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的大学观

蔡元培的“大学观”

(蔡元培,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汉族,浙江绍兴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原籍浙江诸暨。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民主进步人士,国民党中央执委、国民政府委员兼监察院院长。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1928年至1940年专任中央研究院院长,贯彻对学术研究的主张。蔡元培数度赴德国和法国留学、考察,研究哲学、文学、美学、心理学和文化史,为他致力于改革封建教育奠定思想理论基础。1940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

[蔡元培:“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为囊括之大典,网罗众学之学府,”蔡元培曾经这样说道。1917年,蔡元培从德国归来,按照柏林大学的模式管理北大,成就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北大。此后,北大作为“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作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

科学思想的发祥地,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开创了中国的二十世纪。当然也影响了中国所有的大学。] 大学负有培养人才、传播知识、专研学术、教化社会等多种职能。作为“中国现代最大的教育家” (冯友兰语),蔡元培先生不仅有过一段执掌北京大学的办学经历,而且提出一套可称之为“大学观”的办学理念,直到今天仍熠熠生辉,值得我们借鉴。

概括地讲,蔡元培的“大学观”由什么是大学和如何办大学两大命题构成。什么是大学? 从古到今,虽非言人人殊,但亦不是异口同声。在蔡元培看来,大学应具备以下基本特征和功能:

其一,大学以研究学问为第一要义。蔡元培认为,大学是“研究学问之机关”,不是灌输固定知识的场所,更不是养成资格、贩卖毕业文凭的地方。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要摒弃“做官发财思想”,抱定做学问这一宗旨,孜孜以求。就教师而言,“当有研究学问之兴趣,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不当敷衍塞责,应付了事,更不当“委身学校而萦情部院”;就学生而言,当在教师指导之下自动地研究学问,不当“硬记教员的讲义”,迁就目前,更“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

其二,大学以引领社会、服务社会为职志。蔡元培认为,教育之于社会,有二大基本功能:一在引领,所谓“教育指导社会,而非随逐社会也”;二在服务,“就是学校里养成一种人才,将来进社会做事”,或者“就是学生或教育一方面讲学问,一方面效力社会。”作为“社会之模范、文化之中心”,大学在社会道德建设上要以身作则,力矫颓俗,进德修养,担起培育社会公德的责任,不可“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在文化建设上要摒弃把大学看作“只有大学学生同教员可以进去,旁人都是不能进去的”的观念和做法,实行开门办学,开展平民教育,担起改良国民文化素质的责任,“大学职员的责任,并不是专教几个学生,更要设法给人人都受一点大学的教育”;在经济建设上要为各行各业提供知识服务,“大学的目的,要把个个学生都养成有一种服务社会的能力。„„在商业的都会,大学就指导工厂、商业;在农业的州府,大学就指导农人。”

其三,大学教育的目的是育人而非制器。从教育理论和实践上,蔡元培无疑是一位素质教育论者。他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也就是说,蔡元培把教育目的定位于培养人的能力和人格两个基点上,只有兼具能力和人格的人才是“完全之人”,前者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技能教育,后者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道德教育,“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因此,在出任教育总长之始,蔡元培便明确提出以“养成共和国健全人格”为宗旨,实行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所谓“五育并举”的办学方针。

其四,大学是精神家园。蔡元培认为,大学应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这些精神主要包括自由精神、平等精神、民主精神和科学精神。所谓自由精神,是指学术思想自由,不论什么学派,只要学有专长,自成一说,即任其存在发展,“同流并进”。所谓平等精神,是指学术平等、男女平等、师生员工平等。所谓民主精神,一指管理民主,认为大学不是衙门,大学校长不是官,要进行民主治校;二指教育民主,认为教育应该对作为民主国家主体的民众开放,人人享有接受大学教育的权利。所谓科学精神,是指教学研究要以“求真理”为基本要旨,要有批判意识和独立意识,不可盲从迷信。“研究也,非徒输入欧化,而必于欧化之中为更进之发明;非徒保存国粹,而必以科学方法,揭国粹之真相。”

其五,大学教育以创新为灵魂。蔡元培一生以自我革新和革新教育为职志,从前清翰林一变而为民主志士,是其自我革新之写照;将暮气沉沉的北大一变而为“常为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锋”(鲁迅语),是其革新教育之显绩。在执掌北大期间,他对北大的办学方针、管理体制、学制与课程建设均进行了创新性改革,正是这些改革开创了北大的新气象。他认为,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式,都要寻着创新的思路加以改进,“不但世界的科学取最新的学说,就是我们本国固有的材料,也要用新方法来整理他”;“世界学术进步,教授方法,日新月异,本校虽未能于短时期间大事更张,要亦决无故步自封之理。”针对学生“死守讲义”的学习态度,他一再勉励学生不要盲从,要养成“创造的能力”,“在学校内,既要有活泼进取的精神,又要有坚实耐烦的精神。有第一种精神,所以有发明,有创造。有第二种精神,利害不为动,牵制有不受,专心一志,为发明创造的预备”。他寄语留学生,不但要学专业知识,更主要的是要学“科学的方法”,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有所发明创造。他给北大毕业生的赠言仍在一个“新”字:“各勉日新志,共证岁寒心。”

关于如何办大学,蔡元培也有一套独特的理念,这就是以革新思想为先导,以改革管理体制为保证,积极推进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学制改革、课程建设。

所谓革新思想,是指学校要摒弃狭隘的门户观念,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教师要摒弃情萦仕宦意念,树立“终其身于讲学事业”的思想,学生要摒弃陈旧的“科举”意念,树立“以研究学术为天职”的求学思想。蔡元培认为,大学是“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无论有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者,虽彼此相反,而悉听其自由发展。”在他入主北大之初,北大在国人的心目中尚是一个“官僚养成所”,大部分学生和家长都认为进北大就是要得一个“进士出身”,而教师队伍也鱼龙混杂,因此他提出“我们第一要改革的是学生观念”,同时引进有真才实学的教师。这些思想在办学与求学两个方面为北大注入活力,带来新气象。 在学校管理体制建设上,蔡元培的基本思路是“以教授治理校务,用民主制度,决定政策,以分工方法,处理各种兴革事宜”。经过一系列改革,北大逐步革除原来“形同衙门”的管理体制,建立起以教授为主体,以评议会、行政会议、教务会议和总务处为基本机构,立法、行政、教务、事务分立的教授

治校体制。这一体制将北大导入稳定有序规范高效的运行环境中,以致在蔡元培长期离校时“校务不但不陷停顿,且能依计划以进行者”。

在学科建设上,蔡元培的基本思路是按“学”与“术”分类规划组建学科。“学”为学理,“文、理,学也”;“术”为应用。“法、商、医、工,术,术也。”在他看来,学重于术,“学为基本,术为支干”,大学的发展重点应当是“治学”,高等专门学校的发展重点是“治术”。这一改革思路扭转了当时重术轻学、重工轻理重应用轻理论的偏向,将北京大学导入文理综合性大学的发展轨道。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蔡元培的基本思路是本着“兼容并包”的原则大量引进新派人物,不拘一格网罗众家。一时间北大名师云集,新旧各派“并坐而论,同席笑谑”,学术为之大盛。

在学制改革与课程建设上,蔡元培的基本思路是本着“尚自然”、“展个性”的自由教育观,实行选科制;本着中西并蓄、择善而从的原则,建设学贯中西的课程体系。

以上所列即是蔡元培“大学观”之大端,其于历史之贡献在“救活了北京大学”,“开出一种大气,酿成一大潮流”;其于现实之意义,无庸赘言,治教育者自可观而有所觉也。

蔡元培的“大学观”

(蔡元培,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汉族,浙江绍兴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原籍浙江诸暨。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民主进步人士,国民党中央执委、国民政府委员兼监察院院长。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1928年至1940年专任中央研究院院长,贯彻对学术研究的主张。蔡元培数度赴德国和法国留学、考察,研究哲学、文学、美学、心理学和文化史,为他致力于改革封建教育奠定思想理论基础。1940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

[蔡元培:“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为囊括之大典,网罗众学之学府,”蔡元培曾经这样说道。1917年,蔡元培从德国归来,按照柏林大学的模式管理北大,成就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北大。此后,北大作为“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作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

科学思想的发祥地,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开创了中国的二十世纪。当然也影响了中国所有的大学。] 大学负有培养人才、传播知识、专研学术、教化社会等多种职能。作为“中国现代最大的教育家” (冯友兰语),蔡元培先生不仅有过一段执掌北京大学的办学经历,而且提出一套可称之为“大学观”的办学理念,直到今天仍熠熠生辉,值得我们借鉴。

概括地讲,蔡元培的“大学观”由什么是大学和如何办大学两大命题构成。什么是大学? 从古到今,虽非言人人殊,但亦不是异口同声。在蔡元培看来,大学应具备以下基本特征和功能:

其一,大学以研究学问为第一要义。蔡元培认为,大学是“研究学问之机关”,不是灌输固定知识的场所,更不是养成资格、贩卖毕业文凭的地方。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要摒弃“做官发财思想”,抱定做学问这一宗旨,孜孜以求。就教师而言,“当有研究学问之兴趣,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不当敷衍塞责,应付了事,更不当“委身学校而萦情部院”;就学生而言,当在教师指导之下自动地研究学问,不当“硬记教员的讲义”,迁就目前,更“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

其二,大学以引领社会、服务社会为职志。蔡元培认为,教育之于社会,有二大基本功能:一在引领,所谓“教育指导社会,而非随逐社会也”;二在服务,“就是学校里养成一种人才,将来进社会做事”,或者“就是学生或教育一方面讲学问,一方面效力社会。”作为“社会之模范、文化之中心”,大学在社会道德建设上要以身作则,力矫颓俗,进德修养,担起培育社会公德的责任,不可“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在文化建设上要摒弃把大学看作“只有大学学生同教员可以进去,旁人都是不能进去的”的观念和做法,实行开门办学,开展平民教育,担起改良国民文化素质的责任,“大学职员的责任,并不是专教几个学生,更要设法给人人都受一点大学的教育”;在经济建设上要为各行各业提供知识服务,“大学的目的,要把个个学生都养成有一种服务社会的能力。„„在商业的都会,大学就指导工厂、商业;在农业的州府,大学就指导农人。”

其三,大学教育的目的是育人而非制器。从教育理论和实践上,蔡元培无疑是一位素质教育论者。他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也就是说,蔡元培把教育目的定位于培养人的能力和人格两个基点上,只有兼具能力和人格的人才是“完全之人”,前者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技能教育,后者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道德教育,“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因此,在出任教育总长之始,蔡元培便明确提出以“养成共和国健全人格”为宗旨,实行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所谓“五育并举”的办学方针。

其四,大学是精神家园。蔡元培认为,大学应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这些精神主要包括自由精神、平等精神、民主精神和科学精神。所谓自由精神,是指学术思想自由,不论什么学派,只要学有专长,自成一说,即任其存在发展,“同流并进”。所谓平等精神,是指学术平等、男女平等、师生员工平等。所谓民主精神,一指管理民主,认为大学不是衙门,大学校长不是官,要进行民主治校;二指教育民主,认为教育应该对作为民主国家主体的民众开放,人人享有接受大学教育的权利。所谓科学精神,是指教学研究要以“求真理”为基本要旨,要有批判意识和独立意识,不可盲从迷信。“研究也,非徒输入欧化,而必于欧化之中为更进之发明;非徒保存国粹,而必以科学方法,揭国粹之真相。”

其五,大学教育以创新为灵魂。蔡元培一生以自我革新和革新教育为职志,从前清翰林一变而为民主志士,是其自我革新之写照;将暮气沉沉的北大一变而为“常为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锋”(鲁迅语),是其革新教育之显绩。在执掌北大期间,他对北大的办学方针、管理体制、学制与课程建设均进行了创新性改革,正是这些改革开创了北大的新气象。他认为,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式,都要寻着创新的思路加以改进,“不但世界的科学取最新的学说,就是我们本国固有的材料,也要用新方法来整理他”;“世界学术进步,教授方法,日新月异,本校虽未能于短时期间大事更张,要亦决无故步自封之理。”针对学生“死守讲义”的学习态度,他一再勉励学生不要盲从,要养成“创造的能力”,“在学校内,既要有活泼进取的精神,又要有坚实耐烦的精神。有第一种精神,所以有发明,有创造。有第二种精神,利害不为动,牵制有不受,专心一志,为发明创造的预备”。他寄语留学生,不但要学专业知识,更主要的是要学“科学的方法”,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有所发明创造。他给北大毕业生的赠言仍在一个“新”字:“各勉日新志,共证岁寒心。”

关于如何办大学,蔡元培也有一套独特的理念,这就是以革新思想为先导,以改革管理体制为保证,积极推进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学制改革、课程建设。

所谓革新思想,是指学校要摒弃狭隘的门户观念,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教师要摒弃情萦仕宦意念,树立“终其身于讲学事业”的思想,学生要摒弃陈旧的“科举”意念,树立“以研究学术为天职”的求学思想。蔡元培认为,大学是“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无论有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者,虽彼此相反,而悉听其自由发展。”在他入主北大之初,北大在国人的心目中尚是一个“官僚养成所”,大部分学生和家长都认为进北大就是要得一个“进士出身”,而教师队伍也鱼龙混杂,因此他提出“我们第一要改革的是学生观念”,同时引进有真才实学的教师。这些思想在办学与求学两个方面为北大注入活力,带来新气象。 在学校管理体制建设上,蔡元培的基本思路是“以教授治理校务,用民主制度,决定政策,以分工方法,处理各种兴革事宜”。经过一系列改革,北大逐步革除原来“形同衙门”的管理体制,建立起以教授为主体,以评议会、行政会议、教务会议和总务处为基本机构,立法、行政、教务、事务分立的教授

治校体制。这一体制将北大导入稳定有序规范高效的运行环境中,以致在蔡元培长期离校时“校务不但不陷停顿,且能依计划以进行者”。

在学科建设上,蔡元培的基本思路是按“学”与“术”分类规划组建学科。“学”为学理,“文、理,学也”;“术”为应用。“法、商、医、工,术,术也。”在他看来,学重于术,“学为基本,术为支干”,大学的发展重点应当是“治学”,高等专门学校的发展重点是“治术”。这一改革思路扭转了当时重术轻学、重工轻理重应用轻理论的偏向,将北京大学导入文理综合性大学的发展轨道。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蔡元培的基本思路是本着“兼容并包”的原则大量引进新派人物,不拘一格网罗众家。一时间北大名师云集,新旧各派“并坐而论,同席笑谑”,学术为之大盛。

在学制改革与课程建设上,蔡元培的基本思路是本着“尚自然”、“展个性”的自由教育观,实行选科制;本着中西并蓄、择善而从的原则,建设学贯中西的课程体系。

以上所列即是蔡元培“大学观”之大端,其于历史之贡献在“救活了北京大学”,“开出一种大气,酿成一大潮流”;其于现实之意义,无庸赘言,治教育者自可观而有所觉也。


相关文章

  • [大师]蔡元培
  • 蔡 元 培 他来自于封建王朝,却是民主革命的开拓者:他出身于科举制度,却成为现代教育的奠基人. 在四十多年中,他建立了一个新的教育理念,塑造了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北京大学,而继承他理想的那一代知识分子,为中国走向现代书写了开篇. 蔡元培(上集) ...查看


  • 蔡元培年表
  • 1868年1 月11日,同治丁卯年十二月十七日出生在浙江省绍兴府的山阴县. 1871年,同治辛未十年4岁的蔡元培入家塾. 1878年,光绪戊寅四年,蔡元培11岁,父亲蔡光普因病早逝时,长兄元金13岁,小弟元坚9岁. 1879年,光绪五年蔡元 ...查看


  • 中外教育史的论文OK
  • 宁波大学答题纸 (20 -20 学年第 学期) 课号: 032Y09AA2 课程名称: <中外教育史> 改卷教师: 学号: 106110139 姓 名: 王莹 得 分: 蔡元培高等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摘要:作为我国著名的教育理念家 ...查看


  • 蔡元培与北大精神--学界泰斗 人世楷模
  • 他曾三顾茅庐,将陈独秀与新文化运动请进北大. 他更海纳百川,将众多才子学者汇聚一堂. 1940年3月5日,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逝世.国民党总裁蒋中正在陪都重庆主持公祭:红都延安则举行各界追悼大会,中共领袖毛泽东发唁电:"孑民先生,学 ...查看


  • 中外教育史论文
  •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摘要] 蔡元培(1868~1940)自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他 通过兴办教育进行反清革命活动, 坚决清除封建教育中的专制主义因 素,规划明国教育的未来,他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和教育 家,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 ...查看


  • 蔡元培:铮铮风骨百年流韵
  • • 北大因蔡元培,从此确立其现代传统和校格.而蔡元培也因北大,成为中国伟大的教育家. 上海是蔡元培早年从事教育和推翻清朝统治革命活动以及晚年定居之地.华山路303弄16号是蔡元培在内地的最后一个住处.83岁的蔡(suì)盎是蔡元培的第5个孩 ...查看


  •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讲学案
  •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职演讲 导学案 学习目标:1.结合注解,疏通字句,读懂文章大意. 2.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巨大贡献. 3.结合本文的结构,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预习案 学法指导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借助 ...查看


  • 蔡元培的北大时代
  • 蔡元培的北大时代 北大因蔡元培,从此确立其现代传统和校格.而蔡元培也因北大,成为中国伟大的教育家. 1916年时的北大,虽然已经改名为国立北京大学,其作为"皇家大学"的官僚气与衙门气依然浓厚.在教员中,有不少是北洋政府 ...查看


  • 蔡元培生平
  • 走进名家 --蔡元培 简介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 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汉族,中国绍兴山阴人,原籍诸暨.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