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教学论》教案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班级:
学号:
姓名:邓艾艾
11级思政甲班 [1**********]
期中教案
一、授课班级:****班
二、科目: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教学论
三、课题:第一章 第一节《中学政治课设置的
理论基础》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掌握中学政治课设置的理论
基础,并且使学生理解其中的一些专业
名词,以达到理解并记忆的教学效果;
(二)能力目标:学会分析和运用理论来解决
问题,这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最直接、最
有效的方式之一;
(三)情感目标:使学生树立健康的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明白中学政治课设置
的来源和理论基础。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45分钟)
六、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教会学生理解掌握中学政治
课设置的三个理论基础,即哲学基础、
心理学基础、社会学基础;
(二)教学难点:使学生了解并理解这三个基
础中的几个专业名词和其深层次含义。
七、教学设想
1、 讲授前老师了解并掌握所教学生的个人情
况,阅读资料,查找资料,了解当代学生
对《中学政治课设置的理论基础》有什么
样的看法或理解;
2、 讲授中通过举例子唤起学生以前上思想品
德课的记忆及其方法,再引出为什么要上
思想品德课这门课程,并解释设置这门课
程的理论来源和基础,即本节课的主要内
容。
3、 利用教材及课外图片、名人名言,使学生
深刻理解所教授的内容;
4、 联系学生实际上课情况与经验,引导他们
深刻理解思想品德课设置的必要性及其设
置来源的理论基础,再适当拓展一些课外
知识,使学生积极主动配合,顺利完成本
节课内容。
八、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
(一) 导入新课
课程的理论基础,是事关课程发展大局和
基本方向的基础。
我国中学政治课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特定的
社会条件下哲学、教育心理学和社会学基础。
(二)讲解内容知识、概念
一、中学政治课程的哲学基础
1、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
2、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3、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观
4、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二、中学政治课程的心理学基础
1、行为主义心理学
2、认知主义心理学
3、人本主义心理学
三、中学政治课程的社会学基础
1、功能理论
2、冲突理论
3、解释理论
(三)总结上课内容(课堂小结)
1、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课程的设置以
及课程编制过程;
2、学校课程总离不开社会文化;
3、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既
传递和复制社会文化,同时也受到社会文化尤其是意识形态的规范制约。
(四)课后作业
1、中学政治课设置的理论基础?
2、对中学政治课价值观的思考?
《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教学论》教案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班级:
学号:
姓名:邓艾艾
11级思政甲班 [1**********]
期中教案
一、授课班级:****班
二、科目: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教学论
三、课题:第一章 第一节《中学政治课设置的
理论基础》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掌握中学政治课设置的理论
基础,并且使学生理解其中的一些专业
名词,以达到理解并记忆的教学效果;
(二)能力目标:学会分析和运用理论来解决
问题,这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最直接、最
有效的方式之一;
(三)情感目标:使学生树立健康的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明白中学政治课设置
的来源和理论基础。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45分钟)
六、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教会学生理解掌握中学政治
课设置的三个理论基础,即哲学基础、
心理学基础、社会学基础;
(二)教学难点:使学生了解并理解这三个基
础中的几个专业名词和其深层次含义。
七、教学设想
1、 讲授前老师了解并掌握所教学生的个人情
况,阅读资料,查找资料,了解当代学生
对《中学政治课设置的理论基础》有什么
样的看法或理解;
2、 讲授中通过举例子唤起学生以前上思想品
德课的记忆及其方法,再引出为什么要上
思想品德课这门课程,并解释设置这门课
程的理论来源和基础,即本节课的主要内
容。
3、 利用教材及课外图片、名人名言,使学生
深刻理解所教授的内容;
4、 联系学生实际上课情况与经验,引导他们
深刻理解思想品德课设置的必要性及其设
置来源的理论基础,再适当拓展一些课外
知识,使学生积极主动配合,顺利完成本
节课内容。
八、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
(一) 导入新课
课程的理论基础,是事关课程发展大局和
基本方向的基础。
我国中学政治课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特定的
社会条件下哲学、教育心理学和社会学基础。
(二)讲解内容知识、概念
一、中学政治课程的哲学基础
1、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
2、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3、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观
4、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二、中学政治课程的心理学基础
1、行为主义心理学
2、认知主义心理学
3、人本主义心理学
三、中学政治课程的社会学基础
1、功能理论
2、冲突理论
3、解释理论
(三)总结上课内容(课堂小结)
1、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课程的设置以
及课程编制过程;
2、学校课程总离不开社会文化;
3、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既
传递和复制社会文化,同时也受到社会文化尤其是意识形态的规范制约。
(四)课后作业
1、中学政治课设置的理论基础?
2、对中学政治课价值观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