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十字回文诗

明代蒋一葵中,曾录有一组春夏秋冬回文诗,每首十字,作者署名为天河钓叟.据说春诗实为嘉靖皇帝所作,其余为臣下应制唱和。

春诗:莺啼岸柳弄春晴晓日明。

读作:莺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晓日明;明日晓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莺。

夏诗: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

读作: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莲香。

秋诗:秋江楚岸宿沙洲浅水流。

读作:秋江楚岸宿沙洲,岸宿沙洲浅水流;流水浅洲沙宿岸,洲沙岸宿楚江秋。

冬诗:红炉兽炭积寒冬遇雪风。

读作:红炉兽炭积寒冬,炭积寒冬遇雪风;风雪遇冬寒积炭,冬寒积炭兽炉红。

每首以十字衍化为七言诗四句,四环而读之,颇具巧思。

尊敬的朋友:因为喜欢你才驻足我的博客,在读博文或转载时,拜托您随手帮我点击一下右边和下面的广告,十分感谢您,您的点击是我继续做好博客的动力,欢迎你常来,我也将回访点击,拜托了!

明代蒋一葵中,曾录有一组春夏秋冬回文诗,每首十字,作者署名为天河钓叟.据说春诗实为嘉靖皇帝所作,其余为臣下应制唱和。

春诗:莺啼岸柳弄春晴晓日明。

读作:莺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晓日明;明日晓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莺。

夏诗: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

读作: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莲香。

秋诗:秋江楚岸宿沙洲浅水流。

读作:秋江楚岸宿沙洲,岸宿沙洲浅水流;流水浅洲沙宿岸,洲沙岸宿楚江秋。

冬诗:红炉兽炭积寒冬遇雪风。

读作:红炉兽炭积寒冬,炭积寒冬遇雪风;风雪遇冬寒积炭,冬寒积炭兽炉红。

每首以十字衍化为七言诗四句,四环而读之,颇具巧思。

尊敬的朋友:因为喜欢你才驻足我的博客,在读博文或转载时,拜托您随手帮我点击一下右边和下面的广告,十分感谢您,您的点击是我继续做好博客的动力,欢迎你常来,我也将回访点击,拜托了!


相关文章

  • 有趣的中国诗词
  • 回文诗 几十年前,北京名医关幼波得到一位患者赠送的金匾.匾上写着金光闪闪的八个大字:儒达乃儒,医明是医. 这些字组合匠心独运,横竖倒顺都可念,回环成诵,情趣无限.这种把词序'回环往复的措词方法,称为"回文",又名&quo ...查看


  • 古代三十种趣味诗歌
  • 古代三十种趣味诗歌 同头诗(古代趣味诗歌一) 同头诗,就是每句诗的开头一字都相同,大致与独韵诗相对称.但独韵诗有的是每句末尾一字都相同,有的则只是用同字作韵而句句都押韵.同头诗在南朝时就已有,后世继有所作.吴承恩<西游记>中就作 ...查看


  • 四季夜吟回文诗 (四首)
  • 春夜 栏依待日思吟轻,夜月浮时静满盈. 宽语见愁闲解意,拙文留趣乐传情. 残枝敢笑有含蕾,落叶何言无吐英. 看后绿杨垂细细,玩寻几处到天明. [ 回文]: 明天到处几寻玩,细细垂杨绿后看. 英吐无言何叶落,蕾含有笑敢枝残? 情传乐趣留文拙, ...查看


  • 幼儿园大班:夏季,冬天住在哪里?
  • 活动背景和设计意图 <夏季,冬天住在哪里>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它从幼儿的眼光出发,以孩童般好奇的口吻,把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季节性物品串联起来,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四季特点.本次活动试图用散文诗的语言,采用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在吟诗中仿 ...查看


  • 幼儿园中班语言说课稿:快乐的果园
  • 导读:这是一首散文诗,写是的果园里一年四季都有朋友:梨树.桃树.苹果树,还有受小朋友们喜爱的小蜜蜂.小鸟.小兔等,果园有了这些朋友所以很快乐.此次教学活动就是要让小朋友感受果园的快乐,也感受朋友间带来的快乐.因此,活动以动静结合的方式,让小 ...查看


  • 幼儿园中班语言散文说课稿 快乐的果园
  • 幼儿园中班语言散文说课稿 快乐的果园 导读:这是一首散文诗,写是的果园里一年四季都有朋友:梨树.桃树.苹果树,还有受小朋友们喜爱的小蜜蜂.小鸟.小兔等,果园有了这些朋友所以很快乐.此次教学活动就是要让小朋友感受果园的快乐,也感受朋友间带来的 ...查看


  • 宝塔诗溯源
  • 宝塔诗(一) 2007-12-18 17:07 引子:于 vivibear 某小说中看到这样一首诗: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如醉 ...查看


  • 纪伯伦经典散文诗[先知]
  • 纪伯伦经典散文诗<先知> 序 „„ 有一个名叫Almitra的女子从圣殿里出来,她是一个预言者. Almustafa以无限的温蔼注视着她,因为她是在他第一天进这城里的时候,最初寻找他相信他的人中之一. 她庆贺他,说: 上帝的先知 ...查看


  • 你知道一七令吗,一七令格律知识(一)
  • 古代文人发明了许多有趣的诗词体裁,如藏头诗,回文诗等等,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七令.一七令又名一字至七字诗,原称"宝塔诗",也叫"一七体诗".从一字到七字句,逐句成韵,或叠两句为一韵,很有规律.后来有的增加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