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导游工作体会
2013年即将结束,只有在回首,才能感觉时间的飞逝。只有回首,才知收获。
算算从事导游工作已有两个年头了。去年半年多的全陪工作,让我身心疲惫。曾经试图放弃,却有百般理由选择坚持。为了坚持,为了继续,我走进了金矿,加入了遂金这个大家庭。一年,经历了酸甜苦辣,留下了经验。2013年1月份带的第一个地接团,这对之前从未带过地接团的我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加上对景区和线路的不熟悉,上团前异常的紧张。好在团是顺利带下来了。到目前为止,共带了六十三个团。以下对一年带团情况做总结:
一.熟悉线路,接团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a.出全陪前,先要了解目的地的情况,以及注意事项。(给地接导游团款时,要索要收据)
b.地接要了解各个景区的情况。特别是节假日。(问清餐怎么做,按桌还是按人,小孩是否含餐。关系到钱财时,发信息,以防事后发生纠纷时可以做凭证。)
二.用心服务。做旅游就是做服务。服务是关键。带团除了讲解就是服务。用心服务,无论客人素质高低,只要用心去服务总是对的。但服务并不等同于服务员。在餐厅就餐时,如果餐厅不是很忙,就没必要端菜送饭。有时候,遇到素质低的客人看到你做服务员做的事,他就会帮你当成服务员。如果餐厅很忙,那就有必要帮忙上菜。记得曾经出全陪时,有个很优秀的地接跟我说过,一个优秀的导游就是导游,不是服务员。服务也是要看情况和具体事情的。
三.注意协调,随机应变,以不变应万变。出现问题不能慌,要及时果断处理。七月份,带了一个团,矿里职工赴海南疗养。因种种原因,未召开行前说明会,导致车赴机场时,出现了一系列状况。虽然这事于导游无关,因为带此团的全陪导游是自己,所以,当时情况下,只有道歉和安抚客人情绪,尽力减少公司损失。
四.书到用时方恨少。很多时候会被客人的一个问题问的哑口无言。一次带老年团,在讲到凯恩集团时,一位退休老教师问,王白浪是遂昌人吗?当时的我只能惭愧的说抱歉。我确确实实不知道王白浪是不是遂昌人。下团后,查资料才知道,他是遂昌本地人。对于一个遂昌有着重大贡献的人,我居然对他一无所知。如果平时到看看多了解了解,也不至于客人问起时,一问三不知的尴尬。 2013年,对于旅游界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新的旅游法在十月一号实施,这对整个行业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冲击。新法规定:为保障游客的消费权利,整个行程中不得进购物店。众所周知,在旅游行业里导游的底薪极低,且无保障,工资的大部分是佣金。这也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十一后,旅行社不得不提高导游的工资。但是真正提高多少呢?不得而知。
2013年对我自己来说也是一个特殊的年份。第一次独立完成地接工作,第一次处理交通事故,第一次半夜带摔伤的老人去医院,第一次送机到机场,却发现关门......
很多人说,做三年导游,相当于走了三十年的人生路。虽然每个团的基本步骤差不多,拿计划单,接团,走行程,送团,报账。说起来每个团过程很简单,但每个团有不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旅途中的所见所闻都能让自己长见识。这是一笔难得的财富。
导游工作总结
“导游”这个词曾经令我引发了许多兴奋的联想:带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穿梭于神州大地甚至于世界各地;在肃穆的宫殿里、在雄伟的山岳间、在温柔的碧水旁到处留下我快乐的足迹,和游客们放声歌唱…细细地去遐想、去品味、去感受这些可能令人终生难忘的时刻。
尽管这些并未全部实现,尽管工作当中遇到困难,可它却丝毫不影响我对这份工作的热情。
导游职业与其他职业有一个显著的不同,那就是你必须与客人朝夕相处,这自然使我们对服务的感触比一般人深刻。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这么讲,导游职业的无穷魅力正是源于我们对服务的感知和热爱,她不仅仅只被看成一份工作,而更应该被珍视为一个值得终身追求的事业。虽然干导游这行并非我的初衷,然而很快我就发现:自己是适合干导游这一行的。我感到的惟一遗憾是自己没有早一点入行。
有一首网上流行的打油诗:
作导游写照
干的比驴还累
起的比鸡都早
做的比孝子都好
看的比记者都多
赚的比民工还少
还怕出错下岗躲不了
估计这是业内的才子们开玩笑时脱口而出的自我调侃之词吧,大有夸张意味。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导游工作浮华背后不为人知的超常付出。无论如何,我已经作好充分的准备来接受所有的挑战
另一方面,毋庸讳言的是在现阶段,导游的队伍的总体素质,无论是业务水平、文化教养,都滞后于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需要。但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规范,这支队伍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我们要“无需扬鞭自奋蹄”
日本称导游员为“无名大使”;新加坡称导游是“非官方大使”;而美国称导游员是“祖国的一面镜子”,我国称导游为“民间大使”。正由于导游有着如此高的评价及重要的地位,使我有着前所未有的荣誉感,始终严格要求自己。
从入门到提高
工作一年多来,我觉得要做一个优秀的导游,最起码要谨记“专业、责任、自信、微笑”,不敢说自己做得至善至美,但敢肯定的是我每天都在进步,并将它们进行到底。
专业
专业的导游就是不仅要成为“杂家”,还要成为某一领域或某些方面的专家。 做一个导游最糗的时候,恐怕就是面对游客无话可说或无法圆满地回答客人提出的问题时,那种如针芒刺背的感觉,非亲身经历者,难以体会个中滋味。我就在入行伊始时,遭遇过此等刺激,引以为戒。古人说的好:知耻近乎勇,方才玉汝于成。任何人做事都会有一个从会到不会的过程。导游知识包罗万象(史地文化知识、心理学和美学知识、相关政策法规知识、政治、经济、社会及旅行知识),只有不断的学习和积累各方面的知识,才能逐步学会如何驾驭工作,从而更好地为游客提供高水准的专业服务。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成为专业的导游,还必须熟练掌握导游语言的基本技能。因为它是我们传播知识、沟通思想、交流感情的强大工具。其中最重要的口头语言表达,这是我们工作中最普遍、最常用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人们常说看景不如听景。比如:很多游客上太姥山一看,是很美,但看不出什么名堂,然而,一经我们的描述他们就顿开茅塞,拍手叫绝。所以,有俗语形象地把掌握导游口头语言技巧之重要,归纳为“祖国山河美不美,全靠导游一张嘴”。
所以我们除了不断学习知识之外还要学会如何说,如何说得更好。
责任
在带团的过程中,谁也不能保证永远一切顺利,毕竟这不是只要我们自己做好就可以了,还需要其他工作搭档、合作单位、游客甚至天公来作美,而这些因素都不是我们所能掌控的。尽管有时候问题、事故的发生并不是我们的责任,还要被客人无端指责,但是,作为独立工作在旅游接待第一线的职员,当问题、事故发生的时候,负有帮助解决问题和协助处理事故的不可推卸责任,同时也是对我们的工作能力和独立处理问题能力的重大考验。套用“挑战主持人”马东常说的一句话“也许你委屈,也许你不服,但是你必需忍受”。
自信
面对初来乍到的游客,导游所表现出来的对旅游活动早有安排,对自己能胜任本次导游工作的信心,会是他们产生心理安全感的重要来源。有时我们接待的游客文化层次较高,或是豪门权贵,这时,强烈的自信心对我们更为重要。否则,底气不足,连自己都驾驭不了,就更别奢谈驾驭整个旅游团了。
强烈的自信心还能增强我们的吸引力,处处显得落落大方,从而赢得游客的尊敬和认可。
微笑
微笑,既是无声的语言,也是衡量我们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一个没有微笑的导游,即使讲解内容丰富,服务技能熟练,游客仍然会认为你是冷漠无情的冰人。微笑是有感染力的,游客需要在导游人员的笑容中保持一份良好的情绪和游兴。微笑要能给游客一种甜美的感觉,使游客感到和蔼亲切。真诚的微笑源于我们积极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工作心境。
2013导游工作体会
2013年即将结束,只有在回首,才能感觉时间的飞逝。只有回首,才知收获。
算算从事导游工作已有两个年头了。去年半年多的全陪工作,让我身心疲惫。曾经试图放弃,却有百般理由选择坚持。为了坚持,为了继续,我走进了金矿,加入了遂金这个大家庭。一年,经历了酸甜苦辣,留下了经验。2013年1月份带的第一个地接团,这对之前从未带过地接团的我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加上对景区和线路的不熟悉,上团前异常的紧张。好在团是顺利带下来了。到目前为止,共带了六十三个团。以下对一年带团情况做总结:
一.熟悉线路,接团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a.出全陪前,先要了解目的地的情况,以及注意事项。(给地接导游团款时,要索要收据)
b.地接要了解各个景区的情况。特别是节假日。(问清餐怎么做,按桌还是按人,小孩是否含餐。关系到钱财时,发信息,以防事后发生纠纷时可以做凭证。)
二.用心服务。做旅游就是做服务。服务是关键。带团除了讲解就是服务。用心服务,无论客人素质高低,只要用心去服务总是对的。但服务并不等同于服务员。在餐厅就餐时,如果餐厅不是很忙,就没必要端菜送饭。有时候,遇到素质低的客人看到你做服务员做的事,他就会帮你当成服务员。如果餐厅很忙,那就有必要帮忙上菜。记得曾经出全陪时,有个很优秀的地接跟我说过,一个优秀的导游就是导游,不是服务员。服务也是要看情况和具体事情的。
三.注意协调,随机应变,以不变应万变。出现问题不能慌,要及时果断处理。七月份,带了一个团,矿里职工赴海南疗养。因种种原因,未召开行前说明会,导致车赴机场时,出现了一系列状况。虽然这事于导游无关,因为带此团的全陪导游是自己,所以,当时情况下,只有道歉和安抚客人情绪,尽力减少公司损失。
四.书到用时方恨少。很多时候会被客人的一个问题问的哑口无言。一次带老年团,在讲到凯恩集团时,一位退休老教师问,王白浪是遂昌人吗?当时的我只能惭愧的说抱歉。我确确实实不知道王白浪是不是遂昌人。下团后,查资料才知道,他是遂昌本地人。对于一个遂昌有着重大贡献的人,我居然对他一无所知。如果平时到看看多了解了解,也不至于客人问起时,一问三不知的尴尬。 2013年,对于旅游界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新的旅游法在十月一号实施,这对整个行业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冲击。新法规定:为保障游客的消费权利,整个行程中不得进购物店。众所周知,在旅游行业里导游的底薪极低,且无保障,工资的大部分是佣金。这也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十一后,旅行社不得不提高导游的工资。但是真正提高多少呢?不得而知。
2013年对我自己来说也是一个特殊的年份。第一次独立完成地接工作,第一次处理交通事故,第一次半夜带摔伤的老人去医院,第一次送机到机场,却发现关门......
很多人说,做三年导游,相当于走了三十年的人生路。虽然每个团的基本步骤差不多,拿计划单,接团,走行程,送团,报账。说起来每个团过程很简单,但每个团有不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旅途中的所见所闻都能让自己长见识。这是一笔难得的财富。
导游工作总结
“导游”这个词曾经令我引发了许多兴奋的联想:带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穿梭于神州大地甚至于世界各地;在肃穆的宫殿里、在雄伟的山岳间、在温柔的碧水旁到处留下我快乐的足迹,和游客们放声歌唱…细细地去遐想、去品味、去感受这些可能令人终生难忘的时刻。
尽管这些并未全部实现,尽管工作当中遇到困难,可它却丝毫不影响我对这份工作的热情。
导游职业与其他职业有一个显著的不同,那就是你必须与客人朝夕相处,这自然使我们对服务的感触比一般人深刻。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这么讲,导游职业的无穷魅力正是源于我们对服务的感知和热爱,她不仅仅只被看成一份工作,而更应该被珍视为一个值得终身追求的事业。虽然干导游这行并非我的初衷,然而很快我就发现:自己是适合干导游这一行的。我感到的惟一遗憾是自己没有早一点入行。
有一首网上流行的打油诗:
作导游写照
干的比驴还累
起的比鸡都早
做的比孝子都好
看的比记者都多
赚的比民工还少
还怕出错下岗躲不了
估计这是业内的才子们开玩笑时脱口而出的自我调侃之词吧,大有夸张意味。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导游工作浮华背后不为人知的超常付出。无论如何,我已经作好充分的准备来接受所有的挑战
另一方面,毋庸讳言的是在现阶段,导游的队伍的总体素质,无论是业务水平、文化教养,都滞后于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需要。但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规范,这支队伍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我们要“无需扬鞭自奋蹄”
日本称导游员为“无名大使”;新加坡称导游是“非官方大使”;而美国称导游员是“祖国的一面镜子”,我国称导游为“民间大使”。正由于导游有着如此高的评价及重要的地位,使我有着前所未有的荣誉感,始终严格要求自己。
从入门到提高
工作一年多来,我觉得要做一个优秀的导游,最起码要谨记“专业、责任、自信、微笑”,不敢说自己做得至善至美,但敢肯定的是我每天都在进步,并将它们进行到底。
专业
专业的导游就是不仅要成为“杂家”,还要成为某一领域或某些方面的专家。 做一个导游最糗的时候,恐怕就是面对游客无话可说或无法圆满地回答客人提出的问题时,那种如针芒刺背的感觉,非亲身经历者,难以体会个中滋味。我就在入行伊始时,遭遇过此等刺激,引以为戒。古人说的好:知耻近乎勇,方才玉汝于成。任何人做事都会有一个从会到不会的过程。导游知识包罗万象(史地文化知识、心理学和美学知识、相关政策法规知识、政治、经济、社会及旅行知识),只有不断的学习和积累各方面的知识,才能逐步学会如何驾驭工作,从而更好地为游客提供高水准的专业服务。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成为专业的导游,还必须熟练掌握导游语言的基本技能。因为它是我们传播知识、沟通思想、交流感情的强大工具。其中最重要的口头语言表达,这是我们工作中最普遍、最常用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人们常说看景不如听景。比如:很多游客上太姥山一看,是很美,但看不出什么名堂,然而,一经我们的描述他们就顿开茅塞,拍手叫绝。所以,有俗语形象地把掌握导游口头语言技巧之重要,归纳为“祖国山河美不美,全靠导游一张嘴”。
所以我们除了不断学习知识之外还要学会如何说,如何说得更好。
责任
在带团的过程中,谁也不能保证永远一切顺利,毕竟这不是只要我们自己做好就可以了,还需要其他工作搭档、合作单位、游客甚至天公来作美,而这些因素都不是我们所能掌控的。尽管有时候问题、事故的发生并不是我们的责任,还要被客人无端指责,但是,作为独立工作在旅游接待第一线的职员,当问题、事故发生的时候,负有帮助解决问题和协助处理事故的不可推卸责任,同时也是对我们的工作能力和独立处理问题能力的重大考验。套用“挑战主持人”马东常说的一句话“也许你委屈,也许你不服,但是你必需忍受”。
自信
面对初来乍到的游客,导游所表现出来的对旅游活动早有安排,对自己能胜任本次导游工作的信心,会是他们产生心理安全感的重要来源。有时我们接待的游客文化层次较高,或是豪门权贵,这时,强烈的自信心对我们更为重要。否则,底气不足,连自己都驾驭不了,就更别奢谈驾驭整个旅游团了。
强烈的自信心还能增强我们的吸引力,处处显得落落大方,从而赢得游客的尊敬和认可。
微笑
微笑,既是无声的语言,也是衡量我们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一个没有微笑的导游,即使讲解内容丰富,服务技能熟练,游客仍然会认为你是冷漠无情的冰人。微笑是有感染力的,游客需要在导游人员的笑容中保持一份良好的情绪和游兴。微笑要能给游客一种甜美的感觉,使游客感到和蔼亲切。真诚的微笑源于我们积极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工作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