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源和放射性装置的分类

放射源和放射性装置的分类

内部培训资料,仅供参考

上海博优测试技术有限公司 杨淑兰 咨询电话:[1**********] 2012年11月

放射源和放射性装置的分类

2005年12月1日施行的《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明确,国家对放射源和射线装置实行分类管理。随后,国家环保部先后发布实施了《放射源分类办法》和《射线装置分类办法》,分别对放射源和射线装置进行分类。在分类基础上,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目录》对核技术应用及核技术应用项目退役的环境影响评价级别进行分类。 1.放射源分类

《放射源分类办法》将放射源按照其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从高到低将放射源分为Ⅰ、Ⅱ、Ⅲ、Ⅳ、Ⅴ类,V类源的下限活度值为该种核素的豁免活度。Ⅰ类放射源为极高危险源,在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分钟到1小时就可致人死亡;Ⅱ类放射源为高危险源,在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小时至几天可致人死亡;Ⅲ类放射源为危险源,在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小时就可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接触几天至几周也可致人死亡;Ⅳ类放射源为低危险源,基本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但对长时间、近距离接触这些放射源的人可能造成可恢复的临时性损伤;Ⅴ类放射源为极低危险源,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

上述放射源分类原则对密封源适用。

常见放射源分类简表

根据《放射源分类办法》(环保总局05年62号公告),对常用不同核素的64种放射源按下列表进行分类:

2.核素份额不明的混合源,按其危险度最大的核素分类,其总活度视为该核素的活度。

2.非密封源分类

《放射源分类办法》参照放射源分类原则对非密封源也进行分类。非密封源工作场所按放射性核素日等效最大操作量分为甲、乙、丙三级,具体分级标准见《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标准》(GB 18871-2002)。

甲级非密封源工作场所的安全管理参照Ⅰ类放射源。

乙级和丙级非密封源工作场所的安全管理参照Ⅱ、Ⅲ类放射源。 3.射线装置分类

《射线装置分类办法》根据射线装置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可能造成危害的程度,从高到低将射线装置分为Ⅰ类、Ⅱ类、Ⅲ类。按照使用用途分医用射线装置和非医用射线装置。Ⅰ类为高危险射线装置,事故时可以使短时间受照射人员产生严重放射损伤,甚至死亡,或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Ⅱ类为中危险射线装置,事故时可以使受照人员产生较严重放射损伤,大剂量照射甚至导致死亡。Ⅲ类为低危险射线装置,事故时一般不会造成受照人员的放射损伤。

射线装置分类表

依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 2006年 第26号,对射线装置分类如下:

4.环境影响评价级别分类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目录》规定,在核技术应用方面,生产放射性同位素的(制备PET用放射性药物的除外),使用I 类放射源的(医疗使用的除外),销售(含建造)、使用I 类射线装置的,甲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的项目必须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制备PET 用放射性药物的,销售I 类、II 类、III 类放射源的,销售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医疗使用I 类放射源的,使用II 类、III 类放射源的,生产、销售、使用II 类射线装置的,乙、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的项目必须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销售、使用IV 类、V 类放射源的,生产、销售、使用III 类射线装置的项目必须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在核技术应用项目退役方面,生产放射性同位素的(制备PET 用放射性药物的除外),甲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的项目退役必须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制备PET 用放射性药物的,乙、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使用I 类、II 类、III 类放射源,使用I 类、II类射线装置存在污染的项目退役必须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放射源和放射性装置的分类

内部培训资料,仅供参考

上海博优测试技术有限公司 杨淑兰 咨询电话:[1**********] 2012年11月

放射源和放射性装置的分类

2005年12月1日施行的《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明确,国家对放射源和射线装置实行分类管理。随后,国家环保部先后发布实施了《放射源分类办法》和《射线装置分类办法》,分别对放射源和射线装置进行分类。在分类基础上,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目录》对核技术应用及核技术应用项目退役的环境影响评价级别进行分类。 1.放射源分类

《放射源分类办法》将放射源按照其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从高到低将放射源分为Ⅰ、Ⅱ、Ⅲ、Ⅳ、Ⅴ类,V类源的下限活度值为该种核素的豁免活度。Ⅰ类放射源为极高危险源,在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分钟到1小时就可致人死亡;Ⅱ类放射源为高危险源,在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小时至几天可致人死亡;Ⅲ类放射源为危险源,在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小时就可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接触几天至几周也可致人死亡;Ⅳ类放射源为低危险源,基本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但对长时间、近距离接触这些放射源的人可能造成可恢复的临时性损伤;Ⅴ类放射源为极低危险源,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

上述放射源分类原则对密封源适用。

常见放射源分类简表

根据《放射源分类办法》(环保总局05年62号公告),对常用不同核素的64种放射源按下列表进行分类:

2.核素份额不明的混合源,按其危险度最大的核素分类,其总活度视为该核素的活度。

2.非密封源分类

《放射源分类办法》参照放射源分类原则对非密封源也进行分类。非密封源工作场所按放射性核素日等效最大操作量分为甲、乙、丙三级,具体分级标准见《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标准》(GB 18871-2002)。

甲级非密封源工作场所的安全管理参照Ⅰ类放射源。

乙级和丙级非密封源工作场所的安全管理参照Ⅱ、Ⅲ类放射源。 3.射线装置分类

《射线装置分类办法》根据射线装置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可能造成危害的程度,从高到低将射线装置分为Ⅰ类、Ⅱ类、Ⅲ类。按照使用用途分医用射线装置和非医用射线装置。Ⅰ类为高危险射线装置,事故时可以使短时间受照射人员产生严重放射损伤,甚至死亡,或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Ⅱ类为中危险射线装置,事故时可以使受照人员产生较严重放射损伤,大剂量照射甚至导致死亡。Ⅲ类为低危险射线装置,事故时一般不会造成受照人员的放射损伤。

射线装置分类表

依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 2006年 第26号,对射线装置分类如下:

4.环境影响评价级别分类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目录》规定,在核技术应用方面,生产放射性同位素的(制备PET用放射性药物的除外),使用I 类放射源的(医疗使用的除外),销售(含建造)、使用I 类射线装置的,甲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的项目必须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制备PET 用放射性药物的,销售I 类、II 类、III 类放射源的,销售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医疗使用I 类放射源的,使用II 类、III 类放射源的,生产、销售、使用II 类射线装置的,乙、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的项目必须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销售、使用IV 类、V 类放射源的,生产、销售、使用III 类射线装置的项目必须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在核技术应用项目退役方面,生产放射性同位素的(制备PET 用放射性药物的除外),甲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的项目退役必须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制备PET 用放射性药物的,乙、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使用I 类、II 类、III 类放射源,使用I 类、II类射线装置存在污染的项目退役必须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相关文章

  • 常见放射源分类简表
  • 常见放射源分类简表 根据<放射源分类办法>(环保总局05年62号公告),对常用不同核素的64种放射源按下列表进行分类: 1 2 注:1.Am-241用于固定式烟雾报警器时的豁免值为1×105贝可. 2.核素份额不明的混合源,按其 ...查看


  • 辐射安全许可证延续申请表
  • 辐射安全许可证延 续 申 请 表 申请文号: 申请单位 (盖章) 申请日期 填 表 说 明 一.本表用于申请延续辐射工作安全许可证,此表一式两份,许可证审批机关及其下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各存一份备案. 二.申请表封面右上角框内内容由环境 ...查看


  • 关于发布射线装置分类办法的公告
  • 关于发布射线装置分类办法的公告 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令第449号)关于射线装置实行分类管理的规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卫生部组织制定了<射线装置分类办法>,现予发布. (此公告业经卫生部 ...查看


  • 医疗器械分类之第三类列表
  • 日前,奥咨达医疗器械服务机构对医疗器械分级进行统计整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医疗器械进行分类管理,不是分级.共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指,通过常规管理足以保证其安全性.有效性的医疗器械. 第二类是指,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应当加以控制的医疗器械 ...查看


  • 环境影响评价新旧分类管理名录对比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新旧对比) 环评类别 报 告 书 项目类别 报 告 表 登记表 调整情况 A 水利 1.水库 库容 1000 万立方米及以上:涉及 其他 环境敏感区的 新建 5 万亩及以上:改造 30 万亩 其他 及以上 ...查看


  • 放射性废物管理规定GB14500
  • GB14500-2002放射性废物管理规定 前 言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均为强制性的. 本标准是Gl314500-1993的修订版.除r按(;RATI.} 1999的规定对标准格式作厂相应修改 外,新版作1如下主要修改: 'T',新编呀了& ...查看


  • 辐射安全自查报告
  • 辐射安全自查报告 一.法律依据与编写要求 l 法律依据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第四十二条规定"辐射工作单位应当编写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状况年度评估报告,于每年1月31日前报原发证机关.年 ...查看


  • 放射源规章制度(环保汇编)
  • 放射源管理制度目录 目 录 一. 操作规程 二. 放射性同位素使用登记制度 三. 辐射防护安全保卫制度 四. 岗位责任制 五. 监测方案 六. 人员培训制度 七. 设备检修维护制度 八. 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九. 废旧源处置方案 1 3 5 ...查看


  • 放射源装置安全操作规程
  • 含源设备操作规程 1. 含放射源装置的使用场所进出口处粘贴电离辐射警示标志. 2. 辐射工作场所加强通风. 3. 熟悉放射源装置性能特点.操作方法.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要求操作 4. 操作人员穿戴好防护用品,工作人员操作时必须佩带个人剂量计.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