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对提高血液科病房整洁度的效果分析

品管圈对提高血液科病房整洁度的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运用品管圈(QCC )对提高血液科病房整洁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1月25日----12月17日住院患者中860张病床设为对照组(QCC 干预前),选择2014年2月24日----3月18日住院患者中860张病床设为观察组(QCC 干预后),对照组按常规流程对病房环境进行整理及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QCC 对病房环境进行管理及宣教,即通过成立QCC 小组,进行现状调查,找出影响环境整洁度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 观察组不整洁病床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QCC 对血液科病房环境进行干预,可有效提高血液科病房整洁度,从而降低血液疾病患者感染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日,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品管圈 血液科 病房环境 整洁度

血液疾病患者通常由于原发病 、应用抗菌药物或者大剂量应用化疗药物, 容易导致患者免疫力下降, 在诊疗过程容易发生感染 l1] , 治疗中感染往往会成为患者死亡的主要原 因l2]。因此, 控制血液疾病患者感染降低其危险性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非常重要 。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3年11月25日----12月17日住院患者中860张病床设为对照组(QCC 干预前),将2014年2月24日----3月18日住院患者中860张病床设为观察组(QCC 干预后),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家庭背景、疾病护理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均 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 对照组按常规对病房环境进行整理及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QCC 对病房环境进行管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1 成立QCC小组2013年10月成立QCC小组,组员9人,其中主管护师1人,护师3人,护士5人。设圈长1人(由主管护师担任)负责对活动进度进行 统一管理和统筹安排;设辅导员1人(由护师担任)负责对整个QCC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督;圈员则参与每个步骤的实施以及轮流负责某一步骤的计划安排。 圈员根据头脑风暴法[ 3]提出圈名,最后根据投票选定“晨曦圈”为圈名。 1. 2. 1. 2 确定主题 全体圈员运用头脑风暴法提 出了需要改善的问题,根据上级政策、重要性、迫切 性、圈能力依照最高5分、普通3分、最低1分进行评 分,总分最高者为本次活动主题,本期活动主题为“提高血液科病房环境整洁度”。QCC 实施时间为 2013年10月26日至2014年4月31日。

1.2.1.3 现状评估及要因分析 根据现状评估发现 存在如下问题:①床头柜上有杂物②床单元不整洁③未穿病员服④床下有杂物⑤陪护过多⑥礼品存放⑦腕带随意悬挂,采用查检表,绘制柏拉图,根据80/20原则,前四项为影响病房不整洁的主要原因,因此,将其列为本期活动重点。要因分析:针对影响病房整洁度的四项因素,利用鱼骨图分析法进行查找原因①护士宣教不到位②无直观图片资料;③ 对病房环境关注不够,缺乏长效管理监督机制; ④患者对环境重

要性认识意识欠缺,⑤保洁人员工作不认真。

1.2.1.4 对策与实施 ①开展多种形式入院宣教演讲比赛,将宣教内容制作VCR 。②制作病房整理模版图片,张贴每个病房,病室走廊摆放环境卫生宣传画报。③加强病房环境重要性宣传教育,定期召开患者座谈会进行宣教,鼓励患者自觉参与环境管理。④建立长效环境监督机制,规范护士环境管理流程,加强监管力度,将环境管理知识宣教纳入移植患者临床健康教育路径中,实行责任护士、患者及陪护一对一 责任制,强化临床护士对环境管理的宣教、培训和监管力度,做到以身作则,从而引导患者及陪护规范环境管理行为。⑤提高保洁人员环境管理意识,规范保洁人员工作流程。⑥提高保洁人员福利待遇,尊重劳动,营造和谐氛围。 2. 成果

2.1有形成果

有形成果在所有对策实施后,4月23日-5月20日由圈员带动,每个责任护士上班期间通过查检收集数据来计算;我们取得了明显的有形成果:影响病房整洁度的床位,改善前为514床/周,改善中为275床/周,改善后为131.75床/周。目标达标率=(改善后-改善前)/(目标值-改善前)×100%=(131.75-514)/(144-514)×100%=(382.25)/(37.0)×100%= 103.31%。进步率=(改善前-改善后)/ 改善前×100%=(514-131.75)/ 514×100%= 74.37%。

2.2 无形成果

无形成果通过解决问题能力、责任心、沟通协调、自信心、团队凝聚力、积极性、品管手法、和谐度8个方面来评价均取得了正向的成果。并画成雷达图来直观明了的表示。

3 总结

本次的品管圈活动圆满完成,在整个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我们有做的好的地方,也存在一定的缺点。比如有时计划赶不上变化,有些计划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解析过程中仍有一部分因素被忽略;对策拟定时对可实施性考虑不足;因为时间限制,只能实施主要对策,还有很多对策不能一一实施;实施后发现有些对策难以长期实

施等。通过本次品管圈活动我们了解了品管圈对病房管理的意义,学到了各种品管手法,提高了在日常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活动中大家都积极参与,集思广益,对个人分配到的任务都能排除困难及时完成。此次活动,不仅获得有形成果——提高了病房的整洁度,更加重要的是收获的无形成果,如提高了护理队伍的凝聚力,团队的合作性,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还通过获得的成果,提高了护士的自信心。

·39·护理学杂志 2014年1月第29卷第2期

0.05。 2 结果 2. 1 两组陪护手卫生知识认知得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陪护手卫生知识认知得分比较 分, 珚 x ± s 组别 人数 洗手重要性 洗手指征 洗手方法 总分 对照组 60 5.10±2.00 4.43±1.81 3.20±1.70 12.73±3.84 观察组 64 8.13±1.72 6.83±1.89 7.63±1.75 22.60±3.32 t 9.074 7.221 14.328 15.324 P <0.01 <0.01 <0.01 <0.01

2. 2 两组陪护实际洗手执行情况比较 见表2。 2. 3 两组陪护六步洗手法掌握情况及洗手后手细菌

学检测结果比较 见表3。 3 讨论 感染是器官移植患者最常见的危及生命的并发 症,约50%以上的患者在病程中并发活动性感染[ 6]。 医院感染给医院和患者双方均造成巨大的损失,继发 医院感染导致住院时间长,医疗费用增加。医院对陪 护洗手问题关注不够,医院关注更多的是患者及陪护 的满意度以及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情况,而存在于陪护 身上一些较为隐匿的问题(如洗手与医院感染的问 题)往往容易忽视。因此,需重视和提高陪护洗手依 从性,

以预防移植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

表2 两组陪护实际洗手执行情况比较

组别

洗手指征 观察人次 执行[人次(%)]

洗手方法 观察人次 正确[人次(%)]

洗手时间 观察人次 合格[人次(%)]

洗手部位 观察人次 完成[人次(%)] 对照组 284 82(29.87) 82 17(20.73) 82 33(40.24) 82 7(8.54) 观察组 312 241(77.24) 241 193(80.08) 241 204(84.65) 241 127(52.70) χ 2 140.124 94.754 61.748 72.702 P <0.01 <0.01 <0.01 <0.01

表3 两组陪护六步洗手法掌握情况及洗手后 手细菌学检测结果比较 组别 人数

菌落数

( cfu/cm2, 珚 x ± s )

洗手合格 [人(%)]

六步洗手法 掌握[人(%)] 对照组 30 14.35±21.54 11(36.67) 1(3.33) 观察组 30 1.63±2.56 28(93.33) 14(46.67) χ 2/ Hc -3.710 21.172 15.022 P <0.05 <0.01 <0.01

QCC活动是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有效途径, 更是深化质量管理

的关键环节[ 7]。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经过 QCC手卫生管理后,对洗手重要性、洗手指 征、正确洗手法的认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 P < 0.01),在洗手指征、洗手方法、洗手时间、洗手部位的正 确执行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 P <0.01),六步洗手法的 正确完成率、洗手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 P < 0.01),而菌落数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说明开 展QCC有利于提高陪护洗手依从性及洗手效果。应用 QCC对陪护洗手行为进行管理,通过周密细致的现况 调查,找出影响陪护洗手依从性的要因,根据要因制订 有效的改进措施并付诸于实践,同时根据PDCA循环, 注重环节控制、全程互动、强化每个环节,解决了影响陪 护洗手的多种主观与客观因素,有效提高了陪护洗手依 从性及洗手效果,从而减少移植术后患者感染率,提高 护理工作质量及医疗水平。 QCC活动强调让员工自动、自发地参与,使自己 享有更高的自主权、参与权、管理权。在管理过程中 有效地挖掘护理人员的管理潜能,赋予全体护士真实 的参与感,使他们的自身价值得到最佳的发挥,为他 们创造一个愉悦的工作环境,提高了护士主动参与管

理的意识,使护理管理延伸至临床一线护士,成为一 种持续质量改进的活动[ 8]。通过此次 QCC 活动,提 高了圈员的责任心、自信心、积极性、团队凝聚力、沟 通协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圈员学会了通过运用头 脑风暴法进行圈名的选定,评价法选定主题,画柏拉 图把握现状,用鱼骨图解析问题,PDCA 循环进行质 量控制等一系列 QCC手法,从而提高了护士解决患 者潜在和存在问题的意识、能力,同时也为持续推行 QCC活动奠定了理论基础。 综上所述,对陪护手卫生开展 QCC活动,可提高 其洗手依从性,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但如何使陪 护建立起洗手“知-信-行”的链条,并且可以收到持 久

的效果,则是下一步需要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 1] 尚少梅,郑修霞,王宜芝,等.医院感染与洗手[ J].中国医 学感染学杂志,2001,11( 1):78 -80. [ 2] 何剑颍.医院护工手污染状况的调查分析[ J].杭州师范 学院学报:医学版,2006, 9( 1):27 -28. [ 3] 张幸国.医院品管圈活动实战与技巧[M].杭州:浙江大 学出版社,2010: 1 -2. [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管理规范[M].北京:人民 卫生出版社,2002:4. [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疗机构医护人员手卫生规范 [ S].2012. [ 6] 尹广.器官移植患者感染合并症诊断治疗方面的某些进 展[ 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0, 9( 1):476 -481. [ 7] 时丽萍,徐海艳,周端鹏,等.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居家自 我间歇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率[ J].护理学杂志,2013,28 ( 1):18 -19. [ 8] 许晨耕,符林秋,陈克妮,等.以点带面全面推行医院护理 品管圈活动[ J].护理学杂志,2013,28(13): 4 -6. (本文编辑 李春华)

品管圈对提高血液科病房整洁度的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运用品管圈(QCC )对提高血液科病房整洁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1月25日----12月17日住院患者中860张病床设为对照组(QCC 干预前),选择2014年2月24日----3月18日住院患者中860张病床设为观察组(QCC 干预后),对照组按常规流程对病房环境进行整理及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QCC 对病房环境进行管理及宣教,即通过成立QCC 小组,进行现状调查,找出影响环境整洁度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 观察组不整洁病床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QCC 对血液科病房环境进行干预,可有效提高血液科病房整洁度,从而降低血液疾病患者感染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日,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品管圈 血液科 病房环境 整洁度

血液疾病患者通常由于原发病 、应用抗菌药物或者大剂量应用化疗药物, 容易导致患者免疫力下降, 在诊疗过程容易发生感染 l1] , 治疗中感染往往会成为患者死亡的主要原 因l2]。因此, 控制血液疾病患者感染降低其危险性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非常重要 。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3年11月25日----12月17日住院患者中860张病床设为对照组(QCC 干预前),将2014年2月24日----3月18日住院患者中860张病床设为观察组(QCC 干预后),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家庭背景、疾病护理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均 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 对照组按常规对病房环境进行整理及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QCC 对病房环境进行管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1 成立QCC小组2013年10月成立QCC小组,组员9人,其中主管护师1人,护师3人,护士5人。设圈长1人(由主管护师担任)负责对活动进度进行 统一管理和统筹安排;设辅导员1人(由护师担任)负责对整个QCC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督;圈员则参与每个步骤的实施以及轮流负责某一步骤的计划安排。 圈员根据头脑风暴法[ 3]提出圈名,最后根据投票选定“晨曦圈”为圈名。 1. 2. 1. 2 确定主题 全体圈员运用头脑风暴法提 出了需要改善的问题,根据上级政策、重要性、迫切 性、圈能力依照最高5分、普通3分、最低1分进行评 分,总分最高者为本次活动主题,本期活动主题为“提高血液科病房环境整洁度”。QCC 实施时间为 2013年10月26日至2014年4月31日。

1.2.1.3 现状评估及要因分析 根据现状评估发现 存在如下问题:①床头柜上有杂物②床单元不整洁③未穿病员服④床下有杂物⑤陪护过多⑥礼品存放⑦腕带随意悬挂,采用查检表,绘制柏拉图,根据80/20原则,前四项为影响病房不整洁的主要原因,因此,将其列为本期活动重点。要因分析:针对影响病房整洁度的四项因素,利用鱼骨图分析法进行查找原因①护士宣教不到位②无直观图片资料;③ 对病房环境关注不够,缺乏长效管理监督机制; ④患者对环境重

要性认识意识欠缺,⑤保洁人员工作不认真。

1.2.1.4 对策与实施 ①开展多种形式入院宣教演讲比赛,将宣教内容制作VCR 。②制作病房整理模版图片,张贴每个病房,病室走廊摆放环境卫生宣传画报。③加强病房环境重要性宣传教育,定期召开患者座谈会进行宣教,鼓励患者自觉参与环境管理。④建立长效环境监督机制,规范护士环境管理流程,加强监管力度,将环境管理知识宣教纳入移植患者临床健康教育路径中,实行责任护士、患者及陪护一对一 责任制,强化临床护士对环境管理的宣教、培训和监管力度,做到以身作则,从而引导患者及陪护规范环境管理行为。⑤提高保洁人员环境管理意识,规范保洁人员工作流程。⑥提高保洁人员福利待遇,尊重劳动,营造和谐氛围。 2. 成果

2.1有形成果

有形成果在所有对策实施后,4月23日-5月20日由圈员带动,每个责任护士上班期间通过查检收集数据来计算;我们取得了明显的有形成果:影响病房整洁度的床位,改善前为514床/周,改善中为275床/周,改善后为131.75床/周。目标达标率=(改善后-改善前)/(目标值-改善前)×100%=(131.75-514)/(144-514)×100%=(382.25)/(37.0)×100%= 103.31%。进步率=(改善前-改善后)/ 改善前×100%=(514-131.75)/ 514×100%= 74.37%。

2.2 无形成果

无形成果通过解决问题能力、责任心、沟通协调、自信心、团队凝聚力、积极性、品管手法、和谐度8个方面来评价均取得了正向的成果。并画成雷达图来直观明了的表示。

3 总结

本次的品管圈活动圆满完成,在整个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我们有做的好的地方,也存在一定的缺点。比如有时计划赶不上变化,有些计划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解析过程中仍有一部分因素被忽略;对策拟定时对可实施性考虑不足;因为时间限制,只能实施主要对策,还有很多对策不能一一实施;实施后发现有些对策难以长期实

施等。通过本次品管圈活动我们了解了品管圈对病房管理的意义,学到了各种品管手法,提高了在日常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活动中大家都积极参与,集思广益,对个人分配到的任务都能排除困难及时完成。此次活动,不仅获得有形成果——提高了病房的整洁度,更加重要的是收获的无形成果,如提高了护理队伍的凝聚力,团队的合作性,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还通过获得的成果,提高了护士的自信心。

·39·护理学杂志 2014年1月第29卷第2期

0.05。 2 结果 2. 1 两组陪护手卫生知识认知得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陪护手卫生知识认知得分比较 分, 珚 x ± s 组别 人数 洗手重要性 洗手指征 洗手方法 总分 对照组 60 5.10±2.00 4.43±1.81 3.20±1.70 12.73±3.84 观察组 64 8.13±1.72 6.83±1.89 7.63±1.75 22.60±3.32 t 9.074 7.221 14.328 15.324 P <0.01 <0.01 <0.01 <0.01

2. 2 两组陪护实际洗手执行情况比较 见表2。 2. 3 两组陪护六步洗手法掌握情况及洗手后手细菌

学检测结果比较 见表3。 3 讨论 感染是器官移植患者最常见的危及生命的并发 症,约50%以上的患者在病程中并发活动性感染[ 6]。 医院感染给医院和患者双方均造成巨大的损失,继发 医院感染导致住院时间长,医疗费用增加。医院对陪 护洗手问题关注不够,医院关注更多的是患者及陪护 的满意度以及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情况,而存在于陪护 身上一些较为隐匿的问题(如洗手与医院感染的问 题)往往容易忽视。因此,需重视和提高陪护洗手依 从性,

以预防移植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

表2 两组陪护实际洗手执行情况比较

组别

洗手指征 观察人次 执行[人次(%)]

洗手方法 观察人次 正确[人次(%)]

洗手时间 观察人次 合格[人次(%)]

洗手部位 观察人次 完成[人次(%)] 对照组 284 82(29.87) 82 17(20.73) 82 33(40.24) 82 7(8.54) 观察组 312 241(77.24) 241 193(80.08) 241 204(84.65) 241 127(52.70) χ 2 140.124 94.754 61.748 72.702 P <0.01 <0.01 <0.01 <0.01

表3 两组陪护六步洗手法掌握情况及洗手后 手细菌学检测结果比较 组别 人数

菌落数

( cfu/cm2, 珚 x ± s )

洗手合格 [人(%)]

六步洗手法 掌握[人(%)] 对照组 30 14.35±21.54 11(36.67) 1(3.33) 观察组 30 1.63±2.56 28(93.33) 14(46.67) χ 2/ Hc -3.710 21.172 15.022 P <0.05 <0.01 <0.01

QCC活动是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有效途径, 更是深化质量管理

的关键环节[ 7]。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经过 QCC手卫生管理后,对洗手重要性、洗手指 征、正确洗手法的认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 P < 0.01),在洗手指征、洗手方法、洗手时间、洗手部位的正 确执行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 P <0.01),六步洗手法的 正确完成率、洗手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 P < 0.01),而菌落数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说明开 展QCC有利于提高陪护洗手依从性及洗手效果。应用 QCC对陪护洗手行为进行管理,通过周密细致的现况 调查,找出影响陪护洗手依从性的要因,根据要因制订 有效的改进措施并付诸于实践,同时根据PDCA循环, 注重环节控制、全程互动、强化每个环节,解决了影响陪 护洗手的多种主观与客观因素,有效提高了陪护洗手依 从性及洗手效果,从而减少移植术后患者感染率,提高 护理工作质量及医疗水平。 QCC活动强调让员工自动、自发地参与,使自己 享有更高的自主权、参与权、管理权。在管理过程中 有效地挖掘护理人员的管理潜能,赋予全体护士真实 的参与感,使他们的自身价值得到最佳的发挥,为他 们创造一个愉悦的工作环境,提高了护士主动参与管

理的意识,使护理管理延伸至临床一线护士,成为一 种持续质量改进的活动[ 8]。通过此次 QCC 活动,提 高了圈员的责任心、自信心、积极性、团队凝聚力、沟 通协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圈员学会了通过运用头 脑风暴法进行圈名的选定,评价法选定主题,画柏拉 图把握现状,用鱼骨图解析问题,PDCA 循环进行质 量控制等一系列 QCC手法,从而提高了护士解决患 者潜在和存在问题的意识、能力,同时也为持续推行 QCC活动奠定了理论基础。 综上所述,对陪护手卫生开展 QCC活动,可提高 其洗手依从性,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但如何使陪 护建立起洗手“知-信-行”的链条,并且可以收到持 久

的效果,则是下一步需要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 1] 尚少梅,郑修霞,王宜芝,等.医院感染与洗手[ J].中国医 学感染学杂志,2001,11( 1):78 -80. [ 2] 何剑颍.医院护工手污染状况的调查分析[ J].杭州师范 学院学报:医学版,2006, 9( 1):27 -28. [ 3] 张幸国.医院品管圈活动实战与技巧[M].杭州:浙江大 学出版社,2010: 1 -2. [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管理规范[M].北京:人民 卫生出版社,2002:4. [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疗机构医护人员手卫生规范 [ S].2012. [ 6] 尹广.器官移植患者感染合并症诊断治疗方面的某些进 展[ 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0, 9( 1):476 -481. [ 7] 时丽萍,徐海艳,周端鹏,等.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居家自 我间歇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率[ J].护理学杂志,2013,28 ( 1):18 -19. [ 8] 许晨耕,符林秋,陈克妮,等.以点带面全面推行医院护理 品管圈活动[ J].护理学杂志,2013,28(13): 4 -6. (本文编辑 李春华)


相关文章

  • 护士岗前培训内容
  • 赣榆帮扶医院护士岗前培训 一.护士素质教育 (一)护理人员道德行为要求 1.热爱本职.忠于职守,对工作极端负责,对患者极端热忱.工作严谨,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处理问题沉着.冷静.机敏. 2.满足患者生理.心理.安全.文化.社会.环境需要,使 ...查看


  • 护理岗位职责
  • 护理人员岗位职责 一. 护理部主任职责 1.在院长的领导下,负责领导全院的护理工作,组织制定全院各科室护理人员配置方案,批准后组织实施与协调,适时调整:是医院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第一责任人,应对院长负责. 2.根据医院的计划负责拟订 ...查看


  • 护理岗位管理制度
  • 护理岗位管理制度 护理人员岗位职责 一. 护理部主任职责 1.在院长的领导下,负责领导全院的护理工作,组织制定全院各科室护理人员配置方案,批准后组织实施与协调,适时调整:是医院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第一责任人,应对院长负责. 2.根据 ...查看


  • 护理岗位管理制度 1
  • 护理岗位管理制度 护理人员岗位职责 一. 护理部主任职责 1.在院长的领导下,负责领导全院的护理工作,组织制定全院各科室护理人员配置方案,批准后组织实施与协调,适时调整:是医院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第一责任人,应对院长负责. 2.根据 ...查看


  • 病房管理制度 2
  • 二.病房管理制度 1. 2. 3. 4. 5. 6. 7. 8. 病房由护士长负责管理.科主任和各级医护人员应尊重和支持护士长履行职责,并共同做好病区管理. 保持病房整洁.舒适.安全,避免噪音,工作人员做到走路轻.关门轻.说话轻.操作轻. ...查看


  • 医院管理制度职责汇编
  • 医院管理制度职责汇编 2017-03-24 峰峰峰回... 转自 潇湘别院. 修改微信分享: 医院管理制度职责汇编 医院管理制度职责汇编 第一章医疗规章制度 第一节共同制度 一.请示报告制度 凡遇到下列情况,必须及时逐级向有关部门及领导请示 ...查看


  • 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慈溪市人民医院
  • 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级各类医院.其它医疗机构,参照执行. 第三条 各级各类医院必须将医院感 ...查看


  • 病房管理制度 1
  • 病房管理制度(护理核心制度) (1)病房由护士长负责管理,科主任和各级医护人员应尊重和支持护士长的工作,共同做好病房管理. (2)统一病房陈设,室内物品和床位要摆放整齐.固定位置,未经护士长同意不得任意搬动. (3)保持病房整洁.舒适.肃静 ...查看


  • 护理管理岗位说明1新
  • 护理管理岗位说明 护理部主任岗位说明书 一.基本资料 岗位名称:护理部主任. 所在部门:护理部. 二.工作内容 (一)工作概述: 在院长.主管院长领导下主持护理部日常工作,负责全院护理管理.临床护理.护理科研及护理教学工作. (二)工作职责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