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心理健康意识
什么是心理健康
1990年WHO对健康的阐述是: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皆健全。 心理健康由于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标准比较模糊。目前,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有11项,基本符合这11项标准的人,就可以认定是心理健康的人了。
1.具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对自我和个人成就有"有价值"的感觉。
2.充分了解自己,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
3.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自发性和感应性,不为环境所奴役。
4.适当接受个人的需要,并且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
5.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的,并能对自己的能力做适当的估计。
6.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能容忍生活中的挫折和打击,无过度幻想。
7.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观能视社会标准的不同而变化,对自己的 工作能集中注意力。
8.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的,个人所从事的事业多为实际的、可能完成的工作。
9.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需要而改变自己。
10.在集体中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重视集体的需要。
11.在不违背集体的原则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有个人独立的观点,有判断是非、善恶的能力,对人不做过分的谄媚,也不过分寻求社会的赞许。
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
心理健康教育是指运用心理科学的方法,对教育对象的心理各层面施加积极的影响,以促进其心理发展与适应、维护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2012年修订)》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自我意识、情绪调适、人际交往和升学就业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或问题。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 育,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做好心理教育工作,助力每位同学健康成长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和技能。其重点是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应从不同地区的实际和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做到循序渐进,设置分阶段的具体教育内容。初中年级心理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帮助学生加强自我认识,客观地评价自己,认识青春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适应中学阶段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发展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积极与老师及父母进行沟通,把握与异性交往的尺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情绪体验与表达,并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有效管理,正确处理厌学心理,抑制冲动行为;把握升学选择的方向,培养职业规划意识,树立早期职业发展目标;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着重培养应对失败和挫折的能力。
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办公室工作职责和工作方式
我校正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始于1996年,曾经成功的开办了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课程,并在实践中发展、定型,提出了心理咨询式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课课堂教育模式,受到市心理健康教育界同仁的高度关注和好评;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氛围营造、心理健康防护网的建设和学生心理咨询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先后荣获多项市级、盟级、自治区级、国家级教育科研成果奖。2001年,荣获中央教科所“十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本学期,我校恢复、重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门机构,并定名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办公室。办公室的职责是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维护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对有心理咨询需求的学生提供个别化心理辅导。我们将通过板报宣传、心理讲座、个别辅导以及团体咨询等形式等开展工作。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办公室设立了咨询用QQ号以及心理教育工作群,欢迎全校同学及学生家长就心理健康问题通过QQ留言等方式和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取得联系、参与学校心理教育工作。我们会定期回复学生及学生家长提出的相关问题。十三中学校心理教育工作用QQ号:1823924018 群号:170771391
加入草原、向日葵花、蓝天、白云等为要素的图片,营造阳光、快乐、开朗的氛围基调。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心理健康意识
什么是心理健康
1990年WHO对健康的阐述是: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皆健全。 心理健康由于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标准比较模糊。目前,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有11项,基本符合这11项标准的人,就可以认定是心理健康的人了。
1.具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对自我和个人成就有"有价值"的感觉。
2.充分了解自己,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
3.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自发性和感应性,不为环境所奴役。
4.适当接受个人的需要,并且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
5.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的,并能对自己的能力做适当的估计。
6.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能容忍生活中的挫折和打击,无过度幻想。
7.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观能视社会标准的不同而变化,对自己的 工作能集中注意力。
8.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的,个人所从事的事业多为实际的、可能完成的工作。
9.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需要而改变自己。
10.在集体中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重视集体的需要。
11.在不违背集体的原则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有个人独立的观点,有判断是非、善恶的能力,对人不做过分的谄媚,也不过分寻求社会的赞许。
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
心理健康教育是指运用心理科学的方法,对教育对象的心理各层面施加积极的影响,以促进其心理发展与适应、维护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2012年修订)》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自我意识、情绪调适、人际交往和升学就业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或问题。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 育,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做好心理教育工作,助力每位同学健康成长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和技能。其重点是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应从不同地区的实际和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做到循序渐进,设置分阶段的具体教育内容。初中年级心理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帮助学生加强自我认识,客观地评价自己,认识青春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适应中学阶段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发展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积极与老师及父母进行沟通,把握与异性交往的尺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情绪体验与表达,并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有效管理,正确处理厌学心理,抑制冲动行为;把握升学选择的方向,培养职业规划意识,树立早期职业发展目标;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着重培养应对失败和挫折的能力。
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办公室工作职责和工作方式
我校正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始于1996年,曾经成功的开办了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课程,并在实践中发展、定型,提出了心理咨询式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课课堂教育模式,受到市心理健康教育界同仁的高度关注和好评;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氛围营造、心理健康防护网的建设和学生心理咨询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先后荣获多项市级、盟级、自治区级、国家级教育科研成果奖。2001年,荣获中央教科所“十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本学期,我校恢复、重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门机构,并定名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办公室。办公室的职责是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维护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对有心理咨询需求的学生提供个别化心理辅导。我们将通过板报宣传、心理讲座、个别辅导以及团体咨询等形式等开展工作。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办公室设立了咨询用QQ号以及心理教育工作群,欢迎全校同学及学生家长就心理健康问题通过QQ留言等方式和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取得联系、参与学校心理教育工作。我们会定期回复学生及学生家长提出的相关问题。十三中学校心理教育工作用QQ号:1823924018 群号:170771391
加入草原、向日葵花、蓝天、白云等为要素的图片,营造阳光、快乐、开朗的氛围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