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这不是世界末日呀等

  嘿,这不是世界末日呀      短短几个月,这世界就被笼罩在极其悲凉的氛围中。昨天,一位朋友给我发短信:“连GE都完蛋了,这世界真是疯了。收缩战线,归拢资金,共赴时艰吧!”   我有点纳闷,不明白他为什么突然对破产边缘的通用电气(GE)感兴趣,毕竟现在这种形势下,任何企业都有可能被失血的现金流绊倒。琢磨了半天,才想起这哥们是杰克・韦尔奇的中国疯魔症患者,对后者那套管理方法推崇备至,当然无法接受GE完蛋的现实。   说来很有意思,这次世界经济的变故(我也无法确切定义它应该是什么),最早是“次贷危机”――仅限于对美国房地产市场次级贷款的灾难性判断,也就是说,危害仅仅停留于房市:   几个月后,这称呼变成了“金融危机”――贝尔斯登、美林、瑞银等大投行被拖了进去,美国五大投行一下倒了三家,大戏开始了,称呼当然要变,变成了金融市场的大事件:   现在,我们称它为“经济危机”――整个世界都徘徊在完蛋的边缘,救市成了2D08的主基调,裁员、失业、暴跌的油价,国际贸易额急剧减少,甚至一些小国家破产,让我们觉得它跟以往的某些周期性波动完全不同,从现象来考量,说是经济危机倒也不过分。   我倒是觉得经济世界自有它的规律,不必过分看空。与美国相比,中国经济反而将得益于以往曾被广泛诟病的国内宏观调控政策,毕竟从根源上看,中国房地产市场没有像美国那么多的次级贷款,以往国内银行对房贷相对严格的审批,将会在这次危机中显现出良好的稳定作用。   最不济,我们也成了历史的见证者,说得混不吝一些,人这一辈子,总得经历一次经济危机吧,不然,有人老是不明白当年教科书上说的,为什么外国农民把卖不掉的牛奶倒进河里,那可是不含三聚氰胺的鲜奶――小时候,我们早上最多也就喝碗豆浆啊。   对大多数国内消费者来说,看紧荷包是对的,但也不必过分担忧。房子、车子应该晚些再买,但手机换一个也无妨:LV不敢想了,打折的达芙妮还是可以考虑的。该吃还得吃,该喝还得喝,毕竟生活还要继续,我们要保留生命中这点消费的乐趣。退一步讲,适当犒劳一下自己,也是响应国家的号召,为拉动内需贡献点个人的力量。   我觉得自己还算是积极的人,我一直不停地给自己打气。我总觉得,只要基本的商业形态是可以挽救的,那么,一切就都是可以挽救的,虽然它的杠杆率被放大了很多倍,大不了我们从头再来。坦白说,我的低落情绪不比通用电气现任CEO瓦格纳少,我不知他会不会给自己打气,至少我会,因为每到这时,我总会想起北野武《坏孩子的天空》结尾的那两句台词:   ――“小马,我们完蛋了吗!”   ――“傻瓜,我们还没开始呢!”      你也可能成为奥巴马      那天晚上看电视,无意中转到一个时政专访节目,见某地市的最高行政长官端坐在那里,讲述在市里一次重要会议开始前,突然得知他亲爹去世,忍着悲痛开了3个小时的会,又致完酒会的祝酒词,才赶回家奔丧。“这是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也是我犯下的最正确的错误!”动情处,泪眼婆娑。   我一下子心堵,赶紧换台,看到了奥巴马。   这个黑老大也在抹眼泪。敢情像那歌词唱的:中国人外国人,都有良心都有爱!   奥巴马的外祖母邓纳姆,当过夏威夷银行的副总裁,是一位优秀的女性。奥巴马10岁时由外祖父母抚养,祖孙间感情深厚。然而,就在奥巴马离总统宝座仅一步之遥的时候,邓纳姆病重。10月23日,离大决选仅10天时间,奥巴马毅然决定暂时放下选举活动,回夏威夷探望外祖母。11月3日,邓纳姆逝世。   当日,在夏洛特市的大型集会上,奥巴马面对狂热的支持者讲到外祖母的离逝,流泪满面。他有遗憾吗?   也许一天以后他将送给外祖母一件最好的冥诞礼物――美利坚合众国第56任总统的继承人;也许两个月以后他响彻国会和全世界人民耳畔的就职演说就是读给这位勇敢而慈祥老人的最感人的悼词……   老人死得真是时候。她用安静的死亡助推了外孙子选情的抬升,没有比这更壮烈的搏斗,没有比这更温柔的厮杀,没有比这更无私而伟大的赐予!   奥巴马的流泪照,被摄影记者及时捕捉到了,并且拍摄角度相当好。照片通过传媒广为流传。政治生态系统里,人情味是个稀缺资源。有分析人士当即认为,奥巴马在外祖母去世后表现出了有血有肉的普通人的情感,给冷酷无情的政治斗争蒙上了一层温情色彩,客观上是他个人魅力的再一次展现。   奥巴马的眼泪感动了美国,也同样感动着世界。如果他成功当选,又是世界民主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在中国,当我们还在为农村户口、城市户口、城市增容费、暂住证等等概念纠缠不休的时候,人家美国却可以让一个肤色黝黑的人来当总统了。而这,又将引发拉丁裔、亚裔甚至印第安裔人的美妙联想,令美国梦变得更加迷人。   真正令世界感动的不只是奥巴马的眼泪,而是美国梦背后的东西。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仅两百多年的努力,将人的身份、肤色、家族背景等等丢在一边,只要求个人自我奋斗,就能实现这样或那样的成功。这种文化下,也就是说,不管过去,不看现在,只说未来,你也可以成为奥巴马。   在奥巴马宣布成功当选的那一刻,我看到了他灿烂的笑容。我觉得那一刻,也许全世界有很多人会为他流泪。尤其是在专制社会,一些人的流泪或许还用得着泣血一词。   其实一个人一辈子,用好一个器官就够了!对于政治家,泪腺就是个好器官。      江湖      春寒料峭。   明月夜,短松冈。   一场决斗即将爆发。   挑战者是一蒙面少年,应战的一方是位老者――   年纪老,武功老,资格也老。   但他却有一个不老的儿子。   但这逆子却漂泊江湖,游侠四方。   少年是初生的牛犊:老者是扬名的英雄。   这一战必定精彩之至,激烈之至。   所以虽然这次决斗很秘密,   但仍然有不少江湖人前来探知,前来一睹为快。   江湖人打架就象浪子喝酒一样稀松平常,   看打架却象游侠品酒,越品越有味道。   酣战已始。   鏖战结束。   少年所向披靡,连制老者三处要穴。   胜负立判。   少年揭下面巾,居然是那老者的儿子!   少年只是想用决斗的方式来表明青胜于蓝的道理。   少年只是想让老者知道将门有后。   于是一撮打此武林世家主意的江湖人畏缩了。   于是此武林世家的名号越叫越响。   谁也不知道这只是老者和少年演的一出双簧。   谁也不知道这样的戏已经上演了好几次,   只是花样不同而已。   为的只是保持家门的名声不坠。   江湖人最抛不开的就是虚名实利。   所以江湖是一个尔虞我诈、弱肉强食的世界。   我们也是江湖人,我们也在名利中追逐。   人在江湖。   心在江湖。      被格式化的朱淑真      一提“朱淑真”,历史便失语。为才女讳,要么为其夫娘二家讳,语焉不详,好似,经过马赛克处理。   朱淑真19岁成婚,17岁写出《生查子・元夜》,可想,那“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男主角,未必是法定丈夫吧。花

样年华,就任情而为,知道自己要什么,有勇于追求爱情的自觉意识,有着清醒的情感取向,在理学眈视如虎的宋代,骨子里充满叛逆。   史书所载,所嫁非偶,“一生抑郁不得志,故诗中多有忧愁怨恨之语”。其实,朱淑真有着和李清照一样的艺术自觉,她有些诗词颇有“匕首和投枪”之凌厉,如《自责》中所云,“女子弄文诚可罪,那堪咏月更吟风。磨穿铁砚成何事,绣折金针却有功。”“妇人虽软眼,泪不等闲流。”弱女子能吟出如此强音,倒也难为了她。   宋人魏仲恭作的《断肠集序》里有“父母失审,不能择伉俪,乃嫁为市井民家妻”等句,因是同时代人所言,所以历来被视作定论。我总以为疑点多多。从朱淑真所受良好教育来看,是受宠女儿,物质精神优裕,“沦”为市井氓妇的可能性几近于零。魏仲恭或许道听途说,或者是善意的谎言:意欲通过贬其夫从而为朱淑真婚外情找借口。   邓红梅的考证比较靠谱:朱淑真的丈夫汪纲是和朱家门当户对的读书人,理宗时杈户部侍郎,一个颇有口碑的地方官。汪纲是出色的官员,每到一处都尽力为百姓疏河道,兴水利,“长于论事,援据古今,辨博雄劲”(《宋史・汪刚传》)。是个吏才,但绝非朱淑真理想式的文学青年。父母为爱女找寻汪纲这种“社会栋梁”型的俊才,希望她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朱淑真婚姻不幸福是不争的事实。丈夫思维被一统化,形同官场机器,文学内存条先天性缺乏。朱淑真怎么努力也克服不了内心的厌恶感。最初只是对丈夫颇有微词。委婉的诘问“共谁裁剪入新诗”,表达精神不交集的苦闷,这种不满由比较级向最高级攀升。索性直抒胸臆: “鸥鸬鸳鸯作一池,须知羽翼不相宜。东君不与花为主,何似休生连理枝”, “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鸥鸬黄叶乃影射其夫。精神的十字路口,遭遇常态红灯。凤随鸦之憾。   “从宦东西不自由,亲纬千里泪双流”,《春日书怀》直抒陪夫宦游之苦,娇娇女出身的朱淑真或许因为思双亲过度成疾,或许因为不生育丈夫纳妾,总之,家庭失和,决意回娘家居住。   独居娘家的日子,朱淑真得遇真命天子,命该发生的一切都发生了。太多的激情亟需喷发。《清平乐夏日游湖》中,MTV一对热恋情侣游玩情景:“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入怀。”不顾路人侧目,已达飞蛾扑火的忘我境界。千年后读来,犹似听到扑扑的心跳,没有生活的真实,何来如此细腻的艺术真实?   朱淑真的诗词极易引起人的丰富联想,时人皱眉“失妇德”。《古今词统》卷四说她“太纵”。夫家震怒,娘家震怒,道学家们震怒。   坊间的各种版本传到夫家,丈夫毕竟是有头有脸人物,兴师动众来问罪,娘家自知理屈,一起发难,朱淑真自绝也嫌不够,终落到“其死也,不能葬骨干地下,如青冢之可吊,并其诗为父母一火焚之,今所传者,百不一存”的惨境――激灵灵打个寒颤。理学、夫权,对才女情感和才华的荡涤与封杀,令人发指。   将心比心,女儿再失妇德,父母也不可能做得如此决绝,死都不能埋身于地。只能是,在夫家权势淫威及舆论的重磅压力下,娘家人出于自保,无奈作出的下下策。而丈夫如此丧心病狂,惟不堪戴绿帽之辱。官场机器能做出此等灭绝人性之事。如此鄙陋,岂值才女去爱!

  嘿,这不是世界末日呀      短短几个月,这世界就被笼罩在极其悲凉的氛围中。昨天,一位朋友给我发短信:“连GE都完蛋了,这世界真是疯了。收缩战线,归拢资金,共赴时艰吧!”   我有点纳闷,不明白他为什么突然对破产边缘的通用电气(GE)感兴趣,毕竟现在这种形势下,任何企业都有可能被失血的现金流绊倒。琢磨了半天,才想起这哥们是杰克・韦尔奇的中国疯魔症患者,对后者那套管理方法推崇备至,当然无法接受GE完蛋的现实。   说来很有意思,这次世界经济的变故(我也无法确切定义它应该是什么),最早是“次贷危机”――仅限于对美国房地产市场次级贷款的灾难性判断,也就是说,危害仅仅停留于房市:   几个月后,这称呼变成了“金融危机”――贝尔斯登、美林、瑞银等大投行被拖了进去,美国五大投行一下倒了三家,大戏开始了,称呼当然要变,变成了金融市场的大事件:   现在,我们称它为“经济危机”――整个世界都徘徊在完蛋的边缘,救市成了2D08的主基调,裁员、失业、暴跌的油价,国际贸易额急剧减少,甚至一些小国家破产,让我们觉得它跟以往的某些周期性波动完全不同,从现象来考量,说是经济危机倒也不过分。   我倒是觉得经济世界自有它的规律,不必过分看空。与美国相比,中国经济反而将得益于以往曾被广泛诟病的国内宏观调控政策,毕竟从根源上看,中国房地产市场没有像美国那么多的次级贷款,以往国内银行对房贷相对严格的审批,将会在这次危机中显现出良好的稳定作用。   最不济,我们也成了历史的见证者,说得混不吝一些,人这一辈子,总得经历一次经济危机吧,不然,有人老是不明白当年教科书上说的,为什么外国农民把卖不掉的牛奶倒进河里,那可是不含三聚氰胺的鲜奶――小时候,我们早上最多也就喝碗豆浆啊。   对大多数国内消费者来说,看紧荷包是对的,但也不必过分担忧。房子、车子应该晚些再买,但手机换一个也无妨:LV不敢想了,打折的达芙妮还是可以考虑的。该吃还得吃,该喝还得喝,毕竟生活还要继续,我们要保留生命中这点消费的乐趣。退一步讲,适当犒劳一下自己,也是响应国家的号召,为拉动内需贡献点个人的力量。   我觉得自己还算是积极的人,我一直不停地给自己打气。我总觉得,只要基本的商业形态是可以挽救的,那么,一切就都是可以挽救的,虽然它的杠杆率被放大了很多倍,大不了我们从头再来。坦白说,我的低落情绪不比通用电气现任CEO瓦格纳少,我不知他会不会给自己打气,至少我会,因为每到这时,我总会想起北野武《坏孩子的天空》结尾的那两句台词:   ――“小马,我们完蛋了吗!”   ――“傻瓜,我们还没开始呢!”      你也可能成为奥巴马      那天晚上看电视,无意中转到一个时政专访节目,见某地市的最高行政长官端坐在那里,讲述在市里一次重要会议开始前,突然得知他亲爹去世,忍着悲痛开了3个小时的会,又致完酒会的祝酒词,才赶回家奔丧。“这是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也是我犯下的最正确的错误!”动情处,泪眼婆娑。   我一下子心堵,赶紧换台,看到了奥巴马。   这个黑老大也在抹眼泪。敢情像那歌词唱的:中国人外国人,都有良心都有爱!   奥巴马的外祖母邓纳姆,当过夏威夷银行的副总裁,是一位优秀的女性。奥巴马10岁时由外祖父母抚养,祖孙间感情深厚。然而,就在奥巴马离总统宝座仅一步之遥的时候,邓纳姆病重。10月23日,离大决选仅10天时间,奥巴马毅然决定暂时放下选举活动,回夏威夷探望外祖母。11月3日,邓纳姆逝世。   当日,在夏洛特市的大型集会上,奥巴马面对狂热的支持者讲到外祖母的离逝,流泪满面。他有遗憾吗?   也许一天以后他将送给外祖母一件最好的冥诞礼物――美利坚合众国第56任总统的继承人;也许两个月以后他响彻国会和全世界人民耳畔的就职演说就是读给这位勇敢而慈祥老人的最感人的悼词……   老人死得真是时候。她用安静的死亡助推了外孙子选情的抬升,没有比这更壮烈的搏斗,没有比这更温柔的厮杀,没有比这更无私而伟大的赐予!   奥巴马的流泪照,被摄影记者及时捕捉到了,并且拍摄角度相当好。照片通过传媒广为流传。政治生态系统里,人情味是个稀缺资源。有分析人士当即认为,奥巴马在外祖母去世后表现出了有血有肉的普通人的情感,给冷酷无情的政治斗争蒙上了一层温情色彩,客观上是他个人魅力的再一次展现。   奥巴马的眼泪感动了美国,也同样感动着世界。如果他成功当选,又是世界民主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在中国,当我们还在为农村户口、城市户口、城市增容费、暂住证等等概念纠缠不休的时候,人家美国却可以让一个肤色黝黑的人来当总统了。而这,又将引发拉丁裔、亚裔甚至印第安裔人的美妙联想,令美国梦变得更加迷人。   真正令世界感动的不只是奥巴马的眼泪,而是美国梦背后的东西。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仅两百多年的努力,将人的身份、肤色、家族背景等等丢在一边,只要求个人自我奋斗,就能实现这样或那样的成功。这种文化下,也就是说,不管过去,不看现在,只说未来,你也可以成为奥巴马。   在奥巴马宣布成功当选的那一刻,我看到了他灿烂的笑容。我觉得那一刻,也许全世界有很多人会为他流泪。尤其是在专制社会,一些人的流泪或许还用得着泣血一词。   其实一个人一辈子,用好一个器官就够了!对于政治家,泪腺就是个好器官。      江湖      春寒料峭。   明月夜,短松冈。   一场决斗即将爆发。   挑战者是一蒙面少年,应战的一方是位老者――   年纪老,武功老,资格也老。   但他却有一个不老的儿子。   但这逆子却漂泊江湖,游侠四方。   少年是初生的牛犊:老者是扬名的英雄。   这一战必定精彩之至,激烈之至。   所以虽然这次决斗很秘密,   但仍然有不少江湖人前来探知,前来一睹为快。   江湖人打架就象浪子喝酒一样稀松平常,   看打架却象游侠品酒,越品越有味道。   酣战已始。   鏖战结束。   少年所向披靡,连制老者三处要穴。   胜负立判。   少年揭下面巾,居然是那老者的儿子!   少年只是想用决斗的方式来表明青胜于蓝的道理。   少年只是想让老者知道将门有后。   于是一撮打此武林世家主意的江湖人畏缩了。   于是此武林世家的名号越叫越响。   谁也不知道这只是老者和少年演的一出双簧。   谁也不知道这样的戏已经上演了好几次,   只是花样不同而已。   为的只是保持家门的名声不坠。   江湖人最抛不开的就是虚名实利。   所以江湖是一个尔虞我诈、弱肉强食的世界。   我们也是江湖人,我们也在名利中追逐。   人在江湖。   心在江湖。      被格式化的朱淑真      一提“朱淑真”,历史便失语。为才女讳,要么为其夫娘二家讳,语焉不详,好似,经过马赛克处理。   朱淑真19岁成婚,17岁写出《生查子・元夜》,可想,那“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男主角,未必是法定丈夫吧。花

样年华,就任情而为,知道自己要什么,有勇于追求爱情的自觉意识,有着清醒的情感取向,在理学眈视如虎的宋代,骨子里充满叛逆。   史书所载,所嫁非偶,“一生抑郁不得志,故诗中多有忧愁怨恨之语”。其实,朱淑真有着和李清照一样的艺术自觉,她有些诗词颇有“匕首和投枪”之凌厉,如《自责》中所云,“女子弄文诚可罪,那堪咏月更吟风。磨穿铁砚成何事,绣折金针却有功。”“妇人虽软眼,泪不等闲流。”弱女子能吟出如此强音,倒也难为了她。   宋人魏仲恭作的《断肠集序》里有“父母失审,不能择伉俪,乃嫁为市井民家妻”等句,因是同时代人所言,所以历来被视作定论。我总以为疑点多多。从朱淑真所受良好教育来看,是受宠女儿,物质精神优裕,“沦”为市井氓妇的可能性几近于零。魏仲恭或许道听途说,或者是善意的谎言:意欲通过贬其夫从而为朱淑真婚外情找借口。   邓红梅的考证比较靠谱:朱淑真的丈夫汪纲是和朱家门当户对的读书人,理宗时杈户部侍郎,一个颇有口碑的地方官。汪纲是出色的官员,每到一处都尽力为百姓疏河道,兴水利,“长于论事,援据古今,辨博雄劲”(《宋史・汪刚传》)。是个吏才,但绝非朱淑真理想式的文学青年。父母为爱女找寻汪纲这种“社会栋梁”型的俊才,希望她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朱淑真婚姻不幸福是不争的事实。丈夫思维被一统化,形同官场机器,文学内存条先天性缺乏。朱淑真怎么努力也克服不了内心的厌恶感。最初只是对丈夫颇有微词。委婉的诘问“共谁裁剪入新诗”,表达精神不交集的苦闷,这种不满由比较级向最高级攀升。索性直抒胸臆: “鸥鸬鸳鸯作一池,须知羽翼不相宜。东君不与花为主,何似休生连理枝”, “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鸥鸬黄叶乃影射其夫。精神的十字路口,遭遇常态红灯。凤随鸦之憾。   “从宦东西不自由,亲纬千里泪双流”,《春日书怀》直抒陪夫宦游之苦,娇娇女出身的朱淑真或许因为思双亲过度成疾,或许因为不生育丈夫纳妾,总之,家庭失和,决意回娘家居住。   独居娘家的日子,朱淑真得遇真命天子,命该发生的一切都发生了。太多的激情亟需喷发。《清平乐夏日游湖》中,MTV一对热恋情侣游玩情景:“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入怀。”不顾路人侧目,已达飞蛾扑火的忘我境界。千年后读来,犹似听到扑扑的心跳,没有生活的真实,何来如此细腻的艺术真实?   朱淑真的诗词极易引起人的丰富联想,时人皱眉“失妇德”。《古今词统》卷四说她“太纵”。夫家震怒,娘家震怒,道学家们震怒。   坊间的各种版本传到夫家,丈夫毕竟是有头有脸人物,兴师动众来问罪,娘家自知理屈,一起发难,朱淑真自绝也嫌不够,终落到“其死也,不能葬骨干地下,如青冢之可吊,并其诗为父母一火焚之,今所传者,百不一存”的惨境――激灵灵打个寒颤。理学、夫权,对才女情感和才华的荡涤与封杀,令人发指。   将心比心,女儿再失妇德,父母也不可能做得如此决绝,死都不能埋身于地。只能是,在夫家权势淫威及舆论的重磅压力下,娘家人出于自保,无奈作出的下下策。而丈夫如此丧心病狂,惟不堪戴绿帽之辱。官场机器能做出此等灭绝人性之事。如此鄙陋,岂值才女去爱!


相关文章

  • "实际神"邪教散末日谣言
  • 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12-12/18/content_2074257.htm## 大洋新闻 时间: 2012-12-18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李舒 赵琬微 王晓洁 陈翔 网上售卖的<世 ...查看


  • 花千骨,世界的末日,安魂颂的姐妹篇_3000字
  • 在地球不远处,一座如长安大小的星辰上,月华如练,风景如诗,要是让那些地球上的科学家发现,定然会被惊呆,这么大的星球上为什么会没有一个生物,而且,没有阳光的反射又为什么会有月光?!而且,还有不远处的那一座古色古香的寒冰宫,说是宫,还不如说是一 ...查看


  • 2012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
  • 1211 2012 阅 读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 Post on 12-12-10 13:06 2012年转眼将逝,处于风云变幻的科技媒体行业,我们与亿万网友一同见证了无数难忘的时刻,不管是激动的.悲伤的还是快乐的,中国人常说,"温故 ...查看


  • 徐志摩诗欣赏[最后的那一天]
  • 在春风不再回来的那一年, 在枯枝不再青条的那一天, 那时间天空再没有光照, 只黑蒙蒙的妖氛弥漫着太阳,月亮,星光死去了的空间:在一切标准推翻的那一天,在一切价值重估的那时间: 暴露在最后审判的威灵中 一切的虚伪与虚荣与虚空:赤裸裸的灵魂们匍 ...查看


  • 美国灾难片[2012]背后的中西文化差异
  • 美国灾难片<20l2>背后的中西文化差异 ●吉丹丹(河北经贸大学,河北石家庄050061) [摘要]电影中融入了文化,本文从文化的视角对美国灾难电影进行分析,探讨了美国灾难电影中所体现的以 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文化特 ...查看


  • 伊斯兰与中东石油
  • 浅谈对伊斯兰的自我调节的认识 摘要:如今,中东局势已进入动荡不安.中东地区历来是大国战略博弈的重点区域.自阿拉伯国家陷入群体性动荡以来,美国.欧洲.俄罗斯等大国或地区力量围绕中东变局纷纷进行政策与战略调整,美国中东战略调整的根本目标是既要避 ...查看


  • 数学文化论文
  •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 数学文化选修课论文 第五题 简谈数字崇拜和数字忌讳 系部:机械工程系 专业: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 班级:机修1531 学号:xxxxxx 姓名:xxxxxx 2016.6.5 摘要 简谈数字崇拜和数字忌讳主要讲述了各个数 ...查看


  • 北京网络整合营销之"世界末日"案例-诺亚商舟
  • "世界末日"的网络整合营销 早上上班打开电脑的时候,看到这样一则新闻"信世界末日",既费钱又闹笑话.然后想起了前几天逛淘宝的时候发现,很多店铺都打着"世界末日"这四个字的招聘去卖商 ...查看


  • 玛雅人有世界末日的预言吗
  • 传说2012年12月21日将是"世界末日",源于一个美国人写的书叫<玛雅预言2012>,说是玛雅人预言这天就是"世界末日".尚不知究竟有多少人相信它,但确实引来世界性议论和探讨,还有人将其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