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主管(含班组长)一天主要工作安排
2012年4月
一、 生产前准备(约15分钟,含班前会)
1、 生产的产品品种、规格、型号、数量、质量要求、班组安排等做到事
先心中有数。
2、 按计划生产所需要的人员准备、机器设备工具容器准备、各种材料准
备、作业指导书/产品技术规范/产品质量标准/检验要求/设备操作规范等准备、各种表单记录等准备、车间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准备等的要求和检查与落实。——必要时需有记录
3、 生产工序和流程的确认。——必要时需有记录
4、 其它相关事宜。
二、 过程控制(关注控制程度)—生产过程中的监督、检查、纠正、调整、
指导与培养员工和各种异常处理(首件确认、每小时巡视、记录及时)
1、 检查确认各区域首件检验记录和关键工序的工艺执行情况。(如机器
参数、刀具筛具确认、消毒水或辅料包材确认、个人着装及卫生、标准样品制备及确认、空压气压力等等)
2、 每小时对所管辖区域进行现场工作的监督(劳动纪律、人员效率等—
如何监督、监督什么、怎么指导、记录什么、在什么情况下需要紧急处理等)、检查(质量是否符合标准、是否规范作业、作业手法是否规范)、指导(告诉员工正确的做法并指导员工实践一遍)、确认(产品、规格、型号、纸箱、内包装袋、商标说明书、装袋和装箱数量等的准确性等,确认员工已经明白并能按质按量完成);检查人员安排是否到位、安排的合理性怎样、不合理时及时调配人手,确保生产产能的稳定和不断提升,同时关注各工序间产能的平衡等,及时处理现场各种异常。
3、 在本人因各种原因不能完成现场巡视时必须授权某个部属完成以上监
督、检查、确认等工作,并在事后及时听取该部属的汇报和处理相关事宜;应随时掌握生产进度。
4、 发现和获得较多不合格品或不合格品报告时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处理并
寻找原因分析解决,必要时提报经理获取上级支持和帮助等,做好相应的各种记录,以备追溯。
5、 基本按照人员、机器设备容器工具、产品用各种材料(包括在制品、
半成品、成品)、各种产品标准技术规范检验标准(包括各种作业指导书、标准作业手法等)、车间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各种生产品质(包括检查记录表单)等方面进行巡回稽查和指导纠正,对典型性和普遍性问题进行集中教育和训练,对重复发生问题对相关区域负责人
和当事人进行教育和处罚;对发生的突出典型、好人好事进行表扬和奖励,对公司有突出贡献的典型事例提请公司进行表扬和嘉奖等。
三、 生产结束工作(下班前半小时开始。现场检查10分钟,必要时开总结
会)
1、 进行报表统计分析(各种材料消耗、半成品和成品产量、在制品和不
合格品数量、机器使用情况等)和差异说明(与标准或计划要求的比较说明)及相关建议和意见的提报工作;指导统计做好当天各种报表、记录和产线各种异常记录,获取现场各种异常信息和员工的意见与建议;检查和签批各种报表,对不对的地方立即纠正,对不合理的数据等立即进行询问和找出原因进行解决;指导和培养部属,以提高下属的分析问题能力和改善现场的能力等。
2、 总结一天生产状况,必要时召开管理人员和统计、机修等参加的会
议,就当天的产量、质量、消耗、人均产能、人员状况、机器设备工具等使用状况进行点评,表扬做的好的地方,指出不足之处同时为下次生产明确方向和要求。重点检讨不合格品情况和生产效率情况。每个订单完成后应养成总结的习惯。
3、 必要时,请质量部门、技术部门人员支持进行车间员工的质量教育、
培训和技术规范的指导、培训等。
4、 带领班组长以上干部对所辖区域进行全面检查,巡查是否彻底清理现
场台面、货架、工具、容器、机器设备、车辆、地面等,检查各种物品归位情况以及各种材料和物品的标识及可追溯性记录等情况,如有遗漏立即带领他们纠正并现场教育。
5、 布置下一个工作日的生产工作,提前作好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事
宜,有异常立即向部门经理报告获取上级的支持和帮助,确保下一个工作日的生产工作正常进行。
四、 自我总结和提升(10分钟)——一般一周一次
1、 今天的收获 ;希望上级或公司给予的支持;
2、 对公司、本部门和班组建设的想法及建议等。
说明:
要特别关注以下事宜:
1、 从开始生产到生产正常运营的时间段要高度紧张,正常运营后可以每1
小时或2小时巡视、指导和调度等;
2、 吃饭前后、下班前后;长时间停产和车间改造后等;
3、 换品种时、换订单时;有新员工时或有部分员工调动时等;
4、 突发事件时(含停电、停水、机器故障、火灾、打架、各种安全事故、
来人来访、临时会议等的应变等)。
请生产部补充
生产主管(含班组长)一天主要工作安排
2012年4月
一、 生产前准备(约15分钟,含班前会)
1、 生产的产品品种、规格、型号、数量、质量要求、班组安排等做到事
先心中有数。
2、 按计划生产所需要的人员准备、机器设备工具容器准备、各种材料准
备、作业指导书/产品技术规范/产品质量标准/检验要求/设备操作规范等准备、各种表单记录等准备、车间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准备等的要求和检查与落实。——必要时需有记录
3、 生产工序和流程的确认。——必要时需有记录
4、 其它相关事宜。
二、 过程控制(关注控制程度)—生产过程中的监督、检查、纠正、调整、
指导与培养员工和各种异常处理(首件确认、每小时巡视、记录及时)
1、 检查确认各区域首件检验记录和关键工序的工艺执行情况。(如机器
参数、刀具筛具确认、消毒水或辅料包材确认、个人着装及卫生、标准样品制备及确认、空压气压力等等)
2、 每小时对所管辖区域进行现场工作的监督(劳动纪律、人员效率等—
如何监督、监督什么、怎么指导、记录什么、在什么情况下需要紧急处理等)、检查(质量是否符合标准、是否规范作业、作业手法是否规范)、指导(告诉员工正确的做法并指导员工实践一遍)、确认(产品、规格、型号、纸箱、内包装袋、商标说明书、装袋和装箱数量等的准确性等,确认员工已经明白并能按质按量完成);检查人员安排是否到位、安排的合理性怎样、不合理时及时调配人手,确保生产产能的稳定和不断提升,同时关注各工序间产能的平衡等,及时处理现场各种异常。
3、 在本人因各种原因不能完成现场巡视时必须授权某个部属完成以上监
督、检查、确认等工作,并在事后及时听取该部属的汇报和处理相关事宜;应随时掌握生产进度。
4、 发现和获得较多不合格品或不合格品报告时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处理并
寻找原因分析解决,必要时提报经理获取上级支持和帮助等,做好相应的各种记录,以备追溯。
5、 基本按照人员、机器设备容器工具、产品用各种材料(包括在制品、
半成品、成品)、各种产品标准技术规范检验标准(包括各种作业指导书、标准作业手法等)、车间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各种生产品质(包括检查记录表单)等方面进行巡回稽查和指导纠正,对典型性和普遍性问题进行集中教育和训练,对重复发生问题对相关区域负责人
和当事人进行教育和处罚;对发生的突出典型、好人好事进行表扬和奖励,对公司有突出贡献的典型事例提请公司进行表扬和嘉奖等。
三、 生产结束工作(下班前半小时开始。现场检查10分钟,必要时开总结
会)
1、 进行报表统计分析(各种材料消耗、半成品和成品产量、在制品和不
合格品数量、机器使用情况等)和差异说明(与标准或计划要求的比较说明)及相关建议和意见的提报工作;指导统计做好当天各种报表、记录和产线各种异常记录,获取现场各种异常信息和员工的意见与建议;检查和签批各种报表,对不对的地方立即纠正,对不合理的数据等立即进行询问和找出原因进行解决;指导和培养部属,以提高下属的分析问题能力和改善现场的能力等。
2、 总结一天生产状况,必要时召开管理人员和统计、机修等参加的会
议,就当天的产量、质量、消耗、人均产能、人员状况、机器设备工具等使用状况进行点评,表扬做的好的地方,指出不足之处同时为下次生产明确方向和要求。重点检讨不合格品情况和生产效率情况。每个订单完成后应养成总结的习惯。
3、 必要时,请质量部门、技术部门人员支持进行车间员工的质量教育、
培训和技术规范的指导、培训等。
4、 带领班组长以上干部对所辖区域进行全面检查,巡查是否彻底清理现
场台面、货架、工具、容器、机器设备、车辆、地面等,检查各种物品归位情况以及各种材料和物品的标识及可追溯性记录等情况,如有遗漏立即带领他们纠正并现场教育。
5、 布置下一个工作日的生产工作,提前作好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事
宜,有异常立即向部门经理报告获取上级的支持和帮助,确保下一个工作日的生产工作正常进行。
四、 自我总结和提升(10分钟)——一般一周一次
1、 今天的收获 ;希望上级或公司给予的支持;
2、 对公司、本部门和班组建设的想法及建议等。
说明:
要特别关注以下事宜:
1、 从开始生产到生产正常运营的时间段要高度紧张,正常运营后可以每1
小时或2小时巡视、指导和调度等;
2、 吃饭前后、下班前后;长时间停产和车间改造后等;
3、 换品种时、换订单时;有新员工时或有部分员工调动时等;
4、 突发事件时(含停电、停水、机器故障、火灾、打架、各种安全事故、
来人来访、临时会议等的应变等)。
请生产部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