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仿真模拟训练(五)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一名英国学者称:“英国人把议会比作政坛大本钟——除了还在那里闹出点
动静外,没有更大用处。”这说明
A .代议制民主政治已丧失其存在基础
B .议会不再代表广大选民的利益
C .出现了行政权逐渐扩张的走势
D .英国人厌倦了资产阶级民主闹剧
答案 C [本题主要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材料意在表达英国议会作用在缩小,与之相关的就是内阁即行政权的扩张,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内阁已经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2.从1887~1897年,英国内阁占用议会会议的时间平均达到84.5%,议员个人
很少有提出议案的机会;在许多重大问题上,议会只规定一般原则,而由内阁去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而且议会通过投不信任票来监督和控制内阁做法的有效性也变得极其微弱了。上述现象表明
A .议会的权力和作用开始缩小
B .议会的立法权力正在丧失
C .英国的政治制度正在发生变化
D .内阁对议会起到了限制作用
答案 A [从关键词“84.5%”“微弱”可以看出本题主要讲述议会权力的弱化。故选A 。B 不符合史实。政治制度本身没变,只是权力对比发生了变化。排除C 。内阁不能限制议会,是议会限制内阁,只是限制的权力弱化,排除D 。]
3.小威廉·皮特是英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首相(任期1784~1801,1803~1806) 。他
就任首相后开创了一个先例:即内阁失去议会多数信任时,还可以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直接诉诸选民的裁决。这一先例最能说明
A .首相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B .内阁不再对议会负责 ( ) 。 ( ) 。 ( ) 。
C .责任制内阁进一步发展
D .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作用大大加强
答案 C [根据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相关知识对各错误选项进行排除,A 项说法错误,国家的权力中心是议会;B 项说法错误,内阁由议会中多数党来组成,内阁对议会负责;D 项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作用加强出现在工业革命后,但与本题无关。本题选C 项,材料反映了责任制内阁进一步发展。]
4.“仍然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兴工业资产阶级野心的政治权力,
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为改变这一状况,英国出现了 ( ) 。
A .君主立宪制
C .责任内阁制 B .第二次工业革命 D .1832年议会改革
答案 D [本题考查的是对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的理解。根据所学知识,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战胜贵族是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展,工业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通过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真正实现控制了议会的权力,促进英国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君主立宪制是确立了议会主权至上,剥夺了国王的立法权,责任内阁制是剥夺国王的行政权力。不选第二次工业革命,因为时间不符合,故此题应该选择D 。]
5.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规定,州政府与联邦政府各自享有专属权力,同时也分
享了部分权力,如发动战争与维持和平是联邦政府的专属权力,而教育和家庭法律则专属于州政府,赋税是共享权力。上述内容主要体现了 ( ) 。
A .分权原则
C .集权原则 B .法治思想 D .民主思想
答案 A [本题考查1787年宪法的特点。据题干中联邦宪法对州和政府的权力进行了明确的分割和调配,属于分权范畴,故选A 。]
6.英国学者费纳在《政府史》中指出:人类社会技术的发展可以分为两大类:
集约性技术和延展性技术。所谓集约性技术,是指那些能提高人类生产效率、增强对自然资源的汲取和利用能力的技术;而延展性技术则指的是那些能提高人类(特别是国家) 的组织和协调能力的技术。下列各项属于美国首创的“延展性技术”有 ( ) 。 ①分权制衡思想 ②成文宪法 ③联邦制 ④责任内阁制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答案 B [本题考查的是对近代资产阶级政治体制确立与发展的理解。根据题干提示,1787年宪法属于美国的制度创新,是第一部成文法,首创联邦制政体;分权制衡思想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首创,而责任内阁制是近代英国首创,故应予以排除。]
7.美国1787年宪法第一条第二款:“„„众议院人数和直接税税额均应按本联
邦所辖各州的人口比例分配于各州,各州人口数目指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3/5。„„人口的实际统计应于合众国国会第一次会议3年内,以及此后每10年内依照法律规定的方式进行。”宪法中关于人口统计的规定
( ) 。
A .协调各州之间的矛盾
B .改选众议员每十年进行
C .保障公民的自由与平等
D .体现三权分立的原则
答案 A [材料信息中“自由人”和“其他人口”分别指白人和黑人。从材料信息看,宪法将3/5的黑人纳入人口统计之内,这一规定是南北方妥协的产物,它既能保证南方“有一部分黑人人口统计在本州之内,在众议院中增加一定的议席”,又能使北方接受“并非全部黑人人口统计在该州之内,在众议院中增加更多的议席”这一事实。故选A 项。]
8.1933年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说:“我们的宪法是简明扼要的,总是可以根据
特殊的需要而在重点和安排上有所改变,而无需动摇其基本形式„„,但愿正常的行政和立法分权完全足以应付我们所面对的史无前例的重任。然而,史无前例的要求和迅即行动的需要也可能使我们有必要暂时背离正常分权的公开程序。”材料中的“基本形式”指的是
A .资本主义制度
C .宪法的基本内容 ( ) 。 B .宪法实施的程序 D .三权分立
答案 D [本题考查美国近代民主制度。资本主义制度是本质,不是基本形式,排除A 项。据材料中“背离正常分权的公开程序”的信息可判断程序是可以变化的,不符合基本形式“无需动摇”的限定,排除B 项。而宪法的内
容材料中明确表示“有所改变”,故排除C 项。故选D 项。]
9.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通过后,恩格斯指出:“在资产阶级借以组织其
统治的国家机构中,也有许多东西是工人阶级可能利用来对这些机构本身作斗争的„„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合法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材料表明恩格斯
A .批判德意志帝国的君主专制本质
B .揭露德意志帝国的军事专制特点
C .指出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
D .认为《帝国宪法》提供了合法斗争的平台
答案 D [本题考查了对材料的分析能力。A 、B 两项说法材料中未体现;C 项说法错误,德国确立君主立宪制。分析材料表明恩格斯认为《帝国宪法》提供了合法斗争的平台。]
10.从1870年到194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一共更换了108届内阁,每届内阁
平均存在时间约为8个月。造成内阁频繁变动的原因在于
A .内阁对议会没有形成权力制衡
B .总统职权不完全受宪法制约
C .两大政党轮流组阁
D .立法与行政权力合一
答案 A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1875年制定并生效的,也就是说在材料所说的时间段里,宪法大部分都已经起作用。而B 、D 两项的说法是与宪法相违背的。C 项所说和材料的现象,都是因为议会行使了充分的立法监督权力,而政府则没有形成有效的制衡。]
11.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撰写《共产党宣言》时,曾预言当时资本主义已走上穷途
末路,死期临近。但是过了近半个世纪,恩格斯在生前最后一篇文章中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写道,过去的判断“是不对的,19世纪中叶欧洲大陆的社会经济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资本主义还有很强的“扩展能力”。下列符合恩格斯这一论断的是
A .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
B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失败的原因 ( ) 。 ( ) 。 ( ) 。
C .在俄国七月事件后,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政权完全转移到资产阶级临 时政府手中
D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答案 A [把握材料中的“《共产党宣言》”、“19世纪中叶” 、“资本主义还有很强的‘扩展能力’”等即可判断选择A 项。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尚未达到能够推翻资本主义建立共产主义的高度。]
12.《法国政治制度史》写道:“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劳动群众通过其政治代表
当家作主的新政治制度的萌芽。”文中的“新政治制度”是指
A .直接选举制
B .义务教育制 D .无产阶级专政 ( ) 。 C .社会主义政权
答案 D [本题考查巴黎公社。直接选举的措施古希腊雅典就有,义务教育的措施之前的一些国家资产阶级革命的措施中已经颁布,社会主义政权是俄国十月革命后建立,故排除A 、B 、C 三项,选D 项。]
1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写到:在那动乱的一九一七年的四月,吓得昏头昏
脑的小市民,早上起来,揉着惺忪的睡眼,推开窗户,提心吊胆地询问比他起得早的邻居:“今天城里是哪一派掌权?”正确的回答是
A .罗曼诺夫王朝
C .工兵代表苏维埃 B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 .工兵农代表苏维埃 ( ) 。
答案 B [根据时间是在1917年4月,应该是在二月革命以后,当时俄国出现了两个政权:布尔什维克建立的工兵代表苏维埃和由孟什维克建立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学生容易误选C ,根据所学史实,当时能够代表俄国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14.马克思称赞巴黎公社的领导者说:“这些勤务员经常是在公众监督之下进行
工作的。”他们“公开地、老老实实地办事,„„在众目睽睽之下进行活动,不自命为绝对正确,没有文牍主义的敷衍拖拉作风,不耻于承认和改正错误”。对以上材料的认识正确的是 ( ) 。
A .说明公社领导人的权力制约与民主作风
B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天赋人权的思想
C .表明国家政权机关已变为“社会公仆”
D .体现了巴黎公社无产阶级政权的性质
答案 A [联系材料根据所学,巴黎公社是新型的工人政权,由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技术工人的工资。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他们。巴黎无产阶级的英勇斗争和革命首创精神,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士树立了光辉典范。材料中反映公社“勤务员”受到公众监督,“没有文牍主义的敷衍拖拉作风,不耻于承认和改正错误”,说明公社领导人的权力受到制约,具有民主作风,本题选A 项。]
15.美国学者彭慕兰认为:18世纪末19世纪初,历史来到了一个岔路口,东西
方之间开始逐渐背离,分道扬镳,距离越来越大。造成该时期东西方历史背离的主要原因是
( ) 。 A .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 C .工业革命 B .西方的殖民扩张 D .美洲新大陆的开发
答案 C [从题目中的时间“18世纪末19世纪初”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已经兴起。工业革命大大增强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实力,也造成了东方的贫困,使东方从属于西方。故选C 项。B 项属于直接原因,A 、D 两项与材料信息不符。]
16.资本主义时代的经济革命和政治革命都是由英国来担任领跑者,而且都是从
英国扩展到欧洲大陆和美国,后来再扩展到世界其他地区。这一发展历程的实质是 ( ) 。
A .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
B .世界由和平走向战争再由战争走向和平的过程
C .文艺复兴和启蒙思想运动推动下的社会革命
D .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的斗争扩展的过程
答案 A [本题考查英国工业革命和英国代议制。材料中“经济革命”指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推动西方殖民扩张,促进世界市场形成。“政治革命”指英国代议制确立,17世纪英国发动资产阶级革命,率先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此后逐步扩展到其他国家。故本题正确选项为A 项。]
17.下表是19世纪最后30年英、德、美三国煤炭、钢铁产量情况统计(单位:
万吨) 。表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国家依次为
( ) 。
A. 美国、英国、德国 C .英国、德国、美国 B .德国、美国、英国 D .英国、美国、德国
答案 C [本题考查的是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产生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到19世纪中期,英国工业生产能力最强,拥有“世界工厂”之称,故①是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英国法国相对缓慢,美国德国发展迅速,到19世纪末,美国的工业产值居世界第一位,故③是美国。因此,本题应该选C 项。]
18.资本主义经济的鼻祖亚当·斯密无论如何也不曾想到,在经过了几百年风霜
雪雨的洗礼后,他理想中的经济自由化竟然在现实中会遭遇如此的“异化”„„这种“异化”在19世纪晚期表现为
A .资本主义经济完全实现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
B .资本主义经济出现垄断现象
C .资本主义国家大力干预经济
D .资本主义国家大规模推行福利政策
答案 B [本题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自由资本主义在19世纪晚期发展成为垄断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
19. 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三位杰出的天体物理学家,因他们对超新星进
行了系统的观测,发现宇宙正在加速膨胀。这项成就主要验证了 ( ) 。
A .相对论
B .经典力学 D .量子假说 ( ) 。 C .生物进化论
答案 A [材料中涉及到的宇宙膨胀理论主要是证明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
论。本题主要用排除法,经典力学主要适用于宏观低速运动,难以解释宇宙膨胀问题;生物进化论与其无关;量子论主要是研究微观世界的。故本题正确选项为A 项。]
20.“科学理论的发展往往并不意味着新理论摧毁旧理论,而是限制和缩小旧理
论的作用范围,把旧理论作为新理论的某种特例包含在其中。”下列最能说明此观点的是
( ) 。 A .神创论与进化论 C .经典力学与量子论 B .经典力学与相对论 D .相对论与量子论
答案 B [本题考查对近现代科学理论的记忆。进化论否定了神创论;经典力学与量子论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相对论与量子论也属两个不同范畴。经典力学是相对论在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状态下的特例。选B 项。]
21.英国牛津一户人家40年前只花几个先令,买下《物种起源》(The Origin of
Species) 的第一次版珍本,但这家人竟然不识好货,一直把达尔文于1859年出版的这部划世代巨著放在客房厕所的书架上。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他们才惊然发觉,原来这本书价值不菲。而这本书的“价值不菲”还体现在它
( ) 。
A .反映了早期资产阶级的要求
B .成为欧洲启蒙运动批判专制统治的思想武器
C .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
D .成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思想动力
答案 C [《物种起源》是达尔文1859年发表的著作,创立了生物进化论。
A 、B 、D 三项的时间均早于此著作。《物种起源》不仅在生物学方面成就巨大,还带动了欧洲的思想解放,有力地抨击了封建神学,故选C 项。]
22.19世纪初,英国兴起抵制教会的“新大学运动”,出现了以自由、民主精
神办学的伦敦大学等一大批高等院校。剑桥、牛津大学也进行改革,取消必须信奉加尔文教的宗教宣誓,并增设许多自然科学课程。进入20世纪,甚至教会大学也大量增加了面向现实的世俗课程。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
A .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
B .近代科技和工业化的扩展
C .教育世俗化的不断发展
D .宗教改革运动的深入发展
答案 B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伦敦大学改革,自然科学课程的设置,教会大学增加世俗课程,这些都体现了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进一步认清了人类自身,这与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有直接关系。]
23.蒸汽机发明和使用后,在欧洲出现了一大批相对集中的工业城市,所以有人
说:“蒸汽机是工业城市之母。”这是因为蒸汽机
A .大大提髙了工业生产的动力和效率
B .促进了相关行业机器的发明与改进
C .摆脱了工厂受自然条件的限制
D .推动了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
答案 C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题干可理解为蒸汽机是相对集中的工业城市的起源,原因就在于蒸汽机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使工厂相对集中,由此产生了工业城市。选C 项。]
24.在某一历史时期,许多作家在作品中喜欢描写诸如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来、
遥远的东方、飘渺的梦境等“非凡”环境,塑造诸如骄傲孤独的强盗、愤世嫉俗的叛逆者、温柔多情的牧女、至善至美的吉普赛女郎,等等。据此判断,这些文学作品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 .经济危机导致社会问题更加突出
B .工业革命后,各国阶级矛盾更加尖锐
C .知识分子对“理性王国”大为失望
D .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在文学层面的反映
答案 C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先从材料中的“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来、遥远的东方、飘渺的梦境”等描写,以及后面的“强盗”、“叛逆者”、“牧女”、“吉普赛女郎”等叙述,可以得出这些文学作品属于浪漫主义文学流派,再分析这种文学流派产生的历史背景,选项A 、B 属于现实主义文学背景,选项D 属于现代主义文学流派背景,故选C 项。]
( ) 。 ( ) 。
25.在西方文学发展史上,某个流派的作家“行使了社会学家、社会史家以及社
会批评家的职能,生动记录了这个时代纷至沓来的所有紧要事件,其中既有公共生活事件,又有个人生活事件:都市社会、工人状况、贫困、婚姻、妇女角色”。下列符合该流派风格的作品是 ( ) 。
答案 A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理解能力。根据题意可知该流派风格属于现实主义,A 项是现实主义风格,B 项是浪漫主义风格,C 、D 两项属于现代主义作品。]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7分,第27题17分,第28题16分,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材料二 法国之所以采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材料三 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
——以上材料均选自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请回答:
(1)结合史实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6分)
(2)1870年后,法国“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的标志是什么?法国能够采取这种方式确立民主制度的根源何在?(4分)
(3)材料三中“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指什么?这种“错位”给德国的社会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5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现代化模式的看法。(2分)
解析 第(1)问,英国“光荣革命”后,通过了《权利法案》,君主的权力从立法、税收等方面上受到限制,确立议会权力至上的君主立宪制,随后责任制内阁的形成,君权进一步减小;随着资产阶级的工业发展,工业资产阶级通过1832年议会改革,使权力由上院流入下院,分享政治权力。第(2)问,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经过了长期反复的较量,最终于1875年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民主共和制,相对于英国而言,此时法国的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更充分。第(3)问,德国实行统一和确立民主制度,是通过王朝战争获得的,确立的是君主立宪制,封建残余大。第(4)问,不论英德的君主立宪制,还是美法的民主共和制,他们都是资产阶级的代议制,但因国情不同,各国的民主政治有差异性,说明其多样性。
答案 (1)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君主权力;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制内阁,国王“统而不治”;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
(2)标志:颁布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根源: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3)容克地主贵族掌握了德意志现代化的领导权。影响:德国由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
(4)各国的国情不同决定了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言之成理,皆可)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数变化(1500~1900年)
材料二 英、美、中、印四国产品在世界产量份额中的变化(1750~1900年)
材料三 黄君(黄佐卿) 于光绪七年(1881年) 建丝厂于沪上。丝车仅一百部,各项机械均购自意法等国。惟是时女工都无充分训练,工作不良,丝质随劣;且所有出品须运往外国市场,向绸商兜售,输运需时,周转为难。自光绪八年至十三年,营业失败,资本损耗殆尽。光绪十三年后,丝厂事业逐渐发达,丝车自一百部增至九百部。后法国绸商渐知中国除土丝外,亦有机制厂丝可供应用,乃相率电请驻沪洋商就近采办。此项办法始自光绪十九年,迄今三十余年,未尝变更也。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英国在两次工业革命中的什么特点?(2分)
(2)你能从材料二中提取到哪些信息?(6分)
(3)材料三中的丝厂经历了怎样的变迁?(3分)
(4)基于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两次工业革命影响的看法。(6分)
解析 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图片的能力。图片反映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逐渐提高,特别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这个阶段。第(2)问,注意从材料中的中印和英国在“1830年”、“1900年”时间点的对比,以及英美在“1900年”的对比即可分析论证。第(3)问,可从材料中“一百部增至九百部”、“后法国绸商„„乃相率电请驻沪洋商就近采办”概括出“规模逐渐扩大”、“产品的外销”等。第(4)问,回答“看法”可从“工业革命与现代世界体系的形
成”、“工业革命的双重后果”等角度思考问题。
答案 (1)从两次工业革命之间的比较来看,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经济推动力更大。
(2)19世纪30年代前中印产品在世界中所占份额高于英国,到20世纪初已落后于英国;20世纪初英美产品在世界中所占的份额超过中印,美国在20世纪初超过英国。
(3)工厂规模逐渐扩大;产品对外销路逐渐畅通;丝车数量从100部增至900部;从兜售到采办。
(4) 答案1:材料与史实:运用充分;运用较充分。
抽象视角,如工业革命与现代世界体系的形成。
论述:论述充分;论述较充分。
叙述:叙述完整流畅形成结构。
答案2:能在多个线索或材料之间建立起联系,并对此作出解释。
材料与史实:运用充分;运用较充分。
视角:从两个以上角度展开分析,如工业革命的双重后果。
论述:论述充分;论述不够充分。
叙述:叙述形成结构;叙述连贯流畅。
答案3:使用多个线索或材料,进行单一维度的解释。
材料与史实:运用较多材料;运用较少材料。
视角:提炼出一个视角。如,工业革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叙述:叙述完整流畅;仅能列举。
其他答案:没有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回答与问题无关或同义反复。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嫦娥奔月”的神话,只能表达人类对大地与地球之间的一种朦胧关系,寄托了人类向往太空的精神幻想。当18世纪时,牛顿创立了经典力学理论后,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才为人类真正认识地球、展开对太空的研究奠定了科学基础,机械动力、天文观察装置的发明和使用,天体中的一颗又一颗行星的发现又为人们正确认识宇宙带来了希望。
材料二 20世纪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了时间空间与物质分布、运动之间的
辩证关系,提出了新的宇宙观,同时使得现代物理学和天文学如此结合而产生了天体物理学,为人类研究和探索宇宙提供了新的更广泛的途径。
材料三 现代科学理论知道,当年原始的黑色火药制成火箭。尽管可以升空,但绝不能冲出大气层,原因很简单,它的效力太低,远远达不到最低的第一宇宙速度。所以说,没有高效的大推力火箭发动机问世,那么想实现宇宙飞行也只能是一种幻想。多级火箭飞行原理提出、液体火箭发明和应用使得现代火箭技术得以提高。
材料四 人类飞向太空的梦想在20世纪50年代第一次得以实现。1957年,苏联发射了历史上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创造了宇航事业伟大的开端。1961年,苏联发射了“东方一号”载人飞船,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成为人类第一个飞上太空的人。美国奋起直追,1969年“阿波罗-Ⅱ号”登月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
——以上材料均摘自《宇宙探险》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人类对太空研究的科学理论已经形成,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6分)
(2)结合以上材料概括指出在人类飞向太空的历程中有了哪些新的发展?(2分) 简要分析其发展的原因。(4分)
(3)航天事业的发展对人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第(1)问,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以从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思想领域、认识深入等方面加以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至四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史实,经分析,航天发展应该理解为首先是理论的突破:科学理论由牛顿的经典力学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其次是实践突破:验证科学理论的应用技术由火药火箭到现代火箭技术;最后是梦想成真:人类离开地球飞向太空由梦想到现实。第二小问原因可以从理论方面、根本推动力、实际需求、技术和资金支持等方面回答。第(3)问,可从活动空间的扩大,推动科技和经济发展两方面加以考虑。
答案 (1)背景:经济发展日益加快;人文精神不断发展;科学家对自然提出新的认识;启蒙思想家提倡科学与民主,宣扬自由与平等;新的政治制度在
欧洲建立。
(2)发展:科学理论由牛顿的经典力学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验证科学理论的应用技术由火药火箭到现代火箭技术;人类离开地球飞向太空由梦想到现实。 原因:科学理论出现重大突破;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各国对高科技的迫切需求;加强对科技的扶植和资金投入。
(3)影响:航天事业的发展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打开了新的天地;促进了科技和经济的发展。
专题仿真模拟训练(五)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一名英国学者称:“英国人把议会比作政坛大本钟——除了还在那里闹出点
动静外,没有更大用处。”这说明
A .代议制民主政治已丧失其存在基础
B .议会不再代表广大选民的利益
C .出现了行政权逐渐扩张的走势
D .英国人厌倦了资产阶级民主闹剧
答案 C [本题主要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材料意在表达英国议会作用在缩小,与之相关的就是内阁即行政权的扩张,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内阁已经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2.从1887~1897年,英国内阁占用议会会议的时间平均达到84.5%,议员个人
很少有提出议案的机会;在许多重大问题上,议会只规定一般原则,而由内阁去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而且议会通过投不信任票来监督和控制内阁做法的有效性也变得极其微弱了。上述现象表明
A .议会的权力和作用开始缩小
B .议会的立法权力正在丧失
C .英国的政治制度正在发生变化
D .内阁对议会起到了限制作用
答案 A [从关键词“84.5%”“微弱”可以看出本题主要讲述议会权力的弱化。故选A 。B 不符合史实。政治制度本身没变,只是权力对比发生了变化。排除C 。内阁不能限制议会,是议会限制内阁,只是限制的权力弱化,排除D 。]
3.小威廉·皮特是英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首相(任期1784~1801,1803~1806) 。他
就任首相后开创了一个先例:即内阁失去议会多数信任时,还可以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直接诉诸选民的裁决。这一先例最能说明
A .首相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B .内阁不再对议会负责 ( ) 。 ( ) 。 ( ) 。
C .责任制内阁进一步发展
D .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作用大大加强
答案 C [根据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相关知识对各错误选项进行排除,A 项说法错误,国家的权力中心是议会;B 项说法错误,内阁由议会中多数党来组成,内阁对议会负责;D 项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作用加强出现在工业革命后,但与本题无关。本题选C 项,材料反映了责任制内阁进一步发展。]
4.“仍然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兴工业资产阶级野心的政治权力,
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为改变这一状况,英国出现了 ( ) 。
A .君主立宪制
C .责任内阁制 B .第二次工业革命 D .1832年议会改革
答案 D [本题考查的是对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的理解。根据所学知识,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战胜贵族是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展,工业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通过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真正实现控制了议会的权力,促进英国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君主立宪制是确立了议会主权至上,剥夺了国王的立法权,责任内阁制是剥夺国王的行政权力。不选第二次工业革命,因为时间不符合,故此题应该选择D 。]
5.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规定,州政府与联邦政府各自享有专属权力,同时也分
享了部分权力,如发动战争与维持和平是联邦政府的专属权力,而教育和家庭法律则专属于州政府,赋税是共享权力。上述内容主要体现了 ( ) 。
A .分权原则
C .集权原则 B .法治思想 D .民主思想
答案 A [本题考查1787年宪法的特点。据题干中联邦宪法对州和政府的权力进行了明确的分割和调配,属于分权范畴,故选A 。]
6.英国学者费纳在《政府史》中指出:人类社会技术的发展可以分为两大类:
集约性技术和延展性技术。所谓集约性技术,是指那些能提高人类生产效率、增强对自然资源的汲取和利用能力的技术;而延展性技术则指的是那些能提高人类(特别是国家) 的组织和协调能力的技术。下列各项属于美国首创的“延展性技术”有 ( ) 。 ①分权制衡思想 ②成文宪法 ③联邦制 ④责任内阁制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答案 B [本题考查的是对近代资产阶级政治体制确立与发展的理解。根据题干提示,1787年宪法属于美国的制度创新,是第一部成文法,首创联邦制政体;分权制衡思想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首创,而责任内阁制是近代英国首创,故应予以排除。]
7.美国1787年宪法第一条第二款:“„„众议院人数和直接税税额均应按本联
邦所辖各州的人口比例分配于各州,各州人口数目指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3/5。„„人口的实际统计应于合众国国会第一次会议3年内,以及此后每10年内依照法律规定的方式进行。”宪法中关于人口统计的规定
( ) 。
A .协调各州之间的矛盾
B .改选众议员每十年进行
C .保障公民的自由与平等
D .体现三权分立的原则
答案 A [材料信息中“自由人”和“其他人口”分别指白人和黑人。从材料信息看,宪法将3/5的黑人纳入人口统计之内,这一规定是南北方妥协的产物,它既能保证南方“有一部分黑人人口统计在本州之内,在众议院中增加一定的议席”,又能使北方接受“并非全部黑人人口统计在该州之内,在众议院中增加更多的议席”这一事实。故选A 项。]
8.1933年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说:“我们的宪法是简明扼要的,总是可以根据
特殊的需要而在重点和安排上有所改变,而无需动摇其基本形式„„,但愿正常的行政和立法分权完全足以应付我们所面对的史无前例的重任。然而,史无前例的要求和迅即行动的需要也可能使我们有必要暂时背离正常分权的公开程序。”材料中的“基本形式”指的是
A .资本主义制度
C .宪法的基本内容 ( ) 。 B .宪法实施的程序 D .三权分立
答案 D [本题考查美国近代民主制度。资本主义制度是本质,不是基本形式,排除A 项。据材料中“背离正常分权的公开程序”的信息可判断程序是可以变化的,不符合基本形式“无需动摇”的限定,排除B 项。而宪法的内
容材料中明确表示“有所改变”,故排除C 项。故选D 项。]
9.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通过后,恩格斯指出:“在资产阶级借以组织其
统治的国家机构中,也有许多东西是工人阶级可能利用来对这些机构本身作斗争的„„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合法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材料表明恩格斯
A .批判德意志帝国的君主专制本质
B .揭露德意志帝国的军事专制特点
C .指出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
D .认为《帝国宪法》提供了合法斗争的平台
答案 D [本题考查了对材料的分析能力。A 、B 两项说法材料中未体现;C 项说法错误,德国确立君主立宪制。分析材料表明恩格斯认为《帝国宪法》提供了合法斗争的平台。]
10.从1870年到194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一共更换了108届内阁,每届内阁
平均存在时间约为8个月。造成内阁频繁变动的原因在于
A .内阁对议会没有形成权力制衡
B .总统职权不完全受宪法制约
C .两大政党轮流组阁
D .立法与行政权力合一
答案 A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1875年制定并生效的,也就是说在材料所说的时间段里,宪法大部分都已经起作用。而B 、D 两项的说法是与宪法相违背的。C 项所说和材料的现象,都是因为议会行使了充分的立法监督权力,而政府则没有形成有效的制衡。]
11.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撰写《共产党宣言》时,曾预言当时资本主义已走上穷途
末路,死期临近。但是过了近半个世纪,恩格斯在生前最后一篇文章中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写道,过去的判断“是不对的,19世纪中叶欧洲大陆的社会经济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资本主义还有很强的“扩展能力”。下列符合恩格斯这一论断的是
A .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
B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失败的原因 ( ) 。 ( ) 。 ( ) 。
C .在俄国七月事件后,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政权完全转移到资产阶级临 时政府手中
D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答案 A [把握材料中的“《共产党宣言》”、“19世纪中叶” 、“资本主义还有很强的‘扩展能力’”等即可判断选择A 项。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尚未达到能够推翻资本主义建立共产主义的高度。]
12.《法国政治制度史》写道:“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劳动群众通过其政治代表
当家作主的新政治制度的萌芽。”文中的“新政治制度”是指
A .直接选举制
B .义务教育制 D .无产阶级专政 ( ) 。 C .社会主义政权
答案 D [本题考查巴黎公社。直接选举的措施古希腊雅典就有,义务教育的措施之前的一些国家资产阶级革命的措施中已经颁布,社会主义政权是俄国十月革命后建立,故排除A 、B 、C 三项,选D 项。]
1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写到:在那动乱的一九一七年的四月,吓得昏头昏
脑的小市民,早上起来,揉着惺忪的睡眼,推开窗户,提心吊胆地询问比他起得早的邻居:“今天城里是哪一派掌权?”正确的回答是
A .罗曼诺夫王朝
C .工兵代表苏维埃 B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 .工兵农代表苏维埃 ( ) 。
答案 B [根据时间是在1917年4月,应该是在二月革命以后,当时俄国出现了两个政权:布尔什维克建立的工兵代表苏维埃和由孟什维克建立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学生容易误选C ,根据所学史实,当时能够代表俄国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14.马克思称赞巴黎公社的领导者说:“这些勤务员经常是在公众监督之下进行
工作的。”他们“公开地、老老实实地办事,„„在众目睽睽之下进行活动,不自命为绝对正确,没有文牍主义的敷衍拖拉作风,不耻于承认和改正错误”。对以上材料的认识正确的是 ( ) 。
A .说明公社领导人的权力制约与民主作风
B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天赋人权的思想
C .表明国家政权机关已变为“社会公仆”
D .体现了巴黎公社无产阶级政权的性质
答案 A [联系材料根据所学,巴黎公社是新型的工人政权,由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技术工人的工资。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他们。巴黎无产阶级的英勇斗争和革命首创精神,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士树立了光辉典范。材料中反映公社“勤务员”受到公众监督,“没有文牍主义的敷衍拖拉作风,不耻于承认和改正错误”,说明公社领导人的权力受到制约,具有民主作风,本题选A 项。]
15.美国学者彭慕兰认为:18世纪末19世纪初,历史来到了一个岔路口,东西
方之间开始逐渐背离,分道扬镳,距离越来越大。造成该时期东西方历史背离的主要原因是
( ) 。 A .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 C .工业革命 B .西方的殖民扩张 D .美洲新大陆的开发
答案 C [从题目中的时间“18世纪末19世纪初”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已经兴起。工业革命大大增强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实力,也造成了东方的贫困,使东方从属于西方。故选C 项。B 项属于直接原因,A 、D 两项与材料信息不符。]
16.资本主义时代的经济革命和政治革命都是由英国来担任领跑者,而且都是从
英国扩展到欧洲大陆和美国,后来再扩展到世界其他地区。这一发展历程的实质是 ( ) 。
A .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
B .世界由和平走向战争再由战争走向和平的过程
C .文艺复兴和启蒙思想运动推动下的社会革命
D .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的斗争扩展的过程
答案 A [本题考查英国工业革命和英国代议制。材料中“经济革命”指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推动西方殖民扩张,促进世界市场形成。“政治革命”指英国代议制确立,17世纪英国发动资产阶级革命,率先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此后逐步扩展到其他国家。故本题正确选项为A 项。]
17.下表是19世纪最后30年英、德、美三国煤炭、钢铁产量情况统计(单位:
万吨) 。表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国家依次为
( ) 。
A. 美国、英国、德国 C .英国、德国、美国 B .德国、美国、英国 D .英国、美国、德国
答案 C [本题考查的是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产生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到19世纪中期,英国工业生产能力最强,拥有“世界工厂”之称,故①是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英国法国相对缓慢,美国德国发展迅速,到19世纪末,美国的工业产值居世界第一位,故③是美国。因此,本题应该选C 项。]
18.资本主义经济的鼻祖亚当·斯密无论如何也不曾想到,在经过了几百年风霜
雪雨的洗礼后,他理想中的经济自由化竟然在现实中会遭遇如此的“异化”„„这种“异化”在19世纪晚期表现为
A .资本主义经济完全实现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
B .资本主义经济出现垄断现象
C .资本主义国家大力干预经济
D .资本主义国家大规模推行福利政策
答案 B [本题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自由资本主义在19世纪晚期发展成为垄断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
19. 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三位杰出的天体物理学家,因他们对超新星进
行了系统的观测,发现宇宙正在加速膨胀。这项成就主要验证了 ( ) 。
A .相对论
B .经典力学 D .量子假说 ( ) 。 C .生物进化论
答案 A [材料中涉及到的宇宙膨胀理论主要是证明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
论。本题主要用排除法,经典力学主要适用于宏观低速运动,难以解释宇宙膨胀问题;生物进化论与其无关;量子论主要是研究微观世界的。故本题正确选项为A 项。]
20.“科学理论的发展往往并不意味着新理论摧毁旧理论,而是限制和缩小旧理
论的作用范围,把旧理论作为新理论的某种特例包含在其中。”下列最能说明此观点的是
( ) 。 A .神创论与进化论 C .经典力学与量子论 B .经典力学与相对论 D .相对论与量子论
答案 B [本题考查对近现代科学理论的记忆。进化论否定了神创论;经典力学与量子论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相对论与量子论也属两个不同范畴。经典力学是相对论在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状态下的特例。选B 项。]
21.英国牛津一户人家40年前只花几个先令,买下《物种起源》(The Origin of
Species) 的第一次版珍本,但这家人竟然不识好货,一直把达尔文于1859年出版的这部划世代巨著放在客房厕所的书架上。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他们才惊然发觉,原来这本书价值不菲。而这本书的“价值不菲”还体现在它
( ) 。
A .反映了早期资产阶级的要求
B .成为欧洲启蒙运动批判专制统治的思想武器
C .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
D .成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思想动力
答案 C [《物种起源》是达尔文1859年发表的著作,创立了生物进化论。
A 、B 、D 三项的时间均早于此著作。《物种起源》不仅在生物学方面成就巨大,还带动了欧洲的思想解放,有力地抨击了封建神学,故选C 项。]
22.19世纪初,英国兴起抵制教会的“新大学运动”,出现了以自由、民主精
神办学的伦敦大学等一大批高等院校。剑桥、牛津大学也进行改革,取消必须信奉加尔文教的宗教宣誓,并增设许多自然科学课程。进入20世纪,甚至教会大学也大量增加了面向现实的世俗课程。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
A .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
B .近代科技和工业化的扩展
C .教育世俗化的不断发展
D .宗教改革运动的深入发展
答案 B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伦敦大学改革,自然科学课程的设置,教会大学增加世俗课程,这些都体现了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进一步认清了人类自身,这与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有直接关系。]
23.蒸汽机发明和使用后,在欧洲出现了一大批相对集中的工业城市,所以有人
说:“蒸汽机是工业城市之母。”这是因为蒸汽机
A .大大提髙了工业生产的动力和效率
B .促进了相关行业机器的发明与改进
C .摆脱了工厂受自然条件的限制
D .推动了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
答案 C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题干可理解为蒸汽机是相对集中的工业城市的起源,原因就在于蒸汽机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使工厂相对集中,由此产生了工业城市。选C 项。]
24.在某一历史时期,许多作家在作品中喜欢描写诸如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来、
遥远的东方、飘渺的梦境等“非凡”环境,塑造诸如骄傲孤独的强盗、愤世嫉俗的叛逆者、温柔多情的牧女、至善至美的吉普赛女郎,等等。据此判断,这些文学作品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 .经济危机导致社会问题更加突出
B .工业革命后,各国阶级矛盾更加尖锐
C .知识分子对“理性王国”大为失望
D .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在文学层面的反映
答案 C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先从材料中的“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来、遥远的东方、飘渺的梦境”等描写,以及后面的“强盗”、“叛逆者”、“牧女”、“吉普赛女郎”等叙述,可以得出这些文学作品属于浪漫主义文学流派,再分析这种文学流派产生的历史背景,选项A 、B 属于现实主义文学背景,选项D 属于现代主义文学流派背景,故选C 项。]
( ) 。 ( ) 。
25.在西方文学发展史上,某个流派的作家“行使了社会学家、社会史家以及社
会批评家的职能,生动记录了这个时代纷至沓来的所有紧要事件,其中既有公共生活事件,又有个人生活事件:都市社会、工人状况、贫困、婚姻、妇女角色”。下列符合该流派风格的作品是 ( ) 。
答案 A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理解能力。根据题意可知该流派风格属于现实主义,A 项是现实主义风格,B 项是浪漫主义风格,C 、D 两项属于现代主义作品。]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7分,第27题17分,第28题16分,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材料二 法国之所以采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材料三 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
——以上材料均选自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请回答:
(1)结合史实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6分)
(2)1870年后,法国“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的标志是什么?法国能够采取这种方式确立民主制度的根源何在?(4分)
(3)材料三中“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指什么?这种“错位”给德国的社会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5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现代化模式的看法。(2分)
解析 第(1)问,英国“光荣革命”后,通过了《权利法案》,君主的权力从立法、税收等方面上受到限制,确立议会权力至上的君主立宪制,随后责任制内阁的形成,君权进一步减小;随着资产阶级的工业发展,工业资产阶级通过1832年议会改革,使权力由上院流入下院,分享政治权力。第(2)问,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经过了长期反复的较量,最终于1875年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民主共和制,相对于英国而言,此时法国的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更充分。第(3)问,德国实行统一和确立民主制度,是通过王朝战争获得的,确立的是君主立宪制,封建残余大。第(4)问,不论英德的君主立宪制,还是美法的民主共和制,他们都是资产阶级的代议制,但因国情不同,各国的民主政治有差异性,说明其多样性。
答案 (1)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君主权力;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制内阁,国王“统而不治”;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
(2)标志:颁布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根源: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3)容克地主贵族掌握了德意志现代化的领导权。影响:德国由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
(4)各国的国情不同决定了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言之成理,皆可)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数变化(1500~1900年)
材料二 英、美、中、印四国产品在世界产量份额中的变化(1750~1900年)
材料三 黄君(黄佐卿) 于光绪七年(1881年) 建丝厂于沪上。丝车仅一百部,各项机械均购自意法等国。惟是时女工都无充分训练,工作不良,丝质随劣;且所有出品须运往外国市场,向绸商兜售,输运需时,周转为难。自光绪八年至十三年,营业失败,资本损耗殆尽。光绪十三年后,丝厂事业逐渐发达,丝车自一百部增至九百部。后法国绸商渐知中国除土丝外,亦有机制厂丝可供应用,乃相率电请驻沪洋商就近采办。此项办法始自光绪十九年,迄今三十余年,未尝变更也。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英国在两次工业革命中的什么特点?(2分)
(2)你能从材料二中提取到哪些信息?(6分)
(3)材料三中的丝厂经历了怎样的变迁?(3分)
(4)基于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两次工业革命影响的看法。(6分)
解析 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图片的能力。图片反映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逐渐提高,特别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这个阶段。第(2)问,注意从材料中的中印和英国在“1830年”、“1900年”时间点的对比,以及英美在“1900年”的对比即可分析论证。第(3)问,可从材料中“一百部增至九百部”、“后法国绸商„„乃相率电请驻沪洋商就近采办”概括出“规模逐渐扩大”、“产品的外销”等。第(4)问,回答“看法”可从“工业革命与现代世界体系的形
成”、“工业革命的双重后果”等角度思考问题。
答案 (1)从两次工业革命之间的比较来看,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经济推动力更大。
(2)19世纪30年代前中印产品在世界中所占份额高于英国,到20世纪初已落后于英国;20世纪初英美产品在世界中所占的份额超过中印,美国在20世纪初超过英国。
(3)工厂规模逐渐扩大;产品对外销路逐渐畅通;丝车数量从100部增至900部;从兜售到采办。
(4) 答案1:材料与史实:运用充分;运用较充分。
抽象视角,如工业革命与现代世界体系的形成。
论述:论述充分;论述较充分。
叙述:叙述完整流畅形成结构。
答案2:能在多个线索或材料之间建立起联系,并对此作出解释。
材料与史实:运用充分;运用较充分。
视角:从两个以上角度展开分析,如工业革命的双重后果。
论述:论述充分;论述不够充分。
叙述:叙述形成结构;叙述连贯流畅。
答案3:使用多个线索或材料,进行单一维度的解释。
材料与史实:运用较多材料;运用较少材料。
视角:提炼出一个视角。如,工业革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叙述:叙述完整流畅;仅能列举。
其他答案:没有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回答与问题无关或同义反复。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嫦娥奔月”的神话,只能表达人类对大地与地球之间的一种朦胧关系,寄托了人类向往太空的精神幻想。当18世纪时,牛顿创立了经典力学理论后,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才为人类真正认识地球、展开对太空的研究奠定了科学基础,机械动力、天文观察装置的发明和使用,天体中的一颗又一颗行星的发现又为人们正确认识宇宙带来了希望。
材料二 20世纪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了时间空间与物质分布、运动之间的
辩证关系,提出了新的宇宙观,同时使得现代物理学和天文学如此结合而产生了天体物理学,为人类研究和探索宇宙提供了新的更广泛的途径。
材料三 现代科学理论知道,当年原始的黑色火药制成火箭。尽管可以升空,但绝不能冲出大气层,原因很简单,它的效力太低,远远达不到最低的第一宇宙速度。所以说,没有高效的大推力火箭发动机问世,那么想实现宇宙飞行也只能是一种幻想。多级火箭飞行原理提出、液体火箭发明和应用使得现代火箭技术得以提高。
材料四 人类飞向太空的梦想在20世纪50年代第一次得以实现。1957年,苏联发射了历史上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创造了宇航事业伟大的开端。1961年,苏联发射了“东方一号”载人飞船,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成为人类第一个飞上太空的人。美国奋起直追,1969年“阿波罗-Ⅱ号”登月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
——以上材料均摘自《宇宙探险》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人类对太空研究的科学理论已经形成,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6分)
(2)结合以上材料概括指出在人类飞向太空的历程中有了哪些新的发展?(2分) 简要分析其发展的原因。(4分)
(3)航天事业的发展对人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第(1)问,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以从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思想领域、认识深入等方面加以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至四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史实,经分析,航天发展应该理解为首先是理论的突破:科学理论由牛顿的经典力学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其次是实践突破:验证科学理论的应用技术由火药火箭到现代火箭技术;最后是梦想成真:人类离开地球飞向太空由梦想到现实。第二小问原因可以从理论方面、根本推动力、实际需求、技术和资金支持等方面回答。第(3)问,可从活动空间的扩大,推动科技和经济发展两方面加以考虑。
答案 (1)背景:经济发展日益加快;人文精神不断发展;科学家对自然提出新的认识;启蒙思想家提倡科学与民主,宣扬自由与平等;新的政治制度在
欧洲建立。
(2)发展:科学理论由牛顿的经典力学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验证科学理论的应用技术由火药火箭到现代火箭技术;人类离开地球飞向太空由梦想到现实。 原因:科学理论出现重大突破;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各国对高科技的迫切需求;加强对科技的扶植和资金投入。
(3)影响:航天事业的发展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打开了新的天地;促进了科技和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