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主题班会

  〔关键词〕教师引领型;主题班会;心理活动课   主题班会是中小学德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中小学开展德育研讨活动总免不了开设一堂主题班会公开课。最近,许多学校都在组织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领导组织开展这样的班会活动,其主要目的是想通过主题班会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减少学生安全事故。然而,常规的主题班会很多时候是高耗低效的。一节主题班会课常常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准备资料,排练节目。尽管教师和学生都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但效果却并不明显,学生收获甚微。因此,许多班主任谈“主题班会”色变,特别是主题班会公开课。主题班会的生命力何在?如何才能让师生花更少的时间获得更大的收获?要解决这些问题,这还得从反思常规主题班会为何高耗低效开始。   一、常规主题班会活动的三大误区   一谈起公开课,教师们第一想到的就是可看性:活动形式单一、沉闷的肯定不行;看上去动作不规范、乱糟糟的肯定不行;学校特色、班级学生特长得不到展示的肯定不行。于是,主题班会成了学生才艺展示。这种无视主题、盲目选择活动形式的“大杂烩、群英会、表演秀”在外行人看来很是轰轰烈烈,常常能够获得阵阵掌声。在这种以“好看”为主要目的的思想驱使下,常规主题班会活动走入了以下三大误区。   1.重活动,轻体验   常规主题班会,不论主题如何,只要班级有什么好的节目,班主任就千方百计地把它放进活动中。我曾经观摩过一节主题为“珍爱生命”的班会活动课,因为考虑到让每个有特长的学生都能亮出来,教师特别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我们的生活多么美好”。在这个环节中安排了唱歌、跳舞、乐器演奏等节目,台上热热闹闹。演完了,这个环节也就结束了。如果安排得好,这个环节应该可以成为主题班会的亮点,但如果只有少部分特长生演出,没有给更多的学生谈感受的机会,又如何产生“生活很美好”的情感体验呢?   2.重形式,轻实效   常规主题班会形式上力求新颖和多样化。在设计活动的时候,教师会花上很多时间去搜集资料:视频、歌曲……还会花更多的时间来排练节目:唱歌、相声、小品,甚至是书法、舞蹈等。就一堂“亲亲热热一家人”主题班会课而言,为了期中后要上的这一堂主题班会课,教师在开学初就利用自修、放学后等空余时间排练节目,甚至连春游分班活动也不忘记再练习一番。这节主题班会中的一个环节是这样安排的:有书法、美术特长的学生在一旁现场作书作画,中间一位女生随着优美的音乐跳起新疆舞。欣赏了这台教师和学生精心烹饪的“节目大餐”后,许多观摩的教师不禁拍手叫好。几个月后在《班主任之友》杂志中,我却看到了有专家对这堂课提出了中肯的建议:这样的主题班会的形式是新颖了,实效究竟体现在哪里?   3.重程序,轻应变   常规主题班会课往往是班主任幕后导演,师生间缺少一种完全融于一体的互动状态和心灵的感应,学生的发言也往往追求完美与正统,尽量与主流社会的道德标准、政治标准和纪律规范保持一致,或有意识地向这些权威的标准靠拢。所以,活动的形式相对程序化。这样一台戏的出台,教师在课前写好了学生需要说的全部台词,包括主持人的台词和学生的回答。所以,一堂课上下来,完全是一个声音,不会有不同的看法。一旦需要应变,学生主持人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去说话了。   二、常规主题班会活动与心理活动课的契合点   既然常规主题班会有这么多妨碍取得实效的弊端,那么,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改进主题班会活动形式,让主题班会向高效低耗靠拢。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心理活动课和主题班会两者之间既存在着共性,也有各自的特点。于是,我们就通过“探寻共性、取长补短、融会贯通”的方法找到一种既不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又可以起到较好的教育效果的主题班会形式——“教师引领型”主题班会。   1.探寻共性,把握本色   心理活动课和主题班会都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活动,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活动。因而“主题性、活动性、主体性”是两者的共同特点,也是两者的魅力所在。“教师引领型”主题班会,既然是一种改进后的主题班会,就应把握主题班会的本色,就应该选定一定的主题,以活动为中介,充分关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   2.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心理活动课和主题班会确实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有很大区别:(1)从实施的过程来看,主题班会重在发挥德育的教育作用;而心理活动课则注重个体的人格发展问题。(2)从实施的形式来看,主题班会总是给人一种事先设置答案的程序化的感觉,而心理活动课就相对真实、轻松,具有随机性。(3)从使用的方法上来看,主题班会更多地运用规范、示范和权威影响力,而心理活动课则需要运用倾听、关注、同理等技术。因此,主题班会的几个弱项正是心理活动课的强项。“教师引领型”主题班会就是吸收了心理活动课的优点弥补主题班会的不足,改教师幕后策划为台前引领;改学生自主活动为师生共同参与;改程式化为随机性;改灌输式的教育为体验式的感悟。   3.形似神非,融会贯通   通过以上的阐述,大家是否会产生另一个疑问:那么,“教师引领型”主题班会和心理活动课不是一样了吗?这个不必担心,因为心理活动课是由受过培训的,至少取得三级证书,有一定的心理辅导基础,掌握一定的心理辅导技术的心理教师来上,专业性比较强,要求也更高些。而我们这里所说的“教师引领型”主题班会是由班主任来上,对于辅导技术的运用不作严格的要求,只要求在设计活动时能够考虑到学生是否有切身的体验,通过教师的引导点拨能够感悟更深。心理活动课中的讲故事、小品等都可以通过多媒体呈现,而“教师引领型”主题班会尽量让学生现场表演,给学生展示才能,锻炼自己的机会。   三、设计“教师引领型”主题班会的30字秘诀   那么如何设计一堂比较高效的“教师引领型”主题班会课呢?通过近一年来的探索和实践,我们总结出了“主题有针对性、教师引领作用、学生主体地位、活动服务目标、团体动力发展”30字秘诀。   1.主题有针对性   “教师引领型”主题班会主题的设立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主题的选择应以班级发展的需要为导向,针对本班学生的年龄特点、班级情况,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抓住教育契机,确定相应的主题。具体来说就是要求班主任根据校情、班情、学情,及对学生心理状况的综合了解,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加强的认知,从而确定相应的班会主题。如小学中年级是人际关系发展的关键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易冲动,缺乏交往技巧,面对磨擦容易感情用事,以牙还牙,造成人际冲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也因班里连续几天出现了同学间的小矛盾,于是我们选择以“如何预防和处理同伴之间的‘小矛盾’”为主题,以期通过一节课的辅导,让学生了解一些处理小矛盾的方法,并引导学生尝试应用,为今后进一步学会人际交往奠定良好的基础。   2.教师引领作用   班主任在主题班会中是活动的主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在设计阶段,班主任要有明确的教育目标,本次主题班会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怎么解决?为什么这样解决?(2)在实施阶段,特别强调课堂上的生成,虽然活动设计时会有一些预设的内容,但班会进行中会有师生碰撞、生生碰撞生成的新内容,这时就需要教师适时适度地给予引导。(3)结束阶段,班主任要善于总结、集中和提炼,把主题班会当中学生有分歧的方面或对片面性和局限性的认识加以引导,从而使班会课的教育目标顺利达成。   3.学生主体地位   “教师引领型”主题班会在安排活动时要考虑到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因为只有亲身参与,投入精力和情感,才会融入其中,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因而主题班会不仅要让能歌善舞的学生参与,而且还要安排小品、小组合作讨论等形式,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进来。在活动的过程中,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说真话实话,反对说假话套话,要营造心态开放的环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工作的任务,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深深地体会到我是班会的主人,任何一个学生都不能做一个旁观者。这样,学生才能通过师生之间的思想交流、撞击、对接,产生深刻的体验和情感的共鸣,从而自然地把德育要求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和行为。   4.活动服务目标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詹万生教授提出班主任在组织班会课、德育活动课时,要遵循“新三中心”的原则,即要“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活动是为实现目标服务的,“教师引领型”主题班会选择的活动内容和形式都要围绕目标来设计。以“称赞的魔力”为例,本次主题班会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多角度发现他人的优点并用适当的语言真诚地称赞他人,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称赞的过程,感受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为了让学生“经历称赞的过程,体会称赞的快乐”,本课设计了这样的活动:(1)出示录像资料:看了录像,你忍不住想称赞谁?(2)破难题:寻找“称赞小锦囊”;   (3)游戏活动:击鼓传高帽;(4)小组活动:互送神奇果。这四个活动紧紧围绕着目标展开,没有一个环节是流于形式的。   5.团体动力发展   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特级教师钟志农老师在《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实务》一书中把团体动力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暖身活动、转换阶段、工作阶段和结束阶段。暖身阶段的工作重点为“情绪接纳”,转换阶段是“展开主题”,工作阶段为“问题探索”,结束阶段为“问题解决”。在设计活动方案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团体动力发展的轨迹。还是以“‘小矛盾’来敲门”为例,(1)暖身活动:通过“抓手指游戏”活跃气氛,引入课题;(2)转换阶段:通过《小猫和小狗》的故事,让学生认识产生小矛盾的原因;通过抽读烦恼故事,让学生了解产生小矛盾的消极影响;(3)工作阶段:通过“yes or no”活动,师生讨论、续演故事,小组合作、换个新结局这几个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索预防和处理“小矛盾”的方法;(4)结束阶段:通过“共读《处理矛盾三字经》”和“齐唱《好好说话歌》”巩固预防和处理“小矛盾”的方法。在设计活动时,始终考虑到团体动力是否会按一定的轨迹发展。工作阶段是团体动力发展的最高峰,我们安排的活动是能够活跃团体氛围,学生参与度最大的讨论、分小组活动,是学生最喜欢的表演,是学生思维投入最多、情感体验最强烈的活动。所以,这部分应该是活动的高潮。   “教师引领型”主题班会是常规主题班会与心理活动课的融合,它既继承了常规主题班会“主题性、活动性和学生主体性”的优势,又吸取了心理活动课教师引领、师生共同参与、注重体验、分享感受的优点,是一种实现主题班会低耗高效的新的活动形式。   (作者单位:浙江省嵊州爱德外国语学校(小学部),绍兴,312400)   编辑 / 任玉丹 终校 / 黄才玲

  〔关键词〕教师引领型;主题班会;心理活动课   主题班会是中小学德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中小学开展德育研讨活动总免不了开设一堂主题班会公开课。最近,许多学校都在组织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领导组织开展这样的班会活动,其主要目的是想通过主题班会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减少学生安全事故。然而,常规的主题班会很多时候是高耗低效的。一节主题班会课常常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准备资料,排练节目。尽管教师和学生都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但效果却并不明显,学生收获甚微。因此,许多班主任谈“主题班会”色变,特别是主题班会公开课。主题班会的生命力何在?如何才能让师生花更少的时间获得更大的收获?要解决这些问题,这还得从反思常规主题班会为何高耗低效开始。   一、常规主题班会活动的三大误区   一谈起公开课,教师们第一想到的就是可看性:活动形式单一、沉闷的肯定不行;看上去动作不规范、乱糟糟的肯定不行;学校特色、班级学生特长得不到展示的肯定不行。于是,主题班会成了学生才艺展示。这种无视主题、盲目选择活动形式的“大杂烩、群英会、表演秀”在外行人看来很是轰轰烈烈,常常能够获得阵阵掌声。在这种以“好看”为主要目的的思想驱使下,常规主题班会活动走入了以下三大误区。   1.重活动,轻体验   常规主题班会,不论主题如何,只要班级有什么好的节目,班主任就千方百计地把它放进活动中。我曾经观摩过一节主题为“珍爱生命”的班会活动课,因为考虑到让每个有特长的学生都能亮出来,教师特别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我们的生活多么美好”。在这个环节中安排了唱歌、跳舞、乐器演奏等节目,台上热热闹闹。演完了,这个环节也就结束了。如果安排得好,这个环节应该可以成为主题班会的亮点,但如果只有少部分特长生演出,没有给更多的学生谈感受的机会,又如何产生“生活很美好”的情感体验呢?   2.重形式,轻实效   常规主题班会形式上力求新颖和多样化。在设计活动的时候,教师会花上很多时间去搜集资料:视频、歌曲……还会花更多的时间来排练节目:唱歌、相声、小品,甚至是书法、舞蹈等。就一堂“亲亲热热一家人”主题班会课而言,为了期中后要上的这一堂主题班会课,教师在开学初就利用自修、放学后等空余时间排练节目,甚至连春游分班活动也不忘记再练习一番。这节主题班会中的一个环节是这样安排的:有书法、美术特长的学生在一旁现场作书作画,中间一位女生随着优美的音乐跳起新疆舞。欣赏了这台教师和学生精心烹饪的“节目大餐”后,许多观摩的教师不禁拍手叫好。几个月后在《班主任之友》杂志中,我却看到了有专家对这堂课提出了中肯的建议:这样的主题班会的形式是新颖了,实效究竟体现在哪里?   3.重程序,轻应变   常规主题班会课往往是班主任幕后导演,师生间缺少一种完全融于一体的互动状态和心灵的感应,学生的发言也往往追求完美与正统,尽量与主流社会的道德标准、政治标准和纪律规范保持一致,或有意识地向这些权威的标准靠拢。所以,活动的形式相对程序化。这样一台戏的出台,教师在课前写好了学生需要说的全部台词,包括主持人的台词和学生的回答。所以,一堂课上下来,完全是一个声音,不会有不同的看法。一旦需要应变,学生主持人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去说话了。   二、常规主题班会活动与心理活动课的契合点   既然常规主题班会有这么多妨碍取得实效的弊端,那么,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改进主题班会活动形式,让主题班会向高效低耗靠拢。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心理活动课和主题班会两者之间既存在着共性,也有各自的特点。于是,我们就通过“探寻共性、取长补短、融会贯通”的方法找到一种既不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又可以起到较好的教育效果的主题班会形式——“教师引领型”主题班会。   1.探寻共性,把握本色   心理活动课和主题班会都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活动,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活动。因而“主题性、活动性、主体性”是两者的共同特点,也是两者的魅力所在。“教师引领型”主题班会,既然是一种改进后的主题班会,就应把握主题班会的本色,就应该选定一定的主题,以活动为中介,充分关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   2.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心理活动课和主题班会确实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有很大区别:(1)从实施的过程来看,主题班会重在发挥德育的教育作用;而心理活动课则注重个体的人格发展问题。(2)从实施的形式来看,主题班会总是给人一种事先设置答案的程序化的感觉,而心理活动课就相对真实、轻松,具有随机性。(3)从使用的方法上来看,主题班会更多地运用规范、示范和权威影响力,而心理活动课则需要运用倾听、关注、同理等技术。因此,主题班会的几个弱项正是心理活动课的强项。“教师引领型”主题班会就是吸收了心理活动课的优点弥补主题班会的不足,改教师幕后策划为台前引领;改学生自主活动为师生共同参与;改程式化为随机性;改灌输式的教育为体验式的感悟。   3.形似神非,融会贯通   通过以上的阐述,大家是否会产生另一个疑问:那么,“教师引领型”主题班会和心理活动课不是一样了吗?这个不必担心,因为心理活动课是由受过培训的,至少取得三级证书,有一定的心理辅导基础,掌握一定的心理辅导技术的心理教师来上,专业性比较强,要求也更高些。而我们这里所说的“教师引领型”主题班会是由班主任来上,对于辅导技术的运用不作严格的要求,只要求在设计活动时能够考虑到学生是否有切身的体验,通过教师的引导点拨能够感悟更深。心理活动课中的讲故事、小品等都可以通过多媒体呈现,而“教师引领型”主题班会尽量让学生现场表演,给学生展示才能,锻炼自己的机会。   三、设计“教师引领型”主题班会的30字秘诀   那么如何设计一堂比较高效的“教师引领型”主题班会课呢?通过近一年来的探索和实践,我们总结出了“主题有针对性、教师引领作用、学生主体地位、活动服务目标、团体动力发展”30字秘诀。   1.主题有针对性   “教师引领型”主题班会主题的设立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主题的选择应以班级发展的需要为导向,针对本班学生的年龄特点、班级情况,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抓住教育契机,确定相应的主题。具体来说就是要求班主任根据校情、班情、学情,及对学生心理状况的综合了解,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加强的认知,从而确定相应的班会主题。如小学中年级是人际关系发展的关键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易冲动,缺乏交往技巧,面对磨擦容易感情用事,以牙还牙,造成人际冲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也因班里连续几天出现了同学间的小矛盾,于是我们选择以“如何预防和处理同伴之间的‘小矛盾’”为主题,以期通过一节课的辅导,让学生了解一些处理小矛盾的方法,并引导学生尝试应用,为今后进一步学会人际交往奠定良好的基础。   2.教师引领作用   班主任在主题班会中是活动的主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在设计阶段,班主任要有明确的教育目标,本次主题班会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怎么解决?为什么这样解决?(2)在实施阶段,特别强调课堂上的生成,虽然活动设计时会有一些预设的内容,但班会进行中会有师生碰撞、生生碰撞生成的新内容,这时就需要教师适时适度地给予引导。(3)结束阶段,班主任要善于总结、集中和提炼,把主题班会当中学生有分歧的方面或对片面性和局限性的认识加以引导,从而使班会课的教育目标顺利达成。   3.学生主体地位   “教师引领型”主题班会在安排活动时要考虑到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因为只有亲身参与,投入精力和情感,才会融入其中,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因而主题班会不仅要让能歌善舞的学生参与,而且还要安排小品、小组合作讨论等形式,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进来。在活动的过程中,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说真话实话,反对说假话套话,要营造心态开放的环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工作的任务,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深深地体会到我是班会的主人,任何一个学生都不能做一个旁观者。这样,学生才能通过师生之间的思想交流、撞击、对接,产生深刻的体验和情感的共鸣,从而自然地把德育要求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和行为。   4.活动服务目标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詹万生教授提出班主任在组织班会课、德育活动课时,要遵循“新三中心”的原则,即要“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活动是为实现目标服务的,“教师引领型”主题班会选择的活动内容和形式都要围绕目标来设计。以“称赞的魔力”为例,本次主题班会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多角度发现他人的优点并用适当的语言真诚地称赞他人,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称赞的过程,感受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为了让学生“经历称赞的过程,体会称赞的快乐”,本课设计了这样的活动:(1)出示录像资料:看了录像,你忍不住想称赞谁?(2)破难题:寻找“称赞小锦囊”;   (3)游戏活动:击鼓传高帽;(4)小组活动:互送神奇果。这四个活动紧紧围绕着目标展开,没有一个环节是流于形式的。   5.团体动力发展   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特级教师钟志农老师在《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实务》一书中把团体动力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暖身活动、转换阶段、工作阶段和结束阶段。暖身阶段的工作重点为“情绪接纳”,转换阶段是“展开主题”,工作阶段为“问题探索”,结束阶段为“问题解决”。在设计活动方案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团体动力发展的轨迹。还是以“‘小矛盾’来敲门”为例,(1)暖身活动:通过“抓手指游戏”活跃气氛,引入课题;(2)转换阶段:通过《小猫和小狗》的故事,让学生认识产生小矛盾的原因;通过抽读烦恼故事,让学生了解产生小矛盾的消极影响;(3)工作阶段:通过“yes or no”活动,师生讨论、续演故事,小组合作、换个新结局这几个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索预防和处理“小矛盾”的方法;(4)结束阶段:通过“共读《处理矛盾三字经》”和“齐唱《好好说话歌》”巩固预防和处理“小矛盾”的方法。在设计活动时,始终考虑到团体动力是否会按一定的轨迹发展。工作阶段是团体动力发展的最高峰,我们安排的活动是能够活跃团体氛围,学生参与度最大的讨论、分小组活动,是学生最喜欢的表演,是学生思维投入最多、情感体验最强烈的活动。所以,这部分应该是活动的高潮。   “教师引领型”主题班会是常规主题班会与心理活动课的融合,它既继承了常规主题班会“主题性、活动性和学生主体性”的优势,又吸取了心理活动课教师引领、师生共同参与、注重体验、分享感受的优点,是一种实现主题班会低耗高效的新的活动形式。   (作者单位:浙江省嵊州爱德外国语学校(小学部),绍兴,312400)   编辑 / 任玉丹 终校 / 黄才玲


相关文章

  • "我的理想,我做主"主题班会设计方案
  • "我的理想,我做主" 主题班会设计 我的理想,我做主" 主题班会设计 理想 班级:09 高职计应班 班主任:^ 一.主题:我的理想,我做主 主题 二. 班会提出背景: 班会提出背景: 我们班级是高职计算机应用班 ...查看


  • 班会教案:"梦想创造未来"主题
  • 一.主题:梦想创造未来 二.班会提出背景 针对我班同学刚从中考激烈的竞争中步入高中,部分同学处于兴奋状态,忘却了前面的路,也由于从初中进入高中,心态还没转变过来,一时还无从适应,于是我们班决定开一个以"梦想创造未来"为主 ...查看


  • 班主任应如何上好主题班会课
  • 班会课是班主任教育学生的阵地,是与学生交流沟通的平台.在很多时候,班主任只是起一个上传下达的传声机的作用,而班会课则成了下达任务作出要求的会议,班主任板着面孔说教,十分枯燥.若长期如此,学生反感,教师自身也会觉得没有太大意义.因此,要改变对 ...查看


  • 主题班会教案老师
  • 主题班会教案 老师,我爱您 在<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的音乐中,主持人走上前宣布:"热烈庆祝第25届教师节"<老师,我爱你>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主持人1: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首先让我们以热烈 ...查看


  • 珍爱生命,敢于担当主题班会主持词
  • 珍爱生命,敢于担当主题班会的主持词 B:我和你一样,一样的善良,一样为需要的人打造一个天堂. A:我和你一样,一样的坚强,一样青春焕发金黄色的光芒. BA:我们都一样. B:一样爱我们的国家,爱我们的家园. A:一样爱我们的父母亲人,爱我们 ...查看


  • 珍爱生命,敢于担当主题班会主持词 1
  • 珍爱生命,敢于担当主题班会的主持词 B:我和你一样,一样的善良,一样为需要的人打造一个天堂. A:我和你一样,一样的坚强,一样青春焕发金黄色的光芒. BA:我们都一样. B:一样爱我们的国家,爱我们的家园. A:一样爱我们的父母亲人,爱我们 ...查看


  • [让青春更加闪亮]主题班会主持词
  • <让青春更加闪亮>主题班会主持词 <让青春更加闪亮>主题班会主持词 现在我们处在花一样的年龄,花一样的季节.这个时期的我们,充满了理想,充满了抱负,充满了斗志.我们朝气蓬勃,我们奋发向上,我们有自己的远大理想和人生目 ...查看


  • _如何设计主题班会课
  • 特别策划Features 如何设计主题班会课--以<寻找隐形的翅膀>为例林 玲 晏廷飞主题班会课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教育的 重要阵地.要使主题班会课取得良好学习状态的下降.学习动力不足的情况.面对这种情况,学生需要班主任更多 地关 ...查看


  • 大学生异性交往主题班会设计方案
  • 憧憬我们的爱情 -大学生异性交往主题班会 |班会背景|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爱情观千奇百态,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发育的逐渐成熟,在高校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越来越早地走到爱情的边缘,走进爱情世界里的也大有人在.大学相对宽松.自由的环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