有的小,颜色也不一样。

3、帮小菜籽找妈妈。

幼儿一组为单位,将蔬菜与种子配对,并为菜籽做标签。交流自己的发现。

4、欣赏课件,教师总结。

活动内容②:纸桥(区域活动)

活动目标:

感知同一纸张不断变形后的承重能力的差异,并能使用计数方法比较试验结

果。

活动准备:

质地与大小统一的纸张若干,多米诺骨牌小蚂木片、笔、记录表等。 活动过程:

1、观察记录表,根据表格提示,逐一将纸张折成一个折角,第一个折角、卷曲围合三种不同的状态当成纸桥。

2、逐一在三种不同状态的纸张上叠放小木片,并点数,记录各自承载木片的数量。

3、比较记录表中同一纸张在各种状态下的承载数量,判断不同状态下纸张承重能力的强弱。

4、幼儿自由探索,将同种纸张变成不同于以上三种状态的其他状态,进行实验。

5、活动结束,教师总结。

周五:蔬菜哪个部位可以吃?

活动内容:蔬菜哪个部位可以吃?(主题活动)

活动目标:

1、进一步了解常见蔬菜的食用部位,能按食用部位对蔬菜进行分类。

2、初步学会择菜,体验劳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①常见蔬菜实物及其植株图片。②塑料筐若干。③代表蔬菜根、茎、叶、果实、花、种子等食用部位的标志图片。

活动过程:

1、任务激趣。

出示蔬菜实物,提出任务,帮厨师择菜。

2、了解蔬菜的使用部位。

小结:不同的蔬菜我们吃它们的部位是不一样的,有的吃花,有的吃茎,有的吃叶子,有的吃根,有的吃果实。

3、分类蔬菜。

引导幼儿将提供的蔬菜进行分类,如芹菜,马铃薯分为一类,我们吃它的茎„„

4、体验择菜。

5、活动结束,教师总结。


相关文章

  •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认识三角形
  • 目标 使幼儿通过感知和观察,了解三角形的名称和特点,能找出生活中相应形状的实物来. 准备 1. 圆形纸板;大三角尺.三角形纸板或这种形状的其他物品各4.5件(按幼儿分组的数准备).两根约4米长的绳. 2. 彩纸或白纸剪成的可重叠比较的等边三 ...查看


  •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学习一一对应(数学)
  • 目 标 让幼儿学习把相关物体进行一一匹配,获得对应经验. 准 备 1.实物:碗.勺.梳子.镜子.毛巾.脸盆等. 2.动物和相应的食物卡片多种,填空练习的卡片若干. 3.配套幼儿用书<数学>上册. 过 程 1.游戏<找朋友& ...查看


  •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比较物体的粗细.厚薄
  • 活动目标1. 会运用感官比较两个以上物体的粗细.厚薄2. 知道物体的粗细.厚薄是相对的. 重点和难点1. 重点:物体量差异的相对性. 2. 难点:词与概念的匹配.物体量差异的相对性. 活动准备教具:厚薄不同的书.纸.布若干.粗细不同的毛线. ...查看


  •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昆虫捉迷藏1
  •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昆虫捉迷藏1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昆虫捉迷藏1 教学理论依据: 草地上的蚂蚱.花丛中的蝴蝶,神秘的昆虫世界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他们能蹲在地上看一上午的蚂蚁搬家,喜欢追着蜻蜓飞舞,更想捉一只瓢虫数数到底有几颗星星??他们玩 ...查看


  • 幼儿园说课稿:小老鼠打电话
  •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听说游戏?小老鼠打电话选自海南出版社出版的<教学活动设计及教案>(中班上册)一书.该游戏充满童趣,贴近幼儿生活,易于理解解.目前,通讯设施非常发达,朋友间经常以电话联系,打电话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 ...查看


  •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影子教案
  •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影子产生的原理,激发幼儿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2.通过画影子,观察太阳与影子的关系,了解影子变化的原因. 活动准备: 1.幻灯机(或手电筒).不透光的各种物体. 2.粉笔.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影子是怎样产生的 ...查看


  •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昆虫捉迷藏1 1
  •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昆虫捉迷藏1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昆虫捉迷藏1 教学理论依据: 草地上的蚂蚱.花丛中的蝴蝶,神秘的昆虫世界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他们能蹲在地上看一上午的蚂蚁搬家,喜欢追着蜻蜓飞舞,更想捉一只瓢虫数数到底有几颗星星„„他们玩 ...查看


  • 幼儿园教案设计中班第一周教育活动方案(二)
  • 中班第一周教育活动方案(周三) 上午活动 晨间活动:桌面玩具 户外活动 健身球 小推车 垫上运动 晨会: 1.小结当天情况,幼儿卫生教育,教育幼儿冷饮好吃但不贪吃 2.引导幼儿关注天气 3.做好操前准备. 活动一 名称:图形变变变 目标: ...查看


  • 幼儿园教案托班第一周活动方案
  • 幼儿园托班第一周活动方案 幼儿园托班第一周幼教活动方案(周一) 上午活动: 晨间活动:学玩桌面玩具雪花片 晨间谈话:开开心心上幼儿园 上幼儿园的第一天 活动目标: 1. 稳定幼儿情绪,鼓励幼儿开开心心上幼儿园:. 2. 熟悉环境,认识老师.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