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线供电半径计算公式

低压导线截面选择及供电半径的确定

低压导线截面的选择,有关的文件只规定了最小截面,有的以变压器容量为依据,有的选择几种导线列表说明,在供电半径上则规定不超过0.5km 。本文介绍一种简单公式作为导线选择和供电半径确定的依据,供电参考。

1低压导线截面的选择

1.1选择低压导线可用下式简单计算:

S=PL/CΔU %(1)

式中P ——有功功率,kW ;

L——输送距离,m ;

C——电压损失系数。

系数C 可选择:三相四线制供电且各相负荷均匀时,铜导线为85,铝导线为50;单相220V 供电时,铜导线为14,铝导线为8.3。

(1)确定ΔU %的建议。根据《供电营业规则》(以下简称《规则》) 中关于电压质量标准的要求来求取。即:10kV 及以下三相供电的用户受电端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为额定电压的±7%;对于380V 则为407~354V ;220V 单相供电,为额定电压的+5%,-10%,即231~198V 。就是说只要末端电压不低于354V 和198V 就符合《规则》要求,而有的介绍ΔU %采用7%,笔者建议应予以纠正。 因此,在计算导线截面时,不应采用7%的电压损失系数,而应通过计算保证电压偏差不低于-7%(380V线路) 和-10%(220V 线路),从而就可满足用户要求。

(2)确定ΔU %的计算公式。根据电压偏差计算公式,Δδ%=(U2-Un)/Un×100,可改写为:Δδ=(U1-ΔU -Un)/Un,整理后得:

ΔU=U1-Un -Δδ.Un(2)

对于三相四线制用(2)式:ΔU=400-380-(-0.07×380)=46.6V,所以ΔU %

=ΔU/U1×100=46.6/400×100=11.65;对于单相220V ,ΔU=230-220-(-0.1×220)=32V,所以ΔU %=ΔU/U1×100=32/230×100=13.91。

1.2低压导线截面计算公式

1.2.1三相四线制:导线为铜线时,

Sst=PL/85×11.65=1.01PL×10-3mm2(3)

导线为铝线时,

Ssl=PL/50×11.65=1.72PL×10-3mm2(4)

1.2.2对于单相220V :导线为铜线时,

Sdt=PL/14×13.91=5.14PL×10-3mm2(5)

导线为铝线时,

Sdl=PL/8.3×13.91=8.66PL×10-3mm2(6)

式中下角标s 、d 、t 、l 分别表示三相、单相、铜、铝。所以只要知道了用电负荷kW 和供电距离m ,就可以方便地运用(3)~(6)式求出导线截面了。如果L 用km ,则去掉10-3。

1.5需说明的几点

1.5.1用公式计算出的截面是保证电压偏差要求的最小截面,实际选用一般是就近偏大一级。再者负荷是按集中考虑的,如果负荷分散,所求截面就留有了一定裕度。

1.5.2考虑到机械强度的要求,选出的导线应有最小截面的限制,一般情况主干线铝芯不小于35mm2,铜芯不小于25mm2;支线铝芯不小于25mm2,铜芯不小于16mm2。

1.5.3计算出的导线截面,还应用最大允许载流量来校核。如果负荷电流超过了允许载流量,则应增大截面。为简单记忆,也可按铜线不大于7A/mm2,铝线不大于5A/mm2的电流密度来校核。 2合理供电半径的确定

上面(3)~(6)式主要是满足末端电压偏差的要求,兼或考虑了经济性,下面则按电压偏差和经济性综合考虑截面选择和供电半径的确定。

当已知三相有功负荷时,则负荷电流If=P/。如用经济电流密度j 选择导线,则S=If/。根据《规则》规定,农网三相供电的功率因数取0.85,所以S=P/×0.38×0.85j=P/0.5594j=1.79P/jmm2(7) 三相供电时,铜线和铝线的最大合理供电半径计算公式:

Lst=1.79×85×11.65/j=1773/jm(8)

Lsl=1.79×50×11.65/j=1042/jm(9)

若为单相供电在已知P 时,则S=If/j=P/Un/j=4.55P/j(按阻性负荷计) 。按上法,令

4.55P/j=PL/CΔU %,从而求得:

L=4.55CΔU %/jm(10)

将前面求得的ΔU %代入(10),同样可求出单相供电时,铜线和铝线最大合理供电半径计算公式如下。

Ldt=4.55×14×13.91/j=885/jm(11)

Ldl=4.55×8.3×13.91/j=525/jm(12)

选定经济截面后,其最大合理供电半径,三相都大于0.5km ,单相基本为三四百米,因此单纯规定不大于0.5km ,对于三相来说是“精力过剩”,对单相来说则“力不从心”。

负载5.5KW 水泵电机,距离400米 供电用铝芯电线截面计算如下: Ssl (三相用铝芯线截面)=PL/50×11.65=5.5X400/50×11.65=3.78

再计算电机功率因素0.85,即:Ssl=3.78/0.8=4.45

考虑到用电设备是临时设施,需用系数较低,结合以上计算,采用6平方铝芯截面电线即可。

Ssl (三相用铝芯线截面)=PL/50×11.65=5.5X400/50×11.65=3.78

再计入电机功率因素0.85,即:Ssl=3.78/0.8=4.45

考虑到用电设备是临时设施,需用系数较低且环境温度不超过40摄氏度,结合以上计算,采用6平方铝芯截面电线即可。

低压导线截面选择及供电半径的确定

低压导线截面的选择,有关的文件只规定了最小截面,有的以变压器容量为依据,有的选择几种导线列表说明,在供电半径上则规定不超过0.5km 。本文介绍一种简单公式作为导线选择和供电半径确定的依据,供电参考。

1低压导线截面的选择

1.1选择低压导线可用下式简单计算:

S=PL/CΔU %(1)

式中P ——有功功率,kW ;

L——输送距离,m ;

C——电压损失系数。

系数C 可选择:三相四线制供电且各相负荷均匀时,铜导线为85,铝导线为50;单相220V 供电时,铜导线为14,铝导线为8.3。

(1)确定ΔU %的建议。根据《供电营业规则》(以下简称《规则》) 中关于电压质量标准的要求来求取。即:10kV 及以下三相供电的用户受电端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为额定电压的±7%;对于380V 则为407~354V ;220V 单相供电,为额定电压的+5%,-10%,即231~198V 。就是说只要末端电压不低于354V 和198V 就符合《规则》要求,而有的介绍ΔU %采用7%,笔者建议应予以纠正。 因此,在计算导线截面时,不应采用7%的电压损失系数,而应通过计算保证电压偏差不低于-7%(380V线路) 和-10%(220V 线路),从而就可满足用户要求。

(2)确定ΔU %的计算公式。根据电压偏差计算公式,Δδ%=(U2-Un)/Un×100,可改写为:Δδ=(U1-ΔU -Un)/Un,整理后得:

ΔU=U1-Un -Δδ.Un(2)

对于三相四线制用(2)式:ΔU=400-380-(-0.07×380)=46.6V,所以ΔU %

=ΔU/U1×100=46.6/400×100=11.65;对于单相220V ,ΔU=230-220-(-0.1×220)=32V,所以ΔU %=ΔU/U1×100=32/230×100=13.91。

1.2低压导线截面计算公式

1.2.1三相四线制:导线为铜线时,

Sst=PL/85×11.65=1.01PL×10-3mm2(3)

导线为铝线时,

Ssl=PL/50×11.65=1.72PL×10-3mm2(4)

1.2.2对于单相220V :导线为铜线时,

Sdt=PL/14×13.91=5.14PL×10-3mm2(5)

导线为铝线时,

Sdl=PL/8.3×13.91=8.66PL×10-3mm2(6)

式中下角标s 、d 、t 、l 分别表示三相、单相、铜、铝。所以只要知道了用电负荷kW 和供电距离m ,就可以方便地运用(3)~(6)式求出导线截面了。如果L 用km ,则去掉10-3。

1.5需说明的几点

1.5.1用公式计算出的截面是保证电压偏差要求的最小截面,实际选用一般是就近偏大一级。再者负荷是按集中考虑的,如果负荷分散,所求截面就留有了一定裕度。

1.5.2考虑到机械强度的要求,选出的导线应有最小截面的限制,一般情况主干线铝芯不小于35mm2,铜芯不小于25mm2;支线铝芯不小于25mm2,铜芯不小于16mm2。

1.5.3计算出的导线截面,还应用最大允许载流量来校核。如果负荷电流超过了允许载流量,则应增大截面。为简单记忆,也可按铜线不大于7A/mm2,铝线不大于5A/mm2的电流密度来校核。 2合理供电半径的确定

上面(3)~(6)式主要是满足末端电压偏差的要求,兼或考虑了经济性,下面则按电压偏差和经济性综合考虑截面选择和供电半径的确定。

当已知三相有功负荷时,则负荷电流If=P/。如用经济电流密度j 选择导线,则S=If/。根据《规则》规定,农网三相供电的功率因数取0.85,所以S=P/×0.38×0.85j=P/0.5594j=1.79P/jmm2(7) 三相供电时,铜线和铝线的最大合理供电半径计算公式:

Lst=1.79×85×11.65/j=1773/jm(8)

Lsl=1.79×50×11.65/j=1042/jm(9)

若为单相供电在已知P 时,则S=If/j=P/Un/j=4.55P/j(按阻性负荷计) 。按上法,令

4.55P/j=PL/CΔU %,从而求得:

L=4.55CΔU %/jm(10)

将前面求得的ΔU %代入(10),同样可求出单相供电时,铜线和铝线最大合理供电半径计算公式如下。

Ldt=4.55×14×13.91/j=885/jm(11)

Ldl=4.55×8.3×13.91/j=525/jm(12)

选定经济截面后,其最大合理供电半径,三相都大于0.5km ,单相基本为三四百米,因此单纯规定不大于0.5km ,对于三相来说是“精力过剩”,对单相来说则“力不从心”。

负载5.5KW 水泵电机,距离400米 供电用铝芯电线截面计算如下: Ssl (三相用铝芯线截面)=PL/50×11.65=5.5X400/50×11.65=3.78

再计算电机功率因素0.85,即:Ssl=3.78/0.8=4.45

考虑到用电设备是临时设施,需用系数较低,结合以上计算,采用6平方铝芯截面电线即可。

Ssl (三相用铝芯线截面)=PL/50×11.65=5.5X400/50×11.65=3.78

再计入电机功率因素0.85,即:Ssl=3.78/0.8=4.45

考虑到用电设备是临时设施,需用系数较低且环境温度不超过40摄氏度,结合以上计算,采用6平方铝芯截面电线即可。


相关文章

  • 临电方案的编制范本
  • 临电方案的编制范本 中建七局三公司 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指导资料目录 一.编制依据 二.工程概况 三.用电负荷计算 四.配电线路设计 五.配电装置设计 六.接地.防雷设计 七.供电平面图 八.外电防护措施 九.安全用电与电气防火措施及现 ...查看


  • 线型号.国标电线平方数和直径一览表
  • 线型号 普通绞线: LJ:铝铰线.用于挡距较小的一般配电架空线路 HL1J.HL2J:铝合金绞线.用于一般配电架空线路. GLJ:铝包钢绞线.用于重水区或大跨越输配电架空线路及通信避雷线. LGJ普通型.LGJQ轻型.LGJJ加强型.用于输 ...查看


  • 每千瓦电流值0
  • 每 电动机额定电流简算法: 额定容量单位:(KW ); 额定电压单位:(KV ) 额定电流:=额定容量÷额定电压×系数0.76 即:三相交流电电动机每千瓦的电流值: 220V/KW=3.5A(指三相220V 供电的每千瓦的耗电量是3.5A ...查看


  • 探究农网 10kV 配电线路经济供电半径
  • 探究农网 10kV 配电线路经济供电半径 探究农网 10kV 配电线路经济供电半径 马高飞,马腾飞 (子洲县供电分公司,陕西 榆林 718499) 摘要:农网 10kV 配电线路非常符合农村的供电要求,其供电质量与供电设备质量等,都更加符合 ...查看


  • 施工临时供电变压器容量计算方法一
  • 施工临时供电变压器容量计算方法一(估算) 参见<袖珍建筑工程造价计算手册> 变压器容量计算公式: P =K0(K1∑P1/ (cosø×η)+K2∑P2 +K3∑P3+K4∑P4) P 施工用电变压器总容量(KVA ) ∑P1 ...查看


  • 工厂供电系统设计9141261
  • (此文档为word 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工厂供配电技术论文 题目:工厂供电技术 班级:长沙地铁 姓名:黄睿杰 指导老师:严俊老师 完成日期:2012年10月31号 第一章 绪论 1.1工厂供电的含义和要求 工厂供电,就是指工厂 ...查看


  • 电气自动化设计
  •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设计(论文)题目: 办公楼电气设计 专 业: 电气自动化技术 班 级: 电气09-1班 学 号: 0940008 姓 名: 王 良 彬 指导教师: 陈 伟 2011年 11月 20 日 四川信息 ...查看


  • 工地临时供电作业指导书
  • 工地临时供电作业指导书 一 编制依据 <管理手册> <生产过程控制程序> <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与控制程序> <重大危险源清单> 二 适用范围 公司所有工地临时供电作业. 三 用电量计算 建筑 ...查看


  • 室外照明设计规范说明
  • 室外照明 设计说明 1.此图为- 小区室外亮化设计施工图,设计范围包括小区基本照明(含安全照明和功能照明) 的景观照明. 2. 供电和配电 (1)室外照明采用TN低压供电系统,照明控制箱(分控点)的布置的原则需考虑供电半径和电源到末端受电点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