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定理导学案

七年级导学案: 5.3.2命题、定理 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1、掌握命题的概念, 并能分清命题的组成部分.

2、经历判断命题真假的过程,对命题的真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初步培养不同几何语言相互转化的能力。

学习重点:命题的概念和区分命题的题设与结论 学习难点:区分命题的题设和结论 学习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填空:①平行线的3个判定方法的共同点是。 ②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的区别是 二、探索与思考

1、阅读思考:①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 那么这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②等式两边都加同一个数, 结果仍是等式; ③对顶角相等;

④如果两条直线不平行, 那么同位角不相等.

这些句子都是对某一件事情作出“是”或“不是”的判断 2、定义:的语句, 叫做命题 3、练习:下列语句, 哪些是命题? 哪些不是?

(1)过直线AB 外一点P, 作AB 的平行线.

(2)过直线AB 外一点P, 可以作一条直线与AB 平行吗?

(3)经过直线AB 外一点P, 可以作一条直线与AB 平行. 请你再举出一些例子。

4、许多命题都由和.

.

5、命题常写成" 如果……那么……"的形式, 这时," 如果" 后接的部分是 , ....." 那么" 后接的的部分是 . ......

6、 真命题: 命题的分类 (定理:的真命题。) 假命题:

三、应用:

1、指出下列命题的题设和结论:

(1)如果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这两个数的商为-1;

(2)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

(3)同旁内角互补, 两直线平行;

(4)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 结果仍是等式;

(5)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相等.

(6)如果AB ⊥CD ,垂足是O ,那么∠AOC =90°

2、把下列命题改写成" 如果……那么……"的形式:

(1)互补的两个角不可能都是锐角: 。 (2)。 (3)对顶角相等: 3、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 (1)同位角相等

(2)如果两个角是邻补角, 这两个角互补; (3)如果两个角互补, 这两个角是邻补角. 四、学习体会:

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哪些疑惑?

五、自我检测:

1、判断下列语句是不是命题

(1)延长线段AB ( ) (4)若|x|=2,则x=2( ) (2)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交点( ) (5)角平分线是一条射线( ) (3)画线段AB 的中点( )

2、选择题

(1)下列语句不是命题的是( ) A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C 、x 与y 的和等于0吗?

B 、不平行的两条直线有一个交点 D 、对顶角不相等。

(2)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A 、两个锐角之和为钝角 C 、钝角大于它的补角

B 、两个锐角之和为锐角 D 、锐角小于它的余角

(3)命题:①对顶角相等;②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③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④同位角相等。其中假命题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3、分别指出下列各命题的题设和结论。 (1)如果a ∥b ,b ∥c ,那么a ∥c

(2)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4、分别把下列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1)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等角的补角相等;

(3)内错角相等。

5、如图, 已知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 在括号内为下面各小题的推理填上适当的根据:

(1)∵a ∥b, ∴∠1=∠3(_________________); (2)∵∠1=∠3, ∴a ∥b(_________________); (3)∵a ∥b, ∴∠1=∠2(__________________);

(4) ∵a ∥b, ∴∠1+∠4=180º (_____________________) (5)∵∠1=∠2, ∴a ∥b(__________________); (6)∵∠1+∠4=180º, ∴a ∥b(_______________).

6、已知:如图AB ⊥BC ,BC ⊥CD 且∠1=∠2,求证:BE ∥CF

b a 3

2

1 c

4

证明:∵AB ⊥BC ,BC ⊥CD (已知)

=90°( ) ∵∠1=∠2(已知)

(等式性质) ∴BE ∥CF ( )

7、已知:如图,AC ⊥BC ,垂足为C ,∠BCD 是∠B 的余角。 求证:∠ACD=∠B 。 证明:∵AC ⊥BC (已知)

∴∠ACB=90°( ) ∴∠BCD 是∠ACD 的余角 ∵∠BCD 是∠B 的余角(已知)

∴∠ACD=∠B ( )

E C D

D A

8、已知,如图,BCE 、AFE 是直线,AB ∥CD ,∠1=∠2,∠3=∠4。 求证:AD ∥BE 。 证明:∵AB ∥CD (已知)

∴∠4= ) ∵∠3=∠4(已知)

∴∠3= )

∵∠1=∠2(已知)

∴∠1+∠CAF=∠2+∠CAF ( ) ∴∠3= ) ∴AD ∥BE ( )

C D 4

E

七年级导学案: 5.3.2命题、定理 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1、掌握命题的概念, 并能分清命题的组成部分.

2、经历判断命题真假的过程,对命题的真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初步培养不同几何语言相互转化的能力。

学习重点:命题的概念和区分命题的题设与结论 学习难点:区分命题的题设和结论 学习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填空:①平行线的3个判定方法的共同点是。 ②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的区别是 二、探索与思考

1、阅读思考:①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 那么这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②等式两边都加同一个数, 结果仍是等式; ③对顶角相等;

④如果两条直线不平行, 那么同位角不相等.

这些句子都是对某一件事情作出“是”或“不是”的判断 2、定义:的语句, 叫做命题 3、练习:下列语句, 哪些是命题? 哪些不是?

(1)过直线AB 外一点P, 作AB 的平行线.

(2)过直线AB 外一点P, 可以作一条直线与AB 平行吗?

(3)经过直线AB 外一点P, 可以作一条直线与AB 平行. 请你再举出一些例子。

4、许多命题都由和.

.

5、命题常写成" 如果……那么……"的形式, 这时," 如果" 后接的部分是 , ....." 那么" 后接的的部分是 . ......

6、 真命题: 命题的分类 (定理:的真命题。) 假命题:

三、应用:

1、指出下列命题的题设和结论:

(1)如果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这两个数的商为-1;

(2)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

(3)同旁内角互补, 两直线平行;

(4)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 结果仍是等式;

(5)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相等.

(6)如果AB ⊥CD ,垂足是O ,那么∠AOC =90°

2、把下列命题改写成" 如果……那么……"的形式:

(1)互补的两个角不可能都是锐角: 。 (2)。 (3)对顶角相等: 3、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 (1)同位角相等

(2)如果两个角是邻补角, 这两个角互补; (3)如果两个角互补, 这两个角是邻补角. 四、学习体会:

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哪些疑惑?

五、自我检测:

1、判断下列语句是不是命题

(1)延长线段AB ( ) (4)若|x|=2,则x=2( ) (2)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交点( ) (5)角平分线是一条射线( ) (3)画线段AB 的中点( )

2、选择题

(1)下列语句不是命题的是( ) A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C 、x 与y 的和等于0吗?

B 、不平行的两条直线有一个交点 D 、对顶角不相等。

(2)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A 、两个锐角之和为钝角 C 、钝角大于它的补角

B 、两个锐角之和为锐角 D 、锐角小于它的余角

(3)命题:①对顶角相等;②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③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④同位角相等。其中假命题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3、分别指出下列各命题的题设和结论。 (1)如果a ∥b ,b ∥c ,那么a ∥c

(2)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4、分别把下列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1)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等角的补角相等;

(3)内错角相等。

5、如图, 已知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 在括号内为下面各小题的推理填上适当的根据:

(1)∵a ∥b, ∴∠1=∠3(_________________); (2)∵∠1=∠3, ∴a ∥b(_________________); (3)∵a ∥b, ∴∠1=∠2(__________________);

(4) ∵a ∥b, ∴∠1+∠4=180º (_____________________) (5)∵∠1=∠2, ∴a ∥b(__________________); (6)∵∠1+∠4=180º, ∴a ∥b(_______________).

6、已知:如图AB ⊥BC ,BC ⊥CD 且∠1=∠2,求证:BE ∥CF

b a 3

2

1 c

4

证明:∵AB ⊥BC ,BC ⊥CD (已知)

=90°( ) ∵∠1=∠2(已知)

(等式性质) ∴BE ∥CF ( )

7、已知:如图,AC ⊥BC ,垂足为C ,∠BCD 是∠B 的余角。 求证:∠ACD=∠B 。 证明:∵AC ⊥BC (已知)

∴∠ACB=90°( ) ∴∠BCD 是∠ACD 的余角 ∵∠BCD 是∠B 的余角(已知)

∴∠ACD=∠B ( )

E C D

D A

8、已知,如图,BCE 、AFE 是直线,AB ∥CD ,∠1=∠2,∠3=∠4。 求证:AD ∥BE 。 证明:∵AB ∥CD (已知)

∴∠4= ) ∵∠3=∠4(已知)

∴∠3= )

∵∠1=∠2(已知)

∴∠1+∠CAF=∠2+∠CAF ( ) ∴∠3= ) ∴AD ∥BE ( )

C D 4

E


相关文章

  • 19.4.1互逆命题与互逆定理
  • 19.4逆命题与逆定理 19.4.1互逆命题与互逆定理 教材分析:本课的主要内容是逆命题与逆定理的概念.在简单情况下写出一个命题的逆命题, 并了解原命题成立,逆命题不一定成立. 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给学生以思想方法的启迪:我们常常从正.反两个 ...查看


  • 第十七章_人教版勾股定理教案 1
  • 第 十七 章 勾股定理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 教材分析:本章是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17章,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勾股定理及勾股定理的应用,教材从实践探索入手,给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接着研究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介绍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查看


  • 5.7逆命题和逆定理(1)
  • 5.7 逆命题和逆定理(1) [教学目标] 1.经历逆命题的概念的发生过程,了解一个命题都是由条件与结论两部分构成,每个命题都有它的逆命题,命题有真假之分. 2.了解逆命题.逆定理的概念.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会识别两个命题是不是互 ...查看


  • 7.2.2[定义与命题]教学设计
  • 7.2.2定义与命题(二)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定义与命题的知识在贯穿于整个初中数学知识体系,但作为单独的章节进行学习,还是首次,在设计上体现了对数学本原的思考,关注的是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目的就是为了通过 ...查看


  • 定义与命题2
  • 1.2定义与命题(二) 教学目标 1.理解真命题.假命题.公理和定理的概念: 2.会在简单情况下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会区分定理.公理和命题: 3.通过对真假命题的判断,培养学生树立科学严谨的学习方法. 重点与难点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判断一个命 ...查看


  •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教案新人教版
  • 勾股定理的逆定 的逆定理的探究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用三边的数量关系来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2.通过对Rt△判别条件的研究,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介绍有关历 ...查看


  • 北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一章下册导学案
  • §1.2.1 直角三角形 主备人:张颖霞 一.学习目标 1. 进一步掌握推理证明的方法,发展演绎推理能力 2. 了解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证明方法 3. 结合具体例子了解逆命题的概念,会识别两个互逆命题,知道原命题成立其逆命题 不一定成立 二 ...查看


  • 北师大版数学九上[直角三角形]word教案
  • 2.直角三角形(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推理证明的方法,发展学生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2.进一步掌握推理证明和方法,发展演绎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经历探索.猜测.证明的过程.学会运用本节定理进行证明. 2.了解 ...查看


  • 初一优秀案例2
  • 课题:定义与命题(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真命题和假命题的概念; 2.会在简单的情况下判别一个命题的真假; 3.了解公理和定理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命题的判断:真假命题判别:公理定理的认识过程中了解类比.归纳.分类等思 ...查看


  • 初中数学命题课的初步探讨
  • 初中数学命题课的初步探讨 教学目标: 1. 掌握命题课的基本要求及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 2. 探讨出命题课中有效的应用模式: 3. 能够结合具体情景灵活地设计命题课,并能够有效地开展. 教学内容: 1. 介绍命题课的基本要求(包括数学命题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