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丝儿划过水面,
小河格格地笑起来。
知了躲在树阴里,
知了知了知了……
他俩究竟说了句什么话,
知了它哪里知道。
我在想,河一定比江要小。中国有长江黄河,是江河之祖。但为什么一个称江,一个叫河呢?这是由于大小不同的缘故。大的河也可以通船,但那船不是艨艟巨舰,而是摇着橹或荡着桨的小木船。像这样的河全国各地都有,但我心目中的小河却是属于江南的。换句话说,范围不出浙北苏南。也就是吴越旧地。
唐杜荀鹤有送人游吴诗云:“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但在别一首里说:“去越从吴过,吴疆与越连。”这是说,吴越地接水连,若从苏州乘船,就可以直达绍兴。这些河通称运河,其中有干线与支流之分,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在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的《中国游记》里,我看到过这样一段记载:
“这期间,火车已过嘉兴。偶尔向车窗外望去,只见临水的一家家民居之间,架着一座高高拱起的石桥。两岸的粉墙,似乎在水中留下了清晰的倒影。此外,尚有两三只南派中国画中时而可见的船只系在水边。当我透过新芽初露的柳枝看到上述景色的时候,我才觉得看到了典型的中国风景。”
水乡的居民喜欢把屋子建在河边,不仅有利于生产,也有利于生活。出门几步就埠头,柳阴下铺着石级,人们就在这里汲水、洗涤,一天不知道要跑多少趟?即便是后来装上了自来水,有的人还是喜欢往河埠头跑,不仅便当,也洗得痛快。下面是阮毅成在《三句不离本杭》中介绍杭州内浣纱河的一段话:
“沿河两面均种植有杨柳,丝拂水面,老干成阴。缓步其下,虽则看不到浣纱的西施,却多的是洗衣服的家庭少女或幼妇。她们跪在河岸上,微风吹乱了秀发,水沫溅湿了面庞。洗完了,立起身来,一手挽着竹篮,篮中散堆着刚洗过的衣件;一手持着木杵,也为河水洗得一尘不染。三三两两,结着伴,沿着河,轻轻的谈着家常,缓缓的各自归去。在她们的字典中,只有一个‘闲’字。”
他们不仅在这里洗涤,也在这里上船出门。因为这里总有一两条船系着,以备出畈、上街、走亲戚用。这些船没有篷,俗称赤膊船,主要用于农业。但也可以代步,如陆游《稽山行》诗中云:
舟行以当车,
小伞遮新妆。
小俩口坐的就是这种农用船,否则,又何必多此一举,撑上伞呢?再说,这个“遮”字也用得很确切,既写出了新嫁娘娇娆羞涩的特点,又写出了那里的民风民俗。她的羞涩来自两岸看热闹的人群。他们有的正在埠头洗涤,有的则是刚从屋子里跑出来。他们把好奇的目光一致向她投去,她哪有不因此而害臊的?她把手中的小伞侧向一边,好遮住自己的羞红的脸。农村不比城市,城市里到处人来人往,见惯了也就不觉得什么。农村就不同,终日静悄悄的,偶尔有几声鸡鸣狗吠,所谓“鸟鸣山更幽”,说到底还是有点寂寞的感觉。所以只要稍有异人异事出现,他们就会把注意力集中到那里去。李白诗云:“西施五月采,人看隘若耶。”可见这种“看人”的风俗,也是“古已有之”。
“文革”期间,我在仓前附近的农村里学农劳动,我负责管理师生的膳食。每天天一亮就坐着小船到余杭镇去买菜,所以有过在仓前河里荡桨的经验。仓前河北岸是一条高堤,俗称为“塘”,人坐在河上船里,只看见车辆行人在塘上行驶,别的什么都看不到。但是南岸就不同,河水几乎与田野平出,春夏水涨,岸边的杨柳半浸在水里,“晃荡晃荡”的,真有点像是会被大水漂没的样子。可是在水乡荡舟的快乐,也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得出来。从前周启明写过一篇《乌篷船》,他也是这么说的:
“小船则真是一叶扁舟,你坐在船底席上,篷顶离你的头有两三寸,你的两手可以搁在左右的舷上,还把手都露出在外边。在这种船里仿佛是在水面上坐,靠近田岸去时泥土便和你的眼鼻接近,而且遇着风浪,或是坐得稍不小心,就会船底朝天,发生危险,但是也颇有趣味,是水乡的一种特色。”
这些河一般都比较狭小,只有“一衣带”那么宽,但是它们却都是通大海的,一天有早晚两次潮水。因此河水不能说清澈见底,但也并非一潭死水,稍有点浑浊,却像从大地母亲的乳房中流出来的乳汁一样,长年累月,哺育着庄稼,也哺育着人。
说到潮水,我又想起从前在上海亦报上看到过的一篇随笔,题目叫《农历与渔历》,那上面说:
“小时候生长在海边,习闻‘初一十五子午潮’的成语,上海解放的那一年,我在横浜桥头寄住,每天在小楼上看河水应时随潮涨落,常使我想起唐人的‘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的两句诗来。阴历现在对于我们住在城市的人没有多大用处了,但它在别一方面却有很大的作用,即是在海边生活的一群人,他们需要知道潮汛的时刻,准备好躲避或是利用。”
古人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何利用水的力量,化被动为主动,这是水乡居民的一门学问。关于利用,据我所知约有三端:一是“我田引水”,就是趁涨潮时水位提高,把河水引入稻田,以免有戽水之劳。我田引水本是日本的一句成语,意思是农夫把水往自己的田里引,所以用在这里比较适合。二是“顺水推舟”,正像使帆借用风力一样,现在是把划船的事托付给潮水,顺风顺水,可以省却不少气力。“风帆如借便,明日到姑苏”,从杭州到苏州,平常坐船需要好几天时间,现在遇到顺风顺水,一天就可以到达,岂不快哉!三是捕鱼。潮水来了,有些鱼就蠢蠢欲动,那爱蹦跳的鲤鱼不必说了,还有一种黄尾巴“潮鱼”,顾名思义是个“弄潮儿”,所以就趁机从外江混入内河。……
除了涨潮时捉鱼那一刻,每年二月二日开禁做河泥的日子,那场面也是最热闹的。俗语说:“吃补食无效,但看田里壅料”。料,就是肥料。除了粪肥、草肥之外,最好的要算土肥,也就是河底的淤泥。清代著《历代诗话》的吴景旭有一首《罱泥行》,写的就是这件事,上半云:
一溪小雨直如发,尖头子长竿揭,
凭将两腕翕复张,形模蛤蚧相箝镊。
载归取次壅桑间,平铺滑汰孩子跌。
……
用罱夹把淤泥从河底捞起来,泻在船舱中,然后将船划到岸旁边,用戽斗戽到岸上去。岸上预先挖有一个潭,是存聚这些河泥的,可以当即运走,但一般总是等干燥后再运。刚出水的河泥跟黑色的浆糊差不多,很可能还会有小鱼小虾混杂在里面,这就引得小孩子前去打捞,不小心掉进潭里去的也有。如果是当即运走的,河泥平铺在桑园地里,这就更容易发现菱角和螺蚌。河里种菱,也是两岸农民的副业。这些菱角,就是去年脱蒂沉没在水底的,现在虽然外壳变黑,肉却洁白鲜甜,难怪孩子们不肯放过捡拾的机会,虽然滑跌也是难以避免的。
其实,我喜欢的还有更“小”的小河。这就得返回到七十年前的童年时代去。那时候我住在故乡老家,一个名叫小湖孙的村子里。屋边有一条小河,就是从小湖中流出来的。当大路从河上通过时,就用两块石板往那里一搁,算是一顶小桥,我们那里叫“桥棚”。桥棚边有一个埠头,一般不用来淘米洗菜,只洗些“下脚”的东西,如粪便、尿布之类。但是小孩子也常到那里去,还拿小竹篮兜鱼。这些小孩子中,自然也有我在内。夏天天热,我常赤身露体的合扑在桥棚上,拿肚皮贴着石板,比什么都阴凉。桥下流水匆匆,游鱼倏忽往来。有时候我便采一片竹叶,再捉几个蚂蚁放在竹叶上,幻想这就是一叶扁舟。然后将竹叶放在水面上,让它们乘风破浪而去。但是有一次,我正合扑在桥棚上,一头老牛走过来,吓得二叔从老远的地方叫起来。但是说时迟,那时快,老牛却早已从我的身上跨了过去。大概它也听到了二叔的呼叫,所以跨过去后又停下来,还回头朝我看看,摇摇尾巴,“哺”地吐了口长气,好似在说:“没有踩着你吧?真是的!”
柳丝儿划过水面,
小河格格地笑起来。
知了躲在树阴里,
知了知了知了……
他俩究竟说了句什么话,
知了它哪里知道。
我在想,河一定比江要小。中国有长江黄河,是江河之祖。但为什么一个称江,一个叫河呢?这是由于大小不同的缘故。大的河也可以通船,但那船不是艨艟巨舰,而是摇着橹或荡着桨的小木船。像这样的河全国各地都有,但我心目中的小河却是属于江南的。换句话说,范围不出浙北苏南。也就是吴越旧地。
唐杜荀鹤有送人游吴诗云:“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但在别一首里说:“去越从吴过,吴疆与越连。”这是说,吴越地接水连,若从苏州乘船,就可以直达绍兴。这些河通称运河,其中有干线与支流之分,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在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的《中国游记》里,我看到过这样一段记载:
“这期间,火车已过嘉兴。偶尔向车窗外望去,只见临水的一家家民居之间,架着一座高高拱起的石桥。两岸的粉墙,似乎在水中留下了清晰的倒影。此外,尚有两三只南派中国画中时而可见的船只系在水边。当我透过新芽初露的柳枝看到上述景色的时候,我才觉得看到了典型的中国风景。”
水乡的居民喜欢把屋子建在河边,不仅有利于生产,也有利于生活。出门几步就埠头,柳阴下铺着石级,人们就在这里汲水、洗涤,一天不知道要跑多少趟?即便是后来装上了自来水,有的人还是喜欢往河埠头跑,不仅便当,也洗得痛快。下面是阮毅成在《三句不离本杭》中介绍杭州内浣纱河的一段话:
“沿河两面均种植有杨柳,丝拂水面,老干成阴。缓步其下,虽则看不到浣纱的西施,却多的是洗衣服的家庭少女或幼妇。她们跪在河岸上,微风吹乱了秀发,水沫溅湿了面庞。洗完了,立起身来,一手挽着竹篮,篮中散堆着刚洗过的衣件;一手持着木杵,也为河水洗得一尘不染。三三两两,结着伴,沿着河,轻轻的谈着家常,缓缓的各自归去。在她们的字典中,只有一个‘闲’字。”
他们不仅在这里洗涤,也在这里上船出门。因为这里总有一两条船系着,以备出畈、上街、走亲戚用。这些船没有篷,俗称赤膊船,主要用于农业。但也可以代步,如陆游《稽山行》诗中云:
舟行以当车,
小伞遮新妆。
小俩口坐的就是这种农用船,否则,又何必多此一举,撑上伞呢?再说,这个“遮”字也用得很确切,既写出了新嫁娘娇娆羞涩的特点,又写出了那里的民风民俗。她的羞涩来自两岸看热闹的人群。他们有的正在埠头洗涤,有的则是刚从屋子里跑出来。他们把好奇的目光一致向她投去,她哪有不因此而害臊的?她把手中的小伞侧向一边,好遮住自己的羞红的脸。农村不比城市,城市里到处人来人往,见惯了也就不觉得什么。农村就不同,终日静悄悄的,偶尔有几声鸡鸣狗吠,所谓“鸟鸣山更幽”,说到底还是有点寂寞的感觉。所以只要稍有异人异事出现,他们就会把注意力集中到那里去。李白诗云:“西施五月采,人看隘若耶。”可见这种“看人”的风俗,也是“古已有之”。
“文革”期间,我在仓前附近的农村里学农劳动,我负责管理师生的膳食。每天天一亮就坐着小船到余杭镇去买菜,所以有过在仓前河里荡桨的经验。仓前河北岸是一条高堤,俗称为“塘”,人坐在河上船里,只看见车辆行人在塘上行驶,别的什么都看不到。但是南岸就不同,河水几乎与田野平出,春夏水涨,岸边的杨柳半浸在水里,“晃荡晃荡”的,真有点像是会被大水漂没的样子。可是在水乡荡舟的快乐,也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得出来。从前周启明写过一篇《乌篷船》,他也是这么说的:
“小船则真是一叶扁舟,你坐在船底席上,篷顶离你的头有两三寸,你的两手可以搁在左右的舷上,还把手都露出在外边。在这种船里仿佛是在水面上坐,靠近田岸去时泥土便和你的眼鼻接近,而且遇着风浪,或是坐得稍不小心,就会船底朝天,发生危险,但是也颇有趣味,是水乡的一种特色。”
这些河一般都比较狭小,只有“一衣带”那么宽,但是它们却都是通大海的,一天有早晚两次潮水。因此河水不能说清澈见底,但也并非一潭死水,稍有点浑浊,却像从大地母亲的乳房中流出来的乳汁一样,长年累月,哺育着庄稼,也哺育着人。
说到潮水,我又想起从前在上海亦报上看到过的一篇随笔,题目叫《农历与渔历》,那上面说:
“小时候生长在海边,习闻‘初一十五子午潮’的成语,上海解放的那一年,我在横浜桥头寄住,每天在小楼上看河水应时随潮涨落,常使我想起唐人的‘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的两句诗来。阴历现在对于我们住在城市的人没有多大用处了,但它在别一方面却有很大的作用,即是在海边生活的一群人,他们需要知道潮汛的时刻,准备好躲避或是利用。”
古人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何利用水的力量,化被动为主动,这是水乡居民的一门学问。关于利用,据我所知约有三端:一是“我田引水”,就是趁涨潮时水位提高,把河水引入稻田,以免有戽水之劳。我田引水本是日本的一句成语,意思是农夫把水往自己的田里引,所以用在这里比较适合。二是“顺水推舟”,正像使帆借用风力一样,现在是把划船的事托付给潮水,顺风顺水,可以省却不少气力。“风帆如借便,明日到姑苏”,从杭州到苏州,平常坐船需要好几天时间,现在遇到顺风顺水,一天就可以到达,岂不快哉!三是捕鱼。潮水来了,有些鱼就蠢蠢欲动,那爱蹦跳的鲤鱼不必说了,还有一种黄尾巴“潮鱼”,顾名思义是个“弄潮儿”,所以就趁机从外江混入内河。……
除了涨潮时捉鱼那一刻,每年二月二日开禁做河泥的日子,那场面也是最热闹的。俗语说:“吃补食无效,但看田里壅料”。料,就是肥料。除了粪肥、草肥之外,最好的要算土肥,也就是河底的淤泥。清代著《历代诗话》的吴景旭有一首《罱泥行》,写的就是这件事,上半云:
一溪小雨直如发,尖头子长竿揭,
凭将两腕翕复张,形模蛤蚧相箝镊。
载归取次壅桑间,平铺滑汰孩子跌。
……
用罱夹把淤泥从河底捞起来,泻在船舱中,然后将船划到岸旁边,用戽斗戽到岸上去。岸上预先挖有一个潭,是存聚这些河泥的,可以当即运走,但一般总是等干燥后再运。刚出水的河泥跟黑色的浆糊差不多,很可能还会有小鱼小虾混杂在里面,这就引得小孩子前去打捞,不小心掉进潭里去的也有。如果是当即运走的,河泥平铺在桑园地里,这就更容易发现菱角和螺蚌。河里种菱,也是两岸农民的副业。这些菱角,就是去年脱蒂沉没在水底的,现在虽然外壳变黑,肉却洁白鲜甜,难怪孩子们不肯放过捡拾的机会,虽然滑跌也是难以避免的。
其实,我喜欢的还有更“小”的小河。这就得返回到七十年前的童年时代去。那时候我住在故乡老家,一个名叫小湖孙的村子里。屋边有一条小河,就是从小湖中流出来的。当大路从河上通过时,就用两块石板往那里一搁,算是一顶小桥,我们那里叫“桥棚”。桥棚边有一个埠头,一般不用来淘米洗菜,只洗些“下脚”的东西,如粪便、尿布之类。但是小孩子也常到那里去,还拿小竹篮兜鱼。这些小孩子中,自然也有我在内。夏天天热,我常赤身露体的合扑在桥棚上,拿肚皮贴着石板,比什么都阴凉。桥下流水匆匆,游鱼倏忽往来。有时候我便采一片竹叶,再捉几个蚂蚁放在竹叶上,幻想这就是一叶扁舟。然后将竹叶放在水面上,让它们乘风破浪而去。但是有一次,我正合扑在桥棚上,一头老牛走过来,吓得二叔从老远的地方叫起来。但是说时迟,那时快,老牛却早已从我的身上跨了过去。大概它也听到了二叔的呼叫,所以跨过去后又停下来,还回头朝我看看,摇摇尾巴,“哺”地吐了口长气,好似在说:“没有踩着你吧?真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