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育论坛
2006年第3期下半月刊
国外义务教育投资的特点与借鉴
强冬梅
(黑龙江鸡西大学副教授)
一、国外义务教育投资的特点
当今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大国莫过于美国、前苏联、英国、法国、德国和日本。上述六国经济之所以能跃居各国的前列,是同他们教育事业的繁荣密不可分的。众所周知,发展教育有赖于诸多因素,而重视并科学地运用维持与发展教育事业的物质基础———教育投资,则是关键的一环。综观六国多年来的义务教育投资,鲜明地呈现出下列特点。
(一)义务教育投资趋于优先增长
美、英等国家一贯重视教育事业,特别是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投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基本上是随着经济增长而增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国际经济竞争的加剧,教育投资呈现出优先增长的势头。譬如前苏联,1960-1980年间,社会总产值增长了223%,平均年递增6%,教育投资增长为294%,平均年递增7.1%,两者之比为
界各国教育费的统计资料》
(二)国家负担义务教育投资比例日趋加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几个经济大国的公共教育费在国家、地方负担关系的演变上,明显地出现增大国家教育投资比例的趋向。例如美国联邦政府自20世纪50年代后,到7.3%,
其教育投资的比例,
明显逐年增大。
1968年所提供的教育经费,已由1929年的0.4%上升
(1981年又猛增到15.8%)。同期州政府提
供的教育经费由16.9%升至40.7%;与此相反,地方政府提供的教育经费由82.3降至52.0%。英国在1920年,中央政府负担教育经费为50%,地方税收支付教育经费占42%,而学费与捐赠仅占8%。到1965年后,中央政府负担教育经费升至60%,地方税收支付教育经费降为36%,而学费及捐赠减少到4%。由此可见,英国中央政府在逐渐提高其负担教育经费尤其是基础教育经费的比例。法国的教育经费分为经常费和临时费两项。经常费由中央政府负担中小学及师范学校的工薪、校舍维修费以及贫困里区的特别补助费。而临时费,则由中央政府补助省及里区作为支付建筑校舍时所贷款项利息之用;省供给师范学校校舍及校地,里区供给中小学校舍与校地。至于中等教育,中央政府负担国立中学全部经费与市立中学教师工资;省及里区负担市立中学校舍维修与各项物资设备。显而易见,法国的教育经费绝大部分为中央政府负担,而省和里区的负担则很少。
(三)重点保证普及义务教育的投资
就一般而言,各国是根据不同时期经济和教育的发展需要,来确定教育投资的重点的。在经济和教育“金发展的初级阶段,三级教育投资分配结构,是呈
128
1∶1.18;美国同期的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年递增3.47%,
教育投资平均年增长为5.86%,
两者之比为1∶1.69;
德国两者之比为1∶1.67;六国普及义务教育投资增长速度,也都快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日本也特别重视教育投资。以1970—1982年为例,国民收入年均增长11.7%,而公共教育投资年均增长15.8%。即使在经济发展的低速或停滞时期,教育费也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再看六国教育费上升率与国民收入和行“教育先行”提供佐证。详见表1。政费上升率,又为
表1
官方支出教育费平均上升率与国民收入和行
政经费上升率的比较
1971—1975年
国名官方支出的国民
行政费(B))收入(C)教育费(A美国前苏联英国法国西德日本
A/CA/BB/C
字塔”型分布,即初等教育投资比例最高,其次是中等教育投资,高等教育投资比例最低。各国在初等教育基本普及的情况下,就自然而然地转向发展中等教育,此时,教育投资的重点也就转向了中等教育方面。在基本完成中等教育的普及之后,就开始进入普及高等教育阶段,此时,教育投资的重点也就开始向高等教育倾斜。例如日本一向重视基础教育和义务教育,义务教育一直是日本教育投资的重点。无论是战后初
9.9%5.8%21.1%13.9%15.3%23.0%
10.9%6.8%20.4%14.6%12.6%20.8%
3.8%4.6%15.8%12.2%8.5%15.3%
1.13%0.91%1.24%1.26%0.85%1.48%1.34%1.03%1.29%1.14%0.93%1.20%1.80%1.21%1.48%1.50%1.11%1.36%
资料来源:〔日〕海外教育情报研究会编:《世
比较教育研究
期经济崩溃、百业待兴的年代,还是经济恢复、高速每一名学生(或班)为单位,给予一定数额的基金补
增长时期,或者是经济低速增长的不景气时期,日本助,以保障学区教育经费的均等。比如1965年国会通政府都坚持把教育经费的50%投向义务教育。因而日过的关于《中小学教育法案》,就以13亿美元资助低本很快就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巩固了义务教育的成所得地区中小学的发展,缓解公立学校地区间等级的果,进而发展了后期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差异,从而扩大了贫困子弟受教育的机会。日本为了表2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教育投资分配比例(%)
消除地域间教育经费的不均衡性,先后颁布了《义务国名初等教育中等教育
高等教育
备注教育费国库负担法》和《地方交付税法》,通过立法,日本424513旨在谋求缩短每一学生占有教育经费的差距。德国为美国433225中国为:了谋求各地教育的均衡发展,也制定了相应法令,如英国504010初等教育31%某一地区无力负担校舍建筑经费时,邦政府应给予一联邦德国523810中等教育36%次性补助;地方社区协会负担主要学校的经费等。总法国53398高等教育33%
之,六国政府大都制定了法规或某些措施,力求克服前苏联
39
43
18
各地域间义务教育经费的多寡不均现象,以促进义务资料来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年鉴》
教育机会的均衡化发展。
(1987年)编制。
二、国外义务教育投资的借鉴
(四)有计划地提高义务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尽管我国与世界经济发达的一些国家社会制度不值的比重
同,他们的许多优越条件我们不具备,但其许多做法美国、前苏联、日本等国十分注意随着生产的发与经验还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展而提高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所得)
的
(一)提高对普及基础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比例。一般都从战后的2%~3%,上升为7%~8%,甚美、英等国家一贯重视教育事业,特别是基础教至有的国家增长比例更高,教育投资绝对值和增长比育事业的发展。它们一致认为,通向现代化的第一个例,仅次于军费开支,成为第二项最大的开支。详见关口是能否普及基础教育。我国也必须从认识上转轨,下表。
把普及义务教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来抓。
表3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与教
(二)合理安排国家与地方的义务教育投资比例,育投资增长比较
国家负担义务教育投资比例应日趋加大
国别年代
国民生产总值
公共教育经费国家应当成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主体。因此,增长比例
增长比例
日本
—有必要根据各级政府占有财政收入的份额来分担义务美国—教育经费投入的比例。借鉴国外的经验,应确立中央法国1975—198058.8%政府对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比例在50%左右;省级政联邦德国1976—197824.7%18.9%府投入的比例约为30%;市、县两级政府分担其余义前苏联
1975—1979
20.6%16.9%
务教育经费的20%的比例。
资料来源:《黑龙江高教研究》,1987(1)(三)调整教育经费结构,保证义务教育经费表4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教育投资占国民生产总
六国的经验告诉人们:教育投资多不等于经济效值的比例
益大。要想取得教育投资的高效益,一个关键的因素,1980
1982
在于把经费用到刀刃上———确保重点。在经济和教育国名
货币名发展的初级阶段,三级教育投资分配结构中,初等教及单位
教育经费占国民生占国民生
总数产总值的教育经费
产总值的
比例总数
比例
育投资比例最高。
(四)健全各种法制,以立法保证教育投资和教美国
美元(亿)1813.006.9%
1998.006.8%英国英镑(亿)128.565.7%149.225.5%育经费的合理分担与分配
日本日元(亿)139081.115.9%150509.495.7%日本和美国制定的这类法律较多,日本从1952年联邦德国马克(亿)700.994.7%741.84.6%法国法郎(亿)6.814175.1%……
……
至1974年的二十几年间,先后制定了《市镇村立学校前苏联卢布(亿)5.53307.1%
353.236.7%
人员工资承担法》、《义务教育国库负担法》、《义务教育诸学校设施费用国库承担法》、《国民学校特殊帐资料来源:韩宗礼著:《教育经济学》,131页,户法》、《学校供食法》、《边远地区教育振兴法》、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
《关于国立和公立义务教师工资等特别措施法》等十多(五)调整地域间义务教育经费的差距
项法律和法规。美国也颁布了《中小学午餐法》等系美国政府为了缩小生均占有义务教育经费的差距,列法律法规,从而保证了义务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和近年来采用了单位成本法,即联邦政府(州政府)
以
不断增长。
129
当代教育论坛
2006年第3期下半月刊
国外义务教育投资的特点与借鉴
强冬梅
(黑龙江鸡西大学副教授)
一、国外义务教育投资的特点
当今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大国莫过于美国、前苏联、英国、法国、德国和日本。上述六国经济之所以能跃居各国的前列,是同他们教育事业的繁荣密不可分的。众所周知,发展教育有赖于诸多因素,而重视并科学地运用维持与发展教育事业的物质基础———教育投资,则是关键的一环。综观六国多年来的义务教育投资,鲜明地呈现出下列特点。
(一)义务教育投资趋于优先增长
美、英等国家一贯重视教育事业,特别是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投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基本上是随着经济增长而增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国际经济竞争的加剧,教育投资呈现出优先增长的势头。譬如前苏联,1960-1980年间,社会总产值增长了223%,平均年递增6%,教育投资增长为294%,平均年递增7.1%,两者之比为
界各国教育费的统计资料》
(二)国家负担义务教育投资比例日趋加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几个经济大国的公共教育费在国家、地方负担关系的演变上,明显地出现增大国家教育投资比例的趋向。例如美国联邦政府自20世纪50年代后,到7.3%,
其教育投资的比例,
明显逐年增大。
1968年所提供的教育经费,已由1929年的0.4%上升
(1981年又猛增到15.8%)。同期州政府提
供的教育经费由16.9%升至40.7%;与此相反,地方政府提供的教育经费由82.3降至52.0%。英国在1920年,中央政府负担教育经费为50%,地方税收支付教育经费占42%,而学费与捐赠仅占8%。到1965年后,中央政府负担教育经费升至60%,地方税收支付教育经费降为36%,而学费及捐赠减少到4%。由此可见,英国中央政府在逐渐提高其负担教育经费尤其是基础教育经费的比例。法国的教育经费分为经常费和临时费两项。经常费由中央政府负担中小学及师范学校的工薪、校舍维修费以及贫困里区的特别补助费。而临时费,则由中央政府补助省及里区作为支付建筑校舍时所贷款项利息之用;省供给师范学校校舍及校地,里区供给中小学校舍与校地。至于中等教育,中央政府负担国立中学全部经费与市立中学教师工资;省及里区负担市立中学校舍维修与各项物资设备。显而易见,法国的教育经费绝大部分为中央政府负担,而省和里区的负担则很少。
(三)重点保证普及义务教育的投资
就一般而言,各国是根据不同时期经济和教育的发展需要,来确定教育投资的重点的。在经济和教育“金发展的初级阶段,三级教育投资分配结构,是呈
128
1∶1.18;美国同期的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年递增3.47%,
教育投资平均年增长为5.86%,
两者之比为1∶1.69;
德国两者之比为1∶1.67;六国普及义务教育投资增长速度,也都快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日本也特别重视教育投资。以1970—1982年为例,国民收入年均增长11.7%,而公共教育投资年均增长15.8%。即使在经济发展的低速或停滞时期,教育费也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再看六国教育费上升率与国民收入和行“教育先行”提供佐证。详见表1。政费上升率,又为
表1
官方支出教育费平均上升率与国民收入和行
政经费上升率的比较
1971—1975年
国名官方支出的国民
行政费(B))收入(C)教育费(A美国前苏联英国法国西德日本
A/CA/BB/C
字塔”型分布,即初等教育投资比例最高,其次是中等教育投资,高等教育投资比例最低。各国在初等教育基本普及的情况下,就自然而然地转向发展中等教育,此时,教育投资的重点也就转向了中等教育方面。在基本完成中等教育的普及之后,就开始进入普及高等教育阶段,此时,教育投资的重点也就开始向高等教育倾斜。例如日本一向重视基础教育和义务教育,义务教育一直是日本教育投资的重点。无论是战后初
9.9%5.8%21.1%13.9%15.3%23.0%
10.9%6.8%20.4%14.6%12.6%20.8%
3.8%4.6%15.8%12.2%8.5%15.3%
1.13%0.91%1.24%1.26%0.85%1.48%1.34%1.03%1.29%1.14%0.93%1.20%1.80%1.21%1.48%1.50%1.11%1.36%
资料来源:〔日〕海外教育情报研究会编:《世
比较教育研究
期经济崩溃、百业待兴的年代,还是经济恢复、高速每一名学生(或班)为单位,给予一定数额的基金补
增长时期,或者是经济低速增长的不景气时期,日本助,以保障学区教育经费的均等。比如1965年国会通政府都坚持把教育经费的50%投向义务教育。因而日过的关于《中小学教育法案》,就以13亿美元资助低本很快就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巩固了义务教育的成所得地区中小学的发展,缓解公立学校地区间等级的果,进而发展了后期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差异,从而扩大了贫困子弟受教育的机会。日本为了表2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教育投资分配比例(%)
消除地域间教育经费的不均衡性,先后颁布了《义务国名初等教育中等教育
高等教育
备注教育费国库负担法》和《地方交付税法》,通过立法,日本424513旨在谋求缩短每一学生占有教育经费的差距。德国为美国433225中国为:了谋求各地教育的均衡发展,也制定了相应法令,如英国504010初等教育31%某一地区无力负担校舍建筑经费时,邦政府应给予一联邦德国523810中等教育36%次性补助;地方社区协会负担主要学校的经费等。总法国53398高等教育33%
之,六国政府大都制定了法规或某些措施,力求克服前苏联
39
43
18
各地域间义务教育经费的多寡不均现象,以促进义务资料来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年鉴》
教育机会的均衡化发展。
(1987年)编制。
二、国外义务教育投资的借鉴
(四)有计划地提高义务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尽管我国与世界经济发达的一些国家社会制度不值的比重
同,他们的许多优越条件我们不具备,但其许多做法美国、前苏联、日本等国十分注意随着生产的发与经验还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展而提高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所得)
的
(一)提高对普及基础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比例。一般都从战后的2%~3%,上升为7%~8%,甚美、英等国家一贯重视教育事业,特别是基础教至有的国家增长比例更高,教育投资绝对值和增长比育事业的发展。它们一致认为,通向现代化的第一个例,仅次于军费开支,成为第二项最大的开支。详见关口是能否普及基础教育。我国也必须从认识上转轨,下表。
把普及义务教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来抓。
表3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与教
(二)合理安排国家与地方的义务教育投资比例,育投资增长比较
国家负担义务教育投资比例应日趋加大
国别年代
国民生产总值
公共教育经费国家应当成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主体。因此,增长比例
增长比例
日本
—有必要根据各级政府占有财政收入的份额来分担义务美国—教育经费投入的比例。借鉴国外的经验,应确立中央法国1975—198058.8%政府对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比例在50%左右;省级政联邦德国1976—197824.7%18.9%府投入的比例约为30%;市、县两级政府分担其余义前苏联
1975—1979
20.6%16.9%
务教育经费的20%的比例。
资料来源:《黑龙江高教研究》,1987(1)(三)调整教育经费结构,保证义务教育经费表4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教育投资占国民生产总
六国的经验告诉人们:教育投资多不等于经济效值的比例
益大。要想取得教育投资的高效益,一个关键的因素,1980
1982
在于把经费用到刀刃上———确保重点。在经济和教育国名
货币名发展的初级阶段,三级教育投资分配结构中,初等教及单位
教育经费占国民生占国民生
总数产总值的教育经费
产总值的
比例总数
比例
育投资比例最高。
(四)健全各种法制,以立法保证教育投资和教美国
美元(亿)1813.006.9%
1998.006.8%英国英镑(亿)128.565.7%149.225.5%育经费的合理分担与分配
日本日元(亿)139081.115.9%150509.495.7%日本和美国制定的这类法律较多,日本从1952年联邦德国马克(亿)700.994.7%741.84.6%法国法郎(亿)6.814175.1%……
……
至1974年的二十几年间,先后制定了《市镇村立学校前苏联卢布(亿)5.53307.1%
353.236.7%
人员工资承担法》、《义务教育国库负担法》、《义务教育诸学校设施费用国库承担法》、《国民学校特殊帐资料来源:韩宗礼著:《教育经济学》,131页,户法》、《学校供食法》、《边远地区教育振兴法》、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
《关于国立和公立义务教师工资等特别措施法》等十多(五)调整地域间义务教育经费的差距
项法律和法规。美国也颁布了《中小学午餐法》等系美国政府为了缩小生均占有义务教育经费的差距,列法律法规,从而保证了义务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和近年来采用了单位成本法,即联邦政府(州政府)
以
不断增长。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