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复习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考试说明

生物

初中生物学业考试说明,是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年 7月第一版)要求,结合我省初中生物教学实际制定的。

一、考试性质

初中生物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测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考查初中毕业生的生物学业水平。考试的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初中毕业标准的依据之一,也是高一级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二、命题的指导思想

1. 有利于全面和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生物学科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达到的水平。

2.有利于引导和促进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3.有利于高一级学校对初中毕业生进行综合评价、择优录取,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命题原则

1.以《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为命题依据,根据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试题内容不仅要重视考查学生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实验技能、探究能力情况,而且要重视考查学生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和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对学生创新精神、环保意识、科学态度和良好卫生习惯等的考查。不过分追求知识的覆盖面。

2.合理配置题型,各题型的设计、运用要适当。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全面、真实、准确地考查学生的学业水平。

3.试题要杜绝繁、难、偏、旧的试题。保证必要的区分度、效度和适当的难度。试题的设计应适当增加情景性和开放性,以利于引导师生关注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4.新课程涉及健康、环境等热点问题,体现了生物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命题时应关注这方面的内容。注意从科技发展的前沿、人类可持续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日常生活的常见现象中选择试题素材,适当增加联系生产实际的试题,体现生物教育的人文价值。

四、考试依据及范围

初中毕业生生物学业考试命题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内容标准规定的内容为本次考试的范围。

五、考试方式

1.采用书面闭卷考试和实验操作考试相结合的考试方式。

2.书面闭卷考试时间:60分钟。书面闭卷考试试卷分数:90分。

3.实验操作考试分数:10分。实验操作考试的具体要求不在本说明之中。

六、试卷结构

1.试卷题型

试卷分为第一卷(Ⅰ)和第二卷(Ⅱ)。

第一卷(Ⅰ)选择题:共40分。

第二卷(Ⅱ)非选择题,以填空、简答、图表分析、探究思考等形式出现,共50分。

2.试题的三维目标分布

知识与技能:70%±5%

过程与方法:30%±5%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贯穿在整个试题中,其具体要求和体现详见“考试内容及要求”。

3.对学习目标各水平的要求

了解水平: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了解水平的试题在考查中约占40%。

理解水平:把握内在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理解水平的试题在考查中约占45%。

应用水平:在新的情境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理;进行总结、推广;建立不同情景下的合理联系等。应用水平的试题在考查中约占15%。

4.试题的难度分布

容易题(难度值 0.8 - 0.95) 70%

稍难题(难度值 0.6 - 0.8) 20%

中难题(难度值 0.4 - 0.6) 10%

七、考试内容及要求

考试具体内容按生物课程标准中的“具体内容标准”执行,其要求见下表。

八、例证性试题及点评

(一)了解水平

例1:我国古典诗词中,不少脍炙人口的佳句都包含有一定的生物学原理。在“红豆生

南国,春来发几枝”、“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几句唐诗描述的景象中,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是非生物因素中的 ,除此类因素外,影响该植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属于 因素。

案例评析:本题考查了环境因素和生物因素对植物生长和分布的影响,属于最基本的识记水平。

参考答案:温度 生物。

例2:

①雁南飞,燕归来 A 防御行为

②蜜蜂采蜜 B 繁殖行为

③糜鹿的争斗 C 取食行为

④“壁虎断尾”来逃避敌害 D 攻击行为

⑤蜻蜓点水 E 迁徙行为

案例评析:本题考查了动物行为的种类,要求学生回忆相关知识,并识别这些例子。 参考答案:①E, ②C, ③D, ④A, ⑤B。

(二)理解水平:

例3:如图15,假设父方和母方的体细胞中各只有一对染色体,在每对染色体上用A或a表示成对的基因。你能在“精子”和“受精卵”中完成填图吗?请试试。

案例评析: 本试题出示了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模式图,要求学生在空缺处绘图补充完整,通过绘图考查了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绘图是学生在学习生物科学中应该获得的一个基本技能,对生物绘图能力的考查符合生物学科特点,符合课标的要求。

参考答案:

例4:在泸州的古蔺、叙永、合江等植被覆盖率较高的山区,空气湿度较大,降雨量较多,夏天也较凉爽。这主要是由于植物的( )

A.蒸腾作用 B.呼吸作用

C.光合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案例评析:此题主要考查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需要学生理解蒸腾作用的意义,才能做出正确选择。同时此题以学生熟悉的当地实际情况为背景,使学生感觉到亲切自然,有助于激发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身边问题的兴趣,符合新课标所倡导的“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的基本理念。

参考答案:A

(三)应用水平:

例5:为探究食物中的蛋白质对动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40只年龄、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幼鼠平均分成A、B两组,A组以糖(淀粉)、脂肪、无机盐和水饲喂,B组以A组的食物加上牛奶进行饲喂。下图是40天内的实验结果。试分析作答:

(1)该实验所检验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采用幼鼠而不用成年鼠进行实验,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3)每组均用20只而不用一只幼鼠实验,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案例评析:本题以探究食物中的蛋白质对动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为情境,考查了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识图能力和分析比较能力,属于较高应用层次的要求。

参考答案:(1)蛋白质(或牛奶)对鼠的生长发育有影响。(2)幼鼠生长发育较快。

(3)样本大,实验结果更可靠,同时,如果仅用一只鼠进行实验,一旦这只鼠发生意外,将会使实验无法继续。(叙述基本合理即可给分)

例6:遍布全身的大大小小的血管是我们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生命线,它们不断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运往全身各处的每一个细胞,同时将细胞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废物及时运走。右图是某血管的纵剖图,请你根据图回答:

①该血管是 ,判断依据是 。

②正常状态下,乙图的血流方向是 。

③若其一端最后与心脏右侧相连,则血液流经此血管的循环途

径属于 。

④若某段此种血管中血液来自肺,当血液循环流经肺部毛细血

管时,血液中氧气(O2)的含量变化将如图 所示。

案例评析:本试题题干中给出“静脉血管的结构模式图“,但此题不仅考查了静脉血管的相关知识,同时把血液循环的途径及血液成分变化等相关知识综合在一起,具有较强的综合性。②小题设问巧妙,乙图中有向下的箭头具有迷惑性,如果学生对静脉瓣的功能理解不深刻就会被图中信息误导而出错;④小题有很高的思维深度,因为曲线图要求考生准确分析其起点、终点及变化趋势,属于定量表达的范畴,能考查考生严密的数学逻辑和推理能力,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了考查,属于应用层次中的较高要求。

参考答案:①静脉,内表面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答“有静脉瓣”或“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也给分) ②向上 ③体循环 ④B

九、二○○七年四川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结业考试生物学科参考样卷

四川省实验区2008年毕业考试试题

初 中 生 物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90分)

第一卷(I)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请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入下面的表格中,每小题2分,共40分)

1.小强同学为家长设计了4份早餐食谱,请你判断哪份早餐食谱营养最合理:

A.一份烤鸭肉、一杯炖鸡汤

B.二块面包、一杯牛奶、适量的蔬菜和水果

C.一个梨、一把葡萄、少量蔬菜

D.一包薯片、几块糖果、一杯可乐

2.下列关于害虫防治方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防治农业害虫,应该把所有害虫赶尽杀绝

B.使用农药是防治害虫的唯一方法

C.转基因抗虫棉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不宜种植

D.利用某些细菌和真菌防治害虫,既可以控制害虫数量,又可以减少农药用量而减轻环 境污染

3. 下列是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观察右图的基础上,经

过讨论、分析后总结出的结论,想想有无错误,若有,

请把它找出来:

A.在该生态系统中,a的数量最多

B.b与a、c与b之间是吃与被吃的关系

C.d主要是指细菌和真菌

D.若图中b的数量减少,则c和d的数量将会增加

4.小明同学准备把院子里的一棵苹果树幼苗移栽到田里去,同学们给了他以下建议。你认为这些措施中,小明不应该采用的是: .....

A.阴天或傍晚移栽 B.剪掉一部分叶片

C.下雨天或阳光充足的晴天移栽 D.带土移栽

5.导致生长在荒漠地区的大多数植物地下根发达,地上部分十分矮小的根本原因是:

A.光照不足 B.空气污染

C.温度过高 D.缺少水分

6.下图中属于器官的是:

A B

C D

7.使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如果我们发现物像在视野的左方,要想把物像移到中央,我们应该把装片向哪个方向移动:

A.向右方 B.向上方

C.向左方 D.向下方

8. 把新鲜水草放在鱼缸里的主要作用是:

A.增加鱼缸里的养料 B.美化鱼的生活环境

C.增加鱼缸里氧的含量 D.增加鱼缸里二氧化碳的含量

9.登山运动员在海拔4000米以上继续攀登时,虽然经过充分的休息后再爬,但是越往上爬,越感到乏力,其主要原因是:

A.呼吸越来越急促 B.血液中的红细胞减少

C.山地更陡峭,耗能太大 D.氧合血红蛋白含量少

10. 有关下列各图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图一表明在小麦各发育期中,返青期所需水总量最少

B.植物的蒸腾作用通过图二中结构2失去水分

C.图三中由肺泡排出的二氧化碳产生于肺泡外的毛细血管

D.某人在医院尿检时发现尿中含有蛋白质,表明其肾脏的肾单位(图四)中的1发生了病变

11.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共同特征是:

A.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B.花有两性花和单性花之分

C.用种子繁殖后代 D.可通过风和昆虫传粉

12.下列叙述中,哪项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A.水肥充足,小麦的穗大粒多 B.夏天游泳,肤色变黑

C.双眼皮的夫妇生出单眼皮的孩子 D.长期缺乏光照,植株颜色发黄

13.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发现了幽门螺杆菌是引起胃炎和胃溃疡等疾病的病原体,从而获得了200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哪种结构是幽门螺杆菌所不具有的:

A.起运动作用的鞭毛 B.起保护和支持作用的细胞壁

C.遗传物质DNA D.成形的细胞核

14.人的胚胎在发育过程中,怎样获得营养和排出废物?

A.通过卵黄 B.通过自己的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

C.通过泌尿系统 D.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获得和排出

15.下列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A.溶菌酶能杀死许多病菌 B.流感病毒抗体能杀死流感病毒

C.SARS病毒抗体抵抗SARS病毒 D.肝炎病毒抗体抵抗肝炎病毒

16.我国海关工作人员在执行任务时,禁止任何未经检疫的生物进入我国境内,其主要目的是防止:

A.逃税而牟取暴利 B.生物入侵

C.我国生物种类增加 D.这种生物因不适应环境而灭绝

17. 欢欢有一个非常好的习惯,这就是她为了预防近视,每天看书1小时后,都要休息一会儿,并且要远眺几分钟,直到将远处被眺望的物体看清为止。请你从眼球的结构及功能方面分析,欢欢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调节晶状体的曲度 B.调节玻璃体的透明度

C.调节眼球的前后径 D.使视网膜前后移动

18.原鸡每年产卵只有8~12个,而现在的许多种产蛋鸡每年可产卵二三百只,这种进化的原因是:

A.自然选择的结果 B.人工选择的结果

C.生存环境的不同 D.食物不同的结果

19.根能够不断地生长,主要是因为:

A.成熟区的细胞不断地分裂产生新细胞

B.分生区细胞不断生长,根冠细胞不断地进行分裂

C.成熟区的细胞不断地分裂,同时伸长区的细胞不断伸长

D.分生区的细胞不断地分裂,同时伸长区的细胞不断伸长

20.下列关于基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是决定生物性状的DNA片段 B.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C.成对的存在于体细胞的染色体上 D.成对的存在于生殖细胞的染色体上

第二卷(II)非选择题(共50分)

二、填空与简答(每空1分,共30分。)

21.你熟悉生活中我们日常食用的蔬菜吗?你能说出下列蔬菜分别是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中的哪一种器官吗?马铃薯(土豆)是植物的____;冬瓜是植物的_____。

22.观赏植物藏报春,在温度为20℃~25℃的条件下,红色(A)对白色(a)为显性,基因组合为AA和Aa的为红花,基因组合为aa的为白花,若将开红花的藏报春移到30℃的环

境中,基因组合为AA、Aa的也为白花,这个事实说明:生物表现出的性状是由 和 相互作用的结果。

23.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是五个可爱的小伙伴“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当把五个福娃的名字连在一起,你会读出北京对世界的盛情邀请“北京欢迎您”。其中“妮妮”的形象是一只展翅飞翔的燕子,燕子属于鸟类动物,其特有的呼吸方式为______;“晶晶”的形象是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大熊猫属于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的后代成活率较高,是因为其生殖发育具有_______的特点。

24.小林做了如下探究实验,请你分析并回答相应的问题:把一个馒头切成两半,一半放在电烤箱中烤干水分,另一半不作处理,然后分别用塑料袋装好,结扎袋口,把它们放在桌子上,观察长霉的情况。

(1)小林探究的是__________对霉菌生活的影响。

(2)小林所做的探究实验中的两片馒头的装置构成了一组______________。

25.“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这句诗描写的是 植物;“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中描写的是 植物。

26.右图为心脏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⑴心脏的四腔中充满动脉血的是图中

和 。(填序号)

⑵图中9内的只能流入5,不能流入8是因为在8与9

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 。

⑶将离体心脏的4扎紧,把清水从1注入心脏,心腔里

容纳不下的清水将由图中 (填序号)所示结构流出。

27.下图是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

(1)若用剪刀把②处剪断,再用尖针刺

①处,请问,会感觉到痛吗?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若用剪刀把④处剪断,再用尖针刺

①处,请问,会感觉到痛吗?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8. 蝗虫是一种危害农作物的害虫。下图是蝗虫发育过程的三个时期形态图。

请你回答下面问题:

(1)蝗虫的发育过程正确的顺序是 (用字母表示)。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 变态发育。

(2)与家蚕发育过程相比,蝗虫的发育过程少经历了 期。 (3)消灭蝗虫的最佳时期是在图中的 期(填字母)。

29.下图表示李强的体细胞内染色体上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B和b,请据图回答: (1)图中染色体,它主要由蛋白质和 组成。

(2)李强的体细胞中,这一对基因分别位于一对染色体上,若基因B 来自母方,那么基因b则来自 。

(3)假定这对基因Bb控制的性状是李强的眼睑,已知双眼皮是显性 基因B控制的性状,而单眼皮是隐性基因b控制的性状,那么李强的眼睑为 (填“单眼皮”或“双眼皮”)

(4)李强的体细胞中,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称为 。

30.资料一:下图中两个狐(A、B),一个是生活在北极的极地狐,另一个是生活在非洲沙漠中的沙漠狐。

资料二:科学工作者在南极研究中发现,在南极,由于冰雪融化,长期被冰冻的种子解冻萌发,在这里出现了新的物种;从南极冰盖钻取样芯分析表明:半个世纪以来,地球一直在变暖。25年以来,南极气温上升了1℃。这些都说明一个现象:地球在变暖。

(1)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都与 相适应。

(2)燃烧煤和石油能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这种气体能使地球变暖。这种现象叫 效应,它是造成地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

(3)如果地球“变暖”进一步加剧,极地狐将会 。填“增多”或“减少直至濒危灭绝”)

(4)请你想一个好办法让地球“退烧”?

答:

三、探究与分析(每空1分,共20分)

31.生物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把章鱼(软体动物)放到大鱼缸里,中间放一块玻璃板,将鱼缸隔成两部分,其高度低于玻璃缸的高度,使章鱼能从玻璃缸的一侧越过玻璃板游向另一侧,将食物如小虾放入远离章鱼的那一端,当它看见食物时,只是扑向玻璃板,在玻璃板上乱撞,不会绕过玻璃板去捕捉。多次碰撞之后,才能学会绕道;而猴子只要一次就学会了绕道捕获食物。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⑴在上述实验中,章鱼、猴子越过障碍物而获得食物,都属于 行为。这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 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活动。

⑵上述实验证明,某些低等动物也可以形成这种行为,而且动物越高等,形成这种行

为所需的时间越 ,越能利用经验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大大增强了动物 的能力。

32.某同学为了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步骤如下:把做实验用的树叶进行高温处理→把两套无菌的培养皿底部贴上甲、乙两组标签→在无菌条件下把经高温处理的树叶分别装入两组无菌的培养皿,并盖上培养皿→在无菌条件下把准备的细菌放在乙培养皿内的树叶上,并盖上培养皿→将甲、乙两组都放在相同的适宜细菌生长的环境条件下。

请分析并回答:

(1)实验开始时,把树叶进行高温处理的目的是为了对树叶进行 。 (2)分成甲、乙两组的目的是为了做 实验。

(3)把细菌放在乙组培养皿的树叶上,相当于细菌培养过程中的 步骤。 (4)实验结果是 组的树叶会腐烂,甚至会消失。 33.下面是一组图表资料,请你分析后回答。

(1)四位同学使用不同显微镜镜头组合观察洋葱根尖纵切片,亲爱的同学,你知道最有..可能在视野中看到根尖全部形态的是哪位同学?________。 ..

(2)上右图是菜豆种子的结构简图,贮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______。 (3)请你观察下列蚂蚁的图片,图中显示的是蚂蚁的何种行为?

蚂蚁用气味辨别自己家的成员。 发现“外人”,就会咬杀。

(4)右图是小明设计的观察植物生长的实验。他将庭院中石榴树的一个枝条上的A,B两处进行环剥,该枝条上面长有两个大小相同的未成熟果实。这两个果实中,能继续发育成熟的是______。

34.某生物兴趣小组在一块地上喷洒杀虫剂,而附近的另一块地则未经任何处理。随后,他们在两块地上各设5块面积相同的样地。然后从每块样地中都取1立方米的泥土并统计其中所含的蚯蚓数目。实验中所获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请根据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1)设计和实施这个实验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是: ? (2)实验结果除了用表格表示外,还可以用 或直方图来表示,在比较时应比较两组数据的 值。

(3)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

35.为了探究废电池对水体的污染,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1)将一节5号电池破碎,浸泡在1000ML的清水中2到3天。 (2)在4只鱼缸上分别贴上标签:A、B、C、D。 (3)在4只鱼缸中分别放入等量的清洁无污染的河水。

(4)在4只鱼缸中分别放入50ML、100ML、200ML、400ML电池浸出液。 (5)再向鱼缸中分别放入5条金鱼,定时喂养同种饲料,结果见下表:

根据以下设计,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同学提出的假设是: 。 ②该实验的第5步中,放入各鱼缸的金鱼必须是 。

③通过实验,该同学得出的结论是: 。

④该实验的实验步骤有没有考虑周到的地方,请你指出并补充完整: 。

样卷评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二、填空与简答(每空1分,共30分。) 21.茎;果实。

22.遗传物质;外界环境。 23.双重呼吸;胎生哺乳。 24.(1)水分。(2)对照实验。 25.藻类;苔藓。

26.(1)8;9。(2)瓣膜(房室瓣)。(3)6。

27.(1)不会;因为传入神经损伤,刺激不会到达脊髓和大脑,不会产生痛觉和反射。 (2)会;刺激会通过传入神经经过脊髓传到大脑,产生痛觉。因反射弧不完整,故不会产生反射。

28.(1)A、C、B;不完全。(2)蛹。(3)C。

29.(1)DNA。(2)父方。(3)双眼皮。(4)性染色体。 30.(1)生存环境。(2)温室。(3)减少直至濒危灭绝。

(4)植树造林、保护植被、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减少燃料的燃烧、开发新能源等。 三、探究与分析(每空1分,共20分) 31.(1)学习;学习。(2)短;适应复杂环境。

32.(1)灭菌。 (2)对照。 (3)接种。 (4)乙。 33.(1)同学C。 (2)e。 (3)攻击行为。 (4)果实D。 34.(1)喷洒杀虫剂对土壤中的生物有影响吗?(2)曲线图;平均。 (3)喷洒杀虫剂对土壤中的生物有一定的影响。 35.①废电池浸出液对金鱼生命活动有影响。

②同种且大小相同。

③废电池浸出液对金鱼生命活动有影响,且浸出液浓度越大,影响越大。

④该实验没有设置对照,应该增加一只鱼缸,里面放同种且大小相同的5只金鱼,但只加清水不加废电池浸出液,定期喂养同种饲料。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考试说明

生物

初中生物学业考试说明,是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年 7月第一版)要求,结合我省初中生物教学实际制定的。

一、考试性质

初中生物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测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考查初中毕业生的生物学业水平。考试的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初中毕业标准的依据之一,也是高一级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二、命题的指导思想

1. 有利于全面和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生物学科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达到的水平。

2.有利于引导和促进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3.有利于高一级学校对初中毕业生进行综合评价、择优录取,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命题原则

1.以《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为命题依据,根据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试题内容不仅要重视考查学生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实验技能、探究能力情况,而且要重视考查学生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和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对学生创新精神、环保意识、科学态度和良好卫生习惯等的考查。不过分追求知识的覆盖面。

2.合理配置题型,各题型的设计、运用要适当。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全面、真实、准确地考查学生的学业水平。

3.试题要杜绝繁、难、偏、旧的试题。保证必要的区分度、效度和适当的难度。试题的设计应适当增加情景性和开放性,以利于引导师生关注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4.新课程涉及健康、环境等热点问题,体现了生物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命题时应关注这方面的内容。注意从科技发展的前沿、人类可持续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日常生活的常见现象中选择试题素材,适当增加联系生产实际的试题,体现生物教育的人文价值。

四、考试依据及范围

初中毕业生生物学业考试命题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内容标准规定的内容为本次考试的范围。

五、考试方式

1.采用书面闭卷考试和实验操作考试相结合的考试方式。

2.书面闭卷考试时间:60分钟。书面闭卷考试试卷分数:90分。

3.实验操作考试分数:10分。实验操作考试的具体要求不在本说明之中。

六、试卷结构

1.试卷题型

试卷分为第一卷(Ⅰ)和第二卷(Ⅱ)。

第一卷(Ⅰ)选择题:共40分。

第二卷(Ⅱ)非选择题,以填空、简答、图表分析、探究思考等形式出现,共50分。

2.试题的三维目标分布

知识与技能:70%±5%

过程与方法:30%±5%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贯穿在整个试题中,其具体要求和体现详见“考试内容及要求”。

3.对学习目标各水平的要求

了解水平: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了解水平的试题在考查中约占40%。

理解水平:把握内在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理解水平的试题在考查中约占45%。

应用水平:在新的情境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理;进行总结、推广;建立不同情景下的合理联系等。应用水平的试题在考查中约占15%。

4.试题的难度分布

容易题(难度值 0.8 - 0.95) 70%

稍难题(难度值 0.6 - 0.8) 20%

中难题(难度值 0.4 - 0.6) 10%

七、考试内容及要求

考试具体内容按生物课程标准中的“具体内容标准”执行,其要求见下表。

八、例证性试题及点评

(一)了解水平

例1:我国古典诗词中,不少脍炙人口的佳句都包含有一定的生物学原理。在“红豆生

南国,春来发几枝”、“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几句唐诗描述的景象中,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是非生物因素中的 ,除此类因素外,影响该植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属于 因素。

案例评析:本题考查了环境因素和生物因素对植物生长和分布的影响,属于最基本的识记水平。

参考答案:温度 生物。

例2:

①雁南飞,燕归来 A 防御行为

②蜜蜂采蜜 B 繁殖行为

③糜鹿的争斗 C 取食行为

④“壁虎断尾”来逃避敌害 D 攻击行为

⑤蜻蜓点水 E 迁徙行为

案例评析:本题考查了动物行为的种类,要求学生回忆相关知识,并识别这些例子。 参考答案:①E, ②C, ③D, ④A, ⑤B。

(二)理解水平:

例3:如图15,假设父方和母方的体细胞中各只有一对染色体,在每对染色体上用A或a表示成对的基因。你能在“精子”和“受精卵”中完成填图吗?请试试。

案例评析: 本试题出示了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模式图,要求学生在空缺处绘图补充完整,通过绘图考查了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绘图是学生在学习生物科学中应该获得的一个基本技能,对生物绘图能力的考查符合生物学科特点,符合课标的要求。

参考答案:

例4:在泸州的古蔺、叙永、合江等植被覆盖率较高的山区,空气湿度较大,降雨量较多,夏天也较凉爽。这主要是由于植物的( )

A.蒸腾作用 B.呼吸作用

C.光合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案例评析:此题主要考查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需要学生理解蒸腾作用的意义,才能做出正确选择。同时此题以学生熟悉的当地实际情况为背景,使学生感觉到亲切自然,有助于激发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身边问题的兴趣,符合新课标所倡导的“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的基本理念。

参考答案:A

(三)应用水平:

例5:为探究食物中的蛋白质对动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40只年龄、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幼鼠平均分成A、B两组,A组以糖(淀粉)、脂肪、无机盐和水饲喂,B组以A组的食物加上牛奶进行饲喂。下图是40天内的实验结果。试分析作答:

(1)该实验所检验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采用幼鼠而不用成年鼠进行实验,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3)每组均用20只而不用一只幼鼠实验,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案例评析:本题以探究食物中的蛋白质对动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为情境,考查了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识图能力和分析比较能力,属于较高应用层次的要求。

参考答案:(1)蛋白质(或牛奶)对鼠的生长发育有影响。(2)幼鼠生长发育较快。

(3)样本大,实验结果更可靠,同时,如果仅用一只鼠进行实验,一旦这只鼠发生意外,将会使实验无法继续。(叙述基本合理即可给分)

例6:遍布全身的大大小小的血管是我们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生命线,它们不断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运往全身各处的每一个细胞,同时将细胞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废物及时运走。右图是某血管的纵剖图,请你根据图回答:

①该血管是 ,判断依据是 。

②正常状态下,乙图的血流方向是 。

③若其一端最后与心脏右侧相连,则血液流经此血管的循环途

径属于 。

④若某段此种血管中血液来自肺,当血液循环流经肺部毛细血

管时,血液中氧气(O2)的含量变化将如图 所示。

案例评析:本试题题干中给出“静脉血管的结构模式图“,但此题不仅考查了静脉血管的相关知识,同时把血液循环的途径及血液成分变化等相关知识综合在一起,具有较强的综合性。②小题设问巧妙,乙图中有向下的箭头具有迷惑性,如果学生对静脉瓣的功能理解不深刻就会被图中信息误导而出错;④小题有很高的思维深度,因为曲线图要求考生准确分析其起点、终点及变化趋势,属于定量表达的范畴,能考查考生严密的数学逻辑和推理能力,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了考查,属于应用层次中的较高要求。

参考答案:①静脉,内表面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答“有静脉瓣”或“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也给分) ②向上 ③体循环 ④B

九、二○○七年四川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结业考试生物学科参考样卷

四川省实验区2008年毕业考试试题

初 中 生 物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90分)

第一卷(I)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请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入下面的表格中,每小题2分,共40分)

1.小强同学为家长设计了4份早餐食谱,请你判断哪份早餐食谱营养最合理:

A.一份烤鸭肉、一杯炖鸡汤

B.二块面包、一杯牛奶、适量的蔬菜和水果

C.一个梨、一把葡萄、少量蔬菜

D.一包薯片、几块糖果、一杯可乐

2.下列关于害虫防治方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防治农业害虫,应该把所有害虫赶尽杀绝

B.使用农药是防治害虫的唯一方法

C.转基因抗虫棉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不宜种植

D.利用某些细菌和真菌防治害虫,既可以控制害虫数量,又可以减少农药用量而减轻环 境污染

3. 下列是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观察右图的基础上,经

过讨论、分析后总结出的结论,想想有无错误,若有,

请把它找出来:

A.在该生态系统中,a的数量最多

B.b与a、c与b之间是吃与被吃的关系

C.d主要是指细菌和真菌

D.若图中b的数量减少,则c和d的数量将会增加

4.小明同学准备把院子里的一棵苹果树幼苗移栽到田里去,同学们给了他以下建议。你认为这些措施中,小明不应该采用的是: .....

A.阴天或傍晚移栽 B.剪掉一部分叶片

C.下雨天或阳光充足的晴天移栽 D.带土移栽

5.导致生长在荒漠地区的大多数植物地下根发达,地上部分十分矮小的根本原因是:

A.光照不足 B.空气污染

C.温度过高 D.缺少水分

6.下图中属于器官的是:

A B

C D

7.使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如果我们发现物像在视野的左方,要想把物像移到中央,我们应该把装片向哪个方向移动:

A.向右方 B.向上方

C.向左方 D.向下方

8. 把新鲜水草放在鱼缸里的主要作用是:

A.增加鱼缸里的养料 B.美化鱼的生活环境

C.增加鱼缸里氧的含量 D.增加鱼缸里二氧化碳的含量

9.登山运动员在海拔4000米以上继续攀登时,虽然经过充分的休息后再爬,但是越往上爬,越感到乏力,其主要原因是:

A.呼吸越来越急促 B.血液中的红细胞减少

C.山地更陡峭,耗能太大 D.氧合血红蛋白含量少

10. 有关下列各图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图一表明在小麦各发育期中,返青期所需水总量最少

B.植物的蒸腾作用通过图二中结构2失去水分

C.图三中由肺泡排出的二氧化碳产生于肺泡外的毛细血管

D.某人在医院尿检时发现尿中含有蛋白质,表明其肾脏的肾单位(图四)中的1发生了病变

11.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共同特征是:

A.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B.花有两性花和单性花之分

C.用种子繁殖后代 D.可通过风和昆虫传粉

12.下列叙述中,哪项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A.水肥充足,小麦的穗大粒多 B.夏天游泳,肤色变黑

C.双眼皮的夫妇生出单眼皮的孩子 D.长期缺乏光照,植株颜色发黄

13.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发现了幽门螺杆菌是引起胃炎和胃溃疡等疾病的病原体,从而获得了200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哪种结构是幽门螺杆菌所不具有的:

A.起运动作用的鞭毛 B.起保护和支持作用的细胞壁

C.遗传物质DNA D.成形的细胞核

14.人的胚胎在发育过程中,怎样获得营养和排出废物?

A.通过卵黄 B.通过自己的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

C.通过泌尿系统 D.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获得和排出

15.下列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A.溶菌酶能杀死许多病菌 B.流感病毒抗体能杀死流感病毒

C.SARS病毒抗体抵抗SARS病毒 D.肝炎病毒抗体抵抗肝炎病毒

16.我国海关工作人员在执行任务时,禁止任何未经检疫的生物进入我国境内,其主要目的是防止:

A.逃税而牟取暴利 B.生物入侵

C.我国生物种类增加 D.这种生物因不适应环境而灭绝

17. 欢欢有一个非常好的习惯,这就是她为了预防近视,每天看书1小时后,都要休息一会儿,并且要远眺几分钟,直到将远处被眺望的物体看清为止。请你从眼球的结构及功能方面分析,欢欢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调节晶状体的曲度 B.调节玻璃体的透明度

C.调节眼球的前后径 D.使视网膜前后移动

18.原鸡每年产卵只有8~12个,而现在的许多种产蛋鸡每年可产卵二三百只,这种进化的原因是:

A.自然选择的结果 B.人工选择的结果

C.生存环境的不同 D.食物不同的结果

19.根能够不断地生长,主要是因为:

A.成熟区的细胞不断地分裂产生新细胞

B.分生区细胞不断生长,根冠细胞不断地进行分裂

C.成熟区的细胞不断地分裂,同时伸长区的细胞不断伸长

D.分生区的细胞不断地分裂,同时伸长区的细胞不断伸长

20.下列关于基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是决定生物性状的DNA片段 B.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C.成对的存在于体细胞的染色体上 D.成对的存在于生殖细胞的染色体上

第二卷(II)非选择题(共50分)

二、填空与简答(每空1分,共30分。)

21.你熟悉生活中我们日常食用的蔬菜吗?你能说出下列蔬菜分别是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中的哪一种器官吗?马铃薯(土豆)是植物的____;冬瓜是植物的_____。

22.观赏植物藏报春,在温度为20℃~25℃的条件下,红色(A)对白色(a)为显性,基因组合为AA和Aa的为红花,基因组合为aa的为白花,若将开红花的藏报春移到30℃的环

境中,基因组合为AA、Aa的也为白花,这个事实说明:生物表现出的性状是由 和 相互作用的结果。

23.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是五个可爱的小伙伴“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当把五个福娃的名字连在一起,你会读出北京对世界的盛情邀请“北京欢迎您”。其中“妮妮”的形象是一只展翅飞翔的燕子,燕子属于鸟类动物,其特有的呼吸方式为______;“晶晶”的形象是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大熊猫属于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的后代成活率较高,是因为其生殖发育具有_______的特点。

24.小林做了如下探究实验,请你分析并回答相应的问题:把一个馒头切成两半,一半放在电烤箱中烤干水分,另一半不作处理,然后分别用塑料袋装好,结扎袋口,把它们放在桌子上,观察长霉的情况。

(1)小林探究的是__________对霉菌生活的影响。

(2)小林所做的探究实验中的两片馒头的装置构成了一组______________。

25.“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这句诗描写的是 植物;“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中描写的是 植物。

26.右图为心脏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⑴心脏的四腔中充满动脉血的是图中

和 。(填序号)

⑵图中9内的只能流入5,不能流入8是因为在8与9

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 。

⑶将离体心脏的4扎紧,把清水从1注入心脏,心腔里

容纳不下的清水将由图中 (填序号)所示结构流出。

27.下图是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

(1)若用剪刀把②处剪断,再用尖针刺

①处,请问,会感觉到痛吗?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若用剪刀把④处剪断,再用尖针刺

①处,请问,会感觉到痛吗?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8. 蝗虫是一种危害农作物的害虫。下图是蝗虫发育过程的三个时期形态图。

请你回答下面问题:

(1)蝗虫的发育过程正确的顺序是 (用字母表示)。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 变态发育。

(2)与家蚕发育过程相比,蝗虫的发育过程少经历了 期。 (3)消灭蝗虫的最佳时期是在图中的 期(填字母)。

29.下图表示李强的体细胞内染色体上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B和b,请据图回答: (1)图中染色体,它主要由蛋白质和 组成。

(2)李强的体细胞中,这一对基因分别位于一对染色体上,若基因B 来自母方,那么基因b则来自 。

(3)假定这对基因Bb控制的性状是李强的眼睑,已知双眼皮是显性 基因B控制的性状,而单眼皮是隐性基因b控制的性状,那么李强的眼睑为 (填“单眼皮”或“双眼皮”)

(4)李强的体细胞中,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称为 。

30.资料一:下图中两个狐(A、B),一个是生活在北极的极地狐,另一个是生活在非洲沙漠中的沙漠狐。

资料二:科学工作者在南极研究中发现,在南极,由于冰雪融化,长期被冰冻的种子解冻萌发,在这里出现了新的物种;从南极冰盖钻取样芯分析表明:半个世纪以来,地球一直在变暖。25年以来,南极气温上升了1℃。这些都说明一个现象:地球在变暖。

(1)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都与 相适应。

(2)燃烧煤和石油能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这种气体能使地球变暖。这种现象叫 效应,它是造成地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

(3)如果地球“变暖”进一步加剧,极地狐将会 。填“增多”或“减少直至濒危灭绝”)

(4)请你想一个好办法让地球“退烧”?

答:

三、探究与分析(每空1分,共20分)

31.生物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把章鱼(软体动物)放到大鱼缸里,中间放一块玻璃板,将鱼缸隔成两部分,其高度低于玻璃缸的高度,使章鱼能从玻璃缸的一侧越过玻璃板游向另一侧,将食物如小虾放入远离章鱼的那一端,当它看见食物时,只是扑向玻璃板,在玻璃板上乱撞,不会绕过玻璃板去捕捉。多次碰撞之后,才能学会绕道;而猴子只要一次就学会了绕道捕获食物。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⑴在上述实验中,章鱼、猴子越过障碍物而获得食物,都属于 行为。这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 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活动。

⑵上述实验证明,某些低等动物也可以形成这种行为,而且动物越高等,形成这种行

为所需的时间越 ,越能利用经验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大大增强了动物 的能力。

32.某同学为了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步骤如下:把做实验用的树叶进行高温处理→把两套无菌的培养皿底部贴上甲、乙两组标签→在无菌条件下把经高温处理的树叶分别装入两组无菌的培养皿,并盖上培养皿→在无菌条件下把准备的细菌放在乙培养皿内的树叶上,并盖上培养皿→将甲、乙两组都放在相同的适宜细菌生长的环境条件下。

请分析并回答:

(1)实验开始时,把树叶进行高温处理的目的是为了对树叶进行 。 (2)分成甲、乙两组的目的是为了做 实验。

(3)把细菌放在乙组培养皿的树叶上,相当于细菌培养过程中的 步骤。 (4)实验结果是 组的树叶会腐烂,甚至会消失。 33.下面是一组图表资料,请你分析后回答。

(1)四位同学使用不同显微镜镜头组合观察洋葱根尖纵切片,亲爱的同学,你知道最有..可能在视野中看到根尖全部形态的是哪位同学?________。 ..

(2)上右图是菜豆种子的结构简图,贮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______。 (3)请你观察下列蚂蚁的图片,图中显示的是蚂蚁的何种行为?

蚂蚁用气味辨别自己家的成员。 发现“外人”,就会咬杀。

(4)右图是小明设计的观察植物生长的实验。他将庭院中石榴树的一个枝条上的A,B两处进行环剥,该枝条上面长有两个大小相同的未成熟果实。这两个果实中,能继续发育成熟的是______。

34.某生物兴趣小组在一块地上喷洒杀虫剂,而附近的另一块地则未经任何处理。随后,他们在两块地上各设5块面积相同的样地。然后从每块样地中都取1立方米的泥土并统计其中所含的蚯蚓数目。实验中所获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请根据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1)设计和实施这个实验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是: ? (2)实验结果除了用表格表示外,还可以用 或直方图来表示,在比较时应比较两组数据的 值。

(3)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

35.为了探究废电池对水体的污染,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1)将一节5号电池破碎,浸泡在1000ML的清水中2到3天。 (2)在4只鱼缸上分别贴上标签:A、B、C、D。 (3)在4只鱼缸中分别放入等量的清洁无污染的河水。

(4)在4只鱼缸中分别放入50ML、100ML、200ML、400ML电池浸出液。 (5)再向鱼缸中分别放入5条金鱼,定时喂养同种饲料,结果见下表:

根据以下设计,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同学提出的假设是: 。 ②该实验的第5步中,放入各鱼缸的金鱼必须是 。

③通过实验,该同学得出的结论是: 。

④该实验的实验步骤有没有考虑周到的地方,请你指出并补充完整: 。

样卷评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二、填空与简答(每空1分,共30分。) 21.茎;果实。

22.遗传物质;外界环境。 23.双重呼吸;胎生哺乳。 24.(1)水分。(2)对照实验。 25.藻类;苔藓。

26.(1)8;9。(2)瓣膜(房室瓣)。(3)6。

27.(1)不会;因为传入神经损伤,刺激不会到达脊髓和大脑,不会产生痛觉和反射。 (2)会;刺激会通过传入神经经过脊髓传到大脑,产生痛觉。因反射弧不完整,故不会产生反射。

28.(1)A、C、B;不完全。(2)蛹。(3)C。

29.(1)DNA。(2)父方。(3)双眼皮。(4)性染色体。 30.(1)生存环境。(2)温室。(3)减少直至濒危灭绝。

(4)植树造林、保护植被、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减少燃料的燃烧、开发新能源等。 三、探究与分析(每空1分,共20分) 31.(1)学习;学习。(2)短;适应复杂环境。

32.(1)灭菌。 (2)对照。 (3)接种。 (4)乙。 33.(1)同学C。 (2)e。 (3)攻击行为。 (4)果实D。 34.(1)喷洒杀虫剂对土壤中的生物有影响吗?(2)曲线图;平均。 (3)喷洒杀虫剂对土壤中的生物有一定的影响。 35.①废电池浸出液对金鱼生命活动有影响。

②同种且大小相同。

③废电池浸出液对金鱼生命活动有影响,且浸出液浓度越大,影响越大。

④该实验没有设置对照,应该增加一只鱼缸,里面放同种且大小相同的5只金鱼,但只加清水不加废电池浸出液,定期喂养同种饲料。


相关文章

  • 生物中考复习方法
  • 生物中考复习方法 摘要:大部分地区的生物中考都是提前到八年级第二学期进行,因此生物中考复习都面临时间紧.内容多的问题,如何在短短几个星期的时间进行有效的复习,提高复习效果和学生的成绩,很值得我们教师认真研究和总结. 关键词:生物.中考.复习 ...查看


  • 生物中考复习备考发言稿
  • 把握学科特色 突出复习重点 武穴市大金中学 姜晓琴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你们好!我是来自大金中学的姜晓琴,我们大金中学近几年来生物学科在中考中取得一些突出成绩.在这里我想和大家交流2011年初三理综生物学科复习一些相关问题. 首先我要声明 ...查看


  • 浅谈生物中考阅卷心得及复习策略
  • 浅谈株洲中考阅卷及生物复习策略 株洲世纪星实验学校 陈玲娥 第一篇 2014年株洲中考阅卷心得 去年6月份,我受教育局委派参加了株洲市的中考阅卷工作.现结合本次阅卷情况,将自己的一点体会整理如下,以期对今后的生物中考复习有所帮助. 阅卷体会 ...查看


  • 生物中考复习方法指导
  • 生物中考复习方法 要在今学期的有限时间内,做好新课学习和复习迎考,摆在每位学生面前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那么如何解决时间紧.任务重的难题,取得较好的效果呢?下面的一些做法值得各位学生借鉴.希望能为大家的学习带来帮助,不断进步,取得优异的成绩. ...查看


  • 2016南京中考政策解读
  • [政策解读] 重磅!2016年南京中考各科考试说明!!!(附名师解析) 语文:扎实推进,稳步向前 南京市学科带头人.伯乐中学王芳 秉承素质教育精神,贯彻课程标准理念.近年来,在全民阅读的大背景下,南京市语文学科中考试卷高度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 ...查看


  • 初中生物总复习计划
  • 生物小中考总复习计划 复习是教学工作的重要一环.生物总复习的指导思想应该是:以<中考要求>为指导,以课本为基础,抓住主线,紧扣中心,强化训练,培养能力.但学生思想重视程度不够.针对这种情况,如何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制定出科学.有序 ...查看


  • 2014年初中生物新人教版中考复习资料
  • 2014年初中生物新人教版中考复习资料 专题一 生物和生物圈 1.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植物的营养:绝大多数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的营养: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 ②生物能进行呼吸. 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 ...查看


  • 从中考生物科学探究题谈科学探究的复习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从中考生物科学探究题谈科学探究的复习 作者:吕艳平 来源:<新课程学习·中>2015年第03期 摘 要: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 ...查看


  • 复习课"揣"的重要性
  • 摘 要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为指导,通过"揣"大纲."揣"教材."揣"练习."揣"能力,用心设计,精心策划,努力使&quo ...查看


  • 初中生物中考总复习知识考点
  • 初中生物中考总复习知识考点 一.科学探究过程: 1.提出问题:对某一生物现象提出要探究的问题. 2.作出假设:对问题的试验结论作出肯定或否定的表达. 3 制定计划:作出试验方案,设计对照试验(试验组-指依照试验目的人为 施加变量的哪一组:对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