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改变历史陷
□杨津涛
在阅读周重林和太俊林这本《茶叶战争》的时候,我恰好在逛豆瓣书店时淘到一本厦门大学周宁教授的《鸦片帝国》,后者所述甚广,探究晚清中国在西方人心中的形象,但第一章“茶与鸦片”说了很多英国人嗜茶的趣闻。
17世纪时,有一位妇人患了感冒,医生就劝她喝茶治疗,结果妇人就喝了大量昂贵的茶。当时每镑茶的售价是10英镑,大致相当于一个普通工匠半年的生活费。后来英国人不但自己学会了种茶的方法,还在印度开发了大面积的茶园,茶逐渐由奢侈品成为英国的一种大众饮料。周宁研究发现,鸦片在中国也同茶在英国一样,经过了药品、奢侈品和大众消费品三个阶段。
战争的萌芽就孕育在买茶与卖茶、买鸦片与卖鸦片的过程之中。开始的时候,英国大量从中国进口茶叶,白银源源不断地从英伦三岛流向华夏大地,中国处于绝对的出超地位。为了扭转这种贸易劣势,英国人从印度向中国走私鸦片。有资料统计,仅1830年一年,出口到中国的鸦片就有1500吨。其实早在两年前,中国进口鸦片的花费就超过了出口茶叶的所得,由出超变为入超。
茶叶在英国成了大众饮料,贵夫人们兑上牛奶、砂糖,有了闲聊时的佐料;劳苦大众喝不起咖啡、牛奶,现在有了一种廉价的饮品。但是鸦片到了中国,一方面是白银外流,道光十四年(1834年)以后,每年外流白银有3000万两,使一两银子的市价从1000文涨到1600多文;另一方面,中国吸食鸦片的人日渐增多,上至达官显贵,下至贩夫走卒,都不乏“瘾君子”,侵蚀了普通人的身体。
面对这样的情况,清廷别无选择,只能想办法来限制为害的鸦片。“海禁”当然是最行之有效的手段,但那样的话,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正常贸易也将无法维持。还有大臣相反,主张“弛禁”,也就是通过中国自己种罂粟来抵制英国人销售的鸦片。在两者间折中的办法是只针对英国人销售的鸦片采取措施。林则徐在道光十九年(1839年)以钦差大臣的身份被派到了广州,厉行禁烟。
后面发生的事情,在各种历史教科书中都占有不小的篇幅,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被“英夷”打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开口岸通商,割地赔款,从此中国开始沦为所谓“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场本质上由茶叶引起的战争,开启了中国近代史。如果往严重的一方面说,茶叶这种中国人喜闻乐见的饮料,成为近代中国为人鱼肉的导火索。
有关茶叶、鸦片和白银三者间三角关系的文章,我之前早曾读过,至于茶叶与战争的关系,也不是本书率先指出的观点。但是不可否认,周重林、太俊林这本《茶叶战争:茶叶与天朝的兴衰》是少有的系统论述这个问题的专著。这不是一本通俗读物,而是参考有上百种文献资料的学术作品。
本书主体是研究茶叶贸易在鸦片战争中的影响,但也涉及了另外两场“茶叶战争”,一个是美国独立战争,因为英国人不仅垄断了北美的茶叶贸易,每磅加收3便士的税,还把滞销的茶叶拿到北美来倾销。被迫用高价买劣质茶的北美人不干了,所以有了“波士顿倾茶事件”。还有一场是嘉靖年间的大明与蒙古之战,俺答汗率兵与汉人大打出手,为了就是开通互利双方的“茶市”。
在战争硝烟之外,穿插在书里的是一章文人与茶的趣闻,自陆羽的“惊天发现”,有了茶,到僧侣以茶传道,文人以茶会友,李白、苏轼、张岱的风流故事,让这本探讨严肃历史问题的著作,有了一丝轻松的意味。
杨津涛
(版权归"金羊网-羊城晚报"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或致电020-87133589。)
茶叶改变历史陷
□杨津涛
在阅读周重林和太俊林这本《茶叶战争》的时候,我恰好在逛豆瓣书店时淘到一本厦门大学周宁教授的《鸦片帝国》,后者所述甚广,探究晚清中国在西方人心中的形象,但第一章“茶与鸦片”说了很多英国人嗜茶的趣闻。
17世纪时,有一位妇人患了感冒,医生就劝她喝茶治疗,结果妇人就喝了大量昂贵的茶。当时每镑茶的售价是10英镑,大致相当于一个普通工匠半年的生活费。后来英国人不但自己学会了种茶的方法,还在印度开发了大面积的茶园,茶逐渐由奢侈品成为英国的一种大众饮料。周宁研究发现,鸦片在中国也同茶在英国一样,经过了药品、奢侈品和大众消费品三个阶段。
战争的萌芽就孕育在买茶与卖茶、买鸦片与卖鸦片的过程之中。开始的时候,英国大量从中国进口茶叶,白银源源不断地从英伦三岛流向华夏大地,中国处于绝对的出超地位。为了扭转这种贸易劣势,英国人从印度向中国走私鸦片。有资料统计,仅1830年一年,出口到中国的鸦片就有1500吨。其实早在两年前,中国进口鸦片的花费就超过了出口茶叶的所得,由出超变为入超。
茶叶在英国成了大众饮料,贵夫人们兑上牛奶、砂糖,有了闲聊时的佐料;劳苦大众喝不起咖啡、牛奶,现在有了一种廉价的饮品。但是鸦片到了中国,一方面是白银外流,道光十四年(1834年)以后,每年外流白银有3000万两,使一两银子的市价从1000文涨到1600多文;另一方面,中国吸食鸦片的人日渐增多,上至达官显贵,下至贩夫走卒,都不乏“瘾君子”,侵蚀了普通人的身体。
面对这样的情况,清廷别无选择,只能想办法来限制为害的鸦片。“海禁”当然是最行之有效的手段,但那样的话,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正常贸易也将无法维持。还有大臣相反,主张“弛禁”,也就是通过中国自己种罂粟来抵制英国人销售的鸦片。在两者间折中的办法是只针对英国人销售的鸦片采取措施。林则徐在道光十九年(1839年)以钦差大臣的身份被派到了广州,厉行禁烟。
后面发生的事情,在各种历史教科书中都占有不小的篇幅,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被“英夷”打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开口岸通商,割地赔款,从此中国开始沦为所谓“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场本质上由茶叶引起的战争,开启了中国近代史。如果往严重的一方面说,茶叶这种中国人喜闻乐见的饮料,成为近代中国为人鱼肉的导火索。
有关茶叶、鸦片和白银三者间三角关系的文章,我之前早曾读过,至于茶叶与战争的关系,也不是本书率先指出的观点。但是不可否认,周重林、太俊林这本《茶叶战争:茶叶与天朝的兴衰》是少有的系统论述这个问题的专著。这不是一本通俗读物,而是参考有上百种文献资料的学术作品。
本书主体是研究茶叶贸易在鸦片战争中的影响,但也涉及了另外两场“茶叶战争”,一个是美国独立战争,因为英国人不仅垄断了北美的茶叶贸易,每磅加收3便士的税,还把滞销的茶叶拿到北美来倾销。被迫用高价买劣质茶的北美人不干了,所以有了“波士顿倾茶事件”。还有一场是嘉靖年间的大明与蒙古之战,俺答汗率兵与汉人大打出手,为了就是开通互利双方的“茶市”。
在战争硝烟之外,穿插在书里的是一章文人与茶的趣闻,自陆羽的“惊天发现”,有了茶,到僧侣以茶传道,文人以茶会友,李白、苏轼、张岱的风流故事,让这本探讨严肃历史问题的著作,有了一丝轻松的意味。
杨津涛
(版权归"金羊网-羊城晚报"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或致电020-87133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