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体态语言与对外汉语教学

理论经纬

教师体态语言与对外汉语教学

◎孔雪梅

在一切教学活动中,课堂的教学效果是教师多方面素质的综合体现。教师教学艺术水平的高与低,教学语言运用得当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学的实效性。教育传播学理论认为,教师的教学语言是教学活动的第一要素和教学过程的首要环节,教学语言又是一个完整一体的多维流动而又内涵丰富的信息符号传播系统:它包括有声的口头语言、无声的体态语言、直观的图象语言、实体的教具语言、传神的表情语言和外在的仪表语言等,概而言之可分为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两个符号大类。笔者这里强调的是作为有声语言从属辅助性的体态语言,即在课堂上经常运用而又易被忽视的“态势语”,或谓之行为语言,在课堂教学活动特别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特殊功能。

一、体态语言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特殊地位和效应(一)体态教学语言的特殊效应取决于汉语言文字的独有文化属性

众所周知,汉字是由笔画、部件组成的象形文字,不同的笔画或部件按一定规则组合起来,构成汉字独有特色的方块式符号;汉字又是一种表意性的文字符号,即每个方块字基本上记录了一个单音的语素,这与只有寥寥数笔以线形方式排列的拼音文字相比有着明显的不同。汉文字的表现形式和书写方式,对于以拼音文字为母语的学习者来说,是一套完全陌生的书写符号系统,因而难认、难记、难写。但作为以非线性方块体为形态的汉字,又有它自己的可取之处和鲜明的特点,即每一个字都像一幅图画,可让人收到“过目难忘”、“一见钟情”的效果。所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的体态语言运用有着较大的发挥空间,这是由于人的形体语言可较多并较好的相对于象形文字的表现形态所致,“体态语”这一教学手段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由此可见。譬如,象形文字的“山”、“水”、“田”、“火”、“口”、“心”等文字符号的教学,通过细讲其文字的演变步骤及过程,再加之教师授课中的手势和姿态表演,并辅之以板书和挂图等语言形式的配合,学习者就比较容易接受和理解,其实效性显然优之于教师单纯口头表达的听觉效果。同样对会意字的教学也离不开教师体态表现与口头语言及板书语言的配合。如“情”字,情者,多是年轻人的事情,谈情说爱是离不开心的,所以其部件组合“青”字边旁设有竖“心”;“爱”字的繁体字“愛”,部首宝字盖上好像男女温馨的爱巢小屋,宝字盖下设有“心”,而且为表示“心”中爱的执着又交插有“力”字,其部件组合“力”之右有“捺”,似一把锐利的钢刀,象征着对“愛”

的卫护。简体的“爱”字也一样,宝字盖下意关“友”情,诠释其意,“力”上一“横”,代表着对情与爱的责任感,而“力”之右边旁一“捺”,仍与繁体字“愛”一样代表着对“爱”的呵护不改初衷。至于形声字如“鸣”、“叫”、“吃”、“喝”、“平”、“分”等,也均可通过教师的体态语言给以生动形象的表达。实践证明:教师体态语言是教师内心状态的外在行为表现,可直接诉诸于学生的视觉器官,它明显的直观性,准确地说它的视觉全息性,是对听觉系统即有声语言符号的密切配合,尤其有助于和有利于对外汉语教学。之所以这样讲,是由于汉语言文字的形式美感和独有文化属性所决定的。因此可说,这一语言形式如果用得科学、恰切和艺术,可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不同国别和母语体系的学生突破语言学习障碍而使教学过程化难为易,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体态语言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特殊效应取决于世界不同语系共拥的情感互通

“感人深者,莫先乎情。”人类是具有感情的高级智能动物,人的语言“始于言”、“切于声”、“深于义”,但却有一个“情”字贯通始终。心理科学认为,任何人的认识活动,都是“通情达理”的,都伴随着一定的情感,是在情感的启动下进行的。因此可说,教学态势语中的情态语言是课堂教学语言艺术化的核心所在。何谓情态教学语言,就是通过面部肌肉变化以及眉、眼、口、鼻的活动和形状变化的表达而传递的言语信息。在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情感因素对教学效果起着明显的作用。心理学实验告诉我们,在可以产生各种情态符号的面部器官中,眼睛是最重要的器官,它具有传递信息,交流情感,表达意向的作用。常识讲道,人们会说话的不仅是嘴巴,还有眼睛,“眼睛”是人的第二个“嘴巴”,是最富于表现力的一种体态语言。教育对象——学生可以从老师含情善变的眼神中,见其内含的情意、心理变化、学识教养、情操品格及其审美意向,从而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受到深刻的启示和教益。正如泰戈尔所说:“眼睛的语言,在表情上是无穷无尽的。”眼神,对学生有着启迪、激励、鼓舞和唤醒的透视和辐射效应,它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对来自不同国别和运用各种母语的学生尤其有着情感的相互沟通和感染作用。

(三)体态语言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特殊功能还取决于课堂上学习者关注的心理首因效应

社会心理学研究提示,当面对一系列信息反映去认识某

一认知对象时,最初的信息往往会最被重视和强化,这便是

2008.08

理论经纬

人的审美注意在心理上“先入为主”的“首因效应”。也就是说,学生与教师最初接触时,对其表情、姿态、身材、仪表、年龄、服饰和气质、风度等所谓细节是十分关注的。因此,包括教师形态、情态和仪态在内的体态行为语言,对学生特别对来华留学生来讲不可小视。因为对存有相对语言障碍的他们,教师的体态语言无疑是不言的第一教材。教师课堂上的体态语言可能并非是完全正确的、全面的,但却是最鲜明、最生动和最富于感染力的,影响也是最为持久的,并且决定着今后双边交流的效果和深度。从而,再次说明在以口头语言和板书语言为主的对外汉语教学中,体态语有着不可忽视和替代的位置,它在冲破语言障碍,推动由第一语言(母语)向第二语言(客语)的转承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泛言之,这也是我国京剧艺术对外演出或出国访问演出时,为什么要推出以体态表演为主的“三岔口”、“闹天宫”等武打剧目的缘故,当然也是在国外倍受观众欢迎的原因所在。

二、体态语言在对外汉语教学运用中的原则和技巧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别恩长期的实验和研究表明:信息传播的总效果等于7%的语言文字+38%的语调语速+55%的表情和动作。表情和动作在面对面的教学情境中,有着比人的声音更容易传情达意的功能,即使运用科学化的教材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也不可缺少体态教学语言的有机协调和密切配合。在以来华留学生为主要对象的对外汉语教学活动中,体态语言有着传递交流信息,营造良好课堂气氛,优化教学管理秩序,展示教师风采和凸显教学特色的重要作用。然而,令人不可忽视的是,在教学活动包括对外汉语教学中,体态语言却不可失控地发挥和随意性地使用。它应受到一定的科学原则和表现技巧制约,否则将会适得其反,事与愿违。根据本人的教学实践和切身体会,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一)要认真遵循体态教学语言的运用原则

首先要注意科学把握学生的接受心理规律,保持体态语言在运用上的得体和适度,做到与口头教学语言的协调配合,特别要在“适度”上下功夫。一是手势、表情和动作语言,要因课制宜、因人而宜,做到有的放矢并有计划地纳入教案,并进行充分的课前准备和精细的授课设计,检验其是否有比较准确的演绎性和明确的意向表达效果,切不可随意运用、盲目发挥,以防语言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模糊性和误导作用;二是要妙用而不滥用体态语言。手势与动作语言的使用不宜过多,表演不可过分,以免影响整个教学流程和学生在课堂上的精力集中;切忌庸俗化、戏剧化和哗众取宠表演,这样不仅达不到应有的教学目的,增强不了教学效果,反而会造成学生接受中的逆反心理,产生嬉戏课堂的负面效应。三是使用体态教学语言要注意学生所在国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不同的文化背景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和不同的行为语言,其间包括不同的注视方式及面部表情含义等方面的大同小异或大不相同。社会心理学实验表明,世界上不同的文化圈里人有着不同的眼神。如在美国,假若一个女人较长时间地注视一位男子,就等于是在作言辞上的亲近,而对男人

2008.08

来说则又不然。在美国,男人们除非得到女人行为语言上的允许,否则,不管时间长短,男人们注视女人是不能允许的。那么在别的国家或地区则又另当别论。属于情态语言的面部表情不仅体现一个人的精神和情绪,而且还有着极大的可塑性。当表情再结合头部的动作时,其含义变化就更多了。如中国讲究“摇头不算点头算”,而在阿尔巴尔亚等巴尔干地区的国家则恰恰相反,印度也有上下点头表于“不是”,而以左右摇头表示“是”的习惯。如不懂其文化背景,不仅会把来华学习者搞得晕头转向,甚至会产生歧义,令人误解。

(二)要科学地把握体态教学语言的运用技巧

体态语言是丰富多彩的,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不仅要把握适度,而且在各类型的语言符号使用频率和比例搭配上,还要讲科学、用技巧:一要合理使用姿态语言。姿态语言是指通过身体躯干和四肢的动作变化来传达信息符号,主要包括站姿、行姿、坐姿和手势动作。对姿态语言运用的基本要求是,亲切和蔼、举止大方、情绪饱满、姿态端庄和达意明确。在姿态语言的使用中,手势语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而且是在各种教学体态语言中变化最快、最多的,也是表达最为充分的,关键时有可替代口头语言的作用。二要善于使用情态语言。目光是一种最富于表现力的教学语言,一个优秀的教师切记在课堂上不可“目中无人”,要注意善于发挥“眼神”的传情作用。三要注意教师仪态语言的运用,腿的走势也会说话,体姿步态都应注意。因为教师的外表和仪态,虽是人的外在因素,但在课堂内外却无时不在向学生展示一个教师的形象和风度,表现出人的修养、情操和文化内涵,是影响教学效果的潜在因素。

(三)要重视加强教学体态语言运用的文化修养和知识积淀

诚然,体态语言在教学活动特别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但它较之口头表达语言来讲,在使用原则和运用技巧上却有着更加严格的要求。首先要求教师在教学思想、专业知识、授课技巧和师德品格等方面有比较全面、深厚的修养,同时在体态语言的科学运用和艺术表现上要有较为系统的理论学习、长期的教学实践和自我锻炼,这样才能使口头教学语言与体态语言、板书语言等融为一体,才能达到应有的教学目的和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对外汉语教师尤其应当重视的是,要切实加强中外文化、历史和地理知识修养,否则要克服文化和语系制约带来的行为语言上的言词障碍是十分困难的。参考文献:

[1][汉]许慎.说文解字[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2]翟汛.汉字・汉语・汉文化[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

[3]冯广艺.教师通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4][美]尤里斯・法斯特.独具慧眼—从身体语言精解人意[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1.

(孔雪梅  北京华文学院)

14

odern chinese

理论经纬

教师体态语言与对外汉语教学

◎孔雪梅

在一切教学活动中,课堂的教学效果是教师多方面素质的综合体现。教师教学艺术水平的高与低,教学语言运用得当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学的实效性。教育传播学理论认为,教师的教学语言是教学活动的第一要素和教学过程的首要环节,教学语言又是一个完整一体的多维流动而又内涵丰富的信息符号传播系统:它包括有声的口头语言、无声的体态语言、直观的图象语言、实体的教具语言、传神的表情语言和外在的仪表语言等,概而言之可分为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两个符号大类。笔者这里强调的是作为有声语言从属辅助性的体态语言,即在课堂上经常运用而又易被忽视的“态势语”,或谓之行为语言,在课堂教学活动特别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特殊功能。

一、体态语言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特殊地位和效应(一)体态教学语言的特殊效应取决于汉语言文字的独有文化属性

众所周知,汉字是由笔画、部件组成的象形文字,不同的笔画或部件按一定规则组合起来,构成汉字独有特色的方块式符号;汉字又是一种表意性的文字符号,即每个方块字基本上记录了一个单音的语素,这与只有寥寥数笔以线形方式排列的拼音文字相比有着明显的不同。汉文字的表现形式和书写方式,对于以拼音文字为母语的学习者来说,是一套完全陌生的书写符号系统,因而难认、难记、难写。但作为以非线性方块体为形态的汉字,又有它自己的可取之处和鲜明的特点,即每一个字都像一幅图画,可让人收到“过目难忘”、“一见钟情”的效果。所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的体态语言运用有着较大的发挥空间,这是由于人的形体语言可较多并较好的相对于象形文字的表现形态所致,“体态语”这一教学手段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由此可见。譬如,象形文字的“山”、“水”、“田”、“火”、“口”、“心”等文字符号的教学,通过细讲其文字的演变步骤及过程,再加之教师授课中的手势和姿态表演,并辅之以板书和挂图等语言形式的配合,学习者就比较容易接受和理解,其实效性显然优之于教师单纯口头表达的听觉效果。同样对会意字的教学也离不开教师体态表现与口头语言及板书语言的配合。如“情”字,情者,多是年轻人的事情,谈情说爱是离不开心的,所以其部件组合“青”字边旁设有竖“心”;“爱”字的繁体字“愛”,部首宝字盖上好像男女温馨的爱巢小屋,宝字盖下设有“心”,而且为表示“心”中爱的执着又交插有“力”字,其部件组合“力”之右有“捺”,似一把锐利的钢刀,象征着对“愛”

的卫护。简体的“爱”字也一样,宝字盖下意关“友”情,诠释其意,“力”上一“横”,代表着对情与爱的责任感,而“力”之右边旁一“捺”,仍与繁体字“愛”一样代表着对“爱”的呵护不改初衷。至于形声字如“鸣”、“叫”、“吃”、“喝”、“平”、“分”等,也均可通过教师的体态语言给以生动形象的表达。实践证明:教师体态语言是教师内心状态的外在行为表现,可直接诉诸于学生的视觉器官,它明显的直观性,准确地说它的视觉全息性,是对听觉系统即有声语言符号的密切配合,尤其有助于和有利于对外汉语教学。之所以这样讲,是由于汉语言文字的形式美感和独有文化属性所决定的。因此可说,这一语言形式如果用得科学、恰切和艺术,可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不同国别和母语体系的学生突破语言学习障碍而使教学过程化难为易,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体态语言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特殊效应取决于世界不同语系共拥的情感互通

“感人深者,莫先乎情。”人类是具有感情的高级智能动物,人的语言“始于言”、“切于声”、“深于义”,但却有一个“情”字贯通始终。心理科学认为,任何人的认识活动,都是“通情达理”的,都伴随着一定的情感,是在情感的启动下进行的。因此可说,教学态势语中的情态语言是课堂教学语言艺术化的核心所在。何谓情态教学语言,就是通过面部肌肉变化以及眉、眼、口、鼻的活动和形状变化的表达而传递的言语信息。在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情感因素对教学效果起着明显的作用。心理学实验告诉我们,在可以产生各种情态符号的面部器官中,眼睛是最重要的器官,它具有传递信息,交流情感,表达意向的作用。常识讲道,人们会说话的不仅是嘴巴,还有眼睛,“眼睛”是人的第二个“嘴巴”,是最富于表现力的一种体态语言。教育对象——学生可以从老师含情善变的眼神中,见其内含的情意、心理变化、学识教养、情操品格及其审美意向,从而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受到深刻的启示和教益。正如泰戈尔所说:“眼睛的语言,在表情上是无穷无尽的。”眼神,对学生有着启迪、激励、鼓舞和唤醒的透视和辐射效应,它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对来自不同国别和运用各种母语的学生尤其有着情感的相互沟通和感染作用。

(三)体态语言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特殊功能还取决于课堂上学习者关注的心理首因效应

社会心理学研究提示,当面对一系列信息反映去认识某

一认知对象时,最初的信息往往会最被重视和强化,这便是

2008.08

理论经纬

人的审美注意在心理上“先入为主”的“首因效应”。也就是说,学生与教师最初接触时,对其表情、姿态、身材、仪表、年龄、服饰和气质、风度等所谓细节是十分关注的。因此,包括教师形态、情态和仪态在内的体态行为语言,对学生特别对来华留学生来讲不可小视。因为对存有相对语言障碍的他们,教师的体态语言无疑是不言的第一教材。教师课堂上的体态语言可能并非是完全正确的、全面的,但却是最鲜明、最生动和最富于感染力的,影响也是最为持久的,并且决定着今后双边交流的效果和深度。从而,再次说明在以口头语言和板书语言为主的对外汉语教学中,体态语有着不可忽视和替代的位置,它在冲破语言障碍,推动由第一语言(母语)向第二语言(客语)的转承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泛言之,这也是我国京剧艺术对外演出或出国访问演出时,为什么要推出以体态表演为主的“三岔口”、“闹天宫”等武打剧目的缘故,当然也是在国外倍受观众欢迎的原因所在。

二、体态语言在对外汉语教学运用中的原则和技巧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别恩长期的实验和研究表明:信息传播的总效果等于7%的语言文字+38%的语调语速+55%的表情和动作。表情和动作在面对面的教学情境中,有着比人的声音更容易传情达意的功能,即使运用科学化的教材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也不可缺少体态教学语言的有机协调和密切配合。在以来华留学生为主要对象的对外汉语教学活动中,体态语言有着传递交流信息,营造良好课堂气氛,优化教学管理秩序,展示教师风采和凸显教学特色的重要作用。然而,令人不可忽视的是,在教学活动包括对外汉语教学中,体态语言却不可失控地发挥和随意性地使用。它应受到一定的科学原则和表现技巧制约,否则将会适得其反,事与愿违。根据本人的教学实践和切身体会,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一)要认真遵循体态教学语言的运用原则

首先要注意科学把握学生的接受心理规律,保持体态语言在运用上的得体和适度,做到与口头教学语言的协调配合,特别要在“适度”上下功夫。一是手势、表情和动作语言,要因课制宜、因人而宜,做到有的放矢并有计划地纳入教案,并进行充分的课前准备和精细的授课设计,检验其是否有比较准确的演绎性和明确的意向表达效果,切不可随意运用、盲目发挥,以防语言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模糊性和误导作用;二是要妙用而不滥用体态语言。手势与动作语言的使用不宜过多,表演不可过分,以免影响整个教学流程和学生在课堂上的精力集中;切忌庸俗化、戏剧化和哗众取宠表演,这样不仅达不到应有的教学目的,增强不了教学效果,反而会造成学生接受中的逆反心理,产生嬉戏课堂的负面效应。三是使用体态教学语言要注意学生所在国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不同的文化背景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和不同的行为语言,其间包括不同的注视方式及面部表情含义等方面的大同小异或大不相同。社会心理学实验表明,世界上不同的文化圈里人有着不同的眼神。如在美国,假若一个女人较长时间地注视一位男子,就等于是在作言辞上的亲近,而对男人

2008.08

来说则又不然。在美国,男人们除非得到女人行为语言上的允许,否则,不管时间长短,男人们注视女人是不能允许的。那么在别的国家或地区则又另当别论。属于情态语言的面部表情不仅体现一个人的精神和情绪,而且还有着极大的可塑性。当表情再结合头部的动作时,其含义变化就更多了。如中国讲究“摇头不算点头算”,而在阿尔巴尔亚等巴尔干地区的国家则恰恰相反,印度也有上下点头表于“不是”,而以左右摇头表示“是”的习惯。如不懂其文化背景,不仅会把来华学习者搞得晕头转向,甚至会产生歧义,令人误解。

(二)要科学地把握体态教学语言的运用技巧

体态语言是丰富多彩的,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不仅要把握适度,而且在各类型的语言符号使用频率和比例搭配上,还要讲科学、用技巧:一要合理使用姿态语言。姿态语言是指通过身体躯干和四肢的动作变化来传达信息符号,主要包括站姿、行姿、坐姿和手势动作。对姿态语言运用的基本要求是,亲切和蔼、举止大方、情绪饱满、姿态端庄和达意明确。在姿态语言的使用中,手势语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而且是在各种教学体态语言中变化最快、最多的,也是表达最为充分的,关键时有可替代口头语言的作用。二要善于使用情态语言。目光是一种最富于表现力的教学语言,一个优秀的教师切记在课堂上不可“目中无人”,要注意善于发挥“眼神”的传情作用。三要注意教师仪态语言的运用,腿的走势也会说话,体姿步态都应注意。因为教师的外表和仪态,虽是人的外在因素,但在课堂内外却无时不在向学生展示一个教师的形象和风度,表现出人的修养、情操和文化内涵,是影响教学效果的潜在因素。

(三)要重视加强教学体态语言运用的文化修养和知识积淀

诚然,体态语言在教学活动特别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但它较之口头表达语言来讲,在使用原则和运用技巧上却有着更加严格的要求。首先要求教师在教学思想、专业知识、授课技巧和师德品格等方面有比较全面、深厚的修养,同时在体态语言的科学运用和艺术表现上要有较为系统的理论学习、长期的教学实践和自我锻炼,这样才能使口头教学语言与体态语言、板书语言等融为一体,才能达到应有的教学目的和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对外汉语教师尤其应当重视的是,要切实加强中外文化、历史和地理知识修养,否则要克服文化和语系制约带来的行为语言上的言词障碍是十分困难的。参考文献:

[1][汉]许慎.说文解字[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2]翟汛.汉字・汉语・汉文化[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

[3]冯广艺.教师通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4][美]尤里斯・法斯特.独具慧眼—从身体语言精解人意[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1.

(孔雪梅  北京华文学院)

14

odern chinese


相关文章

  • 对外汉语之中医汉语词汇教学方法略论
  • 摘 要:中医汉语词汇教学是整个对外汉语教学体系中的一个环节,它的特殊性要求有相关的适用方法,需要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去总结.发掘,找出有中医汉语特色的词汇教学方法.据此本文借鉴一般对外汉语教学相关研究成果,探讨了在不同的课型尤其是在阅读课中中医 ...查看


  • 跨文化交际学
  • 第二节 跨文化交际学 一.跨文化交际学的历史 1. 跨文化交际学兴起于美国 原因:跨文化交际学的兴起与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外交政策 有紧密的联系.P8 美国有重要的社会文化背景:美国是个移民国家,文化多元化是它突出的特 点 ...查看


  • 高级对外汉语口语课教案
  • 高级口语<各有各的特点>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47个课文生词和理解文中的常用成语和俗语.能运用相关其中的部分生词进行对话,能流利地朗读,能把握好语气语调,能较准确地独立完成练习,能以课文为题,编写出简短的 ...查看


  • 趣味性原则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
  • 摘要 趣味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幽默生动的语言.灵活的教学技巧.直观形象的表演以及富有感染力的激情等来最大限度的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趣味性原则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就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用这一原 ...查看


  • 中外社交礼仪文化比较与跨文化交际
  • 中外社交礼仪文化比较与跨文化交际 □白 岚 贾秀春 [内容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也日渐密切.中外交流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汉语和中国 ,"汉语热"文化有了兴趣持续升温.但由于各国在文化.习俗 ...查看


  • 汉语语言要素教学法
  • 汉语语言要素教学法 前言 汉语教学中的语言要素------ 汉语语音.汉语语法.汉语词汇.汉字 作为一名即将从事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教师,你是否大体了解汉语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则和难点.重点,是否掌握传授这些知识.规则的教学技巧?能否通过适用的 ...查看


  •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一对一教学浅析 陈尉钧
  • 齐 齐 哈 尔 大 学 毕业设计(论文) 题 目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一对一教学浅析 学 院 国际交流学院 专业班级 对外汉语111 学生姓名 陈尉钧 指导教师 成 绩 年 月 日 摘 要 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形式有两种:集体的课堂教学和个别的一 ...查看


  • 跨文化交际论文题目
  • 1. 英文原声电影赏析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2. 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语用失误研究 3. 公示语翻译中的语用失误探析 4. 国内广告语言语用失误研究现状与分析 5. 全球化语境下跨文化交际失误语用归因 6.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类型及对策研 ...查看


  • 汉语国际教育文化课教学调查与分析
  • 第18卷 第1 期2013年2月25日 JournalofHebeiRadio&TV Universit y Vol.18No.1 Feb.25,2013 [教学探索] 汉语国际教育文化课教学调查与分析 白宏钟,钟 琳 ()南开大学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