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酒技术》课程标准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品酒技术》是一门涉及心理学、生理学、统计学等学科的综合科学,有着其它检测方法无法比拟的特点,为新产品的研发、质量评价、市场预测、产品评优等提供科学依据。
本课程是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的一门职业拓展课,开设于第三学期,共36学时,2学分。是多学科和艺术的综合体现,它涉及到生物学、微生物学、有机化学、香味学、中医学、生理学、心理学、药理学等。主要内容包括酒的香味成分、品酒的基本原理与技术、酒的品评技术、酒的调配技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深入了解酒中的香味成分,在不同酒质中的含量范围,这些香味物质的来源,各种香味物质在不同含量范围内的味觉反映,及其量比关系对酒质的影响,掌握白酒中微量成分的量比关系调整的方法;不断学习有关方面的知识,结合实践总结经验,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品酒技能和品酒的理论知识,适应工作的要求。
学习本门课程,要求学生先行学习《基础化学》、《食品分析检测技术》等课程,并为后续顶岗实习等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
本课程通过学习现代高等教育思想,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行业合作进行课程规化与设计。采用项目化教学,按照项目化教学的要求,对课程进行了精心的整体设计。在项目化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师不再灌输知识,而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
作为专业拓展课程,本课程紧紧围绕学生食品加工生产及控制的职业核心能力的形成及拓展,构建课程内容。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
1
合了品酒师国家职业标准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等多种途径,采取第二课堂等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二、课程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深入了解白酒中的香味成分,在不同酒质中的含量范围,这些香味物质的来源,各种香味物质在不同含量范围内的味觉反映,及其量比关系对酒质的影响,掌握酒中微量成分的量比关系调整的方法;不断学习有关方面的知识,结合实践总结经验,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品酒技能和品酒的理论知识,适应工作的要求。
具体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三个方面。 2、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酒中的香味成分及来源。
理解各种香味物质在不同含量范围内的味觉反映,及其量比关系对酒质的影响。
熟悉各类酒的生产工艺。
掌握酒中微量成分的量比关系调整的方法。 掌握酒品评原则与要求。 (2)能力目标
能够独立完成酒的品尝,并出具评价报告。 (3)素质目标
具备追求真理、一丝不苟、严谨自律的职业道德。 具有严谨踏实、刻苦向上的职业素质。
具备获取信息、拓展知识、求真务实、求实创新等可持续发展的素质。
三、内容标准(课程内容与要求)
2
3
4
四、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教学组织
以理论教学为主,并辅以适当的实践内容,拓展学生酒类产品品评的相关知识。理论教学部分以班级授课形式开展,实践部分依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开展分组教学。
2、教学实施
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展示、现场示范与操作等形式,全方位展示品酒的方法与技术,增加学生相关方面的知识。
3、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辅以任务驱动教学法和演示教学法,非常直观,而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习热情。
教学手段主要是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图片、视频等,结合实践教学环境及网络资源等多种教学手段的应用,让学生直接了解品酒技巧。
4、教学安排
《品酒技术》是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的职业拓展课。按照教学计划安排,开设于第四学期,共计36学时,具体课程安排如下: 5
(二)考核评价建议
由于本课程是以知识拓展为主的专业拓展课程,因此在课程考核上,主要注重学生对于绿色食品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主要包括三部分:其中期末考试主要检查知识掌握情况,占到40%;实践部分占40%;学生的勤勉程度及平时表现占20%。
(三)教材编写建议
为达到教学效果教材编写上还应遵循下述原则进行校本教材的编写与完善,以更适应课程教学的需要:
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本课程以工作任务为核心,以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培养为目的,以具体项目为载体,实现课程整体设计。
2、教材应图文并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本课程的认识和理解。教材表达必须精炼、准确、科学。
3、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要将本专业新技术、新方法、发展趋势及时地纳入教材,使教材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4、教材体例安排上应以项目设计为单元,设置简介、工作任务、相关知识、技能操作、知识拓展、复习思考题等内容。
(四)实验实训设备配置建议
本专业现有食品加工实训室、发酵实训室、纯净水生产线、啤酒生产线等能够进食品添加剂的生产与使用等训练,另外三门峡市及周边10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友好的合作关系,定期安排学生到相关单位进行认识实习,熟悉生产流程、生产设备等实际生产环境。这些基本满足该课程的实践需求。
(五)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注重课程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建立多媒体课程资源的数据库和相关视频,以提高课程直观教学效果。
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诸如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数字图书馆和电子论坛等网上信息资源,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换转变,学生单独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同时
6
应积极创造条件搭建远程教学平台,扩大课程资源的交互空间。
产学合作开发实训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本行业典型的生产企业的资源,进行产学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同时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机会。
(六)其它
1、本标准适用于高职院校《品酒技术》课程的课程策划、课程设计、组织教学、效果评价和教学改革的全过程。本课程标准应在企业生产环境发生改变、企业信息反馈、学生信息反馈、教师信息反馈的基础上,定期与行业企业技术人员一起进行必要的修改。
2、参考书目
《食品感官鉴评》 张水华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食品感官评定》 张晓鸣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啤酒与饮料的品尝科学》 封守业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白酒品酒师手册》 赖高淮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葡萄酒品尝学》 李华 科学出版社
7
《品酒技术》课程标准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品酒技术》是一门涉及心理学、生理学、统计学等学科的综合科学,有着其它检测方法无法比拟的特点,为新产品的研发、质量评价、市场预测、产品评优等提供科学依据。
本课程是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的一门职业拓展课,开设于第三学期,共36学时,2学分。是多学科和艺术的综合体现,它涉及到生物学、微生物学、有机化学、香味学、中医学、生理学、心理学、药理学等。主要内容包括酒的香味成分、品酒的基本原理与技术、酒的品评技术、酒的调配技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深入了解酒中的香味成分,在不同酒质中的含量范围,这些香味物质的来源,各种香味物质在不同含量范围内的味觉反映,及其量比关系对酒质的影响,掌握白酒中微量成分的量比关系调整的方法;不断学习有关方面的知识,结合实践总结经验,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品酒技能和品酒的理论知识,适应工作的要求。
学习本门课程,要求学生先行学习《基础化学》、《食品分析检测技术》等课程,并为后续顶岗实习等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
本课程通过学习现代高等教育思想,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行业合作进行课程规化与设计。采用项目化教学,按照项目化教学的要求,对课程进行了精心的整体设计。在项目化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师不再灌输知识,而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
作为专业拓展课程,本课程紧紧围绕学生食品加工生产及控制的职业核心能力的形成及拓展,构建课程内容。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
1
合了品酒师国家职业标准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等多种途径,采取第二课堂等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二、课程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深入了解白酒中的香味成分,在不同酒质中的含量范围,这些香味物质的来源,各种香味物质在不同含量范围内的味觉反映,及其量比关系对酒质的影响,掌握酒中微量成分的量比关系调整的方法;不断学习有关方面的知识,结合实践总结经验,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品酒技能和品酒的理论知识,适应工作的要求。
具体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三个方面。 2、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酒中的香味成分及来源。
理解各种香味物质在不同含量范围内的味觉反映,及其量比关系对酒质的影响。
熟悉各类酒的生产工艺。
掌握酒中微量成分的量比关系调整的方法。 掌握酒品评原则与要求。 (2)能力目标
能够独立完成酒的品尝,并出具评价报告。 (3)素质目标
具备追求真理、一丝不苟、严谨自律的职业道德。 具有严谨踏实、刻苦向上的职业素质。
具备获取信息、拓展知识、求真务实、求实创新等可持续发展的素质。
三、内容标准(课程内容与要求)
2
3
4
四、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教学组织
以理论教学为主,并辅以适当的实践内容,拓展学生酒类产品品评的相关知识。理论教学部分以班级授课形式开展,实践部分依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开展分组教学。
2、教学实施
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展示、现场示范与操作等形式,全方位展示品酒的方法与技术,增加学生相关方面的知识。
3、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辅以任务驱动教学法和演示教学法,非常直观,而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习热情。
教学手段主要是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图片、视频等,结合实践教学环境及网络资源等多种教学手段的应用,让学生直接了解品酒技巧。
4、教学安排
《品酒技术》是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的职业拓展课。按照教学计划安排,开设于第四学期,共计36学时,具体课程安排如下: 5
(二)考核评价建议
由于本课程是以知识拓展为主的专业拓展课程,因此在课程考核上,主要注重学生对于绿色食品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主要包括三部分:其中期末考试主要检查知识掌握情况,占到40%;实践部分占40%;学生的勤勉程度及平时表现占20%。
(三)教材编写建议
为达到教学效果教材编写上还应遵循下述原则进行校本教材的编写与完善,以更适应课程教学的需要:
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本课程以工作任务为核心,以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培养为目的,以具体项目为载体,实现课程整体设计。
2、教材应图文并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本课程的认识和理解。教材表达必须精炼、准确、科学。
3、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要将本专业新技术、新方法、发展趋势及时地纳入教材,使教材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4、教材体例安排上应以项目设计为单元,设置简介、工作任务、相关知识、技能操作、知识拓展、复习思考题等内容。
(四)实验实训设备配置建议
本专业现有食品加工实训室、发酵实训室、纯净水生产线、啤酒生产线等能够进食品添加剂的生产与使用等训练,另外三门峡市及周边10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友好的合作关系,定期安排学生到相关单位进行认识实习,熟悉生产流程、生产设备等实际生产环境。这些基本满足该课程的实践需求。
(五)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注重课程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建立多媒体课程资源的数据库和相关视频,以提高课程直观教学效果。
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诸如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数字图书馆和电子论坛等网上信息资源,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换转变,学生单独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同时
6
应积极创造条件搭建远程教学平台,扩大课程资源的交互空间。
产学合作开发实训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本行业典型的生产企业的资源,进行产学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同时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机会。
(六)其它
1、本标准适用于高职院校《品酒技术》课程的课程策划、课程设计、组织教学、效果评价和教学改革的全过程。本课程标准应在企业生产环境发生改变、企业信息反馈、学生信息反馈、教师信息反馈的基础上,定期与行业企业技术人员一起进行必要的修改。
2、参考书目
《食品感官鉴评》 张水华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食品感官评定》 张晓鸣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啤酒与饮料的品尝科学》 封守业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白酒品酒师手册》 赖高淮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葡萄酒品尝学》 李华 科学出版社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