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古城的传统住宅类型及其演变的考察
(《南方建筑》2016年第二期)
作者 赵 冲1 张 鹰2
作者简介 1校聘副教授;2教授;1&2福州大学建筑学院、人居环境研究所
摘要 文章通过对漳州古城“唐宋古城历史街区”3种传统住宅的类型分析,解析“大厝”、“竹篙厝”、“骑楼”各住宅类型的现状以及各类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传统住宅的演变特征。
关键词 漳州;历史街区;住宅类型;大厝;竹篙厝;骑楼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漳州地处闽南九龙江流域,地理构造层次分明,同属漳州一地的传统住宅,因各地的地理条件不同,传统住宅的形态也是多姿多彩的。
鸦片战争之后,厦门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而闽南各地传统城市真正的近代化变革却是从“闽南护发区”开始的。民国七年(1918年),奉孙中山之命举旗护法的援闽粤军建立了以漳州为府首的“闽南护法区”,辖属汀漳二州的27个县市,由广东惠阳人周醒南出任工务总局局长主持市政建设。台湾路在当时为砖石路面,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商业街道。东段是骑楼式店面;西段由竹篙厝构成街巷风貌,香港路古称南市街,唐时已有,唐宋至明清时期为漳州的城市中轴线,是漳州历史街区中的菁华,两侧都是骑楼建筑。
20世纪80年代,漳州市被列入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名单,自2000年起,实施对历史街区的整治和保护,漳州的历史街区中即有闽南特色的“竹篙厝”和“骑楼”,又有传统的合院式大厝,其中台湾路历史街区和香港路历史街区组成古城的核心区(图1)。
2006年1月,漳州市规划局制定了“漳州市城区紫线规划”,其中把西至华侨新村、东至北京路、北至中山公园、南至汇滨路围绕的区域定为“唐宋古城历史街区”,面积26.03ha。
本文以漳州古城的唐宋古城历史街区为调查对象地区,考察“大厝”、“竹篙厝”、“骑楼”三种传统住宅类型的现状以及住宅类型间的演变关系,同时为“骑楼”的起源之说提供一些线索。
图1 漳州唐宋古城历史街区范围和调查街区
2 唐宋古城历史街区的空间构成
2.1 街巷系统构成
按功能等级将街区街巷梯度分为:路—营—巷,共有12条路、1条营、若干条巷子组成街区的交通体系。路多为水泥和石板材质,是环绕街区、贯穿街区内部的要道,形成较大网格状道路格局。而在香港路和龙眼营两侧,巷道是通向街区内部的小路,呈枝状拓展,同时出现了死巷子,形成枝状街巷格局(图2)。
香港路、延安路、修文路、北京路、台湾路是主要商业街道,商铺沿街道而建,呈“梳子状”分布在道路两侧,主要是商住一体的建筑模式。
图2 街巷等级关系
图3 a建筑结构分类; b建筑层数分类
2.2建筑结构和层数分类(图3)
街区内的建筑物的构成比较复杂,搭建、违建现象较为严重,难以明确建筑物的总数。街区内的建筑物主要以砖结构或者砖木结构为主,在龙眼营一巷木结构住宅仅存两处。住宅的架构主要分为穿斗式和抬梁式两种。集合住宅、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以砖混结构为主,骑楼的部分房间也出现了砖混结构。
从建筑的层高看,一层的住宅多集中街区的中心,占了35%,骑楼、竹篙厝形成的沿街店屋主要以2层为主,占了47.1%,3层以上多为近年新建的集合式住宅,占总数的17.9%。
3 传统住宅的类型
3.1 传统住宅的基本型
如上所述,传统住宅分为3类。大厝为三合院、四合院形式的住宅,竹篙厝是面宽窄,进深较长的“店屋式”住宅,骑楼样式虽然和竹篙厝较为相似,沿街的入口处带有步廊是其主要特征。通过实地调查,测绘了大厝7栋,竹篙厝9栋,骑楼22栋进行空间和形态的分析。
戴志坚(2009)对漳州民居的大厝样式进行了更加详细的解释和定义。可以将四合院形式的“四点金”视为基本型,竹篙厝的基本型以天井的位置而化分为两种(图4)。骑楼的建设在民国时期(1918年),在始兴北路的“迎宾旅社”为漳州骑楼的雏形,面宽为单开间,但进深较短,也没有天井,为连栋形的2层住宅(图5)。
以上传统住宅的基本空间,可以按照:商业空间、仪典空间、世俗空间、过渡空间这4种来分类。所有的住宅,由街道开始,越向住宅内部其空间的私密性越强(图6)。
图4 传统住宅的基本型
图5 “迎宾旅馆” 最初建设的示范骑楼
图6 大厝、竹篙厝、骑楼的平面空间
3.2 大厝、竹篙厝、骑楼的分布
大厝、竹篙厝、骑楼的分布如图7所示。传统住宅的总数为656栋,其中大厝8栋,竹篙厝267栋(住宅专用60,店铺并用207)。与数量较少的大厝相比,竹篙厝和骑楼成为支配整个街区的住宅形式,同时也形成了特有的街区景观。
图7 住宅类型的分布和测绘住宅
大厝多数集中于芳华横路,坐北朝南。除此之外,大厝也点散地分布于街区的内部。从测绘的大厝看,NO.31和NO.34的中轴线为南北方向,而NO.36的中轴线为东西方向,与台湾路分支出的南北走向的巷子垂直。同样位于这条巷子两侧的NO.31和NO.34的轴线却未与此巷垂直,而是平行,即垂直于台湾路。宅基地相邻的NO.31和NO.36由于轴线方向不同,可以得知这两座住宅并非是由一座住宅分割而来,应该是在建设时就是分开建造的。NO.31和NO.34原始的主入口应当位于台湾路,可是现在面向台湾路的部分已经改建为骑楼,这是将沿街建筑 “骑楼化”的一种方法(图8)。
图8 大厝的轴线
竹篙厝和骑楼的分布有相似之处,即沿街道两边,呈“梳子状”连续分布。始兴北路两侧的长屋式连栋型骑楼作为漳州骑楼的示范点,是规划性建造的,而另一种方法是与上述对应的,将竹篙厝的立面进行改造设置步廊。
近年,伴随急速地大规模城市改造,在街区东南角也出现了大面积集合住宅形成的小区。
图9 测绘住宅面宽和进深的规模
3.3 住宅的平面比较分析
关于测绘的传统住宅的面宽和进深的关系,如图9所示。住宅面宽平均为6.5m(最大26.6m、最小2.9m),住宅进深平均为14.7m(最大31.3m、最小2.3m)。住宅类型分开来看,大厝的规模是,面宽平均15m(最大26.6m、最小9m)× 进深平均18.2m(最大31.3m、最小10.3m);竹篙厝的规模是,面宽平均3.9m(最大5.8m、最小2.9m)×进深平均15.1m(最大21.3m、最小5.7m);骑楼的规模是,面宽平均4.5m(最大8.6m、最小2.9m)×进深平均13.4m(最大27m、最小2.3m)。骑楼和竹篙厝比较,骑楼的面宽要大于竹篙厝,但竹篙厝的进深又大于骑楼。如果将骑楼沿街的1.7m宽的步廊算入进深,得出的结论是骑楼与竹篙厝基本相同。
图10 测绘住宅的平面、立面
图11 店屋沿街部类型
4 住宅类型的演变
4.1 大厝的演变
本文选取保存状态良好,具有典型性的传统住宅进行了实地测绘,其平面、剖面图如图10所示。可以看到大厝的基本形 “四点金(NO.4, NO.31)”,以及在其两侧添加 “护龙(护厝)”形成 “五间过(NO.2)”的样式。大厝的原型及其扩张型的分析如下:
“四点金”:NO.4, NO.31;
“四点金”的扩张:NO.1, NO.2。
位于芳华横路的大厝是比较接近基本型的,但其它地方就会有明显的改建、增建。将“四点金”的院子部分分割;“四点金”的高层化;大厝的沿街部分增建骑楼式的步廊。
“四点金”的分割:NO.4;
“四点金”二层化:NO.36;
“四点金”骑楼化:NO.2。
4.2 竹篙厝的演变
测绘的8栋住宅中,只有1栋是一层,其余为二层。天井位于中心部的也只有1栋,而天井位于住宅尽端的为4栋。没有天井的住宅,可以考虑是因为住宅的分割而造成的。
竹篙厝的分割:NO.11,NO.24,NO.38;
除了竹篙厝的分割变化,还有就是在其前面(立面)添加步廊,使其骑楼化。
4.3 骑楼的演变
骑楼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楼层的增高和进深的扩张两方面。测绘的骑楼住宅有23栋,其中一层的为1栋,二层的为19栋,三层的为3栋。三层以上的骑楼,大都为增建部分。而在进深的扩张应该视为是宅基地的变化,原有的宅基地扩大,从而有了增建住宅的空间。
骑楼的高层化:NO.7,NO.25,NO.26,NO.37;
进深方向的扩张:NO.20,NO.26。
4.4 店屋的变化型
调查对象地区的店屋形式,如上所述主要分为竹篙厝和骑楼两种形式,如果从它们沿街的剖面进行考察,可分为带有步廊(A)和无步廊(B)的两种类型。
A类型,可以看做是骑楼形式,关于步廊的上部是房间还是阳台,进一步的分析如下:
类型A(381栋)
A1:一层的住宅,其屋檐延长形成廊柱空间(8栋)。
A2:将一层单坡式的步廊直接添加在店屋的立面上(11栋)。
A3:步廊上部形成开放式的阳台空间(33栋)。
A4:骑楼的基本型,早期作为示范而建造,但阳台与房间非同一屋顶结构(22栋)。
A5:2层阳台部分与房间共用同一屋顶,阳台空间缩小,室内房间空间增大(35栋)。
A6:此类型目前的数量最多。阳台空间消失,形成房间,是因为居民的生活需求而引起的使用功能的演变(272栋)。
类型B(267栋)的考察,主要是看二层部分的空间是否有“挑出”,“挑出”的住宅样式称之为“挑楼”。这一建筑样式在四川民居中常见,是“出挑”样式的传统建筑工法,也称为挑廊、挑厢、挑檐。即二层房间或阳台部分突出,但日本学者恩田重直(2007)在对闽南地区厦门的类似建筑的定义为“飘楼”。关于确切的叫法,有待深入的调查研究。
同时,阳台是否存在也是进一步类型化的依据。
B1:竹篙厝的基本型(237栋)。
B2:二层部分形成阳台的空间(7栋)。
B3:二层阳台空间挑出(11栋)。
B4:二层空间挑出,阳台空间演变为房间(12栋)。
上述分析可见,漳州店屋的沿街部分的剖面可以分成10种类型。传统的竹篙厝样式,作为骑楼的雏形,根据居民生活的需求而变化,从而形成特殊的街巷景观。
5 结语
在漳州市旧城区的传统住宅,大厝、竹篙厝、骑楼虽然是城市型住宅的主导,可是随着城市的发展,中高层的小区住宅在不断地破坏历史街区的景观。合院式大厝的比例甚少,形成街区商业化景观和主要住宅形式的是竹篙厝和骑楼式的“店屋”。
大厝的演变形态较为丰富,有前后分割、二层化、骑楼化的三种模式。虽然没有看到以大厝中轴线分割演变到竹篙厝的案例,但是将竹篙厝“骑楼化”的做法却是罕见的。骑楼的变化则显得较为单一,仅仅体现在层高和进深两方面。
骑楼作为一种新的住宅样式被导入,并非是统一规划形成的,与传统的大厝、竹篙厝相呼应,根据居住者的生活需求而进行演变的过程中,形成了特殊的街区景观。
本文节选自《南方建筑》2016年第二期,可在《南方建筑》官方网站或中国知网上查阅,或订阅本期期刊O(∩_∩)O
转载请注明出处
漳州古城的传统住宅类型及其演变的考察
(《南方建筑》2016年第二期)
作者 赵 冲1 张 鹰2
作者简介 1校聘副教授;2教授;1&2福州大学建筑学院、人居环境研究所
摘要 文章通过对漳州古城“唐宋古城历史街区”3种传统住宅的类型分析,解析“大厝”、“竹篙厝”、“骑楼”各住宅类型的现状以及各类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传统住宅的演变特征。
关键词 漳州;历史街区;住宅类型;大厝;竹篙厝;骑楼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漳州地处闽南九龙江流域,地理构造层次分明,同属漳州一地的传统住宅,因各地的地理条件不同,传统住宅的形态也是多姿多彩的。
鸦片战争之后,厦门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而闽南各地传统城市真正的近代化变革却是从“闽南护发区”开始的。民国七年(1918年),奉孙中山之命举旗护法的援闽粤军建立了以漳州为府首的“闽南护法区”,辖属汀漳二州的27个县市,由广东惠阳人周醒南出任工务总局局长主持市政建设。台湾路在当时为砖石路面,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商业街道。东段是骑楼式店面;西段由竹篙厝构成街巷风貌,香港路古称南市街,唐时已有,唐宋至明清时期为漳州的城市中轴线,是漳州历史街区中的菁华,两侧都是骑楼建筑。
20世纪80年代,漳州市被列入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名单,自2000年起,实施对历史街区的整治和保护,漳州的历史街区中即有闽南特色的“竹篙厝”和“骑楼”,又有传统的合院式大厝,其中台湾路历史街区和香港路历史街区组成古城的核心区(图1)。
2006年1月,漳州市规划局制定了“漳州市城区紫线规划”,其中把西至华侨新村、东至北京路、北至中山公园、南至汇滨路围绕的区域定为“唐宋古城历史街区”,面积26.03ha。
本文以漳州古城的唐宋古城历史街区为调查对象地区,考察“大厝”、“竹篙厝”、“骑楼”三种传统住宅类型的现状以及住宅类型间的演变关系,同时为“骑楼”的起源之说提供一些线索。
图1 漳州唐宋古城历史街区范围和调查街区
2 唐宋古城历史街区的空间构成
2.1 街巷系统构成
按功能等级将街区街巷梯度分为:路—营—巷,共有12条路、1条营、若干条巷子组成街区的交通体系。路多为水泥和石板材质,是环绕街区、贯穿街区内部的要道,形成较大网格状道路格局。而在香港路和龙眼营两侧,巷道是通向街区内部的小路,呈枝状拓展,同时出现了死巷子,形成枝状街巷格局(图2)。
香港路、延安路、修文路、北京路、台湾路是主要商业街道,商铺沿街道而建,呈“梳子状”分布在道路两侧,主要是商住一体的建筑模式。
图2 街巷等级关系
图3 a建筑结构分类; b建筑层数分类
2.2建筑结构和层数分类(图3)
街区内的建筑物的构成比较复杂,搭建、违建现象较为严重,难以明确建筑物的总数。街区内的建筑物主要以砖结构或者砖木结构为主,在龙眼营一巷木结构住宅仅存两处。住宅的架构主要分为穿斗式和抬梁式两种。集合住宅、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以砖混结构为主,骑楼的部分房间也出现了砖混结构。
从建筑的层高看,一层的住宅多集中街区的中心,占了35%,骑楼、竹篙厝形成的沿街店屋主要以2层为主,占了47.1%,3层以上多为近年新建的集合式住宅,占总数的17.9%。
3 传统住宅的类型
3.1 传统住宅的基本型
如上所述,传统住宅分为3类。大厝为三合院、四合院形式的住宅,竹篙厝是面宽窄,进深较长的“店屋式”住宅,骑楼样式虽然和竹篙厝较为相似,沿街的入口处带有步廊是其主要特征。通过实地调查,测绘了大厝7栋,竹篙厝9栋,骑楼22栋进行空间和形态的分析。
戴志坚(2009)对漳州民居的大厝样式进行了更加详细的解释和定义。可以将四合院形式的“四点金”视为基本型,竹篙厝的基本型以天井的位置而化分为两种(图4)。骑楼的建设在民国时期(1918年),在始兴北路的“迎宾旅社”为漳州骑楼的雏形,面宽为单开间,但进深较短,也没有天井,为连栋形的2层住宅(图5)。
以上传统住宅的基本空间,可以按照:商业空间、仪典空间、世俗空间、过渡空间这4种来分类。所有的住宅,由街道开始,越向住宅内部其空间的私密性越强(图6)。
图4 传统住宅的基本型
图5 “迎宾旅馆” 最初建设的示范骑楼
图6 大厝、竹篙厝、骑楼的平面空间
3.2 大厝、竹篙厝、骑楼的分布
大厝、竹篙厝、骑楼的分布如图7所示。传统住宅的总数为656栋,其中大厝8栋,竹篙厝267栋(住宅专用60,店铺并用207)。与数量较少的大厝相比,竹篙厝和骑楼成为支配整个街区的住宅形式,同时也形成了特有的街区景观。
图7 住宅类型的分布和测绘住宅
大厝多数集中于芳华横路,坐北朝南。除此之外,大厝也点散地分布于街区的内部。从测绘的大厝看,NO.31和NO.34的中轴线为南北方向,而NO.36的中轴线为东西方向,与台湾路分支出的南北走向的巷子垂直。同样位于这条巷子两侧的NO.31和NO.34的轴线却未与此巷垂直,而是平行,即垂直于台湾路。宅基地相邻的NO.31和NO.36由于轴线方向不同,可以得知这两座住宅并非是由一座住宅分割而来,应该是在建设时就是分开建造的。NO.31和NO.34原始的主入口应当位于台湾路,可是现在面向台湾路的部分已经改建为骑楼,这是将沿街建筑 “骑楼化”的一种方法(图8)。
图8 大厝的轴线
竹篙厝和骑楼的分布有相似之处,即沿街道两边,呈“梳子状”连续分布。始兴北路两侧的长屋式连栋型骑楼作为漳州骑楼的示范点,是规划性建造的,而另一种方法是与上述对应的,将竹篙厝的立面进行改造设置步廊。
近年,伴随急速地大规模城市改造,在街区东南角也出现了大面积集合住宅形成的小区。
图9 测绘住宅面宽和进深的规模
3.3 住宅的平面比较分析
关于测绘的传统住宅的面宽和进深的关系,如图9所示。住宅面宽平均为6.5m(最大26.6m、最小2.9m),住宅进深平均为14.7m(最大31.3m、最小2.3m)。住宅类型分开来看,大厝的规模是,面宽平均15m(最大26.6m、最小9m)× 进深平均18.2m(最大31.3m、最小10.3m);竹篙厝的规模是,面宽平均3.9m(最大5.8m、最小2.9m)×进深平均15.1m(最大21.3m、最小5.7m);骑楼的规模是,面宽平均4.5m(最大8.6m、最小2.9m)×进深平均13.4m(最大27m、最小2.3m)。骑楼和竹篙厝比较,骑楼的面宽要大于竹篙厝,但竹篙厝的进深又大于骑楼。如果将骑楼沿街的1.7m宽的步廊算入进深,得出的结论是骑楼与竹篙厝基本相同。
图10 测绘住宅的平面、立面
图11 店屋沿街部类型
4 住宅类型的演变
4.1 大厝的演变
本文选取保存状态良好,具有典型性的传统住宅进行了实地测绘,其平面、剖面图如图10所示。可以看到大厝的基本形 “四点金(NO.4, NO.31)”,以及在其两侧添加 “护龙(护厝)”形成 “五间过(NO.2)”的样式。大厝的原型及其扩张型的分析如下:
“四点金”:NO.4, NO.31;
“四点金”的扩张:NO.1, NO.2。
位于芳华横路的大厝是比较接近基本型的,但其它地方就会有明显的改建、增建。将“四点金”的院子部分分割;“四点金”的高层化;大厝的沿街部分增建骑楼式的步廊。
“四点金”的分割:NO.4;
“四点金”二层化:NO.36;
“四点金”骑楼化:NO.2。
4.2 竹篙厝的演变
测绘的8栋住宅中,只有1栋是一层,其余为二层。天井位于中心部的也只有1栋,而天井位于住宅尽端的为4栋。没有天井的住宅,可以考虑是因为住宅的分割而造成的。
竹篙厝的分割:NO.11,NO.24,NO.38;
除了竹篙厝的分割变化,还有就是在其前面(立面)添加步廊,使其骑楼化。
4.3 骑楼的演变
骑楼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楼层的增高和进深的扩张两方面。测绘的骑楼住宅有23栋,其中一层的为1栋,二层的为19栋,三层的为3栋。三层以上的骑楼,大都为增建部分。而在进深的扩张应该视为是宅基地的变化,原有的宅基地扩大,从而有了增建住宅的空间。
骑楼的高层化:NO.7,NO.25,NO.26,NO.37;
进深方向的扩张:NO.20,NO.26。
4.4 店屋的变化型
调查对象地区的店屋形式,如上所述主要分为竹篙厝和骑楼两种形式,如果从它们沿街的剖面进行考察,可分为带有步廊(A)和无步廊(B)的两种类型。
A类型,可以看做是骑楼形式,关于步廊的上部是房间还是阳台,进一步的分析如下:
类型A(381栋)
A1:一层的住宅,其屋檐延长形成廊柱空间(8栋)。
A2:将一层单坡式的步廊直接添加在店屋的立面上(11栋)。
A3:步廊上部形成开放式的阳台空间(33栋)。
A4:骑楼的基本型,早期作为示范而建造,但阳台与房间非同一屋顶结构(22栋)。
A5:2层阳台部分与房间共用同一屋顶,阳台空间缩小,室内房间空间增大(35栋)。
A6:此类型目前的数量最多。阳台空间消失,形成房间,是因为居民的生活需求而引起的使用功能的演变(272栋)。
类型B(267栋)的考察,主要是看二层部分的空间是否有“挑出”,“挑出”的住宅样式称之为“挑楼”。这一建筑样式在四川民居中常见,是“出挑”样式的传统建筑工法,也称为挑廊、挑厢、挑檐。即二层房间或阳台部分突出,但日本学者恩田重直(2007)在对闽南地区厦门的类似建筑的定义为“飘楼”。关于确切的叫法,有待深入的调查研究。
同时,阳台是否存在也是进一步类型化的依据。
B1:竹篙厝的基本型(237栋)。
B2:二层部分形成阳台的空间(7栋)。
B3:二层阳台空间挑出(11栋)。
B4:二层空间挑出,阳台空间演变为房间(12栋)。
上述分析可见,漳州店屋的沿街部分的剖面可以分成10种类型。传统的竹篙厝样式,作为骑楼的雏形,根据居民生活的需求而变化,从而形成特殊的街巷景观。
5 结语
在漳州市旧城区的传统住宅,大厝、竹篙厝、骑楼虽然是城市型住宅的主导,可是随着城市的发展,中高层的小区住宅在不断地破坏历史街区的景观。合院式大厝的比例甚少,形成街区商业化景观和主要住宅形式的是竹篙厝和骑楼式的“店屋”。
大厝的演变形态较为丰富,有前后分割、二层化、骑楼化的三种模式。虽然没有看到以大厝中轴线分割演变到竹篙厝的案例,但是将竹篙厝“骑楼化”的做法却是罕见的。骑楼的变化则显得较为单一,仅仅体现在层高和进深两方面。
骑楼作为一种新的住宅样式被导入,并非是统一规划形成的,与传统的大厝、竹篙厝相呼应,根据居住者的生活需求而进行演变的过程中,形成了特殊的街区景观。
本文节选自《南方建筑》2016年第二期,可在《南方建筑》官方网站或中国知网上查阅,或订阅本期期刊O(∩_∩)O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