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四,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北京大学东门 ,我把双手插进裤兜,走出地铁站。大人们说把手插进裤兜是在装酷,
其实对于在孤独中执着行走的孩子来说,只是贪恋裤兜中的一点温存。从东门取了车,飞驰
在燕园里,博雅塔、图书馆、百年讲堂……曾经日思夜想的地方,如今匆匆掠过我的肩膀。
上了北大,时常会接到学弟学妹们从家乡的来电,主题无非是怎样才能考上北大云云。
“能吃苦。”开场白总是这么简单,轻描淡写。
高考可是甘苦自知的事,不同的是,这苦我比别人多吃了一年。
2008年6月,我背负全家人的期望参加高考。569分——第一次高考,我以一个上不了
北京任何一所重点大学的分数草草收场。外婆告诉我,八岁那年,别人问我长大以后想干嘛,我总是嘟着小嘴说我要去北京上大学。这是家人时常在饭桌上提起的桥段,想不明白一个八
岁的小破孩儿哪里来的“去北京上大学”的概念,我只是想为这个桥段续写一个完美的结局。
填报志愿那天我缺席了,买了一张去苏州的车票,直奔寒山寺。“月落乌啼霜满天,江
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那年诗人张继进士落榜,失望之下来
到苏州,遥望夜色中的枫树古桥,发出这流芳百世的吟叹。我走在苏州城静谧的夜色里,体
恤着与古人如出一辙的心境,回想自己过去备考的一年——由于基础不错,上半学期过得还
算顺利;下半学期开始变得紧张焦躁,一模失败后的心灰意冷把我推入谷底,二模的翻身仗
也打得不漂亮,最后迎来自暴自弃的高考。在路边的小摊随手买了一本寒山寺的小册子,从
介绍张继的书页里的一句话我得到了慰藉,“落选归乡后,张继再战,终登天宝进士第。”我
把小册子揣入口袋,决定再度走进风雨。
没跟父母商量,仅凭白羊座的一时冲动,我又回到了高三的教室里。教室换了,堆积如
山的课本却还在;同学换了,埋头苦读的架势却依然;老师换了,谆谆教诲的言语却没变。
我推掉了所有的同学聚会,当曾经的战友们都在把酒饮欢庆祝胜利回忆高三憧憬大学的
时候,我躲进了自己的小屋里,翻看高三一年积累下的卷子。试卷堆得半人高,我把错题全
挑出来,重新做一遍,发现哪还有漏洞马上看书补救。
高四第一次期中考试,我排到了年级第一,新班主任把我叫到办公室,说“得数学者得
天下”。我数学很好,其他科基础也不错,考个北大清华是很有希望的。我只是淡淡一笑,
轻轻点头。
偶尔翻看校内网上同学发的大学生活照片,我每月还会跟远在北京享受大学灿烂生活的
竣竣保持着原始的书信联系。 她在信里提到五道口大学城,说她那低调而不妥协的可爱信
纸是在“光合作用”买的,她在Lush的柔软音乐里和着午后的温热给我写信。她在五道口
得到的第一个生日蛋糕是“多乐之日”,她说还有一家小店叫“红英”,那里的衣服风格得令
她牙痒痒却又买不起。我藏在高高的书堆后,读着她的文字,想象着传说中的五道口。这样
愉悦的文字,日后被我们称作“爱五道口主义教育”。正是这些其貌不扬的平角信,给了我
坚持下来的理由。
高四的考试一如既往的多,我的成绩也仿佛纳斯达克指数一样,有起有伏。不过与去年
焦虑不安相比我显得淡定了许多,我学会了在周围同学都抱怨卷子太难时,把分数丢在一边,拿起卷子分析错题。
生活很单调,有时候走入熙熙攘攘的人群,却依然感觉孤独。有时心里压抑很久却不知找谁倾诉,想跟同学诉诉苦却又怕自己的情绪影响到别人,想对父母说却害怕他们会过度担心彻夜不眠。学校十一层的教学楼顶上有个小天台,几乎每次考完试需要宣泄情绪,我都会等到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时走上去,俯瞰霓虹闪耀的城市夜景,仰望头顶灿灿的星空,把那些不愉快的小情绪一吐为快。
为了方便高四的同学快马加鞭,学校把一层的教室设置为通宵自习室,节假日不休。每天下了晚自习,我还会到那里学上几个小时。为了不失去做题的感觉,大年三十那天,我还是骑着小捷安特穿过冷清的街道来到自习室。我以为自己一定是世界上最勤劳的小蜜蜂了,没想到三排靠窗的位子早就有人了。
我佩服地惊鸿一瞥——是一个戴着眼镜的男生,眉宇间气宇轩昂,我们相视一笑。俩人便开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牺牲了那年的春晚,想把下午做错的那几道英语题总结一下。 教室里只有我们俩,此时我们都已经把彼此佩服得五体投地了。十点钟,我开始收拾书包。“现在回去应该还可以赶上赵本山的小品。”我回头,原来他正和我说话呢。
我们一起骑车回家,聊了一路,他去年只差三分与清华失之交臂,跟我一样也是复读生。他说他不像去年那样慌乱了,知道该在哪个阶段做什么,更自信更从容了。可能大家都是复读生的缘故,很多东西感同身受。从此我们每天一起上自习,骑车回家,一起做八字还没一撇儿的北大清华梦。他偶尔会给我讲讲英语题,我在数学上也可以给他指点一二。
日历终于翻到了6月7号,一年以后我又走上了高考的战场。铃声响起,拆封试卷,奋笔疾书,这个场景是那么的熟悉又是那么的陌生。一年前的心慌意乱没有了,经过又一轮的磨练,我眼中多了几分从容和坚定。
十五天以后,我和爸爸妈妈守在电话机前,凌晨十二点准时打电话查询成绩,每出一科单科成绩我们都在尖叫,当报到总分667时,我的泪水夺眶而出。这时收到那个男生的短信:“可以一起去北京吗?”我回复一个笑脸。
后来,竣竣信里提起的五道口娓娓闯入我的生活,我穿过一条中关村大街就可以和清华的他见面。至此,幸福像杯子里的水溢了出来。
高四,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北京大学东门 ,我把双手插进裤兜,走出地铁站。大人们说把手插进裤兜是在装酷,
其实对于在孤独中执着行走的孩子来说,只是贪恋裤兜中的一点温存。从东门取了车,飞驰
在燕园里,博雅塔、图书馆、百年讲堂……曾经日思夜想的地方,如今匆匆掠过我的肩膀。
上了北大,时常会接到学弟学妹们从家乡的来电,主题无非是怎样才能考上北大云云。
“能吃苦。”开场白总是这么简单,轻描淡写。
高考可是甘苦自知的事,不同的是,这苦我比别人多吃了一年。
2008年6月,我背负全家人的期望参加高考。569分——第一次高考,我以一个上不了
北京任何一所重点大学的分数草草收场。外婆告诉我,八岁那年,别人问我长大以后想干嘛,我总是嘟着小嘴说我要去北京上大学。这是家人时常在饭桌上提起的桥段,想不明白一个八
岁的小破孩儿哪里来的“去北京上大学”的概念,我只是想为这个桥段续写一个完美的结局。
填报志愿那天我缺席了,买了一张去苏州的车票,直奔寒山寺。“月落乌啼霜满天,江
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那年诗人张继进士落榜,失望之下来
到苏州,遥望夜色中的枫树古桥,发出这流芳百世的吟叹。我走在苏州城静谧的夜色里,体
恤着与古人如出一辙的心境,回想自己过去备考的一年——由于基础不错,上半学期过得还
算顺利;下半学期开始变得紧张焦躁,一模失败后的心灰意冷把我推入谷底,二模的翻身仗
也打得不漂亮,最后迎来自暴自弃的高考。在路边的小摊随手买了一本寒山寺的小册子,从
介绍张继的书页里的一句话我得到了慰藉,“落选归乡后,张继再战,终登天宝进士第。”我
把小册子揣入口袋,决定再度走进风雨。
没跟父母商量,仅凭白羊座的一时冲动,我又回到了高三的教室里。教室换了,堆积如
山的课本却还在;同学换了,埋头苦读的架势却依然;老师换了,谆谆教诲的言语却没变。
我推掉了所有的同学聚会,当曾经的战友们都在把酒饮欢庆祝胜利回忆高三憧憬大学的
时候,我躲进了自己的小屋里,翻看高三一年积累下的卷子。试卷堆得半人高,我把错题全
挑出来,重新做一遍,发现哪还有漏洞马上看书补救。
高四第一次期中考试,我排到了年级第一,新班主任把我叫到办公室,说“得数学者得
天下”。我数学很好,其他科基础也不错,考个北大清华是很有希望的。我只是淡淡一笑,
轻轻点头。
偶尔翻看校内网上同学发的大学生活照片,我每月还会跟远在北京享受大学灿烂生活的
竣竣保持着原始的书信联系。 她在信里提到五道口大学城,说她那低调而不妥协的可爱信
纸是在“光合作用”买的,她在Lush的柔软音乐里和着午后的温热给我写信。她在五道口
得到的第一个生日蛋糕是“多乐之日”,她说还有一家小店叫“红英”,那里的衣服风格得令
她牙痒痒却又买不起。我藏在高高的书堆后,读着她的文字,想象着传说中的五道口。这样
愉悦的文字,日后被我们称作“爱五道口主义教育”。正是这些其貌不扬的平角信,给了我
坚持下来的理由。
高四的考试一如既往的多,我的成绩也仿佛纳斯达克指数一样,有起有伏。不过与去年
焦虑不安相比我显得淡定了许多,我学会了在周围同学都抱怨卷子太难时,把分数丢在一边,拿起卷子分析错题。
生活很单调,有时候走入熙熙攘攘的人群,却依然感觉孤独。有时心里压抑很久却不知找谁倾诉,想跟同学诉诉苦却又怕自己的情绪影响到别人,想对父母说却害怕他们会过度担心彻夜不眠。学校十一层的教学楼顶上有个小天台,几乎每次考完试需要宣泄情绪,我都会等到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时走上去,俯瞰霓虹闪耀的城市夜景,仰望头顶灿灿的星空,把那些不愉快的小情绪一吐为快。
为了方便高四的同学快马加鞭,学校把一层的教室设置为通宵自习室,节假日不休。每天下了晚自习,我还会到那里学上几个小时。为了不失去做题的感觉,大年三十那天,我还是骑着小捷安特穿过冷清的街道来到自习室。我以为自己一定是世界上最勤劳的小蜜蜂了,没想到三排靠窗的位子早就有人了。
我佩服地惊鸿一瞥——是一个戴着眼镜的男生,眉宇间气宇轩昂,我们相视一笑。俩人便开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牺牲了那年的春晚,想把下午做错的那几道英语题总结一下。 教室里只有我们俩,此时我们都已经把彼此佩服得五体投地了。十点钟,我开始收拾书包。“现在回去应该还可以赶上赵本山的小品。”我回头,原来他正和我说话呢。
我们一起骑车回家,聊了一路,他去年只差三分与清华失之交臂,跟我一样也是复读生。他说他不像去年那样慌乱了,知道该在哪个阶段做什么,更自信更从容了。可能大家都是复读生的缘故,很多东西感同身受。从此我们每天一起上自习,骑车回家,一起做八字还没一撇儿的北大清华梦。他偶尔会给我讲讲英语题,我在数学上也可以给他指点一二。
日历终于翻到了6月7号,一年以后我又走上了高考的战场。铃声响起,拆封试卷,奋笔疾书,这个场景是那么的熟悉又是那么的陌生。一年前的心慌意乱没有了,经过又一轮的磨练,我眼中多了几分从容和坚定。
十五天以后,我和爸爸妈妈守在电话机前,凌晨十二点准时打电话查询成绩,每出一科单科成绩我们都在尖叫,当报到总分667时,我的泪水夺眶而出。这时收到那个男生的短信:“可以一起去北京吗?”我回复一个笑脸。
后来,竣竣信里提起的五道口娓娓闯入我的生活,我穿过一条中关村大街就可以和清华的他见面。至此,幸福像杯子里的水溢了出来。