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 攀枝花学院2009级电信学院电气与自动化二班 617000 攀钢机械设备维修社会实践报告
【摘要】: 设备是保证企业从事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 ,是企业高产、优质、低耗完成生产任务的基本因素。设备在生产中具有的极其重要作用充分说明了设备管理在企业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要重视机械设备维修中存在的问题 , 提出并解决设备长期工作中存在问题。
【关键词】: 设备; 故障; 维修
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 由于材料、工艺、环境和人为等因素的影响, 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设备维修是排除故障及消除故障隐患、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保持机械设备经常处于良好工作状态的有效措施, 是恢复设备技术性能, 保障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 是企业正常生产的需要。如何快速准确找到故障原因, 提高机械设备维修质量, 避免重大设备事故的发生, 笔者经过多年实践, 有以下体会。
1 切实做到安全第一
安全生产是党和国家的一贯方针和基本国策, 是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 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本保证, 是搞好生产的前提和重要标志。安全生产关系到每个劳动者的生命安危和国家财产的安全, 关系到企业的兴衰, 是设备安全运行的保障。设备维修中, 人身和设备均不可受损, 任何人均不得马虎行事, 要制定安全规范和监管措施。如高空作业必须有保护措施 (系安全带、护围网等 ) ; 大台面压床校平时, 由于工人要进入台面工作, 必须用坚实物件放于台面上, 以免人身受到伤害; 用大台面大吨位压床压小工件时, 需做好专用模具, 不能使台面因应力集中而受损; 不需用电时必须切断电源, 防止误操作而触电。
2 对于结构不合理造成的故障 , 可想办法对结构
进行改造
有些设备刚投入使用时, 能满足加工要求, 但运
行一段时间后就出故障了。如某滚刀磨床运行1年后, 分度须人工帮助, 否则就打爆砂轮, 给加工带来很大不便, 给操作工人带来安全隐患。经仔细分析分度液压原理图, 决定在主阀芯某台阶上车一个5 × 30° 的倒角, 让撑牙提前落下, 分度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再如某刀盘磨床, 加工时, 要求电动机、摇摆头和进给缸同时停在一点上方可打砂轮。原设计是用凸轮控制, 刚投入使用时, 能停在一点上。一、两个月后, 很难找到一次这样的机会。后经仔细分析液压原理图, 对原设计进行改进, 让电动机和摇摆头同时停在规定点, 然后手动使进给缸到达规定点, 解决了问题。当然, 切忌 “ 不问青红皂白, 盲目大改大动” 。 3 零部件装配时 , 不可盲目安装 , 切忌装反
在设备维修时, 一些零部件装配有着严格的方向要求; 只有正确安装, 才能保证零部件正常工作。有些零部件外部特征不明显, 正反都可以安装, 在实际工作中时常出现装反的情况: 如平面轴承的松圈和紧圈、传动轴万向节等零部件在安装时, 如不了解结构及安装注意事项, 容易装反, 装配后工作不
正常, 导致设备故障的发生; 圆锥轴承有 “面对面 ”和 “背靠背 “两种装法, 若装错, 则轴向窜动无法调整;各种油泵若进、出口接反, 将导致系统压力建立不起来; 某乡办厂一台滚齿机加工齿坯时总是爆刀, 经查是一只液压阀装反了。因此, 维修人员在装配零部件时, 一定要掌握零部件的结构及安装方向要求。
4 细读使用说明书 , 了解设备各项技术要求和使用注意事项使用说明书是维
修的指南, 它在维修工作中起着
至关重要的作用, 借助使用说明书可以大大提高维修工作的效率与维修的准确性。一台某机床厂生产的珩齿机刀具磨床自使用以来运行均很正常, 但某日气温下降10℃后, 机床无法启动。经阅读说明书, 发现机床应在恒温下工作。经过4h加温, 使室温升至18~20℃, 机床顺利启动。某机床说明书要求用90号油润滑, 因当时市面上没有, 就改用30号油润滑, 调试后发现导轨抖动。
5 设备维修材料、配件中存在的问题
在更换配件前, 要了解配件的型号和代号。应尽
量使用原装型号的配件, 不可用其它型号配件代用,
更不能错用。如一台磨床磨头精度达不到工艺要求,
更换两只A级轴承还是达不到工艺要求, 后了解到磨头轴承是轴承厂专门为该机床选配的。目前市场上出售的零配件质量良莠不齐, 一些假冒伪劣配件鱼目混珠; 还有一些配件由于库存时间过长, 性能发生变化, 如不经检测, 装配后常常引起故障的发生。因此, 在更换新配件前一定要进行必要的检查测试。检测包括外观及性能测试, 确保新配件无故障。如一台C6136车床一用割刀机床就振动且爆刀, 现场分析, 须更换平面轴承, 但更换后仍有问题, 后发现是平面轴承本身不平。
6 拆卸机床前须熟悉机床结构 , 最好对照图纸看
一下再动手
维修人员找到故障所在往往很高兴, 接着就把机
床拆了。结果机床不能恢复原样, 不是多零件就是少零件。常用办法是用铅丝把零件依次穿起来, 清洗过程中也不拆开。如一台C6140车床进给箱拆开清洗后, 因未把齿轮用铅丝依次穿起来且齿轮大小又差不多, 而且丝杠进给走刀量大小档次又多, 装配时怎么也无法使丝杠进给走刀量准确无误, 后经多次试装才成功, 既费时又费力。
7 不能忽视润滑、清洁等小细节
润滑是保持设备正常运转的前提, 润滑可减少或防止机器摩擦零件的磨损; 还可以清洗摩擦表面, 将磨损产生的颗粒及其它污物带走, 起到清洗的作用。忽视润滑、清洁等小细节, 也会导致设备故障。如某滚齿机夏天不能正常工作, 经查是刀架拖板故障。卸下分度蜗杆后面螺旋角齿后, 用手盘动蜗杆发现拖板运动, 说明传动系统无故障。根据经验推断是夏天机床工作条件差, 润滑不正常所致。松一下拖板压板螺丝并加润滑油, 使拖板上下移动几次排除脏物, 调整压板后, 机床立即恢复工作。总之, 对企业生产而言, 设备维修是保障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 是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有效手段。当前国内机械行业规模庞大, 设备维修范围广、种类多、数量大。而设备维修行业起步相对较晚, 在维修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能否解决好设备维修中的
问题, 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1】陈冠国. 机械设备维修 [M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1990 .
【2】陆望龙. 实用液压机械故障排除与修理大全 [M ].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2 . 5 .
【3】祝允武. 机器设备的正确使用与精心维护 [ J ]. 设备管理与维修 , 1998
(8) : 31 .
【4】雒合群. 设备故障排除的一般步骤 [ J ]. 制造技术与机床 , 2003 (2) : 66 .
【5】申群凤. 浅谈机械设备中的常见故障及维修 [ J ]. 石河子科技 , 2006
(2) : 45 .
(上接第223页 )流阀7到合适的开度, 可以得到离合器不同的接合速度。在离合器液压缸的缸体上, 安装了离合器行程传感器。它的作用主要是采集离合器行程的有关信息,来判断离合器分离和接合过程中活塞杆的位置, 即离合器的打开程度。离合器接合过程分为无转矩传递区、转矩传递区、转矩不再增长区。当电磁阀6、 5 (1)、5 (2)通电时, 活塞杆全部伸出, 离合器彻底分离。在控制系统的指令下, 摘旧挡, 挂新挡。新挡到位的信号传到控制系统后, 控制系统发出指令使电磁阀5 (1)断电, 活塞杆回缩, 离合器开始进行接合过程的动作。在无转矩传递区, 离合器结合速度快。当离合器主动片和被动片刚一接触, 离合器进入传递转矩区。这时控制系统在收到离合器行程传感器的信号后, 再发出指令控制阀5 ( 1)通电、阀5 ( 2)断电,由于节流阀的作用, 使液压缸运动速度变慢。当离合器行程到转矩不再增长区时, 电磁阀5 ( 1)、5 ( 2)都断电, 实现离合器快速接合。
2 结束语
本系统通过加装电液换挡控制系统来实现自动换
挡和加装离合器电液控制系统实现平稳换挡。电控机械式自动换挡变速箱对原有的机械传动系作了最大限度的保留, 只是增加了控制系统, 由于控制系统用的是电液控制, 液压系统本身就有一定的缓冲和润滑作用, 所以有利于提高自动变速器换挡品质。通过 ECU控制能够实现多种不同的自动换挡功能, 所以在原有机械式变速器上改进的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功能强, 而且控制速度快、精度高、稳定性高。
参考文献【1】朱学敏 , 等. 动力机械与液压装置 [M ].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04 .
【2】陈家瑞. 汽车构造 [M ]. 人民交通出版社 , 1995 .
7 .
【3】余志生. 汽车理论 [M ].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00 .
【4】姚怀新. 工程车辆液压动力学与控制原理 [M ].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 2006 .
【5】李芳民 , 等. 工程机械液压及液力传动 [M ].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 2000 .
682 · 机床与液压 第36卷
XXX 攀枝花学院2009级电信学院电气与自动化二班 617000 攀钢机械设备维修社会实践报告
【摘要】: 设备是保证企业从事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 ,是企业高产、优质、低耗完成生产任务的基本因素。设备在生产中具有的极其重要作用充分说明了设备管理在企业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要重视机械设备维修中存在的问题 , 提出并解决设备长期工作中存在问题。
【关键词】: 设备; 故障; 维修
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 由于材料、工艺、环境和人为等因素的影响, 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设备维修是排除故障及消除故障隐患、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保持机械设备经常处于良好工作状态的有效措施, 是恢复设备技术性能, 保障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 是企业正常生产的需要。如何快速准确找到故障原因, 提高机械设备维修质量, 避免重大设备事故的发生, 笔者经过多年实践, 有以下体会。
1 切实做到安全第一
安全生产是党和国家的一贯方针和基本国策, 是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 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本保证, 是搞好生产的前提和重要标志。安全生产关系到每个劳动者的生命安危和国家财产的安全, 关系到企业的兴衰, 是设备安全运行的保障。设备维修中, 人身和设备均不可受损, 任何人均不得马虎行事, 要制定安全规范和监管措施。如高空作业必须有保护措施 (系安全带、护围网等 ) ; 大台面压床校平时, 由于工人要进入台面工作, 必须用坚实物件放于台面上, 以免人身受到伤害; 用大台面大吨位压床压小工件时, 需做好专用模具, 不能使台面因应力集中而受损; 不需用电时必须切断电源, 防止误操作而触电。
2 对于结构不合理造成的故障 , 可想办法对结构
进行改造
有些设备刚投入使用时, 能满足加工要求, 但运
行一段时间后就出故障了。如某滚刀磨床运行1年后, 分度须人工帮助, 否则就打爆砂轮, 给加工带来很大不便, 给操作工人带来安全隐患。经仔细分析分度液压原理图, 决定在主阀芯某台阶上车一个5 × 30° 的倒角, 让撑牙提前落下, 分度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再如某刀盘磨床, 加工时, 要求电动机、摇摆头和进给缸同时停在一点上方可打砂轮。原设计是用凸轮控制, 刚投入使用时, 能停在一点上。一、两个月后, 很难找到一次这样的机会。后经仔细分析液压原理图, 对原设计进行改进, 让电动机和摇摆头同时停在规定点, 然后手动使进给缸到达规定点, 解决了问题。当然, 切忌 “ 不问青红皂白, 盲目大改大动” 。 3 零部件装配时 , 不可盲目安装 , 切忌装反
在设备维修时, 一些零部件装配有着严格的方向要求; 只有正确安装, 才能保证零部件正常工作。有些零部件外部特征不明显, 正反都可以安装, 在实际工作中时常出现装反的情况: 如平面轴承的松圈和紧圈、传动轴万向节等零部件在安装时, 如不了解结构及安装注意事项, 容易装反, 装配后工作不
正常, 导致设备故障的发生; 圆锥轴承有 “面对面 ”和 “背靠背 “两种装法, 若装错, 则轴向窜动无法调整;各种油泵若进、出口接反, 将导致系统压力建立不起来; 某乡办厂一台滚齿机加工齿坯时总是爆刀, 经查是一只液压阀装反了。因此, 维修人员在装配零部件时, 一定要掌握零部件的结构及安装方向要求。
4 细读使用说明书 , 了解设备各项技术要求和使用注意事项使用说明书是维
修的指南, 它在维修工作中起着
至关重要的作用, 借助使用说明书可以大大提高维修工作的效率与维修的准确性。一台某机床厂生产的珩齿机刀具磨床自使用以来运行均很正常, 但某日气温下降10℃后, 机床无法启动。经阅读说明书, 发现机床应在恒温下工作。经过4h加温, 使室温升至18~20℃, 机床顺利启动。某机床说明书要求用90号油润滑, 因当时市面上没有, 就改用30号油润滑, 调试后发现导轨抖动。
5 设备维修材料、配件中存在的问题
在更换配件前, 要了解配件的型号和代号。应尽
量使用原装型号的配件, 不可用其它型号配件代用,
更不能错用。如一台磨床磨头精度达不到工艺要求,
更换两只A级轴承还是达不到工艺要求, 后了解到磨头轴承是轴承厂专门为该机床选配的。目前市场上出售的零配件质量良莠不齐, 一些假冒伪劣配件鱼目混珠; 还有一些配件由于库存时间过长, 性能发生变化, 如不经检测, 装配后常常引起故障的发生。因此, 在更换新配件前一定要进行必要的检查测试。检测包括外观及性能测试, 确保新配件无故障。如一台C6136车床一用割刀机床就振动且爆刀, 现场分析, 须更换平面轴承, 但更换后仍有问题, 后发现是平面轴承本身不平。
6 拆卸机床前须熟悉机床结构 , 最好对照图纸看
一下再动手
维修人员找到故障所在往往很高兴, 接着就把机
床拆了。结果机床不能恢复原样, 不是多零件就是少零件。常用办法是用铅丝把零件依次穿起来, 清洗过程中也不拆开。如一台C6140车床进给箱拆开清洗后, 因未把齿轮用铅丝依次穿起来且齿轮大小又差不多, 而且丝杠进给走刀量大小档次又多, 装配时怎么也无法使丝杠进给走刀量准确无误, 后经多次试装才成功, 既费时又费力。
7 不能忽视润滑、清洁等小细节
润滑是保持设备正常运转的前提, 润滑可减少或防止机器摩擦零件的磨损; 还可以清洗摩擦表面, 将磨损产生的颗粒及其它污物带走, 起到清洗的作用。忽视润滑、清洁等小细节, 也会导致设备故障。如某滚齿机夏天不能正常工作, 经查是刀架拖板故障。卸下分度蜗杆后面螺旋角齿后, 用手盘动蜗杆发现拖板运动, 说明传动系统无故障。根据经验推断是夏天机床工作条件差, 润滑不正常所致。松一下拖板压板螺丝并加润滑油, 使拖板上下移动几次排除脏物, 调整压板后, 机床立即恢复工作。总之, 对企业生产而言, 设备维修是保障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 是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有效手段。当前国内机械行业规模庞大, 设备维修范围广、种类多、数量大。而设备维修行业起步相对较晚, 在维修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能否解决好设备维修中的
问题, 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1】陈冠国. 机械设备维修 [M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1990 .
【2】陆望龙. 实用液压机械故障排除与修理大全 [M ].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2 . 5 .
【3】祝允武. 机器设备的正确使用与精心维护 [ J ]. 设备管理与维修 , 1998
(8) : 31 .
【4】雒合群. 设备故障排除的一般步骤 [ J ]. 制造技术与机床 , 2003 (2) : 66 .
【5】申群凤. 浅谈机械设备中的常见故障及维修 [ J ]. 石河子科技 , 2006
(2) : 45 .
(上接第223页 )流阀7到合适的开度, 可以得到离合器不同的接合速度。在离合器液压缸的缸体上, 安装了离合器行程传感器。它的作用主要是采集离合器行程的有关信息,来判断离合器分离和接合过程中活塞杆的位置, 即离合器的打开程度。离合器接合过程分为无转矩传递区、转矩传递区、转矩不再增长区。当电磁阀6、 5 (1)、5 (2)通电时, 活塞杆全部伸出, 离合器彻底分离。在控制系统的指令下, 摘旧挡, 挂新挡。新挡到位的信号传到控制系统后, 控制系统发出指令使电磁阀5 (1)断电, 活塞杆回缩, 离合器开始进行接合过程的动作。在无转矩传递区, 离合器结合速度快。当离合器主动片和被动片刚一接触, 离合器进入传递转矩区。这时控制系统在收到离合器行程传感器的信号后, 再发出指令控制阀5 ( 1)通电、阀5 ( 2)断电,由于节流阀的作用, 使液压缸运动速度变慢。当离合器行程到转矩不再增长区时, 电磁阀5 ( 1)、5 ( 2)都断电, 实现离合器快速接合。
2 结束语
本系统通过加装电液换挡控制系统来实现自动换
挡和加装离合器电液控制系统实现平稳换挡。电控机械式自动换挡变速箱对原有的机械传动系作了最大限度的保留, 只是增加了控制系统, 由于控制系统用的是电液控制, 液压系统本身就有一定的缓冲和润滑作用, 所以有利于提高自动变速器换挡品质。通过 ECU控制能够实现多种不同的自动换挡功能, 所以在原有机械式变速器上改进的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功能强, 而且控制速度快、精度高、稳定性高。
参考文献【1】朱学敏 , 等. 动力机械与液压装置 [M ].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04 .
【2】陈家瑞. 汽车构造 [M ]. 人民交通出版社 , 1995 .
7 .
【3】余志生. 汽车理论 [M ].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00 .
【4】姚怀新. 工程车辆液压动力学与控制原理 [M ].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 2006 .
【5】李芳民 , 等. 工程机械液压及液力传动 [M ].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 2000 .
682 · 机床与液压 第36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