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们的节日——春节”调研报告
高一二班 舒可晨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盛大的节日,包含其独特的习俗,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失为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最佳素材。此次春节,我深入研讨春节所包含的民俗习惯与传统文化。
一、最能体现中国传统饮食与餐桌礼仪的:团年饭
1、酒,谐音久,暗含彼此感情长长久久之意;汤圆,即团圆;糍粑(圆形),即圆满吉祥;糕点,有方有圆,预祝对方诸事,方方圆圆,圆圆满满。我们向来喜欢具有吉祥寓意的事物与习俗,在过年之际,全家人团聚的一刻,这些具有“团圆”意义的食物无疑是最佳选择。
2、团圆、欢聚——是我们在佳节时最为向往的,不论天涯海角,过年时总想着回家看看,与家人团聚。表现着中华民族儿女从不忘“根”,孝顺的优良传统。
二、最能体现人际交流与送礼模式的民俗习惯:拜年
1.“上坟”,原是指傍晚时分给祖坟烧纸钱,放鞭炮。一般在春节前几天男主人率领妻女,带着鞭炮、纸钱,向已去世的亲人讲讲话,全家人磕头拜年。我们中国人十分看重已逝人,通过烧纸钱、放鞭炮这种物质的火化,以示对祖先的缅怀,寄托对亲人的思念,并祈求祖先对后世子孙的庇佑。
2.从初一开始,人们走亲访友拜年。一家的男主人带孩子先在男方家拜年,再到女方家;女主人在家与老人招待来拜年的亲戚与孩子。在春节很多风俗习惯中,仍体现出男尊女卑,长尊幼卑的规矩。可见,
在春节这样历史悠久的节日中,传统封建意识留下了很深的痕迹。拜年时习惯带些小礼品,可能是水果,糖类,麦片,牛奶等;小孩来拜年则会受到主人送的糖果之类的。
3.“孝敬礼”。在“熟人社会”中对长辈送“孝敬礼”是很常见的一种“社会事实”。孝敬的礼物主要是高档烟酒或者保健品以及现金等。它是青年一辈向老一辈送的礼,不求回赠,象征着年轻人对老人的尊敬和感激。
4.“压岁钱”。即以钱系小儿身上,现在则是大人给小孩压岁钱。相传压岁钱来源于用彩钱穿缀铜钱置于床脚、枕边或饭锅、水缸、炕席、香炉底下的习俗,目的原是酬谢家内小神和辟邪,希望小辈长命。一般,别的亲戚(不是嫡亲家属)给压岁钱,必定会返钱给对方的孩子,面额相差无几,只图这个形式。
三、充满宗教意识的行为:拜祭神灵
1、腊月二十三日的祭灶与过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在人们的观念中,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会带着主家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同返人间。灶王爷被赋予了为天上诸神引路的职能。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主家的厨房内,继续保护和监察这家人的生活。接灶仪式是很简单的,届时只要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香就算完事。
2、当农作物收藏之后,田间农活暂告结束,人们用新米做饭、酿酒以酬谢神灵、祖先,祈求来年再获丰收,久而久之形成了一年一度的规律,这就是一年一度的“腊祭”。
3、正月初五,据说是财神爷的生日。初五凌晨放鞭炮,许多市民到归元寺烧香拜佛,求来年财源滚滚。
四、结语
春节把祭祀拜祖、年节世俗、风土人情、庆祝活动巧妙地集为一体,从而为宗法社会的和谐运转添加了润滑剂,它为具有强烈的宗法观念和情感的人们提供了一种亲情交流的契机和纽带。
时代不断更新,新的技术日益出现,但传统文化是我们永远不会摒弃的,在这样充满着节日气氛的春节里,我们强烈地感受到自己是中华儿女,是带着龙一般精神的炎黄子孙,而传统文化已烙刻在我们的心,我爱我们的节日——春节!
“我爱我们的节日——春节”调研报告
高一二班 舒可晨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盛大的节日,包含其独特的习俗,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失为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最佳素材。此次春节,我深入研讨春节所包含的民俗习惯与传统文化。
一、最能体现中国传统饮食与餐桌礼仪的:团年饭
1、酒,谐音久,暗含彼此感情长长久久之意;汤圆,即团圆;糍粑(圆形),即圆满吉祥;糕点,有方有圆,预祝对方诸事,方方圆圆,圆圆满满。我们向来喜欢具有吉祥寓意的事物与习俗,在过年之际,全家人团聚的一刻,这些具有“团圆”意义的食物无疑是最佳选择。
2、团圆、欢聚——是我们在佳节时最为向往的,不论天涯海角,过年时总想着回家看看,与家人团聚。表现着中华民族儿女从不忘“根”,孝顺的优良传统。
二、最能体现人际交流与送礼模式的民俗习惯:拜年
1.“上坟”,原是指傍晚时分给祖坟烧纸钱,放鞭炮。一般在春节前几天男主人率领妻女,带着鞭炮、纸钱,向已去世的亲人讲讲话,全家人磕头拜年。我们中国人十分看重已逝人,通过烧纸钱、放鞭炮这种物质的火化,以示对祖先的缅怀,寄托对亲人的思念,并祈求祖先对后世子孙的庇佑。
2.从初一开始,人们走亲访友拜年。一家的男主人带孩子先在男方家拜年,再到女方家;女主人在家与老人招待来拜年的亲戚与孩子。在春节很多风俗习惯中,仍体现出男尊女卑,长尊幼卑的规矩。可见,
在春节这样历史悠久的节日中,传统封建意识留下了很深的痕迹。拜年时习惯带些小礼品,可能是水果,糖类,麦片,牛奶等;小孩来拜年则会受到主人送的糖果之类的。
3.“孝敬礼”。在“熟人社会”中对长辈送“孝敬礼”是很常见的一种“社会事实”。孝敬的礼物主要是高档烟酒或者保健品以及现金等。它是青年一辈向老一辈送的礼,不求回赠,象征着年轻人对老人的尊敬和感激。
4.“压岁钱”。即以钱系小儿身上,现在则是大人给小孩压岁钱。相传压岁钱来源于用彩钱穿缀铜钱置于床脚、枕边或饭锅、水缸、炕席、香炉底下的习俗,目的原是酬谢家内小神和辟邪,希望小辈长命。一般,别的亲戚(不是嫡亲家属)给压岁钱,必定会返钱给对方的孩子,面额相差无几,只图这个形式。
三、充满宗教意识的行为:拜祭神灵
1、腊月二十三日的祭灶与过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在人们的观念中,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会带着主家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同返人间。灶王爷被赋予了为天上诸神引路的职能。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主家的厨房内,继续保护和监察这家人的生活。接灶仪式是很简单的,届时只要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香就算完事。
2、当农作物收藏之后,田间农活暂告结束,人们用新米做饭、酿酒以酬谢神灵、祖先,祈求来年再获丰收,久而久之形成了一年一度的规律,这就是一年一度的“腊祭”。
3、正月初五,据说是财神爷的生日。初五凌晨放鞭炮,许多市民到归元寺烧香拜佛,求来年财源滚滚。
四、结语
春节把祭祀拜祖、年节世俗、风土人情、庆祝活动巧妙地集为一体,从而为宗法社会的和谐运转添加了润滑剂,它为具有强烈的宗法观念和情感的人们提供了一种亲情交流的契机和纽带。
时代不断更新,新的技术日益出现,但传统文化是我们永远不会摒弃的,在这样充满着节日气氛的春节里,我们强烈地感受到自己是中华儿女,是带着龙一般精神的炎黄子孙,而传统文化已烙刻在我们的心,我爱我们的节日——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