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2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星同学选择焦距为10cm 的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光具座进行实验。他先点燃蜡烛,将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调整到同一高度。如图11所示,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由远到近逐渐向透镜移动,当蜡烛在35cm 刻度线处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能得到清晰倒立、______的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特点制成的。若再将蜡烛移至25cm 处,要使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该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当把蜡烛放在45cm 刻度处时,移动光屏,蜡烛______(选填“能”或“不
(西)26.小强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实验桌上备有带支架的蜡烛、光屏、凸透
镜、光具座、火柴等器材。
(1)小强组装并调整好实验装置,将凸透镜和蜡烛如图22所示摆放,移动光屏,在光
屏上得到烛焰倒立、放大的像。之后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向透镜移近8cm ,
再左右移动光屏,始终不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的像。
由此小强猜想:此时烛焰通过凸透镜成虚像。要验证小强的猜想是否正确,应
进行的实验步骤为:取下光屏,手持光屏在右侧同一水平高度继续向右移动,屏上
始终没有烛焰清晰的像,于是在透镜右侧
观察,看到了烛焰正立放大的像;再将光屏移到蜡烛左侧并左右移动,在
屏上不能接收到烛焰的像,即验证小强的结论正确。
(2)利用透镜可以制成不同功能的眼镜。在如图23所示的四幅示意图中,表示利用透
镜成功矫正远视眼的是 图。
(房)33.(3分)物理小组的同学模仿《北京市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项目手册》中的“无尽头灯廊”,利用两个平面镜甲和乙做了如图20所示的实验,将两个平面镜的镜面平行相对而立,平面镜甲的中央挖有小孔,在两平面镜中央放一个物体S ,透过小孔向镜内看去,不仅看到物体S ,还可以在平面镜乙中看到物体的一串像S 1、S 2……图中只标出了像S 1。这一串像是由平面镜 (选填“甲”、“乙”或“甲乙共同”)对光的 (选填“反射”或“折射”)作用形成的,请在图中恰当位置标出所看到的与S 1相邻的第二个像S 2。
图20
29.(2分)如图17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真实情景(像未画出),请判定烛焰能在光屏上成缩小 的清晰实像(选填“正立”或“倒立”);若要在透镜固定的情况下,得到再大一些的清晰实像,除将蜡烛适当向右移动外,还应将光屏向 移动(选填“左”或“右”)。
29.小红利用如图17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其中A 、B 是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C 是平整的白纸,E 是薄透明平板玻璃。小红将点燃的蜡烛A 放在玻璃板前,观察到玻璃板后有蜡烛A 的像A ' 。
(1)当她将蜡烛A 向薄透明平板玻璃E 移动过程中,蜡烛的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
“不变” 或“变小”);
(2)若实验中,小红在玻璃板后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 ,蜡烛B 始终不能与蜡烛A 的像A ' 完全重合,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
30.小丽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18所示,将焦距为10cm 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 刻线处且位置保持不变,将点燃的蜡烛、光屏靠近凸透镜,调节烛焰、光屏、凸透镜的高度,使三者 等高。
(1)蜡烛位于光具座上10cm 刻度线处,光屏位于光具座上90cm 刻度线处。保持光屏位置不变,为了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应当将蜡烛向 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选填“远离”或“靠近”) ;
(2)当蜡烛移动到光具座上25cm 刻线处,小丽将光屏移到某一位置时,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这一实验现象可以说明 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
(丰)28. 小华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22所示,实验桌上备有带支架的蜡烛、
光屏、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A 和凸透镜B 、平行光光源(接通电源后可发出平行光)、光具座等器材,将平行光源、凸透镜、光屏靠在一起调节至同一水平高度。
图22
(1)小华首先测量凸透镜A 的焦距:将凸透镜A 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 刻线处,平行
光光源发出平行于透镜主光轴的平行光照射到凸透镜A 上,在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的光斑最小,如图22所示,凸透镜A 的焦距f 1=______cm;
(2)保持凸透镜A 位置不变,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35cm 刻线处时,移动光屏,
在光屏上可以得到烛焰倒立、放大的 像(选填“虚”或“实”),此成像特点常应用在______(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幻灯机”)上;
(3)保持蜡烛位置不变,小华用焦距f 2为8cm 的凸透镜B 替换凸透镜A ,将凸透镜B
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 刻线处,
动(选填“左”或“右”)。
(东)2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星同学选择焦距为10cm 的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光具座进行实验。他先点燃蜡烛,将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调整到同一高度。如图11所示,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由远到近逐渐向透镜移动,当蜡烛在35cm 刻度线处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能得到清晰倒立、______的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特点制成的。若再将蜡烛移至25cm 处,要使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该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当把蜡烛放在45cm 刻度处时,移动光屏,蜡烛______(选填“能”或“不
(西)26.小强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实验桌上备有带支架的蜡烛、光屏、凸透
镜、光具座、火柴等器材。
(1)小强组装并调整好实验装置,将凸透镜和蜡烛如图22所示摆放,移动光屏,在光
屏上得到烛焰倒立、放大的像。之后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向透镜移近8cm ,
再左右移动光屏,始终不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的像。
由此小强猜想:此时烛焰通过凸透镜成虚像。要验证小强的猜想是否正确,应
进行的实验步骤为:取下光屏,手持光屏在右侧同一水平高度继续向右移动,屏上
始终没有烛焰清晰的像,于是在透镜右侧
观察,看到了烛焰正立放大的像;再将光屏移到蜡烛左侧并左右移动,在
屏上不能接收到烛焰的像,即验证小强的结论正确。
(2)利用透镜可以制成不同功能的眼镜。在如图23所示的四幅示意图中,表示利用透
镜成功矫正远视眼的是 图。
(房)33.(3分)物理小组的同学模仿《北京市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项目手册》中的“无尽头灯廊”,利用两个平面镜甲和乙做了如图20所示的实验,将两个平面镜的镜面平行相对而立,平面镜甲的中央挖有小孔,在两平面镜中央放一个物体S ,透过小孔向镜内看去,不仅看到物体S ,还可以在平面镜乙中看到物体的一串像S 1、S 2……图中只标出了像S 1。这一串像是由平面镜 (选填“甲”、“乙”或“甲乙共同”)对光的 (选填“反射”或“折射”)作用形成的,请在图中恰当位置标出所看到的与S 1相邻的第二个像S 2。
图20
29.(2分)如图17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真实情景(像未画出),请判定烛焰能在光屏上成缩小 的清晰实像(选填“正立”或“倒立”);若要在透镜固定的情况下,得到再大一些的清晰实像,除将蜡烛适当向右移动外,还应将光屏向 移动(选填“左”或“右”)。
29.小红利用如图17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其中A 、B 是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C 是平整的白纸,E 是薄透明平板玻璃。小红将点燃的蜡烛A 放在玻璃板前,观察到玻璃板后有蜡烛A 的像A ' 。
(1)当她将蜡烛A 向薄透明平板玻璃E 移动过程中,蜡烛的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
“不变” 或“变小”);
(2)若实验中,小红在玻璃板后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 ,蜡烛B 始终不能与蜡烛A 的像A ' 完全重合,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
30.小丽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18所示,将焦距为10cm 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 刻线处且位置保持不变,将点燃的蜡烛、光屏靠近凸透镜,调节烛焰、光屏、凸透镜的高度,使三者 等高。
(1)蜡烛位于光具座上10cm 刻度线处,光屏位于光具座上90cm 刻度线处。保持光屏位置不变,为了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应当将蜡烛向 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选填“远离”或“靠近”) ;
(2)当蜡烛移动到光具座上25cm 刻线处,小丽将光屏移到某一位置时,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这一实验现象可以说明 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
(丰)28. 小华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22所示,实验桌上备有带支架的蜡烛、
光屏、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A 和凸透镜B 、平行光光源(接通电源后可发出平行光)、光具座等器材,将平行光源、凸透镜、光屏靠在一起调节至同一水平高度。
图22
(1)小华首先测量凸透镜A 的焦距:将凸透镜A 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 刻线处,平行
光光源发出平行于透镜主光轴的平行光照射到凸透镜A 上,在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的光斑最小,如图22所示,凸透镜A 的焦距f 1=______cm;
(2)保持凸透镜A 位置不变,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35cm 刻线处时,移动光屏,
在光屏上可以得到烛焰倒立、放大的 像(选填“虚”或“实”),此成像特点常应用在______(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幻灯机”)上;
(3)保持蜡烛位置不变,小华用焦距f 2为8cm 的凸透镜B 替换凸透镜A ,将凸透镜B
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 刻线处,
动(选填“左”或“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