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以用权”专题教育研讨会发言材料
根据三言三实活动的安排,我们在此开展专题教育研讨会,下面我以严于用权,真抓实干,实实在在,在谋事创业做人,树立忠诚、干净、担当的新形象为题作以简要发言,有不当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严以用权是对党员干部用权的基本要求。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概括起来就是“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党员干部做到严以用权,就必须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财政部门作为经济综合管理部门,手中掌握着国家授予的一定权力,而财政干部又成天与资金打交道。因此,对于广大财政干部来说,坚持用权为民、做到廉洁从政尤为重要。
一、牢固树立权为民用的观念。一名财政干部一定要牢记:权力来自于人民,只能用之于人民。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我们党赖以生存的根本。脱离群众、甚至将群众视为对立面,不仅是感情问题、认识问题,更是政治立场问题、政治本色问题。正因为是人民赋予的,所以权力只有不断为人民谋利益,才能不断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坚持权为民所用,就要牢固树立权力就是服务的观念。权力是人民赋予的重托,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如果把权力错误地当成私有财产和利己工具,而忽视权力的公共性、服务性等本质特征,就必然导致滥用权力,使权力发生异化。因此,党员干部尤其是我们财政干部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忘记,手中的权力
凝聚着党组织和人民的重托。只有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勤奋工作的义务,没有捞取个人私利的特权。总之,严以用权 要落实到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中去,并接受人民群众的评判、监督和检验。
二、坚决克服特权思想、用权不严现象。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 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一是加强党纪国法和正确权力观教育,破除特权思想。做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二是加强权力的规范和制约,防止权力恶性膨胀。权力一旦被缺失权力道德的人所掌握,并且失去制约和监督,就会丧失其社会公共性质,蜕变成为个人或少数人谋利益的工具。三是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减少权力“暗箱操作”。要进一步整合监督力量,对权力的授予、行使和运行结果等环节进行全过程的监督,把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健全纠正错误机制,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形成完整的规范权力运行的监督体系。只有多管齐下加强监督、管住权力,才能够保证公共权力不被异化为特权,保证财政干部做到位高不擅权、权重不谋私,真正做到严以用权。
三、坚持依法理财,做好财政监督检查工作。依法理财、建设法治财政是实现国家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推进财政改革、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和治理能 力的重要途径。随着财政收支规模越来越大,公共财政涉及面越来越广,社会各界对财政监督的意识越来越强,这些都对如何提高依法理财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财政
干部要认真践行“三严三实”,牢固树立法治思维,把法治思维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坚决遵循法治原则,坚守法律底线。要把用权为民、廉洁从政落实到坚持依法理财、做好本职工作中去,自觉做到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要牢记“有权不可任性”, 既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又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始终怀有对岗位责任、党纪国法、手中权力的敬畏感。
在实际工作中,积极稳妥地推进财政政务公开。新《预算法》明确 提出要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充分发挥预算公开透明对政府部门的监督和约束作用。认真贯彻新《预算 法》是依法理财的重要体现。不断完善财政监督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平台管理制度,拓展平台使用功能,转换平台分析比对成果,积极调度。此外,加大财政监督检查力度。切实加强财政监督检查是维护建设和推行依法理财的最佳方式。财政监督一方面要按照政策、制度对财政相关的业务活动进行必要的正常性检查,对财政收入的征管质量、财政资金运用的合法性、有效性实施常规检查监督;另一方面要抓住财政工作的热点和重点,对编制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等公共财政体制改革重要内容进行专项检查监督,保证预算编制的完整性、真实性、 准确性,加强对财政资金收付环节的规范和监督,防止财政资金的截留挪用与损失浪费。
我的发言完啦。谢谢大家!
“严以用权”专题教育研讨会发言材料
根据三言三实活动的安排,我们在此开展专题教育研讨会,下面我以严于用权,真抓实干,实实在在,在谋事创业做人,树立忠诚、干净、担当的新形象为题作以简要发言,有不当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严以用权是对党员干部用权的基本要求。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概括起来就是“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党员干部做到严以用权,就必须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财政部门作为经济综合管理部门,手中掌握着国家授予的一定权力,而财政干部又成天与资金打交道。因此,对于广大财政干部来说,坚持用权为民、做到廉洁从政尤为重要。
一、牢固树立权为民用的观念。一名财政干部一定要牢记:权力来自于人民,只能用之于人民。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我们党赖以生存的根本。脱离群众、甚至将群众视为对立面,不仅是感情问题、认识问题,更是政治立场问题、政治本色问题。正因为是人民赋予的,所以权力只有不断为人民谋利益,才能不断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坚持权为民所用,就要牢固树立权力就是服务的观念。权力是人民赋予的重托,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如果把权力错误地当成私有财产和利己工具,而忽视权力的公共性、服务性等本质特征,就必然导致滥用权力,使权力发生异化。因此,党员干部尤其是我们财政干部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忘记,手中的权力
凝聚着党组织和人民的重托。只有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勤奋工作的义务,没有捞取个人私利的特权。总之,严以用权 要落实到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中去,并接受人民群众的评判、监督和检验。
二、坚决克服特权思想、用权不严现象。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 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一是加强党纪国法和正确权力观教育,破除特权思想。做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二是加强权力的规范和制约,防止权力恶性膨胀。权力一旦被缺失权力道德的人所掌握,并且失去制约和监督,就会丧失其社会公共性质,蜕变成为个人或少数人谋利益的工具。三是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减少权力“暗箱操作”。要进一步整合监督力量,对权力的授予、行使和运行结果等环节进行全过程的监督,把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健全纠正错误机制,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形成完整的规范权力运行的监督体系。只有多管齐下加强监督、管住权力,才能够保证公共权力不被异化为特权,保证财政干部做到位高不擅权、权重不谋私,真正做到严以用权。
三、坚持依法理财,做好财政监督检查工作。依法理财、建设法治财政是实现国家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推进财政改革、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和治理能 力的重要途径。随着财政收支规模越来越大,公共财政涉及面越来越广,社会各界对财政监督的意识越来越强,这些都对如何提高依法理财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财政
干部要认真践行“三严三实”,牢固树立法治思维,把法治思维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坚决遵循法治原则,坚守法律底线。要把用权为民、廉洁从政落实到坚持依法理财、做好本职工作中去,自觉做到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要牢记“有权不可任性”, 既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又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始终怀有对岗位责任、党纪国法、手中权力的敬畏感。
在实际工作中,积极稳妥地推进财政政务公开。新《预算法》明确 提出要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充分发挥预算公开透明对政府部门的监督和约束作用。认真贯彻新《预算 法》是依法理财的重要体现。不断完善财政监督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平台管理制度,拓展平台使用功能,转换平台分析比对成果,积极调度。此外,加大财政监督检查力度。切实加强财政监督检查是维护建设和推行依法理财的最佳方式。财政监督一方面要按照政策、制度对财政相关的业务活动进行必要的正常性检查,对财政收入的征管质量、财政资金运用的合法性、有效性实施常规检查监督;另一方面要抓住财政工作的热点和重点,对编制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等公共财政体制改革重要内容进行专项检查监督,保证预算编制的完整性、真实性、 准确性,加强对财政资金收付环节的规范和监督,防止财政资金的截留挪用与损失浪费。
我的发言完啦。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